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外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9-(1)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患者男,36 岁,1 周前出现化脓性扁桃体炎,近 1 天突然出现左下颌下肿物、剧痛,伴高热,查体:体温 39,左下颌下肿物,直径 2cm,红肿、压痛,中央可及波动感。考虑诊断是A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B口底化脓性蜂窝织炎C项痈D淋巴结结核E颈深部化脓性蜂窝织炎(分数:2.00)A.B.C.D.E.2.下列有关甲状腺疾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 131碘吸碘率 24 小时高达 40%可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B甲状腺冷结节可为甲状腺囊性腺瘤,亦可为甲状腺癌C甲状腺多发性结节,多数为良性病变D甲状腺未分化性癌,一般不用
2、手术治疗E甲状腺未分化性癌,用放射性碘治疗疗效不满意,通常用外放射治疗(分数:2.00)A.B.C.D.E.3.关于甲状腺结节放射性扫描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A单个“热结节”常提示为高功能腺瘤B甲状腺瘤可表现为“温结节”C甲状腺癌多为“冷结节”D凡“冷结节”都提示为甲状腺癌E甲状腺囊肿可表现为“冷结节”(分数:2.00)A.B.C.D.E.4.确定甲亢患者施行手术时机,错误的是ABMR 在 15%B脉率在 8090 次/分C突眼征好转D甲状腺变硬缩小,血管杂音减轻或消失E体重增加(分数:2.00)A.B.C.D.E.5.甲状腺功能亢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发生危象的有效处理不包括A肾上腺皮质激素静
3、脉滴注B肾上腺激素注射C普萘洛尔服用D碘剂E大剂量应用镇静剂(分数:2.00)A.B.C.D.E.6.导致急性乳腺炎最常见的病菌是A溶血性链球菌B肺炎球菌C白色葡萄球菌D厌氧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数:2.00)A.B.C.D.E.7.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处理是A药物治疗B放射治疗C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D全乳腺切除E增生部位局部切除术(分数:2.00)A.B.C.D.E.8.乳头部位湿疹持续存在 23 周,正确的是A应该做活检B可能是 Paget 病C如果是良性病变,对湿敷或抗生素应该有效D如果是恶性,将会溃烂E以上都是(分数:2.00)A.B.C.D.E.9.乳癌最基本的治疗是手术治疗,外上象限期乳
4、癌的标准手术方式是A典型根治术B改良根治术C扩大根治术D单纯乳房切除术E局部切除+放疗(分数:2.00)A.B.C.D.E.10.能够准确判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部位的方法是A肢体位置试验B静脉注射硫酸镁 10mlC仔细检查肢体各动脉搏动情况D行交感神经阻滞E行动脉造影(分数:2.00)A.B.C.D.E.11.关于动脉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搏动性肿块是动脉瘤最典型的症状B真性动脉瘤好发于主动脉,常因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多发于老年人C假性动脉瘤起因于创伤,好发于股动脉、桡动脉和肱动脉D真性和假性动脉瘤的区别主要在于瘤腔是否与动脉相通E动脉瘤的切除及血管重建术是最合理的手术方法(分数:2.00)
5、A.B.C.D.E.12.以下关于腹股沟管解剖的叙述,错误的是A腹股沟管的内口为内环,外口为外环B前壁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C后壁为腹膜和腹横筋膜D上壁为腹壁下动脉E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和陷窝韧带(分数:2.00)A.B.C.D.E.13.腹外疝的疝环位置相当于疝囊的A底部B体部C颈部D底、体交界处E颈、体交界处(分数:2.00)A.B.C.D.E.14.术中鉴别直疝与斜疝主要依靠A精索与疝囊的关系B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C疝块与内环的关系D疝块是否进入阴囊E是否产生嵌顿(分数:2.00)A.B.C.D.E.15.下列关于外科急腹症的临床特点,错误的是A即使不能做到早期诊断,也可通过剖腹
6、探查达到明确诊断和治疗的目的B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C发病急、进展快、变化多、病情重D大多数需要采取外科手术治疗E急腹症的病因大多数来自消化道和妇科疾病(分数:2.00)A.B.C.D.E.16.空腔脏器损伤时,错误的是A可有腹膜炎B腹腔穿刺抽出物可为胃肠内容物或胆汁C可有膈下游离气体D小肠损伤机会最多E十二指肠球部损伤时,腹膜炎可不明显(分数:2.00)A.B.C.D.E.17.可保守治疗的十二指肠损伤为A第 1 段破裂B第 2 段破裂C第 3 段破裂D第 4 段破裂E十二指肠壁间血肿(分数:2.00)A.B.C.D.E.18.腹部损伤行腹腔穿刺,抽得不凝血液,应诊断为A空腔脏器破裂B实质性脏
