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执业医师-17-2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男性,20 岁,半个月来发热 37.5,伴周身乏力,食欲缺乏,尿色加深如深茶样,化验肝功 ALT 500U/L,胆红素 80mol/L,抗 HAV IgM(),HBsAg (),抗 HBcIgG(),应诊为 A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 B急性甲型合并乙型黄疸型肝炎 C急性乙型肝炎,既往感染甲肝病毒 D急性乙型黄疸型肝炎 E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分数:1.00)A.B.C.D.E.2.胎儿宫内感染时,脐带血中含量增高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G BIgA CI
2、gM DIgE EIgD(分数:1.00)A.B.C.D.E.3.用于病因性预防的首选抗疟药物是 A伯氨喹 B氯喹 C乙胺嘧啶 D乙胺丁醇 E利福平(分数:1.00)A.B.C.D.E.4.Th2细胞一般不分泌 AIFN- BIL-10 CIL-4 DIL-5 EGM-CSF(分数:1.00)A.B.C.D.E.5.对巨噬细胞具有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ACSF BIL-2 CIFN- DTNF ETGF-8(分数:1.00)A.B.C.D.E.6.机体获得人工主动免疫的方式是 A通过母乳从母体获得 B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C注射类毒素 D注射抗毒素 E注射丙种球蛋白(分数:1.00)A.B.C.
3、D.E.7.与猩红热有关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AM 蛋白 B透明质酸酶 C链道酶 D链激酶 E致热外毒素(分数:1.00)A.B.C.D.E.8.某药的 t1/2为 4h,每隔 1个 t1/2给药 1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是 A约 10h B约 20h C约 40h D约 30h E约 50h(分数:1.00)A.B.C.D.E.9.诱导 T细胞耐受 A所需抗原量较低,耐受持续时间较短 B所需抗原量较高,耐受持续时间较长 C所需抗原量较低,耐受持续时间较长 D所需抗原量较高,耐受持续时间较短 E所需时间较长,通常为 1周左右(分数:1.00)A.B.C.D.E.10.与无芽胞厌氧菌无关的是 A
4、寄生于皮肤与黏膜的正常菌群 B以内源性感染为主 C分泌物或脓汁黏稠,有恶臭,有时有气体 D最常见的是脆弱类杆菌 E有特定病型(分数:1.00)A.B.C.D.E.11.女性,25 岁,反复出现皮肤紫癜,月经量多 1年余,此前无服药史。查体脾肋下 1cm。血象:血红蛋白 105g/L,白细胞 5.4109/L,血小板 25109/L。其余血沉、尿常规及肝功能均正常。抗核抗体谱阴性。骨髓象示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以下最可能的诊断是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药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Evans 综合征(分数:1.00)A.B.C.D.E.12.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
5、病特点不包括 A5 岁以下幼儿易感 B粪-口途径传播 C多为隐性感染 D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肢体痉挛 E病后获得牢固免疫(分数:1.00)A.B.C.D.E.13.女,30 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其不会出现 A血红蛋白减少 B网织红细胞减少 C淋巴细胞减少 D白细胞减少 E血小板减少(分数:1.00)A.B.C.D.E.14.刊、某开办了一个体诊所,为附近的居民进行诊治,后来他因某事而被判处了有期徒刑,可能的原因中哪种可以得到卫生法律理论的支持 A孙某逾期不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仍从事诊疗活动 B孙某开办的诊所并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经其诊治的患者中有多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C
