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山东省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真题2012年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29316       资源大小:99.5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山东省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真题2012年及答案解析.doc

    1、山东省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真题 2012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某县有 10 万人口,2001 年 12 月 31 日登记的结核病人有 400 人,而 2002 年共发生结核 300 人。2002年因各种疾病死亡 1000 人,其中有 60 人死于肺结核。请问该县 2002 年总死亡率为( ) (分数:1.00)A.300/10 万B.60/1000C.60/10 万D.1000/10 万2.下列哪一个因素与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估计无关( ) (分数:1.00)A.研究因素在对照人群中的暴

    2、露率B.研究疾病的发病率C.希望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平D.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3.眼内压的升高是临床诊断青光眼的指征之一,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约为 2.95.6kPa,无青光眼者的眼内压约为 1.93.5kPa,若将诊断标准由眼内压2.9kPa 升高到3.5kPa,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 (分数:1.00)A.灵敏度升高B.特异度升高C.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升高D.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下降4.能够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是( ) (分数:1.00)A.计划免疫B.新生儿增加C.易感者迁出D.免疫人口迁入5.在一项队列研究中,RR 值 95%可信区间为 0.21.8,那么研究因素可能是疾病的( ) (分数

    3、:1.00)A.危险因素B.保护因素C.混杂因素D.无关因素6.给人体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方法属于( ) (分数:1.00)A.自然自动免疫B.自然被动免疫C.人工自动免疫D.人工被动免疫7.山区地方性甲状腺肿患病率高,饮水中碘含量低;而平原地方性甲状腺肿患病率低,饮水中碘含量高,由此推断,饮水缺碘与地方性甲状腺肿有关。这种病因推断方法属于( ) (分数:1.00)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类推法8.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 (分数:1.00)A.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B.各种类型的数据C.疾病的预防与治疗D.有变异的医学事件9.偏态分布资料应选用以下哪个指标描述其集中趋势( ) (分

    4、数:1.00)A.B.GC.MD.CV10.均数的标准误越小说明( ) (分数:1.00)A.观察个体的变异越小B.观察个体的变异越大C.抽样误差越大D.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11.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下列成立的是( ) (分数:1.00)A.SS 组内=SS 组间B.SS 总=SS 组间+SS 组内C.MS 总=MS 组间+MS 组内D.MS 组内MS 组间12.定基比与环比指标是( ) (分数:1.00)A.构成比B.相对比C.频率D.绝对数13.R 行C 列的 x2检验的自由度为( ) (分数:1.00)A.R-1B.C-1C.RC-1D.(R-1)(C-1)14.对同

    5、一组资料同时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 (分数:1.00)A.tr1=tr2B.tr1=tb1C.tb1=tb2D.tr1=tb215.现代医学模式是( ) (分数:1.00)A.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B.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C.社会生态学模式D.机械论的医学模式16.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分数:1.00)A.增强人群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发展B.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卫生资源消耗C.提高人群整体素质,增加国民收入D.促进卫生技术进步,提高服务质量17.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本质区别是( ) (分数:1.00)A.适用范围B.回答难度C.备选答案D.分析难度18.健康危

    6、险因素评价时,收集资料的第一步是( ) (分数:1.00)A.收集危险因素资料B.收集当地年龄、性别、疾病别死亡资料C.收集行为生活方式资料D.收集病人的资料19.存在死亡危险等于( ) (分数:1.00)A.平均死亡概率组合危险分数B.平均死亡概率危险分数C.平均死亡率组合危险分数D.平均死亡率危险分数20.“知信行”模式,是有关行为改变较成熟的模式,其间的关系是( ) (分数:1.00)A.“知”是基础,“信”是动力,“行”是目标B.“知”是动力,“信”是基础,“行”是目标C.“知”是目标,“信”是动力,“行”是基础D.“知”是基础,“信”是目标,“行”是动力21.目标人群认知的变化属于(

    7、 ) (分数:1.00)A.近期效果评价B.中期效果评价C.远期效果评价D.即时效果评价22.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融洽师生关系,属于学校健康社会环境的( ) (分数:1.00)A.事物环境B.人际环境C.社区环境D.物质环境23.心理危机干预首先应该做的工作是( ) (分数:1.00)A.组成若干干预小组B.迅速地普遍地开展心理咨询C.评估目标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D.把小学生先集中起来做心理辅导24.以下属于大气污染引起的直接危害的是( ) (分数:1.00)A.酸雨B.煤烟型烟雾事件C.空气冷化效应D.臭氧空洞25.工业“三废”是指( ) (分数:1.00)A.垃圾、废水、污物B.废气、废

