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试卷 12及答案解析(总分:7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2 型题(总题数:1,分数:2.00)1.将红细胞悬液分别加到血型卡的两个区域内,再分别加入抗“A”和抗“B”血清,检测结果:血“AB”型。下列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属于直接凝集反应B.属于间接凝集反应C.红细胞为颗粒性抗原D.红细胞是凝集原E.抗血清是凝集素二、A1 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2.临床中 ABO血型鉴定最常采用的方法为(分数:2.00)A.正向间接凝集反应B.反向间接凝集反应C.玻片凝集法D.间接凝集抑制反应E.试管凝集法3.外斐反应的原理是
2、(分数:2.00)A.沉淀反应B.间接凝集反应C.交叉凝集反应D.反向间接血凝反应E.直接凝集反应4.辅助诊断伤寒副伤寒的肥达试验属于(分数:2.00)A.沉淀反应B.间接凝集反应C.交叉凝集反应D.补体结合试验E.直接凝集反应5.Coombs试验不正确的表达是(分数:2.00)A.可分为直接 Coombs试验和间接 Coombs试验B.又叫血凝试验C.检测的是红细胞表面的完全抗体D.主要用于诊断新生儿溶血症E.应用在交叉和不相容输血后抗体测定6.临床中进行外斐试验最常采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正向间接凝集反应B.反向间接凝集反应C.玻片凝集法D.试管凝集法E.血凝抑制试验7.自身红细
3、胞凝集试验与一般间接血凝试验的区别是(分数:2.00)A.反应中的红细胞是未经致敏的受检者新鲜红细胞B.反应中的红细胞是已经致敏的受检者新鲜红细胞C.反应中的红细胞是未经致敏的对照者新鲜红细胞D.反应中的红细胞是已经致敏的对照者新鲜红细胞E.以上均不对8.下列有关协同凝集试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属于间接凝集反应B.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颗粒性载体C.菌体的细胞壁中含有 SPA,可与 IgG特异性结合D.IgG通过其 Fab段结合菌体E.IgG通过其 Fc段结合菌体9.间接 Coombs试验用来检测(分数:2.00)A.红细胞上的完全抗体B.红细胞上的不完全抗体C.游离在血清中
4、的不完全抗体D.血清中的完全抗体E.变态反应性抗体10.参与凝集反应的抗体俗称(分数:2.00)A.凝集原B.沉淀素C.血凝素D.凝集素E.凝集抗体11.Coombs试验的直接法和间接法的主要区别是(分数:2.00)A.前者是检测完全抗体,后者是检测不完全抗体B.前者是凝集反应,后者是沉淀反应C.两者判断结果的方法不同D.前者是检测 IgG型抗体,后者是检测 IgM型抗体E.前者是检测在体内已致敏的红细胞上的不完全抗体,后者是检测游离在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12.产生凝集反应的抗原是(分数:2.00)A.载体B.可溶性抗原C.明胶D.抗原或抗体致敏的载体颗粒E.胶乳13.试管凝集试验常用于(分数:
5、2.00)A.抗原定性B.抗体定性C.抗原定量D.抗体半定量E.抗体定量14.引起冷凝集素综合征的自身抗体主要是(分数:2.00)A.IgAB.IgGC.IgMD.IgEE.IgD15.单向免疫扩散试验,Mancini 曲线适用于处理(分数:2.00)A.小分子抗原与短时间(24 小时)扩散的结果B.大分子抗原与短时间(24 小时)扩散的结果C.小分子抗原与长时间(48 小时)扩散的结果D.大分子抗原与长时间(48 小时)扩散的结果E.所有单向免疫扩散试验的结果处理16.下述抗原抗体反应中,不属于沉淀反应的是(分数:2.00)A.单向琼脂扩散试验B.双向琼脂扩散试验C.免疫比浊D.抗球蛋白试验
6、E.火箭电泳17.环状沉淀试验中要求(分数:2.00)A.抗原澄清B.抗原和抗体都必须澄清C.抗体澄清D.对抗原和抗体没有特别要求E.抗原可以不澄清18.沉淀反应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分数:2.00)A.溶液的 pHB.溶液的离子浓度C.抗体的质量D.抗原抗体的比例E.温度19.免疫比浊的基本原则是在反应体系由(分数:2.00)A.保持有电解质溶液B.保持在 37进行C.保持抗原过量D.保持抗体过量E.保持抗原抗体比例合适20.抗体分子在血清中不会发生自然沉淀,其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抗体分子周围形成水化层B.抗体分子电荷的相吸作用C.抗体分子不是胶体分子D.抗体分子带负电E.抗原分子
