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执业医师(卫生法规)-试卷 7 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医疗保险基金主要由雇主和雇员按一定比例缴纳,政府适当补贴,这种模式属于(分数:2.00)A.国家医疗保险B.储蓄医疗保险C.商业医疗保险D.补充医疗保险E.社会医疗保险2.具有麻醉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违反规定开具麻醉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其作出的处理是(分数:2.00)A.警告B.吊销执业证书C.暂停执业半年D.取消麻醉药品处方资格E.罚款3.卫生服务需求形成的条件是(分数:2.00)A.消费者的便利程度和购买愿望B.消费者的购买愿望和服
2、务提供者的水平C.消费者的购买愿望和支付能力D.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和便利程度E.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和服务提供者的水平4.属于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情形是(分数:2.00)A.心理因素发生的群体心因性反应B.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的损害C.与受种者疾病偶合出现的损害D.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E.接种医生违反接种程序造成的损害5.执业医师的权利是(分数:2.00)A.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B.宣传卫生保健知识C.保护患者隐私D.努力专研业务E.遵守技术操作规范6.由于医务人员医疗水平对患者安全威胁的因素属于(分数:2.00)A.医院服务因素B.医院专业因素C.
3、医院管理因素D.医院社会因素E.医院环境因素7.每张中成药处方可以开具的药品种类最多是(分数:2.00)A.5 种B.7 种C.3 种D.6 种E.2 种8.不符合我国人类精子库管理伦理原则要求的是(分数:2.00)A.捐精者有权随时停止捐精B.捐精行为应完全自愿C.捐精者有权知道捐精的用途D.禁止同一捐精者的精子使 5 名以上妇女受孕E.捐精者应与精子库的医务人员保持互盲9.医疗卫生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后,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该时限是(分数:2.00)A.2 小时B.1 小时C.4 小时D.12 小时E.24 小时10.在医务人员之间人际关系的特点中,“比、学
4、、赶、超”体现的是(分数:2.00)A.协作性B.团结性C.一致性D.竞争性E.同一性11.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一定期限的执业活动,该期限是(分数:2.00)A.6 个月以上 1 年以下B.1 年以上 1 年半以下C.1 年以上 2 年以下D.1 个月以上 3 个月以下E.3 个月以上 6 个月以下12.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情形是(分数:2.00)A.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偶合发病B.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C.合格疫苗在规范接种过程中相关各方均无过错但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
5、器官损害D.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E.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13.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文书不包括(分数:2.00)A.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B.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意见C.输血记录单D.患者输血适应证的评估E.献血员信息14.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是(分数:2.00)A.猩红热B.艾滋病C.登革热D.脊髓灰质炎E.肺炭疽15.医疗机构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必须及时报告。有权接受其报的单位是(分数:2.00)A.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B.药品检验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D.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E.药品生
6、产主管部门和药品经营主管部门16.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医疗机构的应急反应措施是(分数:2.00)A.评价应急处理措施效果B.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参与事件的处理C.督导、检查应急处理措施的落实情况D.开展病人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E.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与处理17.利用健康高危人群的就医机会进行的针对性检查称为(分数:2.00)A.特殊性体检B.健康体检C.社会性体检D.医疗性体检E.机会性筛检18.关于经济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不正确的说法是(分数:2.00)A.经济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B.经济的发展应与社会发展及促进人群健康水平同步C.人群收入的绝对水平决定着经济对健康的影响程度D.
