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理学及答案解析(总分:72.50,做题时间:90 分钟)1.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的生理功能是( ) A产生各种内脏感觉和痛觉 B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兴奋状态 C抑制大脑皮质的兴奋活动 D激发大脑皮质的传出活动 E建立大脑皮质与丘脑间的反馈联系(分数:1.00)A.B.C.D.E.2.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 B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外正内负 C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D动作电位的大小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E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分数:1.00)A.B.C.D.E.
2、3.机体受刺激而发生应激反应的系统是( ) A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B迷走-胰岛素系统 C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D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 E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分数:1.00)A.B.C.D.E.4.机体细胞内液与组织液通常具有相同的理化参数是( ) A钠离子浓度 B钾离子浓度 C电解质渗透压 D胶体渗透压 E总渗透压(分数:1.00)A.B.C.D.E.5.糖尿病患者尿量增多的原因是( ) A饮水量增多 B肾血流量增多 C小管液溶质浓度升高 D醛固酮分泌减少 E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分数:1.00)A.B.C.D.E.6.下列各项中,属于肾上腺素能纤维的是( ) A骨骼肌运动神经纤
3、维 B全部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C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D全部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E多数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分数:1.00)A.B.C.D.E.7.下列关于胸内负压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维持肺的扩张状态 B使肺随胸廓张缩而张缩 C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D有利于淋巴液的回流 E可降低中心静脉压(分数:1.00)A.B.C.D.E.8.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 A动作电位 0 期去极的速度 B动作电位 1 期的长短 C动作电位 2 期的长短 D动作电位 3 期的长短 E阈电位水平的高低(分数:1.00)A.B.C.D.E.9.血浆中含量最多、缓冲能力最强的缓冲体系是 ( ) A
4、Na-Pr/H-Pr BNA 2HPO4/NaH2PO4 CNaHCO 3/H2CO3 DK 2HPO4/KH2PO4 EKHCO 3/H2CO3(分数:1.00)A.B.C.D.E.10.在一昼夜中,体温最低的时间是( ) A清晨 26 时 B早晨 79 时 C午后 15 时 D傍晚 67 时 E睡前 910 时(分数:1.00)A.B.C.D.E.11.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方式是( ) A物理溶解 B与水结合成碳酸 C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D形成碳酸氢盐 E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分数:1.00)A.B.C.D.E.12.促进胃排空的主要因素是( ) A大量食物入胃的机械和化学刺激 B十二指
5、肠内的酸性刺激 C十二指肠内的脂肪增加 D十二指肠内渗透压增高 E促胰液素(分数:1.00)A.B.C.D.E.13.当心脏处于全心舒张期时( ) A心室达到最大充盈 B房室瓣关闭 C心室容积不变 D动脉瓣关闭 E心室内压略高于心房内压(分数:1.00)A.B.C.D.E.14.动作电位的传导特点( ) A呈单向传导 B呈双向传导 C呈衰减性传导 D电位幅度越大,传导越远 E刺激越强,传导越远(分数:1.00)A.B.C.D.E.15.动作电位的传导特点是( ) A相对于突触传递易疲劳 B易受内环境因素影响 C衰减性 D非“全或无”式 E双向性(分数:1.00)A.B.C.D.E.16.房室延
