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试卷 20 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14.00)A人虱 B鼠蚤 C恙螨 D蜱 E蚊(分数:6.00)(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媒介是(分数:2.00)A.B.C.D.E.(2).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分数:2.00)A.B.C.D.E.(3).流行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分数:2.00)A.B.C.D.E.A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 B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 C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 D血清 微球蛋白测定 E硝基四唑氮蓝还原试验(分数:4.00)(1).体液免疫测定是指(分数:2.00)A.B.C.D.E.(
2、2).细胞免疫测定是指(分数:2.00)A.B.C.D.E.AEBVBHTLVCHBVDVZVEHPV(分数:4.00)(1).与白血病有关的病毒是(分数:2.00)A.B.C.D.E.(2).可引起潜伏感染的病毒是(分数:2.00)A.B.C.D.E.二、A1 型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青霉素抗革兰阳性(G + )菌作用的机制是(分数:2.00)A.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B.抑制细菌核酸代谢C.抑制细菌脂代谢D.抑制细菌细胞壁肽聚糖(黏肽)的合成E.破坏细菌细胞膜结构2.细菌芽孢最显著的特性是(分数:2.00)A.抗吞噬性B.具有毒素活性C.耐热性D.黏附性E.侵袭性3.细菌人工
3、培养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在临床上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B.根据致病菌的药敏感试验结果,指导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C.在生物制品的制备方面,研制预防性菌(疫)苗、类毒素、抗血清等都需要人工培养细菌D.应用于基因工程技术E.以上均正确4.灭菌的目的是(分数:2.00)A.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B.杀灭所有微生物C.杀灭条件致病菌D.杀灭病毒E.杀灭真菌5.内毒素错误的是(分数:2.00)A.来源于革兰阴性细菌B.化学成分为蛋白质C.死亡裂解释放D.毒性作用较弱,引起发热等E.耐热,1604 h 才被破坏6.细菌内毒素的特征是(分数:2.00)A.只有革兰阴性细菌产
4、生B.少数革兰阳性细菌产生C.细菌在生活状态下释放D.抗原性强E.不耐热7.丙种球蛋白用于小儿被动免疫,主要用于预防(分数:2.00)A.流感B.麻疹C.百日咳D.结核病E.乙型脑炎8.引起牙周脓肿最常见的病原菌是(分数:2.00)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B.类白喉杆菌C.无芽孢厌氧菌D.绿脓杆菌E.白色念珠菌(白假丝酵母菌)9.关于霍乱弧菌的生物学性状,错误的描述是(分数:2.00)A.真菌培养基通常为碱性蛋白胨水B.有菌毛和单鞭毛C.悬滴观察呈穿梭样运动D.E1-Tor 生物型可形成芽孢E.革兰染色为阴性10.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的目的是(分数:2.00)A.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B.对
5、可疑或确诊的破伤风患者进行紧急预防或治疗C.杀灭伤口中繁殖的破伤风梭(杆)菌D.主要用于儿童的预防接种E.中和与神经细胞结合的毒素11.适宜卡介苗(BCG)接种的主要对象是(分数:2.00)A.结核性脑膜炎患者B.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C.严重的结核病患者D.新生儿以及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E.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12.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是(分数:2.00)A.梅毒螺旋体B.霍乱弧菌C.布氏杆菌D.淋球菌E.白喉杆菌13.人类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重要病原体是(分数:2.00)A.炭疽芽孢杆菌B.溶脲脲原体C.科萨奇D.淋球菌E.白喉杆菌14.沙眼亚种中哪型不引起沙眼(分数:2.00)A.A 血清型
