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执业医师A1型题-试卷9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24853       资源大小:60.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执业医师A1型题-试卷9及答案解析.doc

    1、临床执业医师 A1 型题-试卷 9 及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5,分数:70.00)1.下列有关风湿热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B.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C.心脏病变的后果最为严重D.可累及全身结缔组织E.风湿性关节炎常导致关节畸形2.慢性支气管炎典型病变中没有(分数:2.00)A.黏膜上皮鳞状化生B.支气管腺体和杯状细胞增生C.支气管内有多量泡沫细胞D.支气管壁有大量慢性炎症细胞浸润E.支气管软骨变性、萎缩3.浸润性子宫颈癌指肿瘤浸润深度至少要超过基底膜下(分数:2.00)A.1mmB.2mmC.3mmD.4

    2、mmE.5mm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病变部位在(分数:2.00)A.大脑皮层B.丘脑及基底节C.硬脑膜D.蛛网膜下腔E.脑室内5.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最轻微的部位是(分数:2.00)A.脑桥B.脊髓C.基底节D.丘脑E.延髓6.肉芽组织内发挥抗感染作用的主要成分是(分数:2.00)A.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肌纤维母细胞C.炎症细胞D.成纤维细胞E.胶原纤维7.急性炎症时组织变红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组织间隙水肿B.炎症灶内炎症细胞浸润C.炎症灶内血栓形成D.肉芽组织增生E.血管扩张,血流加快8.属于慢性肉芽肿性炎的是(分数:2.00)A.结核B.伤寒C.肠阿米巴病D.慢性支气管炎E

    3、.慢性阑尾炎9.区别癌与肉瘤的主要依据是(分数:2.00)A.浸润性生长、无包膜B.异型性明显,有核分裂象C.通过血道转移D.组织来源E.肿瘤体积巨大10.来源于问叶组织的肿瘤是(分数:2.00)A.癌B.肉瘤C.母细胞瘤D.临界肿瘤E.类癌11.肿瘤的发生与亚硝胺类化合物关系不密切的是(分数:2.00)A.食管癌B.胃癌C.大肠癌D.胆囊癌E.肝癌12.结核结节中最具有诊断意义的细胞成分是(分数:2.00)A.朗格汉斯细胞和淋巴细胞B.Langhans 巨细胞和上皮样细胞C.淋巴细胞和上皮样细胞D.上皮样细胞和异物巨细胞E.异物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13.结核病的细胞免疫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为

    4、(分数:2.00)A.T 细胞B.B 细胞C.NK 细胞D.巨噬细胞E.中性粒细胞1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特点为(分数:2.00)A.可用于各型高血压,有反射性心率加快B.对肾脏无保护作用C.可防治高血压患者心肌细胞肥大D.长期用药易引起电解质紊乱E.对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壁增厚无防治作用15.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抑制 70S 始动复合物的形成,抑制蛋白质合成B.抑制 DNA 螺旋酶,阻碍 DNA 合成C.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使敏感菌的二氢叶酸合成受阻D.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影响核酸合成E.抑制细菌细胞壁黏肽合成酶,阻碍细胞壁黏肽合成16.帕金森病患

    5、者出现症状是由于(分数:2.00)A.前庭小脑神经元病变所致B.红核神经元病变所致C.纹状体神经元病变所致D.多巴胺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受损E.乙酰胆碱递质系统功能受损17.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抑制中枢 PG 合成B.抑制外周 PG 合成C.抑制中枢 PG 降解D.抑制外周 PG 降解E.增加中枢 PG 释放18.容易见到角化珠的癌可以确定为(分数:2.00)A.分化好的鳞癌B.分化好的腺癌C.移行细胞癌D.分化差的鳞癌E.分化差的腺癌19.渗出液与漏出液的主要差异在于(分数:2.00)A.液体量的多少不同B.蛋白含量多少不同C.发生的部位不同D.发生的年龄不同E.发生

