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科医学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常用临床检验)模拟试卷 6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诊断胰腺疾病的主要血清酶有(分数:2.00)A.ALP、5NT、GTB.AST、LDH、CK 及它们的同工酶C.ALT、AST、ADH、GLDH、ICDD.CK、ALD、AST、LDHE.淀粉酶、脂肪酶2.产生抗体的细胞是(分数:2.00)A.T 细胞B.B 细胞C.浆细胞D.NK 细胞E.巨噬细胞3.病原体感染后,血清中出现最早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是(分数:2.00)A.SIgAB.IgGC.IgMD.IgDE.IgE4.感染期
2、间患者体内产生的急性时相蛋白是(分数:2.00)A.乳铁蛋白B.热休克蛋白C.阳离子蛋白D.C 反应蛋白E.C4 结合蛋白5.肿瘤相关抗原的特点是(分数:2.00)A.只存在于肿瘤细胞B.细胞癌变时含量明显增高C.有严格的肿瘤特异性D.肿瘤相关抗原仅存在于血清中E.仅以膜结合形式存在6.肿瘤标志物测定的临床意义,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高危人群早期普查B.辅助临床诊断C.监测病情D.普通人群早期普查E.预后判断7.具有感染性的 HBV 完整颗粒为(分数:2.00)A.小球形颗粒B.管型颗粒C.Dane 颗粒D.异染颗粒E.硫黄颗粒8.血清中单一免疫球蛋白异常增高主要见于(分数:2.00
3、)A.慢性肝病B.类风湿性关节炎C.肺结核D.系统性红斑狼疮E.多发性骨髓瘤9.细胞免疫缺陷除可导致机体出现反复感染现象,还可导致(分数:2.00)A.败血症B.结核C.恶性肿瘤D.化脓性脑膜炎E.毒血症10.HBsAg 持续存在多长时间,则可认为处于乙肝病毒携带状态(分数:2.00)A.2 个月以上B.3 个月以上C.5 个月以上D.6 个月以上E.9 个月以上11.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表明(分数:2.00)A.急性肝炎初期B.乙肝恢复并产生免疫力C.阳性活动性肝炎D.既往乙肝病毒感染E.慢性迁延性肝炎12.某小学,2 周来近 30 位
4、学生相继出现精神差,食欲减退,其中 10 人皮肤发黄,查体发现这 10 位同学巩膜黄染,肝区压痛,肝脏肿大。此次发病最可能的原因是(分数:2.00)A.甲型肝炎病毒感染B.乙型肝炎病毒感染C.丙型肝炎病毒感染D.丁型肝炎病毒感染E.戊型肝炎病毒感染13.患者女性,35 岁。1 个月前因外伤手术输血 800ml,近 1 周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尿色加深。实验室检查:ALT 200UL,抗 HCV(+),HCVPCR(+),抗 HBc(+),诊断为(分数:2.00)A.急性丙型肝炎,既往曾感染乙型肝炎病毒B.慢性丙型肝炎C.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D.急性乙型、丙型肝炎E.急性乙型肝炎14.患者,
5、男性,22 岁。T378,伴周身乏力,食欲不振,巩膜黄染,尿色进行性加深,如深茶色。实验室检查:ALT 500UL,TB 80molL,HAV-IgM(+),HBsAg(+),HBcIgG(+),可诊断为(分数:2.00)A.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B.急性丙型肝炎C.急性乙型黄疸型肝炎D.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E.急性乙型肝炎,既往感染甲型肝炎15.下列有关 HCV 感染的表述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HCV 感染早期即可出现抗 HCV-IgM 阳性B.抗 HCV 是保护性抗体C.少数患者可出现抗 HCV 持续阴性D.抗 HCV 和 HCV-RNA 同时阳性提示活动性 HCV 感
6、染E.抗 HCV 阳性而 HCV-RNA 阴性提示既往感染16.下列哪种情形使血液黏度增高(分数:2.00)A.切变率降低B.红细胞比积明显降低C.温度升高D.红细胞数减少E.纤维蛋白原减少17.下列各项外周血检查结果中,对于诊断急性白血病最有意义的是(分数:2.00)A.白细胞计数 2610 9 LB.分叶核粒细胞85C.白细胞计数 210 9 LD.原始细胞 27E.血小板计数 2010 9 L18.肿瘤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尤其是(分数:2.00)A.体液免疫B.细胞免疫C.特异性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E.自身免疫19.临床进行 ABO 血型鉴定最常采用的方法是(分数:2.00)