7、单纯注重经济增长将危害人类的健康E.人群的健康水平影响经济的发展19.下列不属于职业卫生服务原则的是(分数:2.00)A.保护和预防原则B.全面的初级卫生保健原则C.适应原则D.健康促进原则E.治疗优先原则20.医疗机构应对无正当理由开具抗菌药物超常处方达到一定次数的医师提出警告。应当予以警告的最低次数是(分数:2.00)A.2 次B.6 次C.3 次D.4 次E.5 次二、A2 型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1.女,36 岁。因患子宫肌瘤在县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因对手术效果不满意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认为医院存在侵权责任法规定的过错推定情形,判决医院败诉。该推定情形是(分数:2
8、.00)A.未尽到说明义务B.未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C.伪造病历资料D.泄露患者隐私E.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22.主治医师为一名择期手术患者提交了临床用血申请,经上级医师核准后予以签发,依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规定,申请的备血量应是(分数:2.00)A.1000mlB.1200mlC.1600mlD.600mlE.900ml23.某企业职工因为冠心病在某三甲医院住院 6 天,医药费用 9000 元。出院结算时,医院先扣除自费项目1200 元,在剩下的 7800 元中,扣除起付标准 800 元后,对剩余部分医疗费用的 7000 元,由统筹基金按90的比例给予报销,其余的
9、10由该职工本人支付。这 7000 元的支付方式属于(分数:2.00)A.封顶线B.共同付费C.起付比例D.自费线E.起付线24.患者陈某因手术效果不佳与医院发生争议,要求复制病历资料。医院按照规定复制了病历资料,并告知陈某另有部分病历资料不予复制,只能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这部分病历资料是(分数:2.00)A.病程记录B.医学影像检查资料C.手术及麻醉记录单D.住院志E.医嘱单25.李某,因妊娠异常需行剖宫产术,经治医师在告知孕妇丈夫手术相关信息并取得签字后实施手术。胎儿被取出后发现产妇患有双侧卵巢畸胎瘤,遂告知其丈夫并建议切除双侧卵巢。李某丈夫立即打电话与其他家属商议,医师在尚未得到
10、家属商议结果的情况下,继续手术并切除双侧卵巢,于是发生医患纠纷。此案例中,医师侵犯的患方权利是(分数:2.00)A.疾病认知权B.知情同意权C.隐私保护权D.生命权E.健康权26.某村卫生室私自从“不法药贩”处购入药品用于患者的治疗,险些造成患者死亡。事发后,经有关部门调查检测,认定该药品为假药。该认定依据的事实是(分数:2.00)A.药品标签未标明有效期B.药品擅自添加着色剂C.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未经批准D.药品超过有效期E.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27.男,70 岁。因腹主动脉瘤在某市级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术中发生大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其子女要求复印患者在该医院的全部病
11、历资料,而院方只同意复印其中一部分。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其子女有权复印的病历资料是(分数:2.00)A.疑难病例讨论记录B.上级医师查房记录C.死亡病例讨论记录D.会诊意见E.手术及麻醉记录单28.男,50 岁。为长期使用麻醉药品的门诊癌症患者。医院为了解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状况,要求其定期进行复诊。根据相关规定,该患者复诊间隔的最长期限是(分数:2.00)A.4 个月B.6 个月C.5 个月D.2 个月E.3 个月29.某县医院收治了数名高热伴头痛、鼻塞、漉涕、全身酸痛等症状的患者,后被确诊为 H7N9 流感。为了防止疾病传播,该医院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立即对患者予以隔离和治疗,同时在规定的
12、时限内向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进行了报告。该规定时限是(分数:2.00)A.3 小时B.5 小时C.4 小时D.1 小时E.2 小时30.某女怀孕后,非常想知道胎儿的性别,逐请好友某妇产科医师为其做胎儿性别签订。该医师碍于情面实施胎儿性别鉴定。根据母婴保健法的规定,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对该医师作出的处理是(分数:2.00)A.处以罚款B.给予行政处分C.扣发年度奖金D.调离工作岗位E.离岗接受培训三、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连某因患严重的躁狂抑郁障碍,正在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治疗。因病情恶化,患者出现伤人毁物等行为,医院在没有其他可替代措施的情况下,对其实施了约束身体的措
13、施,但实施后没有及时通知连某的监护人。连某的父亲作为监护人探视时,看到儿子被捆绑在病床上非常气愤。(分数:6.00)(1).依照精神卫生法对患者连某实施的约束行为的性质属于(分数:2.00)A.治疗性措施B.惩罚性措施C.保护性医疗措施D.诊断性措施E.警告性措施(2).对患者连某实施身体约束而未告知其监护人的做法,侵犯的患方权利是(分数:2.00)A.生命权B.健康权C.认知权D.知情权E.名誉权(3).该案例中所形成的医患关系模式是(分数:2.00)A.主动一被动型B.指导一合作型C.契约许可型D.指导参与型E.共同参与型女,18 岁。近几个月来常因琐事与父母发生激烈争吵,闷闷不乐,被诊断
14、为抑郁症而入院治疗。两周后,其父母去探视,患者起初表现出既想见又不想见的矛盾心理,但最终还是决定拒绝见其父母。医生根据病情同意了患者的决定。(分数:6.00)(1).该患者起初的心理状态属于(分数:2.00)A.双重趋避冲突B.趋避冲突C.回避冲突D.双避冲突E.双趋冲突(2).是否允许患者父母探视应首先遵循的伦理原则是(分数:2.00)A.协同一致原则B.患者家属自主原则C.患者利益至上原则D.公正原则E.公益原则(3).根据精神卫生法,医生可以限制患者父母会见患者的理由是(分数:2.00)A.医疗机构尚未作出再次诊断结论B.未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同意C.为了避免妨碍治疗D.患者父母要求见面的
