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执业医师(预防医学)-试卷 11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9,分数:18.00)1.预防医学是研究(分数:2.00)A.人体健康与环境的关系B.个体与群体的健康C.人群的健康D.社会环境与健康的关系E.健康和无症状患者2.预防医学的研究特点,错误的是(分数:2.00)A.研究的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B.工作的重点是健康人和无症状患者C.医学把环境和机体联系为一个系统加以研究D.预防疾病的对策和效益产生于疾病发生之前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相领域3.疾病三级预防策略,不包括(分数:2.00)A.第一级预防B.第二级预防C.第三级预防D.计划生育E
2、.病因预防4.正态分布的特点,错误的是(分数:2.00)A.以均数为中心B.左右两侧完全对称分布C.若高峰位于左侧,称为正偏态分布D.若位于右侧,为负偏态分布E.对称均数的两侧面积不相等5.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的是(分数:2.00)A.散发B.流行C.爆发D.大流行E.突发6.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资料,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最好选用(分数:2.00)A.全距B.百分位数C.方差D.标准差E.变异系数7.两组呈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资料,但均数相差悬殊,若比较离散趋势,最好选用的指标为(分数:2.00)A.全距B.四分位数间距C.方差D.标准差E.变异系数8.何种毒物可致肺癌(分数:2.00)A.石棉和苯并
3、芘B.氯乙烯C.联苯胺D.二氧化硅E.砷9.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正确的是(分数:2.00)A.谷类、蔬菜、烟草、奶类豆类制品、油脂类B.谷类、蔬菜、畜禽肉类、奶类豆类制品、油脂类C.谷类、蔬菜、酒类、奶类豆类制品、油脂类D.谷类、蔬菜、畜禽肉类、钙制剂类、油脂类E.谷类、水果、畜禽肉类、奶类豆类制品、油脂类二、A2 型题(总题数:9,分数:18.00)10.某医师欲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急性胰腺炎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指标为(分数:2.00)A.病死率B.发病率C.死亡率D.患病率E.二代发病率11.北京地市疾病控制中心。欲找出对病人的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以便制定防治对策,需
4、要计算和评价的统计栏标为(分数:2.00)A.病死率B.发病率C.死亡率D.患病率E.二代发病率12.选定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因素的两种人群,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者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关系及关联程度,该研究为(分数:2.00)A.队列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现况调查研究D.临床试验研究E.现场干预试验13.村医老李,在本村接诊过程中,发现一例新发肺结核病人,他应该何时上报(分数:2.00)A.6 小时之内B.12 小时之内C.24 小时之内D.48 小时之内E.2 小时之内14.患者,男性,29 岁,输血后感染艾滋病,这是经(分数:2.00)A.医源性传播B.垂
5、直传播C.水平传播D.接触传播E.下行传染15.某山区,交通不便,饮食品种单调,喜食腌制蔬菜和冬季大量储存的蔬菜。经普查,该地区胃癌发病率较其他地区明显升高。其原因与下列哪项相关(分数:2.00)A.黄曲霉毒素B.N-亚硝基化合物C.农药残留D.食品添加剂E.喜食油腻食物16.患者,女性,12 岁,生长发育迟滞,性发育迟缓,味觉异常。经医生检查后认为患者锌缺乏。下列含锌最丰富的食物是(分数:2.00)A.海贝类B.海带C.木耳D.绿色蔬菜E.牛乳及乳制品17.某山区幼儿,10 岁,因未按计划接种疫苗,患小儿麻痹 3 年。在我国计划免疫的主要内容是针对 7 周岁以下儿童开展“四苗防六病”,其预防
6、的传染病不包括(分数:2.00)A.脊髓灰质炎B.结核C.白喉、百日咳、破伤风D.甲型肝炎E.麻疹18.女性,30 岁,孕 7 个月,出现全身浮肿,经检查后发现为低蛋白血症。那么孕妇对蛋白需求量最高是在(分数:2.00)A.孕 1 个月B.孕 2 个月C.孕 3 个月D.孕中期E.孕晚期三、B1 型题(总题数:6,分数:24.00)A散点图 B线图 C圆图 D直方图 E统计地图(分数:4.00)(1).地区性资料,用不同纹线或颜色代表指标高低,说明地域分布。应绘制(分数:2.00)A.B.C.D.E.(2).适用于双变量资料,用点的密集度和趋势表达两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应绘制(分数:2.00)A
7、.B.C.D.E.A比例 B率 C比 D动态数列 E算术均数(分数:4.00)(1).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分数:2.00)A.B.C.D.E.(2).用以说明某种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用(分数:2.00)A.B.C.D.E.A病例队列研究 B科研设计 C资料整理 D资料分析 E结果的表达(分数:4.00)(1).为了保证研究结果能够回答研究目的中提出的问题,首要工作是(分数:2.00)A.B.C.D.E.(2).通过第一步的研究,结果发现了明确的致病因素,下一步最好采取(分数:2.00)A.B.C.D.E.A全距 B四分位数间距 C方差和标准差 D变异系数 E百分位数(分数:
8、4.00)(1).反映个体差异的范围,是一组资料的最大与最小值之差。描述离散程度适用于(分数:2.00)A.B.C.D.E.(2).用于说明资料的离散程度,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的描述(分数:2.00)A.B.C.D.E.A炼钢、炼铁作业 B建筑、修路夏季施工 C印染、纺织工业 D印刷行业 E缝纫作业(分数:4.00)(1).哪类属于高温强辐射作业(分数:2.00)A.B.C.D.E.(2).哪类属于高温高湿作业(分数:2.00)A.B.C.D.E.A吸烟 B酗酒 C吸毒 D饮食不当 E体育锻炼(分数:4.00)(1).上述行为可促进健康的是(分数:2.00)A.B.C.D.E.(2).上述行为与
9、肺癌相关的是(分数:2.00)A.B.C.D.E.临床执业医师(预防医学)-试卷 11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9,分数:18.00)1.预防医学是研究(分数:2.00)A.人体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B.个体与群体的健康C.人群的健康D.社会环境与健康的关系E.健康和无症状患者解析:解析: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提出改善不良环境的卫生要求和保健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劳动生产能力的目的。2.预防医学的研究特点,错误的是(分数:2.00)A.研究的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B.工作的重点是健康
10、人和无症状患者C.医学把环境和机体联系为一个系统加以研究D.预防疾病的对策和效益产生于疾病发生之前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相领域 解析:解析:研究方法上注重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更侧重向宏观领域发展。3.疾病三级预防策略,不包括(分数:2.00)A.第一级预防B.第二级预防C.第三级预防D.计划生育 E.病因预防解析:解析:计划生育是国家人口战略决策,是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策略。4.正态分布的特点,错误的是(分数:2.00)A.以均数为中心B.左右两侧完全对称分布C.若高峰位于左侧,称为正偏态分布D.若位于右侧,为负偏态分布E.对称均数的两侧面积不相等 解析:解析:对称均数的两侧面积相等。5.超过历年
11、散发发病率的是(分数:2.00)A.散发B.流行 C.爆发D.大流行E.突发解析:解析:流行: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6.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资料,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最好选用(分数:2.00)A.全距B.百分位数C.方差D.标准差 E.变异系数解析:解析:标准差用于描述个体观察值的离散程度,两组在单位相同、均数相近的前提下,标准差大说明这组观察值的变异大,即观察值围绕均数分布较分散,均数的代表性差;反之,说明各观察值多集中在均数周围,离散程度小,均数的代表性好。7.两组呈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资料,但均数相差悬殊,若比较离散趋势,最好选用的指标为(分数:2.00)A.全距B.四分位数间距C.方差D.标准
12、差E.变异系数 解析:解析:变异系数:是将标准差转化为算术平均数的倍数,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常用于比较度量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的两组(或多组)资料的变异程度。8.何种毒物可致肺癌(分数:2.00)A.石棉和苯并芘 B.氯乙烯C.联苯胺D.二氧化硅E.砷解析:解析:环境污染物苯并芘可致肺癌。9.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正确的是(分数:2.00)A.谷类、蔬菜、烟草、奶类豆类制品、油脂类B.谷类、蔬菜、畜禽肉类、奶类豆类制品、油脂类 C.谷类、蔬菜、酒类、奶类豆类制品、油脂类D.谷类、蔬菜、畜禽肉类、钙制剂类、油脂类E.谷类、水果、畜禽肉类、奶类豆类制品、油脂类解析:解析: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推荐的
13、是 B。二、A2 型题(总题数:9,分数:18.00)10.某医师欲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急性胰腺炎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指标为(分数:2.00)A.病死率B.发病率 C.死亡率D.患病率E.二代发病率解析:解析:发病率与罹患率均强调观察时期内的新发病例,区别在时间长短上。发病率适用于急性病。11.北京地市疾病控制中心。欲找出对病人的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以便制定防治对策,需要计算和评价的统计栏标为(分数:2.00)A.病死率 B.发病率C.死亡率D.患病率E.二代发病率解析:解析:病死率:一定期间内因患某病死亡的人数占该病患者总数的百分数。表示一定期间内某病全部患者中因该病死
14、亡的比率。12.选定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因素的两种人群,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者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关系及关联程度,该研究为(分数:2.00)A.队列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C.现况调查研究D.临床试验研究E.现场干预试验解析:解析:队列研究是将某特定人群分假设因素的暴露组与非暴露组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的疾病发生率是否有差异。它能直接估计所观察的因素与疾病的联系强度。13.村医老李,在本村接诊过程中,发现一例新发肺结核病人,他应该何时上报(分数:2.00)A.6 小时之内B.12 小时之内C.24 小时之内 D.48 小时之内E.2 小时之内解析:解析:传染病管
