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执业医师-58 及答案解析(总分:16.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8,分数:8.00)1.患儿张某,因反复感染入院,查血清 Ig水平很低。外周血 B细胞缺乏,而 T细胞数目和功能基本正常。诊断应首先考虑(分数:1.00)A.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B.先天性 B细胞免疫缺陷病C.补体缺陷病D.吞噬细胞缺陷病 E自身免疫病2.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至少有 1支冠状动脉的管腔直径减少多少(分数:1.00)A.50%B.70%C.90%D.30%E.60%3.男性,30 岁,因气促 1周就诊,查体:颈静脉怒张,血压 90/75mmHg,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20/min,律齐
2、,心音遥远,肝肋下 3指,移动性浊音(),最可能的诊断为(分数:1.00)A.肝硬化B.冠心病C.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D.急性渗出性心包炎E.肺栓塞4.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首次治疗,每日用泼尼松 60mg,3 周后尿蛋白仍为 (),此时应(分数:1.00)A.将泼尼松加量到 80mg/dB.改用地塞米松C.改用环磷酰胺D.用原量继续观察E.减少泼尼松用量到 40 mg/d,加用免疫抑制药5.男性,50 岁,反复咳嗽、咳痰 4年,近半年来发作时常伴呼吸困难。体,检:双肺散在哮鸣音,肺底部有湿哆音。肺功能测定:1 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为 55%,残气容积/肺总量为 35%。诊断应考虑为(
3、分数:1.00)A.慢性单纯型支气管炎B.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C.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D.支气管哮喘E.支气管哮喘合并肺气肿6.男,30 岁,诊断肾病综合征,用泼尼松 60mg/d 2 个月,尿蛋白由(W)减为 ()。近 1周发生上腹痛、烧心。应如何处理(分数:1.00)A.停用泼尼松B.加用雷尼替丁C.加用潘生丁D.改用环磷酰胺E.改用吲哚美辛7.男,60 岁,2 年来出现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终末加重,近半年来出现尿频、尿痛,3 个月来耻骨后痛,应诊断(分数:1.00)A.前列腺增生症B.膀胱炎C.膀胱肿瘤D.膀胱结石E.肾结核8.男,28 岁,骑跨伤 8h,排尿困难,尿道口流血,排尿
4、时会阴部疼痛加重。体检:会阴阴囊明显肿胀,尿管不能插入,其最佳的处理方法(分数:1.00)A.以金属导尿管导尿B.立即施行尿道修补C.耻骨上膀胱造口D.行尿道会师手术E.施行尿道修补和引流积血尿外渗二、B1 型题(总题数:8,分数:8.50) A.亲和层析 B.离子交换层析 C.Northern印迹法 D.Southern印迹法 E.Western印迹法(分数:1.00)(1).用来鉴定 DNA的技术是(分数:0.50)A.B.C.D.E.(2).用来鉴定蛋白质的技术是(分数:0.50)A.B.C.D.E. A.肥达试验 B.外斐试验 C.抗链“O”试验 D.血浆凝固酶试验 E.胆汁溶菌试验(
5、分数:1.00)(1).辅助诊断风湿热的是(分数:0.50)A.B.C.D.E.(2).辅助诊断肠热症的是(分数:0.50)A.B.C.D.E. A.gpl20 B.gp41 C.P24 D.P17 E.P7(分数:1.00)(1).具有诊断价值的 HIV蛋白是(分数:0.50)A.B.C.D.E.(2).可与 CD 4 分子特异性结合的 HIV蛋白是(分数:0.50)A.B.C.D.E. A.转化 B.接合 C.转导 D.溶原性转换 E.原生质体融合(分数:1.00)(1).肺炎链球菌摄取编码荚膜的基因片段,可通过的方式为(分数:0.50)A.B.C.D.E.(2).通过性菌毛介导将遗传物质
6、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的方式为(分数:0.50)A.B.C.D.E. A.急性感染 B.慢性感染 C.潜伏感染 D.慢发病毒感染 E.隐性感染(分数:1.00)(1).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感染属于(分数:0.50)A.B.C.D.E.(2).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反复发作属于(分数:0.50)A.B.C.D.E. A.菌血症 B.毒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内毒素血症(分数:1.00)(1).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液,但未在血液中繁殖,称为(分数:0.50)A.B.C.D.E.(2).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液后大量繁殖,可导致多发脓肿,称为(分数:0.50)A.B.C.D.E. A.轮状病毒 B.肠道病
