1、神经内科主治医师-1-2-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什么是 Benedikt综合征?(分数:5.00)_2.什么是 Millard-Gubler综合征?(分数:5.00)_3.什么是 Collet-Sicard综合征?(分数:5.00)_4.什么是偏侧颅底综合征?(分数:5.00)_5.什么是枕骨大孔综合征?(分数:5.00)_6.什么是脑桥小脑角综合征?(分数:5.00)_7.何为腮腺后间隙综合征?(分数:5.00)_8.腰椎穿刺的适应证是什么?(分数:5.00)_9.腰椎穿刺禁忌证是什么?(分数:5.00)_10.腰椎穿刺的并发症是什么?(分数:5.00
2、)_11.压颈试验有哪些意义?(分数:5.00)_12.压颈试验的方法有哪些?(分数:5.00)_13.脑脊液常规检查的内容和临床意义是什么?(分数:5.00)_14.不同性质脑膜炎的腰椎穿刺各有何表现?(分数:5.00)_15.脑脊液生化检查的意义是什么?(分数:5.00)_16.脑脊液特殊检查有哪些意义?(分数:5.00)_17.什么是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分数:5.00)_18.头颅 CT的成像原理和优缺点是什么?(分数:5.00)_19.MRI的基本原理和头颅 MRI优势是什么?(分数:5.00)_20.多种 MRI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是什么?(分数:5.00)_神经内科主治医师-1-2
3、-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什么是 Benedikt综合征?(分数:5.00)_正确答案:(Benedikt 综合征即红核综合征,表现为:同侧,动眼神经瘫痪伴瞳孔散大(中脑内的动眼神经根纤维中断);对侧,触觉、振动觉、位置觉及辨别觉减退(内侧丘系损害),运动过度(震颤、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症,由于红核损害引起),强直(黑质受损)。病因为基底动脉脚间支或大脑后动脉阻塞,或两者均阻塞。)解析:2.什么是 Millard-Gubler综合征?(分数:5.00)_正确答案:(Millard-Gubler 综合征即脑桥腹外侧综合征。病变位于脑桥腹外侧部,接近于延髓,损伤
4、了外展神经、面神经、锥体束、脊髓丘脑束和内侧丘系。表现为:病灶侧外展神经麻痹;对侧中枢性偏瘫;可出现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多见于小脑下前动脉阻塞。)解析:3.什么是 Collet-Sicard综合征?(分数:5.00)_正确答案:(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损伤临床表现称为 Collet-Sicard综合征,包括吞咽困难(为患侧咽壁、软腭的感觉丧失和部分肌肉麻痹所致)。舌后 1/3味觉丧失,发音嘶哑,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舌肌麻痹和萎缩等。由于吞咽困难患者常取头低位,便于使唾液外流,早期可有轻度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此四条神经损伤的预后因损伤程度而异。吞咽困难多数可因对侧功能代偿而有所好转。
5、麻痹肌肉的恢复可通过肌电图检查来测知。)解析:4.什么是偏侧颅底综合征?(分数:5.00)_正确答案:(偏侧颅底综合征即 Garrcin综合征,包括:颅底肿瘤(basicranialtumor),见于蝶骨、颞骨、眶内、颅中窝脑膜瘤、岩骨附近肉瘤致完全或不完全型半侧颅底神经合并性损害。脑神经麻痹呈一侧进行性。颅外肿瘤,如上颌窦、鼻腔、鼻咽部肿瘤向颅底蔓延亦可出现一侧性颅底神经合并损害症状。)解析:5.什么是枕骨大孔综合征?(分数:5.00)_正确答案:(枕骨大孔综合征常由枕骨大孔附近的肿瘤和环枕部的先天性畸形所造成,如颅底凹陷症和小脑扁桃体下疝等。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发音困难、斜颈、舌肌萎缩,可
6、伴颈神经根受损及脑膜刺激征,可有延髓、颈髓、小脑损害。)解析:6.什么是脑桥小脑角综合征?(分数:5.00)_正确答案:(脑桥小脑角综合征主要由于脑桥小脑角病变,累及第、对脑神经引起,常见病因为蜗神经鞘瘤、脑膜瘤、上皮样囊肿、蛛网膜炎及血管畸形等。主要表现为:脑神经症状,早期出现耳鸣,进行性耳聋,偶有眩晕(蜗神经);面部麻木,角膜反射消失(三叉神经);逐渐进展的周围性面瘫和外展神经麻痹,最后也可累及舌咽、迷走和舌下神经。小脑症状,小脑中、下脚和小脑本身受压,出现同侧肢体共济失调。长束症状,脑干内传导束受压,对侧偏轻瘫,偏身感觉减退。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视盘水肿等。)解析:7.何为腮腺后