    6、时间不同20.血循环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发生远处血管阻塞的过程称为(分数:2.00)A.血栓B.血栓形成C.栓塞D.梗死E.血栓转移21.再生能力强的细胞是(分数:2.00)A.神经细胞B.鳞状上皮C.平滑肌细胞D.心肌细胞E.软骨细胞22.一老年患者,因颈部淋巴结肿大行活检术。镜下淋巴结结构破坏,见成团有角化珠形成的鳞状细胞团,最大的可能是(分数:2.00)A.淋巴结结核B.恶性淋巴瘤C.慢性淋巴结炎D.淋巴结转移性鳞癌E.淋巴结真菌感染23.动脉粥样硬化脂纹病变中主要的细胞成分是(分数:2.00)A.平滑肌细胞B.中性粒细胞C.单核细胞D.泡沫细胞E.T 淋巴细胞24.引

    7、起肺气肿的最重要原因是(分数:2.00)A.吸烟B.空气污染C.小气道感染D.肺尘埃沉着症E.慢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25.慢性胃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分数:2.00)A.出血B.穿孔C.梗阻D.癌变E.粘连26.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变特点是(分数:2.00)A.单发性肾脓肿B.不累及肾小球、肾小管的化脓性炎症C.以。肾间质和肾盂为主的慢性化脓性炎症D.以肾盂为主的慢性化脓性炎症E.以肾问质和肾盂为主的非化脓性炎症27.子宫颈癌的癌前病变是(分数:2.00)A.宫颈息肉B.腺体潴留性囊肿C.宫颈上皮鳞状化生D.宫颈上皮异型增生E.宫颈肥厚28.下述不属于性传播疾病的是(分数:2.00)A.尖锐湿疣B.

    8、淋病C.艾滋病D.结核病E.软下疳29.用药的间隔时问主要取决于(分数:2.00)A.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B.药物的吸收速度C.药物的排泄速度D.药物的消除速度E.药物的分布速度30.使用过量氯丙嗪的精神病患者,如使用肾上腺素后,主要表现为(分数:2.00)A.升压B.降压C.血压不变D.心率减慢E.心率不变31.能治疗癫痫发作而无镇静催眠作用的药物是(分数:2.00)A.地西泮B.苯妥英钠C.苯巴比妥D.扑米酮E.氯硝西泮32.强心苷治疗心房颤动的机制主要是(分数:2.00)A.缩短心房有效不应期B.减慢房室传导C.抑制窦房结D.直接抑制心房纤颤E.延长心房不应期33.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和

    9、逆转心肌肥厚并能降低病死率的药物是(分数:2.00)A.强心苷B.哌唑嗪C.硝酸甘油D.酚妥拉明E.卡托普利34.治疗脑水肿的首选药物是(分数:2.00)A.甘露醇B.螺内酯C.氢氯噻嗪D.氨苯蝶啶E.呋塞米35.氨苯蝶啶作用的特点是(分数:2.00)A.产生低氯碱血症B.具有抗醛固酮作用C.产生高血糖反应D.产生高钾血症E.产生低钠血症临床执业医师 A1 型题-试卷 9 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5,分数:70.00)1.下列有关风湿热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B.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C.心脏病变的后果最为严

    10、重D.可累及全身结缔组织E.风湿性关节炎常导致关节畸形 解析:解析:该试题是为了考核风湿热的病理学基本知识。 风湿热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发病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病变累及全身结缔组织,是一种结缔组织病,而且心脏病变的影响和后果最为严重。但风湿热的关节病变属于浆液性炎,常累及大关节,一般不留后遗症,因此不会造成关节畸形。这与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累及脊柱和小关节,病变常伴关节软骨的破坏,渗出物中有较多的纤维素,因此易造成关节畸形的特点不同。2.慢性支气管炎典型病变中没有(分数:2.00)A.黏膜上皮鳞状化生B.支气管腺体和杯状细胞增生C.支气管内有多量泡沫细胞 D.支气管壁有大量慢性炎症细胞浸润E