6、B.B 血清型C.Ba 血清型D.C 血清型E.dD-K 血清型 第15.脊髓灰质炎、甲型肝炎等病毒的病毒体结构组成是(分数:2.00)A.核酸和刺突B.衣壳和包膜C.基质蛋白和衣壳D.核酸和衣壳E.核酸和包膜16.对病毒生物学性状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测量大小的单位为纳米(nm)B.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C.以复制方式增殖D.必须寄生于活细胞内E.以上各项综合才正确17.可引起先天性婴儿畸形的常见病毒是(分数:2.00)A.风疹病毒B.麻疹病毒C.狂犬病毒D.髓灰质炎病毒E.EB 病毒18.脊髓灰质炎、甲型肝炎等病毒的病毒体结构组成是(分数:2.00)A.核酸和刺突B.衣壳和包膜
7、C.基质蛋白和衣壳D.核酸和衣壳E.核酸和包膜19.血清中常规检查检测不到的 HBV 标志物是(分数:2.00)A.I-IBsAgB.I-IBeAgC.HBcAgD.抗-HBeE.抗-HBc20.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分数:2.00)A.消化道传播B.输血传播C.虫媒传播D.呼吸道传播E.直接接触传播21.AIDS 传染源指(分数:2.00)A.AIDS 患者B.HIV 携带者C.AIDS 患者和 HIV 携带者D.正常人E.医生22.性接触传播不包括(分数:2.00)A.生殖器疱疹B.HIVC.HBVD.解脲脲原体E.朊病毒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试卷 20 答案解析(总分:5
8、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14.00)A人虱 B鼠蚤 C恙螨 D蜱 E蚊(分数:6.00)(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媒介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引起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我国,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三带喙库蚊。(2).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是地方性斑疹伤寒(或称鼠型斑疹伤寒)的病原体。鼠是主要储存宿主,传播媒介主要是鼠蚤和鼠虱。(3).流行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普氏立克次体
9、是流行性斑疹伤寒(或称虱传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患者是惟一传染源,体虱是主要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为虱-人-虱。A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 B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 C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 D血清 微球蛋白测定 E硝基四唑氮蓝还原试验(分数:4.00)(1).体液免疫测定是指(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机体受病毒感染后,体液中出现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如中和抗体、血凝抑制体、补体结合抗体等。在抗病毒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IgG、IgM 和 slgA 三大类免疫球蛋白。(2).细胞免疫测定是指(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CTL 通过细胞裂解和细胞凋亡两种机制,直接杀伤靶
10、细胞。AEBVBHTLVCHBVDVZVEHPV(分数:4.00)(1).与白血病有关的病毒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成人 T 细胞白血病(ATL)可由人类 T 细胞病毒型(HTLV-1)所致。(2).可引起潜伏感染的病毒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EB 病毒(EBV)在人群感染非常普遍。病毒潜伏感染时表达的抗原包括:EBV 核抗原,LNIP。幼儿受染后多无症状。二、A1 型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青霉素抗革兰阳性(G + )菌作用的机制是(分数:2.00)A.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B.抑制细菌核酸代谢C.抑制细菌脂代谢D.抑制
