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麻醉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20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新生儿复苏时,进行胸外按压的指征为(分数:2.00)A.心率100 次/分B.心率80 次/分C.心率60 次/分D.心率50 次/分E.心率40 次/分2.输血可能发挥的作用,正确的是(分数:2.00)A.出血时补充血容量B.纠正贫血或低蛋白血症C.严重感染输入抗体补体D.凝血异常补充各种凝血因子E.以上均正确3.肝移植病人术前凝血机制异常的原因是(分数:2.00)A.腹水B.贫血C.禁食D.肝功能障碍E.出血4.使用氯胺酮时常规配伍阿托品的目的是(分数:2.00)A.增加心率B.防止低血压C.减少唾液分
2、泌D.升高眼内压E.以上都不是5.新生儿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次数为(分数:2.00)A.每分钟 150 次B.每分钟 120 次C.每分钟 100 次D.每分钟 90 次E.每分钟 80 次6.对于高血压患者,麻醉期间出现血压下降,与原来血压水平相比,可视为显著低血压的变化幅度是(分数:2.00)A.15%B.20%C.25%D.30%E.40%7.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心排血量(CO)可以通过增加心脏前负荷和心肌收缩力或降低心脏后负荷来实现B.心肌氧耗可随心率增快而增加C.心肌氧耗可随心肌收缩力增强而增加D.通过增加心脏前负荷和心肌收缩力来增加心排血量(CO),对心脏氧
3、的平衡无影响E.降低心脏后负荷可以增加心排血量(CO),但心肌的氧耗减少8.当瓣膜口面积减少到 0.50.7cm 2 时易出现心绞痛、晕厥、呼吸困难症状的是(分数:2.00)A.主动脉瓣狭窄B.二尖瓣关闭不全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C.三尖瓣闭锁D.房间隔缺损E.二尖瓣狭窄9.异氟烷的特点是(分数:2.00)A.无气道刺激性B.代谢率高C.升高颅内压明显D.毒性大E.心血管安全性大10.七氟烷的特点是(分数:2.00)A.刺激性大B.血气分配系数大、诱导慢C.很少引起心律失常D.易燃烧、爆炸E.升高血糖11.地氟烷的特点是(分数:2.00)A.理化性质不稳定B.肝、肾毒性大C.血气分配系数低D.代谢
4、率高E.沸点高12.恩氟烷麻醉时容易诱发惊厥的条件是(分数:2.00)A.浓度过高、PaCO2 过高B.浓度过低、PaCO2 过低C.浓度过低、PaCO2 过高D.浓度过高、PaCO2 过低E.浓度过高、体温过高13.动脉血气分析的目的,下述描述哪个最正确(分数:2.00)A.了解血红蛋白氧合饱和度B.了解二氧化碳的运输情况C.了解肺的通气和换气情况D.了解氧分压E.了解二氧化碳分压14.异氟烷用于小儿吸入全麻,哪项是对的(分数:2.00)A.肝脏毒性大,必须慎用B.对呼吸道无刺激C.往往可单独用于麻醉诱导D.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E.以上都不是15.手术输血过程中发现血红蛋白尿、手术野渗
5、血不止和低血压,最可能的情况是(分数:2.00)A.感染性休克B.过敏性休克C.溶血反应D.循环超负荷E.出血倾向16.新生儿复苏行人工呼吸时,频率应为多少(分数:2.00)A.5060 次/分B.4050 次/分C.3040 次/分D.2030 次/分E.1520 次/分17.输血溶血反应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静脉输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B.静脉输注甘露醇利尿C.减慢输血速度D.维持有效血容量,防止低血压E.输血浆18.异氟烷不具有哪一特点(分数:2.00)A.体内代谢率低B.临床使用浓度不易燃烧、爆炸C.不易分解D.血气分配系数较低E.无刺激性19.异氟烷药理作用的特点