7、器破裂C后腹膜血肿D误穿入腹腔血管E前腹壁血肿(分数:2.00)A.B.C.D.E.19.下列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体征中,错误的是A腹式呼吸减弱B腹壁静脉曲张C腹肌紧张D全腹压痛及反跳痛E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分数:2.00)A.B.C.D.E.20.急性腹膜炎并发休克时首选治疗方法是A积极抗休克,待休克纠正后手术B应立即手术C若休克迅速纠正,应继续非手术治疗D若休克不能纠正,不考虑手术E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进行手术治疗(分数:2.00)A.B.C.D.E.21.腹膜后积气的 X 线检查表现为A膈下新月形阴影B穹隆征C镰状韧带征D双肠壁征E花斑状阴影(分数:2.00)A.B.C.D.E.22.溃疡病行胃
8、大部切除的绝对手术适应证是A单纯穿孔B第一次出血C瘢痕性幽门梗阻D医源性溃疡E反复门诊治疗无效的溃疡(分数:2.00)A.B.C.D.E.23.下列关于胃溃疡穿孔的处理,错误的是A腹膜炎严重宜行单纯修补术B一旦确诊后,应尽早手术治疗C饱餐后穿孔宜手术治疗D穿孔合并大出血宜手术治疗E空腹穿孔后压痛仅局限在右上腹,可暂不手术(分数:2.00)A.B.C.D.E.24.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如果在结肠后做胃空肠吻合术时,一般要求近端空肠段离 Treitz 韧带的距离为A68cm 以内B810cm 以内C1012cm 以内D1214cm 以内E1416cm 以内(分数:2.00)A.B.C.D
9、.E.25.胃大部切除术后营养性并发症不包括A营养不足,体重减轻B脂肪泻C骨质疏松D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红细胞性贫血E低蛋白血症(分数:2.00)A.B.C.D.E.26.当行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式)后出现吻合口梗阻时,呕吐物为A呕吐物为食物,无胆汁B呕吐物为胆汁,无食物C呕吐物既有胆汁,又有食物D呕吐物呈酸臭味,有宿食E无呕吐(分数:2.00)A.B.C.D.E.27.以下各项中,属于小儿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是A腹胀B局限性右下腹压痛、肌紧张C肠鸣音减弱或消失D脐周压痛E肝区叩痛(分数:2.00)A.B.C.D.E.28.阑尾残端安全处理的最好方法是A结扎B结扎和包埋C单纯包埋D挤压E
10、苯酚烧灼(分数:2.00)A.B.C.D.E.29.下列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A感染B出血C阑尾残端瘘D盆腔脓肿形成E肠道穿孔(分数:2.00)A.B.C.D.E.30.下述哪一项是小儿阑尾穿孔需行剖腹探查的理由A小儿对腹膜炎的耐受性较成人差B小儿对高热的耐受性较成人差C小儿对抗生素的反应性较成人差D小儿腹膜炎的诊断比较容易明确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C.D.E.31.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十分重要的是A持续发烧B频繁呕吐C右下腹有局限性压疼D腹泻、便秘交替E肠鸣音活跃(分数:2.00)A.B.C.D.E.32.以下哪项为低位小肠梗阻的临床特点A排便、排气停止,腹胀、呕吐
11、明显,可以吐粪B腹痛、呕吐不明显,无排便、排气停止C排便、排气停止,无呕吐,腹痛轻微,无腹胀D无腹胀,有腹痛、呕吐,排便、排气停止E以腹痛和腹胀为主,无呕吐,无排气、排便停止(分数:2.00)A.B.C.D.E.33.以下各项中,应怀疑为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是A明显的全身情况B腹膜炎体征明显C腹部不对称D腹痛为阵发性、持续性加剧E以上都是(分数:2.00)A.B.C.D.E.34.肠梗阻的诊断中最重要的是确定A梗阻原因B肠壁血运有无障碍C肠梗阻部位高低D梗阻程度E肠梗阻发生速度(分数:2.00)A.B.C.D.E.患者男,46 岁,左下肢酸胀沉重,小腿出现蚯蚓状团块 4 年。查体:血压 13
12、0/90mmHg,右下肢正常,左小腿可见明显的静脉曲张,内踝处皮肤增厚,有色素沉着。Trendelenburg式试验和式试验均阳性,Pratt 试验阳性。(分数:4.00)(1).应考虑的诊断是A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B小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C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深浅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D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E深、浅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分数:2.00)A.B.C.D.E.(2).处理为A高位结扎术B股静脉瓣膜成形术C高位结扎加静脉剥脱、交通静脉结扎术D硬化剂局部注射E弹性绷带包扎(分数:2.00)A.B.C.D.E.患者女,45 岁,偶然发现左乳房肿物半月余,肿物无压痛,肿物未见明显增大
