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执业医师-57 及答案解析(总分:16.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8,分数:8.00)1.男,40 岁 Graves病的患者,能否停用抗甲状腺激素的药物,以下最适合的试验项目是(分数:1.00)A.血清总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和受体抗体(TRAb)是否恢复正常C.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抑制试验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E.甲状腺摄碘率2.女性,20 岁,腹泻 2个月,每日 4或 5次。粪便呈暗红色,有粪质带血或黏液,有腥臭味,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1.00)A.溃疡性结肠炎B.细菌性食物中毒C.细菌性痢疾D.霍乱E.肠阿米巴病3.
2、尿毒症患者血液系统的临床表现为(分数:1.00)A.白细胞出现中性粒细胞增加B.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C.血小板异常增多D.贫血常为中、重度E.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4.男,30 岁,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突然出现双下肢不能动。检查:双下肢膝腱反射减退,无肌萎缩。血钾测定 2.3 mmol/L,最可能的是(分数:1.00)A.慢性甲亢性肌病B.周期性瘫痪C.重症肌无力D.周围神经炎E.癔症5.王某经执业医师考试合格并进行注册后,开办了一家牙科诊所,同时因为其对妇产科知识和操作较为熟悉,所以平时也会诊治一些妇科和产科的患者,其进行的妇产科诊疗活动属于(分数:1.00)A.医师执业规定所允许的行为B.法律
3、允许的行为C.只要不发生差错,法律即允许D.超出执业范围的违法行为E.只要是患者自愿,就是法律允许的行为6.男性,20 岁,轻度腹泻,伴黏液便 4年,肠镜检查,结肠黏膜广泛密布米粒到黄豆大的息肉。病变符合(分数:1.00)A.结肠癌B.结肠腺瘤C.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D.神经纤维瘤病E.家族性大肠癌7.男性,40 岁。间歇性水肿 10年,恶心、呕吐 1周。查血压 20/13.3kPa(150/ 100mmHg),Hb80g/L,尿蛋白(),蜡样管型(),血 BUN 40mmol/L。 Cr760 mol/L,血钾 5.5 mmol/L,最适宜的首选治疗是(分数:1.00)A.降压治疗B.利尿药C
4、.饮食治疗D.纠正贫血E.血液透析8.女,45 岁,肢体软弱无力、夜尿多 2年余,今晨起双下肢不能活动。查体:血压 170/100mmHg,均匀性轻度肥胖,双下肢松弛性瘫痪,血钾 2.4mmol/L。最可能的诊断为(分数:1.00)A.嗜铬细胞瘤B.原发性高血压C.肾性高血压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E.库欣综合征二、B1 型题(总题数:8,分数:8.50) A.锋电位 B.阈电位 C.负后电位 D.局部电位 E.正后电位(分数:1.00)(1).可兴奋细胞受阈下刺激后,可出现(分数:0.50)A.B.C.D.E.(2).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分数:0.50)A.B.C.D.E.
