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流行病学练习试卷11-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25858       资源大小:63.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流行病学练习试卷11-1及答案解析.doc

    1、流行病学练习试卷 11-1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2 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甲、乙两地男性的年龄构成相同,如仅对两地男性人群中相应年龄组的死亡差别感兴趣,你应该比较(分数:2.00)A.粗死亡率,因为经年龄标化后的总结果相同B.如观察人数多,比较直接年龄标化率C.如仅对差别感兴趣,比较间接年龄标化率D.如两人群观察人数多,比较年龄专率E.不知两地标准人群情况,不能予以回答2.对铁路职工的冠心病情况的调查,采取了各项措施要求全体职工参加,结果规定年龄组的机关干部和职员 73.6%、工人 60.2%参加了体检。初步分析,干部和职员冠心病的现患率

    2、为 43,工人为 2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科室工作人员比工人更易患冠心病。该结论是(分数:2.00)A.正确的B.错误的,因为用的是构成比C.错误的,因为可能存在测量偏倚D.错误的,因为可能存在无应答偏倚E.错误的,因为没有用标化率比较,还可能存在无应答偏倚3.某单位从 1980年起对职工心脏病的发病情况进行研究。在 1980年每位职工填写了一份关于体育锻炼的调查表,然后对其随访直至 1999年。研究者发现:对于调查表中填有每天有规律地锻炼 30分钟的职工,在总共 4000个观察人年中发生心脏病 50例,而锻炼没有规律的职工,在总共 3000个观察人年中发生心脏病 200例。这种研究属

    3、于(分数:2.00)A.病例对照研究B.回顾性队列研究C.前瞻性队列研究D.历史资料分析E.生态学研究4.在一所医院的 200名吸烟男医生中,有 50人自动戒烟,150 人继续吸烟,研究者进行了 20年的随访观察,以确定两组肺癌的发生与死亡情况,这种研究属于(分数:2.00)A.流行病学实验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描述性研究E.流行病学理论性研究5.流动人口对疾病分布的影响在于(分数:2.00)A.流动人口是传染病爆发流行的高危人群B.流动人口是疫区与非疫区间传染病的传播纽带C.流动人口给儿童计划免疫的落实增加难度从而造成免疫空白D.流动人口对传播疾病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E.以上都是

    4、6.某市进行市内交通事故统计发现,骑自行车的人比骑摩托车的人出事故例数更多,据此认为骑自行车比骑摩托车更危险。该结论(分数:2.00)A.正确B.错误,因为未使用率进行比较C.错误,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D.错误,因为未考虑对照组的可比性E.错误,因为未使用构成比进行比较7.为制定某地区人群冠心病的社区综合防制方案,拟对该地区某时点人群冠心病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这类研究是(分数:2.00)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实验研究研究D.现况研究E.生态学研究8.某药治疗糖尿病患者 200例,观察 1个疗程,78%病人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且无不良反应,则(分数:2.00)A.该药疗效好B.未设

    5、平行对照组不能下结论C.观察时间太短无法下结论D.样本太小无法下结论E.未进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不能下结论9.在 310名未经选择相继诊断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中,100 人45 岁,210 人45 岁。研究者据此认为急性胆囊炎较多发于绝经期后的妇女。指出其结论错误或虚假的原因(分数:2.00)A.无对照组B.无正确(合适)的随访资料C.五分母D.没有进行年龄标化E.没有使用发病率10.以已知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同一种筛检试验对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 5%和 1%的甲、乙两个人群进行筛检,则(分数:2.00)A.甲人群筛检结果可靠性高B.甲人群阳性预测值高C.甲人群灵敏度高D.甲人群特异度高E.甲人群假阳性率

    6、高11.在一项队列研究中,暴露因素的 RR值的 95%的可信区间为 0.52.1,那么该因素可能是(分数:2.00)A.危险因素B.保护因素C.混杂因素D.无关因素E.有害因素12.疾病分布出现民族差异的原因是(分数:2.00)A.不同民族的遗传因素B.不同民族的社会经济状况、医疗卫生质量和水平不同C.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和社会条件不同D.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嗜好不同E.以上都是13.某地因居民食用毛蚶引起甲肝爆发,该毛蚶被视为(分数:2.00)A.传播因素B.传播途径C.流行过程D.传染源E.传播机制14.下列关于疾病年龄分布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人群

