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医学练习试卷 3-1 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信度是用来表明测量工具的(分数:2.00)A.效度B.偏倚度C.便利性D.可靠性E.敏感性2.危险因素的作用特点一般是(分数:2.00)A.潜伏期长、特异性弱、协同作用明显、作用强度小B.潜伏期短、特异性弱、协同作用明显、作用强度小C.潜伏期短、特异性强、协同作用明显、作用强度大D.潜伏期长、特异性弱、协同作用弱、作用强度大E.潜伏期长、特异性强、协同作用明显、作用强度小3.新生儿死亡率是指(分数:2.00)A.出生 28 天内死亡的新生儿在同期活产总数中的比值B.
2、出生 30 天内死亡的新生儿在同期活产总数中的比值C.出生 14 天内死亡的新生儿在同期活产总数中的比值D.出生 28 天内死亡的新生儿在同期分娩总数中的比值E.出生 1 年内死亡的新生儿在同期活产总数中的比值4.易对健康产生慢性影响的危险因素通常不具有下列哪项的特点(分数:2.00)A.潜伏期长B.联合作用强C.广泛存在D.交互作用E.特异性强5.对于死亡率指标下列哪个是正确(分数:2.00)A.可真实反映某地的健康水平B.不同地区的死亡率可直接比较C.受人口年龄构成影响D.与出生率有关E.不同年龄的死亡率可以直接比较6.敏感性问题调查法可以了解下列哪类人群某种行为的发生情况(分数:2.00
3、)A.个体B.群体C.个体和群体D.特殊人群E.危险人群7.社区卫生服务的骨干力量是(分数:2.00)A.专科医生B.专科护士C.全科医生D.全科护士E.社区心理医生8.婴儿死亡率是指(分数:2.00)A.某年不满 1 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全年分娩数的比值B.某年不满 1 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全年出生婴儿数的比值C.某年不满 1 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同期出生婴儿数的比值D.某年不满 1 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全年活产总数的比值E.某年不满 1 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上一年活产总数的比值9.选择课题的原则主要考虑(分数:2.00)A.科学性,需要性,可行性,创造性B.科学性,经济性,可行性,创造性C.科学性,
4、需要性,经济性,创造性D.科学性,需要性,可行性,经济性E.经济性,需要性,可行性,创造性10.定性研究常用方法的有(分数:2.00)A.观察法、深入访谈法、病例对照研究B.观察法、专题小组讨论法、病例对照研究C.观察法、深入访谈法、专题小组讨论法D.深入访谈法、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E.观察法、深入访谈法、信访法11.下列不属于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的是(分数:2.00)A.合理布局B.社区参与C.治疗为主D.适宜技术E.综合途径12.生存质量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更注重(分数:2.00)A.医疗服务质量B.寿命的长短C.个体的富裕程度D.个体生存能力E.国家的社会环境13.全球疾病负担是以下列
5、哪个指标计算的(分数:2.00)A.DALYB.LEFDC.PYLLD.DALEE.ALE14.用同一问卷在不同时间对同一研究对象进行重复测量,两次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称为(分数:2.00)A.折半信度B.复本信度C.重测信度D.结构效度E.内容效度15.封闭式调查表的优点是(分数:2.00)A.答案标准化B.不容易发生笔误C.容易发现回答者对一些问题的理解D.适用于答案较多的情况E.有利于误差控制16.关于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概念中,有下列几种认识生存质量与健康是完全等同的;生存质量是多维的概念;生存质量是客观的、可测量的生活水平的反映;生存质量一般要求被测试者自己评价;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