6、孙某应患者的要求,给其开具虚假医疗证明 D孙某将自己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借给朋友王某使用,王某以此许可证开办个体诊所 E孙某雇用了不懂医术的赵某帮助其治疗病人(分数:1.00)A.B.C.D.E.15.局麻药的作用机制是 A在神经膜内侧阻断 K 内流 B在神经膜内侧阻断 Na 内流 C在神经膜内侧阻断 Cl 内流 D在神经膜内侧阻断 Ca2 内流 E降低静息膜电位(分数:1.00)A.B.C.D.E.16.奥荚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制是 A抑制 H -K -ATP酶,减少胃酸分泌 B抑制 H -Na -ATP酶,减少胃酸分泌 C阻断 H2受体,抑制胃酸分泌 D抑制 Na -K -ATP酶减少胃
7、酸分泌 E阻断 H1受体,抑制胃酸分泌(分数:1.00)A.B.C.D.E.17.分娩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操作不正确,造成郑某在住院时大出血死亡。此后其家属进行的哪项行为是不恰当的 A要求死者家属在场的情况下封存病历 B要求院方就患者死亡给出合理解释 C要求将死者尸体冻存在医院停尸房,待 5d后进行尸检 D要求死者生前的主治医生先行赔付 E要求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分数:1.00)A.B.C.D.E.18.下列分子中哪一个不是由 MHC基因编码的 AHLA-I 类分子的 1 链 BHLA-类分子的 2 链 CHLA-类分子 DHLA-类分子的 3 链 E2m(分数:1.00)A.B.C.D.E.19
8、.长期用药可发生耐受性和依赖性的是 A苯妥英钠 B阿司匹林 C地西泮 D氯丙嗪 E卡马西平(分数:1.00)A.B.C.D.E.20.与阿司匹林引起的反应无关的是 A上腹不适、恶心、呕吐 B出血时间延长 C头痛、眩晕、耳鸣、视听力减退 D荨麻疹 E口干、出汗、心悸(分数:1.00)A.B.C.D.E.21.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 A解离的多,再吸收多,排泄快 B排泄速度不变 C解离的多,再吸收少,排泄快 D解离的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E解离的少,再吸收少,排泄快(分数:1.00)A.B.C.D.E.22.吗啡镇痛的作用机制是 A阻断大脑边缘系统的阿片受体 B激动中脑盖前核的阿片受体 C激动大脑
9、边缘系统的阿片受体 D激动脑室导水管周围灰质的阿片受体 E阻断脑室导水管周围灰质的阿片受体(分数:1.00)A.B.C.D.E.23.自身免疫病治疗原则中属抗感染的治疗方法是 A抗 MHC类 Ag或 CD4分子的 Ab B环孢素 C皮质激素 D血浆置换 EFK506(分数:1.00)A.B.C.D.E.24.表面具有高亲和性 IgE Fc受体的细胞 ANK 细胞 B肥大细胞 C内皮细胞 D巨噬细胞 E血小板(分数:1.00)A.B.C.D.E.25.男性,28 岁,因饮用江水,突然出现腹泻,随后呕吐,由水样物转为“米泔水”样物,最可能的诊断是 A金葡菌胃肠炎 B急性细菌性痢疾 C病毒性肠炎 D
10、大肠杆菌性肠炎 E霍乱(分数:1.00)A.B.C.D.E.26.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常用 A形态学观察 B乳糖发酵试验 C甘露醇发酵试验 D葡萄糖发酵试验 E溶血试验(分数:1.00)A.B.C.D.E.27.补体经典途径激活的顺序是 AC124359 BC123459 CC143259 DC142359 EC132459(分数:1.00)A.B.C.D.E.28.女性,20 岁,1 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恶心、厌食 2d,神志不清 1h,查体面色潮红,呼吸深快,意识障碍。最可能是 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B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C糖尿病合并尿毒症酸中毒 D乳酸性酸中毒 E低血糖昏迷(分数:1.00
11、)A.B.C.D.E.29.与致病性无关的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是 A热原质 B侵袭性酶 C外毒素 D内毒素 E细菌素(分数:1.00)A.B.C.D.E.30.关于白喉棒状杆菌,不正确的是 A菌体一端或两端可见异染颗粒 B在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上生成黑色菌落 C调查人群对白喉有无免疫力可进行锡克试验 D白喉毒素的产生与前噬菌体有关 E白喉的特异性治疗应早期足量使用类毒素(分数:1.00)A.B.C.D.E.31.女,16 岁,近 3d双下肢伸侧出现紫癜,分批出现,两侧对称、颜色鲜红,伴腹痛及关节痛,血小板100109/L,WBC 1010 9/L,Hb 110g/L,凝血时间正常,应首先考虑 A特发
12、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过敏性紫癜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急性白血病 E血友病(分数:1.00)A.B.C.D.E.32.男,30 岁,肠热症患者,对其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不正确的是 A发病第 13 周取骨髓 B发病第 1周取血液 C发病第 1周取粪便 D发病第 3周起取尿液 E可选用 SS肠道选择培养基(分数:1.00)A.B.C.D.E.33.抗毒素是 A是抗原,不是抗体 B是抗体,不是抗原 C既是抗原,又是抗体 D既非抗原,又非抗体 E是异嗜性抗原(分数:1.00)A.B.C.D.E.34.因抢救危急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在抢救结束后多长时间内据实补记 A4h B2h