7、带负电21.免疫沉淀法目前应用最广、定量比较准确的主要是下列哪种方法(分数:2.00)A.免疫比浊法B.絮状沉淀试验C.单向扩散试验D.双向扩散试验E.棋盘滴定法22.双向琼脂扩散试验中,若抗原抗体含量相同,但抗原的分子量比抗体大,则沉淀线应为(分数:2.00)A.靠近抗原孔,且弧线弯向抗原侧B.靠近抗原孔,且弧线弯向抗体侧C.靠近抗体孔,且弧线弯向抗原侧D.靠近抗体孔,且弧线弯向抗体侧E.居于抗原孔和抗体孔中间,且弧线弯向抗原侧23.沉淀反应的原理是(分数:2.00)A.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特定条件下特异性结合所出现的沉淀现象B.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特定条件下特异性结合所出现的沉淀现象C
8、.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特定条件下特异性结合所出现的混浊现象D.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特定条件下特异性结合所出现的凝集现象E.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特定条件下特异性结合所出现的凝集现象24.免疫固定电泳是下列哪两种技术的结合(分数:2.00)A.区带电泳+免疫沉淀反应B.区带电泳+免疫凝集反应C.免疫双扩散+区带电泳D.免疫单扩散+区带电泳E.免疫双扩散+免疫凝集反应25.下列关于单向扩散试验检测时的注意点,错误的是(分数:2.00)A.抗血清必须特异性强B.每次测定都必须做标准曲线C.应用单克隆抗体测量多态性抗原时,测定值偏高D.用多克隆抗体测量单克隆病时,测定值偏高E.每次测定时必须用质控
9、血清做质控26.实验:在琼脂板上相距 5mm打双排孔,A 排加入粗提纯人血清 IgG,B 排加入兔抗人血清抗体,放入湿盒内,置 37温育 48小时后,A 排和 B排之间可见多条沉淀线。此免疫学方法为(分数:2.00)A.单向扩散试验B.双向扩散试验C.絮状沉淀试验D.凝胶凝集试验E.双向凝集试验三、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26.00)A 外斐反应 B 肥达反应 C Coombs试验 D 冷凝集试验 E 凝集溶解试验(分数:10.00)(1).用于诊断斑疹伤寒的方法是(分数:2.00)A.B.C.D.E.(2).用于伤寒副伤寒的辅助诊断方法是(分数:2.00)A.B.C.D.E.(3).抗
10、红细胞不完全抗体检测的方法是(分数:2.00)A.B.C.D.E.(4).用于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辅助诊断方法是(分数:2.00)A.B.C.D.E.(5).钩端螺旋体病的血清学检查方法是(分数:2.00)A.B.C.D.E.A协同凝集试验 B正向间接血凝试验 C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D正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 E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分数:8.00)(1).用红细胞包被抗原检测抗体的是(分数:2.00)A.B.C.D.E.(2).用红细胞包被抗体检测抗原的是(分数:2.00)A.B.C.D.E.(3).先将可溶性抗原和相应的抗体混合,再加入致敏红细胞的是(分数:2.00)A.B.C
11、.D.E.(4).先将可溶性抗体和相应的抗原混合,再加入致敏红细胞的是(分数:2.00)A.B.C.D.E.A琼脂糖 B琼脂糖珠 4BC聚乙二醇 D硫酸铵 E聚丙烯酰胺(分数:8.00)(1).制备亲和层析柱应选择(分数:2.00)A.B.C.D.E.(2).增加沉淀反应的浊度应选择(分数:2.00)A.B.C.D.E.(3).双向免疫扩散试验应选择(分数:2.00)A.B.C.D.E.(4).抗体的纯度鉴定应选择上述哪项作为凝胶电泳支持物(分数:2.00)A.B.C.D.E.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试卷 12答案解析(总分:7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2 型题
12、(总题数:1,分数:2.00)1.将红细胞悬液分别加到血型卡的两个区域内,再分别加入抗“A”和抗“B”血清,检测结果:血“AB”型。下列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属于直接凝集反应B.属于间接凝集反应 C.红细胞为颗粒性抗原D.红细胞是凝集原E.抗血清是凝集素解析:解析:本例属于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是将可溶性抗原(抗体)吸附在载体颗粒表面,与相应的抗体(抗原)结合,出现的特异性凝集反应。二、A1 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2.临床中 ABO血型鉴定最常采用的方法为(分数:2.00)A.正向间接凝集反应B.反向间接凝集反应C.玻片凝集法 D.间接凝集抑制反应E.试管凝集法
