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麻醉师(相关专业知识)-试卷 8 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患者轻度意识障碍,烦躁、轻度脑症状属于 Hunt 分级第几级(分数:2.00)A.一B.二C.三D.四E.五2.脊髓病变手术治疗的目的 不包括(分数:2.00)A.清除病灶B.减压C.修复D.固定E.制动3.重症肌无力多隐匿起病,最常受累的肌肉是(分数:2.00)A.眼外肌B.眼内肌C.上肢肌肉D.下肢肌肉E.呼吸肌4.某患者急性起病,口角歪向左侧,右侧鼻唇沟浅,右侧不能皱额和闭眼,右乳突皮肤红肿,压痛明显,右侧外耳道可见疱疹。以下哪项正确(分数:2.00)
2、A.右侧 Horner 综合征B.右侧 Hunt 综合征C.右侧内囊病变D.左侧脑干病变E.左侧大脑半球病变5.对重症肌无力诊断没有帮助的检查项目是(分数:2.00)A.疲劳试验B.腾喜龙(依酚氯铵)试验C.新斯的明试验D.神经重复频率刺激检查E.脑脊液检查6.下列关于 GIasgow 评分, 错误 的是(分数:2.00)A.主要依据为对睁眼、言语刺激的回答及命令动作的情况B.最低 0 分,总分 15 分C.轻度意识障碍为 1314 分D.中度意识障碍为 912 分E.重度意识障碍为 38 分7.患者男,28 岁。因胸背部疼痛,双下肢麻木无力伴大小便障碍 2 天就诊。诉 10 天前有上呼吸道感
3、染史。宜先做下列哪项辅助检查(分数:2.00)A.胸椎 CTB.胸椎 MRIC.血白细胞计数D.脑脊液检查E.心电图8.患者女,32 岁。双下肢无力伴尿潴留 3 天,双上肢无力 2 天。1 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体查:双上肢肌力 3 级,双下肢肌力 1 级,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颈 3 平面以下所有感觉丧失。诊断应考虑(分数:2.00)A.急性吉兰一巴雷综合征B.急性脊髓炎C.脊髓压迫症D.脊髓前动脉综合征E.周期性瘫痪9.患者男,60 岁。渐起左胸疼痛 4 个月,伴左下肢无力,逐渐加重,近 3 个月出现右下肢无力,伴有大小便障碍。查体: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下肢肌力 2
4、 级,右下肢肌力 3 级,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双侧巴氏征阳性,胸以下感觉减退。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急性脊髓炎B.吉兰一巴雷综合征C.脊髓压迫症D.急性脊髓灰质炎E.肌萎缩性侧索硬化10.患者男,45 岁。渐起左手指活动不灵 8 个月,逐渐出现左上肢乏力,手部肌肉萎缩,并发展至右上肢,近 3 个月来出现双下肢无力。查体:剪刀步态,双上肢肌力 3 级,肌张力减退,腱反射减弱,双下肢肌力4 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双侧巴氏征阳性,全身深浅感觉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肌萎缩性侧索硬化B.多发性脑梗死C.颈髓横贯性损伤D.重症肌无力E.慢性吉兰一巴雷
5、综合征11.患者男,65 岁。某天看电视时,突感眼前一片漆黑,检查发现双眼失明,无光感,但瞳孔不散大,对光反射存在,血压 16090mmHg,未经任何治疗,半小时后视力完全恢复。初步考虑以哪个可能性大(分数:2.00)A.双侧大脑中动脉起始端的 TIAB.基底动脉主干的完全性血栓形成C.一侧小脑后下动脉的血栓形成或 TIAD.双侧大脑后动脉的 TIAE.一侧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支的血栓形成12.患者女,39 岁。既往有风心病病史 10 余年。突起口角歪斜,口齿不清,左上肢无力 2 天。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脑出血B.脑血栓形成C.蛛网膜下腔出血D.脑栓塞E.TIA13.患者女,26
6、 岁。双下肢麻木、乏力伴言语不清 1 周就诊。1 年前曾患视神经炎,在当地就诊,经服用泼尼松后好转。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进行性延髓麻痹B.急性脊髓炎C.多发性硬化D.脑梗死E.脊髓压迫症14.患者男,21 岁。右侧肢体抽搐 2 年,突然昏迷 1 小时。查体:神志浅昏迷,左侧肢体偏瘫。CT 显示右额叶脑内血肿,临床诊断最可能是(分数:2.00)A.原发性癫痫B.脑动脉硬化C.脑动脉瘤D.脑血管畸形E.高血压脑出血15.患者男,58 岁。突然头痛呕吐,伴意识丧失 30 分钟。查体神志清楚,颈部抵抗,克氏征阳性。右侧眼睑下垂,右侧瞳孔 4mm,光反射消失。此时最好的诊断措施是(分数:
7、2.00)A.腰椎穿刺B.脑电图C.视力检查D.头颅 CTE.视神经成像16.下列关于重症肌无力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起病隐匿B.晨轻暮重C.活动后加重,休息时减轻D.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数量增加E.属自身免疫性疾病17.患者男,中年。近 1 周以来,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两次,查体:巩膜黄染,血 ALT 1250UL,追问 1 个月前曾因胃手术输血 400ml,为了明确病原学诊断,应做的检查最重要的是(分数:2.00)A.甲肝抗体B.乙肝抗体C.丙肝抗体D.丁肝抗体E.戊肝抗体18.患者女,年轻。发热伴纳差,乏力腹胀 1 周,尿色加深呈红茶色 2 天。查体:巩膜黄染,
8、肝脾肋下可触及。血 ALT500UL,血清总胆红素 684molL,直接胆红素 513molL;抗 HBs(+),抗一HCV(一),抗一 HAVIgM(+),下列哪种诊断是最正确的(分数:2.00)A.急性黄疸型肝炎B.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C.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D.被动获得乙肝抗体,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E.被动获得甲肝抗体,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19.慢性肝炎确诊的依据是(分数:2.00)A.病程超过半年B.肝功能异常C.球蛋白明显增高D.肝活检可见肝组织碎屑性坏死E.免疫学检查20.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为(分数:2.00)A.35 周B.24 周C.38 周D.46 周E.26 周21.破伤风的潜伏期平
9、均为(分数:2.00)A.35 周B.13 周C.24 周D.23 周E.12 周22.HIV 感染的自然病程分为四期,正确的是(分数:2.00)A.无症状期,艾滋病前期,急性期,艾滋病期B.急性期,无症状期,艾滋病前期,艾滋病期C.无症状期,急性期,艾滋病前期,艾滋病期D.艾滋病前期,无症状期,急性期,艾滋病期E.急性期,艾滋病前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23.HIV 常见的传播途径为(分数:2.00)A.性接触,输血及血制品,母婴传播B.性接触,母婴传播,密切接触C.性接触,输血及血制品,注射吸毒D.性接触,母婴传播,器官移植和人工授精E.性接触,输血及血制品,器官移植和人工授精24.甲肝的主
10、要传播途径是(分数:2.00)A.体液传播B.接触传播C.粪一口途径D.呼吸道传播E.伤口25.乙肝病毒造成肝细胞病变的主要机制是(分数:2.00)A.直接损伤B.体液反应C.细胞免疫D.DNA 与人体染色体结合E.诱导免疫耐受二、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ATIAB脑血栓形成 C脑栓塞 D脑出血 E蛛网膜下腔出血(分数:6.00)(1).患者男,36 岁。活动中突起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 1d。体查:神清,颈强直,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克氏征阳性。最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A.B.C.D.E.(2).患者女,67 岁。反复右眼失明 2 天,每次持续 510 分钟,伴头痛。
11、查体:神清,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最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A.B.C.D.E.(3).患者男,70 岁。活动中突起头痛、右侧肢体乏力 2h。有高血压病史 10 年。查体:BP190110mmHg,浅昏迷,右侧鼻唇沟浅,右侧肢体肌力 3 级,肌张力低,巴氏征阳性。最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A.B.C.D.E.A多发性硬化 B肌萎缩性侧索硬化 C脊髓压迫症 D脊髓空洞症 E急性脊髓炎(分数:6.00)(1).患者女,25 岁。渐起双手麻木、乏力半年。查体:双手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双手部痛温觉消失,深感觉正常。最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A.B.C.D.E.(2)