13、C6h D8h E12h(分数:1.00)A.B.C.D.E.35.属于外毒素的特点是 A细菌裂解后释放 B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 C化学组成为脂多糖 D可脱毒制成类毒素 E毒性较弱(分数:1.00)A.B.C.D.E.36.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有密切关系的是 A幽门螺杆菌 B空肠弯曲菌 C军团菌 D副溶血性弧菌 E铜绿假单胞菌(分数:1.00)A.B.C.D.E.37.T-成熟 B细胞表面不表达的是 AMHC-I 类分子 BMHC-类分子 CCD 21 DCD 35 ECD 2(分数:1.00)A.B.C.D.E.38.关于支原体的生物学性状,不正确的是 A无细胞壁 B高度多形性 C菌落呈油
14、煎荷包蛋形 D可通过细菌过滤器 E有独特生活周期(分数:1.00)A.B.C.D.E.39.属于肿瘤特异性抗原的是 A甲胎蛋白(AFP) B癌胚抗原(CEA) C异型胎儿蛋白 D胚性硫糖蛋白(FSA) E甲基胆蒽诱发的肉瘤抗原(分数:1.00)A.B.C.D.E.40.男,40 岁,轻度高血压患者伴水肿,应选用 A卡托普利 B可乐定 C哌唑嗪 D硝苯地平 E氢氯噻嗪(分数:1.00)A.B.C.D.E.41.多名来自工地的男性患者,均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症状。细菌培养物生化反应试验结果:枸橼酸盐(IMViC)(),可发酵乳糖产酸产气,动力(),可诊断为 A志贺菌屑引起的痢疾 B
15、埃希菌属引起的痢疾 C伤寒沙门菌引起的肠热症 D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E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分数:1.00)A.B.C.D.E.42.单纯疱疹病毒(HSV)1 型主要潜伏在 A口唇皮肤与黏膜 B三叉神经节 C骶神经节 D唾液腺 E脊髓后根神经节(分数:1.00)A.B.C.D.E.43.免疫对机体 A是有益的反应 B是有害的反应 C无益也无害的反应 D有益也有害的反应 E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益,只在一定条件下有害(分数:1.00)A.B.C.D.E.44.男性,30 岁,全身乏力、低热、伴左上腹肿块半年。肝肋下 2cm,脾肋下 7cm,化验: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 140109/L
16、,血小板 100109/L,骨髓象原始粒细胞 0.02,Ph 染色体阳性。恰当的治疗为 A脾切除 B大剂量抗生素抗感染 CHOAP 方案化疗 D羟基脲口服 EVAP 方案化疗(分数:1.00)A.B.C.D.E.45.细胞间相互作用不受 MHC限制的是 A CTL细胞与肿瘤细胞 B Th细胞与树突状细胞 C Th细胞与巨噬细胞 DNK 细胞与肿瘤细胞 E (分数:1.00)A.B.C.D.E.46.男,50 岁,肾功能不全患者,较安全的降糖药是o A氯磺丙脲o B甲苯磺丁脲o C格列喹酮o D格列本脲o E格列齐特(分数:1.00)A.B.C.D.E.47.布洛芬主要用于治疗o A头痛、牙痛o
17、 B肌肉痛、神经痛o C感冒发热o D痛经o E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分数:1.00)A.B.C.D.E.48.关于细菌 L型,不正确的是o A多为革兰染色阴性o B形态多样o C在低渗透压环境中仍可存活o D去除诱发因素后可回复为原菌o E仍具有一定的致病力(分数:1.00)A.B.C.D.E.49.肝硬化病人,近 2天发热 38,伴腹痛、腹泻、腹胀。查体:肝肋下未及,脾肋下触及3cm,腹水征(),下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首先应做何项检查o A肝功化验o B血常规,便常规o C血常规,腹水常规o D凝血酶原时间o E便培养(分数:1.00)A.B.C.D.E.50.两位帕金森病患者,出现震颤麻痹
18、是由于o A红核神经元病变所致o B前庭小脑神经元病变所致o C纹状体神经元病变所致o D黑质中多巴胺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受损o E乙酰胆碱递质系统功能受损(分数:1.00)A.B.C.D.E.临床执业医师-17-2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男性,20 岁,半个月来发热 37.5,伴周身乏力,食欲缺乏,尿色加深如深茶样,化验肝功 ALT 500U/L,胆红素 80mol/L,抗 HAV IgM(),HBsAg (),抗 HBcIgG(),应诊为 A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 B急性甲型合并乙型黄疸型肝炎 C急性乙型肝炎,既