6、搁一般发生于( ) A兴奋由窦房结传至心房肌时 B兴奋在心房肌内传导时 C兴奋在房室交界内传导时 D兴奋在房室束传到左、右束支时 E兴奋由普肯耶纤维传到心室肌时(分数:1.00)A.B.C.D.E.17.肺换气时气体通过的部位是( ) A支气管 B细支气管 C肺泡壁 D肺泡小管 E呼吸膜(分数:1.00)A.B.C.D.E.18.肺泡通气量是指( ) A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B用力吸入的气体量 C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量 D每分钟进或出肺泡的气体量 E无效腔中的气体量(分数:1.00)A.B.C.D.E.19.睾丸间质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 A营养和支持生殖细胞 B产生精子 C分泌雄激素
7、D促进精子成熟 E起血睾屏障作用(分数:1.00)A.B.C.D.E.20.关于 Na+泵生理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Na +泵活动使膜内外 Na+、K +呈均匀分布 B将 Na+移出膜外,将 K+移入膜内 C建立势能储备,为某些营养物质吸收创造条件 D细胞外高 Na+可维持细胞内外正常渗透压 E细胞内高 K+保证许多细胞代谢反应进行(分数:1.00)A.B.C.D.E.21.关于雌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女性附属性器官的生长,激发女性副性征的出现 B使子宫内膜增生,血管增长,腺体分泌 C增强子宫平滑肌、输卵管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D使阴道上皮增生角化,糖原合成,
8、维持酸性环境 E刺激乳腺导管增生(分数:1.00)A.B.C.D.E.22.关于胸膜腔负压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保持肺的扩张状态 B有利于静脉回流 C维持正常肺通气 D使中心静脉压升高 E胸膜腔负压消失可导致肺塌陷(分数:1.00)A.B.C.D.E.23.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 A阈电位 B阈值 C刺激强度变化率 D反应的快慢 E动作电位的幅值(分数:1.00)A.B.C.D.E.24.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 A肌肉收缩的强度 B腺细胞分泌的多少 C刺激频率的高低 D刺激强度的大小 E动作电位的幅度(分数:1.00)A.B.C.D.E.25.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9、是指( ) A细胞外液的物理、化学因素保持着动态平衡 B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D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E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分数:1.00)A.B.C.D.E.26.机体内环境是指( )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液 E组织液(分数:1.00)A.B.C.D.E.27.基础代谢率的正常范围是不超过正常平均值 ( ) A5%0% B05% C10%15% D20%30% E30%40%(分数:1.00)A.B.C.D.E.28.交感神经对胃肠运动与分泌的作用是( ) A胃肠运动增强,分泌抑制 B胃肠运动及分泌均抑制 C胃肠运动及分泌均增强
10、D胃肠运动抑制,分泌增强 E胃肠内的括约肌抑制(分数:1.00)A.B.C.D.E.29.静息电位接近于( ) A钠平衡电位 B钾平衡电位 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 D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差 E锋电位与超射之差(分数:1.00)A.B.C.D.E.30.静息电位接近于( ) A钠平衡电位 B钾平衡电位 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 D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差 E锋电位与超射之差(分数:1.00)A.B.C.D.E.31.可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的胃液成分是 ( ) A胃酸 B胃蛋白酶 C内因子 D黏液 E无机盐(分数:1.00)A.B.C.D.E.32.躯体运动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
11、是( ) A乙酰胆碱 B多巴胺 C去甲肾上腺素 D甘氨酸 E肾上腺素 A(分数:1.00)A.B.C.D.E.33.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作用主要是( ) A舒张血管 B升高血压 C心率加快 D强心 E增大脉压(分数:1.00)A.B.C.D.E.34.肾功能的重要生理意义是( ) A排泄代谢终产物 B调节水、盐代谢 C维持酸碱平衡 D产生生物活性物质 E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分数:1.00)A.B.C.D.E.35.实验中刺激神经纤维,其动作电位传导的特点是( ) A呈衰减性传导 B呈双向传导 C连续的多个动作电位可融合 D电位幅度越大,传导越慢 E刺激越强,传导越快(分数:1.00)A.
