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全科医学练习试卷4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27269       资源大小:67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全科医学练习试卷45及答案解析.doc

    1、全科医学练习试卷 45及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8.00)A适用于运动控制能力差的任何患者,通过刺激使 传出神经兴奋而诱发所需要的肌肉收缩 B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治疗按神经发育顺序进行。利用正常的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射来调节肌张力和诱发正确的运动,同时抵制过强的肌张力和错误运动模式 C主要适用于偏瘫患者,利用联合反应和紧张性反应治疗偏瘫 D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和成人 E神经肌肉再训练的方法,用于肌无力、主动运动困难、中枢性运动障碍、骨关节疾病和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分数:8.00)(1).Brunstrom方法是(分数:2.00)

    2、A.B.C.D.E.(2).Rood方法是(分数:2.00)A.B.C.D.E.(3).Bobath方法是(分数:2.00)A.B.C.D.E.(4).PNF方法是(分数:2.00)A.B.C.D.E.二、A3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患者男性,55 岁,有高血压 4年,与他人争吵后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伴大汗,左肩臂沉重感,经休息约 10分钟后缓解,3 天来频繁发作,心电图示:、AVF 导联的 S-T段压低,T 波倒置。(分数:4.00)(1).该患者应诊断(分数:2.00)A.稳定性心绞痛B.不稳定性心绞痛C.心肌梗死D.心肌炎E.肺栓塞(2).该患者病情平稳后主要的康复措施是(分

    3、数:2.00)A.心理疗法B.个体化的有氧运动C.感应电疗D.光疗E.超声疗法三、A3 型题(总题数:12,分数:72.00)中枢神经由于其解剖学、组织学以及生理学特点,损伤后功能较难恢复。功能恢复的程度往往与损伤后得到适当处理的时间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了一些新理论,找到了一些新治疗方法,过去的有些观点需要重新认识(分数:6.00)(1).一般认为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期最长不超过 2年,对 2年后仍遗留有功能障碍的患者,是否仍有康复治疗的必要?治疗后是否有进一步功能恢复的可能(分数:2.00)A.没有必要,治疗后功能没有进一步恢复可能B.有必要,治疗后功能有进一步恢复可

    4、能C.不肯定D.视情况而定,但进一步功能恢复基本没有可能E.有必要坚持功能训练,但功能不会进一步提高(2).脊髓损伤治疗的最佳时间是伤后(分数:2.00)A.1小时B.6小时内C.12小时内D.24小时内E.48小时内(3).脊髓损伤康复治疗的要点是(分数:2.00)A.急性期着重预防并发症,恢复期着重改善活动能力B.急性期着重恢复肢体功能,恢复期着重改善活动能力C.急性期着重提高活动能力,恢复期着重预防并发症D.急性期着重防止褥疮,恢复期着重改善肢体功能E.急性期着重功能训练,恢复期着重提高活动能力在制定康复治疗方案之前应做必要的功能评定,以便制定适当的对应措施,功能评定也是康复医学重要的技

    5、能之一(分数:6.00)(1).功能独立性评定(FIM)是适用于独立生活上有功能缺陷患者独立生活功能的测量指标,其测量方法包括(分数:2.00)A.康复功能评定方法B.直接功能评估和间接功能评估C.直接观察患者实际生活中的动作D.直接功能评估、间接功能评估和通讯评估E.请患者完成指定的动作,确定患者完成情况(2).BADL评定包括(分数:2.00)A.三大项十小项B.四大项十二小项C.五大项十五小项D.六大项十八小项E.七大项二十一小项(3).生活上有功能缺陷完全依赖的定义是(分数:2.00)A.患者付出的力小于 50%,完成活动需要最大或完全的帮助B.患者付出的力小于 25%,完成活动需要最

    6、大或完全的帮助C.患者付出的力 50%75%,完成活动需要最大或完全的帮助D.患者付出的力小于 50%,完成活动需要部分帮助E.患者付出的力小于 40%,完成活动需要最大或完全的帮助患者女性,56 岁,有咳嗽、咳痰,气喘史 8年,每遇冬季或感冒后加重,平素行走无异常,上楼时气短明显,查体,口唇轻度紫绀,颈静脉无怒张,桶状胸,呼吸音稍低,叩过清音,心率 80次/分,肝不大,双下肢无浮肿。(分数:6.00)(1).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分数:2.00)A.慢性心功能不全B.慢性支气管炎C.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D.支气管扩张E.肺结核(2).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6级评定法评定该患者为(分数:2.00)