13、。既往有结核史,月经规律。查体左乳房外上象限有 2cm1.5cm1.5cm 肿物,质中,无压痛,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楚,活动度好,与局部皮肤有少许粘连。左腋下可扪及 1 枚 1cm 大小肿大淋巴结。(分数:6.00)(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乳腺囊性增生症B左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C左乳房脓肿D左乳癌E左乳房结核(分数:2.00)A.B.C.D.E.(2).对诊断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为A结核菌素试验B乳腺红外线扫描C乳腺 B 超检查D乳腺钼靶 X 线检查E血 CAl53 检测(分数:2.00)A.B.C.D.E.(3).术中冰冻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
14、 2/15,ER(),PR(),cerb-B-2(+)。对该患者术后最佳的全身性辅助治疗为A放疗B内分泌治疗(TAM 10mg Bid po)C化疗(CAF 方案 CTX+EPI+5-Fu)D化疗(CMF 方案 CTX+MTX+5-Fu)E卵巢切除术(分数:2.00)A.B.C.D.E.患者男,33 岁。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 3 个月。无低热、盗汗、乏力等伴随症状。既往体健。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侧颈部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直径呈 1.53cm 不等,质硬,有的相互粘连融合较固定,有的尚可推动,无触压痛。甲状腺触诊未扪及明显包块。(分数:6.00)(1).根据患者情况,诊断应高度怀疑A急性淋巴结
15、炎B慢性淋巴结炎C转移癌D淋巴结结核E恶性淋巴瘤(分数:2.00)A.B.C.D.E.(2).目前临床首先要做的是A进一步询问病史B全面细致地查体C明确原发病灶D制订诊疗计划E先进行抗感染治疗(分数:2.00)A.B.C.D.E.(3).下列检查项目,针对性较强的是A胸部 X 线正侧位片B鼻咽部、喉部内镜检查C甲状腺核素扫描D淋巴结活检E以上都是(分数:2.00)A.B.C.D.E.患者男,32 岁。间歇性上腹部隐痛伴反酸、嗳气 5 年,突然右上腹剧痛 5 小时。查体:T 37.2,P 100次/分,R 16 次/分,BP 130/80mmHg。痛苦面容,被迫体位,大汗淋漓。腹式呼吸消失,全腹
16、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明显,肠鸣音弱。(分数:6.00)(1).首先要考虑的诊断是A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B急性胆囊穿孔C输尿管结石D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E十二指肠憩室穿孔(分数:2.00)A.B.C.D.E.(2).首先要做的检查是A腹部 B 超B腹部 CTC腹部 X 线平片D腹腔穿刺,涂片检查E血、尿淀粉酶检查(分数:2.00)A.B.C.D.E.(3).根据患者情况,治疗宜采取A急诊手术B保守治疗,观察病情变化C输液,应用抗生素D禁食,持续胃肠减压E病情无好转,剖腹探查(分数:2.00)A.B.C.D.E.A急性乙状结肠扭转B手术造成的粘连C肠系膜上动脉栓塞D腹股沟疝嵌顿E肠套叠(分数:6
17、.00)(1).以单纯性机械性不全肠梗阻为主要表现的是(分数:2.00)A.B.C.D.E.(2).以严重症状和轻微的腹部体征不相对称的是(分数:2.00)A.B.C.D.E.(3).老年人容易出现的是(分数:2.00)A.B.C.D.E.A放射治疗B皮质激素疗效良好C联合化疗D甲状腺素疗效较好E甲状腺坚硬,原则上避免手术(分数:4.00)(1).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分数:2.00)A.B.C.D.E.(2).非化脓性亚急性甲状腺炎(分数:2.00)A.B.C.D.E.普外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9-(1)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患者男,36 岁,1 周前出
18、现化脓性扁桃体炎,近 1 天突然出现左下颌下肿物、剧痛,伴高热,查体:体温 39,左下颌下肿物,直径 2cm,红肿、压痛,中央可及波动感。考虑诊断是A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B口底化脓性蜂窝织炎C项痈D淋巴结结核E颈深部化脓性蜂窝织炎(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患者先有口腔感染史,继而出现颌下局限性肿物,伴疼痛、发热,提示急性局部感染,首先考虑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为寒性脓肿,局部无红肿,而且病程较长;口底化脓性蜂窝织炎和颈深部化脓性蜂窝织炎均非局限性病变;项痈根本不是位于颌下。故答案应选 A。2.下列有关甲状腺疾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 131碘吸碘率 24 小时高达
19、40%可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B甲状腺冷结节可为甲状腺囊性腺瘤,亦可为甲状腺癌C甲状腺多发性结节,多数为良性病变D甲状腺未分化性癌,一般不用手术治疗E甲状腺未分化性癌,用放射性碘治疗疗效不满意,通常用外放射治疗(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正常甲状腺 24 小时内摄取碘 131量为人体总量的 30%40%。如果 2 小时吸碘 131量25%,或者 24 小时内50%,且吸碘 131高峰提前,均可诊断为甲亢。故答案应选 A。3.关于甲状腺结节放射性扫描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A单个“热结节”常提示为高功能腺瘤B甲状腺瘤可表现为“温结节”C甲状腺癌多为“冷结节”D凡“冷结节”都提示为
