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三基培训考试药学临床药学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28443       资源大小:55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三基培训考试药学临床药学及答案解析.doc

    1、三基培训考试药学临床药学及答案解析(总分:41.00,做题时间:60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2,分数:2.00)1.药品不良反应(分数:1.00)_2.药品严重不良反应(分数:1.00)_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4,分数:34.00)3.我国对药品不良反应实行:() (分数:1.00)A.公告制度B.报告制度C.检查验收制度D.审核制度4.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应报告该药品引起的:()(分数:1.00)A.严重的不良反应B.严重的和新的不良反应C.所有可疑不良反应D.新的不良反应5.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应报告该药品引起的:() (分数:1.00)A.严重或罕见的不良反应B.严重、罕

    2、见或新的不良反应C.所有可疑不良反应D.新的不良反应6.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主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 (分数:1.00)A.严重的、新的不良反应B.所有可疑的不良反应C.新的不良反应D.严重的不良反应7.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研究者应当报告有关部门的时限为:() (分数:1.00)A.6 小时B.12 小时C.24 小时D.48 小时8.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 (分数:1.00)A.治疗作用与副作用B.防治作用与不良反应C.原发作用与继发作用D.预防作用与治疗作用9.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 (分数:1.00)A.用药剂量过大B.用药时间过长C.毒物产生的药理

    3、作用D.在治疗剂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10.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药理基础是:()(分数:1.00)A.用药量过大B.用药时间过长C.机体敏感性太高D.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11.产生不依从性的首要原因是:() (分数:1.00)A.老年性健忘症B.药物不良反应C.药物的剂型和规格D.缺乏用药指导12.B 型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不包括:()(分数:1.00)A.死亡率高B.很难预测C.发生率高D.常规的毒理学筛选不能发现13.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所采用的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方法分为:()(分数:1.00)A.肯定、可能、不可能B.肯定、很可能、可能、可疑、不可能C.肯定、可能、可疑、不可能

    4、D.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14.下列关于血药浓度影响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性别差异不会影响血药浓度B.不同民族是影响因素之一C.不同剂型也是一个影响因素D.肥胖者使用脂溶性药物的血药浓度可能降低15.拓宽医院药学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是:() (分数:1.00)A.药品消耗分析、药物利用评价B.药物不良反应信息的利用C.药物不良反应信息的利用、药品消耗分析、药物利用评价D.合并用药的相互作用16.下列不需要监测血药浓度的药物是:() (分数:1.00)A.丙戊酸钠B.阿米替林C.安定D.布洛芬17.所谓合理用药是指:() (分数:1.00)A.对

    5、症开药B.安全用药C.价格低廉D.以药物和疾病系统知识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用药18.A 型药品不良反应是由什么所致:() (分数:1.00)A.药物的毒性作用B.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C.药物的化学反应D.药物的治疗作用下降19.肝功能正常而肾功能不全者可选用的药物有:() (分数:1.00)A.磺胺B.庆大霉素C.头孢拉定D.头孢曲松20.C 型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是:() (分数:1.00)A.发病机制为先天性代谢异常B.潜伏期较短C.多发生在长期用药后D.有清晰的时间联系21.以下哪项不是 B 型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分数:1.00)A.药物药理作用增强B.特异的免疫反应

    6、C.药动学上的异常D.遗传异常22.药源性疾病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 (分数:1.00)A.用药史B.药物过敏史C.家族病史D.临床表现23.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条件不包括:() (分数:1.00)A.TDM 实验室B.测定设备C.百级洁净间D.数据处理所需的仪器设备24.下列因素与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药用辅料和药物之间无相互作用B.食物中的油脂可促进脂溶性药物的吸收C.烟草和药物之间只有药动学相互作用,而无药效学相互作用D.食物中的蛋白质、糖和药物无相互作用25.下列不属于一次文献的是:() (分数:1.00)A.各种目录、索引、题录和文摘B.发表在