15、理由不充分E.未取得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临床执业医师(卫生法规)-试卷 7 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医疗保险基金主要由雇主和雇员按一定比例缴纳,政府适当补贴,这种模式属于(分数:2.00)A.国家医疗保险B.储蓄医疗保险C.商业医疗保险D.补充医疗保险E.社会医疗保险 解析:解析: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由雇主和个人按一定比例缴纳保险费,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支付雇员医疗费用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2.具有麻醉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违反规定开具麻醉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其作出的处理是(
16、分数:2.00)A.警告B.吊销执业证书 C.暂停执业半年D.取消麻醉药品处方资格E.罚款解析:解析: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或者未按照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由其所在医疗机构取消其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执业医师未按照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使用第二类精神药品或者未使用专用处方开具第二类精神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3.卫生服务需求形成的条件是(分数:2.00)A.消费者的便利程度和购买愿望B.消费者的购买愿望和服
17、务提供者的水平C.消费者的购买愿望和支付能力 D.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和便利程度E.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和服务提供者的水平解析:解析:卫生服务需求形成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消费者的购买愿望,另一个是消费者的支付能力。4.属于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情形是(分数:2.00)A.心理因素发生的群体心因性反应B.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的损害 C.与受种者疾病偶合出现的损害D.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E.接种医生违反接种程序造成的损害解析:解析: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18、。下列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5.执业医师的权利是(分数:2.00)A.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 B.宣传卫生保健知识C.保护患者隐私D.努力专研业务E.遵守技术操作规范解析:解析:
19、权利: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一 I: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义务: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努力钻
20、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6.由于医务人员医疗水平对患者安全威胁的因素属于(分数:2.00)A.医院服务因素B.医院专业因素 C.医院管理因素D.医院社会因素E.医院环境因素解析:解析:医院专业因素,也称为医源性因素,主要是指医务人员在专业操作过程中的不当或过失行为,给患者造成的不安全感或者不安全结果。医院专业因素是临床上造成患者医疗不安全的主要因素,其引起的不安全后果也较为严重。7.每张中成药处方可以开具的药品种类最多是(分数:2.00)A.5 种 B.7 种C.3 种D.6 种E.2 种解析:解析:根据第十条中成药处方的书写,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21、: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5 种药品,每一种药品应当分行顶格书写,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当避免重复使用,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不宜叠加使用。8.不符合我国人类精子库管理伦理原则要求的是(分数:2.00)A.捐精者有权随时停止捐精B.捐精行为应完全自愿C.捐精者有权知道捐精的用途D.禁止同一捐精者的精子使 5 名以上妇女受孕E.捐精者应与精子库的医务人员保持互盲 解析:解析:供精者对所供精液的用途、权利和义务完全知情并签订供精知情同意书,供精者和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务人员应保持互盲。9.医疗卫生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后,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该时限是(分数:
22、2.00)A.2 小时 B.1 小时C.4 小时D.12 小时E.24 小时解析:解析:食物中毒事件划为重大(级)、较大(级)和一般(级)三级。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级):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 100 例(含 100 例)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 10 例以上(含 10 例)死亡病例。较大食物中毒事件(级):一次食物中毒人数 100 例(含 100 例),或出现死亡病例。一般食物中毒事件(级):一次食物中毒人数 3099 例,未出现死亡病例。医疗卫生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后,应当在 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10.在医务人员之间人际关系的特点中,“比、学、赶、超”体现的是(分数:2.0
