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内科主治医师传染病学(专业知识)-试卷3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26403       资源大小:54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内科主治医师传染病学(专业知识)-试卷31及答案解析.doc

    1、内科主治医师传染病学(专业知识)-试卷 31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3/A4 型题(总题数:1,分数:8.00)女性,25 岁,农民。怀孕 3 个月,突然寒战,高热,大汗,间日发作 2 周就诊。血涂片找到疟原虫。(分数:8.00)(1).在进行体检时,最常见体征是(分数:2.00)A.贫血貌B.巩膜黄染C.脾肿大D.肝肿大E.唇周单纯疱疹(2).此时最好选用哪种药物(分数:2.00)A.乙胺嘧啶B.氯喹C.阿的平D.氯喹加伯氨喹E.奎宁(3).病人通过上述治疗,症状消失,足月行剖宫产,手术中出血较多,输血 200ml,3 个月后再次突然寒战,高热大汗,仍然间

    2、日发作,其可能原因是(分数:2.00)A.重新感染B.复发C.再燃D.输血疟疾E.不同型疟原虫混合感染(4).病人再次疟疾发作的发病机制是(分数:2.00)A.疟原虫感染后不产生持久免疫B.第一次抗疟治疗未消灭红细胞内期疟原虫C.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产生耐药D.输血输人疟原虫E.第一次抗疟治疗未杀灭肝脏内红细胞外疟原虫二、案例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16.00)患者,男性,46 岁。2003 年 9 月就诊。间歇性发热 2 个月,发热间隔不规律,伴寒战、乏力、恶心、呕吐,近两日出现尿少,尿黄,头痛,腰痛,1 日前出现意识障碍。发病前 40 天由泰国考察归国。体检:T405,R23 次min,P

    3、98 次min,BP12580mmHg,巩膜轻度黄染,肝区叩痛(一)。化验:Hb90gL,WBC8510 9 L,RBC2410 12 L。脑脊液:白细胞 11010 6 L,糖28mmolL,氯化物 110mmol,L,蛋白定量 064gL。(分数:10.00)(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急性黄疸型肝炎B.流行性乙型脑炎C.脑型疟疾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急性胆道感染(2).诊断为脑型疟疾,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分数:2.00)A.受感染红细胞堵塞微血管B.继发细菌感染C.细胞因子的作用D.低血糖E.疟原虫侵犯脑组织(3).该患者最适应的治疗是(分数:2.00)A.给予抗菌

    4、药物B.口服伯氨喹C.氯喹+伯氨喹D.干扰素E.糖皮质激素(4).给予氯喹+伯氨喹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体温骤降并自行出院,但 1 日后再次出现高热,目前应如何处理(分数:2.00)A.改用青蒿素B.可能是并发细菌感染,给予抗生素C.给予退热降温D.加大氯喹和伯氨喹剂量E.改用喹宁(5).目前疟疾的预防措施主要有(分数:2.00)A.根治疟疾现症病人和带虫者B.药物预防C.注射疫苗D.清除蚊蝇滋生场所并杀灭成虫E.隔离感染者患者,男性,26 岁,畏寒,继之发热,体温最高达 39,伴头痛,3 小时后退热,退热后体可、食欲好,每 23 天发热 1 次。(分数:6.00)(1).明确诊断还需进行哪些

    5、检查(分数:2.00)A.血常规B.血培养C.血涂片D.间接血凝试验E.免疫学试验(2).此患者应首先考虑到的诊断为(分数:2.00)A.流行性乙型脑炎B.败血症C.间日疟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伤寒(3).此患者确诊为间日疟,其每次发展经历包括(分数:2.00)A.低热期B.寒战期C.高热期D.大汗期E.恢复期三、A2 型题(总题数:2,分数:4.00)1.男,45 岁,发现慢性血吸虫病 10 年,近来体检发现肝肋下 1cm,剑突下 4 指,脾达脐平,日本血吸虫血清循环抗体(+),肝功能 ALT100UL,无黄疸。对病原体最有效的治疗为(分数:2.00)A.护肝治疗B.切脾手术治疗C.护肝治