12、.患者男,48 岁。渐起双手指活动不灵、乏力 1 年,双下肢乏力半年。查体:双上肢肌力 3 级,腱反射减弱,双手小鱼际肌、骨间肌和蚓状肌及前臂、上臂肌萎缩,可见肌束颤动,双下肢肌力 4 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感觉检查正常。最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A.B.C.D.E.(3).患者女,28 岁。双下肢麻木无力伴小便障碍 10 天。1 年前患视神经炎,已愈。查体:双侧眼球可见水平震颤,双下肢肌力 1 级,肌张力减低,双膝反射消失,胸 6 以下深浅感觉丧失。最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A.B.C.D.E.三、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10.00)A卡马西平 B泼尼松
13、CA 型肉毒素 D维生素 B 12 E左旋多巴(分数:10.00)(1).患者女,45 岁。右侧口角抽动 2 年精神紧张加剧,不能自行控制。查未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治疗首选(分数:2.00)A.B.C.D.E.(2).患者男,23 岁。因吹风着凉后口歪斜 1 天。查体:左侧额纹变浅左眼裂闭合不全,有 Bell 现象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居中,四肢力正常。治疗首选(分数:2.00)A.B.C.D.E.(3).患者女,60 岁。发作性左侧面部疼痛 2 年,烧灼样,每次持续 2030 秒,发作间期完全正常。查体未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治疗首选(分数:2.00)A.B.C.D.E.(4).患者男,58 岁。渐
14、起四肢抖动 3 年检查:面具脸,慌张步态,四肢力正常,齿轮样肌张力增高,四肢可见静止性震颤,以上肢为重。治疗首选(分数:2.00)A.B.C.D.E.(5).患者女,42 岁。疲乏、无力 2 个月,四肢麻木、行走不稳 1 个月。查体:口唇苍白,双下肢肌力 4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巴氏征阳性,Romberg 征阳性,四肢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血常规:血红蛋白 82gL。治疗首选(分数:2.00)A.B.C.D.E.麻醉师(相关专业知识)-试卷 8 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患者轻度意识障碍,烦躁、轻度脑症状属于 H
15、unt 分级第几级(分数:2.00)A.一B.二C.三 D.四E.五解析:解析:Hunt 五类分级法为:一级:无症状或轻微头痛及颈项强直;二级:头痛较重、颈项强直,有动眼神经麻痹,但无其他症状;三级:轻度意识障碍,烦躁、轻度脑症状;四级:半昏迷、偏瘫,早期去脑强直和自主神经障碍;五级:深昏迷、去脑强直,濒危死亡。2.脊髓病变手术治疗的目的 不包括(分数:2.00)A.清除病灶B.减压C.修复D.固定E.制动 解析:解析:脊髓病变手术的目的为清除病灶、减压、修复、固定,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营养支持、抗感染、减轻炎症反应、抗肿瘤治疗等。3.重症肌无力多隐匿起病,最常受累的肌肉是(分数:2.00)
16、A.眼外肌 B.眼内肌C.上肢肌肉D.下肢肌肉E.呼吸肌解析:解析:重症肌无力多隐匿起病,眼外肌最常受累,表现为眼睑下垂、斜视和复视,可出现表情动作无力、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肢体乏力。4.某患者急性起病,口角歪向左侧,右侧鼻唇沟浅,右侧不能皱额和闭眼,右乳突皮肤红肿,压痛明显,右侧外耳道可见疱疹。以下哪项正确(分数:2.00)A.右侧 Horner 综合征B.右侧 Hunt 综合征 C.右侧内囊病变D.左侧脑干病变E.左侧大脑半球病变解析:解析:Hunt 综合征的病变部位在膝状神经节,主要表现是患侧周围性面瘫及外耳道疱疹。5.对重症肌无力诊断没有帮助的检查项目是(分数:2.00)A.疲劳试验B
17、.腾喜龙(依酚氯铵)试验C.新斯的明试验D.神经重复频率刺激检查E.脑脊液检查 解析:解析:疲劳试验、神经重复频率刺激检查、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腾喜龙试验、新斯的明试验)可协助诊断重症肌无力,脑脊液检查无意义。6.下列关于 GIasgow 评分, 错误 的是(分数:2.00)A.主要依据为对睁眼、言语刺激的回答及命令动作的情况B.最低 0 分,总分 15 分 C.轻度意识障碍为 1314 分D.中度意识障碍为 912 分E.重度意识障碍为 38 分解析:解析:Glasgow 是主要依据对睁眼、言语刺激的回答及命令动作的情况对意识障碍的程度进行评估的方法。总分 15 分,最低 3 分,按得分多少
