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流行病学练习试卷1-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25855       资源大小:38.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流行病学练习试卷1-1及答案解析.doc

    1、流行病学练习试卷 1-1及答案解析(总分:4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罹患率通常适用于(分数:2.00)A.慢性病B.某病的隐性感染C.疾病的长期流行D.较小范围内疾病的短期流行E.较大范围内疾病的长期流行2.试验的灵敏度愈高,则(分数:2.00)A.阴性预测值愈高B.阴性预测值愈低C.阳性预测值愈低D.阳性预测值愈高E.特异度愈高3.在对病因不明疾病的研究中,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是(分数:2.00)A.早期发现病人B.早期诊断病人C.早期治疗病人D.检验病因假说E.提出病因假说4.发生传染病爆发时,考察疫情应计算下列哪个率(分数:2.

    2、00)A.发病率B.罹患率C.患病率D.感染率E.引入率5.现况调查中常见的偏性不包括(分数:2.00)A.失访偏倚B.无应答偏倚C.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D.测量偏倚E.调查员偏倚6.一般而言,流行病学认识疾病的途径是(分数:2.00)A.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B.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D.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E.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7.在建立病因假设的时候,所用的逻辑思维法则通常不包括下列哪项(分数:2.00)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排除法E.演绎法8.疾病的三间分布中,地区分布有哪项不是(分数:2.00)A.国家间的分布B.城乡之间

    3、的分布C.疾病的局部地区分布D.疾病的家庭的分布E.国内不同地区的分布9.在病因推断过程中,反映某个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常用下列哪个指标(分数:2.00)A.特异危险度B.相对危险度C.归因危险度D.人群归因危险度E.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10.串联试验可以提高(分数:2.00)A.灵敏度B.特异度C.真实性D.可靠性E.收益11.对某病爆发流行进行调查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分数:2.00)A.一般情况(人口资料、自然和社会状况)调查B.计算各比较组的率C.证实爆发的存在D.形成有关致病因素的假设E.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12.在探索疾病病因的过程中,通过在不同的事件中寻找共性,这一逻辑思维方法被

    4、称为(分数:2.00)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排除法E.类推法13.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分数:2.00)A.疾病的流行特征B.疾病的病因C.疾病的防制措施D.流行病学研究方法E.以上均是14.疾病的时间分布中,长期变异的现象多发生在(分数:2.00)A.传染病B.非传染病C.传染病、非传染病均有D.传染病、非传染病均无E.以上都不是15.提出病因假设的目的是为了(分数:2.00)A.肯定病因B.代替病因C.否定病因D.认定病因E.检验病因16.疾病的三间分布中,人群分布有哪项不是(分数:2.00)A.年龄、性别B.职业C.家庭D.种族E.城乡17.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分数:2.

    5、00)A.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B.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C.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D.研究疾病的病因E.以上均是18.反应确诊疾病死亡概率的指标是(分数:2.00)A.病死率B.现患率C.罹患率D.发病率E.死亡率19.在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B.确定调查对象范围C.样本越大越好D.杜绝调查的重复、遗漏问题E.制定质量控制的标准20.流行病学探索病因的一般程序是(分数:2.00)A.从人为关联到统计学关联B.从间接关联到因果关联C.从间接关联到统计学关联D.从人为关联到因果关联E.从统计学关联到因果关联流行病学练习试卷 1-1答案解析(总分:40.0

    6、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罹患率通常适用于(分数:2.00)A.慢性病B.某病的隐性感染C.疾病的长期流行D.较小范围内疾病的短期流行 E.较大范围内疾病的长期流行解析:2.试验的灵敏度愈高,则(分数:2.00)A.阴性预测值愈高 B.阴性预测值愈低C.阳性预测值愈低D.阳性预测值愈高E.特异度愈高解析:3.在对病因不明疾病的研究中,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是(分数:2.00)A.早期发现病人B.早期诊断病人C.早期治疗病人D.检验病因假说E.提出病因假说 解析:4.发生传染病爆发时,考察疫情应计算下列哪个率(分数:2.00)A.发病率B.罹患率

    7、 C.患病率D.感染率E.引入率解析:5.现况调查中常见的偏性不包括(分数:2.00)A.失访偏倚 B.无应答偏倚C.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D.测量偏倚E.调查员偏倚解析:6.一般而言,流行病学认识疾病的途径是(分数:2.00)A.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B.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D.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E.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解析:7.在建立病因假设的时候,所用的逻辑思维法则通常不包括下列哪项(分数:2.00)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排除法E.演绎法 解析:8.疾病的三间分布中,地区分布有哪项不是(分数:2.00)A.国家间的分布B.城

    8、乡之间的分布C.疾病的局部地区分布D.疾病的家庭的分布 E.国内不同地区的分布解析:9.在病因推断过程中,反映某个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常用下列哪个指标(分数:2.00)A.特异危险度B.相对危险度 C.归因危险度D.人群归因危险度E.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解析:10.串联试验可以提高(分数:2.00)A.灵敏度B.特异度 C.真实性D.可靠性E.收益解析:11.对某病爆发流行进行调查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分数:2.00)A.一般情况(人口资料、自然和社会状况)调查B.计算各比较组的率C.证实爆发的存在 D.形成有关致病因素的假设E.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解析:12.在探索疾病病因的过程中,通过在不

    9、同的事件中寻找共性,这一逻辑思维方法被称为(分数:2.00)A.求同法 B.求异法C.共变法D.排除法E.类推法解析:13.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分数:2.00)A.疾病的流行特征B.疾病的病因C.疾病的防制措施D.流行病学研究方法E.以上均是 解析:14.疾病的时间分布中,长期变异的现象多发生在(分数:2.00)A.传染病B.非传染病C.传染病、非传染病均有 D.传染病、非传染病均无E.以上都不是解析:15.提出病因假设的目的是为了(分数:2.00)A.肯定病因B.代替病因C.否定病因D.认定病因E.检验病因 解析:16.疾病的三间分布中,人群分布有哪项不是(分数:2.00)A.年龄、性

    10、别B.职业C.家庭D.种族E.城乡 解析:17.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分数:2.00)A.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B.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C.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D.研究疾病的病因E.以上均是 解析:18.反应确诊疾病死亡概率的指标是(分数:2.00)A.病死率 B.现患率C.罹患率D.发病率E.死亡率解析:19.在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B.确定调查对象范围C.样本越大越好 D.杜绝调查的重复、遗漏问题E.制定质量控制的标准解析:20.流行病学探索病因的一般程序是(分数:2.00)A.从人为关联到统计学关联B.从间接关联到因果关联C.从间接关联到统计学关联D.从人为关联到因果关联E.从统计学关联到因果关联 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流行病学练习试卷1-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ostpastor18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