20、甲状腺癌E甲状腺囊肿可表现为“冷结节”(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症,特别是在中年女性中较多见。据了解目前对甲状腺结节有多种检测方法,其中以放射性核素检查最常用,可观察到甲状腺的大小、位置、形态和 131碘化钠吸收后分布的情况。放射性核素扫描根据结节对放射性核素的摄取能力将甲状腺结节分 4 类,凉结节、热结节、温结节和冷结节。甲状腺冷结节是指用放射性元素作甲状腺扫描时,结节所在位置的放射性比附近正常甲状腺组织明显降低或接近无放射性,多见于甲状腺癌,但甲状腺囊肿、腺瘤、出血、纤维化、钙化、甲状腺炎等都可以见到冷结节。如结节所在位置吸收 131碘
21、率接近或相同于正常的甲状腺组织,则称为温结节,它是一种良性的甲状腺腺瘤。如结节所在位置吸收 131碘率高于正常的甲状腺组织为热结节,热结节是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结节,几乎多为良性。故答案应选 D。4.确定甲亢患者施行手术时机,错误的是ABMR 在 15%B脉率在 8090 次/分C突眼征好转D甲状腺变硬缩小,血管杂音减轻或消失E体重增加(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甲亢术前需要 23 周碘剂准备,使甲亢症状得到控制(脉率 90 次/分以下,基础代谢率+20%以下,甲状腺变硬缩小,血管杂音减轻或消失和体重增加)后,可行手术。故答案应选 C。5.甲状腺功能亢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
22、发生危象的有效处理不包括A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滴注B肾上腺激素注射C普萘洛尔服用D碘剂E大剂量应用镇静剂(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甲状腺危象的出现与术前准备不充分有关。临床表现为:术后 1236 小时内高热、脉快而弱、烦躁、谵妄,甚至昏迷,常伴呕吐、水样腹泻。治疗措施包括:碘剂:口服碘剂,紧急时用 10%碘化钾 510m1 加入 10%葡萄糖溶液 500ml 中静脉滴注;给予激素;静咏应用普萘洛尔;适当给予镇静剂;降温;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溶液;吸氧;出现心功能不全者给予毛花苷 C(西地兰)等。故答案应选 B。6.导致急性乳腺炎最常见的病菌是A溶血性链球菌B肺炎球菌C白色
23、葡萄球菌D厌氧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链球菌次之。分娩后妇女全身抗病力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初产妇皮肤柔嫩、乳头易被婴儿吮伤,且缺乏哺乳经验,易导致乳汁淤积,继发感染。故答案应选E。7.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处理是A药物治疗B放射治疗C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D全乳腺切除E增生部位局部切除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本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可用中药或中成药调理,包括疏肝理气,调整卵巢功能等。故答案应选 A。8.乳头部位湿疹持续存在 23 周,正确的是A应该做活检B可能是 Paget 病C如果是良性病变,
24、对湿敷或抗生素应该有效D如果是恶性,将会溃烂E以上都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派杰病(Pagets disease)又称湿疹样癌。分为乳腺派杰氏病(mammary Pagets disease,MPD)和乳腺外派杰病(extra mammary Pagets disease,EMPD)。乳腺派杰氏病发生于乳头和乳晕,乳头下方常合并有乳腺导管内癌或浸润性癌。乳腺外派杰氏病多发生于外阴、阴囊、腹股沟、腋窝、肛周或外耳道等处,其中位于会阴生殖区或肛旁的部分病例可伴有泌尿生殖道或消化道的癌肿。乳头湿疹持续存在,不排除恶性可能。故答案应选 E。9.乳癌最基本的治疗是手术治疗,
25、外上象限期乳癌的标准手术方式是A典型根治术B改良根治术C扩大根治术D单纯乳房切除术E局部切除+放疗(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乳癌根治术是针对乳癌患者采取的常见的外科治疗手段,也是乳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根治术的范围是将整个患病的乳腺连同癌瘤周围 5cm 宽的皮肤、乳腺周围脂肪组织、胸大小肌和其筋膜以及腋窝、锁骨下所有脂肪组织和淋巴结整块切除。患者外上象限期乳癌,考虑行典型根治术治疗。故答案应选 A。10.能够准确判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部位的方法是A肢体位置试验B静脉注射硫酸镁 10mlC仔细检查肢体各动脉搏动情况D行交感神经阻滞E行动脉造影(分数:2.00)A.B.