    7、A.1级B.2级C.3级D.4级E.5级(3).对该患者康复治疗的方法包括(分数:2.00)A.健康教育B.心理治疗C.营养支持D.物理疗法E.以上均是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了解其致残率和何时、如何进行康复治疗,对于残疾的预防和使患者尽早康复、重返社会非常重要(分数:6.00)(1).脑卒中的残疾率和生活不能自理率分别大约是(分数:2.00)A.40%50%和 22.5%B.50%60%和 32.5%C.70%80%和 42.5%D.80%90%和 52.5%E.以上都不是(2).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原则是(分数:2.

    8、00)A.从急性期开始,尽早开始主动训练,早离床,注意防止废用和误用综合征B.待病情平稳,内外科主要治疗基本结束后开始主动训练,离床,注意防止废用和误用综合征C.不管病情如何都尽早开始主动训练,离床等康复治疗D.患者急性期治疗结束后尽早开始主动训练,离床等康复治疗E.患者出院后尽早到康复科开始主动训练,离床等康复治疗(3).一般认为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始于病后数日,何时可达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最长恢复期一般不超过(分数:2.00)A.13 周,最长一般不超过 1年B.13 个月,最长一般不超过 1年C.13 个月,最长一般不超过 2年D.36 个月,最长一般不超过 2年E.612 个月,最长

    9、一般不超过 2年康复医学的治疗对象是残疾人和有各种功能障碍而影响正常生活或工作的慢性病患者和老年病患者,各种疾病开始采用康复治疗的先后有所不同,其差别是(分数:6.00)(1).骨科、神经科疾病和损伤是康复医学最早和最主要的(分数:2.00)A.研究对象B.禁忌证C.发展基础D.适应证E.以上都不是(2).心脏康复、肺科康复、癌症和疼痛的康复(分数:2.00)A.已经逐渐开展B.已经普遍开展C.已经非常成熟D.尚未开展E.不属康复范畴(3).按照西方康复传统,哪三方面的残疾一般不列入康复医师的处理范围(分数:2.00)A.神经外科、骨科和普外B.心脏、胸科和泌尿C.口腔、耳鼻喉和眼科D.精神、

    10、智力和感官E.消化、呼吸和内分泌徒手肌力检查法(MMT)是肌力评定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测定一块肌肉或肌群的最大收缩能力,掌握它的用法和作用,对于诊断和疗效评定很有帮助(分数:6.00)(1).用于测定肌力收缩的标准是(分数:2.00)A.肌肉收缩力的大小B.肌肉收缩和肌肉收缩对抗阻力的大小C.肌肉收缩、肌肉经过关节的活动度数和肌肉收缩对抗阻力的大小D.肌肉收缩对抗阻力的大小E.肌肉收缩和肌肉经过关节的活动度数的大小(2).MMT的用途是(分数:2.00)A.确定肌力的大小和记录获得或丧失肌力的大小B.确定肌力的大小和记录丧失肌力的大小C.确定肌力的大小和记录获得的大小D.确定肌力的大小和强弱E.

    11、记录、检查肌肉状态(3).仔细地评定肌力可有助于确定(分数:2.00)A.肌肉的损伤程度B.肌力的大小C.肌肉是否痉挛D.治疗的效果E.哪一条神经或神经根受累和脊髓受累的水平临床康复治疗中,为达到较好全面康复的目的,往往需要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措施,了解所用治疗方法的机制和特点是获得预期治疗效果的根本保证(分数:6.00)(1).运动处方的耐力和有氧运动的 3个阶段是(分数:2.00)A.微量阶段、中量阶段和大量阶段B.开始阶段、维持阶段和结束阶段C.小量阶段、中量阶段和大量阶段D.开始阶段、改善阶段和维持阶段E.适应阶段、常规阶段和特殊阶段(2).物理治疗时的物理能被吸收后在体内常发生的变化是