7、间隙综合征?(分数:5.00)_正确答案:(腮腺后间隙综合征主要为颅外咽喉区病变,累及第、脑神经及颈交感神经干;常见于肿瘤如腮腺瘤、上咽部及鼻腔肿瘤、外伤、感染及颅内动脉瘤等。表现为同侧软腭、咽部感觉障碍,舌后 1/3味觉缺失;声带和软腭麻痹,患侧咽反射消失,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舌肌瘫痪和萎缩;伸舌偏向患侧;可有 Horner征和面神经麻痹。)解析:8.腰椎穿刺的适应证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应用于诊断以下几个方面。(1)颅内病变:了解颅内压力情况,并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为炎症性、肿瘤性、血管性、脱髓鞘性、代谢性等。包括:颅内感染,脑炎、脑膜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明确颅内感染的病因
8、是病毒、细菌、结核、真菌、螺旋体、寄生虫以及朊蛋白等;颅内肿瘤,脑膜癌病诊断,对于靠近脑膜的原发性或转移性颅内肿瘤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蛛网膜下隙出血,如临床怀疑蛛网膜下隙出血而头颅 CT正常,腰椎穿刺检查示血性脑脊液可确诊;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等的诊断;低颅压综合征或良性颅内压增高症。(2)脊髓病变:了解脊髓腔有无梗阻;病变性质是炎症、肿瘤、血管性、脱髓鞘等;椎管造影明确椎管阻塞部位(髓内、髓外硬膜下或髓外硬膜外)、梗阻程度以及病变性质。(3)多发性神经根病变:有助于吉兰-巴雷综合征的诊断。用于以下治疗方面:椎管内注射药物;蛛网膜下隙出血者,行脑脊液置换疗法。)解析:9.
9、腰椎穿刺禁忌证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1)有脑疝征象或颅内占位性病变有明显颅内压增高及视盘水肿者。(2)怀疑后颅凹或枕骨大孔处肿瘤或先天性小脑延髓下疝畸形者。(3)脊髓压迫症如高颈髓病变或椎管完全阻塞者。(4)严重全身感染败血症或穿刺部位皮肤、皮下组织有局灶感染或脊柱结核者。(5)开放性颅脑损伤或有感染的脑脊液漏者。(6)血液系统疾病患有凝血障碍或使用抗凝药有明显出血倾向以及血小板低于 50000/mm3者。(7)躁动不安、无法合作或生命征不稳定者。)解析:10.腰椎穿刺的并发症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并发症:腰椎穿刺后头痛,最常见。与患者腰椎穿刺后即刻站立活动
10、或穿刺失败而多次穿刺使穿刺孔增多脑脊液外漏增加有关。表现为低颅压头痛,即坐位或立位时感头痛,平卧缓解。根痛和腰背痛,穿刺时损伤神经根会引起相应神经根支配区域感觉障碍或神经根痛;如穿刺不顺利反复进行或手法欠佳,穿刺针孔斜面与脊髓韧带不平行,切断韧带纵型纤维,造成韧带失张力而产生腰背部酸痛。脑疝,最严重。明显颅高压或后颅凹肿瘤患者腰椎穿刺放液时,脊髓腔压力骤然降低,小脑蚓部组织嵌入枕骨大孔形成小脑扁桃体疝,脑干呼吸循环中枢受压危及患者生命。需严格掌握腰椎穿刺指征,明显颅高压症状禁行腰椎穿刺术。其他,如腰椎穿刺时刺伤大血管如马尾根血管可能出现类似原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症状,表现为脑膜刺激征阳性。如腰椎
11、穿刺后患者突感背部剧烈疼痛伴双下肢瘫痪,需高度怀疑穿刺处脊髓硬膜下血肿,多与其出血倾向有关。)解析:11.压颈试验有哪些意义?(分数:5.00)_正确答案:(对怀疑存在椎管或横窦阻塞的患者可行压颈静脉试验,简称压颈试验(Queckenstedt test)。主要通过压迫颈静脉,使颅内压增高以及颅内静脉系统充血,如颅腔到蛛网膜下隙通畅,则增高的压力能完全反映在与腰椎穿刺相连压力管显示的脑脊液压力上,根据压力上升和下降快慢可初步判断椎管有无阻塞以及梗阻程度。如果存在椎管完全梗阻则压颈时压力不上升;部分梗阻则表现为脑脊液压力上升和下降速度均缓慢,或上升快下降慢,或不能回到原初压水平,均称为压颈试验阳
12、性。如一侧颈静脉的脑脊液动力试验阳性而对侧正常,则提示该侧横窦有闭塞。颅内高压患者或脑出血、颅内占位性病变特别是后颅凹肿瘤者禁行压颈试验,以防止发生脑疝。)解析:12.压颈试验的方法有哪些?(分数:5.00)_正确答案:(1)指压法:用手指压迫颈静脉 10秒,观察脑脊液压力上升速度及到达高度,随即迅速放松再观察压力恢复与时间的关系。(2)压力计法:将血压计袖带缠绕于患者颈部,测定初压后迅速充气至 20mmHg,每 510 秒钟记录一次脑脊液压力,直至压力不再上升稳定为止,然后迅速放掉气囊,同样每 510 秒钟记录一次脑脊液压力直至不再下降;再分别加压到 40mmHg和 60mmHg,用同样方法