19、往感染甲肝病毒 D急性乙型黄疸型肝炎 E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分数:1.00)A.B.C.D.E. 解析:解题思路 年轻男性病人发病半个月,有发热、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状,有食欲缺乏和转氨酶升高的肝炎症状,有尿色浓茶样和胆红素升高的黄疸表现,因此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结合 HAV IgM(),支持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病人还有 HBsAg()和抗 HBc IgG(),说明是乙肝病毒携带。命题规律 考察“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必须掌握。2.胎儿宫内感染时,脐带血中含量增高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G BIgA CIgM DIgE EIgD(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题思路 五类
20、 Ig产生最早的是 IgM,胎儿晚期,胎儿血中最高的是 lgM,宫内感染产生 Ig也应是 IgM为主。命题规律 考察“IgM“。必须掌握。3.用于病因性预防的首选抗疟药物是 A伯氨喹 B氯喹 C乙胺嘧啶 D乙胺丁醇 E利福平(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题思路 常用的抗疟药分为三类: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有氯喹、奎宁和青蒿素等。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有伯氨喹。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的为乙胺嘧啶,而且是首选药,作用持久。服药 1次,预防作用可持续 1周以上。命题规律 考察“抗疟药的临床应用”。重点掌握。4.Th2细胞一般不分泌 AIFN- BIL-10 CIL-4 DIL
21、-5 EGM-CSF(分数:1.00)A. B.C.D.E.解析:解题思路 IFN- 通常由活化 Th1细胞和 NK 细胞产生。命题规律 考察“Th2 细胞分泌因子谱”。重点掌握。5.对巨噬细胞具有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ACSF BIL-2 CIFN- DTNF ETGF-8(分数:1.00)A.B.C.D.E. 解析:解题思路 TGF-B 是具有抑制与下调免疫功能的细胞因子。命题规律 考察“下调免疫功能(抑制)的细胞因子”。必须掌握。6.机体获得人工主动免疫的方式是 A通过母乳从母体获得 B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C注射类毒素 D注射抗毒素 E注射丙种球蛋白(分数:1.00)A.B.C. D.E
22、.解析:解题思路 接种疫苗、类毒素的人工主动免疫方式,主要用于预防。输入抗毒素、各种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的人工被动免疫方式,可用于应急性预防和治疗。命题规律 考察“特异性预防”。重点掌握。7.与猩红热有关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AM 蛋白 B透明质酸酶 C链道酶 D链激酶 E致热外毒素(分数:1.00)A.B.C.D.E. 解析:解题思路 透明质酸酶、链激酶及链道酶等侵袭性酶与 A群链球菌感染的易于扩散、脓汁稀薄有关。M 蛋白与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等超敏反应性疾病有关。致热外毒素也称红疹毒素、猩红热毒素,是猩红热的主要致病物质。命题规律 考察“链球菌的致病物质”。重点掌握。
23、8.某药的 t1/2为 4h,每隔 1个 t1/2给药 1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是 A约 10h B约 20h C约 40h D约 30h E约 50h(分数:1.00)A.B. C.D.E.解析:解题思路 绝大多数药物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即体内药物按瞬时血药浓度以恒定的百分比消除,每隔 1个 t1/2给药 1次,则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可逐渐累积,经过 5个 t1/2后,消除速度与给药速度相等达到稳态。命题规律 考察“稳态血药浓度”。必须掌握。9.诱导 T细胞耐受 A所需抗原量较低,耐受持续时间较短 B所需抗原量较高,耐受持续时间较长 C所需抗原量较低,耐受持续时间较长 D所需抗原量较高,