    12、(分数:2.00)A.产生局部效应,并通过神经、经络或体液引起全身性反应B.能量形式的变换,而引起温度变化、离子迁移等物理变化C.能量形式的变换,而引起 pH值、自由基生成、光分解作用等化学变化D.A和 C两项E.B和 C两项(3).心理治疗方法中的支持性心理疗法和理智-情绪疗法的治疗途径是(分数:2.00)A.解释心理障碍的原因是非理性思维,使患者学会区分理性与非理性观点,向非理性观点挑战B.采取疏导、劝说、解释、训练、调整环境和培养兴趣C.采取对事物判断、推理、评价、假设和预期D.采取亲切态度、暖人话语、权威性的解释和暗示E.通过辩论使患者放弃非理性思维,达到理性的思维挛缩主要是指关节挛缩

    13、,按照 Hoffa分类还存在一些其他类型的挛缩,包括皮肤组织挛缩、结缔组织挛缩、肌性挛缩和神经性挛缩,且各有不同特点,如皮肤组织挛缩发生在皮肤,好发于手部,了解这些特点对于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非常重要(分数:6.00)(1).结缔组织挛缩的特点是(分数:2.00)A.皮下组织的挛缩B.皮下组织和肌腱的挛缩C.肌腱和韧带的挛缩D.皮下组织、肌腱和韧带的挛缩E.皮下组织和韧带的挛缩(2).肌性挛缩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分数:2.00)A.肌纤维缩短,收缩成分异常B.肌膜胶原纤维发生改变,肌膜弹性下降,硬化C.仅肌内膜胶原发生改变,肌膜弹性下降硬化D.仅肌外膜胶原发生改变,肌膜弹性下降,硬化E.仅肌束膜胶

    14、原发生改变,肌膜弹性下降,硬化(3).神经性挛缩包括(分数:2.00)A.反射性挛缩B.神经缩短,功能障碍C.痉挛性挛缩D.反射性挛缩、痉挛性挛缩和迟缓性挛缩E.反射性挛缩和迟缓性挛缩肌力增强训练是康复治疗中常用技术之一,理解和掌握肌力增强的理论和方法的正确运用(每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常可达到较好治疗效果(分数:6.00)(1).肌力的大小决定于(分数:2.00)A.肌肉本身体积的大小B.力学、解剖学和生理学条件的综合C.肌肉的初长D.肌肉收缩的长度E.后负荷的大小(2).三种增强肌力训练的类型是(分数:2.00)A.等张性、等长性和等速性B.向心性、离心性和等速性C.开放链性、闭合链性和抗

    15、阻力性D.等张性、闭合链性和抗阻力性E.等长性、等速性和抗阻力性(3).运动处方制定的原则和注意点是(分数:2.00)A.循序渐进和运动处方的调整B.个别对待、循序渐进、运动效应的可逆性和运动处方的调整C.选择适宜的运动方案,发挥对人体的有益作用D.根据个体差异分别制定E.注重运动效应的可逆性和运动处方的调整对新入院患者需要了解其独立生活功能,该评定称之为功能独立性评定(FIM)。做好该项评定,需要掌握独立生活功能缺陷测量的具体指标(分数:6.00)(1).FIM评定为部分依赖时,最小量的接触帮助是指(分数:2.00)A.患者付出的力在全部用力的 50%以上,仅需他人有少量身体接触的帮助B.患

    16、者付出的力在全部用力的 60%以上,仅需他人有少量身体接触的帮助C.患者付出的力在全部用力的 65%以上,仅需他人有少量身体接触的帮助D.患者付出的力在全部用力的 75%以上,仅需他人有少量身体接触的帮助E.患者付出的力在全部用力的 80%以上,仅需他人有少量身体接触的帮助(2).在 FIM评定中的依赖是指(分数:2.00)A.完成动作需要其他人监护或体力上的帮助B.完成动作不需要其他人监护但需要体力上的帮助C.完成动作需要其他人监护但不需要体力上的帮助D.完成动作完全需要其他人帮助E.患者本人不能完成任何动作,依赖器具或他人(3).FIM评定共分为 7级,其中 53 级为(分数:2.00)A