13、解析:解析:玻片凝集试验一般用已知的抗体作为诊断血清,与受检的颗粒性抗原滴加在玻片上,混匀后观察凝集结果,常用于红细胞 ABO血型鉴定。3.外斐反应的原理是(分数:2.00)A.沉淀反应B.间接凝集反应C.交叉凝集反应 D.反向间接血凝反应E.直接凝集反应解析:解析:斑疹伤寒等立克次体的脂多糖与变形杆菌某些菌株的 O抗原有共同的抗原成分。由于变形杆菌易于制备,其凝集反应结果又便于观察,因此临床检验中常用这类变形杆菌代替相应的立克次体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这种交叉凝集反应叫外斐反应,用于检测人类或动物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供立克次病的辅助诊断。4.辅助诊断伤寒副伤寒的肥达试验属于(分数:2.0
14、0)A.沉淀反应B.间接凝集反应C.交叉凝集反应D.补体结合试验E.直接凝集反应 解析:解析:肥达试验是一种试管凝集反应,用于检测沙门杆菌感染。用已知的伤寒杆菌 O抗原、H 抗原和甲、乙型副伤寒杆菌 H抗原,与病人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以测定患者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存在,作为伤寒、副伤寒诊断的参考。5.Coombs试验不正确的表达是(分数:2.00)A.可分为直接 Coombs试验和间接 Coombs试验B.又叫血凝试验C.检测的是红细胞表面的完全抗体 D.主要用于诊断新生儿溶血症E.应用在交叉和不相容输血后抗体测定解析:解析:Coombs 试验又称为血凝试验,是检测抗红细胞不完全抗体的一种的方法
15、。它分为直接Coombs试验和间接 Coombs试验,直接试验的目的是检查红细胞表面的不完全抗体而间接试验的目的是检查血清中存在游离的不完全抗体。可用于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输血反应、某些药物或疾病引起的免疫溶血性贫血的诊断。6.临床中进行外斐试验最常采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正向间接凝集反应B.反向间接凝集反应C.玻片凝集法D.试管凝集法 E.血凝抑制试验解析:7.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与一般间接血凝试验的区别是(分数:2.00)A.反应中的红细胞是未经致敏的受检者新鲜红细胞 B.反应中的红细胞是已经致敏的受检者新鲜红细胞C.反应中的红细胞是未经致敏的对照者新鲜红细胞D.反应中的红细胞是已
16、经致敏的对照者新鲜红细胞E.以上均不对解析:解析: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基本原理是抗入 O型红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能与任何血型的红细胞结合,但不引起凝集反应,这种抗体与另一特异性抗体连接成的双功能抗体,可用于检测标本中的抗原;如与特异性抗原连接,则可用于检测标本中的抗体。这一试验与血凝试验的区别在于反应中的红细胞是未经致敏的受检者新鲜红细胞,因此反应中的标本为受检者的全血。8.下列有关协同凝集试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属于间接凝集反应B.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颗粒性载体C.菌体的细胞壁中含有 SPA,可与 IgG特异性结合D.IgG通过其 Fab段结合菌体 E.IgG通过其 Fc段结合
17、菌体解析:解析:SPA 协同凝集试验是一种间接凝集试验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中的 A蛋白具有能与 IgG Fc段结合的特性,将 IgG与葡萄球菌连接成为致敏的颗粒载体,用于检测相应的抗原。9.间接 Coombs试验用来检测(分数:2.00)A.红细胞上的完全抗体B.红细胞上的不完全抗体C.游离在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 D.血清中的完全抗体E.变态反应性抗体解析:10.参与凝集反应的抗体俗称(分数:2.00)A.凝集原B.沉淀素C.血凝素D.凝集素 E.凝集抗体解析:解析:参加凝集反应的抗原称凝集原,抗体则称为凝集素。11.Coombs试验的直接法和间接法的主要区别是(分数:2.00)A.前者是检
18、测完全抗体,后者是检测不完全抗体B.前者是凝集反应,后者是沉淀反应C.两者判断结果的方法不同D.前者是检测 IgG型抗体,后者是检测 IgM型抗体E.前者是检测在体内已致敏的红细胞上的不完全抗体,后者是检测游离在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 解析:解析:抗人球蛋白参与的血凝试验包括直接 Coombs试验和间接 Coombs试验,分别检测红细胞上的不完全抗体和游离在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12.产生凝集反应的抗原是(分数:2.00)A.载体B.可溶性抗原C.明胶D.抗原或抗体致敏的载体颗粒 E.胶乳解析:解析:发生凝集反应的抗原为颗粒性或可溶性抗原致敏颗粒;发生沉淀反应的抗原性质为可溶性。13.试管凝集试验常