7、毒 70型 C.脊髓灰质炎病毒 D.柯萨奇病毒 E.埃可病毒(分数:1.50)(1).可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分数:0.50)A.B.C.D.E.(2).最易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分数:0.50)A.B.C.D.E.(3).是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分数:0.50)A.B.C.D.E. A.高压氧疗 B.持续低流量给氧 C.无控制性给氧 D.鼻导管持续高浓度给氧 E.呼气末正压给氧(分数:1.00)(1).对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采用(分数:0.50)A.B.C.D.E.(2).肺炎病人所致缺氧的治疗采用(分数:0.50)A.B.C.D.E.临床执业医师-58 答案解析(总分:16.50,做题
8、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8,分数:8.00)1.患儿张某,因反复感染入院,查血清 Ig水平很低。外周血 B细胞缺乏,而 T细胞数目和功能基本正常。诊断应首先考虑(分数:1.00)A.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B.先天性 B细胞免疫缺陷病 C.补体缺陷病D.吞噬细胞缺陷病 E自身免疫病解析:解析 先天性 B细胞免疫缺陷病引起外周成熟 B细胞缺乏,Ig 水平低下或缺失,而 T细胞数目、功能不受影响。 命题规律 考察“先天性 B细胞免疫缺陷”。重点掌握。2.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至少有 1支冠状动脉的管腔直径减少多少(分数:1.00)A.50%B.70% C.90%D.30%E.60%解析
9、:解析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某支冠状动脉管腔直径减少 70%75%及以上会严重影响血液供给,引起心绞痛。狭窄 50%70%可诊断为冠心病。 命题规律 考察“冠心病、冠脉造影诊断标准”。必须掌握。3.男性,30 岁,因气促 1周就诊,查体:颈静脉怒张,血压 90/75mmHg,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20/min,律齐,心音遥远,肝肋下 3指,移动性浊音(),最可能的诊断为(分数:1.00)A.肝硬化B.冠心病C.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D.急性渗出性心包炎 E.肺栓塞解析:解析 患者呼吸困难,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遥远,颈静脉怒张,符合急性渗出性心包炎心包积液的临床表现。 命题规律 考察“急性渗出性心包炎
10、的诊断”。重点掌握。4.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首次治疗,每日用泼尼松 60mg,3 周后尿蛋白仍为 (),此时应(分数:1.00)A.将泼尼松加量到 80mg/dB.改用地塞米松C.改用环磷酰胺D.用原量继续观察 E.减少泼尼松用量到 40 mg/d,加用免疫抑制药解析:解析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原则是起始用量要足、减撤药要慢、维持用药要久,一般开始足量应给 812 周,而本例仅给 3周,所以应该用原量继续观察。 命题规律 考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重点掌握。5.男性,50 岁,反复咳嗽、咳痰 4年,近半年来发作时常伴呼吸困难。体,检:双肺散在哮鸣音,肺底部有湿哆音。
11、肺功能测定:1 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为 55%,残气容积/肺总量为 35%。诊断应考虑为(分数:1.00)A.慢性单纯型支气管炎B.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 C.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D.支气管哮喘E.支气管哮喘合并肺气肿解析:解析 该中年男性病人有 4年的慢性支气管炎的咳嗽、咳痰史,近半年呼吸困难,体检和肺功能检查均说明有气管痉挛,因此诊断应考虑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 命题规律 考察“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必须掌握。6.男,30 岁,诊断肾病综合征,用泼尼松 60mg/d 2 个月,尿蛋白由(W)减为 ()。近 1周发生上腹痛、烧心。应如何处理(分数:1.00)A.停用泼尼松B.加用雷尼替丁