5、 A.癌细胞团中可见角化珠 B.癌细胞团漂浮在黏液中 C.黏液将癌细胞核推向一侧 D.癌细胞排列成条索状 E.癌细胞形成乳头(分数:1.00)(1).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学表现是(分数:0.50)A.B.C.D.E.(2).印戒细胞癌的组织学表现是(分数:0.50)A.B.C.D.E. A.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 B.抑制细菌核酸代谢 C.破坏细菌细胞膜结构 D.抑制细菌细胞壁黏肽合成 E.抑制细菌 DNA螺旋酶(分数:1.00)(1).青霉素 G抗菌作用机制(分数:0.50)A.B.C.D.E.(2).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机制(分数:0.50)A.B.C.D.E. A.头孢他啶 B.头孢拉定 C
6、.头孢孟多 D.氯霉素 E.红霉素(分数:1.00)(1).抗绿脓杆菌作用最强的抗生素是(分数:0.50)A.B.C.D.E.(2).治疗军团菌病首选的药物是(分数:0.50)A.B.C.D.E. A.抑制蛋白质合成 B.刺激胰岛 B细胞释放胰岛素 C.促进葡萄糖分解 D.L抑制糖原分解和异生 E.增强胰岛素的作用(分数:1.00)(1).甲苯磺丁脲降血糖的作用是(分数:0.50)A.B.C.D.E.(2).胰岛素降血糖的作用是(分数:0.50)A.B.C.D.E. A.华法林 B.肝素 C.尿激酶 D.糖皮质激素 E.甲苯磺丁脲(分数:1.00)(1).治疗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最好选用(分数:
7、0.50)A.B.C.D.E.(2).引起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最常见的是(分数:0.50)A.B.C.D.E. A.氢氯噻嗪 B.头孢呋辛 C.头孢他啶 D.维生素 K E.鱼精蛋白(分数:1.00)(1).呋塞米不应与哪一药物合用(分数:0.50)A.B.C.D.E.(2).肝素使用过量引起的出血应选用(分数:0.50)A.B.C.D.E. A.阿托品毛果芸香碱 B.阿托品碘解磷定 C.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E.色甘酸钠(分数:1.50)(1).抢救中、重度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药物是(分数:0.50)A.B.C.D.E.(2). 受体阻断药可翻转哪种药物的升压作用(分数:0.50)A.B.C
8、.D.E.(3).主要用于预防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是(分数:0.50)A.B.C.D.E.临床执业医师-57 答案解析(总分:16.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8,分数:8.00)1.男,40 岁 Graves病的患者,能否停用抗甲状腺激素的药物,以下最适合的试验项目是(分数:1.00)A.血清总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和受体抗体(TRAb)是否恢复正常 C.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抑制试验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E.甲状腺摄碘率解析:解析 Graves 病患者 TRAb阳性率最高可达 95%,对本病不但有诊断意义,而且对判断病情活动、复发等
9、均有价值,还可作为治疗停药的重要指标。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升高,TSH 受到反馈抑制,不受 TRH的调控。当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后,TSH 能被 TRH兴奋。因此也能够作为停药指征。 命题规律 考察“Graves 病患者药物治疗的停药指标”。一般掌握。2.女性,20 岁,腹泻 2个月,每日 4或 5次。粪便呈暗红色,有粪质带血或黏液,有腥臭味,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1.00)A.溃疡性结肠炎B.细菌性食物中毒C.细菌性痢疾D.霍乱E.肠阿米巴病 解析:解析 该年轻女性病人的病史主要是腹泻,粪便呈典型的肠阿米巴病的特点,即暗红色,有腥臭味,因此最可能的诊断是肠阿米巴病,其他
10、可能性均小。 命题规律 考察“肠阿米巴病的诊断”。必须掌握。3.尿毒症患者血液系统的临床表现为(分数:1.00)A.白细胞出现中性粒细胞增加B.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C.血小板异常增多D.贫血常为中、重度 E.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解析:解析 尿毒症患者常有中、重度贫血,为正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所致。出血倾向是由于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第 3因子活力下降,血小板聚集和黏附能力异常等所致。白细胞异常则表现为趋化、吞噬和杀菌能力减弱。 命题规律 考察“尿毒症血液系统表现”。重点掌握。4.男,30 岁,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突然出现双下肢不能动。检查:双下肢膝腱反射减退,无肌
11、萎缩。血钾测定 2.3 mmol/L,最可能的是(分数:1.00)A.慢性甲亢性肌病B.周期性瘫痪 C.重症肌无力D.周围神经炎E.癔症解析:解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同时合并周期性麻痹或重症肌无力等,而据血钾低可知该患者为低钾性麻痹,故首先考虑 B。 命题规律 考察“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周期性瘫痪”。重点掌握。5.王某经执业医师考试合格并进行注册后,开办了一家牙科诊所,同时因为其对妇产科知识和操作较为熟悉,所以平时也会诊治一些妇科和产科的患者,其进行的妇产科诊疗活动属于(分数:1.00)A.医师执业规定所允许的行为B.法律允许的行为C.只要不发生差错,法律即允许D.超出执业范围的违法行为 E.
