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一)及答案解析(总分:61.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61,分数:61.00)1.测口温时将体温计的水银端置于 A颊部 B舌下热窝 C上腭 D舌根部 E舌面(分数:1.00)A.B.C.D.E.2.萧先生,59 岁,收缩压为 165mmHg,舒张压为 80mmHC,以下最有可能的是 A心包积液 B动脉硬化 C心动过速 D心肌梗死 E休克(分数:1.00)A.B.C.D.E.3.哪种情况可出现间歇脉 A心房颤动 B心房扑动 C期前收缩 D房室传导阻滞 E室颤(分数:1.00)A.B.C.D.E.4.男性患者,28 岁,肺炎球菌性肺炎,口温 40,脉
2、搏 120 次/分,口唇干燥,下列护理措施哪项不妥 A卧床休息 B测体温 1 次/4 小时 C鼓励饮水 D冰袋放于头顶、足底处 E每天口腔护理 23 次(分数:1.00)A.B.C.D.E.5.下列有关体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A女性体温较男性体温稍高 B老年人体温有下降趋势,高龄者体温会更低 C长时间从事夜间工作者,在 24h 内其体温一般在下午 28 点最高 D婴幼儿体温较稳定 E女性在月经前期,体温轻度降低(分数:1.00)A.B.C.D.E.6.心功能不全时脉搏可呈 A间歇脉 B水冲脉 C绌脉 D奇脉 E丝脉(分数:1.00)A.B.C.D.E.7.哪项不是呼吸节律改变的异常呼吸 A周期性呼
3、吸异常 B呼吸和呼吸暂停交替进行 C潮式呼吸 D库斯莫氏呼吸 E间断呼吸(分数:1.00)A.B.C.D.E.8.下列测量脉搏的选项中不妥的是 A有脉短绌者,应两人同时测心率与脉率 B脉搏细弱者可测心率 C病人情绪激动时休息 20 分钟再测 D不用拇指诊脉 E异常脉搏需测 30 秒(分数:1.00)A.B.C.D.E.9.男性患者,63 岁,呼吸由浅慢逐渐加快加深,后又逐渐变浅变慢,然后暂停数秒,又出现上述状态呼吸,周而复始,该患者呼吸为 A间歇呼吸 B浮浅性呼吸 C库斯莫呼吸 D陈-施氏呼吸 E吸气性呼吸困难(分数:1.00)A.B.C.D.E.10.测量异常脉搏的时间为 A数 30 秒2
4、B数 15 秒4 C数 1 分钟 D数 10 秒6 E以上均可(分数:1.00)A.B.C.D.E.11.测血压时,袖带缠的太松可使 A脉压差增大 B血压偏高 C血压偏低 D脉压差减小 E收缩压升高(分数:1.00)A.B.C.D.E.12.伤寒病人的热型是 A间歇热 B稽留热 C弛张热 D波状热 E双峰热(分数:1.00)A.B.C.D.E.13.濒死病人的体温可出现高热或低热的主要原因是 A延髓受抑制 B丘脑受抑制 C下丘脑受抑制 D大脑半球受抑制 E以上均不正确(分数:1.00)A.B.C.D.E.14.成人脉率小于 60 次/分,称 A缓脉 B速脉 C不整脉 D洪脉 E丝脉(分数:1.
5、00)A.B.C.D.E.15.下列有关血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年以前女性血压比男性血压低 B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血压 C下肢收缩压一般比上肢收缩压高 D血压在傍晚时较清晨时低 E运动、恐惧时血压升高(分数:1.00)A.B.C.D.E.16.卢女士,48 岁,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一日出现呼吸困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胸闷、口唇紫绀、呼气费力 B呼吸频率快而表浅、吸气费力 C胸闷、烦躁、喜平卧 D张口呼吸、口唇紫绀、吸气费力 E三凹征、吸气和呼气均感费力(分数:1.00)A.B.C.D.E.17.可在口腔部位测量体温的病人是 A呼吸困难者 B精神病人 C痔疮术后 D昏迷者 E腹泻患儿(分数:1.
