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医学练习试卷 3-2及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5,分数:90.00)1.对非概率抽样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不遵循随机化原则B.可以估计抽样误差的大小C.可以用于大规模研究之前的预试验D.可以任意选择研究对象E.每一个对象被抽中的概率是未知的2.封闭式调查表的优点是(分数:2.00)A.答案标准化B.不容易发生笔误C.容易发现回答者对一些问题的理解D.适用于答案较多的情况E.有利于误差控制3.对某一 45岁男子,进行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评价结果为评价年龄 49.5岁,增长年龄为 43.5岁,若控制和去除了危险因素后,该男子可
2、能延长的寿命数为(分数:2.00)A.4年B.1.5年C.4.5年D.6年E.2年4.社会卫生状况是指(分数:2.00)A.社会环境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群健康的影响C.人群健康状况,以及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各种因素D.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E.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各种因素5.访谈法是由调查员对调查者逐个访问,这种调查方法的优点是(分数:2.00)A.节约经费和时间B.具有更好的隐匿性C.几乎不存在调查员个人素质对调查结果的影响D.可以控制答卷环境E.调查范围广6.对某一 45岁男子,进行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评价结果为评价年龄 49.5岁,增长年龄为 43.5岁,说明(分数
3、:2.00)A.该男子健康状况较好,存在的危险因素比当地平均水平低B.该男子存在的危险因素接近当地平均水平,不需要改变这些危险因素C.该男子存在的危险因素较当地平均水平高,个人不易改变这些危险因素D.该男子存在的危险因素较当地平均水平高,个人有可能改变这些危险因素E.该男子不存在的危险因素7.下列不属于现场定性研究的是(分数:2.00)A.定性研究注重的是事物的结果B.定性研究的结果很少用概率统计分析C.定性研究需要与研究对象保持较长时间的接触D.定性研究的结果不能外推E.定性研究弓般采用非概率抽样8.关于社会阶层与健康酌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社会阶层越低的人群,疾病的发病
4、率就越高B.社会阶层越高的人群,疾病的发病率就越高C.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影响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往往不一样D.社会阶层对健康的影响就是通过经济因素起作用E.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社会阶层,因此健康的差别主要是城乡的差别9.在社会卫生状况评价中,下列哪个不是反映卫生政策的指标(分数:2.00)A.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合理程度B.社区参与卫生事业发展C.资源分配D.卫生组织机构和管理完善程度E.计划生育的落实程度10.调查的实施计划中不应包括(分数:2.00)A.抽样方法及样本大小B.研究对象与范围C.设计分组D.质量控制方法E.研究工具的设计11.某种疾病的危险因素有 3个,某人经过调查发现
5、这三个危险因素所对应的危险分数分别为30,25,20。此人发生该疾病的组合危险分数是(分数:2.00)A.7.5B.6.5C.5.5D.4.5E.3.012.判断受教育程度对人们健康的影响的两个重要指标是(分数:2.00)A.消费结构和闲暇时间B.消费结构和学历结构C.学历结构和闲暇时间D.学历结构和工作时间E.消费结构和工作时间13.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可能带来的健康问题有(分数:2.00)A.营养不良、心理障碍、精神分裂症B.传染病、车祸、心理紧张C.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理紧张、环境污染D.环境污染、婴儿死亡率增高、人口寿命降低E.新型传染病、心理紧张、贫血14.婴儿死亡率是指(分数:2
6、.00)A.某年不满 1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全年分娩数的比值B.某年不满 1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全年出生婴儿数的比值C.某年不满 1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同期出生婴儿数的比值D.某年不满 1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全年活产总数的比值E.某年不满 1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上一年活产总数的比值15.下列人群中,哪类不适宜进行生命质量评价(分数:2.00)A.慢性病患者B.急性病患者C.肿瘤患者D.生存时间超过 1年的肿瘤患者E.意外伤害的病人16.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主攻目标是(分数:2.00)A.传染病、地方病B.传染病、寄生虫病C.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D.传染病、心血管疾病E.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7.现代家庭弱化