12、只要是患者自愿,就是法律允许的行为解析:解析 见执业医师法第十四条: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 命题规律 考察“医师应当在注册的范围内执业”。重点掌握。6.男性,20 岁,轻度腹泻,伴黏液便 4年,肠镜检查,结肠黏膜广泛密布米粒到黄豆大的息肉。病变符合(分数:1.00)A.结肠癌B.结肠腺瘤C.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D.神经纤维瘤病E.家族性大肠癌解析:解析 该患者病变符合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肿瘤。由于肿瘤抑制基因 APC突变或灭活引起。如不在青少年时期将结肠切除
13、,一般到 40岁时会发生大肠癌。 命题规律 考察“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必须掌握。7.男性,40 岁。间歇性水肿 10年,恶心、呕吐 1周。查血压 20/13.3kPa(150/ 100mmHg),Hb80g/L,尿蛋白(),蜡样管型(),血 BUN 40mmol/L。 Cr760 mol/L,血钾 5.5 mmol/L,最适宜的首选治疗是(分数:1.00)A.降压治疗B.利尿药C.饮食治疗D.纠正贫血E.血液透析 解析:解析 慢性肾衰竭,血 Cr 707mol 几,且病人出现尿毒症症状,为透析指征。 命题规律 考察“透析指征”。必须掌握。8.女,45 岁,肢体软弱无力、夜尿多 2年余,今晨起
14、双下肢不能活动。查体:血压 170/100mmHg,均匀性轻度肥胖,双下肢松弛性瘫痪,血钾 2.4mmol/L。最可能的诊断为(分数:1.00)A.嗜铬细胞瘤B.原发性高血压C.肾性高血压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E.库欣综合征解析:解析 患者肢体无力、夜尿多 2年余,高血压伴严重钾缺乏,应考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命题规律 考察“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重点掌握。二、B1 型题(总题数:8,分数:8.50) A.锋电位 B.阈电位 C.负后电位 D.局部电位 E.正后电位(分数:1.00)(1).可兴奋细胞受阈下刺激后,可出现(分数:0.50)A.B.C.D. E.解析:(2).刺激引起兴
15、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分数:0.50)A.B. C.D.E.解析:解析 阈下刺激可引起膜轻微去极化,Na 通道少量开放,但去极达不到阈电位水平,这种去极的电位变化称为局部电位。刺激能否引起组织兴奋,取决于能否使该组织细胞的静息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一旦达到,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 Na 通道大量被激活,膜对 Na 的通透性突然增大,Na 大量内流,并通过再生性循环,使膜的去极化达到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命题规律 考察“局部电位与阈电位的概念”。重点掌握。 知识拓展 极化 指静息状态下,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的状态 超极化 指静息时膜内外电位差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
16、 去极化或除极化 膜内外电位差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 复极化 指细胞去极化后,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的过程 静息电位 K + 的外移(K + 通道开放)停止,几乎没有 Na + 的内移(Na + 通道关闭) 阈电位 造成膜对 Na + 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兴奋的标志 细胞膜两侧出现电变化 动作电位上升支 膜对 Na + 通透性,超过了对 K + 的通透性。Na + 向膜内易化扩散(Na + 内移) 锋电位(超射) 大多数被激活的 Na + 通道进入失活状态,不再开放 动作电位下降支 Na + 通道失活、K + 通道开放(K + 外流) 负后电位 复极时迅速外流的 K +
17、 蓄积在膜外侧附近,暂时阻碍了 K + 的外流 正后电位 生电性钠泵作用的结果 A.癌细胞团中可见角化珠 B.癌细胞团漂浮在黏液中 C.黏液将癌细胞核推向一侧 D.癌细胞排列成条索状 E.癌细胞形成乳头(分数:1.00)(1).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学表现是(分数:0.50)A. B.C.D.E.解析:(2).印戒细胞癌的组织学表现是(分数:0.50)A.B.C. D.E.解析:解析 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学表现是癌细胞团中可见角化珠;印戒细胞癌的组织学表现是黏液将癌细胞核推向一侧。 命题规律 考察“鳞状细胞癌、印戒细胞癌”。一般掌握。 A.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 B.抑制细菌核酸代谢 C.破坏细菌细胞膜结构
