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常见急症与急救)-试卷 4 及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休克的实质为(分数:2.00)A.血压下降B.中心静脉压下降C.脉压下降D.心脏指数下降E.组织灌注量不足及细胞缺氧2.有效循环血量是指(分数:2.00)A.维持正常代谢所需血量B.包括存于肝、脾和淋巴窦及停滞于循环中的血量C.全身血容量D.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E.以上都不是3.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出血性休克时的处理原则是(分数:2.00)A.立即手术探查B.输血并给止血药C.输血并给抗生素D.积极抗休克,休克纠正后手术探
2、查E.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进行手术探查4.下列哪项不是中暑的常见原因(分数:2.00)A.环境温度过高B.产热增加C.散热障碍D.汗腺功能障碍E.睡眠不足5.患者,男,45 岁,盛夏季节连续 3 天在炼钢炉旁工作,第 3 天下午工作 2 小时感头痛、头昏,随即出现嗜睡、面色潮红、脉速、气促、皮肤干燥无汗,被送往医务室,考虑为中暑。为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体检项目是(分数:2.00)A.体温+神经反射B.呼吸+意识C.脉搏+血压D.尿量+皮肤色泽E.心率+心律6.高温环境下,气温超过 35时,人体主要通过哪种方式进行散热(分数:2.00)A.辐射B.蒸发C.对流D.传导E.呼出7.在常温下,机体散热的
3、主要机制是(分数:2.00)A.辐射B.蒸发C.出汗D.不感蒸发E.传导8.下列因素中,哪些因素能引起皮肤温度发生变化(分数:2.00)A.发汗B.环境温度C.皮肤血流量D.精神因素E.以上都是9.24 小时咯血量超过多少为大咯血(分数:2.00)A.50mlB.100mlC.200mlD.300mlE.500ml10.咯血患者下列哪项处理不合适(分数:2.00)A.患侧卧位B.鼓励患者咳出滞留于呼吸道的陈血C.剧烈咳嗽者予哌替啶镇咳镇静D.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E.肌注维生素 K111.抢救人咯血窒息时,最关键的措施是(分数:2.00)A.让患者取患侧卧位B.立即使用中枢呼吸兴奋剂C.立即使用鼻
4、导管吸氧D.立即采用解除呼吸道梗阻的措施E.立即输血或输液12.以下哪项不是大咯血窒息的临床表现(分数:2.00)A.剧烈胸痛B.唇、面发绀C.三凹征D.烦躁不安,甚至昏迷E.呼吸音减弱或消失13.大咯血窒息患者体位引流取(分数:2.00)A.半坐卧位B.平卧位C.健侧平卧位D.患侧平卧位E.患侧卧位、头低、脚高14.影响心搏骤停患者预后最主要的因素是(分数:2.00)A.原发病B.并发症C.发病前状况D.发病时心律表现E.开始 CPR 时间15.心搏骤停最常见的病因为(分数:2.00)A.冠心病B.心肌炎C.肥厚型心肌病D.高血钾E.窒息16.心肺复苏用药首选(分数:2.00)A.阿托品B.
5、肾上腺素C.胺碘酮D.去甲肾上腺素E.异丙肾上腺素17.心搏骤停处理原则中下列哪项正确(分数:2.00)A.需心电图证实后方施行 CPRB.心音消失是诊断心搏骤停的必备条件C.意识消失及大动脉搏动消失是诊断心搏骤停的必备条件D.早期复苏只需胸外按压E.以上都不对18.心搏骤停复苏后最易出现(分数:2.00)A.心肌损伤B.肾衰竭C.肝功能衰竭D.脑损伤E.消化道出血19.出现心室纤颤应立即(分数:2.00)A.静注利多卡因B.静注胺碘酮C.静注肾上腺素D.同步电复律E.非同步电复律20.2010 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分数:2.00)A.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B.心尖部C.胸骨中段D.