12、 C.加用潘生丁D.改用环磷酰胺E.改用吲哚美辛解析:解析 本病人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导致胃黏膜损害,此时应加用 H 2 受体拮抗药雷尼替丁抗酸、保护胃黏膜。 命题规律 考察“胃炎的诱因和预防”。重点掌握。7.男,60 岁,2 年来出现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终末加重,近半年来出现尿频、尿痛,3 个月来耻骨后痛,应诊断(分数:1.00)A.前列腺增生症B.膀胱炎C.膀胱肿瘤 D.膀胱结石E.肾结核解析:解析 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是膀胱及其以上泌尿系肿瘤血尿的特点。膀胱肿瘤血尿的特点是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终末加重。膀胱癌晚期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系肿瘤坏死、溃疡或并发感染所致。 命题规律
13、考察“膀胱肿瘤的诊断”。一般掌握。8.男,28 岁,骑跨伤 8h,排尿困难,尿道口流血,排尿时会阴部疼痛加重。体检:会阴阴囊明显肿胀,尿管不能插入,其最佳的处理方法(分数:1.00)A.以金属导尿管导尿B.立即施行尿道修补C.耻骨上膀胱造口D.行尿道会师手术E.施行尿道修补和引流积血尿外渗 解析:解析 骑跨伤时,将尿道挤向耻骨联合下方,造成尿道球部损伤,尿道口滴血,排尿困难伴会阴部疼痛是尿道球部损伤的表现,会阴肿胀阴囊肿大是血、尿液经损伤部渗入会阴浅袋所致,尿管不能插入说明尿道裂伤严重或完全断裂,应即时手术,根据病情行经会阴尿道修补术或断端吻合术。术后留置尿管23 周。尿外渗区应做引流,否则可
14、发生皮肤皮下组织坏死感染和脓毒症。 命题规律 考察“尿道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必须掌握。二、B1 型题(总题数:8,分数:8.50) A.亲和层析 B.离子交换层析 C.Northern印迹法 D.Southern印迹法 E.Western印迹法(分数:1.00)(1).用来鉴定 DNA的技术是(分数:0.50)A.B.C.D. E.解析:(2).用来鉴定蛋白质的技术是(分数:0.50)A.B.C.D.E. 解析:解析 Southern 印迹杂交是 DNA经电泳分离后转移至纤维膜上与探针杂交。North ern 印迹杂交则是电泳分离 RNA后转至纤维膜上与探针杂交。Western 印迹法是蛋白质
15、在 SDS-PAGE电泳后被转移至膜上后进行抗原抗体反应。 命题规律 考察“基因诊断”。必须掌握。 A.肥达试验 B.外斐试验 C.抗链“O”试验 D.血浆凝固酶试验 E.胆汁溶菌试验(分数:1.00)(1).辅助诊断风湿热的是(分数:0.50)A.B.C. D.E.解析:(2).辅助诊断肠热症的是(分数:0.50)A. B.C.D.E.解析:解析 辅助诊断斑疹伤寒、恙虫热 (立克次体感染)的是外斐试验,辅助诊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是血浆凝固酶试验,胆汁溶菌试验用于鉴别肺炎链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命题规律 考察“微生物的特异性诊断”。重点掌握。 A.gpl20 B.gp41 C.P
16、24 D.P17 E.P7(分数:1.00)(1).具有诊断价值的 HIV蛋白是(分数:0.50)A.B.C. D.E.解析:(2).可与 CD 4 分子特异性结合的 HIV蛋白是(分数:0.50)A. B.C.D.E.解析:解析 包膜表面蛋白 gp120可特异性吸附 T淋巴细胞表面 CD4分子并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但极易变异。跨膜蛋白 gp41可固定 gp120 并介导包膜融合。衣壳蛋白 P24抗原性最强,具诊断价值。 命题规律 考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主要抗原结构和意义”。必须掌握。 A.转化 B.接合 C.转导 D.溶原性转换 E.原生质体融合(分数:1.00)(1).肺炎链球菌摄取编
17、码荚膜的基因片段,可通过的方式为(分数:0.50)A. B.C.D.E.解析:(2).通过性菌毛介导将遗传物质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的方式为(分数:0.50)A.B. C.D.E.解析:解析 转化指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 DNA片段;接合指细菌通过性菌毛传递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转导则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溶原性转换中,使细菌基因型发生改变的是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中的前噬菌体。 命题规律 考察“细菌的变异机制,基因转移与重组”。重点掌握。 A.急性感染 B.慢性感染 C.潜伏感染 D.慢发病毒感染 E.隐性感染(分数:1.00)(1).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感染属于(分数:0.50)A. B.C.D.