6、是(分数:2.00)A.诱导苏醒缓慢B.对呼吸抑制比恩氟烷重C.对循环抑制比恩氟烷轻D.易诱发心律失常E.肝肾毒性大20.室温环境下吸入空气时,下述哪些气体成分对肺泡氧浓度影响最大(分数:2.00)A.氮气B.二氧化碳C.饱和水蒸气及二氧化碳D.氮气及二氧化碳E.氮气及饱和水蒸气 A.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B.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 C.内分泌失常 D.抗原抗体反应 E.环境温度及湿度太高(分数:4.00)(1).腰椎间盘摘出手术后引起发热(分数:2.00)A.B.C.D.E.(2).下丘脑肿瘤引起发热(分数:2.00)A.B.C.D.E. A.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B.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 C.内
7、分泌失常 D.抗原抗体反应 E.环境温度及湿度太高(分数:4.00)(1).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发热(分数:2.00)A.B.C.D.E.(2).输血反应引起发热(分数:2.00)A.B.C.D.E. A.三尖瓣关闭不全 B.动脉导管未闭 C.二尖瓣狭窄 D.二尖瓣关闭不全 E.法洛四联症(分数:10.00)(1).血细胞比容明显增高(分数:2.00)A.B.C.D.E.(2).心率增快易诱发急性肺水肿(分数:2.00)A.B.C.D.E.(3).肺水肿发生率最高(分数:2.00)A.B.C.D.E.(4).易发生晕厥(分数:2.00)A.B.C.D.E.(5).静脉注射时严防气泡进入(分数:2
8、.00)A.B.C.D.E. A.100ml 以下 B.400ml 以下 C.10002000ml D.20002500ml E.2500ml 以上(分数:6.00)(1).正常人每昼夜排出的尿量为(分数:2.00)A.B.C.D.E.(2).少尿是指每昼夜排出的尿量为(分数:2.00)A.B.C.D.E.(3).多尿是指每昼夜排出的尿量长期保持在(分数:2.00)A.B.C.D.E. A.肾前性肾衰竭 B.肾性肾衰竭 C.肾后性肾衰竭 D.肾前+肾性肾衰竭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0)(1).应用氨基糖苷类药引起的肾衰竭属于哪种肾衰竭(分数:2.00)A.B.C.D.E.(2).大面积
9、烧伤后引起的肾衰竭属于哪种肾衰竭(分数:2.00)A.B.C.D.E.(3).肾动脉栓塞后出现的肾衰竭属于哪种肾衰竭(分数:2.00)A.B.C.D.E.(4).腰挤压后出现的肾衰竭属于哪种肾衰竭(分数:2.00)A.B.C.D.E.(5).输尿管梗阻引起的肾衰竭属于哪种肾衰竭(分数:2.00)A.B.C.D.E. A.胰腺 A 细胞 B.胰腺 B 细胞 C.胰腺 D 细胞 D.胰腺 D1 细胞 E.胰腺 PP 细胞(分数:6.00)(1).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分数:2.00)A.B.C.D.E.(2).分泌血管活性肠肽的细胞是(分数:2.00)A.B.C.D.E.(3).分泌胰多肽的细胞是(
10、分数:2.00)A.B.C.D.E.21.哌替啶抑制新生儿呼吸的作用原因(分数:2.00)A.哌替啶本身的作用B.其分解产物去甲哌替啶的作用C.其分解产物哌替啶酸的作用D.其分解产物去甲哌替啶醇的作用E.以上都不是22.自然分娩产程中孕妇最容易出现的酸碱平衡紊乱是(分数:2.00)A.呼吸性酸中毒B.呼吸性碱中毒C.代谢性酸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呼吸性与代谢性酸中毒23.反复使用吗啡可产生(分数:2.00)A.耐受性B.精神依赖性C.躯体依赖性D.高敏性E.特异质反应24.传导疼痛的主要神经纤维有下列哪几种(分数:2.00)A.AB.AC.ADCEB25.较易通过胎盘屏障的药物是(分数:2.