    17、.依赖B.部分依赖C.完全依赖D.独立E.以上都不是从康复医学的发展史可以清楚了解康复医学的发展速度和重要性,康复医学每个发展时期也都有其特点,具体特点是(分数:6.00)(1).功能康复的概念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主要是以针灸、导引和按摩等方法进行功能康复的,我国针刺术传入欧洲是在(分数:2.00)A.15世纪末B.16世纪末C.17世纪末D.18世纪末E.19世纪末(2).西方 Rehebilitation首次针对身心残疾者进行治疗,使其重返社会是在(分数:2.00)A.14世纪末B.15世纪末C.16世纪末D.第一次世界大战中E.第二次世界大战中(3).康复医学的确立期是(分数:2.

    18、00)A.15世纪末B.第一次世界大战中C.第二次世界大战中D.19401970 年E.20世纪 2030 年代患者男性,57 岁,主因颈后疼痛,右上肢放射痛 2天就诊,查血压 130/80mmHg,右上肢肌力+级,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常有双肩酸困,颈后不适,尤以长时低头工作后明显。(分数:6.00)(1).该患者诊断(分数:2.00)A.腔隙性脑梗死B.神经根型颈椎病C.脊髓型颈椎病D.交感神经型颈椎病E.混合型颈椎病(2).在疼痛发作及缓解期,应做运动疗法,以下哪项不适合(分数:2.00)A.增加心肺功能的有氧训练,如:跑步、游泳、羽毛球等B.柔韧性训练C.Bobath疗法D.放松训练E.增

    19、加颈、背肌、肌力的训练,保持肌力平衡(3).下列哪项不是该患者的病因(分数:2.00)A.不良站立及坐的姿势B.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颈部经常处于紧张状态C.外伤D.不良睡眠姿势导致颈肌疲劳E.感染全科医学练习试卷 45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8.00)A适用于运动控制能力差的任何患者,通过刺激使 传出神经兴奋而诱发所需要的肌肉收缩 B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治疗按神经发育顺序进行。利用正常的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射来调节肌张力和诱发正确的运动,同时抵制过强的肌张力和错误运动模式 C主要适用于偏瘫患者,利用联合反应和紧张性反应治疗偏瘫 D适用

    20、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和成人 E神经肌肉再训练的方法,用于肌无力、主动运动困难、中枢性运动障碍、骨关节疾病和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分数:8.00)(1).Brunstrom方法是(分数:2.00)A.B.C. D.E.解析:(2).Rood方法是(分数:2.00)A. B.C.D.E.解析:(3).Bobath方法是(分数:2.00)A.B. C.D.E.解析:(4).PNF方法是(分数:2.00)A.B.C.D.E. 解析:二、A3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患者男性,55 岁,有高血压 4年,与他人争吵后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伴大汗,左肩臂沉重感,经休息约 10分钟后缓解,3 天来频繁

    21、发作,心电图示:、AVF 导联的 S-T段压低,T 波倒置。(分数:4.00)(1).该患者应诊断(分数:2.00)A.稳定性心绞痛B.不稳定性心绞痛 C.心肌梗死D.心肌炎E.肺栓塞解析:(2).该患者病情平稳后主要的康复措施是(分数:2.00)A.心理疗法B.个体化的有氧运动 C.感应电疗D.光疗E.超声疗法解析:三、A3 型题(总题数:12,分数:72.00)中枢神经由于其解剖学、组织学以及生理学特点,损伤后功能较难恢复。功能恢复的程度往往与损伤后得到适当处理的时间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了一些新理论,找到了一些新治疗方法,过去的有些观点需要重新认识(分数:6.00)(1

    22、).一般认为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期最长不超过 2年,对 2年后仍遗留有功能障碍的患者,是否仍有康复治疗的必要?治疗后是否有进一步功能恢复的可能(分数:2.00)A.没有必要,治疗后功能没有进一步恢复可能B.有必要,治疗后功能有进一步恢复可能 C.不肯定D.视情况而定,但进一步功能恢复基本没有可能E.有必要坚持功能训练,但功能不会进一步提高解析:(2).脊髓损伤治疗的最佳时间是伤后(分数:2.00)A.1小时B.6小时内 C.12小时内D.24小时内E.48小时内解析:(3).脊髓损伤康复治疗的要点是(分数:2.00)A.急性期着重预防并发症,恢复期着重改善活动能力 B.急性期着重恢复肢体功