    8、水、废渣C.垃圾、污物、粪便D.废渣、垃圾、污物26.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 ) (分数:1.00)A.水的 pH 值B.加氯量及接触时间C.水的色度D.水的浑浊度27.由于长期居住在( )地区,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 (分数:1.00)A.缺碘B.缺磷C.缺钙D.缺钾28.评价室内空气质量的指标中,细菌指标多采用( ) (分数:1.00)A.肺炎球菌总数B.结核杆菌总数C.细菌总数D.溶血性链球菌29.下列室内污染物不会导致癌症的是( ) (分数:1.00)A.烹调油烟B.苯并芘C.氡D.军团菌30.毒物及其代谢产物最有效的排泄途径是( ) (分数:1.00)A.呼吸道B.肾脏

    9、C.肝脏D.皮肤31.下列哪项不属于职业中毒的诊断依据( ) (分数:1.00)A.职业史B.职业卫生现场调查C.症状和体征D.患者主诉32.刺激性气体中毒防治的关键是( ) (分数:1.00)A.眼结膜损伤B.咽喉炎C.肺炎D.肺水肿33.重金属铅的主要吸收途径( ) (分数:1.00)A.呼吸道B.消化道C.皮肤D.其它34.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物理性有害因素不包括( ) (分数:1.00)A.生产性粉尘B.电离辐射C.高温D.噪声35.有机磷农药中毒机制主要与下列哪种酶有关( ) (分数:1.00)A.磷酸酶B.转氨酶C.胆碱酯酶D.单胺氧化酶36.儿童和青少年的蛋白质代谢状况应维持( )

    10、(分数:1.00)A.氮平衡B.负氮平衡C.排除足够的尿素氮D.正氮平衡37.当妊娠期妇女体内哪种营养素缺乏时,无法满足自身和胎体的需要,结果发生巨幼红细胞贫血( ) (分数:1.00)A.叶酸B.蛋白质C.铁D.维生素 A38.粮谷类食品中主要缺少的必需氨基酸是( ) (分数:1.00)A.蛋氨酸B.赖氨酸C.苏氨酸D.亮氨酸39.引起肉毒梭菌中毒最多见的食品是( ) (分数:1.00)A.肉制品B.鱼制品C.自制发酵食品D.罐头食品40.食物中蛋白质的 INQ 值大于 1( ) (分数:1.00)A.表示食物蛋白质的供给量高于能量供给B.表示食物蛋白质的供给量低于能量供给C.表示食物蛋白质

    11、的供给量与能量供给量平衡D.表示食物蛋白质的供给高于机体所需41.下列矿物质中,不属于必需微量元素的有( ) (分数:1.00)A.锌B.钙C.铁D.硒42.胎儿和婴幼儿期发育遵循( ) (分数:1.00)A.向心律B.轨迹现象C.头尾发展律D.神经系统型43.等级评价法可评价( ) (分数:1.00)A.体型B.发育水平C.发育水平、速度与趋势D.发育水平与匀称程度44.关于近视,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1.00)A.眼轴长度正常而晶状体曲折力过强可引起近视B.晶状体曲折力正常而眼球前后轴过长可引起近视C.预防近视是保护学生视力的核心D.近视就是视力低下45.儿童期常见的情绪障碍不包括

    12、( ) (分数:1.00)A.焦虑B.抑郁C.儿童癔症D.恐惧46.代谢活化是指( ) (分数:1.00)A.相反应可以增毒,相反应可以减毒B.经结合反应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D.减毒或增毒必须经过四种反应47.参考剂量值等于( ) (分数:1.00)A.NOAEL 或 LOAEL/(UFsxMF)B.LOAEL/EEDC.NOAEL/EEDD.以上都不对48.受试物与正常细胞体外接触能使其正常细胞形态、功能发生改变成癌细胞称为何种试验( ) (分数:1.00)A.细胞转化试验B.哺乳动物细胞正向突变试验C.两者均是D.两者都不是49.LD50 与

