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生理学)-试卷 17及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8.00)A峰电位 B阈电位 C负后电位 D局部电位 E正后电位(分数:8.00)(1).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首先出现(分数:2.00)A.B.C.D.E.(2).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是(分数:2.00)A.B.C.D.E.(3).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复极相,K + 外流至膜外又暂时阻碍 K + 进一步外流,结果形成(分数:2.00)A.B.C.D.E.(4).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分数:2.00)A.B.C.D.E.二、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
2、:6.00)ANa + B葡萄糖 C白蛋白 D纤维蛋白 E清蛋白(分数:6.00)(1).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血浆的(分数:2.00)A.B.C.D.E.(2).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血浆的(分数:2.00)A.B.C.D.E.(3).血液凝固的实质是生成了(分数:2.00)A.B.C.D.E.三、A1 型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与低常期相对应的动作电位时期是(分数:2.00)A.锋电位升支B.锋电位降支C.正后电位D.负后电位E.以上均不正确2.下列关于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与钾离子通道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都有开放状态B.都有关闭状态C.都有激活状态D.
3、都有失活状态E.都有平衡状态3.神经细胞在兴奋过程中,钠离子内流和钾离子外流的量取决于(分数:2.00)A.各自平衡电位B.细胞的阈电位C.钠泵活动程度D.所给刺激强度E.所给刺激频率4.能使骨骼肌发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刺激条件是(分数:2.00)A.足够强度的单个阈刺激B.足够持续时间的单个阈刺激C.间隔小于收缩期的一串阈刺激D.间隔大于收缩期的一串阈刺激E.间隔等于收缩期的一串阈刺激5.神经细胞膜上钠泵活动受抑制时,可导致的变化是(分数:2.00)A.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B.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C.静息电位绝对值和动作电位幅度均减小D.静息电位绝对值和动作电位幅
4、度均增大E.以上均正确6.机体中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分数:2.00)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脑脊液D.组织液E.血浆7.血凝块回缩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红细胞发生叠连而压缩B.白细胞发生变形运动C.血小板发生收缩D.纤维蛋白发生收缩E.浆细胞发生收缩8.血浆渗透压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分数:2.00)A.血浆蛋白总量B.白蛋白含量C.NACl浓度D.KCl浓度E.HCl浓度9.维持血浆 PH值相对恒定最重要的缓冲对是(分数:2.00)A.Na 2 HPONaH 2 PO 4B.NaHCO 3 H 2 CO 3C.K 2 HPO4KH 2 PO 4D.KHCO 3 H 2 CO 3
5、E.KHCO 3 H 2 CO 410.凝血因子、在肝脏合成依赖于(分数:2.00)A.维生素 AB.维生素 CC.维生素 DD.维生素 EE.维生素 K11.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是(分数:2.00)A.铁和叶酸B.钴和维生素 B 12C.铁和蛋白质D.蛋白质E.内因子12.可导致红细胞沉降速率增快的影响因素是(分数:2.00)A.血细胞比容增大B.血浆清蛋白含量增多C.红细胞脆性增大D.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多E.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13.Rh阴性的母亲所生的 Rh阳性子女,有可能患(分数:2.00)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B.血友病C.新生儿溶血性贫血D.红细胞增多症E.血小板增多症14.在一个心动
6、周期中,二尖瓣开放始于(分数:2.00)A.等容收缩期初B.等容收缩期末C.心室射血期初D.等容舒张期初E.等容舒张期末15.由下蹲位突然起立时发生晕厥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静脉回心血量减少B.循环血量减少C.外周阻力增加D.心率突然减慢E.心率突然增快16.迷走神经兴奋使心率减慢,是由于窦房结细胞发生下列哪种改变所致(分数:2.00)A.钾离子通透性降低B.钾离子通透性增高C.钙离子通透性增高D.钠离子通透性增高E.氯离子通透性增高17.心肌通过等长自身调节来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其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心肌收缩能力减弱B.肌节的初长度增加C.横桥联结的数目增多D.心室舒