    7、免疫水平是出现疾病年龄分布差异的重要原因B.暴露致病因子的机会不同可导致出现疾病年龄分布的差异C.有效的预防接种可改变某些疾病固有的年龄分布特征D.横断面分析可明确地呈现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E.出生队列分析有助于探明年龄、所处时代特点和暴露经历在疾病的变化中的作用15.某国针对某病研制了一种药物,该药只能延长病人的生命,不能治愈疾病,则可能导致该病(分数:2.00)A.患病率减少B.发病率减少C.患病率增加D.发病率增加E.发病率和患病率减少16.我国血吸虫病由于中间宿主钉螺的严格地方性,导致该病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此现象称之为(分数:2.00)A.自然疫源性B.地方习惯性C.统计地方性D

    8、.地方高发性E.自然地方性17.某县 2003年年初已有脑卒中 300例,当年共发生脑卒中 100例,脑卒中死亡 20例。以每人年观察的死亡数来表示,则该年的观察人年数是(分数:2.00)A.400B.380C.340D.680E.19018.某项吸烟与冠心病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RR2.0,RR95%CI 为 1.23.4,AR%25%。下列哪项论述是错误的(分数:2.00)A.吸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B.吸烟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 2倍C.吸烟者戒烟的话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可下降 1/4D.未进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无法判定E.以上说法都是正确的19.某学者 2003年 12月采用分层整

    9、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福州市饮食服务业从业人员进行乙型肝炎患病情况的调查,在统计分析时应选用(分数:2.00)A.罹患率和患病率B.发病率和死亡率C.患病率和感染率D.病死率和死亡率E.续发率和引入率20.下列何种疾病最适于进行筛检(分数:2.00)A.肺癌B.白血病C.卵巢癌D.子宫颈癌E.原发性肝癌21.某医院对 150名高血压病人随访 5年。第一年末剩 148人,第二年末剩 144人,第三年末剩 140人,第四年末剩 134人,第五年末剩 124人,则第五年观察人年数是(分数:2.00)A.149B.645C.703D.129E.75022.在某人群中染发剂使用率为 1.8%,吸烟率为 68

    10、.1%;队列研究发现染发剂和吸烟的导致膀胱癌的 RR值分别为 3.0和 1.5。以下哪项推断是错误的(分数:2.00)A.在该人群中吸烟与膀胱癌存在弱联系B.在该人群中使用染发剂者患膀胱癌的风险比吸烟者大C.戒烟后该人群中所减少的膀胱癌病人数较多D.降低染发剂使用率对减少该人群膀胱癌发病率的意义较大E.戒烟对于降低该人群膀胱癌死亡率的意义较大23.在对扁桃体切除术可能引起霍奇金病的研究中发现:事先做过扁桃体切除者发生霍奇金病的相对危险度为 2.9,据此可以认为(分数:2.00)A.事先做过扁桃体切除者中病死率较高B.事先做过扁桃体切除者发生霍奇金病的率较高C.扁桃体切除术可以防止霍奇金病的发生

    11、D.事先做过扁桃体切除者霍奇金病的发病危险是未切除者的 2.9倍E.相对危险度为 2.9时意义不大24.某项诊断试验方法在综合性大医院中使用,试验阳性者绝大多数被确诊为患者;同一组检验人员,用该方法在人群中作普查时,却发现试验阳性者被确诊的比例明显下降,导致该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普查人群与到大医院就诊的人群患病率不同B.该方法灵敏度上升了C.现场工作中容易发生测量偏倚D.普查中存在无应答偏性E.该方法特异度下降了25.对某地 2555 岁妇女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服用口服避孕药者中,心肌梗死的年发病率为 5/10万,而不服用者为 2/10万。据此,研究者认为:服用口服避孕药是引

    12、起心肌梗死的危险因子。这个结论是(分数:2.00)A.对的B.不对,因为没有与其他地区的资料进行比较C.不对,因为没有进行年龄标化D.不对,因为没有进行假设检验E.不对,因为可能存在偏倚的影响26.某社区人群脑卒中的发病率为 1.1%,其中 13000名吸烟者中有 310人发生脑卒中,该人群中吸烟导致脑卒中发生的人群归因危险度是(分数:2.00)A.2.38%.B.2.17%.C.1.10%.D.1.28%.E.无法计算27.某广告宣传说某药治疗 100例某病患者,治愈率达 97%。此治愈率不可信的最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样本太小B.没有关于偏倚的说明C.没有对照组D.治愈率太高E.