    13、毒性评价的关系( ) (分数:1.00)A.LD50 值与毒性大小成正比B.LD50 值与急性阈剂量成反比C.LD50 值与毒性大小成反比D.LD50 值与染毒剂量成正比50.毒作用带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分数:1.00)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值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C.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D.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51.流行病研究的用途是( ) (分数:1.00)A.探索病因及影响因素B.评价预防策略和措施的效果C.疾病监测D.研究疾病的自然史52.关于

    14、 t 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分数:1.00)A.t 分布是以 0 为中心,左右对称的一簇单峰曲线B.自由度越小,曲线的峰度越低,尾部越高C.当自由度趋于无穷大时,t 分布就是标准正态分布D.自由度相同时,t 绝对值越大,概率越大53.社会医学涉及到社会科学的知识有( ) (分数:1.00)A.经济学B.管理学C.公共卫生D.伦理学54.医院健康教育目标人群( ) (分数:1.00)A.患者及其家属B.社区群众C.医院的职工D.医院的医护人员55.集中式给水水源选择的原则( ) (分数:1.00)A.水量充足B.水质良好C.便于防护D.技术经济上合理56.职业有害因素包括( ) (分数:1

    15、.00)A.生产环境因素B.社会经济因素C.与职业有关的生活方式D.职业卫生服务的质量57.土壤的卫生防护原则包括( ) (分数:1.00)A.杀灭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卵B.实行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C.治理工业废渣D.合理施用农药化肥58.大豆中的胀气因子包括( ) (分数:1.00)A.棉籽糖B.阿拉伯糖C.水苏糖D.蔗糖59.生长发育的特殊表现中,确实有一些属于生长发育障碍性的疾病,但也有一些是属于正常变异,如( ) (分数:1.00)A.性分化异常B.家族性矮身材或者高身材C.巨人症D.体质性生长延迟60.解毒过程失效导致中毒的原因有( ) (分数:1.00)A.解毒能力耗竭B.解毒过

    16、程产生潜在的有害副产物C.机体免疫功能低下D.解毒酶失活三、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61.传染病往往由病原体引起,病原体侵入机体的特性包括哪些( ) (分数:2.00)A.致病力B.感染率C.传染力D.毒力62.流行病学的观点有哪些( ) (分数:2.00)A.对比的观点B.多病因论的观点C.假设的观点D.概率论观点6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A.RR 是反应暴露与发病关联强度的最有用的指标B.AR 是指暴露人群与对照人群相比所增加的疾病发生率C.PAR 是指暴露人群的总发病率中特异的归因于暴露的部分D.RR 有很强的病因学意义,而 AR 则更具有公共

    17、卫生学意义64.样本是( ) (分数:2.00)A.总体中的一部分B.能代表总体的部分观察值的集合C.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测量值的集合D.能够反映总体特征的指标65.以下关于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规律正确的有( ) (分数:2.00)A.总面积为 100%B.(-,+)的面积为 68.27%C.(-1.96,+1.96)的面积为 95%D.(-2.58,+2.58)的面积为 99%66.下列哪些不是四格表资料使用公式 (分数:2.00)A.ARC5B.TRC5C.1T5 且 n40D.TRC5 和 n4067.构成社区的要素是( ) (分数:2.00)A.一定数量的人口B.一定的地域C.

    18、生活服务设施D.特有的文化背景及生活方式68.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是( ) (分数:2.00)A.人群健康教育B.人群健康状况C.疾病的治疗D.疾病的康复69.心理咨询的手段包括( ) (分数:2.00)A.宣泄B.领悟C.强化自我控制D.增强自信心70.促进健康行为特征( ) (分数:2.00)A.有利性B.规律性C.和谐性D.一致性71.地方性砷中毒可能出现哪些症状( ) (分数:2.00)A.周围神经炎症状B.恶心呕吐、全身不适C.骨质疏松D.皮肤色素沉着和过度角化72.可吸入颗粒物对健康的危害包括( ) (分数:2.00)A.局部组织的堵塞作用B.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和肺部炎症C.作为许多有

