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血液学检验-3 及答案解析(总分:44.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对恶性组织细胞病具有重要意义的细胞是( ) A淋巴样组织细胞 B单核样组织细胞 C吞噬性组织细胞 D多核巨细胞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E.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形成微血栓的机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血浆中缺乏血小板聚集因子的抑制物 B机体产生血小板表面相关 IgC C机体产生免疫复合物 D血小板聚集活性减低致血管扩张 E免疫复合物损伤微血管壁,同时致敏血小板,使血小板被网状内皮细胞清除(分数:1.00)A.B.C.D.E.3.患者,男性,50 岁,脾大,血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疑诊多毛
2、细胞白血病,确诊首选的组织化学检查( ) A糖原染色 B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C酸性磷酸酶染色 D酸性磷酸酶加 L-酒石酸染色 E苏丹黑染色(分数:1.00)A.B.C.D.E.4.不符合先天性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是( ) A出生后不久发病 B有贫血 C无先天畸形 D有先天畸形 E肝脾肿大(分数:1.00)A.B.C.D.E.5.ITP病人血清中存在的抗血小板抗体主要是下列哪一项( ) AIgG1 BIgG2 CIgG3 DIgG4 EIgA(分数:1.00)A.B.C.D.E.6.下列哪项属于非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C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3、 DG-6-PD 缺陷 E铅中毒(分数:1.00)A.B.C.D.E.7.下列哪一项是尼曼-匹克细胞形态学的突出特征( ) A胞体巨大,胞核小,可以多个 B核染色质粗糙,较疏松 C胞浆丰富,染淡蓝色 D浆内含有脂滴或呈泡沫状、蜂窝状 E胞核圆形、椭圆形,偏位(分数:1.00)A.B.C.D.E.8.下列哪种疾病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试验阴性( ) A肝外梗阻性黄疸 B蚕豆病 C肿瘤 D感染 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分数:1.00)A.B.C.D.E.9.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脾大程度与白细胞升高程度成正比 B外周血与骨髓各阶段粒细胞分布呈一致性 C血清维生素 B12增高幅
4、度与白细胞增多程度成正比 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增高与白细胞增多成正比 E染色体检查,费城染色体(Ph)t22q -:9q+阳性(分数:1.00)A.B.C.D.E.10.患者,男性,脾大,骨髓穿刺“干抽”,骨髓活检纤维组织增生,白细胞计数 3.0109/L,淋巴细胞0.75,糖原染色阳性,耐 L-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多毛细胞白血病 C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继发骨髓纤维化 E幼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分数:1.00)A.B.C.D.E.11.全血细胞减少,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红细胞减少 B粒细胞减少 C淋巴细胞减少 D血小板
5、减少 EA+B+D(分数:1.00)A.B.C.D.E.12.皮肤紫癜,黏膜出血伴血小板减少,再加上下列哪一项方可诊断为 ITP( ) A血小板相关 Ig和 c3 B血小板寿命缩短和转换率加快 C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增生 D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和释放功能增强 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13.末梢血反映骨髓幼红细胞增生程度准确指标是( ) A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计数 B网织红细胞百分率 C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D出现有核红细胞 E平均红细胞体积(分数:1.00)A.B.C.D.E.14.再生障碍性贫血应与下列哪种疾病鉴别( ) 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恶性
6、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分数:1.00)A.B.C.D.E. A因子 B因子 C因子 D因子 E因子(分数:3.00)(1).可增强a 活性的是( )(分数:1.00)A.B.C.D.E.(2).可增强a 活性的是( )(分数:1.00)A.B.C.D.E.(3).与纤溶酶原的激活有关的是( )(分数:1.00)A.B.C.D.E. APOX 染色 BPAS 染色 CNAP 染色 D-NAE+NAF 抑制试验 E苏丹黑 B染色(分数:4.00)(1).最适宜用来鉴别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分数:1.00)A.B.C.D.E.(2).最适宜用于鉴别真性红细胞
7、增多症与继发红细胞增多症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分数:1.00)A.B.C.D.E.(3).最适宜用来鉴别原粒细胞与原单核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分数:1.00)A.B.C.D.E.(4).最适宜用来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分数:1.00)A.B.C.D.E. A血清溶菌酶升高 B血液 FDP(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高 C幼红细胞 PAS染色阳性 DHam 试验阳性 E骨髓内、外铁消失(分数:3.00)(1).缺铁性贫血( )(分数:1.00)A.B.C.D.E.(2).PNH( )(分数:1.00)A.B.C.D.E.(3).DIC( )(分数:1.
