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基培训考试肿瘤科学肿瘤病人体表面积计算、实体瘤的疗效评价及答案解析(总分:20.00,做题时间:60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分数:2.00)1.实体瘤化疗后按 WHO疗效评定标准为部分缓解(PR),其意义是指肿瘤缩小达到下列哪项标准?()(分数:1.00)A.肿块缩小 50以上B.肿块缩小 50以上,时间不少于 3周C.肿块缩小 50以上,时间不少于 4周D.肿块缩小 75以上,时间不少于 4周2.实体瘤疗效的最终评价是指:()(分数:1.00)A.疗终评价B.治疗结束 4周后的确认C.疗终评价+治疗结束 4周后的确认D.治疗的客观评价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分数:2.00
2、)3.肿瘤治疗总疗效评为 PD是指有下列哪些情况?()(分数:1.00)A.任何部位有 PDB.出现新的病灶C.任何部位有 PD或出现新的病灶D.非靶病灶有 PDE.病情稳定4.目前用来作为靶病灶疗效评估最可靠和重复性较好的方法是:()(分数:1.00)A.体检B.CTC.B超D.MRIE.病理检查三、判断题(总题数:4,分数:4.00)5.肿瘤标志物能单独应用来评价疗效。()(分数:1.00)A.正确B.错误6.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是采用肿块两个最大垂径的乘积作为基线评判。()(分数:1.00)A.正确B.错误7.实体瘤化疗后复查达到 CR或 PR就能确定治疗的疗效。()(分数:
3、1.00)A.正确B.错误8.实体瘤化疗后所有靶病灶复查达到 CR,但非靶病灶为 SD,也未见新病灶,在评价总疗效时将使 CR降为PR。()(分数:1.00)A.正确B.错误四、填空题(总题数:1,分数:1.00)9.RECIST评价标准中,总疗效的评价能较全面反映实体瘤化疗后达到的效果,总疗效完全缓解(CR)的含义是: 1、 2、 3。(分数:1.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五、问答题(总题数:11,分数:11.00)10.何谓肿瘤化疗的最佳总疗效?(分数:1.00)_11.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中可测量病灶的含义是什么?(分数:1.00)_12.实体瘤化疗后的疗
4、效如何才能真正确定?(分数:1.00)_13.实体瘤的疗效评价中肿瘤标志物的作用如何?(分数:1.00)_14.详述实体瘤的 WHO疗效评价标准。(分数:1.00)_15.详述实体瘤的 RECIST评价中,在实施治疗前基准状态下肿瘤病灶的分类。(分数:1.00)_16.详述实体瘤 RECIS评价中的病灶测量方法。 (分数:1.00)_17.详述实体瘤疗效评价中 RECIS评价方法。(分数:1.00)_18.实体瘤的疗效评价可按照 WHO和 RECIST两种评价标准进行,这两种评价标准在肿瘤测量上有何区别?(分数:1.00)_19.肿瘤治疗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的区别在哪里?(分数:1.00)_20
5、.简述实体瘤疗效评价中不可测量病灶的含义。(分数:1.00)_三基培训考试肿瘤科学肿瘤病人体表面积计算、实体瘤的疗效评价答案解析(总分:20.00,做题时间:60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分数:2.00)1.实体瘤化疗后按 WHO疗效评定标准为部分缓解(PR),其意义是指肿瘤缩小达到下列哪项标准?()(分数:1.00)A.肿块缩小 50以上B.肿块缩小 50以上,时间不少于 3周C.肿块缩小 50以上,时间不少于 4周 D.肿块缩小 75以上,时间不少于 4周解析:2.实体瘤疗效的最终评价是指:()(分数:1.00)A.疗终评价B.治疗结束 4周后的确认C.疗终评价+治疗结束 4周
