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基培训考试精神科学儿童心理发育障碍、童年少年行为和情绪障碍及答案解析(总分:40.00,做题时间:60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5.00)1.儿童孤独症 (分数:1.00)_2.儿童多动症 (分数:1.00)_3.Tourette 综合征 (分数:1.00)_4.分离性焦虑障碍 (分数:1.00)_5.Asperger 综合征 (分数:1.00)_二、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6.使用中枢兴奋剂治疗多动障碍时可能诱发或加重() (分数:1.00)A.抑郁情绪B.攻击性行为C.冲动行为D.抽动行为E.兴奋行为7. 诊断分离性焦虑症,必须是患儿起病于 6 岁前,符合
2、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 (分数:1.00)A.1 周B.2 周C.1 个月D.6 个月E.1 年8.关于中枢兴奋药治疗多动症的使用中哪一项不正确() (分数:1.00)A.只能用于 6 岁以上患者B.需要终生服药C.不能晚上服用D.不用于合并抽动障碍者E.一般于每日早晨上学前口服9.下列属于儿童少年期特发性情绪障碍的是() (分数:1.00)A.对立违抗性障碍B.品行障碍C.Tourette 综合征D.分离性焦虑障碍E.选择性缄默症10.某男孩,9 岁, 小学三年级, 诊断为抽动障碍。最合适的治疗药物是() (分数:1.00)A.哌甲酯B.氟哌啶醇C.多虑平D.地西泮E.脑复康11.关于
3、孤独症的病因,下列哪项不对() (分数:1.00)A.遗传因素B.教育方法不当C.免疫系统损害D.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系统异常E.脑器质性损害12.孤独症一般起病于几岁前() (分数:1.00)A.1 岁B.3 岁C.7 岁D.12 岁E.18 岁13.关于多动症的病程标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1.00)A.起病于 7 岁前(多在 3 岁左右),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 1 个月B.起病于 7 岁前(多在 3 岁左右),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 3 个月C.起病于 7 岁前(多在 3 岁左右),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 6 个月D.起病于岁前(多在岁左右),符合症状标准
4、和严重标准至少已个月E.起病于 18 岁前(多在 6 岁左右),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 6 个月14.诊断品行障碍的病程标准是符合症状标准及严重标准至少已() (分数:1.00)A.6 个月B.3 个月C.1 个月D.12 个月E.1 周15.抽动障碍最常见的共病是() (分数:1.00)A.多动症B.强迫症C.心境障碍D.孤独症E.品行障碍三、(二)X 型题(总题数:10,分数:10.00)16.患儿使用中枢兴奋剂可能会出现以下哪些副作用() (分数:1.00)A.食欲下降B.失眠C.头痛D.烦躁和易怒E.影响生长发育17.下列关于孤独症的典型症状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1.0
5、0)A.语言发育障碍B.人际交往障碍C.兴趣范围狭窄D.行为方式刻板E.感知觉异常18.下列关于孤独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1.00)A.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B.患病率为(34)/万C.多见于男性D.起病于婴幼儿期E.约 3/4 合并精神发育迟滞19.下列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的有() (分数:1.00)A.Asperger 综合征B.Rett 综合征C.Heller 综合征D.Tourette 综合征E.儿童孤独症20.关于品行障碍的治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1.00)A.目前对于品行障碍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用来处理其他伴随症状B.对冲动攻击行为可试用氟哌啶醇、
6、碳酸锂、卡马西平等药物C.对于活动过度或多动症儿童伴有品行障碍者,可使用哌甲酯(利他林)D.对于焦虑抑郁症状可选用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药物E.以上都不对21.抽动障碍的特点是() (分数:1.00)A.不随意、突发、快速、重复和非节律性B.可以受意志控制在短时间内暂时不发生, 但却不能长时间地控制不发生抽动症状C.睡眠时症状减轻或消失D.在受到心理刺激、情绪紧张、躯体疾病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发作较频繁E.抽动时有意识丧失22.关于 Rett 综合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也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B.主要发生在女性儿童C.临床表现与孤独症类似D.与孤独症的鉴别要点在于 Re