26、C.D.E. 解析:解析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行血管造影,主要表现为血管狭窄或者闭塞,而受累血管之间的血管壁光滑、平整。故答案应选 E。11.关于动脉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搏动性肿块是动脉瘤最典型的症状B真性动脉瘤好发于主动脉,常因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多发于老年人C假性动脉瘤起因于创伤,好发于股动脉、桡动脉和肱动脉D真性和假性动脉瘤的区别主要在于瘤腔是否与动脉相通E动脉瘤的切除及血管重建术是最合理的手术方法(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真性动脉瘤的瘤壁是变薄弱的血管壁,而假性动脉瘤的瘤壁为与血管相同的周围软组织。故答案应选 D。12.以下关于腹股沟管解剖的叙述,错误的是A腹股
27、沟管的内口为内环,外口为外环B前壁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C后壁为腹膜和腹横筋膜D上壁为腹壁下动脉E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和陷窝韧带(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腹股沟管的内口为内环;外口为外环;前壁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后壁为腹膜和腹横筋膜;上壁为腹内斜肌、腹横肌形成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和陷窝韧带。故答案应选D。13.腹外疝的疝环位置相当于疝囊的A底部B体部C颈部D底、体交界处E颈、体交界处(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腹外疝由疝囊、疝内容物和疝外被盖等组成。疝囊是壁腹膜的憩室样突出部,由疝囊颈和疝囊体组成。疝囊颈是疝囊比较狭窄的
28、部分,是疝环所在的部位,是疝突向体表的门户,又称疝门,亦即腹壁薄弱区或缺损所在。故答案应选 C。14.术中鉴别直疝与斜疝主要依靠A精索与疝囊的关系B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C疝块与内环的关系D疝块是否进入阴囊E是否产生嵌顿(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斜疝疝囊口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直疝疝囊口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故答案应选 B。15.下列关于外科急腹症的临床特点,错误的是A即使不能做到早期诊断,也可通过剖腹探查达到明确诊断和治疗的目的B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C发病急、进展快、变化多、病情重D大多数需要采取外科手术治疗E急腹症的病因大多数来自消化道和妇科疾病(分数:2.00)A
29、. B.C.D.E.解析:解析 外科急腹症是一组发病急、变化快、需要紧急处理或手术的急性腹痛疾病。常易与内、妇等科的急性腹痛产生混淆,需要作好鉴别,以免延误。急腹症需要尽早诊断,不可盲目剖腹探查,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手术创伤。故答案应选 A。16.空腔脏器损伤时,错误的是A可有腹膜炎B腹腔穿刺抽出物可为胃肠内容物或胆汁C可有膈下游离气体D小肠损伤机会最多E十二指肠球部损伤时,腹膜炎可不明显(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十二指肠球部因为腹膜内位器官,故损伤时将导致明显腹膜炎;而其他段十二指肠因为间位或腹膜外位器官,故损伤时腹膜炎可不明显。上消化道穿孔或穿孔较大之消化道穿孔可表
30、现有膈下游离气体。其余 A、B、C、D 均正确。故答案应选 E。17.可保守治疗的十二指肠损伤为A第 1 段破裂B第 2 段破裂C第 3 段破裂D第 4 段破裂E十二指肠壁间血肿(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十二指肠壁内有血肿而无破裂者,可行非手术治疗,包括胃肠减压,静脉输液和营养,注射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多数血肿可吸收,经机化而自愈。若 2 周以上仍不吸收而致梗阻者,可考虑切开肠壁,清除血肿后缝合或行胃空肠吻合。故答案应选 E。18.腹部损伤行腹腔穿刺,抽得不凝血液,应诊断为A空腔脏器破裂B实质性脏器破裂C后腹膜血肿D误穿入腹腔血管E前腹壁血肿(分数:2.00)A.B.