    7、期刊上的论文C.药学科技资料D.药学专利26.合理用药首要条件是:() (分数:1.00)A.安全性B.有效性C.经济性D.适用性27.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差别在于:() (分数:1.00)A.疾病的种类不同B.药品不同C.剂量不同D.后果和危害程度不同28.进行药物临床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分数:1.00)A.减少药物不良反应B.减少药源性疾病C.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D.评价药物在临床上的地位29.停药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是:() (分数:1.00)A.继发反应B.共济失调C.戒断症状D.症状反跳30.以下关于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1.00)A.红霉素

    8、宜与碱性食物同服B.大量乳制品不宜与诺氟沙星同服C.多食蛋白质食物有利于铁剂吸收D.服多酶片等酶制剂时可饮茶31.对严重的或新的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最迟不超过:() (分数:1.00)A.1 个月B.2 个星期C.7 个工作日D.15 天32.非甾体抗炎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分数:1.00)A.胃肠道反应B.皮肤过敏反应C.出血时间延长D.酸中毒33.苯巴比妥的中毒血浓度为:()(分数:1.00)A.1020 g/mLB.2030 g/mLC.3040 g/mLD.4060 g/mL34.药学信息的特点最准确的是:() (分数:1.00)A.多样性、时效性、公开性、可加工性、实用性B.可

    9、储存性、可传递性、可加工性、即时性C.多样性、时效性、公开性、可加工性、可储存性、可传递性D.多样性、公开性、可加工性、可储存性35.老年患者使用头孢菌素易引起的不良反应是:() (分数:1.00)A.肝损害B.肾功能下降C.维生素 K 缺乏而出血D.呼吸困难36.药学信息的整理包括:() (分数:1.00)A.分类、制作索引、贮存B.分类、编目、贮存C.分类、编目、贮存、查阅D.分类、编目与索引、管理三、问答题(总题数:5,分数:5.00)37.简述临床药师的主要工作职责。(分数:1.00)_38.简述临床药学服务的主要内容。(分数:1.00)_39.哪些情况下需要对治疗药物进行监测?(分数

    10、:1.00)_40.简述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及内容。(分数:1.00)_41.简述治疗药物监测的程序。(分数:1.00)_三基培训考试药学临床药学答案解析(总分:41.00,做题时间:60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2,分数:2.00)1.药品不良反应(分数:1.00)_正确答案:(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解析:2.药品严重不良反应(分数:1.00)_正确答案:(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是指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引起死亡; 致癌、致畸或出生缺陷; 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 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 导致住

    11、院或住院时间延长。)解析: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4,分数:34.00)3.我国对药品不良反应实行:() (分数:1.00)A.公告制度B.报告制度 C.检查验收制度D.审核制度解析:4.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应报告该药品引起的:()(分数:1.00)A.严重的不良反应B.严重的和新的不良反应C.所有可疑不良反应 D.新的不良反应解析:5.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应报告该药品引起的:() (分数:1.00)A.严重或罕见的不良反应B.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C.所有可疑不良反应 D.新的不良反应解析:6.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主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 (分数:1.00)A.严重的、新的不良反

    12、应 B.所有可疑的不良反应C.新的不良反应D.严重的不良反应解析:7.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研究者应当报告有关部门的时限为:() (分数:1.00)A.6 小时B.12 小时C.24 小时 D.48 小时解析:8.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 (分数:1.00)A.治疗作用与副作用B.防治作用与不良反应 C.原发作用与继发作用D.预防作用与治疗作用解析:9.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 (分数:1.00)A.用药剂量过大B.用药时间过长C.毒物产生的药理作用D.在治疗剂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解析:10.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药理基础是:()(分数:1.00)A.用药量

    13、过大B.用药时间过长C.机体敏感性太高D.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 解析:11.产生不依从性的首要原因是:() (分数:1.00)A.老年性健忘症B.药物不良反应C.药物的剂型和规格D.缺乏用药指导 解析:12.B 型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不包括:()(分数:1.00)A.死亡率高B.很难预测C.发生率高 D.常规的毒理学筛选不能发现解析:13.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所采用的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方法分为:()(分数:1.00)A.肯定、可能、不可能B.肯定、很可能、可能、可疑、不可能C.肯定、可能、可疑、不可能D.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 解析:14.下列关于血药浓度影响因素的