18、 D.抑制细菌细胞壁黏肽合成 E.抑制细菌 DNA螺旋酶(分数:1.00)(1).青霉素 G抗菌作用机制(分数:0.50)A.B.C.D. E.解析:(2).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机制(分数:0.50)A.B.C.D.E. 解析:解析 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上黏肽合成酶,阻止黏肽合成,造成胞壁缺损,在渗透压和自溶酶的作用下,菌体破裂死亡。由作用机制可知,青霉素对繁殖期细菌作用强,因此时细菌合成大量细胞壁,对革兰阴性杆菌不敏感,因此类杆菌细胞壁黏肽含量低;对人体细胞无损伤,对真菌无效。喹诺酮类药物发展迅速,目前第三代诺诺酮类(氟喹诺酮类)如培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19、,这类药物的抗菌机制是抑制细菌 DNA回旋酶,阻碍 DNA复制导致细菌死亡。 命题规律 考察“青霉素 G抗菌作用机制、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的抗菌机制”。必须掌握。 A.头孢他啶 B.头孢拉定 C.头孢孟多 D.氯霉素 E.红霉素(分数:1.00)(1).抗绿脓杆菌作用最强的抗生素是(分数:0.50)A. B.C.D.E.解析:(2).治疗军团菌病首选的药物是(分数:0.50)A.B.C.D.E. 解析:解析 绿脓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对其敏感的抗生素包括半合成青霉素类中的羧苄青霉素(羧苄西林)、替卡西林(羧噻吩青霉素)、磺苄西林、呋苄西林、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阿帕西林等。第三代头孢菌素中的
20、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常用于绿脓杆菌感染的治疗。庆大霉素、多黏菌素亦对绿脓杆菌敏感。军团菌为革兰阴性菌,红霉素对革兰阳性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革兰阴性菌如脑膜炎球菌、淋球菌、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布氏杆菌、军团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对军团菌病首选红霉素。 命题规律 考察“抗绿脓杆菌抗生素、红霉素的临床应用”。必须掌握。 A.抑制蛋白质合成 B.刺激胰岛 B细胞释放胰岛素 C.促进葡萄糖分解 D.L抑制糖原分解和异生 E.增强胰岛素的作用(分数:1.00)(1).甲苯磺丁脲降血糖的作用是(分数:0.50)A.B. C.D.E.解析:(2).胰岛素降血糖的作用是(分数:0.50)A.B.C.D. E.解
21、析:解析 甲苯磺丁脲(甲磺丁脲)为口服降血糖药,其降糖作用与刺激胰岛 B细胞释放胰岛素,还促进生长抑素释放,使胰岛 A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下降,尚能增强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等因素有关,因此本品只对胰岛功能尚存、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有效。胰岛素可加速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促进糖原合成,同时又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即胰岛素使血糖的作用增加而来源减少,从而降低血糖。 命题规律 考察“甲苯磺丁脲降血糖的作用机制,胰岛素降糖作用机制”。必须掌握。 知识拓展 糖代谢比较 磷酸戊糖旁路 糖原分 解 糖原合成 糖异生 反应部位 胞液 肝脏 肝脏、肌肉 肝、肾 关键酶 G6P脱氢酶 磷酸化 酶 糖原合酶 肝肾
22、(胞液+线粒体) 代谢产物 磷酸核糖(核甘酸)NADpH(供氢体) 葡萄糖 糖原 葡萄糖、糖原 生理意义 为核酸的合成提供核糖 提供大量 NADPH,参与多种代谢反应 主要是调节血糖 主要是储备能量 维持血糖稳定 补充糖原储备 长期饥饿时,肾糖异生维持酸碱平衡 A.华法林 B.肝素 C.尿激酶 D.糖皮质激素 E.甲苯磺丁脲(分数:1.00)(1).治疗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最好选用(分数:0.50)A.B.C. D.E.解析:(2).引起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最常见的是(分数:0.50)A.B.C.D. E.解析:解析 尿激酶为自尿中分离出的一种蛋白水解酶,无抗原性。能直接激活纤溶酶原,使之成为纤溶酶