31、C.D.E.解析:解析 腹部损伤时,实质性脏器出血,血液在腹腔中去纤维化,形成不凝血。空腔脏器破裂时穿刺可见肠内容物。腹穿只能抽出腹膜腔内液体,后腹膜血肿及前腹壁血肿均无法通过腹穿诊断。如穿入腹腔血管,则抽出可凝血。故答案应选 B。19.下列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体征中,错误的是A腹式呼吸减弱B腹壁静脉曲张C腹肌紧张D全腹压痛及反跳痛E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是腹膜炎典型的临床表现;腹膜炎引起的肠麻痹使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因此备选答案 A、C、D、E 均正确;而腹壁静脉曲张是门脉高压症的表现。故答案应选 B。20.急性
32、腹膜炎并发休克时首选治疗方法是A积极抗休克,待休克纠正后手术B应立即手术C若休克迅速纠正,应继续非手术治疗D若休克不能纠正,不考虑手术E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进行手术治疗(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急性腹膜炎手术适应证:非手术治疗 68 小时后(不超过 12 小时),不缓解甚至加重;原发病严重,如:消化道穿孔、胆囊坏疽、绞窄性肠梗阻等;腹腔内炎症较重,大量积液,出血严重的肠麻痹或中毒症状,尤其是有休克表现;腹膜炎病因不明确,且无局限趋势。故答案应选 E。21.腹膜后积气的 X 线检查表现为A膈下新月形阴影B穹隆征C镰状韧带征D双肠壁征E花斑状阴影(分数:2.00)A.B.C.
33、D.E. 解析:22.溃疡病行胃大部切除的绝对手术适应证是A单纯穿孔B第一次出血C瘢痕性幽门梗阻D医源性溃疡E反复门诊治疗无效的溃疡(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绝大多数胃、十二指肠溃疡采用内科治疗有效,出现以下情况应为外科手术指征: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严重并发症,如急性穿孔、溃疡大出血、瘢痕性幽门梗阻;胃溃疡恶变;顽固性溃疡,内科治疗无效者。故答案应选 C。23.下列关于胃溃疡穿孔的处理,错误的是A腹膜炎严重宜行单纯修补术B一旦确诊后,应尽早手术治疗C饱餐后穿孔宜手术治疗D穿孔合并大出血宜手术治疗E空腹穿孔后压痛仅局限在右上腹,可暂不手术(分数:2.00)A.B. C.D
34、.E.解析:解析 接近一半的溃疡穿孔可自行闭合或经非保守治疗而闭合,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故答案应选 B。24.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如果在结肠后做胃空肠吻合术时,一般要求近端空肠段离 Treitz 韧带的距离为A68cm 以内B810cm 以内C1012cm 以内D1214cm 以内E1416cm 以内(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胃大部切除进行吻合时,如果采用结肠后式应保证吻合口至 Treitz 韧带的距离为68cm,结肠前术式以 810cm 为宜,这样不易出现吻合口溃疡,同时不易出现输入袢过长易扭曲。故答案应选 A。25.胃大部切除术后营养性并发症不包括A营
35、养不足,体重减轻B脂肪泻C骨质疏松D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红细胞性贫血E低蛋白血症(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的营养并发症包括:体重减轻,主要是长期摄入能量不足造成的;贫血,主要与食物中铁吸收障碍有关,也包括维生素 B12吸收不良;腹泻与脂肪泻,主要与食物排空过快有关;骨病,主要由于钙的吸收减弱造成。故答案应选 E。26.当行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式)后出现吻合口梗阻时,呕吐物为A呕吐物为食物,无胆汁B呕吐物为胆汁,无食物C呕吐物既有胆汁,又有食物D呕吐物呈酸臭味,有宿食E无呕吐(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胆管开口位于吻合口下
36、,胆汁无法进入胃内,胃内容物中不应有胆汁。故答案应选 A。27.以下各项中,属于小儿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是A腹胀B局限性右下腹压痛、肌紧张C肠鸣音减弱或消失D脐周压痛E肝区叩痛(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右下腹体征不明显、不典型,但有局部压痛和肌紧张,是小儿阑尾炎的重要体征。故答案应选 B。28.阑尾残端安全处理的最好方法是A结扎B结扎和包埋C单纯包埋D挤压E苯酚烧灼(分数:2.00)A.B. C.D.E.解析:29.下列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A感染B出血C阑尾残端瘘D盆腔脓肿形成E肠道穿孔(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术后并发症:腹腔出