12、B.C.D.E.36.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特点是( ) A弥散投射到大脑皮质广泛区域 B点对点投射到大脑皮质特定区域 C上行激活系统是其主要结构 D改变大脑皮质兴奋状态是其主要功能 E对催眠药和麻醉药敏感(分数:1.00)A.B.C.D.E.37.体温昼夜变化的特点是( ) A昼夜间呈现周期性波动 B清晨及午后体温较高 C傍晚体温最低 D波动幅度在 2以上 E体温波动与生物钟无关(分数:1.00)A.B.C.D.E.38.条件反射的特点是( ) A先天遗传而获得 B后天训练而建立 C种族共有的反射 D是一种初级的神经活动 E反射弧固定不变(分数:1.00)A.B.C.D.E.39.条件反射的特点是
13、( ) A先天遗传而获得 B一种初级的神经活动 C种族共有的反射 D后天训练而建立 E反射弧固定不变(分数:1.00)A.B.C.D.E.40.通常所说的 ABO 血型是指( ) A红细胞膜上受体的类型 B血浆中凝集原的类型 C血浆中凝集素的类型 D红细胞膜上特异性凝集素的类型 E红细胞膜上特异性凝集原的类型(分数:1.00)A.B.C.D.E.41.维持身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是( ) A肌紧张反射 B跟腱反射 C膝反射 D肱二头肌反射 E对侧伸肌反射(分数:1.00)A.B.C.D.E.42.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 A呼气肌收缩 B胸廓扩张 C气道阻力减小 D胸膜腔密闭 E肺内压增大(
14、分数:1.00)A.B.C.D.E.43.稳态是指内环境( ) A化学组成不变 B化学组成相对稳定 C理化性质相对稳定 D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E各种物质组成和理化特性相对稳定(分数:1.00)A.B.C.D.E.44.吸收胆盐、维生素 B12的主要部位是( ) A十二指肠 B空肠 C结肠升段 D结肠降段 E回肠(分数:1.00)A.B.C.D.E.45.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使心输出量增加( ) A心迷走神经兴奋时 B动脉窦压力升高时 C动脉血压升高时 D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时 E使用肾上腺素时(分数:1.00)A.B.C.D.E.46.下列食物在胃中排空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 ( ) A蛋白质、脂肪、糖
15、B脂肪、糖、蛋白质 C糖、蛋白质、脂肪 D蛋白质、糖、脂肪 E糖、脂肪、蛋白质(分数:1.00)A.B.C.D.E.47.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最早出现的靶腺功能减退是( ) A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B甲状腺功能减退 C性腺功能减退 D肾上腺与甲状腺功能减退 E甲状腺与性腺功能减退(分数:1.00)A.B.C.D.E.48.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 A心肌是同步式收缩 B心肌细胞在功能上是合胞体 C心肌呈“全或无”式收缩 D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E心肌收缩时对细胞外液 Ca2+依赖性大(分数:1.00)A.B.C.D.E.49.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是( ) A0 期除极迅速 B1 期
16、复极化快 C有缓慢的 2 期平台 D有快速的 3 期复极化 E有 4 期自动除极(分数:1.00)A.B.C.D.E.50.心输出量是指( ) A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所射出的血量 B每分钟由左、右心室所射出的血量 C每分钟由心房所射出的血量 D心脏每搏动一次,由一侧心室所射出的血量 E心脏每搏动一次,由左、右心室所射出的血量(分数:1.00)A.B.C.D.E.51.兴奋性是机体或组织对刺激( ) A发生应激的特性 B发生反应的特性 C产生适应的特性 D引起反射的特性 E引起内环境稳态的特性(分数:1.00)A.B.C.D.E.5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突触后膜出现( ) A极化 B去极化 C超极
17、化 D反极化 E复极化(分数:1.00)A.B.C.D.E.53.形成条件反射的重要条件是( ) A大脑皮质必须健全 B要有非条件刺激强化 C要有适当的无关刺激 D非条件刺激出现在无关刺激之前 E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结合(分数:1.00)A.B.C.D.E.54.血清与血浆的主要不同点是前者不含( ) A钙离子 B球蛋白 C白蛋白 D凝集素 E纤维蛋白原(分数:1.00)A.B.C.D.E.55.血清中只含有抗 B 凝集素的血型是( ) AA 型 BB 型 CAB 型 DO 型(分数:1.00)A.B.C.D.E.56.炎热环境中(30以上),机体维持体热平衡是通过( ) A增加有
18、效辐射面积 B增加皮肤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C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加 D发汗及增加皮肤血流量 E发汗及减少皮肤血流量(分数:1.00)A.B.C.D.E.57.应激反应时血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 ) A糖皮质激素 B醛固酮 C胰岛素 D抗利尿激素 E雄激素(分数:1.00)A.B.C.D.E.58.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发生于( ) A食管 B胃 C小肠 D结肠 E直肠(分数:1.00)A.B.C.D.E.59.影响神经系统发育最重要的激素( ) A生长素 B甲状腺激素 C糖皮质激素 D胰岛素 E性激素(分数:1.00)A.B.C.D.E.60.有关促胃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胃酸的分泌 B促进
