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执业医师(传染病、性传播疾病)-试卷20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23973       资源大小:50.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执业医师(传染病、性传播疾病)-试卷20及答案解析.doc

    1、临床执业医师(传染病、性传播疾病)-试卷 20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3/A4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5岁患儿,8 月 15日开始发热,伴头痛、恶心、呕吐一次,次日稀便三次,精神不振,抽搐一次。体检:急性热病容,嗜睡状,颈强(+),克氏征(+),血常规检查:WBC15010 9 L,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白细胞数 10010 6 L,中性 80。(分数:4.00)(1).该患儿住院 2天后,高热不退,反复抽搐,意识不清,呼吸节律不规整,双侧瞳孔不等大,此时重要的抢救措施是立即应用(分数:2.00)A.脱水剂B.呼吸兴奋剂C.地塞米松D.退热剂E.镇静剂

    2、(2).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中毒型菌痢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脑炎型)C.结核性脑膜炎D.流行性乙型脑炎E.化脓性脑膜炎二、A1 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在感染过程的 5种表现中,所占比例最低,但最易识别的是(分数:2.00)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病原携带状态E.潜伏性感染2.在传染病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中,所占比例最高且不易识别的是(分数:2.00)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病原携带状态E.潜伏性感染3.我国规定的基础免疫疾病是(分数:2.00)A.麻疹、白喉、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破伤风、天花B.结核、白喉、百日

    3、咳、脊髓灰质炎、破伤风、天花C.结核、麻疹、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D.流脑、结核、百日咳、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E.乙脑、麻疹、破伤风、白喉、百日咳、脊髓灰质炎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期患者皮肤瘀点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分数:2.00)A.血管脆性增强B.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C.血小板减少D.小血管炎致局部坏死及栓塞E.凝血功能障碍5.引起恶性疟疾发作不规则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恶性疟原虫侵犯各期红细胞B.潜伏在肝脏中的裂殖子侵犯红细胞C.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发育时间不一致D.黏附在血管内的疟原虫再度侵犯新的红细胞E.疟原虫释放毒素6.主要用于预防疟疾的药物是(分数:

    4、2.00)A.乙胺嘧啶B.奎宁C.青蒿素D.伯氨喹E.氯喹7.脑猪囊尾蚴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分数:2.00)A.脑实质型B.脑室型C.软脑膜型D.脊髓型E.混合型8.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不能检测到的乙肝病毒标记物是(分数:2.00)A.HBsAgB.抗-HBsC.HBeAgD.HBcAgE.抗-HBc9.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的传染病是(分数:2.00)A.麻疹B.白喉C.百日咳D.甲型病毒性肝炎E.乙型肝炎10.伤寒患者最具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部位是在(分数:2.00)A.回肠末端B.升结肠C.乙状结肠D.肝、脾E.心、脑11.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分数:2.00)A.中

    5、毒性脑病B.肠穿孔C.急性胆囊炎D.肠出血E.肺炎12.钩端螺旋体病确诊后。首选下列哪种抗生素(分数:2.00)A.青霉素B.四环素C.氯霉素D.庆大霉素E.头孢菌素13.不属于钩端螺旋体病后发症的是(分数:2.00)A.后发热B.虹膜睫状体炎C.反应性脑膜炎D.肾损害E.闭塞性脑动脉炎14.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分型。不包括(分数:2.00)A.流感伤寒型B.黄疸出血型C.肺出血型D.败血症型E.脑膜脑炎型15.防止疟疾复发和传播的药物是(分数:2.00)A.氯喹B.奎宁C.青蒿素D.伯氨喹啉E.甲氟喹16.HIV主要感染的细胞不包括(分数:2.00)A.CD4 + 淋巴细胞B.单核一吞噬细

    6、胞C.枯否细胞D.B淋巴细胞E.小神经胶质细胞17.淋病的特点,错误的是(分数:2.00)A.易侵袭黏膜B.以性传播为主C.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D.感染最早期表现为阴道炎E.病原体为革兰阴性双球菌三、A2 型题(总题数:4,分数:8.00)18.男,40 岁,因反复机会性感染入院。检查发现患者伴发卡波西肉瘤。诊断应首先考虑(分数:2.00)A.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B.腺苷脱氨酶缺乏症C.X一性连锁低丙球血症D.艾滋病E.选择性 IgA缺乏症19.男,25 岁,持续发热 10天,开始为 38左右,5 天后持续高热 3940 。伴腹胀和轻度腹泻。体检体温 40,呼吸 26次分,脉搏 86次

