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科医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医学统计方法-2 及答案解析(总分:99.99,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1/A2/B(总题数:39,分数:78.00)1.当标准误越小时,下面说法不恰当的是 A.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的差别越小 B.个体差异越大 C.样本均数的抽样误差越小 D.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 E.样本率估计总体率的可靠性越大(分数:2.00)A.B.C.D.E.2.均数与标准差的关系是 A.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 B.均数越小,标准差越大 C.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 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 E.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B.C.D.E.3.有 8 个某种传染患者,
2、他们的潜伏期分别为:4、121、8、12、11、9、13,其中位数是 A.9 B. 10 C.4 D. 12 E.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B.C.D.E.4.已知 2500 个正常人血压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计算出样本均值 (分数:2.00)A.B.C.D.E.5.构成比为 A.反映两个有关联指标之比 B.构成比反映某现象发生的强度 C.反映某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的比重 D.相对比也称构成比 E.某一现象在时间顺序上的排列(分数:2.00)A.B.C.D.E.6.下述叙述那一个恰当 A.相对比也称构成比 B.构成比是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C.构成比又称频率指标 D.率是反映某现象发
3、生的强度 E.当样本量较小时,可用构成比代替率(分数:2.00)A.B.C.D.E.7.相对比所具有的特点为 A.各相对比的和一定等于 1 B.一定小于 100% C.无限制 D.一定大于 100% E.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B.C.D.E.8.当待比较两组数据的内部构成不同时 A.应用标准化法标化后再比较 B.需要进行假设检验后才能比较 C.可直接比较 D.两组不可比较 E.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B.C.D.E.9.四格表中四个格子的数字分别为 A.两组的实际值与理论值 B.待比较两组的各组总数和各组阳性率 C.待比较两组的各组阳性数和阴性数 D.待比较两组的各组阳性数和
4、各组总数 E.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B.C.D.E.10.对于计量资料的处理方法,下列哪一项是不合适的 A.方差分析 B.计算率和相对比 C.计算均数及标准差 D.秩和检验 E.直线相关分析(分数:2.00)A.B.C.D.E.11.对于计数资料的处理方法,下列哪一项是不可能的 A.方差分析 B.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 C.t 检验 D.等级相关分析 E.以上都是(分数:2.00)A.B.C.D.E.12.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指标为 A.均数 B.构成比 C.率 D.相对比 E.比数比(分数:2.00)A.B.C.D.E.13.下述指标属于相对数的有 A.发病数 B.中位数 C.构成比
5、D.均数 E.测量值(分数:2.00)A.B.C.D.E.14.描述计数资料的指标主要为 A.中位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变异系数 E.决定系数(分数:2.00)A.B.C.D.E.15.说明两个有关联的同类指标之比为 A.倍数 B.频率 C.率 D.相对比 E.构成比(分数:2.00)A.B.C.D.E.16.对构成比的描述以下哪个恰当 A.其合计可大于 100%也可小于 100% B.其合计应小于 100% C.其合计应等于 100% D.其合计应大于 100% E.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B.C.D.E.17.使用相对数时易犯的错误是 A.将构成比当作率 B.将率当作相对
6、比 C.将率当作构成比 D.将构成比作为相对比 E.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B.C.D.E.18.标准化法中,直接法是通过下列哪项进行标化的 A.选定一个标准人口构成比例 B.选定一个各年龄组死亡率作为标准 C.选定一个标准人口总数 D.计算标化死亡比 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C.D.E.19.标准化法中,预期死亡数的计算方法为 A.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率相乘 B.由各年龄组标准人口数乘以标准年龄别死亡率算出 C.由各年龄组标准人口数乘以年龄别死亡率可算出 D.由死亡总数与实际的年龄别死亡率相乘算出 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C.D.E.20.对于经过标准
7、化后的两组样本率 A.可做 f 检验得出结论 B.还需作假设检验才可得出结论 C.可直接比较,得出结论 D.经方差分析得出结论 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C.D.E.21.X2检验,下列哪句叙述恰当 A.X2检验只可检验两个率有无显著性差异 B.X2检验要求资料符合正态分布 C.X2检验用于计数资料的分析 D.X2检验方法适用于任何类型资料 E.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B.C.D.E.22.基于 X2检验的基本思想,以下说法恰当的是 A.检验数据是否符合 z 分布 B.计算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差值,作为 z 值大小 C.检验实际频数和理论频数的吻合程度 D.计算两个率差别的显
8、著性大小 E.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B.C.D.E.23.甲乙两文中,查到同类研究的两个率比较的四格表资料,其 X2检验,甲文 X2X 20.01(i),乙文X2X 20.05(i),可认为 A.甲文说明总体的差别较大 B.两文结果一致 C.甲文结果更可信 D.两文结果相互矛盾 E.以上说法都不对(分数:2.00)A.B.C.D.E.24.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 A.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B.麻疹患儿人数 C.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麻疹易感儿数 E.接受血清检查的患儿数(分数:2.00)A.B.C.D.E.25.已知男性钩虫感染率高于女性,今欲比较甲乙两乡居民