    23、能,恢复期着重改善活动能力C.急性期着重提高活动能力,恢复期着重预防并发症D.急性期着重防止褥疮,恢复期着重改善肢体功能E.急性期着重功能训练,恢复期着重提高活动能力解析:在制定康复治疗方案之前应做必要的功能评定,以便制定适当的对应措施,功能评定也是康复医学重要的技能之一(分数:6.00)(1).功能独立性评定(FIM)是适用于独立生活上有功能缺陷患者独立生活功能的测量指标,其测量方法包括(分数:2.00)A.康复功能评定方法B.直接功能评估和间接功能评估C.直接观察患者实际生活中的动作D.直接功能评估、间接功能评估和通讯评估 E.请患者完成指定的动作,确定患者完成情况解析:(2).BADL评

    24、定包括(分数:2.00)A.三大项十小项B.四大项十二小项C.五大项十五小项D.六大项十八小项 E.七大项二十一小项解析:(3).生活上有功能缺陷完全依赖的定义是(分数:2.00)A.患者付出的力小于 50%,完成活动需要最大或完全的帮助 B.患者付出的力小于 25%,完成活动需要最大或完全的帮助C.患者付出的力 50%75%,完成活动需要最大或完全的帮助D.患者付出的力小于 50%,完成活动需要部分帮助E.患者付出的力小于 40%,完成活动需要最大或完全的帮助解析:患者女性,56 岁,有咳嗽、咳痰,气喘史 8年,每遇冬季或感冒后加重,平素行走无异常,上楼时气短明显,查体,口唇轻度紫绀,颈静脉

    25、无怒张,桶状胸,呼吸音稍低,叩过清音,心率 80次/分,肝不大,双下肢无浮肿。(分数:6.00)(1).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分数:2.00)A.慢性心功能不全B.慢性支气管炎C.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D.支气管扩张E.肺结核解析:(2).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6级评定法评定该患者为(分数:2.00)A.1级B.2级 C.3级D.4级E.5级解析:(3).对该患者康复治疗的方法包括(分数:2.00)A.健康教育B.心理治疗C.营养支持D.物理疗法E.以上均是 解析: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了解其致残率和何时、如何进行康复治疗

    26、,对于残疾的预防和使患者尽早康复、重返社会非常重要(分数:6.00)(1).脑卒中的残疾率和生活不能自理率分别大约是(分数:2.00)A.40%50%和 22.5%B.50%60%和 32.5%C.70%80%和 42.5% D.80%90%和 52.5%E.以上都不是解析:(2).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原则是(分数:2.00)A.从急性期开始,尽早开始主动训练,早离床,注意防止废用和误用综合征 B.待病情平稳,内外科主要治疗基本结束后开始主动训练,离床,注意防止废用和误用综合征C.不管病情如何都尽早开始主动训练,离床等康复治疗D.患者急性期治疗结束后尽早开始主动训练,离床等康复治疗E.患者出院

    27、后尽早到康复科开始主动训练,离床等康复治疗解析:(3).一般认为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始于病后数日,何时可达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最长恢复期一般不超过(分数:2.00)A.13 周,最长一般不超过 1年B.13 个月,最长一般不超过 1年C.13 个月,最长一般不超过 2年 D.36 个月,最长一般不超过 2年E.612 个月,最长一般不超过 2年解析:康复医学的治疗对象是残疾人和有各种功能障碍而影响正常生活或工作的慢性病患者和老年病患者,各种疾病开始采用康复治疗的先后有所不同,其差别是(分数:6.00)(1).骨科、神经科疾病和损伤是康复医学最早和最主要的(分数:2.00)A.研究对象B.禁忌