7、张末期容积增大E.心肌收缩能力增强18.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分数:2.00)A.它是功能上的合胞体B.有效不应期特别长C.具有自动节律性D.呈“全或无”收缩E.有效不应期短19.下列选项中,肾上腺素不具有的作用是(分数:2.00)A.使心肌收缩力增强B.使心率加快C.使内脏和皮肤血管收缩D.使骨骼肌血管舒张E.使骨骼肌血管收缩20.高血压患者较正常人明显增高的心泵功能指标是(分数:2.00)A.心输出量B.射血分数C.心指数D.心脏做功量E.以上均正确21.在微循环中,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调节的结构是(分数:2.00)A.微动脉B.直捷通路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D.真毛细血管E.毛细血管
8、后括约肌22.每个心动周期由心房收缩挤入心室的血量可使心室的充盈量再增加(分数:2.00)A.510B.1015C.1030D.3040E.4050四、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A大动脉 B中等动脉 C小动脉 D静脉 E微动脉(分数:4.00)(1).弹性贮器血管是指(分数:2.00)A.B.C.D.E.(2).容量血管是指(分数:2.00)A.B.C.D.E.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生理学)-试卷 17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8.00)A峰电位 B阈电位 C负后电位 D局部电位 E正后电位(分数:8.00)(1).可兴奋细胞
9、受刺激后,首先出现(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局部电位: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细胞膜两侧产生的微弱电变化(较小的膜去极化或超极化反应)。或者说是细胞受刺激后去极化未达到阈电位的电位变化。(2).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动作电位实际上是膜受刺激后在原有的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两侧电位的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复原;在神经纤维,它一般在 0520 ms 的时间内完成,这使它在描记的图形上表现为一次短促而尖锐的脉冲样变化,因而人们常把这种构成动作电位主要部分的脉冲样变化,称之为峰电位。(3).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复极相,K +
10、 外流至膜外又暂时阻碍 K + 进一步外流,结果形成(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负后电位是由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复极相,K + 外流至膜外又暂时阻碍 K + 进一步外流形成。(4).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跨膜电位达到阈电位水平才能引起兴奋。二、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ANa + B葡萄糖 C白蛋白 D纤维蛋白 E清蛋白(分数:6.00)(1).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血浆的(分数:2.00)A.B.C. D.E.解析:(2).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血浆的(分数:2.00)A. B.C.D.E
11、.解析:(3).血液凝固的实质是生成了(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正常血浆胶体渗透压为 25 mmHg,是在毛细血管内外液体交换中限制血浆滤过的主要力量,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尤其是白蛋白浓度。血浆蛋白用盐析法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三类。正常人血浆蛋含量为 6585 gL,其中白蛋白为 4048 gL。凝血过程是一系列酶促反应的级联过程,可分为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生成三个基本步骤。三、A1 型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与低常期相对应的动作电位时期是(分数:2.00)A.锋电位升支B.锋电位降支C.正后电位 D.负后电位E.以上均
12、不正确解析:解析:可兴奋组织兴奋后,兴奋性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以哺乳动物的粗大神经纤维为例,相继出现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绝对不应期相当于动作电位的锋电位时期,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大约相当于负后电位的时期;低常期相当于正后电位的时期。2.下列关于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与钾离子通道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都有开放状态B.都有关闭状态C.都有激活状态D.都有失活状态 E.都有平衡状态解析:解析: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有三种状态:关闭、开放和失活;而钾离子通道只有两种状态:关闭和开放。3.神经细胞在兴奋过程中,钠离子内流和钾离子外流的量取决于(分数:2.00)A.各自平衡电