18、,评定其意识障碍的程度,轻度意识障碍为 1314 分,中度意识障碍为 912 分,重度意识障碍为 38 分。7.患者男,28 岁。因胸背部疼痛,双下肢麻木无力伴大小便障碍 2 天就诊。诉 10 天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宜先做下列哪项辅助检查(分数:2.00)A.胸椎 CTB.胸椎 MRIC.血白细胞计数D.脑脊液检查 E.心电图解析:解析:该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有双下肢的运动感觉以及膀胱功能障碍,定位在脊髓,应首先考虑急性脊髓炎的可能,故脑脊液检查为首选。8.患者女,32 岁。双下肢无力伴尿潴留 3 天,双上肢无力 2 天。1 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体查:双上肢肌力 3 级,双下肢肌力 1 级
19、,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颈 3 平面以下所有感觉丧失。诊断应考虑(分数:2.00)A.急性吉兰一巴雷综合征B.急性脊髓炎 C.脊髓压迫症D.脊髓前动脉综合征E.周期性瘫痪解析:解析:患者表现为对称性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加之有感觉平面和病前的上呼吸道感染史,首先考虑急性脊髓炎。9.患者男,60 岁。渐起左胸疼痛 4 个月,伴左下肢无力,逐渐加重,近 3 个月出现右下肢无力,伴有大小便障碍。查体: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下肢肌力 2 级,右下肢肌力 3 级,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双侧巴氏征阳性,胸以下感觉减退。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急性脊髓
20、炎B.吉兰一巴雷综合征C.脊髓压迫症 D.急性脊髓灰质炎E.肌萎缩性侧索硬化解析:解析:慢性渐进性脊髓不全性横贯性损伤伴根痛表现,首先考虑脊髓压迫症。10.患者男,45 岁。渐起左手指活动不灵 8 个月,逐渐出现左上肢乏力,手部肌肉萎缩,并发展至右上肢,近 3 个月来出现双下肢无力。查体:剪刀步态,双上肢肌力 3 级,肌张力减退,腱反射减弱,双下肢肌力4 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双侧巴氏征阳性,全身深浅感觉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肌萎缩性侧索硬化 B.多发性脑梗死C.颈髓横贯性损伤D.重症肌无力E.慢性吉兰一巴雷综合征解析:解析: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病变部位在脊髓的前角(出现
21、下运动神经元瘫)和侧索(出现上运动神经元瘫),不波及感觉神经。11.患者男,65 岁。某天看电视时,突感眼前一片漆黑,检查发现双眼失明,无光感,但瞳孔不散大,对光反射存在,血压 16090mmHg,未经任何治疗,半小时后视力完全恢复。初步考虑以哪个可能性大(分数:2.00)A.双侧大脑中动脉起始端的 TIAB.基底动脉主干的完全性血栓形成C.一侧小脑后下动脉的血栓形成或 TIAD.双侧大脑后动脉的 TIA E.一侧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支的血栓形成解析:解析:患者虽有失明,但瞳孔无散大,对光反应存在,可排除涉及对光反射径路部位的病变,大脑后动脉病主要供应视皮层,而双侧视皮层损害可导致视力障碍,但对
22、光反射不受影响。12.患者女,39 岁。既往有风心病病史 10 余年。突起口角歪斜,口齿不清,左上肢无力 2 天。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脑出血B.脑血栓形成C.蛛网膜下腔出血D.脑栓塞 E.TIA解析:解析:风心病是脑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心源性栓塞占脑栓塞的 6075。13.患者女,26 岁。双下肢麻木、乏力伴言语不清 1 周就诊。1 年前曾患视神经炎,在当地就诊,经服用泼尼松后好转。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进行性延髓麻痹B.急性脊髓炎C.多发性硬化 D.脑梗死E.脊髓压迫症解析:解析:此次患者表现为脊髓损害,结合既往的视神经炎,考虑视神经脊髓炎,属于多发性硬化。14
23、.患者男,21 岁。右侧肢体抽搐 2 年,突然昏迷 1 小时。查体:神志浅昏迷,左侧肢体偏瘫。CT 显示右额叶脑内血肿,临床诊断最可能是(分数:2.00)A.原发性癫痫B.脑动脉硬化C.脑动脉瘤D.脑血管畸形 E.高血压脑出血解析:解析:年轻人有抽搐病史,突然发病,CT 诊断为颅内出血,其最常见的病因为脑血管畸形破裂。脑动脉瘤和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于老年人,脑瘤常见于中、老年人,一般无抽搐病史,常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5.患者男,58 岁。突然头痛呕吐,伴意识丧失 30 分钟。查体神志清楚,颈部抵抗,克氏征阳性。右侧眼睑下垂,右侧瞳孔 4mm,光反射消失。此时最好的诊断措施是(分数:2.00)