    6、疗后吡喹酮治疗D.激素治疗E.呋喃丙胺治疗2.男性,35 岁,浙江人,1 个月前因捕鱼着凉,近日发热,体温 385,腹泻稀便。查:无欲外观,周身可见荨麻疹,无黄疸,肝肋下 10cm,脾肋下 20cm,脾轻压痛。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 1510 9 L,嗜酸粒细胞 0004。其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伤寒B.副伤寒C.阿米巴肝脓肿D.急性血吸虫病E.粟粒性结核四、A3/A4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男,45 岁,在湖南打工人员,反复腹泻 2 年,有时粪便带黏液脓血。查体:心肺无异常,肝剑下 3cm、质中,脾肋下 35cm、质硬。化验:血常规:WBC7610 9 L,中性 062

    7、,嗜酸性粒细胞 010;大便常规为黏液脓血便,镜检 RBC(+)HP,WBC(+)HP。(分数:6.00)(1).该患者的第一诊断应考虑(分数:2.00)A.慢性细菌性痢疾B.慢性血吸虫病C.丝虫病D.溃疡性结肠炎E.疟疾(2).应做进一步检查不包括(分数:2.00)A.肝脾 B 超检查或腹部 CT 检查B.血清血吸虫抗体检查C.结肠镜活检D.粪便检查虫卵或孵育毛蚴E.骨髓穿刺,检查骨髓象(3).应选用下列哪种治疗方法(分数:2.00)A.氯喹,第 1 天 1000mg,第 2、3 天各 750mgB.吡喹酮,总剂量为 40ragkg,分 12 次,1 日服用C.吡喹酮,总剂量为 60mgkg

    8、,分 2 日,46 次服用D.乙胺嗪 02gd,3 次d,连服 7 天E.吡喹酮,总剂量为 120mgkg,46 天,每日剂量分 3 次服五、A1 型题(总题数:13,分数:26.00)3.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中,人是终宿主,而唯一的中间宿主是(分数:2.00)A.牛B.猪C.羊D.钉螺E.鼠4.血吸虫发育的不同阶段均在宿主体内引起免疫反应,造成机体损害。除外下列哪一阶段(分数:2.00)A.尾蚴B.毛蚴C.幼虫D.成虫E.虫卵5.日本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中,下列哪句叙述是错误的(分数:2.00)A.急性血吸虫病可有间歇性发热B.流行区的日本血吸虫病以急性发病多见C.晚期血吸虫病中以巨脾型最为常见D

    9、.日本血吸虫病可以导致儿童发育不良而引起侏儒症E.急性血吸虫病血象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6.血吸虫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分数:2.00)A.尾蚴性皮炎B.嗜酸粒细胞增多C.肝脾肿大D.虫卵肉芽肿E.静脉炎和静脉周围炎7.日本血吸虫成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部位是(分数:2.00)A.结肠黏膜下B.全身静脉系统C.门静脉系统D.肝动脉E.淋巴管8.关于猪带绦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人类是猪带绦虫的唯一终宿主B.人类是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C.人类既是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又是唯一终宿主D.囊虫病是猪带绦虫卵在人体组织中致病E.猪带绦虫卵进入人脑致脑囊虫病9.囊尾蚴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分数:2

    10、.00)A.生食含猪带绦虫的猪肉感染B.生食含活囊尾蚴的猪肉感染C.生食含活囊尾蚴的牛肉感染D.吞食猪带绦虫卵感染E.猪带绦虫幼虫经皮肤进入体内感染10.治疗重型脑囊尾蚴病的首选药物是(分数:2.00)A.吡喹酮B.二氯尼特C.阿苯达唑D.甲苯咪唑E.二乙碳酰氨嗪(海群生)11.关于脑实质型囊尾蚴病,错误的是(分数:2.00)A.临床表现以癫痫最常见B.占脑囊尾蚴病的 80以上C.严重者可导致痴呆D.癫痫以小发作为主且频度高E.弥慢性脑实质受累者常引起颅内压增高12.囊尾蚴病的唯一传染源是(分数:2.00)A.牛带绦虫病人B.猪带绦虫病人C.吸血节肢动物D.钉螺E.猪13.脑囊尾蚴病临床表现最