    14、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性别差异不会影响血药浓度 B.不同民族是影响因素之一C.不同剂型也是一个影响因素D.肥胖者使用脂溶性药物的血药浓度可能降低解析:15.拓宽医院药学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是:() (分数:1.00)A.药品消耗分析、药物利用评价B.药物不良反应信息的利用C.药物不良反应信息的利用、药品消耗分析、药物利用评价 D.合并用药的相互作用解析:16.下列不需要监测血药浓度的药物是:() (分数:1.00)A.丙戊酸钠B.阿米替林C.安定D.布洛芬 解析:17.所谓合理用药是指:() (分数:1.00)A.对症开药B.安全用药C.价格低廉D.以药物和疾病系统知识为基

    15、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用药 解析:18.A 型药品不良反应是由什么所致:() (分数:1.00)A.药物的毒性作用B.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 C.药物的化学反应D.药物的治疗作用下降解析:19.肝功能正常而肾功能不全者可选用的药物有:() (分数:1.00)A.磺胺B.庆大霉素C.头孢拉定D.头孢曲松 解析:20.C 型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是:() (分数:1.00)A.发病机制为先天性代谢异常B.潜伏期较短C.多发生在长期用药后 D.有清晰的时间联系解析:21.以下哪项不是 B 型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分数:1.00)A.药物药理作用增强 B.特异的免疫反应C.药动学上的异常D.遗

    16、传异常解析:22.药源性疾病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 (分数:1.00)A.用药史 B.药物过敏史C.家族病史D.临床表现解析:23.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条件不包括:() (分数:1.00)A.TDM 实验室B.测定设备C.百级洁净间 D.数据处理所需的仪器设备解析:24.下列因素与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药用辅料和药物之间无相互作用B.食物中的油脂可促进脂溶性药物的吸收 C.烟草和药物之间只有药动学相互作用,而无药效学相互作用D.食物中的蛋白质、糖和药物无相互作用解析:25.下列不属于一次文献的是:() (分数:1.00)A.各种目录、索引、题录和文摘 B

    17、.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C.药学科技资料D.药学专利解析:26.合理用药首要条件是:() (分数:1.00)A.安全性 B.有效性C.经济性D.适用性解析:27.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差别在于:() (分数:1.00)A.疾病的种类不同B.药品不同C.剂量不同D.后果和危害程度不同 解析:28.进行药物临床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分数:1.00)A.减少药物不良反应B.减少药源性疾病C.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D.评价药物在临床上的地位解析:29.停药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是:() (分数:1.00)A.继发反应B.共济失调C.戒断症状D.症状反跳 解析:30.以下关于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的说法

    18、,错误的是:() (分数:1.00)A.红霉素宜与碱性食物同服B.大量乳制品不宜与诺氟沙星同服C.多食蛋白质食物有利于铁剂吸收D.服多酶片等酶制剂时可饮茶 解析:31.对严重的或新的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最迟不超过:() (分数:1.00)A.1 个月B.2 个星期C.7 个工作日D.15 天 解析:32.非甾体抗炎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分数:1.00)A.胃肠道反应 B.皮肤过敏反应C.出血时间延长D.酸中毒解析:33.苯巴比妥的中毒血浓度为:()(分数:1.00)A.1020 g/mLB.2030 g/mLC.3040 g/mLD.4060 g/mL 解析:34.药学信息的特点最准确的