18、E.解析:(2).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反复发作属于(分数:0.50)A.B.C. D.E.解析:解析 病毒感染分为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持续性感染包括慢性感染、潜伏感染和慢发病毒感染。 命题规律 考察“病毒的感染类型”。重点掌握。 A.菌血症 B.毒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内毒素血症(分数:1.00)(1).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液,但未在血液中繁殖,称为(分数:0.50)A. B.C.D.E.解析:(2).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液后大量繁殖,可导致多发脓肿,称为(分数:0.50)A.B.C.D. E.解析:解析 病原菌在局部繁殖,不入血,而产生的毒素入血,为毒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液并大量繁殖,
19、为败血症;革兰阴性菌死亡分解释放的大量内毒素入血,为内毒素血症。 命题规律 考察“全身细菌性感染”。重点掌握。 知识拓展 革兰阳性菌脓毒症 革兰阴性脓毒 症 真菌脓毒症 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绿脓杆菌 毒素 外毒素 内毒素 白色念珠菌 血培养 阳性率高 阳性率高 阳性宰低 原发病 痈、急性蜂窝织炎、大面积烧伤、骨关节化脓性感染 肠道胆道感染 大面积烧伤 原有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 寒战 少见 多见 多见 发热 稽留热或弛张热 间歇热 稽留热或弛张热 皮疹 多见 少见 少见 昏迷谵妄 多见 少见 淡漠、嗜睡 肢冷发绀 少见 多见 多见 少尿无尿 不明显 明显 明显 感染休克 发生晚、时间
20、短 发生早、持续时间长 发生较晚、持续长 转移脓肿 常见 少见 少见 并发心肌炎 多见 少见 少见 A.轮状病毒 B.肠道病毒 70型 C.脊髓灰质炎病毒 D.柯萨奇病毒 E.埃可病毒(分数:1.50)(1).可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分数:0.50)A.B. C.D.E.解析:(2).最易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分数:0.50)A.B.C.D. E.解析:(3).是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分数:0.50)A. B.C.D.E.解析:解析 柯萨奇病毒 A组主要引起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柯萨奇 B组病毒和埃可病毒的某些型引起流行性胸痛及心肌炎、心包炎、无菌性脑膜炎等。 命题规律 考察“肠道感染病毒的
21、致病性”。重点掌握。 A.高压氧疗 B.持续低流量给氧 C.无控制性给氧 D.鼻导管持续高浓度给氧 E.呼气末正压给氧(分数:1.00)(1).对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采用(分数:0.50)A.B.C.D.E. 解析:(2).肺炎病人所致缺氧的治疗采用(分数:0.50)A.B.C. D.E.解析:解析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肺泡上皮、肺泡毛细血管损伤,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或消失,肺泡内透明膜形成,从而引起氧合障碍,导致顽固性低氧血症。因此纠正缺氧为刻不容缓的重要措施。一般认为,一旦 ARDS诊断确立,应尽早进行机械通气。由于一般的氧疗方法对 ARDS疗效均差,故呼气末正压(PEE
22、P)给氧是首选的措施。中等或重症肺炎患者(PaO 2 60mmHg 或有发绀)应给氧。 命题规律 考察“呼吸系统疾病的正确氧疗方法”。重点掌握。 知识拓展 肺表面活性物质 主要成分 为复杂的脂蛋白混合物,主要成分为二棕榈酰卵磷脂(DPL,占 60) 来源 肺泡型细胞所分泌 分子特点 DPL一端为非极性疏水的脂肪酸,不溶于水而插入肺泡中,另一端是极性的,易溶于水而插入水中,形成单分子屋分布在液气界面上,其密度随肺泡的张缩而改变 功能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有助于肺泡的稳定性 肺泡大时,DPL 密度下降,使肺泡表面张力上升,可防止肺泡过度膨胀,肺泡较小时,刚好相反 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 防止肺不张 可使肺顺应性变大,能减小肺的弹性阻力 降低肺阻力,减少吸气作功 DPL下降 导致成人肺炎、肺血栓等疾病时,加重肺不张 导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泡内表面透明质膜形成,发生肺不张) 肺顺应性下降,吸气性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