6、00)A.B.C.D.E.18.坐位测血压时肱动脉应平于 A第 2 肋软骨 B第 3 肋软骨 C第 4 肋软骨 D第 5 肋软骨 E胸骨角水平(分数:1.00)A.B.C.D.E.19.呼吸频率成人低于 10 次/分,称为 A呼吸缓慢 B呼吸增快 C呼吸停止 D间歇呼吸 E间断呼吸(分数:1.00)A.B.C.D.E.20.李先生,患肺炎球菌肺炎,口温 40C,脉搏、120 次/分,口唇干燥,下列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 A每日口腔护理 23 次 B鼓励饮水 C测体温每 4 小时 1 次 D冰袋放于头顶、足底处 E卧床休息(分数:1.00)A.B.C.D.E.21.男性患者,40 岁,上呼吸道感染,
7、测腋下温度 39,脉搏 110 次/分,强而有力,呼吸 25 次/分,下述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A中度热,速脉,呼吸增快 B中度热,速脉,洪脉,呼吸增快 C高热,速脉,呼吸在正常范围内 D高热,速脉,洪脉,呼吸增快 E过高热,速脉,洪脉,呼吸增快(分数:1.00)A.B.C.D.E.22.心房纤颤的病人脉搏呈现 A速脉 B不整脉 C短绌脉 D缓脉 E丝脉(分数:1.00)A.B.C.D.E.23.胃溃疡伴小量胃出血的病人,测口温时不慎将体温计咬破吞下水银 A药物催吐 B立即洗胃 C吞服大量韭菜 D口服牛奶 E刺激咽后壁引起呕吐(分数:1.00)A.B.C.D.E.24.正常成人的脉率是 A3040
8、 次/分 B4060 次/分 C60100 次/分 D100120 次/分 E以上均不正确(分数:1.00)A.B.C.D.E.25.下列关于呼吸生理变化的选项中错误的是 A睡眠时呼吸频率减慢 B呼吸是受意识控制的 C休息时呼吸频率减慢 D小儿、老人的呼吸频率较快 E活动时呼吸频率加快(分数:1.00)A.B.C.D.E.26.刘女士,42 岁,诊断为大叶性肺炎,体温最高可达 395C,目前处于退热期,在该期护士观察病人可能发生虚脱表现的是 A脉细速,四肢湿冷,出汗 B皮肤苍白、寒战,出汗 C脉搏、呼吸渐慢,无汗 D脉速,面部潮红,无汗 E头晕,恶心,无汗(分数:1.00)A.B.C.D.E.
9、27.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A脊髓颈段 B丘脑下部 C小脑蝶部 D延髓上部 E大脑枕叶(分数:1.00)A.B.C.D.E.28.呼吸频率成人高于 24 次/分,称为 A呼吸缓慢 B潮式呼吸 C深度呼吸 D呼吸增快 E浅快呼吸(分数:1.00)A.B.C.D.E.29.罗先生,高血压病,护士为其测量血压时发现测得血压值较平日偏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A缠袖带过紧 B测量时,放气速度太慢 C肢体位置远低于心脏水平 D被测者在活动后立即测量血压 E用宽 12cm 袖带测下肢血压(分数:1.00)A.B.C.D.E.30.关于口表、腋表的消毒顺序正确的是 A离心一一浸泡一一冲洗一一擦干一一待用 B离心一一
10、浸泡一一冲洗一一待用 C离心一一浸泡一一待用 D浸泡一一冲洗一一擦干一一待用 E浸泡一一离心一一浸泡一一冲洗一一擦干一一待用(分数:1.00)A.B.C.D.E.31.单先生,高血压病,左侧肢体偏瘫,医嘱测血压 4 次/天,下述不妥的是 A固定血压计 B测血压时间 8-12-4-8(红) C卧位测量,使肱动脉平腋中线 D测右上肢血压 E必须固定专人测量(分数:1.00)A.B.C.D.E.32.有关脉搏生理性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休息睡眠时减慢 B老年人比较慢 C情绪激动时增快 D同龄男性比女性快 E幼儿比成人快(分数:1.00)A.B.C.D.E.33.成人脉率大于 100 次/分,称 A