    11、常见的是(分数:2.00)A.脑水肿B.剧烈头痛C.脑积水D.癫痫E.频繁呕吐14.囊尾蚴最常寄生在人体的部位是(分数:2.00)A.皮下组织B.骨骼肌C.大脑皮质D.脑室E.脊髓15.关于感染性休克的休克发展期(淤血缺氧期),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分数:2.00)A.无氧代谢酸性产物(乳酸)增加B.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增加C.自由基生成减少D.缓激肽形成增多E.毛细血管流体静脉压增高,导致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内科主治医师传染病学(专业知识)-试卷 31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3/A4 型题(总题数:1,分数:8.00)女性,25 岁,农民。怀孕 3 个月,突然寒

    12、战,高热,大汗,间日发作 2 周就诊。血涂片找到疟原虫。(分数:8.00)(1).在进行体检时,最常见体征是(分数:2.00)A.贫血貌B.巩膜黄染C.脾肿大 D.肝肿大E.唇周单纯疱疹解析:(2).此时最好选用哪种药物(分数:2.00)A.乙胺嘧啶B.氯喹 C.阿的平D.氯喹加伯氨喹E.奎宁解析:解析:间日疟发作,目前首选治疗是氯喹加伯氨喹,既可控制症状又能预防复发,但由于病人是早孕妇女,伯氨喹可产生变性血红蛋白症或溶血反应,对孕妇与胎儿均不利,故伯氨喹可在产后服用。此时可单用氯喹以控制症状,奎宁对妊娠子宫有兴奋作用,可致流产,孕妇不宜使用。阿的平与氯喹相同,主要作用于红细胞内期疟原虫,能控

    13、制疟疾症状,但少数可引起严重皮疹,造血功能障碍及精神症状,现已基本不用。乙胺嘧啶主要作用于红细胞外期疟原虫,用于疟疾的预防,对红细胞内期未成熟的裂殖体有抑制作用,但对已成熟的裂殖体无效,故控制发作效果缓慢。(3).病人通过上述治疗,症状消失,足月行剖宫产,手术中出血较多,输血 200ml,3 个月后再次突然寒战,高热大汗,仍然间日发作,其可能原因是(分数:2.00)A.重新感染B.复发 C.再燃D.输血疟疾E.不同型疟原虫混合感染解析:解析:该患者通过第一次服氯喹治疗,症状完全控制,9 个月后疟疾再次发作,3 个月前曾输血200ml,输血疟是受血者直接接受含有疟原虫滋养体的血而感染的疟疾,此种

    14、疟疾发作大多在受血后714 天,此种可能性很小。再燃通常是由于治疗不彻底或患者免疫力低下,血中疟原虫未完全消灭,一旦免疫力降低,原虫增殖引起临床发作。患者经过正规氯喹治疗,红细胞内疟原虫应已完全杀灭,不会引起再燃。理论上讲此次发作复发、重新感染或混合感染都有可能,但由于患者初发时没使用伯氨喹,体内红细胞外期疟原虫依然存在,当抵抗力降低时,又出现原虫血症,引起复发,此种机会最大。(4).病人再次疟疾发作的发病机制是(分数:2.00)A.疟原虫感染后不产生持久免疫B.第一次抗疟治疗未消灭红细胞内期疟原虫C.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产生耐药D.输血输人疟原虫E.第一次抗疟治疗未杀灭肝脏内红细胞外疟原虫 解

    15、析:二、案例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16.00)患者,男性,46 岁。2003 年 9 月就诊。间歇性发热 2 个月,发热间隔不规律,伴寒战、乏力、恶心、呕吐,近两日出现尿少,尿黄,头痛,腰痛,1 日前出现意识障碍。发病前 40 天由泰国考察归国。体检:T405,R23 次min,P98 次min,BP12580mmHg,巩膜轻度黄染,肝区叩痛(一)。化验:Hb90gL,WBC8510 9 L,RBC2410 12 L。脑脊液:白细胞 11010 6 L,糖28mmolL,氯化物 110mmol,L,蛋白定量 064gL。(分数:10.00)(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

    16、急性黄疸型肝炎B.流行性乙型脑炎C.脑型疟疾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急性胆道感染解析:(2).诊断为脑型疟疾,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分数:2.00)A.受感染红细胞堵塞微血管 B.继发细菌感染C.细胞因子的作用 D.低血糖 E.疟原虫侵犯脑组织解析:(3).该患者最适应的治疗是(分数:2.00)A.给予抗菌药物B.口服伯氨喹C.氯喹+伯氨喹 D.干扰素E.糖皮质激素 解析:(4).给予氯喹+伯氨喹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体温骤降并自行出院,但 1 日后再次出现高热,目前应如何处理(分数:2.00)A.改用青蒿素 B.可能是并发细菌感染,给予抗生素C.给予退热降温D.加大氯喹和伯氨喹剂量E.改用喹宁