    11、.支气管软骨变性、萎缩解析:解析:本试题在于考核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变化。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由于慢性炎症刺激黏膜上皮可发生鳞状上皮化生,支气管腺体中的黏液腺及黏膜杯状细胞增生,支气壁内有大量慢性炎症细胞浸润,长期慢性炎症可破坏支气管软骨,使之发生变性和萎缩,造成支撑力下降,也是产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原因。而慢性支气管炎一般支气管内没有多量泡沫细胞。泡沫细胞或因有明显组织坏死,组织细胞吞噬了坏死物质而呈泡沫状,或因脂类物质吸入引起组织细胞吞噬反应。3.浸润性子宫颈癌指肿瘤浸润深度至少要超过基底膜下(分数:2.00)A.1mmB.2mmC.3mmD.4mmE.5mm 解析:解

    12、析:本题在于考核浸润性子宫颈癌与早期浸润性子宫颈癌的区别。早期浸润性子宫颈癌是指浸润深度不超过基底膜下 35mm;而浸润性子宫颈癌的浸润深度已超过了基底膜下 5mm。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病变部位在(分数:2.00)A.大脑皮层B.丘脑及基底节C.硬脑膜D.蛛网膜下腔 E.脑室内解析:解析:本题是为了考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理变化。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病变主要累及蛛网膜下腔。虽然脑室内及浅表大脑实质有时亦可受累,但均不常见。硬脑膜则极少受累。5.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最轻微的部位是(分数:2.00)A.脑桥B.脊髓 C.基底节D.丘脑E.延髓解析:解析:本题在于考

    13、核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部位。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主要累及脑部,而脊髓病变较轻。选项中的脑桥、基底节、丘脑和延髓均为脑部。因此病变最轻的部位应该是脊髓。这种病变分布上的特点正好与脊髓灰质炎相反。6.肉芽组织内发挥抗感染作用的主要成分是(分数:2.00)A.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肌纤维母细胞C.炎症细胞 D.成纤维细胞E.胶原纤维解析:解析:本试题在于考核肉芽组织的功能。肉芽组织的主要成分有新生的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并有多少不等的炎症细胞,发挥修复作用的成分为新生的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而发挥抗感染作用的主要为炎症细胞。7.急性炎症时组织变红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组织间

    14、隙水肿B.炎症灶内炎症细胞浸润C.炎症灶内血栓形成D.肉芽组织增生E.血管扩张,血流加快 解析:解析:本试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炎症的外部表现。急性炎症时组织变红的主要原因是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其余诸因素均不会使局部组织变红。8.属于慢性肉芽肿性炎的是(分数:2.00)A.结核 B.伤寒C.肠阿米巴病D.慢性支气管炎E.慢性阑尾炎解析:解析:本试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慢性肉芽肿性炎的概念。在 5 种选择中肠阿米巴病和慢性阑尾炎不是肉芽肿性炎。虽然伤寒是肉芽肿性炎,但是属急性增生性肉芽肿,即有伤寒结节形成,大量组织细胞增生浸润并吞噬伤寒杆菌、淋巴细胞和红细胞等,但伤寒不属于慢性肉芽肿性炎,因此只有结核属于慢

    15、性肉芽肿性炎。9.区别癌与肉瘤的主要依据是(分数:2.00)A.浸润性生长、无包膜B.异型性明显,有核分裂象C.通过血道转移D.组织来源 E.肿瘤体积巨大解析:解析:本试题的目的在于考核癌与肉瘤的区别。在诸多区别中最主要的区别是癌和肉瘤的组织起源不同。癌来源于上皮组织,而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至于生长方式、异型性、肿瘤体积,以及转移方式都不是区别癌与肉瘤的主要依据。10.来源于问叶组织的肿瘤是(分数:2.00)A.癌B.肉瘤 C.母细胞瘤D.临界肿瘤E.类癌解析:解析:此题是基本概念,考查学生对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肉瘤的理解。 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来源于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称为癌。母细胞