6、人,可以用相同的量表进行测量以上说法,正确的组合是(分数:2.00)A.B.C.D.E.17.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卫生状况的常用指标是(分数:2.00)A.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B.婴儿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C.孕产妇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D.死因别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E.死因别死亡率,婴儿死亡率18.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对下面哪种疾病的预防可以说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措施(分数:2.00)A.高血压B.痢疾C.脊髓灰质炎D.麻疹E.流行性感冒19.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数:2.00)A.确定疾病的生物病因B.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C.拓宽基础医学研究领域D.促使人们改变不良行为E.改变医患
7、关系20.WHO 于哪一年提出初级卫生保健(分数:2.00)A.1945 年B.1957 年C.1979 年D.1980 年E.1999 年21.编码是调查表设计中不可缺少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分数:2.00)A.方便填写B.减少笔误C.答案标准化处理D.便于计算机分析E.保持卷面整洁22.慢性病的自然史中发展到哪个阶段后,病程开始出现不可逆转(分数:2.00)A.无危险阶段B.出现危害因素阶段C.致病因素出现阶段D.症状出现阶段E.体征出现阶段23.对某一 45 岁男子,进行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评价结果为评价年龄 49.5 岁,增长年龄为 43.5 岁,说明(分数:2.00)A.该男子健康状
8、况较好,存在的危险因素比当地平均水平低B.该男子存在的危险因素接近当地平均水平,不需要改变这些危险因素C.该男子存在的危险因素较当地平均水平高,个人不易改变这些危险因素D.该男子存在的危险因素较当地平均水平高,个人有可能改变这些危险因素E.该男子不存在的危险因素24.下列哪项是“2000 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含义(分数:2.00)A.到 2000 年人人不再得病B.到 2000 年所有的疾病都能预防C.到 2000 年所有的疾病都能治疗D.到 2000 年所有的疾病都能得到有效的治疗预防E.到 2000 年时,人人都能健康度过一生25.在初级卫生保健的任务中,下列哪一项是 1981 年新增加
9、的(分数:2.00)A.供应基本药物B.常见病和创伤的恰当处理C.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和促进精神卫生D.增进必要的营养和供应充足的安全饮用水E.基本的环境卫生26.社区的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分数:2.00)A.人口B.地域C.生活服务设施D.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的认同E.一定的生活制度27.反映疾病频度的常用指标是(分数:2.00)A.发病率,慢性病患病率B.慢性病患病率,健康者占总人口的百分比C.患病率,健康者占总人口的百分比D.两周患病率,健康者占总人口的百分比E.两周患病率,健康者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慢性病患病率28.初级卫生保健所提供的卫生服务是(分数:2.00)A.学术上可靠B.技术上可
10、行C.费用能够负担得起的D.从需要来说是必不可少的E.以上都是29.社区卫生服务特征中,最重要的是(分数:2.00)A.以人为本服务B.以疾病为中心服务C.持续性服务D.综合性服务E.预防为主的服务30.效度是衡量量表的(分数:2.00)A.稳定性B.一致性C.可靠性D.真实性E.便利性31.某种疾病的危险因素有 3 个,某人经过调查发现这三个危险因素所对应的危险分数分别为3,0,2.5,2.0。此人发生该疾病的组合危险分数是(分数:2.00)A.7.5B.6.5C.5.5D.4.5E.3.032.社区预防包括(分数:2.00)A.传染病的预防B.多发病的预防C.卫生监督和管理D.慢性病控制E
11、.以上都是33.下列哪项不是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内容(分数:2.00)A.促进健康B.预防保健C.合理治疗D.执行卫生政策E.社区康复34.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之一是提供综合性服务,这种综合性服务的服务方式包括(分数:2.00)A.医疗服务和社区服务B.个人、家庭和社区C.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结合D.健康教育和社区干预E.社区康复和社区预防35.存在死亡危险等于(分数:2.00)A.平均死亡率 X 危险分数B.平均死亡概率 X 危险分数C.平均死亡率 X 组合危险分数D.平均死亡概率 X 组合危险分数E.平均死亡概率 X 危险降低程度36.下列人群中,哪类不适宜进行生命质量评价(分数:2.00)A.