    28、证C.发展基础D.适应证 E.以上都不是解析:(2).心脏康复、肺科康复、癌症和疼痛的康复(分数:2.00)A.已经逐渐开展 B.已经普遍开展C.已经非常成熟D.尚未开展E.不属康复范畴解析:(3).按照西方康复传统,哪三方面的残疾一般不列入康复医师的处理范围(分数:2.00)A.神经外科、骨科和普外B.心脏、胸科和泌尿C.口腔、耳鼻喉和眼科D.精神、智力和感官 E.消化、呼吸和内分泌解析:徒手肌力检查法(MMT)是肌力评定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测定一块肌肉或肌群的最大收缩能力,掌握它的用法和作用,对于诊断和疗效评定很有帮助(分数:6.00)(1).用于测定肌力收缩的标准是(分数:2.00)A.肌

    29、肉收缩力的大小B.肌肉收缩和肌肉收缩对抗阻力的大小C.肌肉收缩、肌肉经过关节的活动度数和肌肉收缩对抗阻力的大小 D.肌肉收缩对抗阻力的大小E.肌肉收缩和肌肉经过关节的活动度数的大小解析:(2).MMT的用途是(分数:2.00)A.确定肌力的大小和记录获得或丧失肌力的大小 B.确定肌力的大小和记录丧失肌力的大小C.确定肌力的大小和记录获得的大小D.确定肌力的大小和强弱E.记录、检查肌肉状态解析:(3).仔细地评定肌力可有助于确定(分数:2.00)A.肌肉的损伤程度B.肌力的大小C.肌肉是否痉挛D.治疗的效果E.哪一条神经或神经根受累和脊髓受累的水平 解析:临床康复治疗中,为达到较好全面康复的目的

    30、,往往需要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措施,了解所用治疗方法的机制和特点是获得预期治疗效果的根本保证(分数:6.00)(1).运动处方的耐力和有氧运动的 3个阶段是(分数:2.00)A.微量阶段、中量阶段和大量阶段B.开始阶段、维持阶段和结束阶段C.小量阶段、中量阶段和大量阶段D.开始阶段、改善阶段和维持阶段 E.适应阶段、常规阶段和特殊阶段解析:(2).物理治疗时的物理能被吸收后在体内常发生的变化是(分数:2.00)A.产生局部效应,并通过神经、经络或体液引起全身性反应B.能量形式的变换,而引起温度变化、离子迁移等物理变化C.能量形式的变换,而引起 pH值、自由基生成、光分解作用等化学变化D.A和 C

    31、两项E.B和 C两项 解析:(3).心理治疗方法中的支持性心理疗法和理智-情绪疗法的治疗途径是(分数:2.00)A.解释心理障碍的原因是非理性思维,使患者学会区分理性与非理性观点,向非理性观点挑战B.采取疏导、劝说、解释、训练、调整环境和培养兴趣C.采取对事物判断、推理、评价、假设和预期D.采取亲切态度、暖人话语、权威性的解释和暗示E.通过辩论使患者放弃非理性思维,达到理性的思维 解析:挛缩主要是指关节挛缩,按照 Hoffa分类还存在一些其他类型的挛缩,包括皮肤组织挛缩、结缔组织挛缩、肌性挛缩和神经性挛缩,且各有不同特点,如皮肤组织挛缩发生在皮肤,好发于手部,了解这些特点对于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

    32、非常重要(分数:6.00)(1).结缔组织挛缩的特点是(分数:2.00)A.皮下组织的挛缩B.皮下组织和肌腱的挛缩C.肌腱和韧带的挛缩D.皮下组织、肌腱和韧带的挛缩 E.皮下组织和韧带的挛缩解析:(2).肌性挛缩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分数:2.00)A.肌纤维缩短,收缩成分异常B.肌膜胶原纤维发生改变,肌膜弹性下降,硬化 C.仅肌内膜胶原发生改变,肌膜弹性下降硬化D.仅肌外膜胶原发生改变,肌膜弹性下降,硬化E.仅肌束膜胶原发生改变,肌膜弹性下降,硬化解析:(3).神经性挛缩包括(分数:2.00)A.反射性挛缩B.神经缩短,功能障碍C.痉挛性挛缩D.反射性挛缩、痉挛性挛缩和迟缓性挛缩 E.反射性挛缩