24、A.腰椎穿刺B.脑电图C.视力检查D.头颅 CT E.视神经成像解析:解析:根据患者男,58 岁,突然起病,头痛呕吐,一过性意识丧失,动眼神经麻痹的表现(右侧眼睑下垂和瞳孔散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脑膜刺激征阳性,考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首选的检查为头颅 CT,腰椎穿刺对于颅内压增高患者应慎重。16.下列关于重症肌无力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起病隐匿B.晨轻暮重C.活动后加重,休息时减轻 D.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数量增加E.属自身免疫性疾病解析:解析: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于自身免疫导致神经一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慢性疾病。由于体内存在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导致突触后膜有效乙酰胆碱受体数量
25、减少。多起病隐匿,眼外肌最长受累,具有活动后加剧、休息后减轻、晨轻幕重的特点。17.患者男,中年。近 1 周以来,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两次,查体:巩膜黄染,血 ALT 1250UL,追问 1 个月前曾因胃手术输血 400ml,为了明确病原学诊断,应做的检查最重要的是(分数:2.00)A.甲肝抗体B.乙肝抗体C.丙肝抗体 D.丁肝抗体E.戊肝抗体解析:解析:根据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可以排除 A、E 选项;根据潜伏期和发病特点,可以排除B、D,正确答案是 C。18.患者女,年轻。发热伴纳差,乏力腹胀 1 周,尿色加深呈红茶色 2 天。查体:巩膜黄染,肝脾肋下可触及。血 ALT500UL
26、,血清总胆红素 684molL,直接胆红素 513molL;抗 HBs(+),抗一HCV(一),抗一 HAVIgM(+),下列哪种诊断是最正确的(分数:2.00)A.急性黄疸型肝炎B.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C.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D.被动获得乙肝抗体,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 E.被动获得甲肝抗体,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解析:解析:根据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特异性血清学检查可以排除 A;血清学检查显示抗 HBs(+)、抗一 HAVIgM(+)两个抗体阳性,由此可以排除 B、C;本题的 D、E 容易混淆,但 HAV 是 IgM 抗体,所以选D。19.慢性肝炎确诊的依据是(分数:2.00)A.病程超过半年B.肝功
27、能异常C.球蛋白明显增高D.肝活检可见肝组织碎屑性坏死 E.免疫学检查解析:20.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为(分数:2.00)A.35 周B.24 周C.38 周D.46 周E.26 周 解析:解析: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为 26 周,平均 4 周。21.破伤风的潜伏期平均为(分数:2.00)A.35 周B.13 周C.24 周D.23 周E.12 周 解析:22.HIV 感染的自然病程分为四期,正确的是(分数:2.00)A.无症状期,艾滋病前期,急性期,艾滋病期B.急性期,无症状期,艾滋病前期,艾滋病期 C.无症状期,急性期,艾滋病前期,艾滋病期D.艾滋病前期,无症状期,急性期,艾滋病期E.急性期,艾滋病
28、前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解析:23.HIV 常见的传播途径为(分数:2.00)A.性接触,输血及血制品,母婴传播B.性接触,母婴传播,密切接触C.性接触,输血及血制品,注射吸毒 D.性接触,母婴传播,器官移植和人工授精E.性接触,输血及血制品,器官移植和人工授精解析:解析:HIV 常见的传播途径为:性接触;输血及血制品;注射吸毒。少见的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密切接触;器官移植和人工授精。24.甲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分数:2.00)A.体液传播B.接触传播C.粪一口途径 D.呼吸道传播E.伤口解析:25.乙肝病毒造成肝细胞病变的主要机制是(分数:2.00)A.直接损伤B.体液反应C.细胞免疫 D.