8、00)A.B.C.D.E. A溶血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恶性贫血 E过敏性紫癜(分数:2.00)(1).RBC2.01012/L,Hb60g/L,WBC8.510 9/L,网织红细胞 15%( )(分数:1.00)A.B.C.D.E.(2).RBC1.51012/L,Hb60g/L,WBC9.510 9/L,骨髓幼红细胞增生伴巨幼变( )(分数:1.00)A.B.C.D.E.15.属于红细胞外导致溶血的因素有( )(分数:1.00)A.免疫因素B.物理因素C.化学因素D.单核-巨噬系统功能亢进E.机械因素16.关于 Ph染色体的描述,下列哪些正确( )(分数:1.00)A.
9、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标记染色体B.核型为 t(9;22)(q34;q11)C.分子异常为 BCR/ALB融合基因D.可存在于整个病程中E.仅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7.DIC患者实验室检查可出现( )(分数:1.00)A.PLT10010 9/LB.血浆纤维蛋白原1.5g/LC.3P试验阳性D.PT较正常对照延长 3秒以上E.纤溶酶原含量和活性降低18.PNH病人下列哪些实验可出现阳性( )(分数:1.00)A.Ham试验B.蔗糖溶血试验C.蛇毒溶血试验D.冷抗体溶血试验E.尿含铁血黄素试验19.NAP染色主要用于鉴别( )(分数:1.00)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B.化脓性细菌性感染
10、与病毒性感染C.再生障碍性贫血与 PNH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E.真性与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20.红细胞酶缺陷的检验有( )(分数:1.00)A.自身溶血试验及纠正试验B.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C.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D.硝基四氯唑蓝还原试验E.冷凝集素试验21.有关血栓素 A2的生理功能,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分数:1.00)A.抑制腺苷酸环化酶B.使环腺苷单磷酸(cAMP)生成增多C.抗血小板聚集D.扩张血管E.TXA2和 PGI2在血小板和血管壁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一对生理作用完全相反的调控系统22.能与血小板聚集反应的物质有( )(分数:1.00)A.糖蛋白b-aB.C
11、a2+C.vWFD.纤维蛋白原E.血小板 3因子23.血小板 颗粒释放的特异蛋白质是( )(分数:1.00)A.ADP,ATPB.5-羟色胺和钙离子C.血小板第 4因子(PF4)和 -血小板球蛋白(-TG)D.血小板促生长因子(PDGF)和凝血酶致敏蛋白(TSP)E.纤维蛋白原,纤维连接蛋白24.血小板聚集功能与下列哪项有关( )(分数:1.00)A.血小板膜糖蛋白b/a 复合物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C.血浆纤维蛋白原D.血浆钙离子E.TXA22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转归可能有( )(分数:1.00)A.病情稳定B.急性白血病C.死于并发症D.淋巴瘤E.骨髓纤维化26.下列哪些疾病可
12、出现 Coombs试验阳性( )(分数:1.00)A.伤寒B.肝炎C.恶性淋巴瘤D.多发性骨髓瘤E.系统性红斑狼疮27.血细胞的发育经历了哪 3个阶段( )(分数:1.00)A.早幼阶段B.造血干细胞阶段C.中幼阶段D.造血祖细胞阶段E.原始及幼稚阶段28.下列疾病通过骨髓涂片检查可确诊的有( )(分数:1.00)A.缺铁性贫血B.急性白血病C.MMD.ITPE.巨幼细胞性贫血29.关于氯醋酸AS-D 萘酚酯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其活性随粒细胞的成熟而增强B.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幼红细胞均呈阴性C.单核细胞为阴性,个别呈弱阳性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始细胞可呈阳性E.血小
13、板为阴性反应30.慢性 ITP患者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是( )(分数:1.00)A.PT延长B.APTT延长C.骨髓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增多但有成熟障碍D.PAIgG增高E.多次检查血小板减少31.在正常凝血过程中,下列哪一项可以形成复合物( )(分数:1.00)A.因子a,a,磷脂,Ca 2+离子B.因子,a,Ca 2+离子C.因子a,a,磷脂,Ca 2+离子D.因子a,a,a,Ca 2+离子E.因子a,a,Ca 2+离子32.血小板黏附功能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分数:1.00)A.血管内皮损伤暴露内皮下胶原蛋白B.需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C.需有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D.需有血