7、tt 综合征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较为突出,如共济失调、肌张力异常、脊柱侧凸或后凸E.多见于男孩23.关于儿童孤独症患者的社会交往障碍,其典型症状有() (分数:1.00)A.分不清与人的亲疏关系B.难与同龄儿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C.与人相处时缺乏目光对视D.难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E.难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24.临床上诊断抽动障碍时需与下列哪些疾病相鉴别() (分数:1.00)A.小舞蹈症B.肝豆状核变性C.癫痫性肌阵孪D.强迫症E.急性肌张力障碍25.孤独症患者的语言发育障碍可以表现为() (分数:1.00)A.自言自语与当时环境及谈论主题无关B.刻板重复语言C.模仿语言D.无语言E.使用人称
8、代词困难,“你”、“我”、“他”不分四、是非题(总题数:10,分数:10.00)26.少年期仍有癫痫发作是造成儿童孤独症的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分数:1.00)A.正确B.错误27.在 ICD-10 和 CCMD-3 分类中,心理发育障碍只分为两类:特定性发育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分数:1.00)A.正确B.错误28.儿童情绪障碍可以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躯体化症状等。()(分数:1.00)A.正确B.错误29.儿童少年期的情绪障碍有两类,一类与成人的情绪障碍相同,如广泛性焦虑、惊恐发作、抑郁症等,这类情绪障碍可能持续到成人期;另一类情绪障碍特发于童年期,与成人期的情绪障碍无
9、连续性。()(分数:1.00)A.正确B.错误30.儿童行为障碍可以表现为多动、违抗、攻击性行为、违纪行为等;此外还包括社会功能障碍、抽动障碍、进食障碍、排泄障碍等。()(分数:1.00)A.正确B.错误31.儿童孤独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未明,它可能是一种包括遗传因素在内的多种生物学原因引起的弥漫性发育障碍所导致的异常行为综合征。()(分数:1.00)A.正确B.错误32.孤独症患者的智力均受到损害,认知功能障碍也很明显,不可能有能力超常的表现。()(分数:1.00)A.正确B.错误33.教育和训练是儿童孤独症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分数:1.00)A.正确B.错误34.短暂性抽动症
10、是指每天都有抽动, 持续时间不超过 1 个月者。如果持续时间超过 1 个月者则称为慢性抽动症。()(分数:1.00)A.正确B.错误35.儿童情绪障碍的治疗原则是以心理治疗为主,配合使用小剂量抗焦虑药或抗抑郁剂。()(分数:1.00)A.正确B.错误五、问答题(总题数:2,分数:2.00)36.多动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如何治疗? (分数:1.00)_37.简述 Tourette 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分数:1.00)_六、案例分析(总题数:1,分数:3.00)【案例】 患者王某,男,6 岁,幼儿园大班学生。因孤僻、不与人交往、语言表达能力差 4 年余而就诊。现病史:患者 1 岁前发育正常
11、,约 1 岁半后出现孤僻,不与别的孩子一起玩,喜欢一个人玩,在原地转圈,看手玩手,平时与父母、外公外婆关系不亲,父母离开也无所谓,与亲人和周围的人很少有目光的对视, 3 岁刚上幼儿园时还不会说完整句子,而是大声哭闹,直到一个月后才不哭,但从不与小朋友一起玩耍,在幼儿园不听指令,随便下位,老师教课时,他不跟着学,但回家后又无意中把上课的情景反映出来,平时看电视只喜欢看广告和天气预报节目,喜欢玩电器开关、水龙头。对响声较敏感,但常常喊他名字而不理睬人,曾因此而怀疑为听力障碍,到儿童医院五官科就诊并接受听力检查,但未发现异常。平时从不关注周围,见到其他儿童一起玩耍时,没有表现出想去参与的愿望,如入无
12、人之境。客人来访时从来没有表示迎接的行为或感到高兴的情感反应。当需要东西时不会用语言说出来,而是拉着大人的手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跟前。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能讲完整的句子,你我他不分,常重复别人的话。生活自理能力差,吃饭要大人喂,吃饭要坐在固定的位置、用固定的餐具,否则哭闹。5 岁时解大小便仍需要大人协助,不会独立穿衣脱裤。患儿机械记忆力好,能认 100 多个字,去过的地方下次再去能认路。患者对疼痛反应不敏感,从小打针不哭,好像针是打在别人身上似的。 既往史:高热惊厥。 个人史:患者系第一胎,母孕期反应严重,孕早期先兆流产予保胎治疗,于 2003 年 8 月足月剖腹产,体格发育正常,童年无不良遭遇。