    13、未经统计学显著性检验28.从某市食物中毒中抽查儿童的死亡记录卡片发现,家庭经济条件差的死亡儿童数是家庭经济条件好的死亡儿童数的 4倍,说明食物中毒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儿童危害大。该结论(分数:2.00)A.正确B.不正确,因为无可比性C.不正确,因未作统计学显著性检验D.不正确,因为不是用率进行比较E.不正确,因为结果可能有偏差29.在比较 A县与 B县糖尿病死亡率时发现 A县低于 B县,但经年龄标化以后,A、B 两县糖尿病标化死亡率相等,究其原因可能是(分数:2.00)A.A县人口较 B县年轻B.B县人口较 A县年轻C.AB两县人口年龄构成相同D.A县诊断水平高于 B县E.A县诊断水平低于 B县

    14、30.在一项评价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的效果的研究中,接种疫苗组儿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是 16/10万,接受安慰剂组儿童的发病率是 57/10万,疫苗的保护率应该是(分数:2.00)A.45%.B.61%.C.72%.D.79%.E.87%.31.随机选择 5岁组儿童 2印名进行免疫接种预防试验,观察了 10年,结果表明 80%的免疫接种者未得免疫接种的疾病,由此研究者认为(分数:2.00)A.该疫苗预防有效,因为有 80%的儿童没有生病B.该疫苗预防效果欠佳,因为有 20%的儿童生病C.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D.不能下结论,因为十年观察时间不够长E.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32.在一项

    15、病例对照研究中,暴露因素与疾病的 OR值的 95%的可信区间为 0.20.8,那么该研究因素可能是(分数:2.00)A.混杂因素B.保护因素C.危险因素D.无关因素E.有害因素33.随机抽取 100个肝炎患者,发现 75人有注射史,下列观点哪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因大多数人有注射史,故注射是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B.因有注射史者未达 95%,故不能说注射是肝炎主要传播途径C.经卡方检验后才能得出结论D.需多次重复调查才能得出结论E.以上观点都不正确34.400名肥胖患者,用气功疗法减肥,随访半年,60%的人体重降至正常,下列哪个结论正确(分数:2.00)A.气功疗法减肥效果好,观察半年

    16、60%的病人有效B.此法效果可疑,40%未见效C.无法做出结论,因样本较小D.无法做出结论,因未设对照组E.无法做出结论,因未进行统计学检验35.某孕妇 26岁,化验结果为:HBsAg(+),HBeAg(+),抗 HBc-IgG(+),妊娠足月生一男婴,对该婴儿接种乙肝疫苗,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这一免疫策略属于(分数:2.00)A.人工自动免疫B.人工被动免疫C.人工被动自动免疫D.自然自动免疫E.自然被动免疫36.狂犬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人可因被患狂犬病的狗咬伤而得病,此类犬称之为狂犬病的(分数:2.00)A.传播因素B.传播机制C.传染源D.流行过程E.传播途径37.某学者对某中学 234

    17、1名学生进行寄生虫病普查,结果在 325名学生粪便中发现蛔虫卵,则(分数:2.00)A.该中学学生蛔虫病发病率为 13.88%B.该中学学生蛔虫病检出率为 13.88%C.该中学学生蛔虫病期间患病率为 13.88%D.该中学学生蛔虫病罹患率为 13.88%E.该中学学生蛔虫感染率为 13.88%38.某单位有职工 320人,1983 年 8月 25日30 日 6天内发生痢疾 70人,发病高峰在 8月 27日29 日,9月 1日后尚有 2例病人发生。根据病例分布情况,下述推论哪个可能性最大(分数:2.00)A.痢疾发病率季节性升高B.经水源或食物引起的痢疾大流行C.持续暴露于污染的水源导致的痢疾

    18、流行D.由持续传播引起的痢疾流行E.一次暴露于污染的水源或食物引起的痢疾爆发,继之于接触传播39.调查高甘油三酯是否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设立了一个冠心病组及一个正常对照组,测定两组人群中甘油三酯含量并作比较,该研究属于(分数:2.00)A.病例对照研究B.现状研究中的病例对照分析C.横断面研究D.现状研究中的队列分析E.回顾性队列研究40.某市某传染病持续流行多年,今研制成一种预防该病的新疫苗,为观察该疫苗的预防效果,你准备选择哪种人群进行观察(分数:2.00)A.患病率高的人群B.免疫水平高的人群C.发病率低的人群D.发病率高的人群E.现在正在患该病的人流行病学练习试卷 11-1答案解析(总