24、耐受持续时间较短 E所需时间较长,通常为 1周左右(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题思路 诱导 T细胞耐受是器官移植成功与否的关键,如何诱导 T细胞耐受是研究者关心的它与 B细胞耐受不同。命题规律 考察“人工诱导 T细胞耐受条件”。重点掌握。10.与无芽胞厌氧菌无关的是 A寄生于皮肤与黏膜的正常菌群 B以内源性感染为主 C分泌物或脓汁黏稠,有恶臭,有时有气体 D最常见的是脆弱类杆菌 E有特定病型(分数:1.00)A.B.C.D.E. 解析:解题思路 无芽胞厌氧菌的感染无特定病型,感染部位遍及全身,多为化脓性感染,可导致败血症。命题规律 考察“无芽胞厌氧菌”。必须掌握。11.女性
25、,25 岁,反复出现皮肤紫癜,月经量多 1年余,此前无服药史。查体脾肋下 1cm。血象:血红蛋白 105g/L,白细胞 5.4109/L,血小板 25109/L。其余血沉、尿常规及肝功能均正常。抗核抗体谱阴性。骨髓象示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以下最可能的诊断是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药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Evans 综合征(分数:1.00)A. B.C.D.E.解析:解题思路 年轻女性,反复出现皮肤紫癜,月经量多 1年余,血常规示轻度贫血,血小板明显减少。患者以前无服药史,可排除药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尿常规和肝功能正常,轻度贫血考虑由月经量多引起,因
26、此可排除 Evans综合征。患者抗核抗体谱阴性,可排除系统性红斑狼疮。同时患者骨髓象仅有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排除再生障碍性贫血。命题规律 考察“ITP 的临床特点”。重点掌握。12.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特点不包括 A5 岁以下幼儿易感 B粪-口途径传播 C多为隐性感染 D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肢体痉挛 E病后获得牢固免疫(分数:1.00)A.B.C.D. E.解析:解题思路 90%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者表现为隐性感染,极少数感染者在 2次病毒血症后,病毒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导致弛缓性肢体麻痹,称小儿麻痹症。命题规律 考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特点”。重点掌握
27、。13.女,30 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其不会出现 A血红蛋白减少 B网织红细胞减少 C淋巴细胞减少 D白细胞减少 E血小板减少(分数:1.00)A.B. C.D.E.解析:解题思路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有血细胞减少,包括白细胞减少、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淋巴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其减少的机制主要是由于免疫性破坏过多的血细胞所致,因此骨髓造血会代偿性增加,这样代表骨髓造血情况的网织红细胞不是减少,而是增加。所以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不会出现网织红细胞减少。命题规律 考察“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血液系统异常”。必须掌握。14.刊、某开办了一个体诊所,为附近的居民进行诊治,
28、后来他因某事而被判处了有期徒刑,可能的原因中哪种可以得到卫生法律理论的支持 A孙某逾期不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仍从事诊疗活动 B孙某开办的诊所并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经其诊治的患者中有多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C孙某应患者的要求,给其开具虚假医疗证明 D孙某将自己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借给朋友王某使用,王某以此许可证开办个体诊所 E孙某雇用了不懂医术的赵某帮助其治疗病人(分数:1.00)A.B. C.D.E.解析:解题思路 见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六章:罚则。本题中仅 B选项所述情况可能构成刑法中的非法行医罪从而被判处有期徒刑。其他几项所述情况法律中只规定了行政处罚方式。命题规律 考察“违反医疗机构