    19、毒物质的载体,造成各种危害D.若吸附 SO2可引起支气管哮喘73.热射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是( ) (分数:2.00)A.体温升高明显,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B.大量出汗导致明显脱水表现C.短暂昏厥D.一系列休克表现74.永久性听阈位移包括( ) (分数:2.00)A.听觉适应B.听觉疲劳C.听觉损伤D.噪声性耳聋75.营养调查工作的内容包括( ) (分数:2.00)A.膳食调查B.人体营养水平的生化检验C.营养不足或缺乏的临床检查D.人体测量资料分析76.体内合成亚硝胺的主要场所是( ) (分数:2.00)A.肝脏B.肾脏C.十二指肠D.胃77.判定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要遵循的原则是( ) (分

    20、数:2.00)A.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严重影响到儿童的正常学习和生活B.将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和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要求联系起来C.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与家庭、学校的环境因素密切相关D.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是儿童在发育的某个阶段所经历的短暂的、心理与行为上的问题,通过干预即可痊愈78.学龄儿童与清洁卫生习惯有密切关系的常见病是( ) (分数:2.00)A.近视眼B.脊柱弯曲异常C.蛔虫感染D.鼻炎79.微核试验反映的遗传学终点为( ) (分数:2.00)A.DNA 重排B.染色体分离C.染色体完整性D.B 和 C 都对80.研究化学结构与毒作用之间的关系,是为了( ) (分数:2.00)A.预测毒性

    21、大小B.推测毒作用机理C.寻找毒作用规律,有助于通过比较预测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D.以上都是山东省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真题 2012 年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某县有 10 万人口,2001 年 12 月 31 日登记的结核病人有 400 人,而 2002 年共发生结核 300 人。2002年因各种疾病死亡 1000 人,其中有 60 人死于肺结核。请问该县 2002 年总死亡率为( ) (分数:1.00)A.300/10 万B.60/1000C.60/10 万D.1000/10 万 解析:本题中

    22、总人口为 10 万,总死亡人口为 1000,因此死亡率=1000/10 万。2.下列哪一个因素与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估计无关( ) (分数:1.00)A.研究因素在对照人群中的暴露率B.研究疾病的发病率 C.希望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平D.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解析: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取决于下列四个参数:研究因素在对照组中的暴露率 P0;预期的该因素引起的相对危险度 RR 或暴露的比值比 OR;希望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平,即假设检验第类错误的概率 ;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1-)。3.眼内压的升高是临床诊断青光眼的指征之一,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约为 2.95.6kPa,无青光眼者的眼内压约为 1.93.

    23、5kPa,若将诊断标准由眼内压2.9kPa 升高到3.5kPa,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 (分数:1.00)A.灵敏度升高B.特异度升高 C.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升高D.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下降解析:诊断标准提高后漏诊的人数增加,而误诊的人数减少,因此灵敏度下降,特异度提高。4.能够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是( ) (分数:1.00)A.计划免疫B.新生儿增加 C.易感者迁出D.免疫人口迁入解析: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有:新生儿增加;易感人口迁入;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免疫人口死亡。5.在一项队列研究中,RR 值 95%可信区间为 0.21.8,那么研究因素可能是疾病的( ) (分数:1.0

    24、0)A.危险因素B.保护因素C.混杂因素D.无关因素 解析:RR 值 95%可信区间的下限大于 1,则该因素为危险因素;RR 值 95%可信区间的上限小于 1,则该因素为保护因素;RR 值 95%可信区间的下限小于 1,上限大于 1 则该因素为无关因素。6.给人体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方法属于( ) (分数:1.00)A.自然自动免疫B.自然被动免疫C.人工自动免疫D.人工被动免疫 解析: 乙肝免疫球蛋白含有乙肝的保护性抗体,人为注入机体可直接和 HBV 病毒相互作用,因此为人工被动免疫。7.山区地方性甲状腺肿患病率高,饮水中碘含量低;而平原地方性甲状腺肿患病率低,饮水中碘含量高,由此推断,饮水

    25、缺碘与地方性甲状腺肿有关。这种病因推断方法属于( ) (分数:1.00)A.求同法B.求异法 C.共变法D.类推法解析:如研究的疾病在不同的环境中都有某种因素的存在,而其他疾病则没有这种因素,通过归纳,可提出该因素的暴露是所研究疾病的病因假说,这就是求异法。8.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 (分数:1.00)A.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B.各种类型的数据C.疾病的预防与治疗D.有变异的医学事件 解析:统计学是一门处理数据中变异性的科学与艺术,内容包括收集、分析、解释和表达数据,目的由样本推断总体。那么医学统计学则是一门处理医学事件变异的学科,故选 D。9.偏态分布资料应选用以下哪个指标描述其集中趋势