12、慢性病患者B.急性病患者C.肿瘤患者D.生存时间超过 1 年的肿瘤患者E.意外伤害的病人37.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分数:2.00)A.发病率B.因病休学率C.残疾患病率D.病死率E.患病率38.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产生和发展与下列哪项没有直接的联系(分数:2.00)A.疾病谱的改变B.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可以识别C.高科技术医疗诊断技术的进步D.人们对预防保健要求的提高E.医疗费用逐年增加39.成人识字率是指(分数:2.00)A.15 岁及以上人口能读、能写人数的百分比B.18 岁及以上人口能读、能写人数的百分比C.12 岁及以上人口能读、能写人数的百分比D.16 岁及以上人口能读、能写人数的
13、百分比E.20 岁及以上人口能读、能写人数的百分比40.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之一是提供综合性服务,这种综合性服务的服务范围包括(分数:2.00)A.医疗服务和社区服务B.个人、家庭和社区C.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结合D.健康教育和社区干预E.社区康复和社区预防社会医学练习试卷 3-1 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信度是用来表明测量工具的(分数:2.00)A.效度B.偏倚度C.便利性D.可靠性 E.敏感性解析:2.危险因素的作用特点一般是(分数:2.00)A.潜伏期长、特异性弱、协同作用明显、作用强度小 B.潜伏期短、特异性弱、
14、协同作用明显、作用强度小C.潜伏期短、特异性强、协同作用明显、作用强度大D.潜伏期长、特异性弱、协同作用弱、作用强度大E.潜伏期长、特异性强、协同作用明显、作用强度小解析:3.新生儿死亡率是指(分数:2.00)A.出生 28 天内死亡的新生儿在同期活产总数中的比值 B.出生 30 天内死亡的新生儿在同期活产总数中的比值C.出生 14 天内死亡的新生儿在同期活产总数中的比值D.出生 28 天内死亡的新生儿在同期分娩总数中的比值E.出生 1 年内死亡的新生儿在同期活产总数中的比值解析:4.易对健康产生慢性影响的危险因素通常不具有下列哪项的特点(分数:2.00)A.潜伏期长B.联合作用强C.广泛存在
15、D.交互作用E.特异性强 解析:5.对于死亡率指标下列哪个是正确(分数:2.00)A.可真实反映某地的健康水平B.不同地区的死亡率可直接比较C.受人口年龄构成影响 D.与出生率有关E.不同年龄的死亡率可以直接比较解析:6.敏感性问题调查法可以了解下列哪类人群某种行为的发生情况(分数:2.00)A.个体B.群体 C.个体和群体D.特殊人群E.危险人群解析:7.社区卫生服务的骨干力量是(分数:2.00)A.专科医生B.专科护士C.全科医生 D.全科护士E.社区心理医生解析:8.婴儿死亡率是指(分数:2.00)A.某年不满 1 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全年分娩数的比值B.某年不满 1 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全
16、年出生婴儿数的比值C.某年不满 1 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同期出生婴儿数的比值D.某年不满 1 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全年活产总数的比值 E.某年不满 1 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上一年活产总数的比值解析:9.选择课题的原则主要考虑(分数:2.00)A.科学性,需要性,可行性,创造性 B.科学性,经济性,可行性,创造性C.科学性,需要性,经济性,创造性D.科学性,需要性,可行性,经济性E.经济性,需要性,可行性,创造性解析:10.定性研究常用方法的有(分数:2.00)A.观察法、深入访谈法、病例对照研究B.观察法、专题小组讨论法、病例对照研究C.观察法、深入访谈法、专题小组讨论法 D.深入访谈法、病例对照研
17、究、病例对照研究E.观察法、深入访谈法、信访法解析:11.下列不属于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的是(分数:2.00)A.合理布局B.社区参与C.治疗为主 D.适宜技术E.综合途径解析:12.生存质量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更注重(分数:2.00)A.医疗服务质量B.寿命的长短C.个体的富裕程度D.个体生存能力 E.国家的社会环境解析:13.全球疾病负担是以下列哪个指标计算的(分数:2.00)A.DALY B.LEFDC.PYLLD.DALEE.ALE解析:14.用同一问卷在不同时间对同一研究对象进行重复测量,两次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称为(分数:2.00)A.折半信度B.复本信度C.重测信度 D.结构效度E
18、.内容效度解析:15.封闭式调查表的优点是(分数:2.00)A.答案标准化 B.不容易发生笔误C.容易发现回答者对一些问题的理解D.适用于答案较多的情况E.有利于误差控制解析:16.关于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概念中,有下列几种认识生存质量与健康是完全等同的;生存质量是多维的概念;生存质量是客观的、可测量的生活水平的反映;生存质量一般要求被测试者自己评价;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人,可以用相同的量表进行测量以上说法,正确的组合是(分数:2.00)A.B.C.D.E. 解析:17.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卫生状况的常用指标是(分数:2.00)A.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B.婴儿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 C.孕产
19、妇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D.死因别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E.死因别死亡率,婴儿死亡率解析:18.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对下面哪种疾病的预防可以说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措施(分数:2.00)A.高血压 B.痢疾C.脊髓灰质炎D.麻疹E.流行性感冒解析:19.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数:2.00)A.确定疾病的生物病因B.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C.拓宽基础医学研究领域D.促使人们改变不良行为 E.改变医患关系解析:20.WHO 于哪一年提出初级卫生保健(分数:2.00)A.1945 年B.1957 年C.1979 年 D.1980 年E.1999 年解析:21.编码是调查表设计中不可缺少部分,其主要目的
20、在于(分数:2.00)A.方便填写B.减少笔误C.答案标准化处理D.便于计算机分析 E.保持卷面整洁解析:22.慢性病的自然史中发展到哪个阶段后,病程开始出现不可逆转(分数:2.00)A.无危险阶段B.出现危害因素阶段C.致病因素出现阶段D.症状出现阶段E.体征出现阶段 解析:23.对某一 45 岁男子,进行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评价结果为评价年龄 49.5 岁,增长年龄为 43.5 岁,说明(分数:2.00)A.该男子健康状况较好,存在的危险因素比当地平均水平低B.该男子存在的危险因素接近当地平均水平,不需要改变这些危险因素C.该男子存在的危险因素较当地平均水平高,个人不易改变这些危险因素D.