    33、和迟缓性挛缩解析:肌力增强训练是康复治疗中常用技术之一,理解和掌握肌力增强的理论和方法的正确运用(每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常可达到较好治疗效果(分数:6.00)(1).肌力的大小决定于(分数:2.00)A.肌肉本身体积的大小B.力学、解剖学和生理学条件的综合 C.肌肉的初长D.肌肉收缩的长度E.后负荷的大小解析:(2).三种增强肌力训练的类型是(分数:2.00)A.等张性、等长性和等速性 B.向心性、离心性和等速性C.开放链性、闭合链性和抗阻力性D.等张性、闭合链性和抗阻力性E.等长性、等速性和抗阻力性解析:(3).运动处方制定的原则和注意点是(分数:2.00)A.循序渐进和运动处方的调整B.

    34、个别对待、循序渐进、运动效应的可逆性和运动处方的调整 C.选择适宜的运动方案,发挥对人体的有益作用D.根据个体差异分别制定E.注重运动效应的可逆性和运动处方的调整解析:对新入院患者需要了解其独立生活功能,该评定称之为功能独立性评定(FIM)。做好该项评定,需要掌握独立生活功能缺陷测量的具体指标(分数:6.00)(1).FIM评定为部分依赖时,最小量的接触帮助是指(分数:2.00)A.患者付出的力在全部用力的 50%以上,仅需他人有少量身体接触的帮助B.患者付出的力在全部用力的 60%以上,仅需他人有少量身体接触的帮助C.患者付出的力在全部用力的 65%以上,仅需他人有少量身体接触的帮助D.患者

    35、付出的力在全部用力的 75%以上,仅需他人有少量身体接触的帮助 E.患者付出的力在全部用力的 80%以上,仅需他人有少量身体接触的帮助解析:(2).在 FIM评定中的依赖是指(分数:2.00)A.完成动作需要其他人监护或体力上的帮助 B.完成动作不需要其他人监护但需要体力上的帮助C.完成动作需要其他人监护但不需要体力上的帮助D.完成动作完全需要其他人帮助E.患者本人不能完成任何动作,依赖器具或他人解析:(3).FIM评定共分为 7级,其中 53 级为(分数:2.00)A.依赖B.部分依赖 C.完全依赖D.独立E.以上都不是解析:从康复医学的发展史可以清楚了解康复医学的发展速度和重要性,康复医学

    36、每个发展时期也都有其特点,具体特点是(分数:6.00)(1).功能康复的概念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主要是以针灸、导引和按摩等方法进行功能康复的,我国针刺术传入欧洲是在(分数:2.00)A.15世纪末B.16世纪末C.17世纪末 D.18世纪末E.19世纪末解析:(2).西方 Rehebilitation首次针对身心残疾者进行治疗,使其重返社会是在(分数:2.00)A.14世纪末B.15世纪末C.16世纪末D.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E.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解析:(3).康复医学的确立期是(分数:2.00)A.15世纪末B.第一次世界大战中C.第二次世界大战中D.19401970 年 E.20世纪 2

    37、030 年代解析:患者男性,57 岁,主因颈后疼痛,右上肢放射痛 2天就诊,查血压 130/80mmHg,右上肢肌力+级,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常有双肩酸困,颈后不适,尤以长时低头工作后明显。(分数:6.00)(1).该患者诊断(分数:2.00)A.腔隙性脑梗死B.神经根型颈椎病 C.脊髓型颈椎病D.交感神经型颈椎病E.混合型颈椎病解析:(2).在疼痛发作及缓解期,应做运动疗法,以下哪项不适合(分数:2.00)A.增加心肺功能的有氧训练,如:跑步、游泳、羽毛球等B.柔韧性训练C.Bobath疗法 D.放松训练E.增加颈、背肌、肌力的训练,保持肌力平衡解析:(3).下列哪项不是该患者的病因(分数:2.00)A.不良站立及坐的姿势B.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颈部经常处于紧张状态C.外伤D.不良睡眠姿势导致颈肌疲劳E.感染 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全科医学练习试卷4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deputyduring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