13、3 岁上幼儿园,不合群,语言表达能力差,不听老师指令。患者平时爱看广告和天气预报。个性特征:孤僻少语。 家族史:否认两系三代有精神异常史。 体格检查:意识清晰,生命体征正常,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皮肤无黄染,心肺(),神经系统()。 精神检查: 问:你叫什么名字? 答:(未答) 问:几岁了? 答:(未答) 问:你是男孩还是女孩? 答:(未答) 问:这是什么(指皮球)? 答:(未答,但拉其母亲的手要拿球) 问: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答:(未答) 患儿在诊室内表现多动、注意不集中,喜欢玩水龙头开关、电灯开关,坐不住,在诊室内来回走动,拉母亲的手去开门。缺乏与人眼对视,看手玩手,自得其乐。与之讲话时无
14、应答,有时口中叽叽咕咕地讲,不知所云。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尿常规:正常;血生化:正常。染色体:46XY,”G”显带未见异常。影像学检查:头颅 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胸片:未见明显异常。物理诊断学检查:ECG:正常;EEG:正常。 心理量表测评:图片词汇测验(PPVT):IQ 为 40;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109;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35;感觉统合功能评定:前庭功能:35,触觉防御:28,本体感:36,学习能力:20。 请回答以下问题: (分数:3.00)(1).该患者应诊断为什么?简述诊断依据。 (分数:1.00)_(2).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分数:1.
15、00)_(3).该疾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分数:1.00)_三基培训考试精神科学儿童心理发育障碍、童年少年行为和情绪障碍答案解析(总分:40.00,做题时间:60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5.00)1.儿童孤独症 (分数:1.00)_正确答案:(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类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解析:2.儿童多动症 (分数:1.00)_正确答案:(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指发生于儿童时期,表现为与同龄儿童相比,具有明显的、持续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活动过度、任性、冲动等特征的一组综
16、合征。)解析:3.Tourette 综合征 (分数:1.00)_正确答案:(Tourette 综合征在我国常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 是指运动抽动(常是多组肌肉)与声带抽动同时存在,且持续 1 年以上者。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 31。)解析:4.分离性焦虑障碍 (分数:1.00)_正确答案:(分离性焦虑障碍是指儿童与所依恋的对象分离时产生的过度焦虑情绪,依恋对象多是患者的母亲,也可以是祖父母、父亲、其他抚养者或照管者。多起病于 6 岁以前,表现为与依恋对象分离前过分担心依恋对象可能遇到伤害,或者会一去不复返。过分担心依恋对象不在身边时会发生自己走失、被绑架、被杀害或住院等情况,以至可能自己再也见不
17、到亲人。每次分离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或因害怕分离而不想上学,甚至拒绝上学。)解析:5.Asperger 综合征 (分数:1.00)_正确答案:(Asperger 综合征是原因未明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之一,与孤独症同样存在社会交往障碍,局限、重复、刻板的兴趣和活动方式。与孤独症的区别在于此病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解析:二、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6.使用中枢兴奋剂治疗多动障碍时可能诱发或加重() (分数:1.00)A.抑郁情绪B.攻击性行为C.冲动行为D.抽动行为 E.兴奋行为解析:7. 诊断分离性焦虑症,必须是患儿起病于 6 岁前,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