    7、分,精神淡漠。两肺无异常。心率 86次分,律齐。第一心音偏低。腹胀、无压痛,肝右肋下 2 cm,软,脾左肋下 1 cm。血白细胞 3010 9 L,中性 75,嗜酸粒细胞 0,单核 5,淋巴 20。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菌痢B.伤寒、副伤寒C.结缔组织病D.结核病E.风湿热20.李某女性,患慢性乙型肝炎 10年,血化验:HBsAg(+)、HBeAg(+)、抗HBclgG(+)。其 3岁女儿体检时血清抗-HBs(+),追问病史,无任何临床症状,未注射乙肝疫苗。李某女儿属于(分数:2.00)A.隐性感染B.潜伏性感染C.显性感染D.病毒携带状态E.垂直感染21.男,45 岁,体检发现

    8、抗 HIV阳性,患者无任何症状,进一步检查:CD4 + 淋巴细胞 05210 9 L。淋巴细胞总数 2010 9 L,血清中检测出 p24抗体和 gpl20抗体。目前正确的处理是(分数:2.00)A.应用拉米夫定B.应用蛋白酶抑制剂C.应用复方新诺明D.应用更昔洛韦E.观察,定期复查四、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A氧氟沙星 B红霉素 C头孢曲松 D青霉素 E多西环素(分数:4.00)(1).孕妇感染梅毒首选的治疗药物是(分数:2.00)A.B.C.D.E.(2).孕妇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首选治疗药物是(分数:2.00)A.B.C.D.E.临床执业医师(传染病、性传播疾病)-试卷

    9、20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3/A4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5岁患儿,8 月 15日开始发热,伴头痛、恶心、呕吐一次,次日稀便三次,精神不振,抽搐一次。体检:急性热病容,嗜睡状,颈强(+),克氏征(+),血常规检查:WBC15010 9 L,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白细胞数 10010 6 L,中性 80。(分数:4.00)(1).该患儿住院 2天后,高热不退,反复抽搐,意识不清,呼吸节律不规整,双侧瞳孔不等大,此时重要的抢救措施是立即应用(分数:2.00)A.脱水剂 B.呼吸兴奋剂C.地塞米松D.退热剂E.镇静剂解析:解析:该患儿夏季发病,有发热、头痛、

    10、恶心、呕吐的症状,查体有脑膜刺激征,故考虑患儿颅内高压可能性大。因此重要的抢救措施是立即应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力,减轻脑水肿。(2).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中毒型菌痢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脑炎型)C.结核性脑膜炎D.流行性乙型脑炎 E.化脓性脑膜炎解析:解析:该患儿夏季发病,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的症状,查体有脑膜刺激征,故考虑患儿颅内高压可能性大。脑脊液特点为病毒性脑炎特点,但血常规白细胞增高,符合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特点,诊断考虑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所以最可能是 D。选项 A,中毒型菌痢多见于儿童,以严重毒血症、休克和中毒性脑病为主要特点,胃肠道症状轻微,一般无脑膜刺激

    11、征,脑脊液检查多正常;选项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季节为冬、春季,且脑脊液外观浑浊,白细胞明显升高明显,以多核细胞为主;选项 C,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外观黄绿色,以单核细胞升高为主;选项 E,化脓性脑膜炎为浑浊的脑脊液,白细胞也是明显升高的。因此诊断的可能性最大是 D。二、A1 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在感染过程的 5种表现中,所占比例最低,但最易识别的是(分数:2.00)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E.潜伏性感染解析:解析:当机体免疫力较弱,或入侵的病原菌毒力较强、数量较多时,则病原微生物可在机体内生长繁殖,产生毒性物质,经过一定潜伏期,如果病

    12、原微生物暂时取得了优势地位,而机体又不能维护其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性时,机体组织细胞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称为显性感染。显性感染占的比例最低,但由于表现出明显临床症状,故最容易识别。2.在传染病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中,所占比例最高且不易识别的是(分数:2.00)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D.病原携带状态E.潜伏性感染解析:解析:隐性感染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不出现任何症状、体征,甚至无明显的生化表现,但能够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只能够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确定已被感染。它是大多数病原体感染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3.我国规定的基础免疫

    13、疾病是(分数:2.00)A.麻疹、白喉、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破伤风、天花B.结核、白喉、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破伤风、天花C.结核、麻疹、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 D.流脑、结核、百日咳、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E.乙脑、麻疹、破伤风、白喉、百日咳、脊髓灰质炎解析: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期患者皮肤瘀点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分数:2.00)A.血管脆性增强B.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C.血小板减少D.小血管炎致局部坏死及栓塞 E.凝血功能障碍解析:解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流行