15、理要求:甲类传染病要求城市须在 2h 之内。农村不得超过 6h 上报;乙类传染病要求城市须在 12h 内,农村不得超过 24h,上报。14.患者,男性,29 岁,输血后感染艾滋病,这是经(分数:2.00)A.医源性传播 B.垂直传播C.水平传播D.接触传播E.下行传染解析:解析:接受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而感染艾滋病,属于医源性传播的一种。15.某山区,交通不便,饮食品种单调,喜食腌制蔬菜和冬季大量储存的蔬菜。经普查,该地区胃癌发病率较其他地区明显升高。其原因与下列哪项相关(分数:2.00)A.黄曲霉毒素B.N-亚硝基化合物 C.农药残留D.食品添加剂E.喜食油腻食物解析:解析:N-亚
16、硝基化合物:强致癌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接触诱发肿瘤。与胃癌的发生相关。有致突变作用。16.患者,女性,12 岁,生长发育迟滞,性发育迟缓,味觉异常。经医生检查后认为患者锌缺乏。下列含锌最丰富的食物是(分数:2.00)A.海贝类 B.海带C.木耳D.绿色蔬菜E.牛乳及乳制品解析:解析:锌是一种多功能必需微量元素,能促进生长发育,组织再生;促进性器官和性功能的正常发育;含锌丰富的食物有牡蛎、鱼贝类等海产品。17.某山区幼儿,10 岁,因未按计划接种疫苗,患小儿麻痹 3 年。在我国计划免疫的主要内容是针对 7 周岁以下儿童开展“四苗防六病”,其预防的传染病不包括(分数:2.00)A.脊髓灰
17、质炎B.结核C.白喉、百日咳、破伤风D.甲型肝炎 E.麻疹解析:解析:在预防接种中要特别重视儿童的基础免疫,即“四苗防六病”对 7 岁及以下儿童进行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白百破和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18.女性,30 岁,孕 7 个月,出现全身浮肿,经检查后发现为低蛋白血症。那么孕妇对蛋白需求量最高是在(分数:2.00)A.孕 1 个月B.孕 2 个月C.孕 3 个月D.孕中期E.孕晚期 解析:解析:自妊娠第 4 个月起,保证充足的能量;妊娠后期保持体重正常增长;增加鱼、肉、蛋、奶、海产品的摄入。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和推荐的妊娠期蛋白增加量是:妊娠早期(12 周末以前)为 5 gd,妊娠中
18、期(1327 周)为 15 gd,妊娠晚期(28 周以后)为 20 gd。三、B1 型题(总题数:6,分数:24.00)A散点图 B线图 C圆图 D直方图 E统计地图(分数:4.00)(1).地区性资料,用不同纹线或颜色代表指标高低,说明地域分布。应绘制(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统计地图:地区性资料,用不同纹线或颜色代表指标高低,说明地域分布。(2).适用于双变量资料,用点的密集度和趋势表达两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应绘制(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散点图:适用于双变量资料,用点的密集度和趋势表达两变量间的相关关系。A比例 B率 C比 D动态数列 E
19、算术均数(分数:4.00)(1).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比例:又称构成比,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2).用以说明某种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用(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率,用以说明某种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故又称频率指标。A病例队列研究 B科研设计 C资料整理 D资料分析 E结果的表达(分数:4.00)(1).为了保证研究结果能够回答研究目的中提出的问题,首要工作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研究的首要工作是做科研设计。(2).通过第一步的研究,结果发现了明确的致病因
20、素,下一步最好采取(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统计工作的基本四步包括设计,收集,整理,分析。A全距 B四分位数间距 C方差和标准差 D变异系数 E百分位数(分数:4.00)(1).反映个体差异的范围,是一组资料的最大与最小值之差。描述离散程度适用于(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全距用 R 表示,是一组资料的最大与最小值之差。反映个体差异的范围。全距越大说明资料的离散程度越大。(2).用于说明资料的离散程度,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的描述(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四分位数间距:用 Q 表示,将一组资料分为四等份,上四分位数 Q u
21、(P 75)和下四分位数 Q L(P 25)之差就是 Q。Q 值越大,说明资料的离散程度越大。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比极差稳定。A炼钢、炼铁作业 B建筑、修路夏季施工 C印染、纺织工业 D印刷行业 E缝纫作业(分数:4.00)(1).哪类属于高温强辐射作业(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高温强辐射作业,是指高温和强热辐射同时存在,例如炼钢、炼铁等作业。(2).哪类属于高温高湿作业(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高温高湿作业,是指高气温与高气湿同时存在,例如纺织、印染行业等。A吸烟 B酗酒 C吸毒 D饮食不当 E体育锻炼(分数:4.00)(1).上述行为可促进健康的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健康相关行为,合理营养、体育锻炼可促进健康。(2).上述行为与肺癌相关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吸烟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