    26、( ) (分数:1.00)A.B.GC.M D.CV解析:中位数(M)可用于反映任何分布类型变量的集中趋势,特别是用于描述偏态分布变量、分布不明的变量或有不确定数据的变量的中心位置。故答案 C 正确。10.均数的标准误越小说明( ) (分数:1.00)A.观察个体的变异越小B.观察个体的变异越大C.抽样误差越大D.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 解析:均数的标准误是反映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标准误越小,说明抽样误差越小,此时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越可靠,因此答案 D 正确。11.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下列成立的是( ) (分数:1.00)A.SS 组内=SS 组间B.SS 总=SS 组间

    27、+SS 组内 C.MS 总=MS 组间+MS 组内D.MS 组内MS 组间解析: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是对总变异的离均差平方和和自由度分别分解为多个部分,即将总变异的离均差平方和 SS 总分解为组间变异的离均差平方和 SS 组间和组内变异的离均差平方和 SS 组内。12.定基比与环比指标是( ) (分数:1.00)A.构成比B.相对比 C.频率D.绝对数解析:定基比指报告期的指标值与某一固定期(基期)指标值之比,环比指报告期指标值与相邻前期指标值之比,均为两个相关指标之比,属于相对比。13.R 行C 列的 x2检验的自由度为( ) (分数:1.00)A.R-1B.C-1C.RC-1D.(R

    28、-1)(C-1) 解析:在 x2 检验的 RC 表中,自由度表示在行合计、列合计一定时可以自由取值的格子数,故选 D。14.对同一组资料同时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 (分数:1.00)A.tr1=tr2B.tr1=tb1 C.tb1=tb2D.tr1=tb2解析: 对同一资料,回归系数与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是等价的,因此选 B。15.现代医学模式是( ) (分数:1.00)A.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B.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C.社会生态学模式D.机械论的医学模式解析:现代医学模式也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6.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分数:1.00)A.增强人群

    29、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发展B.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卫生资源消耗 C.提高人群整体素质,增加国民收入D.促进卫生技术进步,提高服务质量解析:健康水平的提高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有利于保障社会劳动力,延长劳动力的工作时间,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降低病伤缺勤损失,减少资源耗费,减轻卫生事业的负担,使国家对卫生事业的投入重点更多地放在预防保健工作上,促进全社会人群整体健康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17.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本质区别是( ) (分数:1.00)A.适用范围B.回答难度C.备选答案 D.

    30、分析难度解析:根据问题是否预设答案,可将问题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两种。因此应选 C。18.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时,收集资料的第一步是( ) (分数:1.00)A.收集危险因素资料B.收集当地年龄、性别、疾病别死亡资料 C.收集行为生活方式资料D.收集病人的资料解析: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时,收集资料的第一步就是收集当地性别、年龄组前 1015 位死因、疾病别发病率或死亡率资料。19.存在死亡危险等于( ) (分数:1.00)A.平均死亡概率组合危险分数 B.平均死亡概率危险分数C.平均死亡率组合危险分数D.平均死亡率危险分数解析:存在死亡危险表明在某一种组合危险分数下,因某种疾病死亡的可能危险性。存在

    31、死亡危险=疾病别平均死亡概率该疾病组合危险分数。20.“知信行”模式,是有关行为改变较成熟的模式,其间的关系是( ) (分数:1.00)A.“知”是基础,“信”是动力,“行”是目标 B.“知”是动力,“信”是基础,“行”是目标C.“知”是目标,“信”是动力,“行”是基础D.“知”是基础,“信”是目标,“行”是动力解析: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合理利用资源,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健康驾驭的核心是帮助人们建立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它追求的是“知-信-行”的统一,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是目标。21.目标人群认知的变化

    32、属于( ) (分数:1.00)A.近期效果评价 B.中期效果评价C.远期效果评价D.即时效果评价解析:近期效果评价即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实施后,率先显示出的健康教育效果通常表现为目标人群认知的改变,如卫生保健知识的增加,健康观念转变等。22.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融洽师生关系,属于学校健康社会环境的( ) (分数:1.00)A.事物环境B.人际环境 C.社区环境D.物质环境解析:学校的健康社会环境是激发和促进学生参加健康活动,主动培养健康意识的外部环境,包括学校的人际环境、事物环境和物质环境。人际环境主要指学校内师生之间、员工之间及员工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事物环境是指校内各种活动和措施以及学校

