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病学练习试卷 1-1及答案解析(总分:4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罹患率通常适用于(分数:2.00)A.慢性病B.某病的隐性感染C.疾病的长期流行D.较小范围内疾病的短期流行E.较大范围内疾病的长期流行2.试验的灵敏度愈高,则(分数:2.00)A.阴性预测值愈高B.阴性预测值愈低C.阳性预测值愈低D.阳性预测值愈高E.特异度愈高3.在对病因不明疾病的研究中,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是(分数:2.00)A.早期发现病人B.早期诊断病人C.早期治疗病人D.检验病因假说E.提出病因假说4.发生传染病爆发时,考察疫情应计算下列哪个率(分数:2.
2、00)A.发病率B.罹患率C.患病率D.感染率E.引入率5.现况调查中常见的偏性不包括(分数:2.00)A.失访偏倚B.无应答偏倚C.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D.测量偏倚E.调查员偏倚6.一般而言,流行病学认识疾病的途径是(分数:2.00)A.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B.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D.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E.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7.在建立病因假设的时候,所用的逻辑思维法则通常不包括下列哪项(分数:2.00)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排除法E.演绎法8.疾病的三间分布中,地区分布有哪项不是(分数:2.00)A.国家间的分布B.城乡之间
3、的分布C.疾病的局部地区分布D.疾病的家庭的分布E.国内不同地区的分布9.在病因推断过程中,反映某个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常用下列哪个指标(分数:2.00)A.特异危险度B.相对危险度C.归因危险度D.人群归因危险度E.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10.串联试验可以提高(分数:2.00)A.灵敏度B.特异度C.真实性D.可靠性E.收益11.对某病爆发流行进行调查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分数:2.00)A.一般情况(人口资料、自然和社会状况)调查B.计算各比较组的率C.证实爆发的存在D.形成有关致病因素的假设E.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12.在探索疾病病因的过程中,通过在不同的事件中寻找共性,这一逻辑思维方法被
4、称为(分数:2.00)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排除法E.类推法13.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分数:2.00)A.疾病的流行特征B.疾病的病因C.疾病的防制措施D.流行病学研究方法E.以上均是14.疾病的时间分布中,长期变异的现象多发生在(分数:2.00)A.传染病B.非传染病C.传染病、非传染病均有D.传染病、非传染病均无E.以上都不是15.提出病因假设的目的是为了(分数:2.00)A.肯定病因B.代替病因C.否定病因D.认定病因E.检验病因16.疾病的三间分布中,人群分布有哪项不是(分数:2.00)A.年龄、性别B.职业C.家庭D.种族E.城乡17.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分数:2.
5、00)A.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B.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C.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D.研究疾病的病因E.以上均是18.反应确诊疾病死亡概率的指标是(分数:2.00)A.病死率B.现患率C.罹患率D.发病率E.死亡率19.在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B.确定调查对象范围C.样本越大越好D.杜绝调查的重复、遗漏问题E.制定质量控制的标准20.流行病学探索病因的一般程序是(分数:2.00)A.从人为关联到统计学关联B.从间接关联到因果关联C.从间接关联到统计学关联D.从人为关联到因果关联E.从统计学关联到因果关联流行病学练习试卷 1-1答案解析(总分:40.0
6、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罹患率通常适用于(分数:2.00)A.慢性病B.某病的隐性感染C.疾病的长期流行D.较小范围内疾病的短期流行 E.较大范围内疾病的长期流行解析:2.试验的灵敏度愈高,则(分数:2.00)A.阴性预测值愈高 B.阴性预测值愈低C.阳性预测值愈低D.阳性预测值愈高E.特异度愈高解析:3.在对病因不明疾病的研究中,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是(分数:2.00)A.早期发现病人B.早期诊断病人C.早期治疗病人D.检验病因假说E.提出病因假说 解析:4.发生传染病爆发时,考察疫情应计算下列哪个率(分数:2.00)A.发病率B.罹患率
7、 C.患病率D.感染率E.引入率解析:5.现况调查中常见的偏性不包括(分数:2.00)A.失访偏倚 B.无应答偏倚C.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D.测量偏倚E.调查员偏倚解析:6.一般而言,流行病学认识疾病的途径是(分数:2.00)A.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B.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D.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E.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解析:7.在建立病因假设的时候,所用的逻辑思维法则通常不包括下列哪项(分数:2.00)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排除法E.演绎法 解析:8.疾病的三间分布中,地区分布有哪项不是(分数:2.00)A.国家间的分布B.城
8、乡之间的分布C.疾病的局部地区分布D.疾病的家庭的分布 E.国内不同地区的分布解析:9.在病因推断过程中,反映某个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常用下列哪个指标(分数:2.00)A.特异危险度B.相对危险度 C.归因危险度D.人群归因危险度E.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解析:10.串联试验可以提高(分数:2.00)A.灵敏度B.特异度 C.真实性D.可靠性E.收益解析:11.对某病爆发流行进行调查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分数:2.00)A.一般情况(人口资料、自然和社会状况)调查B.计算各比较组的率C.证实爆发的存在 D.形成有关致病因素的假设E.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解析:12.在探索疾病病因的过程中,通过在不
9、同的事件中寻找共性,这一逻辑思维方法被称为(分数:2.00)A.求同法 B.求异法C.共变法D.排除法E.类推法解析:13.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分数:2.00)A.疾病的流行特征B.疾病的病因C.疾病的防制措施D.流行病学研究方法E.以上均是 解析:14.疾病的时间分布中,长期变异的现象多发生在(分数:2.00)A.传染病B.非传染病C.传染病、非传染病均有 D.传染病、非传染病均无E.以上都不是解析:15.提出病因假设的目的是为了(分数:2.00)A.肯定病因B.代替病因C.否定病因D.认定病因E.检验病因 解析:16.疾病的三间分布中,人群分布有哪项不是(分数:2.00)A.年龄、性
10、别B.职业C.家庭D.种族E.城乡 解析:17.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分数:2.00)A.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B.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C.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D.研究疾病的病因E.以上均是 解析:18.反应确诊疾病死亡概率的指标是(分数:2.00)A.病死率 B.现患率C.罹患率D.发病率E.死亡率解析:19.在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B.确定调查对象范围C.样本越大越好 D.杜绝调查的重复、遗漏问题E.制定质量控制的标准解析:20.流行病学探索病因的一般程序是(分数:2.00)A.从人为关联到统计学关联B.从间接关联到因果关联C.从间接关联到统计学关联D.从人为关联到因果关联E.从统计学关联到因果关联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