11、00)A.琥珀胆碱B.恩氟烷C.哌替啶D.丙泊酚E.筒箭毒碱26.肩周炎的诊断依据包括(分数:2.00)A.50 岁以上女性多发,且常为单侧缓慢起病B.必须有肩部外伤或受凉史C.疼痛特点是活动后加重,夜间加重,且呈持续性D.患者外展、外旋及臂上举明显受限并使疼痛加重E.肩部 X 线正位片大多数为正常影像27.床边简易测试肺功能的方法有(分数:2.00)A.屏气试验B.吹火柴试验C.肺部 CT 检查D.吹气试验E.X 线床边摄片28.休克进入晚期(难治期)发生 DIC 的机制是(分数:2.00)A.血液浓缩,黏滞性增高B.严重创伤使组织因子入血C.缺氧、酸中毒和感染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因子被激活
12、D.儿茶酚胺大量产生E.血小板减少29.血液稀释对组织氧合的影响有(分数:2.00)A.血液黏稠度,血液更易通过微循环B.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提高组织灌注压C.心排血量增加,组织灌注流量改善D.降低血红蛋白-氧亲和力E.血红蛋白携氧能力提高30.关于椎管内氯胺酮镇痛作用机制,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分数:2.00)A.氯胺酮能增强椎管内吗啡的镇痛作用B.椎管内氯胺酮镇痛作用的药量为 12mg/kgC.氯胺酮竞争性地与阿片受体相结合而产生镇痛作用D.椎管内使用氯胺酮无不良反应E.氯胺酮阻断了脊髓 NMDA 受体,削弱了疼痛刺激反应而产生镇痛作用麻醉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20 答案解析(总分:100.0
13、0,做题时间:90 分钟)1.新生儿复苏时,进行胸外按压的指征为(分数:2.00)A.心率100 次/分B.心率80 次/分 C.心率60 次/分D.心率50 次/分E.心率40 次/分解析:解析 心率80 次/分。2.输血可能发挥的作用,正确的是(分数:2.00)A.出血时补充血容量B.纠正贫血或低蛋白血症C.严重感染输入抗体补体D.凝血异常补充各种凝血因子E.以上均正确 解析:解析 输血的优点。3.肝移植病人术前凝血机制异常的原因是(分数:2.00)A.腹水B.贫血C.禁食D.肝功能障碍 E.出血解析:解析 造成维生素 K 的缺乏。4.使用氯胺酮时常规配伍阿托品的目的是(分数:2.00)A
14、.增加心率B.防止低血压C.减少唾液分泌 D.升高眼内压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 减少呼吸道腺体分泌物。5.新生儿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次数为(分数:2.00)A.每分钟 150 次B.每分钟 120 次 C.每分钟 100 次D.每分钟 90 次E.每分钟 80 次解析:解析 在胸骨下 1/3 区下压 12cm,用双手拇指手掌法和双指法均可,每分钟 120 次。6.对于高血压患者,麻醉期间出现血压下降,与原来血压水平相比,可视为显著低血压的变化幅度是(分数:2.00)A.15%B.20%C.25%D.30% E.40%解析:解析 变化幅度为 30%。7.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
15、A.心排血量(CO)可以通过增加心脏前负荷和心肌收缩力或降低心脏后负荷来实现B.心肌氧耗可随心率增快而增加C.心肌氧耗可随心肌收缩力增强而增加D.通过增加心脏前负荷和心肌收缩力来增加心排血量(CO),对心脏氧的平衡无影响 E.降低心脏后负荷可以增加心排血量(CO),但心肌的氧耗减少解析:解析 前负荷增加,心肌耗氧必然增加。8.当瓣膜口面积减少到 0.50.7cm 2 时易出现心绞痛、晕厥、呼吸困难症状的是(分数:2.00)A.主动脉瓣狭窄 B.二尖瓣关闭不全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C.三尖瓣闭锁D.房间隔缺损E.二尖瓣狭窄解析:9.异氟烷的特点是(分数:2.00)A.无气道刺激性B.代谢率高C.升高
16、颅内压明显D.毒性大E.心血管安全性大 解析:解析 特点是心血管安全性大。10.七氟烷的特点是(分数:2.00)A.刺激性大B.血气分配系数大、诱导慢C.很少引起心律失常 D.易燃烧、爆炸E.升高血糖解析:解析 七氟烷很少引起心律失常。11.地氟烷的特点是(分数:2.00)A.理化性质不稳定B.肝、肾毒性大C.血气分配系数低 D.代谢率高E.沸点高解析:解析 血气分配系数低,所以苏醒快。12.恩氟烷麻醉时容易诱发惊厥的条件是(分数:2.00)A.浓度过高、PaCO2 过高B.浓度过低、PaCO2 过低C.浓度过低、PaCO2 过高D.浓度过高、PaCO2 过低 E.浓度过高、体温过高解析:解析