19、用于(分数:2.00)A.抗原定性B.抗体定性C.抗原定量D.抗体半定量 E.抗体定量解析:解析:试管凝集是将待检抗血清进行稀释,与一定量的已知抗原反应,以出现明显凝集所需抗血清的量(稀释度),判断待检抗体的效价。14.引起冷凝集素综合征的自身抗体主要是(分数:2.00)A.IgAB.IgGC.IgM D.IgEE.IgD解析:解析:本题要点是冷凝集素综合征的特点。冷凝集素综合征是免疫球蛋白 M(IgM)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在较低的温度下,这种抗体能作用于患者自己的红细胞,在体内发生凝集,阻塞末梢微循环,发生手足发绀症或溶血。在体外,抗体与抗原发生作用的最适宜温度是 04,在 3
20、7或30C以上的温度,抗体与红细胞抗原发生可逆的分解,症状迅速消失。15.单向免疫扩散试验,Mancini 曲线适用于处理(分数:2.00)A.小分子抗原与短时间(24 小时)扩散的结果B.大分子抗原与短时间(24 小时)扩散的结果C.小分子抗原与长时间(48 小时)扩散的结果D.大分子抗原与长时间(48 小时)扩散的结果 E.所有单向免疫扩散试验的结果处理解析:解析:单向免疫拆散试验,Mancini 曲线适用于大分子抗原和长时间扩散(48 小时)的结果处理。16.下述抗原抗体反应中,不属于沉淀反应的是(分数:2.00)A.单向琼脂扩散试验B.双向琼脂扩散试验C.免疫比浊D.抗球蛋白试验 E.
21、火箭电泳解析:解析:可溶性抗原和相应特异性抗体以合适的比例结合,在反应体系中出现不透明的沉淀物,这种抗原体反应称为沉淀反应。包括单向免疫扩散、双向免疫扩散、对流免疫电泳、免疫电泳、免疫比浊等。17.环状沉淀试验中要求(分数:2.00)A.抗原澄清B.抗原和抗体都必须澄清 C.抗体澄清D.对抗原和抗体没有特别要求E.抗原可以不澄清解析:解析:环状沉淀试验中为方便观察试验结果,抗原和抗体都必须澄清。18.沉淀反应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分数:2.00)A.溶液的 pHB.溶液的离子浓度C.抗体的质量D.抗原抗体的比例 E.温度解析:解析:沉淀反应只有在抗原抗体比例合适的时候才能发生。19.免疫比浊的基
22、本原则是在反应体系由(分数:2.00)A.保持有电解质溶液B.保持在 37进行C.保持抗原过量D.保持抗体过量 E.保持抗原抗体比例合适解析:解析:免疫比浊是在过量的抗体中分别加入递增量的抗原,经一定时间后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用浊度计测量反应液体的浊度,并由此推算样品中的抗原含量。20.抗体分子在血清中不会发生自然沉淀,其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抗体分子周围形成水化层 B.抗体分子电荷的相吸作用C.抗体分子不是胶体分子D.抗体分子带负电E.抗原分子带负电解析:解析:抗体作为一种蛋白质,周围有水化层。21.免疫沉淀法目前应用最广、定量比较准确的主要是下列哪种方法(分数:2.00)A.免疫
23、比浊法 B.絮状沉淀试验C.单向扩散试验D.双向扩散试验E.棋盘滴定法解析:解析:免疫比浊法的校正曲线比较稳定,并可进行抗原过量的检测。22.双向琼脂扩散试验中,若抗原抗体含量相同,但抗原的分子量比抗体大,则沉淀线应为(分数:2.00)A.靠近抗原孔,且弧线弯向抗原侧B.靠近抗原孔,且弧线弯向抗体侧C.靠近抗体孔,且弧线弯向抗原侧D.靠近抗体孔,且弧线弯向抗体侧E.居于抗原孔和抗体孔中间,且弧线弯向抗原侧 解析:解析:沉淀反应中,沉淀线靠近抗原孔,提示抗体含量大;靠近抗体孔,提示抗原含量多。抗原抗体在琼脂之内扩散速度受分子量的影响,分子量小的扩散快。由于速度慢者扩散圈小,局部浓度大,形成的沉淀
24、线弯向分子量大的一方。23.沉淀反应的原理是(分数:2.00)A.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特定条件下特异性结合所出现的沉淀现象 B.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特定条件下特异性结合所出现的沉淀现象C.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特定条件下特异性结合所出现的混浊现象D.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特定条件下特异性结合所出现的凝集现象E.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特定条件下特异性结合所出现的凝集现象解析:解析:沉淀反应是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的沉淀现象。24.免疫固定电泳是下列哪两种技术的结合(分数:2.00)A.区带电泳+免疫沉淀反应 B.区带电泳+免疫凝集反应C.免疫双扩散+区带电泳D.免疫单扩散+区带电泳E.