9、的钩虫感染率,但甲乡人口女多于男,而乙乡男多于女,适当的比较方法为 A.不具可比性,不能比较 B.两个率比较的 X2比较 C.分性别进行比较 D.对陛别进行标化后再比较 E.两个率比较的 u 检验(分数:2.00)A.B.C.D.E.26.计算某地某年流感发病率时,其分母应为 A.年初人口数 B.该年流感门诊人数 C.该年总患病人数 D.年平均人口数 E.年终人口数(分数:2.00)A.B.C.D.E.27.某地居民每两年检查身体一次,检查结果如下:有感染区:体检人数 50 人,新发生某病人数 10 人;未感染区:体检人数 200 人,新发生某病人数 10 人,则有感染区该病年发病率为 A.5
10、% B.10% C.20% D.2.5% E.1%(分数:2.00)A.B.C.D.E.28.某区急性传染病发生数的比重在全市最低,则 A.可将此比重看作发病率与全市水平比较 B.还不能说明在全市中该区急性传染病发病最轻 C.说明在全市中该区急性传染病最轻 D.可将此比重看作发病率与其他各区比较 E.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B.C.D.E.29.相对危险性是暴露组的发病比例与非暴露组的对照组发病比例之比值。你认为相对危险性 RR 是 A.动态数列指标 B.频率指标 C.相对指标 D.构成指标 E.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B.C.D.E.30.统计图的标题 A.可在任意位置 B.
11、应在下方 C.应在上方 D.应在左侧 E.以上均不对(分数:2.00)A.B.C.D.E.31.对于统计表的制作,叙述恰当的是 A.表中应只有顶线与底线 B.横标目在表的左侧,纵标目在表的上行 C.横标目在表的上行,纵标目在表的右侧 D.数字为 0 时可不填 E.标目一律不注明单位(分数:2.00)A.B.C.D.E.32.对于统计图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为 A.条图、散点图、线图和直方图都有纵轴和横轴 B.按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可选用适合的图形 C.统计图应有标题,一般写在图的下方 D.条图和直方图纵坐标可不从 0 开始 E.统计图纵坐标数量一定要从小到大(分数:2.00)A.B.C.D.E.
12、33.对于统计图的选择,恰当的是 A.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可用条图 B.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比重可用圆图 C.表示相互独立的各指标的大小可用百分条图 D.表示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可用条图 E.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B.C.D.E.34.不同性质的统计资料,一般来讲 A.表示各部分的比重的资料宜用直条图 B.连续性资料宜用圆图或百分条图 C.连续性资料宜用直条图 D.表示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可用直方图 E.以上都不同(分数:2.00)A.B.C.D.E.35.制作统计图时,一般要求 A.纵横标目可省略单位 B.标题应注明图的主要内容,并注明在图的左上方 C.条图适合于各种类型的资料
13、D.纵横轴的比例一般为 5:7 较好 E.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B.C.D.E.36.说明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速度可用 A.圆图 B.百分条图 C.条图 D.半对数线图 E.直方图(分数:2.00)A.B.C.D.E.37.说明某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 A.散点图 B.直方图 C.直条图 D.线图 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C.D.E.38.说明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可用 A.半对数线图 B.百分条图 C.线图 D.条图 E.直方图(分数:2.00)A.B.C.D.E.39.表示资料频数分布时应选用 A.构成图 B.直方图 C.直条图 D.线图 E.圆图(分数:2.0
14、0)A.B.C.D.E.二、BB 型题/B(总题数:2,分数:22.00) A.S B.0 C.A D.P E.S 和 O 全科医疗接诊记录使用 SOAP 问题描述(分数:9.99)(1).患者的主观资料应描述在哪部分(分数:3.33)A.B.C.D.E.(2).需要对患者进行用药及生活方式指导,应描述在哪部分(分数:3.33)A.B.C.D.E.(3).对患者查体和各种检查,应描述在哪部分(分数:3.33)A.B.C.D.E. A.人口统计指标 B.生育统计指标 C.死亡统计指标 D.疾病统计指标 E.发育统计指标(分数:12.00)(1).患病率(分数:4.00)A.B.C.D.E.(2)
15、.寿命表(分数:4.00)A.B.C.D.E.(3).自然增长率(分数:4.00)A.B.C.D.E.全科医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医学统计方法-2 答案解析(总分:99.99,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1/A2/B(总题数:39,分数:78.00)1.当标准误越小时,下面说法不恰当的是 A.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的差别越小 B.个体差异越大 C.样本均数的抽样误差越小 D.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 E.样本率估计总体率的可靠性越大(分数:2.00)A.B. C.D.E.解析:2.均数与标准差的关系是 A.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 B.均数越小,标准差越大 C.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
16、 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 E.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B.C. D.E.解析:3.有 8 个某种传染患者,他们的潜伏期分别为:4、121、8、12、11、9、13,其中位数是 A.9 B. 10 C.4 D. 12 E.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B. C.D.E.解析:4.已知 2500 个正常人血压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计算出样本均值 (分数:2.00)A.B.C.D. E.解析:5.构成比为 A.反映两个有关联指标之比 B.构成比反映某现象发生的强度 C.反映某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的比重 D.相对比也称构成比 E.某一现象在时间顺序上的排列(分数:2.00)A.B.C. D.
