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执业医师(预防医学)-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25162       资源大小:4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执业医师(预防医学)-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

    1、临床执业医师(预防医学)-试卷 4 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7,分数:28.00)A误差 B抽样误差 C同质 D变异 E变量(分数:4.00)(1).观察值与实际值有差别这个差值称作(分数:2.00)A.B.C.D.E.(2).由抽样引起的差异称为(分数:2.00)A.B.C.D.E.A标题 B标目 C线条 D备注 E内容(分数:4.00)(1).简练表达表的中心内容位置在表的上方的是(分数:2.00)A.B.C.D.E.(2).通常位于表内左侧和列在表内上方的是(分数:2.00)A.B.C.D.E.A比例 B率 C比 D动态数列 E算术均数

    2、(分数:4.00)(1).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分数:2.00)A.B.C.D.E.(2).用以说明某种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用(分数:2.00)A.B.C.D.E.A病例队列研究 B科研设计 C资料整理 D资料分析 E结果的表达(分数:4.00)(1).为了保证研究结果能够回答研究目的中提出的问题首要工作是(分数:2.00)A.B.C.D.E.(2).通过第一步的研究结果发现了明确的致病因素,下一步最好采取(分数:2.00)A.B.C.D.E.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临床试验研究 D理论流行病学研究 E现况调查研究(分数:4.00)(1).某小学有大批的学生发生不明原因

    3、的腹泻,为了寻找病因及流行的线索。首先应进行的研究是(分数:2.00)A.B.C.D.E.(2).通过第一步的研究结果提示大批学生的腹泻可能与饮用了某厂生产的饮料有关。下一步最好采取(分数:2.00)A.B.C.D.E.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 C实验流行病学 D理论流行病学 E前瞻性研究(分数:4.00)(1).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按地区、时间和人群分布各种特征加以描绘的是(分数:2.00)A.B.C.D.E.(2).对流行病学所假设的病因或流行因素进行检验,以探讨疾病发生的条件和规律验证所提出的假设(分数:2.00)A.B.C.D.E.A全距 B四分位数间距 C

    4、方差和标准差 D变异系数 E百分位数(分数:4.00)(1).反映个体差异的范围是一组资料的最大与最小值之差。描述离散程度适用于(分数:2.00)A.B.C.D.E.(2).用于说明资料的离散程度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的描述(分数:2.00)A.B.C.D.E.二、A1 型题(总题数:9,分数:18.00)1.说明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的指标是(分数:2.00)A.比例B.百分率C.相对比D.动态数列E.千分率2.参数的定义(分数:2.00)A.除了实验因素外影响被研究指标的非实验因素相同B.在同质的基础上被观察个体之间的差异C.总体的统计指标D.样本的统计指标E.观察值与实际值的差值3.两

    5、组呈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资料但均数相差悬殊,若比较离散趋势,最好选用的指标为(分数:2.00)A.全距B.四分位数间距C.方差D.标准差E.变异系数4.反映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是(分数:2.00)A.标准误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均数E.全距5.对疾病进入后期阶段的预防措施(分数:2.00)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四级预防E.临终关怀6.下列各类疾病中主要应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分数:2.00)A.职业病B.冠心病C.糖尿病D.高血压E.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7.何种毒物可致肺癌(分数:2.00)A.石棉和苯并芘B.氯乙烯C.联苯胺D.二氧化硅E.砷8.硫胺素缺乏可导致(

    6、分数:2.00)A.毛囊角化症B.多发性神经炎C.湿疹样皮炎D.脂溢性皮炎E.脚气病9.三级预防措施中的第一级预防是指(分数:2.00)A.病因学预防B.“三早”预防C.临床前期预防D.临床预防E.病残预防三、A2 型题(总题数:5,分数:10.00)10.某医院的心内科医生选定有特定心脏病的人群组与未患这种疾病的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可能危险因素的比例分析暴露于该因素是否与疾病有关该研究为(分数:2.00)A.现况调查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实验性研究E.理论性研究11.选定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因素的两种人群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者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发