    16、瘤是原始胚胎组织的肿瘤。类癌是由嗜酸细胞发生的低度恶性肿瘤。临界肿瘤是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肿瘤,实质上是低度恶性肿瘤。11.肿瘤的发生与亚硝胺类化合物关系不密切的是(分数:2.00)A.食管癌B.胃癌C.大肠癌D.胆囊癌 E.肝癌解析:解析:本试题的目的在于考核肿瘤的化学病因。亚硝胺类化合物与许多肿瘤的发生有关,包括食管癌、胃癌、大肠癌和肝癌。胆囊癌则与胆石症和慢性胆囊炎关系较密切,而与亚硝胺关系不密切。12.结核结节中最具有诊断意义的细胞成分是(分数:2.00)A.朗格汉斯细胞和淋巴细胞B.Langhans 巨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C.淋巴细胞和上皮样细胞D.上皮样细胞和异物巨细胞E.异物巨细胞

    17、和成纤维细胞解析:解析:本试题在于考核结核结节的病理变化。 结核结节中最具有诊断意义的是 Langhans 巨细胞和上皮样细胞,而其他细胞成分都是次要的。在 Langhans 巨细胞和上皮样细胞中上皮样细胞更为重要。13.结核病的细胞免疫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为(分数:2.00)A.T 细胞 B.B 细胞C.NK 细胞D.巨噬细胞E.中性粒细胞解析:解析:本试题在于考核结核病的发病机制。 在对结核菌的免疫中以细胞免疫为主,即 T 细胞起主要作用。在 T 细胞受到结核菌抗原刺激后转化成致敏淋巴细胞。当再次与结核菌抗原接触时,可快速分裂、增殖,并释放多种淋巴因子,促进结核结节形成,有利于消灭、水解

    18、和消化结核菌。1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特点为(分数:2.00)A.可用于各型高血压,有反射性心率加快B.对肾脏无保护作用C.可防治高血压患者心肌细胞肥大 D.长期用药易引起电解质紊乱E.对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壁增厚无防治作用解析:解析:本题属于基本知识试题,考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压特点。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的生成,使其含量减少,以达到血管扩张、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的目的。还可减少缓激肽的降解,使血中缓激肽浓度增加,缓激肽可扩张血管使血压下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压作用较强,对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降压作用,适用于各型高血压,长期服用无耐受性。降

    19、压时不伴心率加快,还可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长期应用不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脂质代谢障碍,增强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此外,还能预防和逆转心室肥厚、血管的重构,发挥直接或间接保护作用,降低高皿压死亡率,因此是常用的抗高血压药。选择正确答案的考生占 417,说明相当多考生对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作用和应用特点和优点等基本知识没有掌握,导致错误选择。15.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抑制 70S 始动复合物的形成,抑制蛋白质合成B.抑制 DNA 螺旋酶,阻碍 DNA 合成 C.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使敏感菌的二氢叶酸合成受阻D.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影响核酸合成E.抑制细菌细

    20、胞壁黏肽合成酶,阻碍细胞壁黏肽合成解析:解析:此题属抗生素的基本知识试题,考核抗菌药的作用机制。 常用抗菌药物作用机制主要如下: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影响细菌胞浆膜通透性,如多黏菌素、制霉菌素和二性霉素等; 抑制蛋白质合成,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为核蛋白体,多种抗生素对核蛋白体作用点不同,如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林可霉素类和氯霉素; 抑制叶酸代谢:磺胺类与甲氧:苄啶分别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和二氢叶酸还原酶,妨碍叶酸代谢,最终影响叶酸合成; 抑制核酸代谢,如喹诺酮类通过抑制 DNA 螺旋酶而抑制 DNA 合成,利福平抑制 DNA 依赖的 RNA 多聚酶等。选择喹诺

    21、酮类正确答案的考生仅占 274,多数考生选择其他类型作用方式,其原因是对蛋白质、核酸、叶酸等合成的概念不清,另外对常用抗菌药作用方式概念模糊等,导致随意选择。16.帕金森病患者出现症状是由于(分数:2.00)A.前庭小脑神经元病变所致B.红核神经元病变所致C.纹状体神经元病变所致D.多巴胺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受损 E.乙酰胆碱递质系统功能受损解析:解析:此题是结合临床的理解分析题,考查学生对锥体外系统各部位生理功能的理解。 前庭小脑(古小脑)与调节身体平衡有关,其损伤导致身体平衡障碍,而随意运动无明显困难,突出表现是不能站立或站立不稳、小步步态。红核和纹状体均为基底神经节的组成部分,但与震颤麻痹无