14、浆纤维蛋白原E.GPIb-VWF-皮下层组织成分之间相互作用临床血液学检验-3 答案解析(总分:44.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对恶性组织细胞病具有重要意义的细胞是( ) A淋巴样组织细胞 B单核样组织细胞 C吞噬性组织细胞 D多核巨细胞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恶性组织细胞病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主要病理特点是肝、脾、淋巴结、骨髓等器官和组织中出现形态异常的恶性组织细胞的灶性增生,伴有明显的吞噬血细胞的现象。骨髓涂片中大多数可见各系正常造血细胞,其中可见到形态异常的组织细胞是本病的重要特征。恶性组织细胞按形态学特征可归纳为五型:异
15、常组织细胞、淋巴样组织细胞、单核样组织细胞、吞噬性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其中,多核巨细胞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不是所有的病例均能有发现。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形成微血栓的机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血浆中缺乏血小板聚集因子的抑制物 B机体产生血小板表面相关 IgC C机体产生免疫复合物 D血小板聚集活性减低致血管扩张 E免疫复合物损伤微血管壁,同时致敏血小板,使血小板被网状内皮细胞清除(分数:1.00)A.B.C.D. E.解析:3.患者,男性,50 岁,脾大,血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疑诊多毛细胞白血病,确诊首选的组织化学检查( ) A糖原染色 B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C酸性磷酸酶染色 D
16、酸性磷酸酶加 L-酒石酸染色 E苏丹黑染色(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多毛细胞白血病具有特征的染色是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不被左旋(L)酒石酸抑制。4.不符合先天性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是( ) A出生后不久发病 B有贫血 C无先天畸形 D有先天畸形 E肝脾肿大(分数:1.00)A.B.C. D.E.解析:5.ITP病人血清中存在的抗血小板抗体主要是下列哪一项( ) AIgG1 BIgG2 CIgG3 DIgG4 EIgA(分数:1.00)A. B.C.D.E.解析:6.下列哪项属于非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C微血管病
17、性溶血性贫血 DG-6-PD 缺陷 E铅中毒(分数:1.00)A.B.C.D. E.解析:7.下列哪一项是尼曼-匹克细胞形态学的突出特征( ) A胞体巨大,胞核小,可以多个 B核染色质粗糙,较疏松 C胞浆丰富,染淡蓝色 D浆内含有脂滴或呈泡沫状、蜂窝状 E胞核圆形、椭圆形,偏位(分数:1.00)A.B.C.D. E.解析:8.下列哪种疾病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试验阴性( ) A肝外梗阻性黄疸 B蚕豆病 C肿瘤 D感染 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试验,阳性提示严重血管内溶血。肿瘤时不出现血管内溶血。9.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哪项
18、是错误的( ) A脾大程度与白细胞升高程度成正比 B外周血与骨髓各阶段粒细胞分布呈一致性 C血清维生素 B12增高幅度与白细胞增多程度成正比 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增高与白细胞增多成正比 E染色体检查,费城染色体(Ph)t22q -:9q+阳性(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无并发症的慢粒白血病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NAP活力降低,积分值常很低,甚至缺如。10.患者,男性,脾大,骨髓穿刺“干抽”,骨髓活检纤维组织增生,白细胞计数 3.0109/L,淋巴细胞0.75,糖原染色阳性,耐 L-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多毛细胞白血