29、DNA 与人体染色体结合E.诱导免疫耐受解析:解析:慢性乙型肝炎的自身免疫现象:乙型肝炎干细胞损害的主要机制是 CD8+CTL 对感染干细胞的细胞毒效应。二、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ATIAB脑血栓形成 C脑栓塞 D脑出血 E蛛网膜下腔出血(分数:6.00)(1).患者男,36 岁。活动中突起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 1d。体查:神清,颈强直,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克氏征阳性。最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A.B.C.D.E. 解析:(2).患者女,67 岁。反复右眼失明 2 天,每次持续 510 分钟,伴头痛。查体:神清,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最可能的诊断为(
30、分数:2.00)A. B.C.D.E.解析:(3).患者男,70 岁。活动中突起头痛、右侧肢体乏力 2h。有高血压病史 10 年。查体:BP190110mmHg,浅昏迷,右侧鼻唇沟浅,右侧肢体肌力 3 级,肌张力低,巴氏征阳性。最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主要根据有无神经系统的定位体征和脑膜刺激征来确定蛛网膜下腔出血,然后根据高血压病史、发病的快慢和意识障碍来确定属于哪种卒中,如 24 小时内完全恢复则属于 TIA。A多发性硬化 B肌萎缩性侧索硬化 C脊髓压迫症 D脊髓空洞症 E急性脊髓炎(分数:6.00)(1).患者女,25 岁。渐起双手麻木、乏力半年。
31、查体:双手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双手部痛温觉消失,深感觉正常。最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A.B.C.D. E.解析:(2).患者男,48 岁。渐起双手指活动不灵、乏力 1 年,双下肢乏力半年。查体:双上肢肌力 3 级,腱反射减弱,双手小鱼际肌、骨间肌和蚓状肌及前臂、上臂肌萎缩,可见肌束颤动,双下肢肌力 4 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感觉检查正常。最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A.B. C.D.E.解析:(3).患者女,28 岁。双下肢麻木无力伴小便障碍 10 天。1 年前患视神经炎,已愈。查体:双侧眼球可见水平震颤,双下肢肌力 1 级,肌张力减低,双膝反射消失,胸 6 以
32、下深浅感觉丧失。最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脊髓空洞症表现为节段性感觉障碍和感觉分离;肌萎缩性侧索硬化表现对称性的前角细胞和侧索受损症状和体征;视神经脊髓炎表现为先后发生的视神经和脊髓受损的表现,该病属于多发性硬化。三、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10.00)A卡马西平 B泼尼松 CA 型肉毒素 D维生素 B 12 E左旋多巴(分数:10.00)(1).患者女,45 岁。右侧口角抽动 2 年精神紧张加剧,不能自行控制。查未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治疗首选(分数:2.00)A.B.C. D.E.解析:(2).患者男,23 岁。因吹风着凉后口歪斜 1 天。查体:
33、左侧额纹变浅左眼裂闭合不全,有 Bell 现象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居中,四肢力正常。治疗首选(分数:2.00)A.B. C.D.E.解析:(3).患者女,60 岁。发作性左侧面部疼痛 2 年,烧灼样,每次持续 2030 秒,发作间期完全正常。查体未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治疗首选(分数:2.00)A. B.C.D.E.解析:(4).患者男,58 岁。渐起四肢抖动 3 年检查:面具脸,慌张步态,四肢力正常,齿轮样肌张力增高,四肢可见静止性震颤,以上肢为重。治疗首选(分数:2.00)A.B.C.D.E. 解析:(5).患者女,42 岁。疲乏、无力 2 个月,四肢麻木、行走不稳 1 个月。查体:口唇苍白,双
34、下肢肌力 4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巴氏征阳性,Romberg 征阳性,四肢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血常规:血红蛋白 82gL。治疗首选(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本题问题 1 中病例诊断为面肌痉挛, 随着面肌痉挛治疗学进展,近年 A 型肉毒素多用于该病的治疗。 本题问题 2 中病例诊断为面神经炎,该病 是一种以脱髓鞘为主的疾病,常用激素促进其恢复。本题问题 3 中病例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卡马西平为治疗首选。 本题问题 4 中病例诊断为帕金森氏病,首选左旋多巴治疗。 本题问题 5 中患者贫血、有深感觉和锥体束的症状,诊断为亚急性联合变性,该病由于维生素 B 12 缺乏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