6、胸骨左缘第五肋间E.剑突处二、A3/A4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患者汽车撞伤 4 小时,右上腹痛。查血压 8040mmHg,脉搏 120 次分,右肋部皮肤擦伤,右上腹压痛明显,全腹轻度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音弱,尿色正常。(分数:6.00)(1).首先应做的检查是(分数:2.00)A.腹部 CTB.腹部 B 超C.腹部 X 线片D.尿常规E.腹腔穿刺(2).该例应诊断为(分数:2.00)A.肝破裂失血性休克B.脾破裂失血性休克C.肾破裂失血性休克D.胰腺破裂失血性休克E.肠破裂失血性休克(3).应采取的治疗原则(分数:2.00)A.输血补液,并用升压药物抗休克B.抗休克待血压好
7、转后手术C.先抗休克后手术D.抗休克同时手术E.大量止血药物不手术三、A3/A4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男性患者,20 岁,溺水 10 分钟后被人从水中救起。查体:血压:00mmHg,呼吸:2 次分,脉搏:12次分,大动脉搏动不明显,心率 12 次分,律欠齐,口周和鼻腔发现水草和污泥。(分数:4.00)(1).现场医疗急救第一步应该是(分数:2.00)A.吸氧B.倒水C.建立静脉通路D.心肺复苏E.清除口腔和鼻腔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2).经过抢救,患者心跳呼吸均恢复,在转送和搬运的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正确(分数:2.00)A.保持呼吸道通畅B.吸氧C.维持静脉通路D.监测生命体征
8、E.予口服药物四、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A苯妥英钠 B卡马西平 C地西泮 D丙戊酸钠 E苯巴比妥(分数:4.00)(1).终止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持续状态首选(分数:2.00)A.B.C.D.E.(2).适用于失神发作治疗的药物(分数:2.00)A.B.C.D.E.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常见急症与急救)-试卷 4 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休克的实质为(分数:2.00)A.血压下降B.中心静脉压下降C.脉压下降D.心脏指数下降E.组织灌注量不足及细胞缺氧 解析:解析:休克的实质是由于急性组织灌注量不
9、足,由此而引起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的临床综合征。2.有效循环血量是指(分数:2.00)A.维持正常代谢所需血量B.包括存于肝、脾和淋巴窦及停滞于循环中的血量C.全身血容量D.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有效循环血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但不包括存于肝、脾和淋巴窦及停滞于循环中的血量。3.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出血性休克时的处理原则是(分数:2.00)A.立即手术探查B.输血并给止血药C.输血并给抗生素D.积极抗休克,休克纠正后手术探查E.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进行手术探查 解析:解析:积极抗休克的同时,应进行针对病因处理,打断其恶性循环,故应同时
10、行手术探查。4.下列哪项不是中暑的常见原因(分数:2.00)A.环境温度过高B.产热增加C.散热障碍D.汗腺功能障碍E.睡眠不足 解析:解析:因为环境温度过高、产热增加、散热障碍、汗腺功能障碍均会引起体温升高,导致中暑,而睡眠不足不会引起体温升高。5.患者,男,45 岁,盛夏季节连续 3 天在炼钢炉旁工作,第 3 天下午工作 2 小时感头痛、头昏,随即出现嗜睡、面色潮红、脉速、气促、皮肤干燥无汗,被送往医务室,考虑为中暑。为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体检项目是(分数:2.00)A.体温+神经反射 B.呼吸+意识C.脉搏+血压D.尿量+皮肤色泽E.心率+心律解析:解析:体温+神经反射检查便于临床分级,
11、评估病情严重程度。6.高温环境下,气温超过 35时,人体主要通过哪种方式进行散热(分数:2.00)A.辐射B.蒸发 C.对流D.传导E.呼出解析:解析:此状态下,除蒸发之外,其余各项作用很小。7.在常温下,机体散热的主要机制是(分数:2.00)A.辐射 B.蒸发C.出汗D.不感蒸发E.传导解析:解析:在常温下辐射散热约占总散热量的 60。8.下列因素中,哪些因素能引起皮肤温度发生变化(分数:2.00)A.发汗B.环境温度C.皮肤血流量D.精神因素E.以上都是 解析:解析:发汗、环境温度、皮肤血流量、精神因素均能引起皮肤温度发生变化,故选 E。9.24 小时咯血量超过多少为大咯血(分数:2.00
12、)A.50mlB.100mlC.200mlD.300mlE.500ml 解析:解析:咯血是指喉及其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经口腔咳出。一般认为,24 小时内咯血量少于100ml 为少量咯血,100500ml 为中量咯血,24 小时咯血量大于 500ml 或一次咯血量大于 100ml 为大量咯血。10.咯血患者下列哪项处理不合适(分数:2.00)A.患侧卧位B.鼓励患者咳出滞留于呼吸道的陈血C.剧烈咳嗽者予哌替啶镇咳镇静 D.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E.肌注维生素 K1解析:解析:少量至中量咯血患者可适当予镇静、镇咳治疗,但大咯血时一般不用镇咳,尤其是年老体弱、肺功能不全者不宜使用。禁用吗啡、哌替啶等
13、,以免过度抑制咳嗽引起窒息。11.抢救人咯血窒息时,最关键的措施是(分数:2.00)A.让患者取患侧卧位B.立即使用中枢呼吸兴奋剂C.立即使用鼻导管吸氧D.立即采用解除呼吸道梗阻的措施 E.立即输血或输液解析:解析:抢救人咯血窒息时,最关键的措施是立即采用解除呼吸道梗阻的措施。12.以下哪项不是大咯血窒息的临床表现(分数:2.00)A.剧烈胸痛 B.唇、面发绀C.三凹征D.烦躁不安,甚至昏迷E.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解析:解析:大咯血窒息临床表现主要因大气道阻塞引起机体缺氧,可表现出胸闷、气促、三凹征及神志改变,少有剧烈胸痛。13.大咯血窒息患者体位引流取(分数:2.00)A.半坐卧位B.平卧位C.
