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预防医学)-试卷 4 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两样本均数比较的 t 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 越小,说明(分数:2.00)A.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的差别很大B.越有理由认为两总数均数不同C.两总体均数的差别越大D.两总体均数的差别不大E.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2.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分数:2.00)A.年龄、性别和种族分布B.职业、家庭和环境分布C.时间、地区和人间分布D.短期波动、季节性和周期性分布E.国家、地区和城乡分布3.属于第二级预防措施的是(分数:2.00)A.疾病筛检B.健康
2、促进C.接种疫苗D.病后康复E.遗传咨询4.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属于现况研究特点的是(分数:2.00)A.随访观察研究对象B.可确定因果关联C.人为施加干预措施D.研究对象随机分组E.不需特设对照组5.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因到果的研究为(分数:2.00)A.生态学研究B.筛检C.队列研究D.现状研究E.病例对照研究6.属于环境中的二次污染物是(分数:2.00)A.二手烟B.光化学烟雾C.镉D.二氧化碳E.汞7.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平衡膳食宝塔提供了(分数:2.00)A.食物分类的概念B.膳食中营养素的适宜摄入量C.比较理想的膳食模式D.理想的一日食谱E.每日必须摄入的食物数量8.下述生产性毒物中,
3、属于窒息性气体的是(分数:2.00)A.氢氰酸B.氯气C.氯乙烯D.氧化氮E.苯9.下列疾病的预防以第一级预防为主要控制策略的是(分数:2.00)A.结肠直肠癌B.类风湿关节炎C.乳腺癌D.胰腺癌E.碘缺乏病10.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关键是(分数:2.00)A.推行合作医疗保险B.加强医德医风建设C.开展初级卫生保健D.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E.促进妇幼卫生保健11.Meta 分析中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检验各个独立研究结果的(分数:2.00)A.真实性B.同质性C.代表性D.敏感性E.可靠性12.某地区在 1 个月内对居民进行了是否有糖尿病的普查,可计算当地居民糖尿病的(分数:2.00)
4、A.发病率B.罹患率C.死亡率D.患病率E.二代发病率13.为了解某地区铅污染的情况,抽样收集了 130 人的尿铅值,经分析发现数据为偏态分布。若要对数据进行描述,应选择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指标为(分数:2.00)A.中位数和标准差B.中位数和极差C.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D.算术均数和标准差E.算术均数和四分位间距14.随机抽样调查甲、乙两地正常成年男子身高,得甲地身高的均值为 175cm,乙地为 179cm,经 t 检验得Pa,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结论为(分数:2.00)A.可认为两地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相差不大B.甲、乙两地正常成年男子身高均值相差较大C.两地接受调查的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不
5、同D.可认为两地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不同E.两地接受调查的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差别较大15.已知甲地老年人比例大于乙地,经普查甲地冠心病死亡率为 5,乙地冠心病死亡率为 4,若希望比较甲、乙两地冠心病死亡率的高低,则(分数:2.00)A.计算标化率后再比较B.应做秩和检验C.可用两地的死亡率直接进行比较D.应做率的 Z 检验E.应做两个率比较的 2 检验16.不属于预防医学的道德要求的是(分数:2.00)A.爱岗敬业,宣传大卫生法规,言传身教B.改善工作和学习环境,严把防疫和食品卫生规C.严格监管,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文明,科学严谨,实事求是,信息透明公开D.防疫工作者有权在疫区切
6、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各种措施E.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保障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权益17.心身疾病的界定条件是(分数:2.00)A.在发病的原因中心理社会因素是重要的因素B.具有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C.具有明显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或病理生理变化D.不是神经症和精神病E.以上都是18.下列哪个人群不会发生脚气病(分数:2.00)A.高糖饮食的人中B.食用高度精细加工米面的人中C.使用粗谷粗粮的人中D.慢性酒精中毒的人中E.以上都不正确19.构成社区的要素不包括(分数:2.00)A.人口B.行政归属权C.定的区域范围D.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E.生活制度和管理机构20.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微量元素(分数:2.0