7、A.间接凝集反应B.试管凝集法C.玻片凝集法D.ELISA 法E.间接凝集抑制反应20.决定出血时间延长的主要因素是(分数:2.00)A.F减少B.F减少C.F减少D.F减少E.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异常21.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高于(分数:2.00)A.35 mmolLB.40mmolLC.45mmolLD.50mmolLE.55mmolL二、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10.00)患者,男性,38 岁。间歇性水肿 6 年,近 1 周水肿加重。尿蛋白(+),尿比重 10101012。血生化检查:总蛋白 512gL,清蛋白 205g,L。(分数:4.00)(1).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
8、A.肝炎后肝硬化B.原发性高血压C.慢性肾盂肾炎D.慢性肾小球肾炎E.肾病综合征(2).肾病综合征有四大特征,下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大量蛋白尿B.低蛋白血症C.高胆固醇血症D.高氮质血症E.高度水肿患儿出生 1 天,为第 2 胎,足月顺产,24 小时内出现黄疸,嗜睡,吸吮无力,肝、脾轻度肿大。(分数:6.00)(1).此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生理性黄疸B.新生儿肝炎C.母乳性黄疸D.新生儿溶血症E.胆道闭锁(2).诊断该患儿应做的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是(分数:2.00)A.母亲血型B.婴儿血型C.患儿红细胞直接 Coombs 试验D.患儿血清游离抗体E.间接 C
9、oombs 试验(3).该患儿母亲血型最可能为(分数:2.00)A.A 型血B.B 型血C.AB 型血D.Rh 阴性血型E.Rh 阳性血型三、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14.00)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失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巨幼细胞贫血(分数:6.00)(1).红细胞大小不一最常见于(分数:2.00)A.B.C.D.E.(2).正常细胞性贫血常见于(分数:2.00)A.B.C.D.E.(3).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分数:2.00)A.B.C.D.E.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无酸碱平衡紊乱(分数:8.00)(1).实际碳酸氢盐(
10、AB)=标准碳酸氢盐(SB)且正常值,表明(分数:2.00)A.B.C.D.E.(2).实际碳酸氢盐(AB)标准碳酸氢盐(SB)考虑(分数:2.00)A.B.C.D.E.(3).实际碳酸氢盐(AB)标准碳酸氢盐(SB)考虑(分数:2.00)A.B.C.D.E.(4).实际碳酸氢盐(AB)=标准碳酸氢盐(SB)且正常值,表明(分数:2.00)A.B.C.D.E.全科医学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常用临床检验)模拟试卷 6 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诊断胰腺疾病的主要血清酶有(分数:2.00)A.ALP、5NT、GTB.
11、AST、LDH、CK 及它们的同工酶C.ALT、AST、ADH、GLDH、ICDD.CK、ALD、AST、LDHE.淀粉酶、脂肪酶 解析:解析:A 反映胆道梗阻,B 用于诊断心肌梗死,C 反映肝细胞损伤。D 用于诊断骨骼肌疾病。胰腺疾病发病后 212 小时血清 淀粉酶活力开始上升,1272 小时达高峰,4 天左右恢复正常,血清 淀粉酶升高常伴有尿淀粉酶增高, 淀粉酶是诊断急性胰腺炎最常用的指标。急性胰腺炎时血清脂肪酶活力升高,其增高程度可大于淀粉酶,可高于上限 10 倍以上,且持续时间较长,特异性较高。2.产生抗体的细胞是(分数:2.00)A.T 细胞B.B 细胞C.浆细胞 D.NK 细胞E.