11、细菌细胞壁肽聚糖(黏肽)的合成 E.破坏细菌细胞膜结构解析:解析:青霉素和头孢菌素抑制 G+菌肽聚糖的五肽交联桥,万古霉紊和杆菌肽可抑制四肽侧链的联结,磷霉素和环丝氨酸能抑制聚糖骨架的合成,溶菌酶和葡萄球菌溶素可水解聚糖骨架的 -1,4 糖苷键。2.细菌芽孢最显著的特性是(分数:2.00)A.抗吞噬性B.具有毒素活性C.耐热性 D.黏附性E.侵袭性解析:解析:细菌芽孢是整个生物界中抗逆性最强的生命体,芽孢对热干燥、辐射及消毒剂有很强的抵抗力,是否能消灭芽孢是衡量各种消毒灭菌手段的最重要的指标。3.细菌人工培养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在临床上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B.根据致病菌
12、的药敏感试验结果,指导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C.在生物制品的制备方面,研制预防性菌(疫)苗、类毒素、抗血清等都需要人工培养细菌D.应用于基因工程技术E.以上均正确 解析:解析:记忆为主。4.灭菌的目的是(分数:2.00)A.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B.杀灭所有微生物 C.杀灭条件致病菌D.杀灭病毒E.杀灭真菌解析:解析:灭菌是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而消毒则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孢等)。灭菌和消毒都必须能杀灭所有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达到无菌的要求。5.内毒素错误的是(分数:2.00)A.来源于革兰阴性细菌B.化学成分为蛋白质 C
13、.死亡裂解释放D.毒性作用较弱,引起发热等E.耐热,1604 h 才被破坏解析:解析:内毒素来源:革兰阴性细菌;释放方式:死亡裂解释放;化学成分:脂多糖;毒性作用:较弱,引起发热等;稳定性:耐热,16024 h 才被破坏;抗原性:弱,甲醛处理不形成类毒素。6.细菌内毒素的特征是(分数:2.00)A.只有革兰阴性细菌产生 B.少数革兰阳性细菌产生C.细菌在生活状态下释放D.抗原性强E.不耐热解析:解析:革兰阴性细菌在宿主体内感染使血液中出现内毒素引起症状。7.丙种球蛋白用于小儿被动免疫,主要用于预防(分数:2.00)A.流感B.麻疹 C.百日咳D.结核病E.乙型脑炎解析:解析:另一个是传染性肝炎
14、。8.引起牙周脓肿最常见的病原菌是(分数:2.00)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B.类白喉杆菌C.无芽孢厌氧菌D.绿脓杆菌E.白色念珠菌(白假丝酵母菌)解析:解析: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为寄居口腔的正常菌群,当接受拔牙、扁桃体摘除等治疗时,这类细菌可侵入血流,引起菌血症,可引起龋齿、牙周脓肿,若心瓣膜有损伤则能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9.关于霍乱弧菌的生物学性状,错误的描述是(分数:2.00)A.真菌培养基通常为碱性蛋白胨水B.有菌毛和单鞭毛C.悬滴观察呈穿梭样运动D.E1-Tor 生物型可形成芽孢 E.革兰染色为阴性解析:解析:典型形态为弧形或逗点状,革兰染色阴性,有菌毛和单鞭毛,运动活泼,但无荚膜,亦不形
15、成芽孢。营养要求不高,在选择培养基 pH8890 的碱性琼脂上,呈细小、光滑、透明五色的光滑型菌落。该菌有两类抗原,即菌体 O 抗原和鞭毛 H 抗原。根据 O 抗原的差异,可将其分为多个血清群,其中01 群、0139 群引起霍乱,两个生物型均可再分为 3 个血清型,即原型(稻叶型)、异型(小川型)和中间型(彦岛型)。目前致病株主要为 0139 群变异株。02-0138 血清群菌株不致霍乱,可致胃肠炎散发。10.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的目的是(分数:2.00)A.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B.对可疑或确诊的破伤风患者进行紧急预防或治疗 C.杀灭伤口中繁殖的破伤风梭(杆)菌D.主要用于儿童的预防接
16、种E.中和与神经细胞结合的毒素解析:解析: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的目的是对可疑或确诊的破伤风患者进行紧急预防或治疗。11.适宜卡介苗(BCG)接种的主要对象是(分数:2.00)A.结核性脑膜炎患者B.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C.严重的结核病患者D.新生儿以及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 E.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解析:解析:接种卡介苗(BCG)是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的减毒活菌株。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12.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是(分数:2.00)A.梅毒螺旋体B.霍乱弧菌C.布氏杆菌 D.淋球菌E.白喉杆菌解析:解析:记忆为主。布鲁菌属有 6 个生物种,19 个生物型,其中的羊布鲁