    33、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学校物质环境指学校的基础设置环境及自然环境。23.心理危机干预首先应该做的工作是( ) (分数:1.00)A.组成若干干预小组B.迅速地普遍地开展心理咨询C.评估目标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 D.把小学生先集中起来做心理辅导解析:心理危机干预首先应该做的工作是评估目标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然后根据有无严重的应激症状,将人群分为普通人群和重点人群。对于普通人群采用心理危机管理的措施,对于重点人群要采取“稳定情绪”、“放松训练”和“心理辅导”,提高个人的控制感和适应能力。24.以下属于大气污染引起的直接危害的是( ) (分数:1.00)A.酸雨B.煤烟型烟雾事件 C.空气冷化效应D.臭

    34、氧空洞解析:烟雾事件是大气污染引起的直接危害,酸雨,臭氧空洞,冷化效应是间接危害。25.工业“三废”是指( ) (分数:1.00)A.垃圾、废水、污物B.废气、废水、废渣 C.垃圾、污物、粪便D.废渣、垃圾、污物解析:工业“三废”是指废气、废水、废渣,垃圾、粪便、污水是生活“三废”。26.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 ) (分数:1.00)A.水的 pH 值B.加氯量及接触时间C.水的色度 D.水的浑浊度解析: 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加氯量和接触时间、水 pH 值、水温、水的浑浊度、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包度是水体的物理性状指标。27.由于长期居住在( )地区,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

    35、。 (分数:1.00)A.缺碘 B.缺磷C.缺钙D.缺钾解析: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缺碘引起的最主要症状。28.评价室内空气质量的指标中,细菌指标多采用( ) (分数:1.00)A.肺炎球菌总数B.结核杆菌总数C.细菌总数 D.溶血性链球菌解析:用细菌总数来代表其他所有可能的微生物污染。29.下列室内污染物不会导致癌症的是( ) (分数:1.00)A.烹调油烟B.苯并芘C.氡D.军团菌 解析:烹调油烟、氡可引起肺癌高发,苯并芘是第一个确认的致癌物。军团菌多见于空调冷却水中,可引起类似肺炎、感冒的症状。30.毒物及其代谢产物最有效的排泄途径是( ) (分数:1.00)A.呼吸道B.肾脏 C.肝脏D.皮

    36、肤解析:肾脏是排泄毒物及其代谢物极为有效的器官,也是最重要的排泄途径。31.下列哪项不属于职业中毒的诊断依据( ) (分数:1.00)A.职业史B.职业卫生现场调查C.症状和体征D.患者主诉 解析:职业病的诊断包括职业史、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症状和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32.刺激性气体中毒防治的关键是( ) (分数:1.00)A.眼结膜损伤B.咽喉炎C.肺炎D.肺水肿 解析: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呼吸道黏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引起机体急性炎肺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有害气体。33.重金属铅的主要吸收途径( ) (分数:1.00)A.呼吸道 B.消化道C.皮肤D.其它解析: 铅主要经呼吸道以粉末、烟、雾

    37、、蒸汽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34.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物理性有害因素不包括( ) (分数:1.00)A.生产性粉尘 B.电离辐射C.高温D.噪声解析:在生产和工作环境中,与劳动者健康密切相关的物理性因素包括气象条件,如气温、气湿、气流、气压;噪声和振动;电磁辐射。不包括生产性粉尘。35.有机磷农药中毒机制主要与下列哪种酶有关( ) (分数:1.00)A.磷酸酶B.转氨酶C.胆碱酯酶 D.单胺氧化酶解析:有机磷农药毒作用的主要机制是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之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导致乙酰胆碱在体内的聚集,而产生相应的功能紊乱36.儿童和青少年的蛋白质代谢状况应维持( ) (分数:1.00)A.氮平衡