    22、关。基底神经节中黑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被破坏是帕金森病的主要原因,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D。17.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抑制中枢 PG 合成 B.抑制外周 PG 合成C.抑制中枢 PG 降解D.抑制外周 PG 降解E.增加中枢 PG 释放解析:解析:此题属于基本理论试题,考核解热镇痛药的作用机制。 本题涉及体温的生理性调节和前列腺素(PG)广泛的生物学作用。解热镇痛药的机制和 PG 紧密相关,主要抑制 PG 合成酶(环加氧酶),减少PG 的合成。重要区别在于解热的机制是抑制中枢(下丘脑)PG 合成,镇痛的机制是主要抑制外周炎症局部PG 合成。 多种 PG 都有产热增加

    23、,散热减少的致热作用,PG 除本身致痛外,尚能提高感觉神经对缓激肽等致痛物质的敏感性。有的考生选择抑制外周 PG 合成,反映此部分考生忽视解热和镇痛的作用机制的部位。部分考生选择相反的增加 PG 显然更是错误的答案。18.容易见到角化珠的癌可以确定为(分数:2.00)A.分化好的鳞癌 B.分化好的腺癌C.移行细胞癌D.分化差的鳞癌E.分化差的腺癌解析:解析:鳞癌常发生在鳞状上皮被覆或可以发生鳞状上皮化生的部位。镜下,只有分化好的鳞癌,癌巢中央可出现层状角化物,称为角化珠或癌珠,而其他类型的癌无角化珠形成,故答案是 A。19.渗出液与漏出液的主要差异在于(分数:2.00)A.液体量的多少不同B.

    24、蛋白含量多少不同 C.发生的部位不同D.发生的年龄不同E.发生时间不同解析:解析:炎症渗出形成的渗出液是由于血管壁通透性明显增加的结果,与单纯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漏出液不同。前者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较多的细胞和细胞碎片,而漏出液是血浆超滤的结果,并无血管壁通透性的明显增加,因此两者蛋白含量的多少是主要的不同点。20.血循环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发生远处血管阻塞的过程称为(分数:2.00)A.血栓B.血栓形成C.栓塞 D.梗死E.血栓转移解析:解析:此题是记忆题,要求掌握栓塞的基本概念。21.再生能力强的细胞是(分数:2.00)A.神经细胞B.鳞状上皮 C.平滑肌细胞D.心肌细胞E

    25、.软骨细胞解析:解析:此题中神经细胞、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及软骨细胞再生能力均弱,仅有鳞状上皮再生能力强,故答案为 B。22.一老年患者,因颈部淋巴结肿大行活检术。镜下淋巴结结构破坏,见成团有角化珠形成的鳞状细胞团,最大的可能是(分数:2.00)A.淋巴结结核B.恶性淋巴瘤C.慢性淋巴结炎D.淋巴结转移性鳞癌 E.淋巴结真菌感染解析:解析:此题为简单应用题,淋巴结结核、恶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结炎及淋巴结真菌感染的镜下改变,均不会见成团由角化珠形成的鳞状细胞团,故只有答案 D 淋巴结转移性鳞癌最可能。23.动脉粥样硬化脂纹病变中主要的细胞成分是(分数:2.00)A.平滑肌细胞B.中性粒细胞C.单核