11、不整脉 B速脉 C间歇脉 D洪脉 E短绌脉(分数:1.00)A.B.C.D.E.34.男性患者,58 岁,入院 10 天,每天体温波动在 37840,其热型为 A间歇热 B弛张热 C波浪热 D稽留热 E不规则热(分数:1.00)A.B.C.D.E.35.下列有关脉搏测量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A诊脉时,不可用拇指,因拇指小动脉搏动易与病人脉搏相混淆 B如病人心率和脉率不一致时,护士应先测心率,再测脉率,各测 1 分钟 C护士用示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端按在动脉上,计数 1 分钟脉率 D当脉搏细弱数不清时,可用听诊器听心尖搏动,数 1 分钟心率代替诊脉 E诊脉时,如有异常,再重复测 1、2 次,以求准
12、确(分数:1.00)A.B.C.D.E.36.邢女士,车祸致截瘫,昏迷 24 小时,呼吸微弱,为其测量呼吸频率的方法是 A手按胸腹部,根据胸腹部起伏次数计算呼吸频率 B置少许棉絮于病人鼻孔前计数其飘动次数 C仔细听呼吸音响并计数 D患者鼻孔前,以感觉气流通过并计数 E测得的脉率乘以 1/4,以推测呼吸次数(分数:1.00)A.B.C.D.E.37.潮式呼吸的特点是 A呼吸逐步减弱和逐步增强二者交替出现 B呼吸逐步减弱以至停顿和呼吸逐步增强,二者交替出现 C突然开始呼吸又停止,两者交替出现 D呼吸逐步增加以至暂停和呼吸逐步减弱,两者交替出现 E呼吸变浅变快(分数:1.00)A.B.C.D.E.3
13、8.丁先生,入院 7 天,体温均在 39.540C,其热型是 A间歇热 B弛张热 C不规则热 D稽留热 E波浪热(分数:1.00)A.B.C.D.E.39.郑先生,48 岁,急性脑膜炎病人,该病人最可能出现的呼吸异常是 A浮浅呼吸 B潮式呼吸 C吸气性呼吸困难 D呼气性呼吸困难 E深度呼吸(分数:1.00)A.B.C.D.E.40.吴先生,53 岁,急性阑尾炎术后病人,术后第一天晚体温 39C,给予物理降温。护士需多长时间后再次测量体温以进行观察 A35 分钟 B25 分钟 C15 分钟 D30 分钟 E10 分钟(分数:1.00)A.B.C.D.E.41.持续高热可导致永久性脑损害,应采取那
14、种紧急降温措施 A给镇定药 B物理降温 C静脉输入抗菌药物 D给解热药 E静脉输入地塞米松(分数:1.00)A.B.C.D.E.42.呼吸和呼吸暂停交替出现称为 A库斯莫呼吸 B鼾声呼吸 C毕奥呼吸 D浮浅呼吸 E陈施呼吸(分数:1.00)A.B.C.D.E.43.正常人在运动后血压以下列哪项为主 A收缩压正常 B收缩压升高 C脉压差升高 D舒张压升高 E以上均不正确(分数:1.00)A.B.C.D.E.44.王先生,诊断为尿毒症致代谢性酸中毒,其呼吸表现最可能是 A吸气时带有高音调声响 B呼吸和呼吸暂停交替出现 C呼吸浅慢和深快交替出现 D浅表而不规则 E深长而规则(分数:1.00)A.B.
15、C.D.E.45.田老太太,诊断为心力衰竭,长期服用洋地黄,一日,护士诊脉时发现病人脉搏有异常改变,她最可能出现 A洪脉 B缓脉 C间歇脉 D丝脉 E速脉(分数:1.00)A.B.C.D.E.46.高热期的临床表现为 A皮肤苍白 B干燥无汗 C鸡皮疙瘩,寒战 D皮肤苍白,呼吸加快,出汗 E皮肤潮红,呼吸加快,出汗(分数:1.00)A.B.C.D.E.47.马先生,37 岁,诊断为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因未及时治疗导致败血症,该病人发热时常见的热型是 A波浪热 B间歇热 C不规则热 D回归热 E弛张热(分数:1.00)A.B.C.D.E.48.朱女士,高血压病,为其测量血压时正确的做法是 A若采取立
16、位测量,手臂应平第六肋间 B缓慢放气,速度 4mmHg/s C听到舒张压后保持放气速度,直到汞柱回到零位 D听到变音即为舒张压 E放气时听到的最强音即为收缩压(分数:1.00)A.B.C.D.E.49.体温单上一般不填写 A手术时间 B转科时间 C出院时间 D患病时间 E入院时间(分数:1.00)A.B.C.D.E.50.欲测知休克病人的准确体温最好采用 A口腔测量 B腋下测量 C直肠测量 D腹股沟测量 E以上均正确(分数:1.00)A.B.C.D.E.51.发热过程中,体温上升期的特点是 A产热散热 B产热散热 C产热散热 D无明显变化 E变化不确定(分数:1.00)A.B.C.D.E.52
