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麻醉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2)1 及答案解析(总分:5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1.有关妊娠期血液的改变叙述正确的是A血沉加快B妊娠末期血小板计数减少C血红蛋白增高D妊娠末期血浆纤维蛋白原逐渐减少E血细胞比容增加(分数:1.00)A.B.C.D.E.2.孕妇施行硬膜外阻滞麻醉,局麻药用量减少的原因是A交感神经阻滞完全B孕妇对局麻药敏感性高C孕妇血压偏高D孕妇下腔静脉受压,使脊椎静脉丛扩张,硬膜外隙容积缩小E孕妇体内水、钠潴留(分数:1.00)A.B.C.D.E.3.提高婴幼儿肺通气量主要依靠A增加呼吸频率B增强胸廓运动C增加呼吸肌的力量D增大潮气量E给予寒冷的刺激(分数:1.00)
2、A.B.C.D.E.4.关于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一药物它是一个恒值,不受疾病的影响B体内总药量(Xo)与零时血药浓度的比值C它是一个计算值,代表药物在机体内分布真实容积D其值越小,代表药物集中分布到某一组织中E其值越小,代表药物在机体内分布广泛(分数:1.00)A.B.C.D.E.5.有关体液 pH 对药物转运的影响正确的是A弱酸性药物在酸性条件下解离增多B弱碱性药物在碱性条件下解离增多C弱碱性药物在酸性条件下解离增多D弱碱性药物在酸性条件下解离减少E弱酸性药物在酸性条件下解离减少(分数:1.00)A.B.C.D.E.6.属一级动力学药物的消除半衰期A是一恒值,不受疾病的影响B某一
3、病人某药的消除半衰期与清除率成正比C某一病人某药的消除半衰期与表观分布容积成正比D某一病人某药的消除半衰期与表观分布容积成反比E消除半衰期与血药浓度成正比(分数:1.00)A.B.C.D.E.7.下面叙述中错误的是AMAC 相当于效价强度BMAC 是一个质反应指标C不同吸入麻醉药的 MAC 不同D不同吸入麻醉药其 MAC 具有一定的相加性质E不同吸入麻醉药相同的 MAC 产生相同的心血管效应(分数:1.00)A.B.C.D.E.8.使吸入麻醉药 MAC 增大的因素是A体温降低B低钠血症C老年人D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儿茶酚胺贮存的药物E长期嗜酒(分数:1.00)A.B.C.D.E.9.关于竞争性拮抗
4、,正确的是A激动药和拮抗药作用于不同受体B拮抗药的拮抗参数是 PD2C肾上腺素拮抗组胺的作用D普萘洛尔拮抗肾上腺素的增加心率作用E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左移(分数:1.00)A.B.C.D.E.10.关于硫喷妥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碱中毒时易出现毒性反应B在酸中毒时易出现毒性反应C尿液酸化易从尿中排出D尿液碱化不易从尿中排出E药物呈离子状态后可通过细胞膜发挥作用(分数:1.00)A.B.C.D.E.11.关于咪达唑仑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溶性好,非脂溶性B口服生物利用度不高C西咪替丁可减慢其代谢D消除半衰期短E静注有明显的局部刺激作用(分数:1.00)A.B.C.D.E.12.麻醉前采用哪种药物,既有
5、镇静又有抗惊厥的效应A东莨菪碱B苯妥英钠C阿托品D地西泮E吗啡(分数:1.00)A.B.C.D.E.1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吗啡是 受体的激动药B强啡肽是 受体的激动药C纳洛酮可拮抗喷他佐辛的中毒症状D烯丙吗啡可拮抗喷他佐辛的中毒症状E烯丙吗啡是 受体拮抗一激动药(分数:1.00)A.B.C.D.E.14.哪一个芬太尼衍生物作用时间最短A芬太尼B舒芬太尼C阿芬太尼D瑞芬太尼E曲马朵(分数:1.00)A.B.C.D.E.15.关于异氟烷的特点正确的是A无气道刺激性B代谢率高C升高颅内压明显D毒性大E心血管安全性大(分数:1.00)A.B.C.D.E.16.下列易引起惊厥和癫痫型脑电的吸入麻醉药是