7、最明显的功能为(分数:2.00)A.感情B.生产C.赡养D.生育E.休息和娱乐18.生命数量的含义哪个是错误的(分数:2.00)A.对病人来说是其接受某一特定医疗干预后的生存时间B.对一般人来说是平均期寿命C.生命数量与生命质量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D.生命数量与生命质量常形成对立E.以上都对19.第三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分数:2.00)A.消灭传染性疾病B.控制慢性病C.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D.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E.提高心理健康状况20.在社会医学中,医学模式主要指的是(分数:2.00)A.健康观和疾病观B.对医学的性质的基本态度C.对医学目的的基本观点D.对医学职能的基本看法E.医学科
8、研的基本方法21.医学社会学是(分数:2.00)A.医学的一个分支B.社会学的一个分支C.人口学的一个分支D.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E.生物医学的一个分支22.社区卫生服务内容之一是进行社区基线调查,其具体内容包括(分数:2.00)A.社区人群的特点B.社区人群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C.确定社区主要卫生问题D.社区卫生资源E.以上都是23.生命质量测量中相对稳定的指标是(分数:2.00)A.活动受限B.角色功能C.情绪反应D.认知功能E.一般性感觉24.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分数:2.00)A.社会支持最主要来源于朋友B.同事的支持一点也不重要C.朋友的支持可为家庭所取代D.同事的支持可为朋友所取代E.
9、配偶的和其他家庭成员是社会支持最主要来源25.社会事件是指:个体在现代社会中遇到的(分数:2.00)A.重大正性生活变化B.负性生活危机C.重大打击(离婚、亲友死亡)D.重大的正负性生活变化及危机E.重大负性生活变化26.家庭生命周期一般可分为 5个阶段,除了(分数:2.00)A.恋爱阶段B.结婚无孩子阶段C.生育阶段D.离巢阶段E.空巢阶段和鳏寡阶段27.生物医学模式的贡献在预防医学方面表现在(分数:2.00)A.抗菌药物的发明B.免疫接种的应用C.基因疗法的采用D.灭菌消毒E.卫生法规的制定和实施28.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分数:2.00)A.疾病的分布、流行原因、传播途径B.数
10、据与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C.自然环境、生活居住环境及与人群健康的关系D.卫生资源的配置、利用、评价E.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29.新医学模式对于预防医学的影响不包括(分数:2.00)A.由生理预防扩大到心理预防B.由对自然致病因素的预防扩大到社会致病因素的预防C.由预防疾病的发生扩大为增进健康延年益寿D.由社区预防扩大到社会预防E.由贫穷性疾病预防扩大到文明富裕性疾病的预防30.目前谈到的医学模式转变是指(分数:2.00)A.从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模式B.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C.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医学模式D.从机械论医学模式向生物
11、医学模式E.从社会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1.健康为人人,人人为健康是(分数:2.00)A.社会诊断的结果B.有效的社会大处方C.大卫生观的表现D.社会卫生措施E.卫生事业与社会同步发展的表现32.社区卫生服务特点之一是综合性,就其服务方式而言包括(分数:2.00)A.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B.个人、家庭和社区C.预防、治疗和康复D.精神病人和残疾人E.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33.生命质量测量中最为敏感的部分是(分数:2.00)A.活动受限B.角色功能C.情绪反应D.认知功能E.一般性感觉34.布鲁姆(Blum)在 1974年提出的环境健康医学模式中认为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分数:2.0
12、0)A.环境、遗传、行为与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B.环境、遗传、行为与生活方式、卫生保健措施C.环境、心理、行为与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D.环境、生物、行为与生活方式、心理E.环境、社会因素、生物、生活方式35.社区卫生服务特点之一是综合性,就其服务内容而言包括(分数:2.00)A.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B.个人、家庭和社区C.健康人和病人D.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E.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36.下列关于社会结构与健康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有(分数:2.00)A.就群体本身而言,人口绝对数的多少是健康的重要标准B.就群体本身而言,人口的多少是健康的重要标准,因此,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越多,说明越健康C.一