19、胃窦的运动 C刺激胰岛素的释放 D刺激消化道黏膜的生长 E促进胰液的分泌和胆固醇的合成(分数:1.00)A.B.C.D.E.61.有关钠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细胞膜上的镶嵌蛋白质 B具有 ATP 酶的活性 C是逆浓度梯度或电位传递梯度 D当细胞外钠离子浓度增多时被激活 E当细胞外钾离子浓度增多时被激活(分数:1.00)A.B.C.D.E.62.有关突触传递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单向传递 B突触延搁 C总和 D不易疲劳 E后发放(分数:1.00)A.B.C.D.E.63.有关胸内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情况下是负压 B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 C胸内负压有利于静脉回流 D
20、使肺维持一定的扩张程度 E产生气胸时负压增大(分数:1.00)A.B.C.D.E.64.在等容舒张期,心脏各瓣膜的功能状态是 ( ) A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 B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关闭 C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关闭 D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开放 E二尖瓣关闭,三尖瓣开放(分数:1.00)A.B.C.D.E.65.在实际工作中常测试腋窝、口腔或直肠的温度代表体温,这三处温度由高至低的排列顺序为( ) A口腔、腋窝、直肠 B腋窝、口腔、直肠 C直肠、腋窝、口腔 D直肠、口腔、腋窝 E口腔、直肠、腋窝(分数:1.00)A.B.C.D.E.66.在影响动脉血压的诸因素中,搏出量增多而其他因素不变时,脉压增大的
21、主要原因是 ( ) A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 B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 C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D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变化不大 E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变化不大(分数:1.00)A.B.C.D.E.67.在整个反射弧中,最易出现疲劳的部位是 (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元 C反射中枢中的突触 D传出神经元 E效应器(分数:1.00)A.B.C.D.E.68.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物质是 ( ) A钠离子 B氨基酸 C甘露醇 D葡萄糖 E血浆白蛋白(分数:1.00)A.B.C.D.E.69.昼夜体温变动的特点是( ) A昼夜间体温呈现周期性波动 B午后 46 小时体温最低 C上午 810 小时
22、体温最高 D昼夜间波动的幅度超过 1 E体温昼夜的变化与生物节律无关(分数:1.00)A.B.C.D.E.70.最能反映血液中红细胞和血浆相对数量变化的是( ) A血液黏滞性 B血细胞比容 C血浆渗透压 D血液比重 E血红蛋白量(分数:1.00)A.B.C.D.E. A红细胞膜上含 A 凝集原、血清中含抗 A 凝集素 B红细胞膜上含 B 凝集原、血清中含抗 B 凝集素 C红细胞膜上含 A 凝集原、血清中含抗 B 凝集素 D红细胞膜上含 B 凝集原、血清中含抗 A 凝集素 E红细胞膜上同时含有 A 和 B 两种凝集原,血清中无凝集素(分数:1.50)(1).A 型血( )(分数:0.50)A.B
23、.C.D.E.(2).B 型血( )(分数:0.50)A.B.C.D.E.(3).AB 型血( )(分数:0.50)A.B.C.D.E.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浆 D血清 E组织液(分数:1.00)(1).血液中除去血细胞的液体部分是( )(分数:0.50)A.B.C.D.E.(2).血液凝固、血块收缩后析出的液体是( )(分数:0.50)A.B.C.D.E.生理学答案解析(总分:72.50,做题时间:90 分钟)1.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的生理功能是( ) A产生各种内脏感觉和痛觉 B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兴奋状态 C抑制大脑皮质的兴奋活动 D激发大脑皮质的传出活动 E建立大脑皮质与丘脑间的
24、反馈联系(分数:1.00)A.B. C.D.E.解析:解释点评 非特异投射系统是指丘脑的第三类细胞群(主要是髓板内核群),它们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不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2006 年考试真题)2.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 B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外正内负 C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D动作电位的大小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E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释点评 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
25、导距离而改变,是“全或无”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2006 年考试真题)3.机体受刺激而发生应激反应的系统是( ) A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B迷走-胰岛素系统 C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D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 E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分数:1.00)A. B.C.D.E.解析:解释点评 应激中,ACTH 和糖皮质激素浓度增加有重要意义,切除肾上腺皮质后的动物应激能力大大下降,若不适当处理,一、二周内即可死亡。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也参与应激反应,血中儿茶酚胺含量也相应增加。但切除肾上腺髓质的动物,可抵抗应激刺激而不发生严重后果。参与应激反应的激素还有 -内啡肽、生长素、催乳素、