    26、细胞D.泡沫细胞 E.T 淋巴细胞解析:解析:动脉粥样硬化分为脂纹形成期、纤维斑块期和粥样斑块期;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由于巨噬细胞吞噬了大量的脂质而形成泡沫细胞,它构成了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中主要的细胞成分。24.引起肺气肿的最重要原因是(分数:2.00)A.吸烟B.空气污染C.小气道感染D.肺尘埃沉着症E.慢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 解析:解析:长期的慢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导致小气道不可逆破坏,管壁塌陷,管内黏液容易阻塞细支气管管腔,加上其他一些因素,导致吸入气体排出不畅,储气量增加,久而久之形成肺气肿。25.慢性胃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分数:2.00)A.出血 B.穿孔C.梗阻D.癌变E.粘连解析:解

    27、析:胃溃疡在进展过程中,由于胃酸的侵蚀以及胃黏膜防护的减弱,导致溃疡底部血管侵蚀而破裂,故胃溃疡在进展过程中易出血。26.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变特点是(分数:2.00)A.单发性肾脓肿B.不累及肾小球、肾小管的化脓性炎症C.以。肾间质和肾盂为主的慢性化脓性炎症 D.以肾盂为主的慢性化脓性炎症E.以肾问质和肾盂为主的非化脓性炎症解析:解析:肾盂肾炎主要是涉及肾脏间质,包括肾盂和肾问质的化脓性炎症。其余选择均不正确。27.子宫颈癌的癌前病变是(分数:2.00)A.宫颈息肉B.腺体潴留性囊肿C.宫颈上皮鳞状化生D.宫颈上皮异型增生 E.宫颈肥厚解析:解析:宫颈上皮异型增生属癌前病变。其余选择均不正确。2

    28、8.下述不属于性传播疾病的是(分数:2.00)A.尖锐湿疣B.淋病C.艾滋病D.结核病 E.软下疳解析:解析:结核病和性传播疾病都属于传染病,但前者不属于性传播疾病。29.用药的间隔时问主要取决于(分数:2.00)A.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B.药物的吸收速度C.药物的排泄速度D.药物的消除速度 E.药物的分布速度解析:解析:此题是药代动力学的基本概念题,主要涉及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环节。 吸收速度主要影响作用出现快慢,吸收的程度主要影响药物作用的强弱。分布过程与药物在血浆或靶组织中的浓度有关,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大小是影响体内分布的重要因素,药物的体内分布不仅影响药物储存和消除速

    29、率,也影响药效与毒性,分布过程使血药浓度降低,也是药物自血浆消除的方式之一。 药物转化指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改变,大多数经转化后药理活性减弱或消失,且有利于排泄。排泄指药物及其代谢物排出体外过程。药物自体内消除包括代谢转化与排泄两个过程。消除的快慢对制订和调整给药方案(用药剂量和给药间隔时间)具有重要意义,用药的间隔时间主要取决于消除速度,选择此正确答案者占60,错误选择排泄速度和血浆蛋白结合率者分别占 206和 115。显然,部分考生对药代动力学四个过程基本概念不清楚。30.使用过量氯丙嗪的精神病患者,如使用肾上腺素后,主要表现为(分数:2.00)A.升压B.降压 C.血压不变D.心率减慢E.

    30、心率不变解析:解析:此题属基本理论题,考核氯丙嗪和肾上腺素的作用。 氯丙嗪的抗精神病作用与阻断脑内中脑一皮层通路和中脑一边缘系统的多巴胺受体相关。此外,还阻断外周血管 受体和 M 胆碱受体。由于阻断外周 受体,可使血压下降,氯丙嗪过量更易引起低血压。拟肾上腺素药的肾上腺素可激动 受体和 受体,引起皮肤黏膜及内脏血管收缩,增加外周阻力,血压升高的效应可被氯丙嗪阻断,而对血管舒张相关的 受体不受影响,从而使肾上腺素的升压反应翻转为降压反应。选择降压反应正确答案考生仅占 218,而选择升压反应和血压不变考生分别占 361和 22。其原因是对两药作用没有细致分析比较,单纯考虑肾上腺素是升压药的概念,得