13、位 B.细胞的阈电位C.钠泵活动程度D.所给刺激强度E.所给刺激频率解析:解析:无论是静息电位还是动作电位,某种离子的流向和流量都是由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决定的。电场的方向决定了离子的流向,电位差的差值即其平衡电位决定了离子的流量,其他的几个选项对其没有影响。4.能使骨骼肌发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刺激条件是(分数:2.00)A.足够强度的单个阈刺激B.足够持续时间的单个阈刺激C.间隔小于收缩期的一串阈刺激 D.间隔大于收缩期的一串阈刺激E.间隔等于收缩期的一串阈刺激解析:解析:骨骼肌的收缩包括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强直收缩三种形式。当下一个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完全舒张期时,即为单收缩;下一个刺激落在
14、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时即为不完全强直收缩;下一个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收缩期时即为完全强直收缩。本题 C刺激的间隔小于收缩期,下一次刺激必落在前一次收缩的收缩期。5.神经细胞膜上钠泵活动受抑制时,可导致的变化是(分数:2.00)A.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B.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C.静息电位绝对值和动作电位幅度均减小 D.静息电位绝对值和动作电位幅度均增大E.以上均正确解析:解析:钠泵的转运模式又称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其可导致细胞外高钠、细胞内高钾。安静状态下细胞膜对钾离子具有通透性是形成静息膜电位的最主要因素;如果钠泵受到抑制,在细胞膜内外钾离子浓度差将明显下降,安静状
15、态下钾离子外流减少,钾离子平衡电位的绝对值下降,故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也会下降。同时,动作电位期间钠离子内流减少,动作电位的幅度也下降。6.机体中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分数:2.00)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C.脑脊液D.组织液E.血浆解析:解析: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内环境。7.血凝块回缩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红细胞发生叠连而压缩B.白细胞发生变形运动C.血小板发生收缩 D.纤维蛋白发生收缩E.浆细胞发生收缩解析:解析:血小板具有黏附、聚集、释放、收缩和吸附等生理特性。在生理性止血的最后阶段,血凝块中的血小板有伪足伸入纤维蛋白网中,血小板内的收缩蛋白收缩,使血块收缩,因而发生血凝块回
16、缩。8.血浆渗透压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分数:2.00)A.血浆蛋白总量B.白蛋白含量C.NACl浓度 D.KCl浓度E.HCl浓度解析:解析:渗透压的高低取决于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的大小无关。血浆渗透压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两部分组成。晶体渗透压是总渗透压的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而其80来自钠离子和氯离子。9.维持血浆 PH值相对恒定最重要的缓冲对是(分数:2.00)A.Na 2 HPONaH 2 PO 4B.NaHCO 3 H 2 CO 3 C.K 2 HPO4KH 2 PO 4D.KHCO 3 H 2 CO 3E.KHCO 3 H 2 CO 4解析:解析:选项中所列
17、的几种缓冲对在血浆中都存在,但是其中 NaHCO 3 H 2 CO 3 的量最大,在维持 pH值恒定过程中也最为重要。10.凝血因子、在肝脏合成依赖于(分数:2.00)A.维生素 AB.维生素 CC.维生素 DD.维生素 EE.维生素 K 解析:解析:在凝血因子中除因子(又称组织因子)外,其他凝血因子均存在于新鲜血浆中,且多数在肝内合成,其中因子、的生成需要维生素 K的参与,故它们又称为依赖维生素 K的凝血因子。11.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是(分数:2.00)A.铁和叶酸B.钴和维生素 B 12C.铁和蛋白质 D.蛋白质E.内因子解析:解析: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其合成的基本原料为铁和蛋
18、白质,此外还需要氨基酸和维生素。12.可导致红细胞沉降速率增快的影响因素是(分数:2.00)A.血细胞比容增大B.血浆清蛋白含量增多C.红细胞脆性增大D.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多E.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 解析:解析:影响红细胞沉降率的因素。红细胞沉降率是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一个指标。在某些疾病情况下(如风湿热、活动性肺结核等),红细胞彼此能较快地以凹面相贴,称为红细胞叠连,导致摩擦力减小,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和胆固醇含量增高时,可加速红细胞叠连和沉降率;血浆中白蛋白、卵磷脂含量增多则可抑制叠连发生,降低沉降率。13.Rh阴性的母亲所生的 Rh阳性子女,有可能患(分数:2.00)