23、0)A.协作性B.团结性C.一致性D.竞争性 E.同一性解析:11.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一定期限的执业活动,该期限是(分数:2.00)A.6 个月以上 1 年以下 B.1 年以上 1 年半以下C.1 年以上 2 年以下D.1 个月以上 3 个月以下E.3 个月以上 6 个月以下解析:解析: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 由于不负
24、责任延误急危患者的抢救和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 造成医疗责任事故的; 未经亲自诊查、调查,签署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等证明文件或者有关出生、死亡等证明文件的; 隐匿、伪造或者擅自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的; 使用未经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的; 不按照规定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的; 未经患者或者其家属同意,对患者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的; 泄露患者隐私,造成严重后果的; 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12.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情形是(分数:2.00)A.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25、B.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C.合格疫苗在规范接种过程中相关各方均无过错但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损害 D.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E.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解析:解析: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13.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文书不包括(分数:2.00)A.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B.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意见C.输血记录单D.患者输血适应证的评估E.献血员信息 解析:14.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是(分数:2.00)A.猩红热B.艾滋病C.登革热D.脊髓
26、灰质炎E.肺炭疽 解析:解析: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5.医疗机构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必须及时报告。有权接受其报的单位是(分数:2.00)A.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B.药品检验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D.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E.药品生产主管部门和药品经营主管部门解析:解析:医务人员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在做好观察与记录的同时,应及时报告本机构药学部门和医疗管理部门,并按规定上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16.发生突发公共
27、卫生事件时,医疗机构的应急反应措施是(分数:2.00)A.评价应急处理措施效果 B.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参与事件的处理C.督导、检查应急处理措施的落实情况D.开展病人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E.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与处理解析:解析: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医疗机构的应急反应措施是:开展病人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实行重症和普通病人分开管理,对疑似病人及时排除或确诊。协助疾控机构人员开展标本的采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做好医院内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做好传染病和中毒病人的报告。对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引起身体伤害的病人,任何医疗机构不得拒绝接诊。
28、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和新发传染病做好病例分析与总结,积累诊断治疗的经验。重大中毒事件,按照现场救援、病人转运、后续治疗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处置。开展科研与国际交流:开展与突发事件栩关的诊断试剂、药品、防护用品等方面的研究。开展国际合作,加快病源查寻和病因诊断。17.利用健康高危人群的就医机会进行的针对性检查称为(分数:2.00)A.特殊性体检B.健康体检C.社会性体检D.医疗性体检E.机会性筛检 解析:解析:机会性筛检即是临床医师或卫生医师对来诊者加用其他筛检方法,以发现与主诉无关的疾病。而“医疗性体检”,以症状为中心和主诉、以疾病诊治为目的的体检。18.关于经济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不正确的说法是(