17、.下列哪项不属于体温的生理变化 A清晨体温最低 B妊娠早期体温稍高 C体瘦人低于正常范围 D儿童体温可略高于成人 E老年人在正常范围的低值(分数:1.00)A.B.C.D.E.53.测血压时肢体放得过高,测得血压值应偏 A高 B低 C收缩压高 D舒张压低 E脉压差增加(分数:1.00)A.B.C.D.E.54.人体散热量占总散热量比例最大的散热方式是 A寒战 B蒸发 C辐射 D对流 E传导(分数:1.00)A.B.C.D.E.55.体温过高这一护理诊断的主要诊断依据为 A暴露在热的环境中 B新陈代谢率增高,如甲亢 C皮肤发红 D呼吸频率、心率加快 E体温高于正常范围(分数:1.00)A.B.C
18、.D.E.56.成人正常脉率为 A80100 次/分 B6080 次/分 C6090 次/分 D90100 次/分 E60100 次/分(分数:1.00)A.B.C.D.E.57.关于体温计矫正方法错误的是 A3 分钟后取出检查 B汞柱有裂隙的体温计不能再使用 C同时放入 40温水中 D读数相差 02C 以上的体温计不能再使用 E所有体温计的汞柱甩至 36以下(分数:1.00)A.B.C.D.E.58.秦先生,高血压病,近期血压波动较大,为该病人测量血压时应做到 A定听诊器、定部位、定体位、定时间 B定血压计、定部位、定时间、定体位 C定护士、定血压计、定听诊器、定体位 D定血压计、定听诊器、
19、定部位、定时间 E定听诊器、定部位、定护士、定时间(分数:1.00)A.B.C.D.E.59.某病人 60 岁,血压持续为 160/100mmHg 认为 A低血压 B高血压 C正常血压 D收缩压高 E临界高血压(分数:1.00)A.B.C.D.E.60.麦老先生,65 岁,因心功能不全收入院,出现心音强弱不等,心律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脉搏细数。同时测心率、脉率,发现心率 120 次/分,脉率 114 次/分。此病人目前可能为 A心室早搏 B间歇脉 C三联律 D脉短绌 E二联律(分数:1.00)A.B.C.D.E.61.持续高热病人大量出汗,应补充 A10%葡萄糖 B50%葡萄糖 C右旋糖酐
20、D5%葡萄糖盐水 E5%葡萄糖(分数:1.00)A.B.C.D.E.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一)答案解析(总分:61.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61,分数:61.00)1.测口温时将体温计的水银端置于 A颊部 B舌下热窝 C上腭 D舌根部 E舌面(分数:1.00)A.B. C.D.E.解析:2.萧先生,59 岁,收缩压为 165mmHg,舒张压为 80mmHC,以下最有可能的是 A心包积液 B动脉硬化 C心动过速 D心肌梗死 E休克(分数:1.00)A.B. C.D.E.解析:3.哪种情况可出现间歇脉 A心房颤动 B心房扑动 C期前收缩 D房室传导阻滞 E室颤(分数:1
21、.00)A.B.C. D.E.解析:4.男性患者,28 岁,肺炎球菌性肺炎,口温 40,脉搏 120 次/分,口唇干燥,下列护理措施哪项不妥 A卧床休息 B测体温 1 次/4 小时 C鼓励饮水 D冰袋放于头顶、足底处 E每天口腔护理 23 次(分数:1.00)A.B.C.D. E.解析:5.下列有关体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A女性体温较男性体温稍高 B老年人体温有下降趋势,高龄者体温会更低 C长时间从事夜间工作者,在 24h 内其体温一般在下午 28 点最高 D婴幼儿体温较稳定 E女性在月经前期,体温轻度降低(分数:1.00)A. B.C.D.E.解析:6.心功能不全时脉搏可呈 A间歇脉 B水冲脉
22、C绌脉 D奇脉 E丝脉(分数:1.00)A.B.C.D.E. 解析:7.哪项不是呼吸节律改变的异常呼吸 A周期性呼吸异常 B呼吸和呼吸暂停交替进行 C潮式呼吸 D库斯莫氏呼吸 E间断呼吸(分数:1.00)A.B.C.D. E.解析:8.下列测量脉搏的选项中不妥的是 A有脉短绌者,应两人同时测心率与脉率 B脉搏细弱者可测心率 C病人情绪激动时休息 20 分钟再测 D不用拇指诊脉 E异常脉搏需测 30 秒(分数:1.00)A.B.C.D.E. 解析:9.男性患者,63 岁,呼吸由浅慢逐渐加快加深,后又逐渐变浅变慢,然后暂停数秒,又出现上述状态呼吸,周而复始,该患者呼吸为 A间歇呼吸 B浮浅性呼吸