19、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B.血友病C.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D.红细胞增多症E.血小板增多症解析:解析:Rh 系统的抗体主要是 IgG,其分子比较小,能通过胎盘。当 Rh阴性的孕妇怀有 Rh阳性的胎儿时,Rh 阳性胎儿的少量红细胞或 D抗原可以进入母体,使母体产生免疫抗体,主要是抗 D抗体。这种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使胎儿的红细胞发生溶血,造成新生儿溶血性贫血。14.在一个心动周期中,二尖瓣开放始于(分数:2.00)A.等容收缩期初B.等容收缩期末C.心室射血期初D.等容舒张期初E.等容舒张期末 解析:解析:二尖瓣(左房室瓣)开放的开始,意味着心室充盈血液的开始。从心动周期的几个时期分析,只能
20、是在快速充盈期初或等容舒张期末。15.由下蹲位突然起立时发生晕厥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B.循环血量减少C.外周阻力增加D.心率突然减慢E.心率突然增快解析:解析:由下蹲位突然起立可导致大量的血液积滞在下肢,回心血量过少导致心输出量不足,引起晕厥。16.迷走神经兴奋使心率减慢,是由于窦房结细胞发生下列哪种改变所致(分数:2.00)A.钾离子通透性降低B.钾离子通透性增高 C.钙离子通透性增高D.钠离子通透性增高E.氯离子通透性增高解析:解析:心迷走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与窦房结细胞的 M受体结合后,能激活一种钾离子通道(IKACH 通道),钾离子通透性增高,钾
21、离子外流增多,使最大复极电位变得更负,以致自动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所需的时间延长,从而使窦房结兴奋的频率变低,导致心率减慢。17.心肌通过等长自身调节来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其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心肌收缩能力减弱B.肌节的初长度增加C.横桥联结的数目增多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E.心肌收缩能力增强 解析:解析: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取决于前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和后负荷三方面的影响。其中,等长调节是与心肌的初长度变化无关的,不依赖于前、后负荷而改变其力学活动的一种内在特性,是通过改变心肌细胞兴奋一收缩偶联各个环节而影响心肌收缩能力而实现的。18.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分数:2.00)A.它
22、是功能上的合胞体B.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C.具有自动节律性D.呈“全或无”收缩E.有效不应期短解析:解析:心肌细胞不同于骨骼肌细胞,其有效不应期特别长(200300 ms),相当于心室肌收缩活动的整个收缩期及舒张早期,保证了心室肌在收缩期和舒张早期,不能接受刺激产生第二次兴奋和收缩,使心肌不会发生完全强直收缩,故答案是 B。由于心房肌或心室肌均为功能上的合胞体,故收缩是“全或无”的。自动节律性指心脏节律的起源来自心肌本身,不涉及收缩是否可以总和的问题。19.下列选项中,肾上腺素不具有的作用是(分数:2.00)A.使心肌收缩力增强B.使心率加快C.使内脏和皮肤血管收缩D.使骨骼肌血管舒张E.使骨骼
23、肌血管收缩 解析:解析:肾上腺素可与 和 两类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在心脏,肾上腺素与 受体结合,产生正性变时和变力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和心率加快。在血管,肾上腺素的作用取决于血管平滑肌上 和 受体分布的情况。在皮肤、肾、胃肠道的血管平滑肌上, 受体在数量上占优势,肾上腺素的作用是使这些器官的血管收缩;在骨骼肌的血管, 受体占优势,引起血管舒张。20.高血压患者较正常人明显增高的心泵功能指标是(分数:2.00)A.心输出量B.射血分数C.心指数D.心脏做功量 E.以上均正确解析:解析:动脉血压增高,就意味着心脏的后负荷增加,后负荷增加,即心室射血遇到的动脉阻力增大,等容收缩期室内压峰值必然也增高
24、,左室射血速度减慢,致使每搏输出量减少,结果使心室剩余血量增加,使充盈体积增加,继发地启动 Starling心脏调节机制,每搏输出量又可恢复正常水平,其做功量也增大。21.在微循环中,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调节的结构是(分数:2.00)A.微动脉B.直捷通路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D.真毛细血管E.毛细血管后括约肌解析:解析:在微循环中,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起着“分闸门”的作用,它的开闭直接影响到真毛细血管的血流量。而该处的血流量对物质交换最为重要。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很少或不受交感缩血管神经的支配,主要受体液因素的调节。22.每个心动周期由心房收缩挤入心室的血量可使心室的充盈量再增加(分数:2.00)A.
25、510B.1015C.1030 D.3040E.4050解析:四、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A大动脉 B中等动脉 C小动脉 D静脉 E微动脉(分数:4.00)(1).弹性贮器血管是指(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弹性贮器血管是指大动脉,因其壁坚厚,含有弹性纤维,有良好的弹性和扩张性。当左室射血使主动脉压升高,主动脉扩张而容积增大,一部分血液流入外周,另一部分贮存于大动脉内;当左室舒张主动脉瓣关闭后,被扩张的大动脉弹性回缩,将存留的血液继续推向外周,从而发挥弹性贮器作用。(2).容量血管是指(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容量血管是指静脉和相应动脉比,静脉数量多,口径大,壁薄,故容量大,安静下6070循环血液容纳于静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