13、记录压力随时间变化情况。以时间作为横坐标,脑脊液压力作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图进行分析。正常情况下,压颈后脑脊液压力可迅速上升100200mmH 2O以上,解除压颈后则迅速(在 10秒内)下降恢复至初压水平。)解析:13.脑脊液常规检查的内容和临床意义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脑脊液常规检查包括:观察性状、计细胞数和潘迪试验。(1)性状:正常是脑脊液无色透明样液体。血性脑脊液:需鉴别是穿刺损伤性出血,还是脑出血或蛛网膜下隙出血造成。初步判断可采用三管试验,即按序将脑脊液收集在三个试管中,如果血色逐渐变清提示创伤所致;如果三管均匀血性,则为脑出血或蛛网膜下隙出血。确切判断可立即离心脑脊
14、液标本,离心后上清液无色透明或隐血试验阴性,考虑新鲜出血即穿刺损伤引起;如上清液呈黄色或隐血试验阳性则提示陈旧性出血;还可通过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红细胞新鲜完整提示损伤,如皱缩破碎则表明陈旧性出血。黄变脑脊液:见于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如含量增多但低于 1.5g/L时脑脊液呈淡黄色;大于 1.5g/L颜色为深黄色,见于吉兰-巴雷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性感染、颅内或脊髓陈旧性出血、脊髓肿瘤、椎管部分梗阻等疾病。当蛋白含量高达 10g/L时,脑脊液放置试管后即刻自动凝固如胶样,称为弗洛因综合征(Froin syndrome),常见于椎管完全梗阻患者。云雾状浑浊脑脊液:提示白细胞计数增多,多见于炎症,
15、严重者呈米汤样。(2)细胞数:正常脑脊液白细胞数为 05 个/mm 3,主要是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无红细胞。白细胞增高多见于脑脊膜和脑实质炎症,也可见于脑血管病、血管炎、脑肿瘤以及脱髓鞘病变等。白细胞数量的多少和分类有助于区分炎症的性质,如急性炎症早期或细菌性感染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病毒或慢性炎症如结核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多为主。当穿刺损伤导致血性脑脊液时,由于血液中白细胞污染而使脑脊液中自细胞增高,可通过校正方法计算出脑脊液中真正的白细胞数:如果患者血常规正常,脑脊液中每 1000个红细胞对应 1个白细胞,如果患者有明显贫血或白细胞增多,使用以下公式比较精确计算,即脑脊液中真正白细胞数=
16、白细胞(血液)红细胞数(脑脊液)100/红细胞数(血液)。(3)潘迪试验(Pandy test):脑脊液蛋白定性试验,利用脑脊液中球蛋白能与饱和石碳酸结合形成不溶性蛋白盐,球蛋白含量越高反应越明显。正常为阴性,阳性提示蛋白含量升高。)解析:14.不同性质脑膜炎的腰椎穿刺各有何表现?(分数:5.00)_正确答案:(不同性质脑膜炎腰椎穿刺表现如下表。常见脑膜炎腰椎穿刺表现脑膜炎性质 压力 白细胞数(mm3) 蛋白(g/L) 糖(mmol/L)急性细菌性 常增高数百至数万,通常数千;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一般 15,有时可超过 10明显降低,通常为 0.252.2结核常增高;疾病后期蛛网膜下隙梗阻时降低常
17、 25100 个,很少超过500;以淋巴细胞为主,早期中性粒细胞可占 80%增高,一般 12,如果蛛网膜下隙梗阻会明显增高常降低,75%病例低干 2.5隐球菌 常增高0800,平均 50左右;淋巴细胞为主一般 25,平均 1多降低,平均 1.67病毒 正常到中度增高5至数百个;淋巴细胞为主,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通常正常或轻度增高,一般不超过 1,少数严重病例会明显增高多正常,单纯疱疹病毒时可降低梅毒(急性) 常增高平均 500左右;以淋巴细胞为主平均 1 多正常,很少降低囊虫 常增高;蛛 单核和多核白 平均 0.52 20%病例网膜下隙梗阻时降低细胞增加,可见嗜酸性粒细胞降低结节病 正常到轻度