    19、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2 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甲、乙两地男性的年龄构成相同,如仅对两地男性人群中相应年龄组的死亡差别感兴趣,你应该比较(分数:2.00)A.粗死亡率,因为经年龄标化后的总结果相同B.如观察人数多,比较直接年龄标化率C.如仅对差别感兴趣,比较间接年龄标化率D.如两人群观察人数多,比较年龄专率 E.不知两地标准人群情况,不能予以回答解析:2.对铁路职工的冠心病情况的调查,采取了各项措施要求全体职工参加,结果规定年龄组的机关干部和职员 73.6%、工人 60.2%参加了体检。初步分析,干部和职员冠心病的现患率为 43,工人为 24,两者差异

    20、有显著性意义,说明科室工作人员比工人更易患冠心病。该结论是(分数:2.00)A.正确的B.错误的,因为用的是构成比C.错误的,因为可能存在测量偏倚D.错误的,因为可能存在无应答偏倚E.错误的,因为没有用标化率比较,还可能存在无应答偏倚 解析:3.某单位从 1980年起对职工心脏病的发病情况进行研究。在 1980年每位职工填写了一份关于体育锻炼的调查表,然后对其随访直至 1999年。研究者发现:对于调查表中填有每天有规律地锻炼 30分钟的职工,在总共 4000个观察人年中发生心脏病 50例,而锻炼没有规律的职工,在总共 3000个观察人年中发生心脏病 200例。这种研究属于(分数:2.00)A.

    21、病例对照研究B.回顾性队列研究C.前瞻性队列研究 D.历史资料分析E.生态学研究解析:4.在一所医院的 200名吸烟男医生中,有 50人自动戒烟,150 人继续吸烟,研究者进行了 20年的随访观察,以确定两组肺癌的发生与死亡情况,这种研究属于(分数:2.00)A.流行病学实验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 D.描述性研究E.流行病学理论性研究解析:5.流动人口对疾病分布的影响在于(分数:2.00)A.流动人口是传染病爆发流行的高危人群B.流动人口是疫区与非疫区间传染病的传播纽带C.流动人口给儿童计划免疫的落实增加难度从而造成免疫空白D.流动人口对传播疾病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E.以上都是 解析:

    22、6.某市进行市内交通事故统计发现,骑自行车的人比骑摩托车的人出事故例数更多,据此认为骑自行车比骑摩托车更危险。该结论(分数:2.00)A.正确B.错误,因为未使用率进行比较 C.错误,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D.错误,因为未考虑对照组的可比性E.错误,因为未使用构成比进行比较解析:7.为制定某地区人群冠心病的社区综合防制方案,拟对该地区某时点人群冠心病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这类研究是(分数:2.00)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实验研究研究D.现况研究 E.生态学研究解析:8.某药治疗糖尿病患者 200例,观察 1个疗程,78%病人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且无不良反应,则(分数:2.00)A.该

    23、药疗效好B.未设平行对照组不能下结论 C.观察时间太短无法下结论D.样本太小无法下结论E.未进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不能下结论解析:9.在 310名未经选择相继诊断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中,100 人45 岁,210 人45 岁。研究者据此认为急性胆囊炎较多发于绝经期后的妇女。指出其结论错误或虚假的原因(分数:2.00)A.无对照组B.无正确(合适)的随访资料C.五分母D.没有进行年龄标化E.没有使用发病率 解析:10.以已知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同一种筛检试验对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 5%和 1%的甲、乙两个人群进行筛检,则(分数:2.00)A.甲人群筛检结果可靠性高B.甲人群阳性预测值高 C.甲人群灵敏度高D

    24、.甲人群特异度高E.甲人群假阳性率高解析:11.在一项队列研究中,暴露因素的 RR值的 95%的可信区间为 0.52.1,那么该因素可能是(分数:2.00)A.危险因素B.保护因素C.混杂因素D.无关因素 E.有害因素解析:12.疾病分布出现民族差异的原因是(分数:2.00)A.不同民族的遗传因素B.不同民族的社会经济状况、医疗卫生质量和水平不同C.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和社会条件不同D.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嗜好不同E.以上都是 解析:13.某地因居民食用毛蚶引起甲肝爆发,该毛蚶被视为(分数:2.00)A.传播因素 B.传播途径C.流行过程D.传染源E.传播机制解析:14.