6、后的确认 D.治疗的客观评价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分数:2.00)3.肿瘤治疗总疗效评为 PD是指有下列哪些情况?()(分数:1.00)A.任何部位有 PD B.出现新的病灶 C.任何部位有 PD或出现新的病灶 D.非靶病灶有 PD E.病情稳定解析:4.目前用来作为靶病灶疗效评估最可靠和重复性较好的方法是:()(分数:1.00)A.体检B.CT C.B超D.MRI E.病理检查解析:三、判断题(总题数:4,分数:4.00)5.肿瘤标志物能单独应用来评价疗效。()(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应为:总疗效的评价必须包括所有指标肿瘤标志物不能单独应用来评价疗效。6.REC
7、IS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是采用肿块两个最大垂径的乘积作为基线评判。()(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改为:RECIST 实体瘤评价标准采用所有靶病灶最长径之和进行基线评判。7.实体瘤化疗后复查达到 CR或 PR就能确定治疗的疗效。()(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改为:实体瘤化疗后复查达到 CR或 PR标准,须在其后不少于 4周的时间内重新测定,并得到证实,才能最终确定疗效。8.实体瘤化疗后所有靶病灶复查达到 CR,但非靶病灶为 SD,也未见新病灶,在评价总疗效时将使 CR降为PR。()(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四、填空题(总题数:1,分数:1.00)
8、9.RECIST评价标准中,总疗效的评价能较全面反映实体瘤化疗后达到的效果,总疗效完全缓解(CR)的含义是: 1、 2、 3。(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所有靶病灶消失)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所有非靶病灶消失)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肿瘤标志物恢复正常)解析:五、问答题(总题数:11,分数:11.00)10.何谓肿瘤化疗的最佳总疗效?(分数:1.00)_正确答案:(肿瘤化疗的最佳总疗效是指从治疗开始到疾病进展或复发之间所测量到的靶病灶最长径之和的最小值。)解析:11.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中可测量病灶的含义是什么?(分数:1.00)_正确答案:(可测量病灶的
9、含义指至少在一个径线上可以精确测量的病灶(记录为最大直径)。常规检测条件下肿瘤最大径应20 mm,螺旋 CT检测时肿瘤最大径应10 mm。)解析:12.实体瘤化疗后的疗效如何才能真正确定?(分数:1.00)_正确答案:(要把实体瘤化疗后的疗效归类为 PR或 CR,必须在肿瘤首次达到疗效评价标准后不少于 4周的时间内重新测量,得到证实后疗效才能真正确定。)解析:13.实体瘤的疗效评价中肿瘤标志物的作用如何?(分数:1.00)_正确答案:(肿瘤标志物不能单独用来评价疗效。但如果治疗前肿瘤标志物高于正常值上限,只有当所有肿瘤病灶消失,同时肿瘤标志物也降至正常值范围内,才能评价为临床完全缓解。)解析:
10、14.详述实体瘤的 WHO疗效评价标准。(分数:1.00)_正确答案:(WHO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1) 可测量的病变 完全缓解:可见的病变完全消失,超过 1个月。 部分缓解:肿块缩小 50以上,时间不少于 4周。 无变化: 肿块缩小不及 50或增大未超过25。 进展:一个或多个病变增大 25以上或出现新病变。 肿瘤变化采用双径测量或单径测量来评定: 双径测量:单个病变:肿瘤面积(指肿块两个最大垂径的乘积)缩小50。多个病变:多个肿块两个最大垂径乘积之和减少 50以上。 单径测量:线状肿块测得数值减少 50以上。 (2) 不可测量的病变 CR:所有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至少 4周。 PR:肿瘤
11、大小估计减少50至少 4周。 NC:病情无明显变化至少 4周,肿瘤大小估计增大不到 25,减少不足 50。 PD:新病灶出现或原有病变估计增大25。)解析:15.详述实体瘤的 RECIST评价中,在实施治疗前基准状态下肿瘤病灶的分类。(分数:1.00)_正确答案:((1) 可测量病灶:至少在一个径线上可以精确测量的病灶(记录为最大直径)。常规检测条件下肿瘤最大径应20 mm,螺旋 CT检测时肿瘤最大径应10 mm。 (2) 不可测量病灶:包括小病灶(常规检测条件下最大径20 mm,或螺旋 CT检测时最大径10 mm)和下述其他情况:骨骼病变,软脑膜病变,腹水,胸腔、心包腔积液,炎性乳癌,皮肤、