29、管理条例的医疗执业活动的法律责任”。重点掌握。15.局麻药的作用机制是 A在神经膜内侧阻断 K 内流 B在神经膜内侧阻断 Na 内流 C在神经膜内侧阻断 Cl 内流 D在神经膜内侧阻断 Ca2 内流 E降低静息膜电位(分数:1.00)A.B. C.D.E.解析:解题思路 神经受刺激及神经动作电位产生可引起神经膜通透性改变,引起 Na 内流和 K 外流。局麻药抑制神经膜的通透性,阻断 Na 内流,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神经冲动的传导,产生局麻作用。命题规律 考察“局麻药的作用机制”。一般掌握。16.奥荚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制是 A抑制 H -K -ATP酶,减少胃酸分泌 B抑制 H -Na -A
30、TP酶,减少胃酸分泌 C阻断 H2受体,抑制胃酸分泌 D抑制 Na -K -ATP酶减少胃酸分泌 E阻断 H1受体,抑制胃酸分泌(分数:1.00)A. B.C.D.E.解析:解题思路 奥美拉唑在临床上治疗其他药物无效的消化性溃疡有较好效果。主要是奥美拉唑口服后,浓集在胃壁细胞分泌小管周围,抑制了胃壁细胞上的质子泵(H -K -ATP酶)功能,减少胃酸的分泌,还间接促进促胃液素的分泌,利于溃疡的愈合。命题规律 考察“奥美拉唑的抗溃疡作用机制”。必须掌握。17.分娩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操作不正确,造成郑某在住院时大出血死亡。此后其家属进行的哪项行为是不恰当的 A要求死者家属在场的情况下封存病历 B要
31、求院方就患者死亡给出合理解释 C要求将死者尸体冻存在医院停尸房,待 5d后进行尸检 D要求死者生前的主治医生先行赔付 E要求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分数:1.00)A.B.C.D. E.解析:解题思路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第十八条: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 48h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梭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命题规律 考察“医疗事故发生后的相关规定”。必须掌握。18.下列分子中哪一个不是由 MHC基因编码的 A
32、HLA-I 类分子的 1 链 BHLA-类分子的 2 链 CHLA-类分子 DHLA-类分子的 3 链 E2m(分数:1.00)A.B.C.D.E. 解析:解题思路 HLA-I 类分子由人类第 6号染色体编码,包括 1、2、3 为重链,而轻链 2m 是由人类第 15号染色体编码。命题规律 考察“MHC 基因编码的分子”。重点掌握。19.长期用药可发生耐受性和依赖性的是 A苯妥英钠 B阿司匹林 C地西泮 D氯丙嗪 E卡马西平(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题思路 地西泮及其他苯二氮*类药物治疗指数大,毒性低。常见的副作用有头晕、乏力和嗜睡。大剂量可引起共济失调、言语不清,重者昏迷
33、和呼吸抑制。长期大量服用可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久用突然停药可引起戒断现象,包括焦虑、失眠、震颤甚至惊厥等精神症状。命题规律 考察“地西泮的不良反应”。重点掌握。20.与阿司匹林引起的反应无关的是 A上腹不适、恶心、呕吐 B出血时间延长 C头痛、眩晕、耳鸣、视听力减退 D荨麻疹 E口干、出汗、心悸(分数:1.00)A.B.C.D.E. 解析:解题思路 阿司匹林短期服用副作用少,长期大量用于抗风湿治疗则有以下不良反应:口服对胃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引起上腹不适、恶心、呕吐;久用引起凝血障碍,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剂量过大时可出现头痛、眩晕、耳鸣及视听力减退等;偶见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
34、肿和过敏性休克等过敏反应。病毒性感染伴有发热的儿童或青年服用后有发生瑞夷综合征的危险。因此无口干、出汗、心悸等症状。命题规律 考察“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必须掌握。21.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 A解离的多,再吸收多,排泄快 B排泄速度不变 C解离的多,再吸收少,排泄快 D解离的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E解离的少,再吸收少,排泄快(分数:1.00)A.B.C.D. E.解析:解题思路 弱酸性药物,在酸性体液中或弱碱性药物在碱性体液中,药物的非离子型部分较多,较易转运进入组织细胞。反之,弱酸性药物在碱性体液或弱碱性药物在酸性体液中,则药物离子型部分较多,难以进行分布。因此改变体液的 pH可以明显影响