    7、病有无因果关系及关联程度该研究为(分数:2.00)A.队列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现况调查研究D.临床试验研究E.现场干预试验12.村医老李,在本村接诊过程中,发现一例新发肺结核病人他应该何时上报(分数:2.00)A.6 小时之内B.12 小时之内C.24 小时之内D.48 小时之内E.2 小时之内13.患者为吸毒人员,和其他人共用注射器,导致艾滋病属于哪种传播(分数:2.00)A.医源性传播B.垂直传播C.水平传播D.接触传播E.下行传染14.一职工从沿海某城市归来,腹泻 1 天,10 余次,水样便,到市医院求治,疑为肠炎,后大便培养出E1-Tor 型细菌。诊断后 11 小时医师上报疫情,国

    8、家要求上报此类传染病最迟不超过(分数:2.00)A.6 小时B.12 小时C.18 小时D.24 小时E.48 小时临床执业医师(预防医学)-试卷 4 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7,分数:28.00)A误差 B抽样误差 C同质 D变异 E变量(分数:4.00)(1).观察值与实际值有差别这个差值称作(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观察值与实际值有差别,这个差值称作误差。(2).由抽样引起的差异称为(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由抽样引起的差异(样本参数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别)称为抽样误差。A标题 B标目 C

    9、线条 D备注 E内容(分数:4.00)(1).简练表达表的中心内容位置在表的上方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标题:简练表达表的中心内容,位置在表的上方。(2).通常位于表内左侧和列在表内上方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标目:有横标目和纵标目横标目通常位于表内左侧;纵标目列在表内上方。A比例 B率 C比 D动态数列 E算术均数(分数:4.00)(1).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比例:又称构成比,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2).用以说明某种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用(分数

    10、:2.00)A.B. C.D.E.解析:解析:率,用以说明某种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故又称频率指标。A病例队列研究 B科研设计 C资料整理 D资料分析 E结果的表达(分数:4.00)(1).为了保证研究结果能够回答研究目的中提出的问题首要工作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研究的首要工作是做科研设计。(2).通过第一步的研究结果发现了明确的致病因素,下一步最好采取(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病例对照研究亦称回顾性研究,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疑致病

    11、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各种因素的暴露比例。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临床试验研究 D理论流行病学研究 E现况调查研究(分数:4.00)(1).某小学有大批的学生发生不明原因的腹泻,为了寻找病因及流行的线索。首先应进行的研究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对新发生的群体时间,要先进行现况调查研究。(2).通过第一步的研究结果提示大批学生的腹泻可能与饮用了某厂生产的饮料有关。下一步最好采取(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病例对照研究是判断该暴露因素是否与该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 C实验

    12、流行病学 D理论流行病学 E前瞻性研究(分数:4.00)(1).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按地区、时间和人群分布各种特征加以描绘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描述流行病学是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按地区、时间和人群分布各种特征加以描绘。(2).对流行病学所假设的病因或流行因素进行检验,以探讨疾病发生的条件和规律验证所提出的假设(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分析流行病学是对流行病学所假设的病因或流行因素进行检验的方法。它是探讨疾病发生的条件和规律验证所提出的假设。A全距 B四分位数间距 C方差和标准差 D变异系数

    13、 E百分位数(分数:4.00)(1).反映个体差异的范围是一组资料的最大与最小值之差。描述离散程度适用于(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全距用 R 表示,是一组资料的最大与最小值之差。反映个体差异的范围。全距越大说明资料的离散程度越大。(2).用于说明资料的离散程度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的描述(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四分位数间距:用 Q 表示,将一组资料分为四等份,上四分位数 Qu(P75)和下四分位数QL(P25)之差就是 Q。Q 值越大,说明资料的离散程度越大。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比极差稳定。二、A1 型题(总题数:9,分数:18.00)1.说明