17、E.解析:6.下述叙述那一个恰当 A.相对比也称构成比 B.构成比是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C.构成比又称频率指标 D.率是反映某现象发生的强度 E.当样本量较小时,可用构成比代替率(分数:2.00)A.B.C.D. E.解析:7.相对比所具有的特点为 A.各相对比的和一定等于 1 B.一定小于 100% C.无限制 D.一定大于 100% E.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B.C. D.E.解析:8.当待比较两组数据的内部构成不同时 A.应用标准化法标化后再比较 B.需要进行假设检验后才能比较 C.可直接比较 D.两组不可比较 E.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 B.C.D.E.解析
18、:9.四格表中四个格子的数字分别为 A.两组的实际值与理论值 B.待比较两组的各组总数和各组阳性率 C.待比较两组的各组阳性数和阴性数 D.待比较两组的各组阳性数和各组总数 E.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B.C. D.E.解析:10.对于计量资料的处理方法,下列哪一项是不合适的 A.方差分析 B.计算率和相对比 C.计算均数及标准差 D.秩和检验 E.直线相关分析(分数:2.00)A.B. C.D.E.解析:11.对于计数资料的处理方法,下列哪一项是不可能的 A.方差分析 B.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 C.t 检验 D.等级相关分析 E.以上都是(分数:2.00)A.B.C.D.E. 解析:1
19、2.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指标为 A.均数 B.构成比 C.率 D.相对比 E.比数比(分数:2.00)A.B.C. D.E.解析:13.下述指标属于相对数的有 A.发病数 B.中位数 C.构成比 D.均数 E.测量值(分数:2.00)A.B.C. D.E.解析:14.描述计数资料的指标主要为 A.中位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变异系数 E.决定系数(分数:2.00)A.B. C.D.E.解析:15.说明两个有关联的同类指标之比为 A.倍数 B.频率 C.率 D.相对比 E.构成比(分数:2.00)A.B.C.D. E.解析:16.对构成比的描述以下哪个恰当 A.其合计可大于 100%也可
20、小于 100% B.其合计应小于 100% C.其合计应等于 100% D.其合计应大于 100% E.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B.C. D.E.解析:17.使用相对数时易犯的错误是 A.将构成比当作率 B.将率当作相对比 C.将率当作构成比 D.将构成比作为相对比 E.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 B.C.D.E.解析:18.标准化法中,直接法是通过下列哪项进行标化的 A.选定一个标准人口构成比例 B.选定一个各年龄组死亡率作为标准 C.选定一个标准人口总数 D.计算标化死亡比 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 B.C.D.E.解析:19.标准化法中,预期死亡数的计算方法为
21、A.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率相乘 B.由各年龄组标准人口数乘以标准年龄别死亡率算出 C.由各年龄组标准人口数乘以年龄别死亡率可算出 D.由死亡总数与实际的年龄别死亡率相乘算出 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C. D.E.解析:20.对于经过标准化后的两组样本率 A.可做 f 检验得出结论 B.还需作假设检验才可得出结论 C.可直接比较,得出结论 D.经方差分析得出结论 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1.X2检验,下列哪句叙述恰当 A.X2检验只可检验两个率有无显著性差异 B.X2检验要求资料符合正态分布 C.X2检验用于计数资料的分析 D.X2检验方法适
22、用于任何类型资料 E.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B.C. D.E.解析:22.基于 X2检验的基本思想,以下说法恰当的是 A.检验数据是否符合 z 分布 B.计算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差值,作为 z 值大小 C.检验实际频数和理论频数的吻合程度 D.计算两个率差别的显著性大小 E.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B.C. D.E.解析:23.甲乙两文中,查到同类研究的两个率比较的四格表资料,其 X2检验,甲文 X2X 20.01(i),乙文X2X 20.05(i),可认为 A.甲文说明总体的差别较大 B.两文结果一致 C.甲文结果更可信 D.两文结果相互矛盾 E.以上说法都不对(分数:2.00