23、而溶解纤维蛋白,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对深静脉栓塞、肺栓塞、眼底血管栓塞均有效,对新鲜血栓效果较好。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较多,可引起类肾上腺皮质亢进综合征,如满月脸、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由于抑制骨基质蛋白质合成,增加钙、磷排泄,抑制肠道钙吸收,可致骨质疏松,严重时易发生骨折和缺血性骨坏死如引起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其他不良反应如诱发加重感染、诱发加重溃疡、延缓伤口愈合、影响生长发育等。 命题规律 考察“尿激酶的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必须掌握。 A.氢氯噻嗪 B.头孢呋辛 C.头孢他啶 D.维生素 K E.鱼精蛋白(分数:1.00)(1).呋塞米不应与哪一药物合用(
24、分数:0.50)A.B. C.D.E.解析:(2).肝素使用过量引起的出血应选用(分数:0.50)A.B.C.D.E. 解析:解析 呋塞米为高效利尿药,其不良反应除引起水与电解质紊乱、高尿酸血症和高氮质血症外,尚引起耳毒性,且呈剂量依赖性,引起眩晕、耳鸣、听力减退或暂时性耳聋。因此若与其他肾毒性药物如氨基苷类抗生素、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呋辛等联合应用时,可加重这一不良反应。肝素为抗凝血药,过量可导致黏膜、内脏及伤口出血。此时应停用肝素,缓慢静脉注射肝素特异性解毒药鱼精蛋白解救。鱼精蛋白带有正电荷,可与肝素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使肝素失去抗凝血作用。 命题规律 考察“呋塞
25、米的不良反应、肝素的不良反应”。重点掌握。 A.阿托品毛果芸香碱 B.阿托品碘解磷定 C.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E.色甘酸钠(分数:1.50)(1).抢救中、重度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药物是(分数:0.50)A.B. C.D.E.解析:(2). 受体阻断药可翻转哪种药物的升压作用(分数:0.50)A.B.C. D.E.解析:(3).主要用于预防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是(分数:0.50)A.B.C.D.E. 解析:解析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解救首先清除毒物如洗胃等,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如采用吸氧、人工呼吸、补液等。并须及早、足量、反复注射阿托品以缓解中毒症状直至 M佯中毒症状缓解并出现轻度阿托品化。此外应
26、用特效解毒药?胆碱酯酶复活剂,临床常用的有碘解磷定、氯解磷定、双复磷等。肾上腺素能同时兴奋 和 受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后,血压急剧上升,继而迅速下降至原来水平以下,称为继发性血压下降。若事先给予 受体阻断药如酚妥拉明,再给肾上腺素,由于。受体被阻断, 受体效应占优势,导致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不仅不升反而下降,这种现象称为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反之,若静注酚妥拉明时,由于阻断。受体和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可明显扩张血管,使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其不良反应也因阻断交感神经收缩血管的作用,使压力反射系统失灵,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一旦发生低血压,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升压,禁用肾上腺素,因肾上腺素的升
27、压作用可被翻转。色甘酸钠抑制肥大细胞对各种刺激所引起的脱颗粒作用,进而抑制组胺等的释放,可预防 I型变态反应所致的哮喘,也可预防其他刺激所致的哮喘,主要用于预防支气管哮喘,降低支气管的高反应性。 命题规律 考察“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抢救药;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色甘酸钠的临床应用”。必须掌握。 知识拓展 阿托品的不良反应及中毒 0.5mg 心率轻度减慢,略有口干及盗汗 1mg 口干,心率加快,瞳孔轻度扩大 2mg 心悸,明显口干,瞳孔扩大,视近物模糊 5mg 上述症状加重,语言不清,烦躁不安,皮肤干燥,发热,小便困难,肠蠕动减少 10mg以上 上述症状严重,脉速而弱,中枢兴奋明显,呼吸加快、加深,出现谵妄、幻觉、惊厥等。严重中毒时可由中枢兴奋转化为抑制,引起昏迷和呼吸麻痹等 最低致死量 成年为 80130mg,儿童约为 1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