    14、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期时,细菌侵及血管内皮细胞,并释放内毒素,作用于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引起局部出血、坏死、细胞浸润和栓塞,临床出现皮肤瘀点。5.引起恶性疟疾发作不规则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恶性疟原虫侵犯各期红细胞B.潜伏在肝脏中的裂殖子侵犯红细胞C.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发育时间不一致 D.黏附在血管内的疟原虫再度侵犯新的红细胞E.疟原虫释放毒素解析:解析:恶性疟疾在我国现较少见,但高发于非洲热带地区。由恶性疟原虫感染所致。恶性疟由于原虫发育不整齐,遂使发作不规律,临床发作周期也不一致。一般间日疟和卵形疟为隔日 1次,三日疟隔 2天 1次。6.主要用于预防疟疾的药物是(分数:2.00)

    15、A.乙胺嘧啶 B.奎宁C.青蒿素D.伯氨喹E.氯喹解析:解析:乙胺嘧啶对某些恶性疟及间日疟原虫的红外期有抑制作用,但对红内期的抑制作用则不显著,可用于疟疾预防。7.脑猪囊尾蚴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分数:2.00)A.脑实质型 B.脑室型C.软脑膜型D.脊髓型E.混合型解析:解析:猪囊尾蚴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组织而引起的疾病,又称囊虫病。可因进食污染其虫卵的生菜或食物而感染。最常寄生的部位是皮下及肌肉、脑、眼球。其中脑实质型占脑猪囊尾蚴病的80以上。脑室型和软脑膜型各约占 10。8.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不能检测到的乙肝病毒标记物是(分数:2.00)A.HBsAg

    16、B.抗-HBsC.HBeAgD.HBcAg E.抗-HBc解析:解析:HBcAg 主要存在于受染的肝细胞核内,复制后被释至胞浆中,由胞浆中形成的 HBsAg包裹,装配成完整的病毒颗粒后释放入血。血液中一般不能查到游离的 HBcAg,但血清中乙肝病毒颗粒经去垢剂处理后,可使之释放出。9.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的传染病是(分数:2.00)A.麻疹B.白喉C.百日咳D.甲型病毒性肝炎 E.乙型肝炎解析:解析:甲型病毒性肝炎以粪一口为主要传播途径。10.伤寒患者最具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部位是在(分数:2.00)A.回肠末端 B.升结肠C.乙状结肠D.肝、脾E.心、脑解析:解析:伤寒是主要累及全身单核一吞噬细

    17、胞系统的感染性疾病,病变突出表现在肠道淋巴组织、肠系膜淋巴结肝、脾和骨髓等处。伤寒杆菌引起的炎症属急性增生性炎症,主要是巨噬细胞的增生。伤寒患者最具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部位以回肠末端的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的病变最为常见和明显。11.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分数:2.00)A.中毒性脑病B.肠穿孔 C.急性胆囊炎D.肠出血E.肺炎解析:解析: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持续菌血症、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受累、回肠远端微小脓肿及溃疡形成为基本病理特征。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持续高热腹部不适,肝、脾肿大,白细胞低下,部分病人有玫瑰疹和相对缓脉。伤寒的并发症有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支气管

    18、炎等,其中肠穿孔是最严重的并发症。12.钩端螺旋体病确诊后。首选下列哪种抗生素(分数:2.00)A.青霉素 B.四环素C.氯霉素D.庆大霉素E.头孢菌素解析:解析: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都可用于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国内首选青霉素。钩端螺旋体病对于青霉素极度敏感,然而大剂量青霉素能使绝大多数的钩端螺旋体在短时间内杀死,造成菌体内毒素的大量释放,引起赫氏反应,表现为严重的全身不适,寒战、高热、咽痛、胁痛、心跳加速,同时有病变加剧现象,可危及生命。因而青霉素治疗钩端螺旋体病应从小剂量开始。13.不属于钩端螺旋体病后发症的是(分数:2.00)A.后发热B.虹膜睫状体炎C.反应性脑膜炎

    19、D.肾损害 E.闭塞性脑动脉炎解析:解析:钩端螺旋体病患者热退后各种症状逐渐消退,但也有少数病人退热后经几日到 3个月左右,再次发热,出现症状,称后发症。主要包括葡萄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反应性脑膜炎、闭塞性脑动脉炎等。肾损害是钩端螺旋体病的原发损害,不属于后发症。14.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分型。不包括(分数:2.00)A.流感伤寒型B.黄疸出血型C.肺出血型D.败血症型 E.脑膜脑炎型解析:解析: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的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动物源性的传染病。临床早期(钩体血症期)有高热、倦怠无力、全身酸痛、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表浅淋巴结肿大,中期(感染中毒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