19、病 C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继发骨髓纤维化 E幼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分数:1.00)A.B. C.D.E.解析:11.全血细胞减少,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红细胞减少 B粒细胞减少 C淋巴细胞减少 D血小板减少 EA+B+D(分数:1.00)A.B.C.D.E. 解析:12.皮肤紫癜,黏膜出血伴血小板减少,再加上下列哪一项方可诊断为 ITP( ) A血小板相关 Ig和 c3 B血小板寿命缩短和转换率加快 C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增生 D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和释放功能增强 E以上都是(分数:1.00)A.B. C.D.E.解析:13.末梢血反映骨髓幼红细胞增生程度准确指标是( ) A血红蛋
20、白与红细胞计数 B网织红细胞百分率 C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D出现有核红细胞 E平均红细胞体积(分数:1.00)A.B.C. D.E.解析:14.再生障碍性贫血应与下列哪种疾病鉴别( ) 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恶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分数:1.00)A. B.C.D.E.解析: A因子 B因子 C因子 D因子 E因子(分数:3.00)(1).可增强a 活性的是( )(分数:1.00)A.B.C. D.E.解析:(2).可增强a 活性的是( )(分数:1.00)A. B.C.D.E.解析:(3).与纤溶酶原的激活有关的是( )(分数:1.00)A.B.C.D.E
21、. 解析: APOX 染色 BPAS 染色 CNAP 染色 D-NAE+NAF 抑制试验 E苏丹黑 B染色(分数:4.00)(1).最适宜用来鉴别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原始单核细胞 -NAE 染色呈阳性反应,幼单核细胞和单核细胞大多呈阳性反应,此反应能被 NAF抑制;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原始粒细胞 -NAE 染色呈阴性反应,个别呈阳性反应,此反应不被 NAF抑制。(2).最适宜用于鉴别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与继发红细胞增多症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分数:1.00)A.B.C. D.E.解析:解
22、析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NAP积分值增高;继发红细胞增多症 NAP积分值无明显变化。(3).最适宜用来鉴别原粒细胞与原单核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原始粒细胞 POX染色阳性;原单核细胞 POX染色阴性。(4).最适宜用来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NAP积分值明显减低,常为 0,慢粒缓解时 NAP积分值上升到正常;类白血病反应 NAP积分值明显增高。 A血清溶菌酶升高 B血液 FDP(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高 C幼红细胞 PAS染色阳性 DH
23、am 试验阳性 E骨髓内、外铁消失(分数:3.00)(1).缺铁性贫血( )(分数:1.00)A.B.C.D.E. 解析:(2).PNH( )(分数:1.00)A.B.C.D. E.解析:(3).DIC( )(分数:1.00)A.B. C.D.E.解析: A溶血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恶性贫血 E过敏性紫癜(分数:2.00)(1).RBC2.01012/L,Hb60g/L,WBC8.510 9/L,网织红细胞 15%( )(分数:1.00)A. B.C.D.E.解析:(2).RBC1.51012/L,Hb60g/L,WBC9.510 9/L,骨髓幼红细胞增生伴巨幼变( )(分
24、数:1.00)A.B.C.D. E.解析:15.属于红细胞外导致溶血的因素有( )(分数:1.00)A.免疫因素 B.物理因素 C.化学因素 D.单核-巨噬系统功能亢进 E.机械因素 解析:16.关于 Ph染色体的描述,下列哪些正确( )(分数:1.00)A.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标记染色体 B.核型为 t(9;22)(q34;q11) C.分子异常为 BCR/ALB融合基因 D.可存在于整个病程中 E.仅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解析:17.DIC患者实验室检查可出现( )(分数:1.00)A.PLT10010 9/L B.血浆纤维蛋白原1.5g/L C.3P试验阳性 D.PT较正常对照延长 3秒以