12、巨噬细胞解析:解析:T 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抗原识别、细胞免疫、免疫调节。B 细胞主要功能是抗原识别、体液免疫,其被抗原激活后分化为浆细胞,后者可以分泌抗体。NK 细胞主要功能是细胞毒性、免疫监视和调节。3.病原体感染后,血清中出现最早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是(分数:2.00)A.SIgAB.IgGC.IgM D.IgDE.IgE解析:解析:IgM 在病原体感染后首先出现,其次为 IgG,IgM 出现通常代表早期感染。4.感染期间患者体内产生的急性时相蛋白是(分数:2.00)A.乳铁蛋白B.热休克蛋白C.阳离子蛋白D.C 反应蛋白 E.C4 结合蛋白解析:解析:C 反应蛋白是急性时相蛋白,在炎症、损伤
13、等应激性反应条件下升高。5.肿瘤相关抗原的特点是(分数:2.00)A.只存在于肿瘤细胞B.细胞癌变时含量明显增高 C.有严格的肿瘤特异性D.肿瘤相关抗原仅存在于血清中E.仅以膜结合形式存在解析:解析:肿瘤相关抗原是指非肿瘤所特有的、正常细胞和其他组织上也存在的抗原,只是其含量在细胞癌变时明显增高,此类抗原只表现为量的变化而无严格的肿瘤特异性。6.肿瘤标志物测定的临床意义,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高危人群早期普查B.辅助临床诊断C.监测病情D.普通人群早期普查 E.预后判断解析:解析:肿瘤标志物免疫测定用于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对可疑肿瘤患者进行动态观察,但不能用于普通人群早期普查。7.具
14、有感染性的 HBV 完整颗粒为(分数:2.00)A.小球形颗粒B.管型颗粒C.Dane 颗粒 D.异染颗粒E.硫黄颗粒解析:解析:Dane 颗粒为具有感染性的 HBV 完整颗粒,直径为 42nm,由包膜和核衣壳组成。8.血清中单一免疫球蛋白异常增高主要见于(分数:2.00)A.慢性肝病B.类风湿性关节炎C.肺结核D.系统性红斑狼疮E.多发性骨髓瘤 解析:解析: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血清中有大量单克隆 M 蛋白或尿中有大量本周蛋白检出。9.细胞免疫缺陷除可导致机体出现反复感染现象,还可导致(分数:2.00)A.败血症B.结核C.恶性肿瘤 D.化脓性脑膜炎E.毒血症解析:解析:细
15、胞免疫缺陷者易发生细菌性感染,且以化脓性细菌感染为主,细胞免疫缺陷者还易发生恶性肿瘤。10.HBsAg 持续存在多长时间,则可认为处于乙肝病毒携带状态(分数:2.00)A.2 个月以上B.3 个月以上C.5 个月以上D.6 个月以上 E.9 个月以上解析:解析:在急性自限性乙肝病毒感染者,HBsAg 在血清中的存在时间不超过 6 个月。如果 HBsAg 持续存在 6 个月以上,一般认为处于乙肝病毒携带状态。11.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表明(分数:2.00)A.急性肝炎初期B.乙肝恢复并产生免疫力 C.阳性活动性肝炎D.既往乙肝病毒感染E.慢
16、性迁延性肝炎解析:解析:抗 HBs 为保护性抗体,它的出现表明病毒基本清除;HbsAg 疫苗注射后抗 HBs 出现是免疫成功的标志。12.某小学,2 周来近 30 位学生相继出现精神差,食欲减退,其中 10 人皮肤发黄,查体发现这 10 位同学巩膜黄染,肝区压痛,肝脏肿大。此次发病最可能的原因是(分数:2.00)A.甲型肝炎病毒感染 B.乙型肝炎病毒感染C.丙型肝炎病毒感染D.丁型肝炎病毒感染E.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解析:解析:甲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而流行;而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戊型肝炎病毒也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症状一般较重,且黄疸前期长,平均达 6 周。13.患
17、者女性,35 岁。1 个月前因外伤手术输血 800ml,近 1 周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尿色加深。实验室检查:ALT 200UL,抗 HCV(+),HCVPCR(+),抗 HBc(+),诊断为(分数:2.00)A.急性丙型肝炎,既往曾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B.慢性丙型肝炎C.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D.急性乙型、丙型肝炎E.急性乙型肝炎解析:解析:抗 HBc(+)说明既往感染过乙肝,HCVPCR(+),且有输血史,说明感染 HCV。14.患者,男性,22 岁。T378,伴周身乏力,食欲不振,巩膜黄染,尿色进行性加深,如深茶色。实验室检查:ALT 500UL,TB 80molL,HAV-IgM(+)
18、,HBsAg(+),HBcIgG(+),可诊断为(分数:2.00)A.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B.急性丙型肝炎C.急性乙型黄疸型肝炎D.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 E.急性乙型肝炎,既往感染甲型肝炎解析:解析:患者轻度发热,食欲不振,巩膜黄染,转氨酶升高,黄疸型肝炎可能性大,HAVIgM(+)可诊断为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因 HBsAg(+),HBcIgG(+),因此该患者原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若是急性乙型黄疸型肝炎,则该患者 HBcIgM(+),而 HAVIgM()。15.下列有关 HCV 感染的表述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HCV 感染早期即可出现抗 HCV-IgM 阳性B.抗 HCV