35、药物的跨膜转运。临床上当弱酸性药物 (如巴比妥类)过量中毒时,常碱化血液和尿液,以加速药物从肾脏排泄。命题规律 考察“体液 pH对药物分布的影响”。必须掌握。22.吗啡镇痛的作用机制是 A阻断大脑边缘系统的阿片受体 B激动中脑盖前核的阿片受体 C激动大脑边缘系统的阿片受体 D激动脑室导水管周围灰质的阿片受体 E阻断脑室导水管周围灰质的阿片受体(分数:1.00)A.B.C.D. E.解析:解题思路 吗啡镇痛作用为吗啡与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的阿片受体结合,模拟内源性阿片肽的作用,抑制 P物质的释放,干扰了痛觉冲动传入中枢而发挥镇痛作用。命题规律 考察“吗啡镇痛作用机制”。必须
36、掌握。23.自身免疫病治疗原则中属抗感染的治疗方法是 A抗 MHC类 Ag或 CD4分子的 Ab B环孢素 C皮质激素 D血浆置换 EFK506(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题思路 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最佳方案是帮助机体恢复应有的自身免疫耐受状态。但晚期病人常涉及多种自身抗原,尚无成熟的治疗办法,目前公认用阿司匹林类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有一定疗效。命题规律 考察“自身免疫疾病治疗原则”。重点掌握。24.表面具有高亲和性 IgE Fc受体的细胞 ANK 细胞 B肥大细胞 C内皮细胞 D巨噬细胞 E血小板(分数:1.00)A.B. C.D.E.解析:解题思路 具有 IgE FcR受体
37、的细胞有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它们胞内含有类似的嗜碱性颗粒,当被变应原激活后,释放具有生物活性的介质。命题规律 考察“能与 IgE FcR结合的细胞”。重点掌握。25.男性,28 岁,因饮用江水,突然出现腹泻,随后呕吐,由水样物转为“米泔水”样物,最可能的诊断是 A金葡菌胃肠炎 B急性细菌性痢疾 C病毒性肠炎 D大肠杆菌性肠炎 E霍乱(分数:1.00)A.B.C.D.E. 解析:解题思路 该年轻男性在饮用江水后突然先出现腹泻,呕吐在后,吐泻物呈现霍乱时典型的“米泔水”样物,所以最可能的诊断是霍乱。命题规律 考察“霍乱的诊断”。重点掌握。26.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常用 A形态学观察 B乳糖
38、发酵试验 C甘露醇发酵试验 D葡萄糖发酵试验 E溶血试验(分数:1.00)A.B. C.D.E.解析:解题思路 大肠埃希菌是肠道中重要的正常菌群,发酵乳糖产酸产气,枸橼酸盐(IMViC)试验结果为。命题规律 考察“大肠埃希菌与肠道常见致病菌生物学性状的区别”。一般掌握。27.补体经典途径激活的顺序是 AC124359 BC123459 CC143259 DC142359 EC132459(分数:1.00)A.B.C.D. E.解析:解题思路 补体经典途径激活要严格按顺序进行,即要在 C1脂酶、C3 转化酶、C5 转化酶形成后才能完成激活过程。命题规律 考察“补体经典途径激活顺序”。必须掌握。知
39、识拓展 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比较rn rn rn 经典激活途径rn 替代激活途径rn MBL途径rn rn rn 激活物质rn 抗原抗体(IgM,IgG1,IgG2、IgG3)复合物rn 肽聚糖、酵母多糖、脂多糖、凝聚的IgA、IgG4rn MBL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MASP)rn rn rn 起始分子rn C1qrn C3rn C2,C4rn rn rn 参与的补体成分rn C1,C4,C2,C3、C5C9rn C3,C5C9、B 因子、D因子rn C2C9,MASPrn rn rn 所需离子rn Ca2+、Mg 2+rn Mg2+rn Ca2+rn rn rn C3转化酶rn C4b2brn C3bBbrn C4b2brn rn rn C5转化酶rn C4b2b3brn C3bnBbrn C4b2b3brn rn rn 生物学作用rn 参与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感染后期发挥作用rn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感染早期发挥作用rn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感染早期发挥作用rn rn28.女性,20 岁,1 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恶心、厌食 2d,神志不清 1h,查体面色潮红,呼吸深快,意识障碍。最可能是 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B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C糖尿病合并尿毒症酸中毒 D乳酸性酸中毒 E低血糖昏迷(分数:1.00)A.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