25、上 E.纤溶酶原含量和活性降低 解析:18.PNH病人下列哪些实验可出现阳性( )(分数:1.00)A.Ham试验 B.蔗糖溶血试验 C.蛇毒溶血试验 D.冷抗体溶血试验 E.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解析:19.NAP染色主要用于鉴别( )(分数:1.00)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 B.化脓性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 C.再生障碍性贫血与 PNH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E.真性与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解析:20.红细胞酶缺陷的检验有( )(分数:1.00)A.自身溶血试验及纠正试验 B.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 C.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D.硝基四氯唑蓝还原试验 E.冷凝集素
26、试验解析:21.有关血栓素 A2的生理功能,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分数:1.00)A.抑制腺苷酸环化酶 B.使环腺苷单磷酸(cAMP)生成增多C.抗血小板聚集D.扩张血管E.TXA2和 PGI2在血小板和血管壁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一对生理作用完全相反的调控系统 解析:22.能与血小板聚集反应的物质有( )(分数:1.00)A.糖蛋白b-a B.Ca2+ C.vWFD.纤维蛋白原 E.血小板 3因子解析:23.血小板 颗粒释放的特异蛋白质是( )(分数:1.00)A.ADP,ATPB.5-羟色胺和钙离子C.血小板第 4因子(PF4)和 -血小板球蛋白(-TG) D.血小板促生长因子(PDGF)和
27、凝血酶致敏蛋白(TSP)E.纤维蛋白原,纤维连接蛋白 解析:24.血小板聚集功能与下列哪项有关( )(分数:1.00)A.血小板膜糖蛋白b/a 复合物 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C.血浆纤维蛋白原 D.血浆钙离子 E.TXA2 解析:2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转归可能有( )(分数:1.00)A.病情稳定 B.急性白血病 C.死于并发症 D.淋巴瘤E.骨髓纤维化解析:26.下列哪些疾病可出现 Coombs试验阳性( )(分数:1.00)A.伤寒 B.肝炎 C.恶性淋巴瘤 D.多发性骨髓瘤 E.系统性红斑狼疮 解析:27.血细胞的发育经历了哪 3个阶段( )(分数:1.00)A.早幼阶段B.
28、造血干细胞阶段 C.中幼阶段D.造血祖细胞阶段 E.原始及幼稚阶段 解析:28.下列疾病通过骨髓涂片检查可确诊的有( )(分数:1.00)A.缺铁性贫血B.急性白血病 C.MM D.ITPE.巨幼细胞性贫血 解析:29.关于氯醋酸AS-D 萘酚酯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其活性随粒细胞的成熟而增强B.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幼红细胞均呈阴性 C.单核细胞为阴性,个别呈弱阳性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始细胞可呈阳性 E.血小板为阴性反应 解析:30.慢性 ITP患者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是( )(分数:1.00)A.PT延长B.APTT延长C.骨髓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增多但有成熟障碍 D.PAIgG增高 E.多次检查血小板减少 解析:31.在正常凝血过程中,下列哪一项可以形成复合物( )(分数:1.00)A.因子a,a,磷脂,Ca 2+离子 B.因子,a,Ca 2+离子 C.因子a,a,磷脂,Ca 2+离子 D.因子a,a,a,Ca 2+离子E.因子a,a,Ca 2+离子解析:32.血小板黏附功能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分数:1.00)A.血管内皮损伤暴露内皮下胶原蛋白 B.需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C.需有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 D.需有血浆纤维蛋白原E.GPIb-VWF-皮下层组织成分之间相互作用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