    38、B.负氮平衡C.排除足够的尿素氮D.正氮平衡 解析:营养上将摄入氮的量和排出氮的量之间的关系称为氮平衡。儿童和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摄入氮多于排出氮,处于正氮平衡。37.当妊娠期妇女体内哪种营养素缺乏时,无法满足自身和胎体的需要,结果发生巨幼红细胞贫血( ) (分数:1.00)A.叶酸 B.蛋白质C.铁D.维生素 A解析:叶酸缺乏影响核酸代谢,尤其是胸腺嘧啶核苷的合成,以致红细胞等体细胞成熟受阻,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而铁的缺乏可能会导致缺铁性贫血。38.粮谷类食品中主要缺少的必需氨基酸是( ) (分数:1.00)A.蛋氨酸B.赖氨酸 C.苏氨酸D.亮氨酸解析: 粮谷类蛋白质中赖氨酸的含量最低

    39、,是第一限制氨基酸,故其是粮谷类食品主要缺少的必需氨基酸。39.引起肉毒梭菌中毒最多见的食品是( ) (分数:1.00)A.肉制品B.鱼制品C.自制发酵食品 D.罐头食品解析:在我国引起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好发食品是家庭自制发酵食品。40.食物中蛋白质的 INQ 值大于 1( ) (分数:1.00)A.表示食物蛋白质的供给量高于能量供给 B.表示食物蛋白质的供给量低于能量供给C.表示食物蛋白质的供给量与能量供给量平衡D.表示食物蛋白质的供给高于机体所需解析:INQ 是营养质量指数的英文缩写,指的是营养素密度(待测食品中某营养素与其参考摄入量的比)与能量密度(该待测食品所含能量与能量参考摄入量的比

    40、)之比。INQ1 表示该食品营养素的供给量高于热能。41.下列矿物质中,不属于必需微量元素的有( ) (分数:1.00)A.锌B.钙 C.铁D.硒解析:铁、铜、锌、硒,铬、碘、钴和钼这 8 种微量元素,是维持正常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必需微量元素,而钙是机体中的常量元素,所以答案 B。42.胎儿和婴幼儿期发育遵循( ) (分数:1.00)A.向心律B.轨迹现象C.头尾发展律 D.神经系统型解析: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程序,婴幼儿时期遵循头尾发展规律。43.等级评价法可评价( ) (分数:1.00)A.体型B.发育水平 C.发育水平、速度与趋势D.发育水平与匀称程度解析:生长发育评价的方法很多,但各种

    41、方法均有其适用的范围,等级评价法适用于评价个体、群体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44.关于近视,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1.00)A.眼轴长度正常而晶状体曲折力过强可引起近视B.晶状体曲折力正常而眼球前后轴过长可引起近视C.预防近视是保护学生视力的核心D.近视就是视力低下 解析:防止视力低下的核心是近视。近视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1)眼轴长度正常,而竟状体曲折力过强,称屈光性近视;(2)晶状体曲折力正常,但眼球前后轴过长,称轴性近视。据调查,在视力低下中近视所占比例较大,因此,预防近视是保护学生视力的核心。45.儿童期常见的情绪障碍不包括( ) (分数:1.00)A.焦虑B.抑郁C.儿童癔症

    42、 D.恐惧解析:儿童期情绪障碍主要包括焦虑、强迫行为、恐惧,不包括儿童癔症。46.代谢活化是指( ) (分数:1.00)A.相反应可以增毒,相反应可以减毒B.经结合反应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 D.减毒或增毒必须经过四种反应解析:代谢活化:经生物转化其毒性被增强的现象。47.参考剂量值等于( ) (分数:1.00)A.NOAEL 或 LOAEL/(UFsxMF) B.LOAEL/EEDC.NOAEL/EEDD.以上都不对解析:参考剂量(RfD):为日平均暴露剂量或浓度的估计值,人群(包括敏感亚群)终生暴露于该水平,与其发生非致癌或非致突变的有害效应的

    43、危险度可以忽略。计算公式:RfD=NOAEL 或 LOAEL/UFsMF。48.受试物与正常细胞体外接触能使其正常细胞形态、功能发生改变成癌细胞称为何种试验( ) (分数:1.00)A.细胞转化试验 B.哺乳动物细胞正向突变试验C.两者均是D.两者都不是解析:细胞恶性转化:指外源性因素对体外培养的细胞所诱发的恶性表型改变,包括细胞形态、细胞增殖速度、生长特性、染色体畸变等变化,当细胞接种在裸鼠皮下可形成肉眼可见的肿瘤。49.LD50 与毒性评价的关系( ) (分数:1.00)A.LD50 值与毒性大小成正比B.LD50 值与急性阈剂量成反比C.LD50 值与毒性大小成反比 D.LD50 值与染