18、增高 0100 轻度到中度增高 50%病例降低肿瘤 正常或增高0到数百个;单核白细胞和肿瘤细胞常明显增高正常或明显降低(75%,脑膜癌病患者降低)解析:15.脑脊液生化检查的意义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脑脊液生化检查包括:蛋白、细胞数、糖以及氯化物。(1)蛋白:正常脑脊液含量 0.150.45g/L(1545mg/dl)。蛋白含量升高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吉兰-巴雷综合征、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脑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及椎管梗阻等,尤以椎管阻塞时增高显著。细菌性脑膜炎蛋白常达 5g/L或以上;结核性脑膜炎常中度增高,常 12g/L,但有
19、蛛网膜下隙梗阻时可明显增高;病毒感染蛋白正常到轻度增高,一般0.51g/L。吉兰-巴雷综合征在发病 12 周后可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即蛋白明显增高,但细胞数正常),这对诊断有重要意义。蛋白含量降低多为腰椎穿刺或硬膜损伤引起的脑脊液漏、身体极度虚弱及营养不良者。此外,蛛网膜下隙出血或穿刺损伤时,不仅红细胞会进入蛛网膜下隙,血浆蛋白也会进入而引起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如果患者血浆蛋白浓度正常,用同一试管进行细胞和蛋白测定,则脑脊液中每 1000个红细胞对应 1mg蛋白。(2)糖: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取决于血糖高低、血-脑脊液屏障渗透性和脑脊液中葡萄糖无氧酵解的程度。正常时成人 2.54.4mm
20、oL/L(5075mg/dl),新生儿以及儿童糖含量略高于成人。脑脊液糖的含量为同步血糖 50%70%。因此,对于血糖异常(如糖尿病)患者,在做腰椎穿刺化验脑脊液时应同时检查静脉血糖。糖含量减少常见原因为低血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化脓性、结核性、真菌性)、部分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性脑膜炎以及脑膜癌病等,大多数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葡萄糖含量正常。(3)氯化物:正常为 120130mmol/L(700750mg/dl),略高于血氯水平,大概是血中浓度 1.21.3 倍。其含量减低多见于结核性、细菌性、真菌性脑膜炎以及低氯血症等,尤以结核性脑膜炎最为明显。含量升高多因高氯血症。)解析:16.脑脊液特殊检
21、查有哪些意义?(分数:5.00)_正确答案:(脑脊液特殊检查主要包括:细胞学检查、病原学检查、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检查、酶学检查等。(1)细胞学检查: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毒性脑膜炎白细胞数数百个/mm 3,早期 12 日内中性粒细胞含量明显增高可达 80%,2 日后则以淋巴细胞为主;细菌性脑膜炎细胞数显著升高,通常数百到数千个/mm 3,初期中性粒细胞为主,后呈单核-吞噬细胞反应为主,最后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结核性脑膜炎细胞数通常不超过大于 500/mm3,淋巴细胞占优势,但早期中性粒细胞可达 80%;脑寄生虫病时急性期嗜酸性粒细胞增加,最高可达 95%,嗜碱性粒细
22、胞和淋巴细胞也多见,慢性期单核细胞和浆细胞所占比例高。2)蛛网膜下隙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时出现无菌炎性反应和红细胞引起的单核吞噬细胞反应,45 日后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出现,出血后数周甚至数月仍可见到。故根据脑脊液中有无吞噬细胞、胞液内被吞噬物的种类及其状态,可估测出血的时间、出血是否停止以及有无再出血。3)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脊液中发现肿瘤细胞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和转移瘤有确定诊断价值。由于解剖和病理上的原因,原发肿瘤(髓母细胞瘤除外)的阳性率较低(25%32%),而脑转移癌和脑膜癌病的阳性率较高。细胞学检查在脑膜癌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等的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3、(2)病原学检查:脑脊液涂片、培养和动物接种有助于明确致病菌及制订合适的治疗方案。