    20、膜脑炎征、肾衰竭型)可伴有肺弥漫性出血及明显的肝、肾、神经系统受损和功能障碍,后期可出现各种变态反应后发症。15.防止疟疾复发和传播的药物是(分数:2.00)A.氯喹B.奎宁C.青蒿素D.伯氨喹啉 E.甲氟喹解析:解析:对于 12 年内有疟疾发作史和血中查到疟原虫者,在流行季节前 1个月,给予抗复发治疗,常用乙胺嘧啶加伯氨喹啉联合治疗,以根治带虫者。因氨喹能杀灭红外期的延发型子孢子和配子体,有病因预防和防止复发的作用。16.HIV主要感染的细胞不包括(分数:2.00)A.CD4 + 淋巴细胞B.单核一吞噬细胞C.枯否细胞 D.B淋巴细胞E.小神经胶质细胞解析:解析:艾滋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一

    21、般认为主要是 HIV侵入人体后,在直接细胞毒性作用和免疫病理作用下,以 CD4 + 淋巴细胞为主的多种细胞(CD8 + T细胞、单核一吞噬细胞、B 淋巴细胞、NK 细胞、小神经胶质细胞等)功能受损和大量破坏,导致机体细胞免疫缺陷,促使机体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17.淋病的特点,错误的是(分数:2.00)A.易侵袭黏膜B.以性传播为主C.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D.感染最早期表现为阴道炎 E.病原体为革兰阴性双球菌解析:解析:在女性,通常在感染后 712 日开始出现症状,虽然症状一般轻微,但有时开始就很严重,有尿痛、尿频和阴道分泌物。子宫颈和较深部位的生殖器官是最常被感染的

    22、部位,其次依次为尿道、直肠、尿道旁腺管和前庭大腺。子宫颈可发红变脆伴有黏液脓性或脓性分泌物。压迫耻骨联合时,可从尿道、尿道旁腺管或前庭大腺挤出脓液。输卵管炎是常见的并发症。三、A2 型题(总题数:4,分数:8.00)18.男,40 岁,因反复机会性感染入院。检查发现患者伴发卡波西肉瘤。诊断应首先考虑(分数:2.00)A.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B.腺苷脱氨酶缺乏症C.X一性连锁低丙球血症D.艾滋病 E.选择性 IgA缺乏症解析:解析:卡波西肉瘤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在 AIDS流行之前,卡波西肉瘤非常罕见,可见于年龄较大的意大利人和犹太人,在此人群中病情发展缓慢。在 AIDS流行之后,此病多见于艾

    23、滋病反复感染患者。在 AIDS患者中,此病呈侵袭性发展,并可累及皮肤、肺脏、胃肠道和其他器官。19.男,25 岁,持续发热 10天,开始为 38左右,5 天后持续高热 3940 。伴腹胀和轻度腹泻。体检体温 40,呼吸 26次分,脉搏 86次分,精神淡漠。两肺无异常。心率 86次分,律齐。第一心音偏低。腹胀、无压痛,肝右肋下 2 cm,软,脾左肋下 1 cm。血白细胞 3010 9 L,中性 75,嗜酸粒细胞 0,单核 5,淋巴 20。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菌痢B.伤寒、副伤寒 C.结缔组织病D.结核病E.风湿热解析:解析:菌痢是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但无肝、脾肿大,血白细胞和中性

    24、粒细胞都升高。20.李某女性,患慢性乙型肝炎 10年,血化验:HBsAg(+)、HBeAg(+)、抗HBclgG(+)。其 3岁女儿体检时血清抗-HBs(+),追问病史,无任何临床症状,未注射乙肝疫苗。李某女儿属于(分数:2.00)A.隐性感染B.潜伏性感染C.显性感染D.病毒携带状态E.垂直感染 解析:解析:垂直传播指通过胎盘或产道,病毒直接由亲代传播给子代的方式,垂直传播导致的感染称为垂直感染。李某女儿无临床症状,无乙肝疫苗注射史,其母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故其经过垂直传播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性最大。21.男,45 岁,体检发现抗 HIV阳性,患者无任何症状,进一步检查:CD4 + 淋巴细胞

    25、05210 9 L。淋巴细胞总数 2010 9 L,血清中检测出 p24抗体和 gpl20抗体。目前正确的处理是(分数:2.00)A.应用拉米夫定B.应用蛋白酶抑制剂 C.应用复方新诺明D.应用更昔洛韦E.观察,定期复查解析:解析: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诊断为艾滋病期,此时最适宜的治疗是使用蛋白酶抑制剂如沙奎那韦。四、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A氧氟沙星 B红霉素 C头孢曲松 D青霉素 E多西环素(分数:4.00)(1).孕妇感染梅毒首选的治疗药物是(分数:2.00)A.B.C.D. E.解析:(2).孕妇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首选治疗药物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孕妇感染梅毒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应用红霉素,红霉素不能防治胎儿梅毒。孕妇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应该积极治疗,以防止感染胎儿。红霉素可以用于孕妇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治疗,安全性较好。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执业医师(传染病、性传播疾病)-试卷20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uellot2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