    31、出血压升高,或因氯丙嗪可出现降压与肾上腺素升压互相拮抗,得出血压不变等错误答案。31.能治疗癫痫发作而无镇静催眠作用的药物是(分数:2.00)A.地西泮B.苯妥英钠 C.苯巴比妥D.扑米酮E.氯硝西泮解析:解析:本题属抗癫痫药基本知识试题,考核具有抗癫痫作用而无镇静催眠作用的药物。 备选答案中的地西泮和苯巴比妥及氯硝西泮都具有镇静、催眠和抗癫痫作用。扑米酮在体内转化为苯巴比妥和苯乙基丙二酰胺都具有抗癫痫作用,前者还具有镇静、催眠作用。苯妥英钠具有抗癫痫作用而无镇静催眠作用。选择苯妥英钠正确答案考生仅占 408。其他考生分别选择地西泮、苯巴比妥、扑米酮等错误答案,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常用各抗癫痫药

    32、的作用及对扑米酮的体内代谢认识模糊,导致错误选择。32.强心苷治疗心房颤动的机制主要是(分数:2.00)A.缩短心房有效不应期B.减慢房室传导 C.抑制窦房结D.直接抑制心房纤颤E.延长心房不应期解析:解析:此题是以理解和记忆为主的考题,强心苷治疗心房颤动机制与心脏的生理、纤颤的病理密切相关。 心房颤动主要危险在于心房过多的冲动传到心室引起心室率过快,妨碍心室泵血功能,导致严重循环障碍。强心苷主要作用是减慢房室传导,阻止过多颤动冲动传入心室,从而减慢心室率,改善心搏血功能。但对多数患者并不能消除心房颤动。本题只有 365考生选择此正确答案。另有 336和125考生分别选择延长心房不应期和缩短心

    33、房有效不应期。反映出部分考生对颤动病理、强心苷药理等基础知识概念模糊,不能选择正确答案。33.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和逆转心肌肥厚并能降低病死率的药物是(分数:2.00)A.强心苷B.哌唑嗪C.硝酸甘油D.酚妥拉明E.卡托普利 解析:解析:此题是比较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物综合优点的试题,涉及强心苷和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及减负荷药等。 减负荷药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药和血管扩张药(硝酸酯类、硝普钠、肼屈嗪、哌唑嗪和酚妥拉明等)。上述众多药物可用于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其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突出优点是除了发挥一般血管扩张药作用外,还可降低病死率,防止或逆转心肌肥厚、扩张与重构。多数

    34、考生选择卡托普利正确答案(61),但有 12和 10考生分别选择强心苷和哌唑嗪。而它们虽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但不能防止或逆转心肌肥厚及降低病死率。反映出部分考生忽视卡托普利药物的综合优点。34.治疗脑水肿的首选药物是(分数:2.00)A.甘露醇 B.螺内酯C.氢氯噻嗪D.氨苯蝶啶E.呋塞米解析:解析:此题是简单应用题。考查学生对治疗脑水肿的首选药物的应用情况。 脱水药静注后不宜从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间液向血浆转移而产生组织脱水作用,可降低颅内压。甘露醇作为脱水药,因此是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安全有效的首选药物。螺内酯、氢氯噻嗪、氨苯蝶啶和呋塞米均为一般利尿剂,常用

    35、于治疗水肿,但治疗脑水肿的效果较差。35.氨苯蝶啶作用的特点是(分数:2.00)A.产生低氯碱血症B.具有抗醛固酮作用C.产生高血糖反应D.产生高钾血症 E.产生低钠血症解析:解析:此题为记忆和理解相结合考题。 氨苯蝶啶属低效利尿药,作用于远曲小管及集合管阻滞 Na + 通道而减少 Na + 再吸收,因而发挥较弱的利尿作用。同时 K + 的排泄减少,表现为留钾排钠的利尿作用。其利尿作用不受醛固酮水平的影响。选择产生高钾血症正确答案的考生占 39,另有约 44考生选择具有抗醛固酮作用错误答案,显然是错误地把螺内酯(醛固酮拮抗药)作用机制与氨苯蝶啶相混淆。因此,必须在掌握作用机制基础上,才能掌握氨苯蝶啶的作用特点及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执业医师A1型题-试卷9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ostpastor18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