7、0)A.铁B.碘C.镁D.锌E.铜21.临床预防服务的对象是(分数:2.00)A.遗传病人B.病房病人C.健康人D.传染病人E.慢性病病人22.卫生服务组织不包括(分数:2.00)A.医疗机构B.群众性卫生组织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D.医疗保险公司E.预防保健机构23.关于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下列哪项因素未确定与发病有关(分数:2.00)A.年龄B.体重C.钠盐D.吸烟E.饮酒24.目前我国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描述最恰当的是(分数:2.00)A.以政府为中心B.以经济效益为中心C.以疾病治疗为中心D.以市场化为主导E.以区域卫生规划为指导25.富含维生素 A 的食物是(分数:2.00)A
8、.粮谷类B.动物肝脏C.猕猴桃D.奶及奶制品E.马铃薯26.对于社区诊断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个体水平上的疾病判断B.依据的是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C.理论基础是临床专业知识D.通常采用的是流行病学方法E.是一种在疾病发生后的诊断27.我国目前开展社区预防服务被认为最有效的服务单位是(分数:2.00)A.个人B.家庭C.人群D.社区E.疾病人群28.为尽量发现病人,在制定筛选方法标准过程中,常采用(分数:2.00)A.提高方法的灵敏度B.提高方法的特异度C.降低假阳性率D.提高假阴性率E.使假阴性率与假阳性率接近29.可以全面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特征的两个指标是(分数:2.00)A
9、.均数和中位数B.均数和标准差C.均数和极差D.中位数和方差E.几何均数和标准差30.下面不属于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是(分数:2.00)A.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B.疾病预防和保健服务C.基本治疗D.专科医疗E.社区康复二、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A易兴奋性,震颤,口腔炎 B白血病 C低血红蛋白性贫血 D间皮瘤 E光感性皮肤(分数:4.00)(1).长期高浓度苯接触能引起(分数:2.00)A.B.C.D.E.(2).过量汞进入体内能引起(分数:2.00)A.B.C.D.E.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预防医学)-试卷 4 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
10、:30,分数:60.00)1.两样本均数比较的 t 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 越小,说明(分数:2.00)A.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的差别很大B.越有理由认为两总数均数不同C.两总体均数的差别越大D.两总体均数的差别不大E.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解析:解析:P 越小,说明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2.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分数:2.00)A.年龄、性别和种族分布B.职业、家庭和环境分布C.时间、地区和人间分布 D.短期波动、季节性和周期性分布E.国家、地区和城乡分布解析:解析: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3.属于第二级预防措施的是(分数:2.00)A.疾病筛检B.健康促进
11、 C.接种疫苗D.病后康复E.遗传咨询解析:解析: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第二级预防即临床前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第三级预防,临床(期)预防或康复性预防。4.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属于现况研究特点的是(分数:2.00)A.随访观察研究对象B.可确定因果关联C.人为施加干预措施D.研究对象随机分组E.不需特设对照组 解析:解析:现况研究特点有:一般不设有对照组;现状研究的特定时间;现状研究在确定因果联系时受到限制;不改变的暴露因素,可以提示因果联系。5.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因到果的研究为(分数:2.00)A.生态学研究B.筛检C.队列研究 D.现状研究E.病例对照研究解析:解析:队列研
12、究四个特点:属于观察性研究、设立对照组、由因到果、能计算发病率,确定暴露与疾病的因果联系。6.属于环境中的二次污染物是(分数:2.00)A.二手烟B.光化学烟雾 C.镉D.二氧化碳E.汞解析:解析:二次污染物是指排人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又称继发性污染物。如一次污染物 SO 2 在空气中氧化成硫酸盐气溶胶,汽车排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在日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的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甲醛和酮类等二次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共有 100 多种。从污染源排