19、 是保护性抗体 C.少数患者可出现抗 HCV 持续阴性D.抗 HCV 和 HCV-RNA 同时阳性提示活动性 HCV 感染E.抗 HCV 阳性而 HCV-RNA 阴性提示既往感染解析:解析:抗 HCV 不是保护性抗体。16.下列哪种情形使血液黏度增高(分数:2.00)A.切变率降低 B.红细胞比积明显降低C.温度升高D.红细胞数减少E.纤维蛋白原减少解析:解析:血液是非牛顿流体,其黏度随切变率的降低而增高,其余备选答案均使血液黏度降低。17.下列各项外周血检查结果中,对于诊断急性白血病最有意义的是(分数:2.00)A.白细胞计数 2610 9 LB.分叶核粒细胞85C.白细胞计数 210 9
20、LD.原始细胞 27 E.血小板计数 2010 9 L解析:解析:急性白血病时,大多数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数增多,部分患者白细胞数正常或减少;红细胞和血小板进行性减少;血象中出现原始及幼稚细胞最有诊断意义。18.肿瘤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尤其是(分数:2.00)A.体液免疫B.细胞免疫 C.特异性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E.自身免疫解析:解析:肿瘤的发生主要与细胞免疫相关。19.临床进行 ABO 血型鉴定最常采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间接凝集反应B.试管凝集法C.玻片凝集法 D.ELISA 法E.间接凝集抑制反应解析:解析:玻片凝集法常用于 ABO 血型鉴定。20.决定出血时间延长
21、的主要因素是(分数:2.00)A.F减少B.F减少C.F减少D.F减少E.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异常 解析:解析:出血时间主要反映的是血管壁和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的作用,与凝血因子无关。21.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高于(分数:2.00)A.35 mmolLB.40mmolLC.45mmolLD.50mmolLE.55mmolL 解析:二、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10.00)患者,男性,38 岁。间歇性水肿 6 年,近 1 周水肿加重。尿蛋白(+),尿比重 10101012。血生化检查:总蛋白 512gL,清蛋白 205g,L。(分数:4.00)(1).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肝炎后肝
22、硬化B.原发性高血压C.慢性肾盂肾炎D.慢性肾小球肾炎E.肾病综合征 解析:(2).肾病综合征有四大特征,下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大量蛋白尿B.低蛋白血症C.高胆固醇血症D.高氮质血症 E.高度水肿解析:解析:肾病综合征有四大特征。它们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血胆固醇血症。其中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是诊断的必备条件。患儿出生 1 天,为第 2 胎,足月顺产,24 小时内出现黄疸,嗜睡,吸吮无力,肝、脾轻度肿大。(分数:6.00)(1).此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生理性黄疸B.新生儿肝炎C.母乳性黄疸D.新生儿溶血症 E.胆道闭锁解析:(2).诊断该患儿应
23、做的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是(分数:2.00)A.母亲血型B.婴儿血型C.患儿红细胞直接 Coombs 试验 D.患儿血清游离抗体E.间接 Coombs 试验解析:(3).该患儿母亲血型最可能为(分数:2.00)A.A 型血B.B 型血C.AB 型血D.Rh 阴性血型 E.Rh 阳性血型解析:解析:新生儿顺产 24 小时内出现的黄疸及嗜睡症状,应首先考虑新生儿溶血症。患儿红细胞直接Coombs 试验,可以判断患儿红细胞是否已被不完全抗体致敏。新生儿溶血常见的是 ABO 型血型不合导致的溶血和 Rh 血型不合导致的溶血,ABO 型血型不合,母亲血型常为 O 型,Rh 血型不合,母亲血型为 Rh
24、阴性血型。三、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14.00)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失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巨幼细胞贫血(分数:6.00)(1).红细胞大小不一最常见于(分数:2.00)A.B.C.D.E. 解析:(2).正常细胞性贫血常见于(分数:2.00)A.B.C.D. E.解析:(3).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根据贫血形态学分类,缺铁性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为正常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属大细胞贫血。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无酸碱平衡紊乱(分数:8.00)(1).实
25、际碳酸氢盐(AB)=标准碳酸氢盐(SB)且正常值,表明(分数:2.00)A.B.C. D.E.解析:(2).实际碳酸氢盐(AB)标准碳酸氢盐(SB)考虑(分数:2.00)A.B. C.D.E.解析:(3).实际碳酸氢盐(AB)标准碳酸氢盐(SB)考虑(分数:2.00)A.B.C.D. E.解析:(4).实际碳酸氢盐(AB)=标准碳酸氢盐(SB)且正常值,表明(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实际碳酸氢盐反映未排除呼吸因素的代谢因素导致的酸碱失衡;标准碳酸氢盐排除了呼吸因素的影响,反映代谢因素导致的酸碱失衡,AB 与 SB 的差值反映了呼吸因素对酸碱平衡的影响。当 ABSB时,表明有 CO 2 滞留,可见于呼吸性酸中毒;反之 ABSB,则表明 CO 2 排出过多,见于呼吸性碱中毒;两者相等,说明没有呼吸性酸碱失衡;两者数值均低表明有代谢性酸中毒;两者数值均高表明有代谢性碱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