29、分数:2.00)A.经济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B.经济的发展应与社会发展及促进人群健康水平同步C.人群收入的绝对水平决定着经济对健康的影响程度 D.单纯注重经济增长将危害人类的健康E.人群的健康水平影响经济的发展解析:19.下列不属于职业卫生服务原则的是(分数:2.00)A.保护和预防原则B.全面的初级卫生保健原则C.适应原则D.健康促进原则E.治疗优先原则 解析:解析:实施职业卫生服务的原则:保护职工健康,预防工作中的危害(保护和预防原则);使工作和环境适应于人的能力(适应原则);增进职工的躯体和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健康促进原则);使职业危害、事故损伤、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的影响减
30、少到最低程度(治疗与康复原则);为职工和家属提供全面的卫生保健服务(全面的初级卫生保健原则)。20.医疗机构应对无正当理由开具抗菌药物超常处方达到一定次数的医师提出警告。应当予以警告的最低次数是(分数:2.00)A.2 次B.6 次C.3 次 D.4 次E.5 次解析:解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 3 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 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二、A2 型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1.女,36 岁。因患子宫肌瘤在县医院接受手术治
31、疗,术后患者因对手术效果不满意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认为医院存在侵权责任法规定的过错推定情形,判决医院败诉。该推定情形是(分数:2.00)A.未尽到说明义务B.未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C.伪造病历资料 D.泄露患者隐私E.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解析:解析: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22.主治医师为一名择期手术患者提交了临床用血申请,经上级医师核准后予以签发,依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规定,申请的备血量应是(分数:2.00)A.1000mlB
32、.1200mlC.1600ml D.600mlE.900ml解析:解析: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 85 号)的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现对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规定如下: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 800ml 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提交至输血科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 800ml至 1600ml 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并经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提交至输血科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 1600ml 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填写临床用血申请备案表,科
33、室主任核准签发后交输血科审核,输血科审核后报医务处,经医务处批准后,输血科进行备血。以上三款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23.某企业职工因为冠心病在某三甲医院住院 6 天,医药费用 9000 元。出院结算时,医院先扣除自费项目1200 元,在剩下的 7800 元中,扣除起付标准 800 元后,对剩余部分医疗费用的 7000 元,由统筹基金按90的比例给予报销,其余的 10由该职工本人支付。这 7000 元的支付方式属于(分数:2.00)A.封顶线B.共同付费 C.起付比例D.自费线E.起付线解析:解析:封顶线即最高支付限额,低于由医疗保险支付,超过的自付;共同付费即按比例分担,指医疗保险机构按合同或
34、规定进行一定比例补偿,剩余比例自付;起付线就是最低标准,低于要自付,超过的医疗费由医疗保险按规定支付。24.患者陈某因手术效果不佳与医院发生争议,要求复制病历资料。医院按照规定复制了病历资料,并告知陈某另有部分病历资料不予复制,只能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这部分病历资料是(分数:2.00)A.病程记录 B.医学影像检查资料C.手术及麻醉记录单D.住院志E.医嘱单解析:解析: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规定“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
35、历资料”,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第十五条规定“医疗机构可以为申请人复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中的住院志(即入院记录)、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报告、护理记录、出院记录”。25.李某,因妊娠异常需行剖宫产术,经治医师在告知孕妇丈夫手术相关信息并取得签字后实施手术。胎儿被取出后发现产妇患有双侧卵巢畸胎瘤,遂告知其丈夫并建议切除双侧卵巢。李某丈夫立即打电话与其他家属商议,医师在尚未得到家属商议结果的情况下,继续手术并切除双侧卵巢,于是发生医患纠纷。此案例中,医师侵犯的患方权利是(分数:2.