13、进大气后,直接污染空气的称一次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氮、颗粒物(飘尘、降尘、油烟等)、氨气、及含氧、氮、氯、硫有机化合物以及放射性物质等。二次污染物是由于阳光照射污染物、污染物间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污染物与大气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有害物质,光化烟雾就是一种二次污染物。7.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平衡膳食宝塔提供了(分数:2.00)A.食物分类的概念B.膳食中营养素的适宜摄入量C.比较理想的膳食模式 D.理想的一日食谱E.每日必须摄入的食物数量解析:解析:中国营养学会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组成了专家委员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提出了一个营养上比较理想的膳食模式
14、。8.下述生产性毒物中,属于窒息性气体的是(分数:2.00)A.氢氰酸 B.氯气C.氯乙烯D.氧化氮E.苯解析:解析:指被机体吸入后,可使氧的供给、摄取、运输和利用发生障碍,使全身组织细胞得不到或不能利用氧,而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窒息的有害气体的总称。单纯性窒息性气体:氮气、甲烷、二氧化碳;化学性窒息性气体:使血液的携氧能力或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造成组织缺氧的有害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9.下列疾病的预防以第一级预防为主要控制策略的是(分数:2.00)A.结肠直肠癌B.类风湿关节炎C.乳腺癌D.胰腺癌E.碘缺乏病 解析:解析: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所采取的措
15、施,也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加强对病因的研究,减少对危险因素的接触,是一级预防的根本。10.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关键是(分数:2.00)A.推行合作医疗保险B.加强医德医风建设C.开展初级卫生保健 D.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E.促进妇幼卫生保健解析:11.Meta 分析中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检验各个独立研究结果的(分数:2.00)A.真实性B.同质性 C.代表性D.敏感性E.可靠性解析:解析:Meta 分析中文译为“荟萃分析”,即对具备特定条件的、同课题的诸多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的一类统计方法。分析的优点:能对同一课题的多项研究结果的一致性进行评价;对同一课题的多项研究结果作系统
16、性评价和总结;提出一些新的研究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当受制于某些条件时,如时间或研究对象的限制,Meta 分析不失为一种选择;从方法学的角度,对现阶段某课题的研究设计进行评价;发现某些单个研究未阐明的问题。12.某地区在 1 个月内对居民进行了是否有糖尿病的普查,可计算当地居民糖尿病的(分数:2.00)A.发病率B.罹患率C.死亡率D.患病率 E.二代发病率解析:解析:某时间点上受检人数中现患某疾病的概率,描述病程长或发病时间不易明确的疾病的患病情况。13.为了解某地区铅污染的情况,抽样收集了 130 人的尿铅值,经分析发现数据为偏态分布。若要对数据进行描述,应选择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指
17、标为(分数:2.00)A.中位数和标准差B.中位数和极差C.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 D.算术均数和标准差E.算术均数和四分位间距解析:解析:均数和标准差是描述正态分布数据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的指标。14.随机抽样调查甲、乙两地正常成年男子身高,得甲地身高的均值为 175cm,乙地为 179cm,经 t 检验得Pa,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结论为(分数:2.00)A.可认为两地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相差不大B.甲、乙两地正常成年男子身高均值相差较大C.两地接受调查的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不同D.可认为两地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不同 E.两地接受调查的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差别较大解析:解析:一般在假设检验中,
18、要有一个标准 ,当 P 时,两地正常成年男子身高相等的概率小于,为小概率事件,即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小,认为不发生。15.已知甲地老年人比例大于乙地,经普查甲地冠心病死亡率为 5,乙地冠心病死亡率为 4,若希望比较甲、乙两地冠心病死亡率的高低,则(分数:2.00)A.计算标化率后再比较B.应做秩和检验C.可用两地的死亡率直接进行比较D.应做率的 Z 检验E.应做两个率比较的 2 检验 解析:解析:两个率的比较应做 2 检验。16.不属于预防医学的道德要求的是(分数:2.00)A.爱岗敬业,宣传大卫生法规,言传身教B.改善工作和学习环境,严把防疫和食品卫生规C.严格监管,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