25、免疫双扩散+免疫凝集反应解析:解析:免疫固定电泳技术是一种包括琼脂凝胶蛋白电泳和免疫沉淀两个过程的操作。检测标本可以是血清、尿液、脑脊液或其他体液。25.下列关于单向扩散试验检测时的注意点,错误的是(分数:2.00)A.抗血清必须特异性强B.每次测定都必须做标准曲线C.应用单克隆抗体测量多态性抗原时,测定值偏高 D.用多克隆抗体测量单克隆病时,测定值偏高E.每次测定时必须用质控血清做质控解析:解析:单向扩散试验检测时的注意点:抗血清必须特异性强、效价高、亲和力强、在良好的条件下保存。每次测定都必须做标准曲线。每次测定时必须用质控血清做质控。注意双环现象(出现了两种抗原性相同成分)。应用单克隆抗
26、体测量多态性抗原时,测定值偏低,用多克隆抗体测量单克隆病时,测定值偏高。26.实验:在琼脂板上相距 5mm打双排孔,A 排加入粗提纯人血清 IgG,B 排加入兔抗人血清抗体,放入湿盒内,置 37温育 48小时后,A 排和 B排之间可见多条沉淀线。此免疫学方法为(分数:2.00)A.单向扩散试验B.双向扩散试验 C.絮状沉淀试验D.凝胶凝集试验E.双向凝集试验解析:解析:双向扩散试验是抗原抗体在琼脂内各自向对方扩散,在最适当的比例初形成抗原抗体沉淀线,再根据沉淀线的位置、形状及比对关系,对抗原或抗体作出定性分析。三、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26.00)A 外斐反应 B 肥达反应 C Coo
27、mbs试验 D 冷凝集试验 E 凝集溶解试验(分数:10.00)(1).用于诊断斑疹伤寒的方法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用于伤寒副伤寒的辅助诊断方法是(分数:2.00)A.B. C.D.E.解析:(3).抗红细胞不完全抗体检测的方法是(分数:2.00)A.B.C. D.E.解析:(4).用于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辅助诊断方法是(分数:2.00)A.B.C.D. E.解析:(5).钩端螺旋体病的血清学检查方法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外斐反应用于诊断斑疹伤寒;肥达反应用于伤寒副伤寒的辅助诊断,Coombs 试验是检测抗红细
28、胞不完全抗体的一种方法;冷凝集试验主要用于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辅助诊断;凝集溶解试验是钩端螺旋体病的一种血清学检查。A协同凝集试验 B正向间接血凝试验 C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D正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 E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分数:8.00)(1).用红细胞包被抗原检测抗体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用红细胞包被抗体检测抗原的是(分数:2.00)A.B.C.D. E.解析:(3).先将可溶性抗原和相应的抗体混合,再加入致敏红细胞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4).先将可溶性抗体和相应的抗原混合,再加入致敏红细胞的是(分数:2.00
29、)A.B.C.D.E. 解析:解析:间接血凝试验分为用红细胞包被抗原检测抗体的正向间接血凝试验;用红细胞包被抗体检测抗原的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先将可溶性抗原(抗体)和相应的抗体(抗原)混合,再加入致敏的红细胞,则能抑制原来血凝现象的正向(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A琼脂糖 B琼脂糖珠 4BC聚乙二醇 D硫酸铵 E聚丙烯酰胺(分数:8.00)(1).制备亲和层析柱应选择(分数:2.00)A.B. C.D.E.解析:(2).增加沉淀反应的浊度应选择(分数:2.00)A.B.C. D.E.解析:(3).双向免疫扩散试验应选择(分数:2.00)A. B.C.D.E.解析:(4).抗体的纯度鉴定应选择上述哪项作为凝胶电泳支持物(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制备亲和层析柱选择琼脂糖珠 4B;聚乙二醇是增浊剂;琼脂糖是双向免疫扩散试验中常用的支持物;常用 SDS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抗体纯度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