17、杆菌、牛布鲁杆菌、猪布鲁杆菌和犬布鲁杆菌可引起人类疾病。我国流行主要是羊布鲁杆菌,其次是牛布鲁杆菌。13.人类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重要病原体是(分数:2.00)A.炭疽芽孢杆菌B.溶脲脲原体 C.科萨奇D.淋球菌E.白喉杆菌解析:解析:溶脲脲原体经性接触传播,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与不孕、死胎、早产有关。14.沙眼亚种中哪型不引起沙眼(分数:2.00)A.A 血清型B.B 血清型C.Ba 血清型D.C 血清型E.dD-K 血清型 第 解析:解析:dDK 血清型引起性传播的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15.脊髓灰质炎、甲型肝炎等病毒的病毒体结构组成是(分数:2.00)A.核酸和刺突B.衣
18、壳和包膜C.基质蛋白和衣壳D.核酸和衣壳 E.核酸和包膜解析:解析:病毒体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核心为核酸,在核酸外围有蛋白质外壳,称衣壳。衣壳与核酸在一起称为核衣壳。16.对病毒生物学性状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测量大小的单位为纳米(nm)B.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C.以复制方式增殖D.必须寄生于活细胞内E.以上各项综合才正确 解析:解析:病毒只有一种核酸为遗传物质,只能在有感受性的活细胞内才能显示生命活性,无完全细胞结构,故病毒被列为一个独立的微生物类型,即非细胞型微生物。大小的测量单位为纳米或毫微米。以其基因为模版,合成与原来一样的基因,称为自我复制。核素位于病毒体中央,其化
19、学成分为 DNA 或 RNA,借此分成 DNA 病毒或 RNA 病毒两大类。17.可引起先天性婴儿畸形的常见病毒是(分数:2.00)A.风疹病毒 B.麻疹病毒C.狂犬病毒D.髓灰质炎病毒E.EB 病毒解析:解析:风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病毒经呼吸道传播,人群对风疹病毒普遍易感,但有 25受感染者不出现症状。风疹临床表现类似麻疹,症状一般较轻。孕妇在孕期 4 个月内感染风疹病毒易引起垂直传播,致使胎儿出现先天畸形或先天性风疹综合征。育龄妇女及学龄儿童应接种风疹疫苗。18.脊髓灰质炎、甲型肝炎等病毒的病毒体结构组成是(分数:2.00)A.核酸和刺突B.衣壳和包膜C.基质蛋白和衣壳D.核酸和衣壳 E
20、.核酸和包膜解析:19.血清中常规检查检测不到的 HBV 标志物是(分数:2.00)A.I-IBsAgB.I-IBeAgC.HBcAg D.抗-HBeE.抗-HBc解析:解析:核心抗原(HBcAg)在 Dane 颗粒核心部位,为内衣壳成分。外表为 HBsAg 所覆盖,不易在血循环中检测到。20.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分数:2.00)A.消化道传播B.输血传播C.虫媒传播 D.呼吸道传播E.直接接触传播解析:21.AIDS 传染源指(分数:2.00)A.AIDS 患者B.HIV 携带者C.AIDS 患者和 HIV 携带者 D.正常人E.医生解析:解析:AIDS 的传染源是 HIV 无症状
21、携带者和 AIDS 病患者。HIV 存在于传染源的血液、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主要传播方式有三种:通过同性或异性间的性行为传播;经血传播,输入带 HIV 的血液和血制品或移植感染 HIV 的供体器官,以及静脉药瘾者共用污染的注射器与针头等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孕妇携带 HIV,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致先天性感染。日常生活接触或同一工作场所的接触及公用卫生间,只要无经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被传染 HIV。22.性接触传播不包括(分数:2.00)A.生殖器疱疹B.HIVC.HBVD.解脲脲原体E.朊病毒 解析:解析:朊病毒蛋白是一类高度保守的糖蛋白。正常朊病毒(PrPc)广泛表达于脊椎动物细胞表面,它可能与神经系统功能的维持、淋巴细胞信号转导及核酸代谢等有关。致病性朊病毒(PrPsc)是 PrPc 的构象异构体,两者之间没有共价键差异。可引起一系列致死性神经变性疾病,种与朊病毒蛋白构象相关的疾病统称为朊病毒病。其他四种病原体都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