    25、下列关于疾病年龄分布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人群免疫水平是出现疾病年龄分布差异的重要原因B.暴露致病因子的机会不同可导致出现疾病年龄分布的差异C.有效的预防接种可改变某些疾病固有的年龄分布特征D.横断面分析可明确地呈现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 E.出生队列分析有助于探明年龄、所处时代特点和暴露经历在疾病的变化中的作用解析:15.某国针对某病研制了一种药物,该药只能延长病人的生命,不能治愈疾病,则可能导致该病(分数:2.00)A.患病率减少B.发病率减少C.患病率增加 D.发病率增加E.发病率和患病率减少解析:16.我国血吸虫病由于中间宿主钉螺的严格地方性,导致该病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

    26、地区,此现象称之为(分数:2.00)A.自然疫源性B.地方习惯性C.统计地方性D.地方高发性E.自然地方性 解析:17.某县 2003年年初已有脑卒中 300例,当年共发生脑卒中 100例,脑卒中死亡 20例。以每人年观察的死亡数来表示,则该年的观察人年数是(分数:2.00)A.400B.380C.340 D.680E.190解析:18.某项吸烟与冠心病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RR2.0,RR95%CI 为 1.23.4,AR%25%。下列哪项论述是错误的(分数:2.00)A.吸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B.吸烟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 2倍C.吸烟者戒烟的话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可下降 1/4D

    27、.未进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无法判定 E.以上说法都是正确的解析:19.某学者 2003年 1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福州市饮食服务业从业人员进行乙型肝炎患病情况的调查,在统计分析时应选用(分数:2.00)A.罹患率和患病率B.发病率和死亡率C.患病率和感染率 D.病死率和死亡率E.续发率和引入率解析:20.下列何种疾病最适于进行筛检(分数:2.00)A.肺癌B.白血病C.卵巢癌D.子宫颈癌 E.原发性肝癌解析:21.某医院对 150名高血压病人随访 5年。第一年末剩 148人,第二年末剩 144人,第三年末剩 140人,第四年末剩 134人,第五年末剩 124人,则第五年观察人年数是(分

    28、数:2.00)A.149B.645C.703D.129 E.750解析:22.在某人群中染发剂使用率为 1.8%,吸烟率为 68.1%;队列研究发现染发剂和吸烟的导致膀胱癌的 RR值分别为 3.0和 1.5。以下哪项推断是错误的(分数:2.00)A.在该人群中吸烟与膀胱癌存在弱联系B.在该人群中使用染发剂者患膀胱癌的风险比吸烟者大C.戒烟后该人群中所减少的膀胱癌病人数较多D.降低染发剂使用率对减少该人群膀胱癌发病率的意义较大 E.戒烟对于降低该人群膀胱癌死亡率的意义较大解析:23.在对扁桃体切除术可能引起霍奇金病的研究中发现:事先做过扁桃体切除者发生霍奇金病的相对危险度为 2.9,据此可以认为

    29、(分数:2.00)A.事先做过扁桃体切除者中病死率较高B.事先做过扁桃体切除者发生霍奇金病的率较高C.扁桃体切除术可以防止霍奇金病的发生D.事先做过扁桃体切除者霍奇金病的发病危险是未切除者的 2.9倍 E.相对危险度为 2.9时意义不大解析:24.某项诊断试验方法在综合性大医院中使用,试验阳性者绝大多数被确诊为患者;同一组检验人员,用该方法在人群中作普查时,却发现试验阳性者被确诊的比例明显下降,导致该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普查人群与到大医院就诊的人群患病率不同 B.该方法灵敏度上升了C.现场工作中容易发生测量偏倚D.普查中存在无应答偏性E.该方法特异度下降了解析:25.对某地

    30、2555 岁妇女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服用口服避孕药者中,心肌梗死的年发病率为 5/10万,而不服用者为 2/10万。据此,研究者认为:服用口服避孕药是引起心肌梗死的危险因子。这个结论是(分数:2.00)A.对的B.不对,因为没有与其他地区的资料进行比较C.不对,因为没有进行年龄标化D.不对,因为没有进行假设检验E.不对,因为可能存在偏倚的影响 解析:26.某社区人群脑卒中的发病率为 1.1%,其中 13000名吸烟者中有 310人发生脑卒中,该人群中吸烟导致脑卒中发生的人群归因危险度是(分数:2.00)A.2.38%.B.2.17%.C.1.10%.D.1.28%.E.无法计算 解析:27.某