23、)A.B.C. D.E.解析:24.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 A.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B.麻疹患儿人数 C.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麻疹易感儿数 E.接受血清检查的患儿数(分数:2.00)A.B.C. D.E.解析:25.已知男性钩虫感染率高于女性,今欲比较甲乙两乡居民的钩虫感染率,但甲乡人口女多于男,而乙乡男多于女,适当的比较方法为 A.不具可比性,不能比较 B.两个率比较的 X2比较 C.分性别进行比较 D.对陛别进行标化后再比较 E.两个率比较的 u 检验(分数:2.00)A.B.C.D. E.解析:26.计算某地某年流感发病率时,其分母应为 A.年初人口数 B.该
24、年流感门诊人数 C.该年总患病人数 D.年平均人口数 E.年终人口数(分数:2.00)A.B.C.D. E.解析:27.某地居民每两年检查身体一次,检查结果如下:有感染区:体检人数 50 人,新发生某病人数 10 人;未感染区:体检人数 200 人,新发生某病人数 10 人,则有感染区该病年发病率为 A.5% B.10% C.20% D.2.5% E.1%(分数:2.00)A.B. C.D.E.解析:28.某区急性传染病发生数的比重在全市最低,则 A.可将此比重看作发病率与全市水平比较 B.还不能说明在全市中该区急性传染病发病最轻 C.说明在全市中该区急性传染病最轻 D.可将此比重看作发病率与
25、其他各区比较 E.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B. C.D.E.解析:29.相对危险性是暴露组的发病比例与非暴露组的对照组发病比例之比值。你认为相对危险性 RR 是 A.动态数列指标 B.频率指标 C.相对指标 D.构成指标 E.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B.C. D.E.解析:30.统计图的标题 A.可在任意位置 B.应在下方 C.应在上方 D.应在左侧 E.以上均不对(分数:2.00)A.B. C.D.E.解析:31.对于统计表的制作,叙述恰当的是 A.表中应只有顶线与底线 B.横标目在表的左侧,纵标目在表的上行 C.横标目在表的上行,纵标目在表的右侧 D.数字为 0 时可不填
26、E.标目一律不注明单位(分数:2.00)A.B. C.D.E.解析:32.对于统计图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为 A.条图、散点图、线图和直方图都有纵轴和横轴 B.按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可选用适合的图形 C.统计图应有标题,一般写在图的下方 D.条图和直方图纵坐标可不从 0 开始 E.统计图纵坐标数量一定要从小到大(分数:2.00)A.B.C.D. E.解析:33.对于统计图的选择,恰当的是 A.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可用条图 B.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比重可用圆图 C.表示相互独立的各指标的大小可用百分条图 D.表示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可用条图 E.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B. C.D.E
27、.解析:34.不同性质的统计资料,一般来讲 A.表示各部分的比重的资料宜用直条图 B.连续性资料宜用圆图或百分条图 C.连续性资料宜用直条图 D.表示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可用直方图 E.以上都不同(分数:2.00)A.B.C.D. E.解析:35.制作统计图时,一般要求 A.纵横标目可省略单位 B.标题应注明图的主要内容,并注明在图的左上方 C.条图适合于各种类型的资料 D.纵横轴的比例一般为 5:7 较好 E.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B.C.D. E.解析:36.说明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速度可用 A.圆图 B.百分条图 C.条图 D.半对数线图 E.直方图(分数:2.00)A.B.C
28、.D. E.解析:37.说明某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 A.散点图 B.直方图 C.直条图 D.线图 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 C.D.E.解析:38.说明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可用 A.半对数线图 B.百分条图 C.线图 D.条图 E.直方图(分数:2.00)A.B.C. D.E.解析:39.表示资料频数分布时应选用 A.构成图 B.直方图 C.直条图 D.线图 E.圆图(分数:2.00)A.B. C.D.E.解析:二、BB 型题/B(总题数:2,分数:22.00) A.S B.0 C.A D.P E.S 和 O 全科医疗接诊记录使用 SOAP 问题描述(分数:9.99)(1).患者的主观资料应描述在哪部分(分数:3.33)A. B.C.D.E.解析:(2).需要对患者进行用药及生活方式指导,应描述在哪部分(分数:3.33)A.B.C.D. E.解析:(3).对患者查体和各种检查,应描述在哪部分(分数:3.33)A.B. C.D.E.解析: A.人口统计指标 B.生育统计指标 C.死亡统计指标 D.疾病统计指标 E.发育统计指标(分数:12.00)(1).患病率(分数:4.00)A.B.C.D. E.解析:(2).寿命表(分数:4.00)A.B.C. D.E.解析:(3).自然增长率(分数:4.00)A. B.C.D.E.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