37、血;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阑尾残株炎;粪瘘。故答案应选 A。30.下述哪一项是小儿阑尾穿孔需行剖腹探查的理由A小儿对腹膜炎的耐受性较成人差B小儿对高热的耐受性较成人差C小儿对抗生素的反应性较成人差D小儿腹膜炎的诊断比较容易明确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小儿阑尾炎又称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儿童常见的急腹症,以 5 岁以上的儿童多见。发病率虽较成人低,但病势较成人严重。弥漫性膜炎的并发率和阑尾穿孔率高,甚至致死,因此必须重视。小儿阑尾炎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短时间内即发生穿孔、坏死、弥漫性腹膜炎,若诊断治疗不及时,则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故应加以重视。
38、所以小儿阑尾穿孔时需紧急手术治疗。故答案应选 A。31.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十分重要的是A持续发烧B频繁呕吐C右下腹有局限性压疼D腹泻、便秘交替E肠鸣音活跃(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小儿发热、腹痛即应考虑到阑尾炎的可能,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观察。不能除外阑尾炎的患儿应留住院严密观察。当患儿入睡时边摇晃边轻拍患儿身体,如表示抗拒或哭啼时应提高警惕,反复进行检查。由于病史询问和叙述困难,常得不到典型的转移性腹痛的病史,腹痛范围较广泛,且有时腹痛不是首发症状。持续性腹痛,开始于上腹或脐周围,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部。阑尾腔阻塞时,伴有阵发性腹痛加重。腹部压痛点多在麦氏点上方。反复
39、检查可发现右下腹有明显压痛,婴幼儿盲肠位置高和活动性大,其压痛点偏内上方,小儿腹壁薄,又欠合作,不易判断有无肌紧张。小儿会出现不愿活动,喜右侧屈膝卧位,走路时腰部屈曲。应耐心、轻柔和仔细检查,并上下、左右进行对比检查。故答案应选 C。32.以下哪项为低位小肠梗阻的临床特点A排便、排气停止,腹胀、呕吐明显,可以吐粪B腹痛、呕吐不明显,无排便、排气停止C排便、排气停止,无呕吐,腹痛轻微,无腹胀D无腹胀,有腹痛、呕吐,排便、排气停止E以腹痛和腹胀为主,无呕吐,无排气、排便停止(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各种类型肠梗阻共同的临床表现为:痛、吐、胀、闭,最常见的检查为 X 透视或
40、拍片,可见多数液平面及胀气肠袢。位置较低会出现吐粪。排便、排气停止。故答案应选 A。33.以下各项中,应怀疑为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是A明显的全身情况B腹膜炎体征明显C腹部不对称D腹痛为阵发性、持续性加剧E以上都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如下情况可考虑诊断为绞窄性肠梗阻:腹痛剧烈,发作急骤,在阵发性疼痛间歇期,仍有持续性腹痛;病程早期即出现休克,并逐渐加重,或经抗休克治疗后,改善不显著;腹膜刺激征明显,体温、脉搏和白细胞计数在观察期间有升高趋势;呕吐或自肛门排出血性液体,或腹腔穿刺吸出血性液体;腹胀不对称,腹部可触及压痛的肠袢。故答案应选 E。34.肠梗阻的诊断中最
41、重要的是确定A梗阻原因B肠壁血运有无障碍C肠梗阻部位高低D梗阻程度E肠梗阻发生速度(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肠梗阻的诊断中,确定单纯性还是绞窄性肠梗阻,关系到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患者的预后,因此至关重要。故答案应选 B。患者男,46 岁,左下肢酸胀沉重,小腿出现蚯蚓状团块 4 年。查体:血压 130/90mmHg,右下肢正常,左小腿可见明显的静脉曲张,内踝处皮肤增厚,有色素沉着。Trendelenburg式试验和式试验均阳性,Pratt 试验阳性。(分数:4.00)(1).应考虑的诊断是A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B小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C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深浅静脉间交通支瓣
42、膜功能不全D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E深、浅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Trendelenburg 试验用于测定大隐静脉及交通静脉瓣膜的功能,方法:患者平卧位,下肢抬高,待曲张静脉空虚后,用止血带扎住大腿上 1/3 处,压迫大隐静脉,保持深静脉通畅,然后嘱患者站立,在 12 分钟内大隐静脉仍保持空虚,尔后慢慢充盈,松开止血带时,静脉自上而下迅速充盈,说明为单纯性股隐静脉交界处瓣膜功能不全。亦称 Trendelenburg式试验阳性。如在未放松止血带前 30 秒钟内,止血带下方静脉迅速充盈,则说明其下方有 1 个或多个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又称Trende