    31、广告宣传说某药治疗 100例某病患者,治愈率达 97%。此治愈率不可信的最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样本太小B.没有关于偏倚的说明C.没有对照组 D.治愈率太高E.未经统计学显著性检验解析:28.从某市食物中毒中抽查儿童的死亡记录卡片发现,家庭经济条件差的死亡儿童数是家庭经济条件好的死亡儿童数的 4倍,说明食物中毒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儿童危害大。该结论(分数:2.00)A.正确B.不正确,因为无可比性C.不正确,因未作统计学显著性检验D.不正确,因为不是用率进行比较 E.不正确,因为结果可能有偏差解析:29.在比较 A县与 B县糖尿病死亡率时发现 A县低于 B县,但经年龄标化以后,A、B 两

    32、县糖尿病标化死亡率相等,究其原因可能是(分数:2.00)A.A县人口较 B县年轻 B.B县人口较 A县年轻C.AB两县人口年龄构成相同D.A县诊断水平高于 B县E.A县诊断水平低于 B县解析:30.在一项评价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的效果的研究中,接种疫苗组儿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是 16/10万,接受安慰剂组儿童的发病率是 57/10万,疫苗的保护率应该是(分数:2.00)A.45%.B.61%.C.72%. D.79%.E.87%.解析:31.随机选择 5岁组儿童 2印名进行免疫接种预防试验,观察了 10年,结果表明 80%的免疫接种者未得免疫接种的疾病,由此研究者认为(分数:2.00)A.该疫苗预

    33、防有效,因为有 80%的儿童没有生病B.该疫苗预防效果欠佳,因为有 20%的儿童生病C.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 D.不能下结论,因为十年观察时间不够长E.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解析:32.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暴露因素与疾病的 OR值的 95%的可信区间为 0.20.8,那么该研究因素可能是(分数:2.00)A.混杂因素B.保护因素 C.危险因素D.无关因素E.有害因素解析:33.随机抽取 100个肝炎患者,发现 75人有注射史,下列观点哪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因大多数人有注射史,故注射是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B.因有注射史者未达 95%,故不能说注射是肝炎主要传播途径C.

    34、经卡方检验后才能得出结论D.需多次重复调查才能得出结论E.以上观点都不正确 解析:34.400名肥胖患者,用气功疗法减肥,随访半年,60%的人体重降至正常,下列哪个结论正确(分数:2.00)A.气功疗法减肥效果好,观察半年 60%的病人有效B.此法效果可疑,40%未见效C.无法做出结论,因样本较小D.无法做出结论,因未设对照组 E.无法做出结论,因未进行统计学检验解析:35.某孕妇 26岁,化验结果为:HBsAg(+),HBeAg(+),抗 HBc-IgG(+),妊娠足月生一男婴,对该婴儿接种乙肝疫苗,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这一免疫策略属于(分数:2.00)A.人工自动免疫B.人工被动免疫C.人

    35、工被动自动免疫 D.自然自动免疫E.自然被动免疫解析:36.狂犬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人可因被患狂犬病的狗咬伤而得病,此类犬称之为狂犬病的(分数:2.00)A.传播因素B.传播机制C.传染源 D.流行过程E.传播途径解析:37.某学者对某中学 2341名学生进行寄生虫病普查,结果在 325名学生粪便中发现蛔虫卵,则(分数:2.00)A.该中学学生蛔虫病发病率为 13.88%B.该中学学生蛔虫病检出率为 13.88%C.该中学学生蛔虫病期间患病率为 13.88%D.该中学学生蛔虫病罹患率为 13.88%E.该中学学生蛔虫感染率为 13.88% 解析:38.某单位有职工 320人,1983 年 8月

    36、 25日30 日 6天内发生痢疾 70人,发病高峰在 8月 27日29 日,9月 1日后尚有 2例病人发生。根据病例分布情况,下述推论哪个可能性最大(分数:2.00)A.痢疾发病率季节性升高B.经水源或食物引起的痢疾大流行C.持续暴露于污染的水源导致的痢疾流行D.由持续传播引起的痢疾流行E.一次暴露于污染的水源或食物引起的痢疾爆发,继之于接触传播 解析:39.调查高甘油三酯是否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设立了一个冠心病组及一个正常对照组,测定两组人群中甘油三酯含量并作比较,该研究属于(分数:2.00)A.病例对照研究 B.现状研究中的病例对照分析C.横断面研究D.现状研究中的队列分析E.回顾性队列研究解析:40.某市某传染病持续流行多年,今研制成一种预防该病的新疫苗,为观察该疫苗的预防效果,你准备选择哪种人群进行观察(分数:2.00)A.患病率高的人群B.免疫水平高的人群C.发病率低的人群D.发病率高的人群 E.现在正在患该病的人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流行病学练习试卷11-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roposalcash35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