17、 惊厥的发生和二氧化碳分压成反比,适当提高可以降低惊厥的发生。13.动脉血气分析的目的,下述描述哪个最正确(分数:2.00)A.了解血红蛋白氧合饱和度B.了解二氧化碳的运输情况C.了解肺的通气和换气情况 D.了解氧分压E.了解二氧化碳分压解析:解析 了解肺的通气和换气情况,从而知道患者肺功能状态。14.异氟烷用于小儿吸入全麻,哪项是对的(分数:2.00)A.肝脏毒性大,必须慎用B.对呼吸道无刺激C.往往可单独用于麻醉诱导D.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E.以上都不是 解析:解析 异氟烷可以安全的用于小儿。15.手术输血过程中发现血红蛋白尿、手术野渗血不止和低血压,最可能的情况是(分数:2.00)
18、A.感染性休克B.过敏性休克C.溶血反应 D.循环超负荷E.出血倾向解析:16.新生儿复苏行人工呼吸时,频率应为多少(分数:2.00)A.5060 次/分B.4050 次/分C.3040 次/分 D.2030 次/分E.1520 次/分解析:解析 呼吸频率为 3040 次/分,送气压力为 2030cmH 2 O,潮气量 68ml/kg。17.输血溶血反应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静脉输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B.静脉输注甘露醇利尿C.减慢输血速度 D.维持有效血容量,防止低血压E.输血浆解析:解析 要停止输血。18.异氟烷不具有哪一特点(分数:2.00)A.体内代谢率低B.临床使
19、用浓度不易燃烧、爆炸C.不易分解D.血气分配系数较低E.无刺激性 解析:解析 刺激性较大,患者不舒适。19.异氟烷药理作用的特点是(分数:2.00)A.诱导苏醒缓慢B.对呼吸抑制比恩氟烷重C.对循环抑制比恩氟烷轻 D.易诱发心律失常E.肝肾毒性大解析:解析 特点是对循环抑制比恩氟烷轻。20.室温环境下吸入空气时,下述哪些气体成分对肺泡氧浓度影响最大(分数:2.00)A.氮气B.二氧化碳C.饱和水蒸气及二氧化碳 D.氮气及二氧化碳E.氮气及饱和水蒸气解析:解析 空气的氮气含量一定,对机体影响小。 A.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B.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 C.内分泌失常 D.抗原抗体反应 E.环境温度及湿
20、度太高(分数:4.00)(1).腰椎间盘摘出手术后引起发热(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常见的手术后发热。(2).下丘脑肿瘤引起发热(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 A.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B.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 C.内分泌失常 D.抗原抗体反应 E.环境温度及湿度太高(分数:4.00)(1).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发热(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入血造成的代谢增加,产热增加。(2).输血反应引起发热(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ABO 抗原抗体反应。 A.三尖瓣关闭不全
21、 B.动脉导管未闭 C.二尖瓣狭窄 D.二尖瓣关闭不全 E.法洛四联症(分数:10.00)(1).血细胞比容明显增高(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特点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细胞比容均显著提高。(2).心率增快易诱发急性肺水肿(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血液淤积心室造成心力衰竭。(3).肺水肿发生率最高(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二尖瓣狭窄肺水肿发生率最高。(4).易发生晕厥(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收缩压往往升高,而舒张压则下降,甚至降至零点,因而出现周围血管体征,如脉压增大、脉搏宏大、颈动脉
22、搏动增强、水冲脉、指甲床或皮肤内有毛细血管搏动现象;并可听到枪击音。(5).静脉注射时严防气泡进入(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造成体循环气栓。 A.100ml 以下 B.400ml 以下 C.10002000ml D.20002500ml E.2500ml 以上(分数:6.00)(1).正常人每昼夜排出的尿量为(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正常人 24 小时的尿量为 10002000ml。(2).少尿是指每昼夜排出的尿量为(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少尿指 24 小时尿量 400ml 以下。(3).多尿是指每昼夜排出的尿量长