13、个地区,人口数量越多,说明越健康D.许多地区男性的出生率高于女性,所以高龄人中,男性比女性来的多E.劳工阶层由于他天天参加劳动,所以他们的总体健康状况优于上层阶层的人群37.社区卫生服务内容之一是(分数:2.00)A.建立疾病和死亡原因登记报告制度B.建立病人健康档案C.建立病人治疗档案D.建立病人死亡档案E.建立死亡登记报告制度38.社会医学是从哪个角度来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分数:2.00)A.个体B.群体C.社会D.人类E.区域39.所谓“民强促国富、国富促民强“体现了社会医学的(分数:2.00)A.健康与经济发展的双向理论B.医学模式与保健水平相关性理论C.社会因素决定性理论D.高危险
14、性理论E.卫生工作方针要求社会参与的大卫生理论40.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又称(分数:2.00)A.恩格尔模式B.布鲁姆模式C.拉隆达模式D.德威尔模式E.盖林模式4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是(分数:2.00)A.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B.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C.医学科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D.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的提高E.以上都是42.社会环境包括(分数:2.00)A.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B.家庭婚姻、社会保障等因素C.社会制度、法律和人口等因素D.一系列与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因素E.科学技术、家庭婚姻、社会保障等因素43.认为每种疾病都可以在器官、细胞或分
15、子上找到可以测量的形态学或化学改变的是下列哪种医学模式(分数:2.00)A.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B.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C.机械论的医学模式D.生物医学模式E.现代医学模式44.“疾病是机器出现故障和失灵,因此需要修补和完善“是下列哪种医学模式的体现(分数:2.00)A.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B.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C.机械论的医学模式D.生物医学模式E.现代医学模式45.生命质量测量中较为敏感的指标是(分数:2.00)A.活动受限B.角色功能C.情绪反应D.认知功能E.一般性感觉社会医学练习试卷 3-2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5,分数:90.00)1
16、.对非概率抽样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不遵循随机化原则B.可以估计抽样误差的大小 C.可以用于大规模研究之前的预试验D.可以任意选择研究对象E.每一个对象被抽中的概率是未知的解析:2.封闭式调查表的优点是(分数:2.00)A.答案标准化 B.不容易发生笔误C.容易发现回答者对一些问题的理解D.适用于答案较多的情况E.有利于误差控制解析:3.对某一 45岁男子,进行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评价结果为评价年龄 49.5岁,增长年龄为 43.5岁,若控制和去除了危险因素后,该男子可能延长的寿命数为(分数:2.00)A.4年B.1.5年C.4.5年D.6年 E.2年解析:4.社会卫生状况是指
17、(分数:2.00)A.社会环境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群健康的影响C.人群健康状况,以及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各种因素 D.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E.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各种因素解析:5.访谈法是由调查员对调查者逐个访问,这种调查方法的优点是(分数:2.00)A.节约经费和时间B.具有更好的隐匿性C.几乎不存在调查员个人素质对调查结果的影响D.可以控制答卷环境 E.调查范围广解析:6.对某一 45岁男子,进行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评价结果为评价年龄 49.5岁,增长年龄为 43.5岁,说明(分数:2.00)A.该男子健康状况较好,存在的危险因素比当地平均水平低B.该男子存在的危险
18、因素接近当地平均水平,不需要改变这些危险因素C.该男子存在的危险因素较当地平均水平高,个人不易改变这些危险因素D.该男子存在的危险因素较当地平均水平高,个人有可能改变这些危险因素 E.该男子不存在的危险因素解析:7.下列不属于现场定性研究的是(分数:2.00)A.定性研究注重的是事物的结果 B.定性研究的结果很少用概率统计分析C.定性研究需要与研究对象保持较长时间的接触D.定性研究的结果不能外推E.定性研究弓般采用非概率抽样解析:8.关于社会阶层与健康酌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社会阶层越低的人群,疾病的发病率就越高B.社会阶层越高的人群,疾病的发病率就越高C.不同社会阶层的人
19、群,影响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往往不一样 D.社会阶层对健康的影响就是通过经济因素起作用E.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社会阶层,因此健康的差别主要是城乡的差别解析:9.在社会卫生状况评价中,下列哪个不是反映卫生政策的指标(分数:2.00)A.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合理程度B.社区参与卫生事业发展C.资源分配D.卫生组织机构和管理完善程度E.计划生育的落实程度 解析:10.调查的实施计划中不应包括(分数:2.00)A.抽样方法及样本大小B.研究对象与范围C.设计分组 D.质量控制方法E.研究工具的设计解析:11.某种疾病的危险因素有 3个,某人经过调查发现这三个危险因素所对应的危险分数分别为30,25