18、) (分数:1.00)A.1 周B.2 周C.1 个月 D.6 个月E.1 年解析:8.关于中枢兴奋药治疗多动症的使用中哪一项不正确() (分数:1.00)A.只能用于 6 岁以上患者B.需要终生服药 C.不能晚上服用D.不用于合并抽动障碍者E.一般于每日早晨上学前口服解析:9.下列属于儿童少年期特发性情绪障碍的是() (分数:1.00)A.对立违抗性障碍B.品行障碍C.Tourette 综合征D.分离性焦虑障碍 E.选择性缄默症解析:10.某男孩,9 岁, 小学三年级, 诊断为抽动障碍。最合适的治疗药物是() (分数:1.00)A.哌甲酯B.氟哌啶醇 C.多虑平D.地西泮E.脑复康解析:11
19、.关于孤独症的病因,下列哪项不对() (分数:1.00)A.遗传因素B.教育方法不当 C.免疫系统损害D.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系统异常E.脑器质性损害解析:12.孤独症一般起病于几岁前() (分数:1.00)A.1 岁B.3 岁 C.7 岁D.12 岁E.18 岁解析:13.关于多动症的病程标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1.00)A.起病于 7 岁前(多在 3 岁左右),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 1 个月B.起病于 7 岁前(多在 3 岁左右),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 3 个月C.起病于 7 岁前(多在 3 岁左右),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 6 个月 D.起病于岁前(多
20、在岁左右),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个月E.起病于 18 岁前(多在 6 岁左右),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 6 个月解析:14.诊断品行障碍的病程标准是符合症状标准及严重标准至少已() (分数:1.00)A.6 个月 B.3 个月C.1 个月D.12 个月E.1 周解析:15.抽动障碍最常见的共病是() (分数:1.00)A.多动症 B.强迫症C.心境障碍D.孤独症E.品行障碍解析:三、(二)X 型题(总题数:10,分数:10.00)16.患儿使用中枢兴奋剂可能会出现以下哪些副作用() (分数:1.00)A.食欲下降 B.失眠 C.头痛 D.烦躁和易怒 E.影响生长发育 解析:17.
21、下列关于孤独症的典型症状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1.00)A.语言发育障碍 B.人际交往障碍 C.兴趣范围狭窄 D.行为方式刻板 E.感知觉异常解析:18.下列关于孤独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1.00)A.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 B.患病率为(34)/万 C.多见于男性 D.起病于婴幼儿期 E.约 3/4 合并精神发育迟滞 解析:19.下列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的有() (分数:1.00)A.Asperger 综合征 B.Rett 综合征 C.Heller 综合征 D.Tourette 综合征E.儿童孤独症 解析:20.关于品行障碍的治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1.00)A
22、.目前对于品行障碍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用来处理其他伴随症状 B.对冲动攻击行为可试用氟哌啶醇、碳酸锂、卡马西平等药物 C.对于活动过度或多动症儿童伴有品行障碍者,可使用哌甲酯(利他林) D.对于焦虑抑郁症状可选用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药物 E.以上都不对解析:21.抽动障碍的特点是() (分数:1.00)A.不随意、突发、快速、重复和非节律性 B.可以受意志控制在短时间内暂时不发生, 但却不能长时间地控制不发生抽动症状 C.睡眠时症状减轻或消失 D.在受到心理刺激、情绪紧张、躯体疾病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发作较频繁 E.抽动时有意识丧失解析:22.关于 Rett 综合征,下列说法正
23、确的是() (分数:1.00)A.也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 B.主要发生在女性儿童 C.临床表现与孤独症类似 D.与孤独症的鉴别要点在于 Rett 综合征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较为突出,如共济失调、肌张力异常、脊柱侧凸或后凸 E.多见于男孩解析:23.关于儿童孤独症患者的社会交往障碍,其典型症状有() (分数:1.00)A.分不清与人的亲疏关系 B.难与同龄儿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 C.与人相处时缺乏目光对视 D.难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 E.难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 解析:24.临床上诊断抽动障碍时需与下列哪些疾病相鉴别() (分数:1.00)A.小舞蹈症 B.肝豆状核变性 C.癫痫性肌阵孪 D.强迫