适当的微生物培养和染色能提高病原菌诊断率,如新型隐球菌、结核杆菌以及球菌等。病毒学检测主要包括检查病毒抗体,以及特异病毒的 DNA或 RNA。脑脊液囊虫特异性抗体检测、血吸虫特异性抗体检测对于脑囊虫病、血吸虫病有重要诊断价值。脑脊液螺旋体荧光抗体吸收试验对神经梅毒的诊断有重要作用。(3)蛋白电泳:脑脊液蛋白电泳带质和量的分析对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有一定帮助。前白蛋白升高可见于脑萎缩、脑积水和变性疾病;-球蛋白升高主要见于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球蛋白升高可见于小脑变性或肌萎缩侧索硬化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24、-球蛋白升高常见于脱髓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亚急性或慢性感染以及颅内肿瘤等。(4)免疫球蛋白:正常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含量极少,其中 IgG0.010.04g/L,IgA0.0010.006g/L,IgM不能测出。脑脊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可有两个来源:一部分由血液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另一部分是由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合成,寡克隆区带(oligoclonal bands,OB)阳性、IgG 指数和 24小时 IgG合成率异常均提示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合成免疫球蛋白,常见于多发性硬化,但并非多发性硬化的特异性表现,也可见于其他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吉兰-巴雷综合征、莱姆病、神经梅毒和多种结缔组织病等。此外脑脊
25、液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升高提示活动性脱髓鞘病变,常见于多发性硬化,但也可见于其他引起髓鞘破坏的病变。(5)酶学检查:正常脑脊液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水平明显低于血清,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时脑脊液酶含量可升高,但缺乏特异性。)解析:17.什么是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分数:5.00)_正确答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应用数字计算机程序将组织图像转变为数字信号输入储存,先摄取造影前的模拟影,然后通过动脉或静脉将造影剂注入血流中获得第二次图像并输入计算机
26、中,即潜影像。将两次数字相减后再转变为一个新的只有充满造影剂的血管图像,又称数字减影像。优点在于空间分辨率高、血管影像显示清晰;除全面评价主动脉弓和颅内外段脑血管外,还显示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侧支循环情况;在造影同时可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被称为脑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适用于:诊断头颈部血管性病变,如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动脉夹层、血管炎、脑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疾病以及颅内静脉血栓等;诊断脊髓血管性病变,如脊髓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疾病、部分脑蛛网膜下隙出血而脑血管造影阴性者、脊髓血管畸形等;血管内介入治疗,如动脉血管成形术,球囊扩张成形和血管内支架植入;血管栓塞术,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瘘栓塞以及高血