12、肺淋巴管炎,未被证实或不能被影像学随访的腹部包块,囊性病变。 临床上具体应按下列不同病灶给予测量、观察和评价: 靶病灶:可测量病灶(有可测量的最大径)均应视为靶病灶。如果一个器官内可测量病灶加起来多达 5个或全身共有 10个(应注明受累器官),都应在基线状态下进行测量和记录。靶病灶除病灶大小外,还要注意病灶是否能被准确地重复测定。 非靶病灶:所有其他病灶(或病变部位),也需在基线状态时记录,但不要求对这些病变进行测量,只需在随访全过程中记录它们是存在或是消失。)解析:16.详述实体瘤 RECIS评价中的病灶测量方法。 (分数:1.00)_正确答案:(实体瘤 RECIS评价中的病灶测量方法: (
13、1) 临床检查:只有当病灶位于表浅部位时(皮肤结节和可摸到的淋巴结),并能被临床检测到,才能认为是可测量的。对皮肤病灶而言,推荐使用彩色照片来记录存档,照片中应有比例尺来测量病灶大小。 (2) X 线胸片:X 线胸片显示的位于肺实质中的边界清楚的病灶可以被接受为可测量的病变。 (3) CT 和 MRI:CT 和 MRI是目前用来作为靶病灶疗效评估最可靠且重复性最好的方法。 (4) 超声:对于表浅的淋巴结、皮下病灶、甲状腺结节,超声可作为可供选择的手段。用超声来证实临床判断表浅病灶完全消失是很有用的。但一般认为超声不宜作为肿瘤病灶客观疗效评价指标。 (5) 肿瘤标志物:不能单独应用来评价疗效。但
14、如果治疗前肿瘤标志物高于正常值上限,只有当所有肿瘤病灶消失后,同时肿瘤标志物也降至正常值范围内,才能评价临床完全缓解。 (6) 细胞学和组织学:仅在少部分残留病灶、体腔积液病例中,细胞学和组织学技术可以用来区分部分缓解和完全缓解。)解析:17.详述实体瘤疗效评价中 RECIS评价方法。(分数:1.00)_正确答案:(实体瘤疗效评价中 RECIS评价方法: (1) 基线状态评价:基线状态的所有靶病灶最长径之和(最大单径测定)作为评价肿瘤治疗疗效最主要的基础指标。 (2) 靶病灶疗效评价标准 完全缓解(CR):所有靶病灶消失。 部分缓解(PR):靶病灶最长径之和与基线状态比较,至少减少 30,维持
15、 4周。病变进展(PD):靶病灶最长径之和与治疗开始之后所记录到的最小靶病灶最长径之和比较,增加 20,或者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 病变稳定(SD):介于部分缓解和疾病进展之间。 (3) 非靶病灶的评价 完全缓解(CR):所有非靶病灶消失和肿瘤标志物恢复正常。 未完全缓解稳定(IRSD):存在一个或多个非靶病灶和(或)肿瘤标志物持续高于正常值。 疾病进展(PD):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和(或)已有的非靶病灶明确进展。 (4) 总疗效的评价:最佳总疗效是指从治疗开始到疾病进展或复发之间所测量到的最小值。总疗效的确认组成见下表: )解析:18.实体瘤的疗效评价可按照 WHO和 RECIST两种评价标
16、准进行,这两种评价标准在肿瘤测量上有何区别?(分数:1.00)_正确答案:(实体瘤疗效评价的 WHO标准与 RECIST标准的最大区别在于 WHO评价标准对靶病灶采用双径测量,用肿块两个最大垂径的乘积来评定,仅在线状肿块采用单径测量,而 RECIST评价标准对靶病灶采用单径测量,用肿块最大直径来评定。)解析:19.肿瘤治疗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的区别在哪里?(分数:1.00)_正确答案:(肿瘤治疗缓解率是指经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的病例数占整个可评价例数的百分比。疾病控制率是指经治疗后获得缓解和病变稳定的病例数占整个可评价例数的百分比。故两者的区别在于疾病控制率将病变稳定病例计入在内,百分比增高。)解析:20.简述实体瘤疗效评价中不可测量病灶的含义。(分数:1.00)_正确答案:(不可测量病灶包括小病灶(常规检测条件下最大径小于 20 mm,或螺旋 CT检测时最大径小于10 mm)和下述其他情况:骨骼病变,软脑膜病变,腹水,胸腔、心包腔积液,炎性乳癌,皮肤、肺淋巴管炎,未被证实或不能被影像学随访的腹部包块,囊性病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