6、A乙醚B氟烷C甲氧氟烷D恩氟烷E异氟烷(分数:1.00)A.B.C.D.E.17.N2O 的禁忌证是A糖尿病B支气管哮喘C嗜铬细胞瘤D低血压E肠梗阻(分数:1.00)A.B.C.D.E.18.氯胺酮兴奋心血管的主要机制为A阻滞 NMDA 受体B激动阿片受体C阻滞 M 受体D促进去甲肾上腺素释放,抑制其再摄取E拮抗组胺和 5-羟色胺的作用(分数:1.00)A.B.C.D.E.19.下列哪种病人应禁用或慎用羟丁酸钠A高血钾B低血钾C黄疸D老年人、儿童E心功能不全(分数:1.00)A.B.C.D.E.20.丙泊酚麻醉作用的特点是A作用快、强而持久B苏醒迅速、完全C有较强的镇痛、肌松作用D对呼吸、循环
7、无明显影响E肝、肾毒性无影响(分数:1.00)A.B.C.D.E.21.属巴比妥类的静脉麻醉药是A硫喷妥钠B氯胺酮C羟丁酸钠D依托咪酯E丙泊酚(分数:1.00)A.B.C.D.E.22.毒性最低的局麻药是A普鲁卡因B丁卡因C利多卡因D布比卡因E罗哌卡因(分数:1.00)A.B.C.D.E.23.局麻药的作用机制为A与 Na 结合B与钠通道外面的受体结合C与钠通道外口的受体结合D与钠通道内口的受体结合E与钠通道中间的受体结合(分数:1.00)A.B.C.D.E.24.局部 pH 降低时,局麻药A解离度降低,局麻作用减弱B解离度增大,局麻作用减弱C解离度增大,局麻作用增强D解离度降低,局麻作用增强
8、E惊厥阈升高,易引起中毒(分数:1.00)A.B.C.D.E.25.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主要作用机制是A激动 N1受体B阻滞 N1受体C激动 N2受体D阻滞 N2受体E增强胆碱酯酶活性(分数:1.00)A.B.C.D.E.26.非去极化肌松药的特点是A肌松前有肌纤维成束收缩B强直刺激后不出现衰减C对强直刺激后的单刺激出现易化D去极化肌松药可增强其作用E抗胆碱酯酶药可增强其作用(分数:1.00)A.B.C.D.E.27.琥珀胆碱的不良反应不包括A心律失常B低血钾C高血钾D颅内压增高E恶性高热(分数:1.00)A.B.C.D.E.28.胆碱能神经不包括A副交感神经的节前、节后纤维B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C
9、大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D运动神经E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大神经分支(分数:1.00)A.B.C.D.E.29.阿托品用作麻醉前用药的目的是A增加腺体分泌B减少腺体分泌C增强心血管的迷走神经反射损伤D增强胃肠道张力E促进胃肠蠕动,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分数:1.00)A.B.C.D.E.30.属 1受体激动药的是A可乐定B间羟胺C哌唑嗪D育亨宾E普萘洛尔(分数:1.00)A.B.C.D.E.二A耐受性B药物滥用C吸毒D精神依赖性E躯体依赖性(分数:1.50)(1).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需增大药物剂量才能达到原有效应称为(分数:0.50)A.B.C.D.E.(2).药物使机体产生继续用药的欲望,
10、停药后不出现躯体戒断反应称为(分数:0.50)A.B.C.D.E.(3).连续用药后突然停药,可引起戒断综合征称为(分数:0.50)A.B.C.D.E.A硫喷妥钠B氯胺酮C羟丁酸钠D依托咪酯E丙泊酚(分数:2.00)(1).上述镇痛作用最强的静脉麻醉药是(分数:0.50)A.B.C.D.E.(2).上述起效最慢的静脉麻醉药是(分数:0.50)A.B.C.D.E.(3).作用时间最长的静脉麻醉药是(分数:0.50)A.B.C.D.E.(4).能增高颅内压的静脉麻醉药是(分数:0.50)A.B.C.D.E.A乙醚B氟烷C甲氧氟烷D恩氟烷E异氟烷(分数:1.50)(1).上述代谢率最小的吸入麻醉药是
11、(分数:0.50)A.B.C.D.E.(2).能增强脑代谢和脑耗氧的吸入麻醉药是(分数:0.50)A.B.C.D.E.(3).在整体情况下,对心血管功能抑制最轻的是(分数:0.50)A.B.C.D.E.三31.手术引起应激反应,对脏器的影响有(分数:2.00)A.肠道黏膜缺血缺氧,上皮细胞受损屏障作用下降B.肾脏对水钠重吸收作用加强C.肝脏血液阻力下降,肝血流量增多D.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小血管收缩E.肺动脉压降低,呼吸浅而慢,A-aDO 2减小32.气道上皮具有的生理功能有(分数:2.00)A.分泌黏液黏着吸入气中的颗粒B.纤毛摆动有利于黏液向咽喉方向排出C.含有多种降解毒物或药物的酶