14、健侧平卧位D.患侧平卧位E.患侧卧位、头低、脚高 解析:解析:咯血患者取患侧卧位,头低,脚高位,以利于陈血引流。14.影响心搏骤停患者预后最主要的因素是(分数:2.00)A.原发病B.并发症C.发病前状况D.发病时心律表现E.开始 CPR 时间 解析:解析:开始 CPR 时间、除颤时间、并发症、发病状况及发病时心律是影响复苏预后的重要因素,而其中影响预后最主要的因素为开始 CPR 时间。随着开始复苏时间的延长,存活出院率和神经功能的完整性也逐渐下降,每延误一分钟复苏成功率下降约 10。15.心搏骤停最常见的病因为(分数:2.00)A.冠心病 B.心肌炎C.肥厚型心肌病D.高血钾E.窒息解析:解
15、析:引起心脏骤停的原因有心源性及非心源性,而心源性是最常见且最重要的原因。而冠心痛及并发症引起的心脏骤停约占心源性心脏骤停的 80。16.心肺复苏用药首选(分数:2.00)A.阿托品B.肾上腺素 C.胺碘酮D.去甲肾上腺素E.异丙肾上腺素解析:解析:复苏药物使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平均动脉压,从而增加心、脑、肾的供血,保护机体重要器官功能。2010 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仍把肾上腺素作为首选,建议按标准剂量使用。17.心搏骤停处理原则中下列哪项正确(分数:2.00)A.需心电图证实后方施行 CPRB.心音消失是诊断心搏骤停的必备条件C.意识消失及大动脉搏动消失是诊断心搏骤停的必备条件 D.早期复苏只需
16、胸外按压E.以上都不对解析:解析:心肺复苏原则:尽早启动生存链,早启动 EMSS(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系统),早 CPR(心肺复苏),早除颤,早进入高级生命支持。早诊断,早启动 EMSS 是生存链的第一步,而意识丧失及大动脉搏动消失是诊断心搏骤停的主要条件。18.心搏骤停复苏后最易出现(分数:2.00)A.心肌损伤B.肾衰竭C.肝功能衰竭D.脑损伤 E.消化道出血解析:解析:机体不同组织对缺氧耐受性不同,脑组织对缺氧最敏感,供氧中断 5 分钟即可引起脑细胞发生不可逆的病理变化。故心搏骤停患者复苏后易出现脑损伤。19.出现心室纤颤应立即(分数:2.00)A.静注利多卡因B.静注胺碘酮C.静注肾上腺素
17、D.同步电复律E.非同步电复律 解析:解析:终止室颤的有效措施是非同步电复律,只要条件允许,应尽早电复律。20.2010 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分数:2.00)A.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心尖部C.胸骨中段D.胸骨左缘第五肋间E.剑突处解析:二、A3/A4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患者汽车撞伤 4 小时,右上腹痛。查血压 8040mmHg,脉搏 120 次分,右肋部皮肤擦伤,右上腹压痛明显,全腹轻度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音弱,尿色正常。(分数:6.00)(1).首先应做的检查是(分数:2.00)A.腹部 CTB.腹部 B 超C.腹部 X 线片D.尿常规E.腹腔穿刺 解
18、析:解析:腹腔穿刺腹腔灌洗术阳性率可达 90,对判断腹腔内有无脏器损伤和哪一脏器损伤有很大帮助。首先应腹腔穿刺看是否有不凝血或者胃肠内容物被抽出。(2).该例应诊断为(分数:2.00)A.肝破裂失血性休克 B.脾破裂失血性休克C.肾破裂失血性休克D.胰腺破裂失血性休克E.肠破裂失血性休克解析:解析:患者右上腹外伤,为肝脏位置,血压 8040mmHg,脉搏 120 次分,有休克症状,右上腹压痛明显,全腹轻度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考虑为腹腔内大出血。综合判断为肝脏破裂出血性休克。(3).应采取的治疗原则(分数:2.00)A.输血补液,并用升压药物抗休克B.抗休克待血压好转后手术C.先抗休克后手术
19、D.抗休克同时手术 E.大量止血药物不手术解析:解析:肝脏破裂并出血性休克治疗的原则为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进行手术处理,缝合或者切除破裂病灶进行止血,挽救患者生命。三、A3/A4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男性患者,20 岁,溺水 10 分钟后被人从水中救起。查体:血压:00mmHg,呼吸:2 次分,脉搏:12次分,大动脉搏动不明显,心率 12 次分,律欠齐,口周和鼻腔发现水草和污泥。(分数:4.00)(1).现场医疗急救第一步应该是(分数:2.00)A.吸氧B.倒水C.建立静脉通路D.心肺复苏E.清除口腔和鼻腔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解析:解析:首先应清除口腔和鼻腔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2).经过抢救,患者心跳呼吸均恢复,在转送和搬运的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正确(分数:2.00)A.保持呼吸道通畅B.吸氧C.维持静脉通路D.监测生命体征E.予口服药物 解析:解析:溺水濒死期的患者大多有严重和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不宜口服药物,应静脉给药。四、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A苯妥英钠 B卡马西平 C地西泮 D丙戊酸钠 E苯巴比妥(分数:4.00)(1).终止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持续状态首选(分数:2.00)A.B.C. D.E.解析:(2).适用于失神发作治疗的药物(分数:2.00)A.B.C.D. E.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