24、症 E.急性肌张力障碍 解析:25.孤独症患者的语言发育障碍可以表现为() (分数:1.00)A.自言自语与当时环境及谈论主题无关 B.刻板重复语言 C.模仿语言 D.无语言 E.使用人称代词困难,“你”、“我”、“他”不分 解析:四、是非题(总题数:10,分数:10.00)26.少年期仍有癫痫发作是造成儿童孤独症的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27.在 ICD-10 和 CCMD-3 分类中,心理发育障碍只分为两类:特定性发育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28.儿童情绪障碍可以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躯体化症状等
25、。()(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29.儿童少年期的情绪障碍有两类,一类与成人的情绪障碍相同,如广泛性焦虑、惊恐发作、抑郁症等,这类情绪障碍可能持续到成人期;另一类情绪障碍特发于童年期,与成人期的情绪障碍无连续性。()(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30.儿童行为障碍可以表现为多动、违抗、攻击性行为、违纪行为等;此外还包括社会功能障碍、抽动障碍、进食障碍、排泄障碍等。()(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31.儿童孤独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未明,它可能是一种包括遗传因素在内的多种生物学原因引起的弥漫性发育障碍所导致的异常行为综合征。()(分数:1.00)A.正确
26、 B.错误解析:32.孤独症患者的智力均受到损害,认知功能障碍也很明显,不可能有能力超常的表现。()(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33.教育和训练是儿童孤独症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34.短暂性抽动症是指每天都有抽动, 持续时间不超过 1 个月者。如果持续时间超过 1 个月者则称为慢性抽动症。()(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35.儿童情绪障碍的治疗原则是以心理治疗为主,配合使用小剂量抗焦虑药或抗抑郁剂。()(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五、问答题(总题数:2,分数:2.00)36.多动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如何
27、治疗? (分数:1.00)_正确答案:(多动症的临床表现有:(1) 注意障碍:是本病的最主要症状。表现在听课、做作业或其他活动时注意难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或常常不断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患者在活动中不能注意到细节,经常因为粗心发生错误。在与成人交谈时心不在焉,似听非听。(2) 活动过多和冲动:患者经常显得很不安宁,手足的小动作多,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在教室或其他要求安静的场合擅自离开座位,到处乱跑或攀爬,难以从事安静的活动或游戏,仿佛精力特别旺盛。在采取行动前缺乏思考、不顾及后果、凭一时兴趣行事,为此常与同伴发生打斗或纠纷,造成不良后果。(3) 学习困难:因为注意缺陷和多动影响了患
28、者在课堂上的听课效果、完成作业的速度和质量,致使学业成绩差,低于其智力所应该达到的学业成绩。(4) 神经和精神的发育异常:患者的精细动作、协调运动、空间位置觉等发育较差。如翻手、对指运动、系鞋带和扣纽扣都不灵便,左右分辨也困难。少数患者伴有语言发育延迟、语言表达能力差、智力低下等问题。智力测验显示部分患者的智商偏低,言语智商高于操作智商。(5) 品行障碍: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和品行障碍的同病率高达 30%58%。品行障碍表现为攻击性行为,或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及社会准则的行为,如说谎、逃学、流浪不归、纵火、偷盗、欺骗以及对异性的猥亵行为等。(6) 脑电图变化:部分患儿存在脑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慢波
29、多、调幅不佳、不规则,轻微弥漫性节律异常。但这些脑电图异常无特异性,在临床上缺乏诊断意义。 治疗方案及原则:提倡综合治疗,即多种不同的治疗方式相结合,由心理学家、儿童精神病学家、特殊教育教师等同时进行。较单一药物治疗或行为矫正有更明显的效果,且疗效持久。应采取药物治疗、对患儿进行心理治疗和对父母的辅导相结合。药物治疗可改善注意缺陷,降低活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成绩,短期内改善患者与家庭成员的关系。药物治疗中枢兴奋剂哌醋甲酯是本症的首选药物,中枢兴奋剂仅限于 6 岁以上患者使用。药物于每日早晨上学前口服。还可以用抗抑郁剂,常用 SSRIs 类药物;可乐定为二线药,多用于合并有抽动症者;还可