    17、解析:(5).目前疟疾的预防措施主要有(分数:2.00)A.根治疟疾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B.药物预防 C.注射疫苗D.清除蚊蝇滋生场所并杀灭成虫 E.隔离感染者解析:患者,男性,26 岁,畏寒,继之发热,体温最高达 39,伴头痛,3 小时后退热,退热后体可、食欲好,每 23 天发热 1 次。(分数:6.00)(1).明确诊断还需进行哪些检查(分数:2.00)A.血常规 B.血培养 C.血涂片 D.间接血凝试验E.免疫学试验解析:(2).此患者应首先考虑到的诊断为(分数:2.00)A.流行性乙型脑炎B.败血症C.间日疟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伤寒解析:(3).此患者确诊为间日疟,其每次发展经历包

    18、括(分数:2.00)A.低热期B.寒战期 C.高热期 D.大汗期 E.恢复期解析:三、A2 型题(总题数:2,分数:4.00)1.男,45 岁,发现慢性血吸虫病 10 年,近来体检发现肝肋下 1cm,剑突下 4 指,脾达脐平,日本血吸虫血清循环抗体(+),肝功能 ALT100UL,无黄疸。对病原体最有效的治疗为(分数:2.00)A.护肝治疗B.切脾手术治疗C.护肝治疗后吡喹酮治疗 D.激素治疗E.呋喃丙胺治疗解析:2.男性,35 岁,浙江人,1 个月前因捕鱼着凉,近日发热,体温 385,腹泻稀便。查:无欲外观,周身可见荨麻疹,无黄疸,肝肋下 10cm,脾肋下 20cm,脾轻压痛。实验室检查血白

    19、细胞 1510 9 L,嗜酸粒细胞 0004。其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伤寒B.副伤寒C.阿米巴肝脓肿D.急性血吸虫病 E.粟粒性结核解析:解析:以上疾病均可有反复高热,肝脾肿大。但由于患者嗜酸粒细胞明显升高,阿米巴肝脓肿及急性血吸虫病可能性最大。阿米巴肝脓肿尚有果酱样大便,伴荨麻疹少见。四、A3/A4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男,45 岁,在湖南打工人员,反复腹泻 2 年,有时粪便带黏液脓血。查体:心肺无异常,肝剑下 3cm、质中,脾肋下 35cm、质硬。化验:血常规:WBC7610 9 L,中性 062,嗜酸性粒细胞 010;大便常规为黏液脓血便,镜检 RBC(+)H

    20、P,WBC(+)HP。(分数:6.00)(1).该患者的第一诊断应考虑(分数:2.00)A.慢性细菌性痢疾B.慢性血吸虫病 C.丝虫病D.溃疡性结肠炎E.疟疾解析:(2).应做进一步检查不包括(分数:2.00)A.肝脾 B 超检查或腹部 CT 检查B.血清血吸虫抗体检查C.结肠镜活检D.粪便检查虫卵或孵育毛蚴E.骨髓穿刺,检查骨髓象 解析:(3).应选用下列哪种治疗方法(分数:2.00)A.氯喹,第 1 天 1000mg,第 2、3 天各 750mgB.吡喹酮,总剂量为 40ragkg,分 12 次,1 日服用C.吡喹酮,总剂量为 60mgkg,分 2 日,46 次服用 D.乙胺嗪 02gd,

    21、3 次d,连服 7 天E.吡喹酮,总剂量为 120mgkg,46 天,每日剂量分 3 次服解析:解析:该病人的病情有如下特点:中年男性,湖南人;反复腹泻 2 年,粪便带黏液脓血;肝剑下 3cm、质中,脾肋下 35cm、质硬;化验:血常规 WBC7610 9 L,中性 062,嗜酸性010,大便常规为黏液脓血便,镜检 RBC(+)HP,WBC(+)HP。上述特点支持慢性血吸虫病的诊断,但需要与下列疾病鉴别:慢性细菌性痢疾引起肝脾肿大和血嗜酸细胞增多者极少见,先不考虑;丝虫病主要表现为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溃疡性结肠炎为一种原因未明的结肠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结肠黏膜层,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