23、C库斯莫呼吸 D陈-施氏呼吸 E吸气性呼吸困难(分数:1.00)A.B.C.D. E.解析:10.测量异常脉搏的时间为 A数 30 秒2 B数 15 秒4 C数 1 分钟 D数 10 秒6 E以上均可(分数:1.00)A.B.C. D.E.解析:11.测血压时,袖带缠的太松可使 A脉压差增大 B血压偏高 C血压偏低 D脉压差减小 E收缩压升高(分数:1.00)A.B. C.D.E.解析:12.伤寒病人的热型是 A间歇热 B稽留热 C弛张热 D波状热 E双峰热(分数:1.00)A.B. C.D.E.解析:13.濒死病人的体温可出现高热或低热的主要原因是 A延髓受抑制 B丘脑受抑制 C下丘脑受抑制
24、 D大脑半球受抑制 E以上均不正确(分数:1.00)A.B.C. D.E.解析:14.成人脉率小于 60 次/分,称 A缓脉 B速脉 C不整脉 D洪脉 E丝脉(分数:1.00)A. B.C.D.E.解析:15.下列有关血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年以前女性血压比男性血压低 B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血压 C下肢收缩压一般比上肢收缩压高 D血压在傍晚时较清晨时低 E运动、恐惧时血压升高(分数:1.00)A.B.C.D. E.解析:16.卢女士,48 岁,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一日出现呼吸困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胸闷、口唇紫绀、呼气费力 B呼吸频率快而表浅、吸气费力 C胸闷、烦躁、喜平卧 D张口呼吸、口唇紫
25、绀、吸气费力 E三凹征、吸气和呼气均感费力(分数:1.00)A. B.C.D.E.解析:17.可在口腔部位测量体温的病人是 A呼吸困难者 B精神病人 C痔疮术后 D昏迷者 E腹泻患儿(分数:1.00)A.B.C. D.E.解析:18.坐位测血压时肱动脉应平于 A第 2 肋软骨 B第 3 肋软骨 C第 4 肋软骨 D第 5 肋软骨 E胸骨角水平(分数:1.00)A.B.C. D.E.解析:19.呼吸频率成人低于 10 次/分,称为 A呼吸缓慢 B呼吸增快 C呼吸停止 D间歇呼吸 E间断呼吸(分数:1.00)A. B.C.D.E.解析:20.李先生,患肺炎球菌肺炎,口温 40C,脉搏、120 次/
26、分,口唇干燥,下列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 A每日口腔护理 23 次 B鼓励饮水 C测体温每 4 小时 1 次 D冰袋放于头顶、足底处 E卧床休息(分数:1.00)A.B.C.D. E.解析:21.男性患者,40 岁,上呼吸道感染,测腋下温度 39,脉搏 110 次/分,强而有力,呼吸 25 次/分,下述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A中度热,速脉,呼吸增快 B中度热,速脉,洪脉,呼吸增快 C高热,速脉,呼吸在正常范围内 D高热,速脉,洪脉,呼吸增快 E过高热,速脉,洪脉,呼吸增快(分数:1.00)A.B.C.D. E.解析:22.心房纤颤的病人脉搏呈现 A速脉 B不整脉 C短绌脉 D缓脉 E丝脉(分数:1.0
27、0)A.B.C. D.E.解析:23.胃溃疡伴小量胃出血的病人,测口温时不慎将体温计咬破吞下水银 A药物催吐 B立即洗胃 C吞服大量韭菜 D口服牛奶 E刺激咽后壁引起呕吐(分数:1.00)A.B.C.D. E.解析:24.正常成人的脉率是 A3040 次/分 B4060 次/分 C60100 次/分 D100120 次/分 E以上均不正确(分数:1.00)A.B.C. D.E.解析:25.下列关于呼吸生理变化的选项中错误的是 A睡眠时呼吸频率减慢 B呼吸是受意识控制的 C休息时呼吸频率减慢 D小儿、老人的呼吸频率较快 E活动时呼吸频率加快(分数:1.00)A.B.C.D. E.解析:26.刘女士,42 岁,诊断为大叶性肺炎,体温最高可达 395C,目前处于退热期,在该期护士观察病人可能发生虚脱表现的是 A脉细速,四肢湿冷,出汗 B皮肤苍白、寒战,出汗 C脉搏、呼吸渐慢,无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