30、选用中药:静灵口服液治疗。同时进行心理治疗及教育训练,如感觉统合训练、注意力训练等。)解析:37.简述 Tourette 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分数:1.00)_正确答案:(Tourette 综合征表现为多种运动抽动和一种或多种发声抽动,多为复杂性抽动,两者多同时出现。抽动可在短时间内受意志控制,在应激下加剧,睡眠时消失。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18 岁前起病,症状可延续至成年,抽动几乎天天发生,一天多次,至少已持续 1 年以上,或间断发生,但 1 年中症状缓解不超过 2 个月。不能用其他疾病来解释不自主抽动和发声。部分患儿伴有多动症、强迫症。 治疗包括:(1) 药物治疗: 氟哌啶醇
31、:约有 2/3 的患儿使用小剂量氟哌啶醇可以好转,常用剂量 18 mg/d,常见副反应为锥体外系副反应、嗜睡、乏力、头昏等。与安坦 16 mg/d 同时应用可减轻锥体外系副反应。 硫必利(泰必利):不良反应较氟哌啶醇小,但疗效也较弱,剂量为 100300 mg/d,分次服,一般 12 周后开始见效。常见副反应为嗜睡、乏力、头昏、胃肠道不适等。 可乐定:约一半患儿有效,对其伴发的多动症症状也可有效。此药也应长期应用 ,23 个月后疗效还可增加。可乐定片剂每片 0.075 mg,剂量为每天 13 片,分 2 次服;亦可使用可乐定贴片通过皮肤吸收,贴在耳后皮肤上,每周换 1 次。主要副反应有过度镇静
32、、头昏、共济失调、心血管副反应等。 利培酮:0.252.5 mg/d,可用于个别难治病例。副反应为锥体外系副反应 , 嗜睡、乏力、头昏等。年幼者慎用。 抗抑郁药:常用氯米帕明、氟西汀等,对伴有强迫症状者有效,抽动亦可减轻,剂量一般要略大于治疗抑郁症的剂量。(2) 心理治疗:主要有家庭治疗、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和认知治疗的目的是调整家庭系统,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的性质,症状波动的原因,消除人际环境中可能对症状的产生或维持有作用的不良因素,减轻患者因抽动症状所继发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习惯逆转训练等行为治疗对矫正抽动症状也有一定疗效。)解析:六、案例分析(总题数:1,分数:
33、3.00)【案例】 患者王某,男,6 岁,幼儿园大班学生。因孤僻、不与人交往、语言表达能力差 4 年余而就诊。现病史:患者 1 岁前发育正常,约 1 岁半后出现孤僻,不与别的孩子一起玩,喜欢一个人玩,在原地转圈,看手玩手,平时与父母、外公外婆关系不亲,父母离开也无所谓,与亲人和周围的人很少有目光的对视, 3 岁刚上幼儿园时还不会说完整句子,而是大声哭闹,直到一个月后才不哭,但从不与小朋友一起玩耍,在幼儿园不听指令,随便下位,老师教课时,他不跟着学,但回家后又无意中把上课的情景反映出来,平时看电视只喜欢看广告和天气预报节目,喜欢玩电器开关、水龙头。对响声较敏感,但常常喊他名字而不理睬人,曾因此而
34、怀疑为听力障碍,到儿童医院五官科就诊并接受听力检查,但未发现异常。平时从不关注周围,见到其他儿童一起玩耍时,没有表现出想去参与的愿望,如入无人之境。客人来访时从来没有表示迎接的行为或感到高兴的情感反应。当需要东西时不会用语言说出来,而是拉着大人的手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跟前。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能讲完整的句子,你我他不分,常重复别人的话。生活自理能力差,吃饭要大人喂,吃饭要坐在固定的位置、用固定的餐具,否则哭闹。5 岁时解大小便仍需要大人协助,不会独立穿衣脱裤。患儿机械记忆力好,能认 100 多个字,去过的地方下次再去能认路。患者对疼痛反应不敏感,从小打针不哭,好像针是打在别人身上似的。 既往史:高
35、热惊厥。 个人史:患者系第一胎,母孕期反应严重,孕早期先兆流产予保胎治疗,于 2003 年 8 月足月剖腹产,体格发育正常,童年无不良遭遇。3 岁上幼儿园,不合群,语言表达能力差,不听老师指令。患者平时爱看广告和天气预报。个性特征:孤僻少语。 家族史:否认两系三代有精神异常史。 体格检查:意识清晰,生命体征正常,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皮肤无黄染,心肺(),神经系统()。 精神检查: 问:你叫什么名字? 答:(未答) 问:几岁了? 答:(未答) 问:你是男孩还是女孩? 答:(未答) 问:这是什么(指皮球)? 答:(未答,但拉其母亲的手要拿球) 问: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答:(未答) 患儿在诊室内表