12、D.存在抗氧化系统,可导致气道上皮细胞E.分泌生物活性物质调节气道张力33.下面有关生理无效腔的说法,哪些不正确(分数:2.00)A.气管插管增加解剖无效腔B.控制性低血压减少肺泡无效腔C.生理无效腔包括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D.健康人的生理无效腔量约占潮气量的 30%E.麻醉面罩也可形成一定量的生理无效腔34.影响心排血量的因素有(分数:2.00)A.静脉回心血量的多少B.外周阻力的大小C.心肌收缩力D.心率的快慢E.心音的强弱35.下列哪些情况可使血液黏度增高(分数:2.00)A.血流速度慢B.血细胞比容大C.血浆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增高D.红细胞变形性下降E.温度升高36.血压降到 80m
13、mHg,正常人体通过以下哪些途径使血压回升(分数:2.00)A.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B.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C.颈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D.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E.脑缺血反应37.冠脉血流的特点有(分数:2.00)A.冠脉血流丰富B.冠脉扩张可满足心肌对氧的需求C.心室收缩时,左冠脉血流量减少D.心率过快(180 次/分)时冠脉血流量减少E.舒张压高,冠脉血流量减少38.术中体温降低对人体的危害有(分数:2.00)A.容易麻醉过浅B.术后苏醒延迟C.呼吸抑制过程延长D.增加肺部并发症E.早产儿可并发皮下硬肿症39.分娩时胎儿产生供氧不足的原因有(分数:2.00)A.产妇发生仰卧综合征B.产
14、妇患有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C.缩宫素使用不当,使产妇的子宫产生过强而频繁的收缩D.产妇为经产妇E.产程过长,交感-肾上腺系统活动增强40.曲马朵的药理作用机制(分数:2.00)A.主要激动 受体发挥作用B.主要激动 受体发挥作用C.有较弱的 受体激动作用D.具有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作用E.可以增加神经元外 5-羟色胺浓度麻醉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2)1 答案解析(总分:5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1.有关妊娠期血液的改变叙述正确的是A血沉加快B妊娠末期血小板计数减少C血红蛋白增高D妊娠末期血浆纤维蛋白原逐渐减少E血细胞比容增加(分数:1.00)A. B.C.D.E.解析:纤
15、维蛋白原增加改变了红细胞表面电荷。2.孕妇施行硬膜外阻滞麻醉,局麻药用量减少的原因是A交感神经阻滞完全B孕妇对局麻药敏感性高C孕妇血压偏高D孕妇下腔静脉受压,使脊椎静脉丛扩张,硬膜外隙容积缩小E孕妇体内水、钠潴留(分数:1.00)A.B.C.D. E.解析:3.提高婴幼儿肺通气量主要依靠A增加呼吸频率B增强胸廓运动C增加呼吸肌的力量D增大潮气量E给予寒冷的刺激(分数:1.00)A. B.C.D.E.解析:主要依靠增加频率而不是容量。4.关于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一药物它是一个恒值,不受疾病的影响B体内总药量(Xo)与零时血药浓度的比值C它是一个计算值,代表药物在机体内分布真实容积D其
16、值越小,代表药物集中分布到某一组织中E其值越小,代表药物在机体内分布广泛(分数:1.00)A.B. C.D.E.解析:5.有关体液 pH 对药物转运的影响正确的是A弱酸性药物在酸性条件下解离增多B弱碱性药物在碱性条件下解离增多C弱碱性药物在酸性条件下解离增多D弱碱性药物在酸性条件下解离减少E弱酸性药物在酸性条件下解离减少(分数:1.00)A.B.C.D.E. 解析:相对的在碱性条件下离解增多。6.属一级动力学药物的消除半衰期A是一恒值,不受疾病的影响B某一病人某药的消除半衰期与清除率成正比C某一病人某药的消除半衰期与表观分布容积成正比D某一病人某药的消除半衰期与表观分布容积成反比E消除半衰期与