20、,20。此人发生该疾病的组合危险分数是(分数:2.00)A.7.5B.6.5C.5.5 D.4.5E.3.0解析:12.判断受教育程度对人们健康的影响的两个重要指标是(分数:2.00)A.消费结构和闲暇时间 B.消费结构和学历结构C.学历结构和闲暇时间D.学历结构和工作时间E.消费结构和工作时间解析:13.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可能带来的健康问题有(分数:2.00)A.营养不良、心理障碍、精神分裂症B.传染病、车祸、心理紧张C.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理紧张、环境污染 D.环境污染、婴儿死亡率增高、人口寿命降低E.新型传染病、心理紧张、贫血解析:14.婴儿死亡率是指(分数:2.00)A.某年不满
21、1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全年分娩数的比值B.某年不满 1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全年出生婴儿数的比值C.某年不满 1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同期出生婴儿数的比值D.某年不满 1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全年活产总数的比值 E.某年不满 1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上一年活产总数的比值解析:15.下列人群中,哪类不适宜进行生命质量评价(分数:2.00)A.慢性病患者B.急性病患者 C.肿瘤患者D.生存时间超过 1年的肿瘤患者E.意外伤害的病人解析:16.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主攻目标是(分数:2.00)A.传染病、地方病B.传染病、寄生虫病C.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D.传染病、心血管疾病E.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解析:17.现代家庭弱
22、化最明显的功能为(分数:2.00)A.感情B.生产 C.赡养D.生育E.休息和娱乐解析:18.生命数量的含义哪个是错误的(分数:2.00)A.对病人来说是其接受某一特定医疗干预后的生存时间B.对一般人来说是平均期寿命C.生命数量与生命质量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D.生命数量与生命质量常形成对立E.以上都对 解析:19.第三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分数:2.00)A.消灭传染性疾病B.控制慢性病C.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D.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E.提高心理健康状况解析:20.在社会医学中,医学模式主要指的是(分数:2.00)A.健康观和疾病观 B.对医学的性质的基本态度C.对医学目的的基本观点D.对
23、医学职能的基本看法E.医学科研的基本方法解析:21.医学社会学是(分数:2.00)A.医学的一个分支B.社会学的一个分支 C.人口学的一个分支D.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E.生物医学的一个分支解析:22.社区卫生服务内容之一是进行社区基线调查,其具体内容包括(分数:2.00)A.社区人群的特点B.社区人群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C.确定社区主要卫生问题D.社区卫生资源E.以上都是 解析:23.生命质量测量中相对稳定的指标是(分数:2.00)A.活动受限B.角色功能C.情绪反应D.认知功能 E.一般性感觉解析:24.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分数:2.00)A.社会支持最主要来源于朋友B.同事的支持一点也不重要C
24、.朋友的支持可为家庭所取代D.同事的支持可为朋友所取代E.配偶的和其他家庭成员是社会支持最主要来源 解析:25.社会事件是指:个体在现代社会中遇到的(分数:2.00)A.重大正性生活变化B.负性生活危机C.重大打击(离婚、亲友死亡)D.重大的正负性生活变化及危机 E.重大负性生活变化解析:26.家庭生命周期一般可分为 5个阶段,除了(分数:2.00)A.恋爱阶段 B.结婚无孩子阶段C.生育阶段D.离巢阶段E.空巢阶段和鳏寡阶段解析:27.生物医学模式的贡献在预防医学方面表现在(分数:2.00)A.抗菌药物的发明B.免疫接种的应用 C.基因疗法的采用D.灭菌消毒E.卫生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解析:28
25、.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分数:2.00)A.疾病的分布、流行原因、传播途径B.数据与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C.自然环境、生活居住环境及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D.卫生资源的配置、利用、评价E.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解析:29.新医学模式对于预防医学的影响不包括(分数:2.00)A.由生理预防扩大到心理预防B.由对自然致病因素的预防扩大到社会致病因素的预防C.由预防疾病的发生扩大为增进健康延年益寿D.由社区预防扩大到社会预防E.由贫穷性疾病预防扩大到文明富裕性疾病的预防 解析:30.目前谈到的医学模式转变是指(分数:2.00)A.从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