27、供肿瘤栓塞;血管内动脉和静脉溶栓术;恶性肿瘤血管内化疗药物灌注术。)解析:18.头颅 CT的成像原理和优缺点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是利用 X线进入人体发生衰减且衰减程度与受检组织器官密度相关的特性,通过计算机处理获得不同层面的图像。不同病变其衰减程度不同,衰减明显、对 X线吸收高于脑实质的 CT表现为增白高密度影如钙化、出血等;对 X线吸收低于脑实质的CT,则表现为灰黑低密度影如缺血、水肿、囊肿、坏死、脓肿等。优点:具有损伤小,检查速度快,影像清晰的特点,目前是脑和脊髓疾病首选的神经影像学检查之一,对出
28、血、梗死、肿瘤、感染、变性、外伤、先天性畸形等,尤其对骨折、出血、钙化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缺点:分辨率不很高,对于小于 1cm的病灶难以显示,后颅凹与颅底的病变,由于骨骼重叠伪影较多显示不清,另外,放射线本身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影响,增强扫描时患者对造影剂可能过敏,而且除横断面外,其他截面像也很难获得,因此限制了 CT的应用范围。)解析:19.MRI的基本原理和头颅 MRI优势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利用人体内氢质子在主磁场和特定频率射频波激发产生的共振信号,通过计算机处理重建人体内部的图像技术。组织中的氢质
29、子能级和相位在激发后被改变,激发停止后会回到激发前的状态,回复过程中释放出能量,即磁共振信号,而这一恢复过程被称为弛豫。不同器官不同组织间、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间均存在弛豫时间上的差异和对比,是 MRI成像诊断的基础。MRI 检查时采用不同的序列和参数或注射造影剂进行增强,都是为了增加不同组织间,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间信号强度,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头颅 MRI优势:与 CT相比,MRI 有冠状位、矢状位和横断面,能更全面准确判断病灶的位置和性质;MRI的软组织对比分辨率最高,图像清晰度高,无骨伪影,对脊髓、颅后窝、幕上病变的形态、位置、大小以及与周边组织的关系,有较高的脑灰质和白质对比度和组
30、织分辨率。)解析:20.多种 MRI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1)液体衰减翻转恢复(FLAIR):通过抑制了脑室及脑回内的脑脊液信号,FLAIR 成像可以更加清晰的显示侧脑室旁及脑沟裂旁的病灶,对于脑梗死、脑白质病变、多发性硬化等疾病敏感性较高,已经成为临床常用的检查序列。(2)MR弥散加权成像(DWI):与水分子弥散运动有关,是目前检查超急性期脑梗死最敏感的方法,在发病2小时内即可显示缺血病变,DWI 对超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远优于 CT和 MR的 T2WI、FLAIR。(3)MR灌注加权成像(PWI):利用快速扫描技术和顺磁性对比剂来动态观察局部脑血流动力学
31、变化。从原始数据还可以重建出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平均通过时间(MTT)等反映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图像。PWI 能反映中心梗死区的无灌注区和周边缺血的低灌注区。与 DWI一样,常用于超急性和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DWI 和 PWI对脑缺血半暗区的临床界定具有重要意义。PWI 低灌注区反映脑组织缺血区,而 DWI异常区域反映脑组织坏死区,DWI 与 PWI的不匹配区域为脑缺血半暗区,缺血半暗区的存在是溶栓的指征,因此,DWI 和 PWI可为临床溶栓治疗提供依据。(4)MR波谱(MRS):一种利用磁共振现象和化学位移作用进行一系列特定原子核及其化合物分析的方法,能够无创性检测活体组织内化学物质的动态变化及代谢的改变。目前临床上常测定氮-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胆碱、肌醇和乳酸等,主要用于代谢性疾病(如线粒体脑病)、脑肿瘤、癫痫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5)MR弥散张量成像(DTI):活体显示神经纤维束轨迹的唯一方法,对脑白质纤维束改变敏感,可以显示大脑白质纤维束的结构如内囊、胼胝体、外囊等结构,能对皮质脊髓束变性损害程度进行评估。对于脑梗死、多发性硬化、脑白质病变、脑肿瘤等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