23、期保持在(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基础。 A.肾前性肾衰竭 B.肾性肾衰竭 C.肾后性肾衰竭 D.肾前+肾性肾衰竭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0)(1).应用氨基糖苷类药引起的肾衰竭属于哪种肾衰竭(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2).大面积烧伤后引起的肾衰竭属于哪种肾衰竭(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循环血量不足。(3).肾动脉栓塞后出现的肾衰竭属于哪种肾衰竭(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供血不足。(4).腰挤压后出现的肾衰竭属于哪种肾衰竭(分数:2.00)A
24、.B. C.D.E.解析:解析 大量血红蛋白堵塞肾血管。(5).输尿管梗阻引起的肾衰竭属于哪种肾衰竭(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输尿管堵塞造成肾损伤。 A.胰腺 A 细胞 B.胰腺 B 细胞 C.胰腺 D 细胞 D.胰腺 D1 细胞 E.胰腺 PP 细胞(分数:6.00)(1).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其中以 B 细胞最多,占 50%以上,分泌胰岛素;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占 20%左右;D 细胞可分泌血管活性肠肽(VIP),G 细胞分泌促胃液素。(2).分泌血管活性肠肽的细胞是(分数:2.00)A.B.C.D. E.解析
25、:解析 分泌血管活性肠肽的细胞是胰腺 D1 细胞。(3).分泌胰多肽的细胞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胰岛和胰泡细胞之间还存在胰多肽细胞。21.哌替啶抑制新生儿呼吸的作用原因(分数:2.00)A.哌替啶本身的作用B.其分解产物去甲哌替啶的作用 C.其分解产物哌替啶酸的作用 D.其分解产物去甲哌替啶醇的作用 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 抑制呼吸的原因。22.自然分娩产程中孕妇最容易出现的酸碱平衡紊乱是(分数:2.00)A.呼吸性酸中毒B.呼吸性碱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E.呼吸性与代谢性酸中毒解析:解析 呼吸急促造成 PCO 2 降低,体液的丢失造成循环不
26、足。23.反复使用吗啡可产生(分数:2.00)A.耐受性 B.精神依赖性 C.躯体依赖性 D.高敏性E.特异质反应解析:解析 阿片类药物特点。24.传导疼痛的主要神经纤维有下列哪几种(分数:2.00)A.AB.A C.ADC EB解析:解析 基础知识 C 传慢痛 A 传快痛。25.较易通过胎盘屏障的药物是(分数:2.00)A.琥珀胆碱B.恩氟烷 C.哌替啶 D.丙泊酚 E.筒箭毒碱解析:解析 肌松药不易透过胎盘。26.肩周炎的诊断依据包括(分数:2.00)A.50 岁以上女性多发,且常为单侧缓慢起病 B.必须有肩部外伤或受凉史C.疼痛特点是活动后加重,夜间加重,且呈持续性 D.患者外展、外旋及
27、臂上举明显受限并使疼痛加重 E.肩部 X 线正位片大多数为正常影像 解析:解析 除必须有肩部外伤或受凉史外,其余 4 项均为诊断依据。27.床边简易测试肺功能的方法有(分数:2.00)A.屏气试验 B.吹火柴试验 C.肺部 CT 检查D.吹气试验 E.X 线床边摄片解析:28.休克进入晚期(难治期)发生 DIC 的机制是(分数:2.00)A.血液浓缩,黏滞性增高 B.严重创伤使组织因子入血 C.缺氧、酸中毒和感染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因子被激活 D.儿茶酚胺大量产生E.血小板减少 解析:解析 早期儿茶酚胺大量产生。29.血液稀释对组织氧合的影响有(分数:2.00)A.血液黏稠度,血液更易通过微循环 B.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提高组织灌注压C.心排血量增加,组织灌注流量改善 D.降低血红蛋白-氧亲和力 E.血红蛋白携氧能力提高解析:解析 携氧能力和血液是否稀释无关。30.关于椎管内氯胺酮镇痛作用机制,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分数:2.00)A.氯胺酮能增强椎管内吗啡的镇痛作用 B.椎管内氯胺酮镇痛作用的药量为 12mg/kgC.氯胺酮竞争性地与阿片受体相结合而产生镇痛作用 D.椎管内使用氯胺酮无不良反应E.氯胺酮阻断了脊髓 NMDA 受体,削弱了疼痛刺激反应而产生镇痛作用 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椎管内氯胺酮的镇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