36、现多动、注意不集中,喜欢玩水龙头开关、电灯开关,坐不住,在诊室内来回走动,拉母亲的手去开门。缺乏与人眼对视,看手玩手,自得其乐。与之讲话时无应答,有时口中叽叽咕咕地讲,不知所云。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尿常规:正常;血生化:正常。染色体:46XY,”G”显带未见异常。影像学检查:头颅 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胸片:未见明显异常。物理诊断学检查:ECG:正常;EEG:正常。 心理量表测评:图片词汇测验(PPVT):IQ 为 40;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109;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35;感觉统合功能评定:前庭功能:35,触觉防御:28,本体感:36,学习能力:20。 请
37、回答以下问题: (分数:3.00)(1).该患者应诊断为什么?简述诊断依据。 (分数:1.00)_正确答案:(该患者诊断为儿童孤独症。诊断依据:患者自 1 岁半起表现为不合群,存在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及行为模式刻板、僵硬,即 kanner 三联征,还存在感知觉异常、认知和智力缺陷。社会功能受损,无法与人正常交流。)解析:(2).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分数:1.00)_正确答案:(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 精神发育迟滞:孤独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和语言发育障碍,很容易将这些症状误认为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表现。多数孤独症患者伴有智力低下,孤独症的智能障碍与精神发育迟
38、滞的区别在于孤独症智力的各方面发展不平衡,智力测验各个分量表的得分高低不一,而精神发育迟滞则是智力的全面发育低下,智力测验各个分量表的得分都普遍性低下。若患者除智力障碍以外,还有与智力发育水平不相称的突出的语言发育障碍,明显的社会交往问题,则应诊断为孤独症合并精神发育迟滞。 (2) 精神分裂症:孤独症患者可伴有一些精神病性症状,两者容易混淆。其鉴别要点在于孤独症是从幼年期以前起病,也可能出生以后就显示出心理发育迟滞,以社会交往、语言等方面发育问题为主要临床表现,药物治疗对这些症状效果不明显。精神分裂症患者起病年龄多在学龄期以后,主要表现为幻觉、思维破裂、词的杂拌及妄想等精神病分裂症的核心症状,
39、语言和智力发育正常,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3) Asperger 综合征:这是原因未明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之一,与孤独症同样存在社会交往障碍,局限、重复、刻板的兴趣和活动方式。与孤独症的区别在于此病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 (4) Heller 综合征:发生在幼儿期,以各种能力迅速倒退为特点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之一。临床表现与孤独症相似,有社会交往障碍、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差,局限、重复、刻板的兴趣和活动方式,对周围事物普遍丧失兴趣等。但 Heller 综合征起病前有 34 年的正常发育阶段,起病后各种功能出现明显而迅速的倒退,据此与孤独症鉴别。 (5) Rett 综合征:也是一种广
40、泛性发育障碍,主要发生在女性儿童,临床表现与孤独症类似。与孤独症的鉴别要点在于 Rett 综合征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较为突出,如共济失调、肌张力异常、脊柱侧凸或后凸、生长发育延迟,半数患者到青少年以后因脊髓萎缩而出现严重的运动不能。 )解析:(3).该疾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分数:1.00)_正确答案:(治疗原则以教育训练为主,包括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社会交往能力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等等。教育和训练是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早期确诊,早期训练是治疗的关键。培训应个体化,内容应涉及社交、语言、行为、运动等方面。能长期坚持才有成效。行为治疗可与培训同时进行,效果更好。 药物治疗无法改变孤独症的病程,目前尚未发现肯定有效的药物。以下药物对某些患儿可以试用:(1) 抗精神病药物:可改善冲动、伤人、自伤、吵闹等行为, 常用药为:氟哌啶醇 0.54.0 mg/d,分 2 次服用。也可选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还可选用舒必利、哌迷清等。(2) 抗抑郁剂:SSRIs 如氟西汀 2.515 mg/d 等,可协助控制不良情绪等症状。(3) 其他:如纳曲酮 520 mg/d,有报道可增加患儿的社交行为。)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