26、胰升糖素、抗利尿激素、醛固酮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2006 年考试真题)4.机体细胞内液与组织液通常具有相同的理化参数是( ) A钠离子浓度 B钾离子浓度 C电解质渗透压 D胶体渗透压 E总渗透压(分数:1.00)A.B.C.D.E. 解析:解释点评 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的离子分布不同(电解质),蛋白质也不同(胶体),但是总渗透压是相同的,否则内环境会紊乱。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E。(2006 年考试真题)5.糖尿病患者尿量增多的原因是( ) A饮水量增多 B肾血流量增多 C小管液溶质浓度升高 D醛固酮分泌减少 E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分数:1.00)A.B.C. D.E.解
27、析:解释点评 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导致的利尿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例如:糖尿病患者的多尿和甘露醇的利尿。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2006 年考试真题)6.下列各项中,属于肾上腺素能纤维的是( ) A骨骼肌运动神经纤维 B全部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C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D全部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E多数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释点评 肾上腺素能纤维:多数交感节后纤维(除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和支配骨骼肌血管的交感舒血管纤维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 (2006 年考试真题)7.下列关于胸内负压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维持肺的扩张状态 B使肺
28、随胸廓张缩而张缩 C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D有利于淋巴液的回流 E可降低中心静脉压(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释点评 胸膜腔内负压不但作用于肺,牵引其扩张,也作用于胸腔内其他器官,特别是壁薄而扩张性大的腔静脉和胸导管等,影响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2006 年考试真题)8.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 A动作电位 0 期去极的速度 B动作电位 1 期的长短 C动作电位 2 期的长短 D动作电位 3 期的长短 E阈电位水平的高低(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释点评 2 期复极的平台期是心室肌细
29、胞区别于神经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也是心室肌动作电位复极较长的主要原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2006 年考试真题)9.血浆中含量最多、缓冲能力最强的缓冲体系是 ( ) ANa-Pr/H-Pr BNA 2HPO4/NaH2PO4 CNaHCO 3/H2CO3 DK 2HPO4/KH2PO4 EKHCO 3/H2CO3(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释点评 血浆的 pH 值:正常人为 7.357.45。决定于血浆中主要的缓冲对,即 NaHCO3/H2CO3的比值。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2006 年考试真题)10.在一昼夜中,体温最低的时间是( ) A清晨 2
30、6 时 B早晨 79 时 C午后 15 时 D傍晚 67 时 E睡前 910 时(分数:1.00)A. B.C.D.E.解析:解释点评 清晨 26 时最低,午后 16 时最高。下丘脑视交叉上核很可能是其控制中心。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2006 年考试真题)11.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方式是( ) A物理溶解 B与水结合成碳酸 C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D形成碳酸氢盐 E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分数:1.00)A.B.C.D. E.解析:解释点评 O 2和 CO2化学结合方式分别占各自总运输量的 98.5%和 95%,物理溶解的量仅占 1.5%和 5%。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2002 年考
31、试真题)12.促进胃排空的主要因素是( ) A大量食物入胃的机械和化学刺激 B十二指肠内的酸性刺激 C十二指肠内的脂肪增加 D十二指肠内渗透压增高 E促胰液素(分数:1.00)A. B.C.D.E.解析:解释点评 促胃排空因素:扩张性机械刺激所引起的壁内神经丛和迷走、迷走反射;扩张性机械刺激和化学性刺激所引起的促胃液素释放,促胃液素不仅增强胃的运动,还促使幽门舒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2005 年考试真题)13.当心脏处于全心舒张期时( ) A心室达到最大充盈 B房室瓣关闭 C心室容积不变 D动脉瓣关闭 E心室内压略高于心房内压(分数:1.00)A.B.C.D. E.解析:解释点评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由于心室的收缩和舒张活动,造成了瓣膜两侧压力差的变化,于是导致瓣膜的开放和关闭,而瓣膜的开闭,又导致血液的定向流动,血液的进出心室,导致心室容积的改变。当心脏处于全心舒张期时动脉瓣关闭。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2004 年考试真题)14.动作电位的传导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