    22、远端结肠,主要症状有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但也不能解释肝脾肿大和嗜酸细胞增多。疟疾以周期性的寒战、高热、出汗为特征,可有肝脾肿大和嗜酸细胞增多,但不可能导致反复慢性腹泻。故本题首先考虑慢性血吸虫病。 在进一步检查中,肝脾 B 超检查或腹部 CT 检查、血清血吸虫抗体检查、结肠镜活检、粪便检查虫卵或孵育毛蚴等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均有价值,而骨髓穿刺检查骨髓象暂不考虑。氯喹和乙胺嗪分别是治疗疟疾和丝虫病的药物。吡喹酮为治疗血吸虫病的特效药,临床上根据该病的分期治疗应用不同的治疗剂量和用法。急性期总剂量为 120mgkg,46 天,每日剂量分 3 次服;慢性期总剂量为 60mgkg,分 2 日,

    23、46 次服用;晚期总剂量为 40mgkg,分 12 次,1 日服用。本病例为慢性期,故答案应为 C。五、A1 型题(总题数:13,分数:26.00)3.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中,人是终宿主,而唯一的中间宿主是(分数:2.00)A.牛B.猪C.羊D.钉螺 E.鼠解析:解析:只有钉螺的地区才有此病。4.血吸虫发育的不同阶段均在宿主体内引起免疫反应,造成机体损害。除外下列哪一阶段(分数:2.00)A.尾蚴B.毛蚴 C.幼虫D.成虫E.虫卵解析:5.日本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中,下列哪句叙述是错误的(分数:2.00)A.急性血吸虫病可有间歇性发热B.流行区的日本血吸虫病以急性发病多见 C.晚期血吸虫病中以巨脾型

    24、最为常见D.日本血吸虫病可以导致儿童发育不良而引起侏儒症E.急性血吸虫病血象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解析:6.血吸虫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分数:2.00)A.尾蚴性皮炎B.嗜酸粒细胞增多C.肝脾肿大D.虫卵肉芽肿 E.静脉炎和静脉周围炎解析:7.日本血吸虫成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部位是(分数:2.00)A.结肠黏膜下B.全身静脉系统C.门静脉系统 D.肝动脉E.淋巴管解析:8.关于猪带绦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人类是猪带绦虫的唯一终宿主B.人类是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C.人类既是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又是唯一终宿主 D.囊虫病是猪带绦虫卵在人体组织中致病E.猪带绦虫卵进入人脑致脑囊虫病解析

    25、:9.囊尾蚴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分数:2.00)A.生食含猪带绦虫的猪肉感染B.生食含活囊尾蚴的猪肉感染C.生食含活囊尾蚴的牛肉感染D.吞食猪带绦虫卵感染 E.猪带绦虫幼虫经皮肤进入体内感染解析:10.治疗重型脑囊尾蚴病的首选药物是(分数:2.00)A.吡喹酮B.二氯尼特C.阿苯达唑 D.甲苯咪唑E.二乙碳酰氨嗪(海群生)解析:11.关于脑实质型囊尾蚴病,错误的是(分数:2.00)A.临床表现以癫痫最常见B.占脑囊尾蚴病的 80以上C.严重者可导致痴呆D.癫痫以小发作为主且频度高 E.弥慢性脑实质受累者常引起颅内压增高解析:12.囊尾蚴病的唯一传染源是(分数:2.00)A.牛带绦虫病人B.猪带绦虫病人 C.吸血节肢动物D.钉螺E.猪解析:13.脑囊尾蚴病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分数:2.00)A.脑水肿B.剧烈头痛C.脑积水D.癫痫 E.频繁呕吐解析:14.囊尾蚴最常寄生在人体的部位是(分数:2.00)A.皮下组织B.骨骼肌C.大脑皮质 D.脑室E.脊髓解析:15.关于感染性休克的休克发展期(淤血缺氧期),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分数:2.00)A.无氧代谢酸性产物(乳酸)增加B.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增加C.自由基生成减少 D.缓激肽形成增多E.毛细血管流体静脉压增高,导致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解析:解析:应是自由基生成增多。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内科主治医师传染病学(专业知识)-试卷3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uellot2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