17、血药浓度成正比(分数:1.00)A.B.C.D. E.解析:清除率与表观分布容积成正比,与消除半衰期成反比。7.下面叙述中错误的是AMAC 相当于效价强度BMAC 是一个质反应指标C不同吸入麻醉药的 MAC 不同D不同吸入麻醉药其 MAC 具有一定的相加性质E不同吸入麻醉药相同的 MAC 产生相同的心血管效应(分数:1.00)A.B.C.D.E. 解析:不同麻醉药应用相同的 MAC 时,对血压、心排出量的影响不同。8.使吸入麻醉药 MAC 增大的因素是A体温降低B低钠血症C老年人D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儿茶酚胺贮存的药物E长期嗜酒(分数:1.00)A.B.C.D.E. 解析:长期饮酒的人可增加异氟烷
18、 MAC30%。9.关于竞争性拮抗,正确的是A激动药和拮抗药作用于不同受体B拮抗药的拮抗参数是 PD2C肾上腺素拮抗组胺的作用D普萘洛尔拮抗肾上腺素的增加心率作用E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左移(分数:1.00)A.B.C.D. E.解析:能与激动药竞争相同受体,其结合是可逆的。通过增加激动药的剂量与拮抗药竞争结合部位,可使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最大效能不变。PA2 是一种用以表示竞争性拮抗药作用强度的指标,其意义是能使激动药提高到原来的 2 倍时,可产生与原来浓度相同效应所需的拮抗药克分子浓度的负对数-log(B)。10.关于硫喷妥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碱中毒时易出现毒性反应B在酸中毒时易出现毒性反应C
19、尿液酸化易从尿中排出D尿液碱化不易从尿中排出E药物呈离子状态后可通过细胞膜发挥作用(分数:1.00)A.B. C.D.E.解析:硫喷妥钠在体内的分布还与解离的程度密切相关。药物呈离子状态后便不能通过细胞膜发挥作用。酸中毒时解离程度减少,进入脑组织的药物增多,使巴比妥麻醉加深,这种现象在代谢性酸中毒时较呼吸性酸中毒时尤为明显。11.关于咪达唑仑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溶性好,非脂溶性B口服生物利用度不高C西咪替丁可减慢其代谢D消除半衰期短E静注有明显的局部刺激作用(分数:1.00)A.B.C.D. E.解析:亲脂性,无刺激,口服很好。12.麻醉前采用哪种药物,既有镇静又有抗惊厥的效应A东莨菪碱B苯妥
20、英钠C阿托品D地西泮E吗啡(分数:1.00)A.B.C.D. E.解析:苯二氮1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吗啡是 受体的激动药B强啡肽是 受体的激动药C纳洛酮可拮抗喷他佐辛的中毒症状D烯丙吗啡可拮抗喷他佐辛的中毒症状E烯丙吗啡是 受体拮抗一激动药(分数:1.00)A.B.C.D. E.解析:只能纳洛酮拮抗。14.哪一个芬太尼衍生物作用时间最短A芬太尼B舒芬太尼C阿芬太尼D瑞芬太尼E曲马朵(分数:1.00)A.B.C.D. E.解析:瑞芬太尼代谢最快。15.关于异氟烷的特点正确的是A无气道刺激性B代谢率高C升高颅内压明显D毒性大E心血管安全性大(分数:1.00)A.B.C.D.E. 解析:为异氟烷的
21、优点。16.下列易引起惊厥和癫痫型脑电的吸入麻醉药是A乙醚B氟烷C甲氧氟烷D恩氟烷E异氟烷(分数:1.00)A.B.C.D. E.解析:禁忌这类病人使用。17.N2O 的禁忌证是A糖尿病B支气管哮喘C嗜铬细胞瘤D低血压E肠梗阻(分数:1.00)A.B.C.D.E. 解析:肠梗阻、空气栓塞、气胸病人禁忌。18.氯胺酮兴奋心血管的主要机制为A阻滞 NMDA 受体B激动阿片受体C阻滞 M 受体D促进去甲肾上腺素释放,抑制其再摄取E拮抗组胺和 5-羟色胺的作用(分数:1.00)A.B.C.D. E.解析:对心血管系统直接作用是抑制。19.下列哪种病人应禁用或慎用羟丁酸钠A高血钾B低血钾C黄疸D老年人、
22、儿童E心功能不全(分数:1.00)A.B. C.D.E.解析:羟丁酸钠能降低血钾。20.丙泊酚麻醉作用的特点是A作用快、强而持久B苏醒迅速、完全C有较强的镇痛、肌松作用D对呼吸、循环无明显影响E肝、肾毒性无影响(分数:1.00)A.B. C.D.E.解析:为丙泊酚的优点。21.属巴比妥类的静脉麻醉药是A硫喷妥钠B氯胺酮C羟丁酸钠D依托咪酯E丙泊酚(分数:1.00)A. B.C.D.E.解析:22.毒性最低的局麻药是A普鲁卡因B丁卡因C利多卡因D布比卡因E罗哌卡因(分数:1.00)A. B.C.D.E.解析:毒性最大的是丁卡因。23.局麻药的作用机制为A与 Na 结合B与钠通道外面的受体结合C与