    44、毒剂量成正比解析: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 或 LC50):指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其数值越小,毒性越大,即 LD50 值与毒性大小成反比。50.毒作用带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分数:1.00)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值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C.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 D.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解析:急性毒作用带(Zac):为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ac=LD50/Limac。Zac 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之

    45、,则说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小。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51.流行病研究的用途是( ) (分数:1.00)A.探索病因及影响因素 B.评价预防策略和措施的效果 C.疾病监测 D.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解析:流行病学的用途: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疾病的监测;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疾病的自然史:疾病防治的效果评价。52.关于 t 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分数:1.00)A.t 分布是以 0 为中心,左右对称的一簇单峰曲线 B.自由度越小,曲线的峰度越低,尾部越高 C.当自由度趋于无穷大时,t 分布就是标准正态分布 D.自由度相同时,t 绝对值越大,概率越大解析:ABC 为 t

    46、 分布基本特征,D 错误,因为自由度相同时,t 绝对值越大,尾部面积即概率 P 越小。53.社会医学涉及到社会科学的知识有( ) (分数:1.00)A.经济学 B.管理学 C.公共卫生D.伦理学 解析:社会医学连接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社会医学的知识基础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方面是医学科学,也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另一方面是社会科学,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和管理学等。54.医院健康教育目标人群( ) (分数:1.00)A.患者及其家属 B.社区群众 C.医院的职工 D.医院的医护人员 解析:医院健康教育目标人群:患者及其家属、社区群众、医院的医护人员、医院的职工。5

    47、5.集中式给水水源选择的原则( ) (分数:1.00)A.水量充足 B.水质良好 C.便于防护 D.技术经济上合理 解析:集中式给水水源选择的原则 4 个:水量足;水质好;便于防护;经济技术的可行性。56.职业有害因素包括( ) (分数:1.00)A.生产环境因素 B.社会经济因素 C.与职业有关的生活方式 D.职业卫生服务的质量 解析:职业有害因素包括生产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与职业有关的生活方式以及职业卫生服务的质量,属识记内容。57.土壤的卫生防护原则包括( ) (分数:1.00)A.杀灭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卵 B.实行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 C.治理工业废渣 D.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解

    48、析:土壤的卫生防护包括 5 方而:工业废渣处理、粪便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合理施用农药、化肥。58.大豆中的胀气因子包括( ) (分数:1.00)A.棉籽糖 B.阿拉伯糖C.水苏糖 D.蔗糖解析:大豆中的水苏糖和棉籽糖,由于人体内缺乏水解的酶,不能被消化吸收而直接到达大肠内,被肠道微生物包括双歧杆菌等利用并产酸产气,而引起肠胀气,故称之为胀气因子。59.生长发育的特殊表现中,确实有一些属于生长发育障碍性的疾病,但也有一些是属于正常变异,如( ) (分数:1.00)A.性分化异常B.家族性矮身材或者高身材 C.巨人症D.体质性生长延迟 解析:本题考点:生长发育的特殊表现。少年

    49、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取决于遗传、内分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不同的机体在生长速度、成熟类型、最终生长发育水平等方面存在较明显的个体差异,这些差异,多数是属于正常范围,如家族性矮身材或者高身材,体质性生长延迟等,另一些则是因某些遗传或者内分泌疾病所致,如巨人症、性分化异常、真性性早熟等。60.解毒过程失效导致中毒的原因有( ) (分数:1.00)A.解毒能力耗竭 B.解毒过程产生潜在的有害副产物 C.机体免疫功能低下D.解毒酶失活 解析:解毒过程失效导致中毒的主要原因有:解毒能力耗竭,解毒酶失活,某些结合反应可被逆转,解毒过程有时产生潜在有害副产物。三、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61.传染病往往由病原体引起,病原体侵入机体的特性包括哪些( ) (分数:2.00)A.致病力 B.感染率C.传染力 D.毒力 解析:病原体侵入机体的特性主要有三个指标:致病力、传染力和毒力。62.流行病学的观点有哪些( ) (分数:2.00)A.对比的观点 B.多病因论的观点 C.假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山东省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真题2012年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orderah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