36、00)A.疾病认知权B.知情同意权 C.隐私保护权D.生命权E.健康权解析:26.某村卫生室私自从“不法药贩”处购入药品用于患者的治疗,险些造成患者死亡。事发后,经有关部门调查检测,认定该药品为假药。该认定依据的事实是(分数:2.00)A.药品标签未标明有效期B.药品擅自添加着色剂C.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未经批准D.药品超过有效期E.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 解析:解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 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 依照本法必
37、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经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 变质的; 被污染的; 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 所标明的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27.男,70 岁。因腹主动脉瘤在某市级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术中发生大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其子女要求复印患者在该医院的全部病历资料,而院方只同意复印其中一部分。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其子女有权复印的病历资料是(分数:2.00)A.疑难病例讨论记录B.上级医师查房记录C.死亡病例讨论记录D.会诊意见E.手术及麻醉记录单 解析:解析: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列举患者可以复印的病历包括: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
38、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从列举的情况来看,患者有权复印的主要是客观病历资料,而对于主观病历资料,比如说会诊意见、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等患者是否有权复印却没有列举。28.男,50 岁。为长期使用麻醉药品的门诊癌症患者。医院为了解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状况,要求其定期进行复诊。根据相关规定,该患者复诊间隔的最长期限是(分数:2.00)A.4 个月B.6 个月C.5 个月D.2 个月E.3 个月 解析:解析:医疗机构应当要求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
39、(急)诊癌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每 3 个月复诊或者随诊一次。29.某县医院收治了数名高热伴头痛、鼻塞、漉涕、全身酸痛等症状的患者,后被确诊为 H7N9 流感。为了防止疾病传播,该医院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立即对患者予以隔离和治疗,同时在规定的时限内向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进行了报告。该规定时限是(分数:2.00)A.3 小时B.5 小时C.4 小时D.1 小时E.2 小时 解析:解析: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应当在 2 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 2 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
40、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30.某女怀孕后,非常想知道胎儿的性别,逐请好友某妇产科医师为其做胎儿性别签订。该医师碍于情面实施胎儿性别鉴定。根据母婴保健法的规定,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对该医师作出的处理是(分数:2.00)A.处以罚款B.给予行政处分 C.扣发年度奖金D.调离工作岗位E.离岗接受培训解析:解析:母婴保健法规定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人员违反本法规定,出具有关虚假医学证明或者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由医疗保健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取消执业资格。三、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连某因患严重的躁狂抑郁障碍,正在
41、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治疗。因病情恶化,患者出现伤人毁物等行为,医院在没有其他可替代措施的情况下,对其实施了约束身体的措施,但实施后没有及时通知连某的监护人。连某的父亲作为监护人探视时,看到儿子被捆绑在病床上非常气愤。(分数:6.00)(1).依照精神卫生法对患者连某实施的约束行为的性质属于(分数:2.00)A.治疗性措施B.惩罚性措施C.保护性医疗措施 D.诊断性措施E.警告性措施解析:解析:急性:精神卫生法总则第四十条:精神障碍患者在医疗机构内发生或者将要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没有其他可替代措施的情况下,可以实施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实施保
42、护性医疗措施应当遵循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并在实施后告知患者的监护人。(2).对患者连某实施身体约束而未告知其监护人的做法,侵犯的患方权利是(分数:2.00)A.生命权B.健康权C.认知权D.知情权 E.名誉权解析:解析: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 62 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尊重患者对自己的病情、诊断、治疗的知情权,在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时应当向患者做出必要的解释,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应当将有关情况通知家属。”(3).该案例中所形成的医患关系模式是(分数:2.00)A.主动一被动型 B.指导一合作型C.契约许可型D.指导参与型E.共同参与型解析:解析:医患关系分出三个
43、基本模式,主动。被动型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模式是反映患者置于被动地位,而医生处于主动的主导地位的一种模式,常用于手术、麻醉、抗感染治疗等技术。对休克、昏迷、某些精神疾病、智力严重低下等病,这种模式是适合的。在这种模式之下,医生为患者做某事,患者就好像是不能自助的婴幼儿,医生则形同他们的父母。女,18 岁。近几个月来常因琐事与父母发生激烈争吵,闷闷不乐,被诊断为抑郁症而入院治疗。两周后,其父母去探视,患者起初表现出既想见又不想见的矛盾心理,但最终还是决定拒绝见其父母。医生根据病情同意了患者的决定。(分数:6.00)(1).该患者起初的心理状态属于(分数:2.00)A.双重趋避冲突B.趋避冲突 C.
44、回避冲突D.双避冲突E.双趋冲突解析:解析:趋避冲突又称正负冲突,是心理冲突的一种,指同一目标对于个体同时具有趋近和逃避的心态。这一目标可以满足人的某些需求,但同时又会构成某些威胁,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使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心理困境。(2).是否允许患者父母探视应首先遵循的伦理原则是(分数:2.00)A.协同一致原则B.患者家属自主原则C.患者利益至上原则 D.公正原则E.公益原则解析:(3).根据精神卫生法,医生可以限制患者父母会见患者的理由是(分数:2.00)A.医疗机构尚未作出再次诊断结论B.未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同意C.为了避免妨碍治疗 D.患者父母要求见面的理由不充分E.未取得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