26、模式B.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C.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医学模式D.从机械论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模式E.从社会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解析:31.健康为人人,人人为健康是(分数:2.00)A.社会诊断的结果B.有效的社会大处方C.大卫生观的表现 D.社会卫生措施E.卫生事业与社会同步发展的表现解析:32.社区卫生服务特点之一是综合性,就其服务方式而言包括(分数:2.00)A.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B.个人、家庭和社区C.预防、治疗和康复 D.精神病人和残疾人E.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解析:33.生命质量测量中最为敏感的部分是(分数:2.00)A.活动受限B.角色功能C.情绪
27、反应 D.认知功能E.一般性感觉解析:34.布鲁姆(Blum)在 1974年提出的环境健康医学模式中认为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分数:2.00)A.环境、遗传、行为与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 B.环境、遗传、行为与生活方式、卫生保健措施C.环境、心理、行为与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D.环境、生物、行为与生活方式、心理E.环境、社会因素、生物、生活方式解析:35.社区卫生服务特点之一是综合性,就其服务内容而言包括(分数:2.00)A.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B.个人、家庭和社区C.健康人和病人D.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 E.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解析:36.下列关于社会结构与健康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有(分数:2
28、.00)A.就群体本身而言,人口绝对数的多少是健康的重要标准 B.就群体本身而言,人口的多少是健康的重要标准,因此,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越多,说明越健康C.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越多,说明越健康D.许多地区男性的出生率高于女性,所以高龄人中,男性比女性来的多E.劳工阶层由于他天天参加劳动,所以他们的总体健康状况优于上层阶层的人群解析:37.社区卫生服务内容之一是(分数:2.00)A.建立疾病和死亡原因登记报告制度 B.建立病人健康档案C.建立病人治疗档案D.建立病人死亡档案E.建立死亡登记报告制度解析:38.社会医学是从哪个角度来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分数:2.00)A.个体B.群体 C.社会D.人
29、类E.区域解析:39.所谓“民强促国富、国富促民强“体现了社会医学的(分数:2.00)A.健康与经济发展的双向理论 B.医学模式与保健水平相关性理论C.社会因素决定性理论D.高危险性理论E.卫生工作方针要求社会参与的大卫生理论解析:40.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又称(分数:2.00)A.恩格尔模式 B.布鲁姆模式C.拉隆达模式D.德威尔模式E.盖林模式解析:4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是(分数:2.00)A.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B.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C.医学科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D.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的提高E.以上都是 解析:42.社会环境包括(分数:2.00)A.经济
30、、文化、教育等因素B.家庭婚姻、社会保障等因素C.社会制度、法律和人口等因素D.一系列与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因素 E.科学技术、家庭婚姻、社会保障等因素解析:43.认为每种疾病都可以在器官、细胞或分子上找到可以测量的形态学或化学改变的是下列哪种医学模式(分数:2.00)A.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B.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C.机械论的医学模式D.生物医学模式 E.现代医学模式解析:44.“疾病是机器出现故障和失灵,因此需要修补和完善“是下列哪种医学模式的体现(分数:2.00)A.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B.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C.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D.生物医学模式E.现代医学模式解析:45.生命质量测量中较为敏感的指标是(分数:2.00)A.活动受限 B.角色功能C.情绪反应D.认知功能E.一般性感觉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