21、该男子存在的危险因素较当地平均水平高,个人有可能改变这些危险因素 E.该男子不存在的危险因素解析:24.下列哪项是“2000 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含义(分数:2.00)A.到 2000 年人人不再得病B.到 2000 年所有的疾病都能预防C.到 2000 年所有的疾病都能治疗D.到 2000 年所有的疾病都能得到有效的治疗预防E.到 2000 年时,人人都能健康度过一生 解析:25.在初级卫生保健的任务中,下列哪一项是 1981 年新增加的(分数:2.00)A.供应基本药物B.常见病和创伤的恰当处理C.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和促进精神卫生 D.增进必要的营养和供应充足的安全饮用水E.基本的环
22、境卫生解析:26.社区的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分数:2.00)A.人口 B.地域C.生活服务设施D.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的认同E.一定的生活制度解析:27.反映疾病频度的常用指标是(分数:2.00)A.发病率,慢性病患病率 B.慢性病患病率,健康者占总人口的百分比C.患病率,健康者占总人口的百分比D.两周患病率,健康者占总人口的百分比E.两周患病率,健康者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慢性病患病率解析:28.初级卫生保健所提供的卫生服务是(分数:2.00)A.学术上可靠B.技术上可行C.费用能够负担得起的D.从需要来说是必不可少的E.以上都是 解析:29.社区卫生服务特征中,最重要的是(分数:2.00)A.以人
23、为本服务B.以疾病为中心服务C.持续性服务 D.综合性服务E.预防为主的服务解析:30.效度是衡量量表的(分数:2.00)A.稳定性B.一致性C.可靠性D.真实性 E.便利性解析:31.某种疾病的危险因素有 3 个,某人经过调查发现这三个危险因素所对应的危险分数分别为3,0,2.5,2.0。此人发生该疾病的组合危险分数是(分数:2.00)A.7.5B.6.5C.5.5 D.4.5E.3.0解析:32.社区预防包括(分数:2.00)A.传染病的预防B.多发病的预防C.卫生监督和管理D.慢性病控制E.以上都是 解析:33.下列哪项不是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内容(分数:2.00)A.促进健康B.预防保健
24、C.合理治疗D.执行卫生政策 E.社区康复解析:34.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之一是提供综合性服务,这种综合性服务的服务方式包括(分数:2.00)A.医疗服务和社区服务B.个人、家庭和社区C.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结合 D.健康教育和社区干预E.社区康复和社区预防解析:35.存在死亡危险等于(分数:2.00)A.平均死亡率 X 危险分数B.平均死亡概率 X 危险分数C.平均死亡率 X 组合危险分数D.平均死亡概率 X 组合危险分数 E.平均死亡概率 X 危险降低程度解析:36.下列人群中,哪类不适宜进行生命质量评价(分数:2.00)A.慢性病患者B.急性病患者 C.肿瘤患者D.生存时间超过 1 年的肿瘤
25、患者E.意外伤害的病人解析:37.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分数:2.00)A.发病率B.因病休学率C.残疾患病率D.病死率 E.患病率解析:38.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产生和发展与下列哪项没有直接的联系(分数:2.00)A.疾病谱的改变B.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可以识别C.高科技术医疗诊断技术的进步D.人们对预防保健要求的提高E.医疗费用逐年增加 解析:39.成人识字率是指(分数:2.00)A.15 岁及以上人口能读、能写人数的百分比 B.18 岁及以上人口能读、能写人数的百分比C.12 岁及以上人口能读、能写人数的百分比D.16 岁及以上人口能读、能写人数的百分比E.20 岁及以上人口能读、能写人数的百分比解析:40.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之一是提供综合性服务,这种综合性服务的服务范围包括(分数:2.00)A.医疗服务和社区服务B.个人、家庭和社区 C.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结合D.健康教育和社区干预E.社区康复和社区预防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