    19、是:() (分数:1.00)A.多样性、时效性、公开性、可加工性、实用性B.可储存性、可传递性、可加工性、即时性C.多样性、时效性、公开性、可加工性、可储存性、可传递性 D.多样性、公开性、可加工性、可储存性解析:35.老年患者使用头孢菌素易引起的不良反应是:() (分数:1.00)A.肝损害B.肾功能下降C.维生素 K 缺乏而出血 D.呼吸困难解析:36.药学信息的整理包括:() (分数:1.00)A.分类、制作索引、贮存B.分类、编目、贮存C.分类、编目、贮存、查阅D.分类、编目与索引、管理 解析:三、问答题(总题数:5,分数:5.00)37.简述临床药师的主要工作职责。(分数:1.00)

    20、_正确答案:(临床药师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 (1) 掌握各类药物的用药动态和最新进展,熟悉药品,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使用注意事项,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 (2) 参与临床查房、会诊、抢救和疑难病例讨论,对药物治疗提出建议和意见,并建立病历。 (3) 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并根据测定结果,进行药动学参数计算,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 (4) 注意收集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并及时上报。 (5) 定期开展处方分析和用药情况调查,对医院的药物利用情况、用药趋势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利用药物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6) 注意收集整理有关药物治疗方面的信息资料,为临床医生和

    21、病人提供合理用药咨询。 (7) 结合临床开展有关科学研究,如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等。 (8) 参加临床药学专业教学及实习生带教工作;对医务人员及患者进行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解析:38.简述临床药学服务的主要内容。(分数:1.00)_正确答案:(临床药学服务的主要内容就是要运用现代医学和药学科学知识,围绕合理用药这个核心问题,不断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根据目前国内外工作开展和发展趋势,其具体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药师深入临床,参与药物治疗。 治疗药物监测。 药学信息服务。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 药物利用与药物经济学研究。 新制剂、新剂型研究。 结合临床

    22、开展有关科学研究。 教育与培训。)解析:39.哪些情况下需要对治疗药物进行监测?(分数:1.00)_正确答案:(以下情况需要对治疗物进行监测: (1) 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毒副作用强的药物,如地高辛,毒性反应的发生率为 35%,且剂量不足和剂量过量的临床症状十分相似,通过监测,调整剂量,既做到有效,又可降低和避免毒性反应的发生。 (2) 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征的药物,如保泰松、苯妥英钠等,当体内代谢这些药物的能力达到饱和时,再稍加量即会引起血药浓度的明显增高,药物的半衰期明显延长,增加了中毒的发生率。 (3) 病人患有肾、肝、心、胃肠道疾病等,常会引起药动学参数的显著变化。 (4) 一些需要

    23、长期使用的药物,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血药浓度逐渐升高,出现蓄积中毒,或者引起血药浓度逐渐降低而疗效不佳。 (5) 合并用药时,由于药物相互作用而引起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变化。 (6) 药物中毒症状与疾病症状不易区别的药物,如地高辛控制心律失常时,药物过量也可引起心律失常。 (7) 药动学个体差异很大,特别是由于遗传造成药物代谢速率明显差异的情况,如普鲁卡因胺的乙酰化代谢。)解析:40.简述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及内容。(分数:1.00)_正确答案:(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继

    24、发反应、特异质遗传素质反应、药物依赖性、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解析:41.简述治疗药物监测的程序。(分数:1.00)_正确答案:(治疗药物监测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申请:一般应填写申请单。 (2) 取样:取样多少与具体时间,应根据监测的要求、目的及具体药物而定,并根据数据处理的方法而定。 (3) 测定:测定方法的选择必须注意到精密度、灵敏度、专属性、价格、标本测定时间的长短,按照分析方法的标准化操作进行。 (4) 数据处理:根据测定结果,拟合药动学模型,求出病人的药动学参数,以此分析体内药物浓度动态,制订合理的给药方案。 (5) 临床观察:在血药浓度测定的同时要观察药物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了解血药浓度与药物反应的关系。 (6) 结果分析:测定结果分析灵活性大,必须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共同分析。 (7) 报告:根据测定结果、临床表现、数据处理综合分析来填写,原则上包括血药浓度、参数、评价和建议。)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三基培训考试药学临床药学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wealthynice1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