19、社会文明,科学严谨,实事求是,信息透明公开D.防疫工作者有权在疫区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各种措施 E.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保障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权益解析:17.心身疾病的界定条件是(分数:2.00)A.在发病的原因中心理社会因素是重要的因素B.具有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C.具有明显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或病理生理变化D.不是神经症和精神病E.以上都是 解析:解析:是一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主要特点包括: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表现为躯体症状,有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不属于躯体形式障碍。18.下列哪个人群不会发生脚气病(分数:2
20、.00)A.高糖饮食的人中B.食用高度精细加工米面的人中C.使用粗谷粗粮的人中 D.慢性酒精中毒的人中E.以上都不正确解析:解析:此题中的脚气病是指由缺乏维生素 B 引起的。19.构成社区的要素不包括(分数:2.00)A.人口B.行政归属权 C.定的区域范围D.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E.生活制度和管理机构解析:20.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微量元素(分数:2.00)A.铁B.碘C.镁 D.锌E.铜解析:解析:常量元素:钙、镁、磷、钾、钠、氯。必须微量元素包括;铁、碘、锌、硒、铜、钼、钴。21.临床预防服务的对象是(分数:2.00)A.遗传病人B.病房病人C.健康人 D.传染病人E.慢性病病人解析:2
21、2.卫生服务组织不包括(分数:2.00)A.医疗机构B.群众性卫生组织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D.医疗保险公司 E.预防保健机构解析:23.关于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下列哪项因素未确定与发病有关(分数:2.00)A.年龄B.体重C.钠盐D.吸烟E.饮酒 解析:24.目前我国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描述最恰当的是(分数:2.00)A.以政府为中心B.以经济效益为中心C.以疾病治疗为中心D.以市场化为主导E.以区域卫生规划为指导 解析:25.富含维生素 A 的食物是(分数:2.00)A.粮谷类B.动物肝脏 C.猕猴桃D.奶及奶制品E.马铃薯解析:26.对于社区诊断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个
22、体水平上的疾病判断B.依据的是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C.理论基础是临床专业知识D.通常采用的是流行病学方法 E.是一种在疾病发生后的诊断解析:27.我国目前开展社区预防服务被认为最有效的服务单位是(分数:2.00)A.个人B.家庭 C.人群D.社区E.疾病人群解析:28.为尽量发现病人,在制定筛选方法标准过程中,常采用(分数:2.00)A.提高方法的灵敏度 B.提高方法的特异度C.降低假阳性率D.提高假阴性率E.使假阴性率与假阳性率接近解析:29.可以全面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特征的两个指标是(分数:2.00)A.均数和中位数B.均数和标准差 C.均数和极差D.中位数和方差E.几何均数和标准差解
23、析:解析:正态分布的两个基本指标是均数和标准差。均数决定正态分布曲线的位置,标准差决定曲线的形状。30.下面不属于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是(分数:2.00)A.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B.疾病预防和保健服务C.基本治疗D.专科医疗 E.社区康复解析:二、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A易兴奋性,震颤,口腔炎 B白血病 C低血红蛋白性贫血 D间皮瘤 E光感性皮肤(分数:4.00)(1).长期高浓度苯接触能引起(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长期接触苯会对血液系统造成极大伤害,引起慢性中毒。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苯可以损害骨髓,使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并使染色体畸变,从而导致白血病,甚至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苯可以导致大量出血,从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有研究报告指出,苯在体内的潜伏期可长达1215 年。(2).过量汞进入体内能引起(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急性汞中毒的诊断主要根据职业史或摄入毒物史,结合临床表现和尿汞或血汞测定(明显增高)而确立。慢性汞中毒的诊断,应强调接触史,临床有精神一神经症状、口腔炎和震颤等主要表现,并需除去其他病因引起的类似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