23、钠通道外口的受体结合D与钠通道内口的受体结合E与钠通道中间的受体结合(分数:1.00)A.B.C.D. E.解析:24.局部 pH 降低时,局麻药A解离度降低,局麻作用减弱B解离度增大,局麻作用减弱C解离度增大,局麻作用增强D解离度降低,局麻作用增强E惊厥阈升高,易引起中毒(分数:1.00)A. B.C.D.E.解析:局部组织化脓不宜使用局麻。25.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主要作用机制是A激动 N1受体B阻滞 N1受体C激动 N2受体D阻滞 N2受体E增强胆碱酯酶活性(分数:1.00)A.B.C.D. E.解析:N2 胆碱受体阻断药又称骨骼肌松弛药。肌松药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后膜(运动终板)上的
24、N2受体,阻滞神经冲动的正常传递,导致骨骼肌松弛。26.非去极化肌松药的特点是A肌松前有肌纤维成束收缩B强直刺激后不出现衰减C对强直刺激后的单刺激出现易化D去极化肌松药可增强其作用E抗胆碱酯酶药可增强其作用(分数:1.00)A.B.C. D.E.解析:非去极化肌松药的特点是:在出现肌松前没有肌纤维成束收缩;对强直刺激和四个成串刺激的反应出现衰减;对强直刺激后的单刺激反应出现易化;肌松能为抗胆碱酯酶药拮抗。27.琥珀胆碱的不良反应不包括A心律失常B低血钾C高血钾D颅内压增高E恶性高热(分数:1.00)A.B. C.D.E.解析:一般使血钾增高。28.胆碱能神经不包括A副交感神经的节前、节后纤维B
25、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C大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D运动神经E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大神经分支(分数:1.00)A.B.C. D.E.解析:能合成乙酰胆碱,兴奋时能从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传出神经称为胆碱能神经。全部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全部的运动神经、全部的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29.阿托品用作麻醉前用药的目的是A增加腺体分泌B减少腺体分泌C增强心血管的迷走神经反射损伤D增强胃肠道张力E促进胃肠蠕动,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分数:1.00)A.B. C.D.E.解析:阿托品可减少呼吸道的腺体的分泌。30.属 1受体激动药的是A可乐定B间羟胺C哌唑嗪D育亨宾E普萘洛尔(分数:1.00)A.B. C
26、.D.E.解析:二A耐受性B药物滥用C吸毒D精神依赖性E躯体依赖性(分数:1.50)(1).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需增大药物剂量才能达到原有效应称为(分数:0.50)A. B.C.D.E.解析:(2).药物使机体产生继续用药的欲望,停药后不出现躯体戒断反应称为(分数:0.50)A.B.C.D. E.解析:精神依赖性药物常见于阿片类。(3).连续用药后突然停药,可引起戒断综合征称为(分数:0.50)A.B.C.D.E. 解析:躯体依赖性:也称生理依赖性,过去称成瘾性。是由于反复用药造成身体适应状态,甚至可产生欣快感,一旦中断用药,可出现强烈的戒断综合征。A硫喷妥钠B氯胺酮C羟丁酸钠D依托咪酯E
27、丙泊酚(分数:2.00)(1).上述镇痛作用最强的静脉麻醉药是(分数:0.50)A.B. C.D.E.解析:氯胺酮是目前镇痛作用最强的麻醉药。本品主要是选择性的抑制后脑的内侧核,阻滞脊髓至网状结构的上行传导,兴奋边缘系统,并对中枢神经和脊髓中的阿片受体有亲和力。产生麻醉作用,主要是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L-谷氨酸)及 N-甲基-D-天门冬酸受体的结果;镇痛作用主要由于阻滞脊髓至网状结构对痛觉传入的信号及与阿片受体的结合。(2).上述起效最慢的静脉麻醉药是(分数:0.50)A.B.C. D.E.解析:3050 分钟才能发挥作用。(3).作用时间最长的静脉麻醉药是(分数:0.50)A.B.