43、lenburg式试验阳性。Pratt 试验:用于测定交通静脉瓣膜功能。患者仰卧,抬高患肢,排空静脉,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带,先从足趾向上至胭窝部缠第一根弹力绷带,再自止血带处向下扎第二根绷带,患者站立,一边向下解第一根绷带,一边向下继续缠第二根绷带,如果在两根绷带之间出现曲张静脉,说明该处有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故答案应选 C。(2).处理为A高位结扎术B股静脉瓣膜成形术C高位结扎加静脉剥脱、交通静脉结扎术D硬化剂局部注射E弹性绷带包扎(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手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根本办法。凡是有症状者,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手术治疗。因为患者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深浅静
44、脉间交通支瓣膜,所以手术不仅要高位结扎剥脱大隐静脉,还要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故答案应选 C。患者女,45 岁,偶然发现左乳房肿物半月余,肿物无压痛,肿物未见明显增大。既往有结核史,月经规律。查体左乳房外上象限有 2cm1.5cm1.5cm 肿物,质中,无压痛,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楚,活动度好,与局部皮肤有少许粘连。左腋下可扪及 1 枚 1cm 大小肿大淋巴结。(分数:6.00)(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乳腺囊性增生症B左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C左乳房脓肿D左乳癌E左乳房结核(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乳腺癌发病年龄在我国以 4060 岁居多。多发生于乳腺的外上象限,
45、其次是乳头、乳晕区和内上象限。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患侧的无痛、单发肿物,质地偏硬,表面不光滑,和周围组织界限不十分清晰。当肿物侵及 Cooper 韧带时可出现局部皮肤的凹陷“酒窝征”,腋窝淋巴结有转移时可及肿大淋巴结。根据上述资料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应该是乳腺癌。乳腺囊性增生症的乳腺肿物多为多发、散在、质软,而且一般不会有腋窝淋巴结的肿大和皮肤的粘连。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主要表现为乳头溢液。乳房脓肿和结核都有其特有的表现和全身症状。故答案应选 D。(2).对诊断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为A结核菌素试验B乳腺红外线扫描C乳腺 B 超检查D乳腺钼靶 X 线检查E血 CAl53 检测(分数:2.00)A.B.C
46、.D. E.解析:解析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怀疑为乳腺癌,因此应选用最可靠的辅助检查方法。钼靶利用软 X 线对软组织良好的穿透可以清楚的显示乳腺组织和肿物,乳腺癌在钼靶上可表现为乳房内高密度肿块,边缘有毛刺状浸润表现,可见小叉状、沙砾状、成簇的钙化点。腋窝淋巴结有肿大者也可以在钼靶的斜位片上显示,是目前对乳腺癌最好的影像诊断方法。乳腺红外线扫描主要是利用血液中血红蛋白对红外线的吸收作用来检查乳腺组织的一种方法,反映局部的血管分布和血流,敏感度不高,多用于乳腺疾病的筛查。B超可以发现 1cm 左右的肿物,但受操作者主观影响较大。仅有部分乳腺癌患者可有 CA153 的增高,对确诊乳腺癌的帮助有限,但
47、可用于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监测。故答案应选 D。(3).术中冰冻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 2/15,ER(),PR(),cerb-B-2(+)。对该患者术后最佳的全身性辅助治疗为A放疗B内分泌治疗(TAM 10mg Bid po)C化疗(CAF 方案 CTX+EPI+5-Fu)D化疗(CMF 方案 CTX+MTX+5-Fu)E卵巢切除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根据患者的病理情况应为 T1N1M0,为A 期绝经前乳腺癌,而且受体均为阴性、cer-B-2(+)提示行内分泌治疗及 CMF 方案的效果欠佳,故 B、D、E 选项不合适,放疗主要是对局部的控制,所以也不正确。该患者应该应用含蒽环类药物的化疗方案预防复发和转移,故 CAF 方案对该患者较为合适。故答案应选 C。患者男,33 岁。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 3 个月。无低热、盗汗、乏力等伴随症状。既往体健。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侧颈部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直径呈 1.53cm 不等,质硬,有的相互粘连融合较固定,有的尚可推动,无触压痛。甲状腺触诊未扪及明显包块。(分数:6.00)(1).根据患者情况,诊断应高度怀疑A急性淋巴结炎B慢性淋巴结炎C转移癌D淋巴结结核E恶性淋巴瘤(分数:2.00)A.B.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