    14、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的指标是(分数:2.00)A.比例B.百分率C.相对比D.动态数列 E.千分率解析:解析:动态数列是指一系列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统计指标用以说明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2.参数的定义(分数:2.00)A.除了实验因素外影响被研究指标的非实验因素相同B.在同质的基础上被观察个体之间的差异C.总体的统计指标 D.样本的统计指标E.观察值与实际值的差值解析:解析:参数:总体的统计指标称为参数。3.两组呈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资料但均数相差悬殊,若比较离散趋势,最好选用的指标为(分数:2.00)A.全距B.四分位数间距C.方差D.标准差E.变异系数 解析:解析:变异系数:是将

    15、标准差转化为算术平均数的倍数,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常用于比较度量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的两组(或多组)资料的变异程度。4.反映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是(分数:2.00)A.标准误 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均数E.全距解析:解析:样本均数的标准差称为标准误,是说明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5.对疾病进入后期阶段的预防措施(分数:2.00)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 D.四级预防E.临终关怀解析:解析:第三级预防:亦称康复治疗。是对疾病进入后期阶段的预防措施,此时机体对疾病已失去调节代偿能力将出现伤残或死亡的结局。此时应采取对症治疗,减少痛苦,延长生命,并实施各种康复工作,力求病而不残,

    16、残而不废,促进康复。6.下列各类疾病中主要应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分数:2.00)A.职业病 B.冠心病C.糖尿病D.高血压E.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解析:解析:第一级预防:亦称为病因预防。目的是防止疾病的发生。针对机体、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社会致病因素和心理致病因素作好预防工作。7.何种毒物可致肺癌(分数:2.00)A.石棉和苯并芘 B.氯乙烯C.联苯胺D.二氧化硅E.砷解析:解析:环境污染物苯并芘可致肺癌。8.硫胺素缺乏可导致(分数:2.00)A.毛囊角化症B.多发性神经炎C.湿疹样皮炎D.脂溢性皮炎E.脚气病 解析:解析:硫胺素缺乏可致脚气病。9.三级预防措施中的第一级预防

    17、是指(分数:2.00)A.病因学预防 B.“三早”预防C.临床前期预防D.临床预防E.病残预防解析:解析:三级预防措施中的第一级预防是病因学预防。三、A2 型题(总题数:5,分数:10.00)10.某医院的心内科医生选定有特定心脏病的人群组与未患这种疾病的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可能危险因素的比例分析暴露于该因素是否与疾病有关该研究为(分数:2.00)A.现况调查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D.实验性研究E.理论性研究解析:解析:病例对照研究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疑致病因素的暴

    18、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各种因素的暴露比例。11.选定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因素的两种人群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者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关系及关联程度该研究为(分数:2.00)A.队列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C.现况调查研究D.临床试验研究E.现场干预试验解析:解析:队列研究是将某特定人群分假设因素的暴露组与非暴露组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的疾病发生率是否有差异。它能直接估计所观察的因素与疾病的联系强度。12.村医老李,在本村接诊过程中,发现一例新发肺结核病人他应该何时上报(分数:2.00)A.6 小时之内B.12 小时之内C.24 小时之内 D.48 小时之内E.

    19、2 小时之内解析:解析:传染病管理要求:甲类传染病要求城市须在 6 h 之内,农村不得超过 12 h 上报;乙类传染病要求城市须在 12 h 内,农村不得超过 24 h,上报。13.患者为吸毒人员,和其他人共用注射器,导致艾滋病属于哪种传播(分数:2.00)A.医源性传播B.垂直传播C.水平传播D.接触传播 E.下行传染解析:解析:接受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器属于接触传播。14.一职工从沿海某城市归来,腹泻 1 天,10 余次,水样便,到市医院求治,疑为肠炎,后大便培养出E1-Tor 型细菌。诊断后 11 小时医师上报疫情,国家要求上报此类传染病最迟不超过(分数:2.00)A.6 小时B.12 小时C.18 小时D.24 小时 E.48 小时解析:解析:乙类传染病要求城市须在 12 小时内。农村不得超过 24 小时上报。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执业医师(预防医学)-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atcommittee2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