28、C. D.E.解析:6090 分钟持续时间。(4).能增高颅内压的静脉麻醉药是(分数:0.50)A.B. C.D.E.解析:颅脑损伤病人禁忌氯胺酮。A乙醚B氟烷C甲氧氟烷D恩氟烷E异氟烷(分数:1.50)(1).上述代谢率最小的吸入麻醉药是(分数:0.50)A. B.C.D.E.解析:异氟烷的组织及血液溶解度低,血/气分配系数仅 1.48,高于地氟烷及七氟烷,但低于恩氟烷和氟烷等。(2).能增强脑代谢和脑耗氧的吸入麻醉药是(分数:0.50)A.B.C.D. E.解析:增强脑代谢和脑耗氧最多的吸入麻醉药是恩氟烷。恩氟烷麻醉时若动脉压保持不变,则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颅内压升高。恩氟烷麻醉出现
29、癫痫样活动时,则代谢率升高,但也只增高到接近麻醉前水平。(3).在整体情况下,对心血管功能抑制最轻的是(分数:0.50)A.B.C.D.E. 解析:异氟烷对心功能的抑制小于恩氟烷及氟烷,心脏麻醉指数为 5.7,大于恩氟烷(3.3)及氟烷(3.0)等。三31.手术引起应激反应,对脏器的影响有(分数:2.00)A.肠道黏膜缺血缺氧,上皮细胞受损屏障作用下降 B.肾脏对水钠重吸收作用加强 C.肝脏血液阻力下降,肝血流量增多D.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小血管收缩 E.肺动脉压降低,呼吸浅而慢,A-aDO 2减小解析:手术刺激使肝血流减少,呼吸加强。32.气道上皮具有的生理功能有(分数:2.00)A.
30、分泌黏液黏着吸入气中的颗粒 B.纤毛摆动有利于黏液向咽喉方向排出 C.含有多种降解毒物或药物的酶 D.存在抗氧化系统,可导致气道上皮细胞 E.分泌生物活性物质调节气道张力 解析:33.下面有关生理无效腔的说法,哪些不正确(分数:2.00)A.气管插管增加解剖无效腔 B.控制性低血压减少肺泡无效腔 C.生理无效腔包括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D.健康人的生理无效腔量约占潮气量的 30%E.麻醉面罩也可形成一定量的生理无效腔解析:控制降压,减少血流,增加了无效腔。34.影响心排血量的因素有(分数:2.00)A.静脉回心血量的多少 B.外周阻力的大小 C.心肌收缩力 D.心率的快慢 E.心音的强弱解析:
31、心音的强弱不能单纯地表示心排血量增减。35.下列哪些情况可使血液黏度增高(分数:2.00)A.血流速度慢 B.血细胞比容大 C.血浆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增高 D.红细胞变形性下降 E.温度升高解析:血浆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增高使血液黏度增高。36.血压降到 80mmHg,正常人体通过以下哪些途径使血压回升(分数:2.00)A.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 B.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C.颈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D.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E.脑缺血反应解析:血压降低刺激 2 个感受器,可以升高血压。37.冠脉血流的特点有(分数:2.00)A.冠脉血流丰富 B.冠脉扩张可满足心肌对氧的需求 C.心室收缩时,左
32、冠脉血流量减少 D.心率过快(180 次/分)时冠脉血流量减少 E.舒张压高,冠脉血流量减少解析:舒张压高,冠状动脉血流增加。38.术中体温降低对人体的危害有(分数:2.00)A.容易麻醉过浅B.术后苏醒延迟 C.呼吸抑制过程延长 D.增加肺部并发症 E.早产儿可并发皮下硬肿症 解析:术中体温降低易导致苏醒延迟麻醉过深。39.分娩时胎儿产生供氧不足的原因有(分数:2.00)A.产妇发生仰卧综合征 B.产妇患有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 C.缩宫素使用不当,使产妇的子宫产生过强而频繁的收缩 D.产妇为经产妇E.产程过长,交感-肾上腺系统活动增强 解析:分娩时胎儿产生供氧不足的原因与经产妇无关。40.曲马朵的药理作用机制(分数:2.00)A.主要激动 受体发挥作用B.主要激动 受体发挥作用C.有较弱的 受体激动作用 D.具有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作用 E.可以增加神经元外 5-羟色胺浓度 解析:曲马朵只有较弱的 受体, 受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