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临床化学)-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23804       资源大小:49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临床化学)-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

    1、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临床化学)-试卷 3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Km值反映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分数:2.00)A.Km值越小,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大B.Km值越大,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大C.Km值适中,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大D.Km值适中,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小E.Km值适中,酶与底物亲和力适中2.在动态法中,测定杯的吸收率超过 ABN(异常吸收率)时,ABN 被标志为(分数:2.00)A.试剂变质B.底物耗尽C.有干扰物存在D.样本本底太高E.反应超时3.酶活性即酶促反应速度,指在规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以下哪项

    2、的生成量(分数:2.00)A.产物B.酶C.辅酶D.辅助因子E.激活剂4.以下有关酶耦联法测定酶活性浓度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往往利用一个以上的工具酶B.测定延滞期越短越好C.指示酶的反应必须是一级反应D.一般指示酶的 Km值都很大E.指示酶的用量要适量5.pH计中的电极属于下述中的哪一种(分数:2.00)A.酶电极B.气敏电极C.固体膜电极D.离子交换电极E.汞电极6.在温度对荧光分析的影响中,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溶液温度降低,荧光效率增加,荧光强度增加B.溶液温度升高,荧光效率不变,荧光强度不变C.溶液温度降低,荧光效率不变,荧光强度不变D.溶液温度升高,自熄灭

    3、现象减少E.溶液温度升高,荧光效率增加,荧光强度增加7.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改变是(分数:2.00)A.不移动,但峰高值降低B.不移动,但峰高值增大C.向长波长方向移动,且峰高值增大D.向短波长方向移动,且峰高值增大E.向短波长方向移动,且峰高值降低8.用于纯化酶和受体蛋白的最好方法是(分数:2.00)A.盐析法B.电泳法C.亲和层析法D.有机溶剂沉淀法E.吸附分离法9.在临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中,如果质控结果出现失控信号,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分数:2.00)A.寻找失控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纠正,然后重新测定,再决定是否可以发出报告B.先发出病人结果

    4、,然后寻找原因C.发出病人结果,不寻找原因D.增加质控物个数,提高误差检出E.增加质控规则10.下列何种情况干扰血清总蛋白的双缩脲法(分数:2.00)A.血清呈乳糜状B.高血糖C.高血钾D.高血钠E.高血钙11.紫外法测定蛋白含量的波长应为(分数:2.00)A.280nm或 215/225nmB.280nm或 340nmC.225nm或 405nmD.340nln或 405nmE.260nm或 280nm12.蛋白质的定量分析中,下列何种方法灵敏度最高(分数:2.00)A.酶联免疫法B.比色法C.散射免疫比浊法D.透射免疫比浊法E.化学发光法13.要使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应使(分数

    5、:2.00)A.激发光必须很强B.样品浓度应适中C.待测物吸光系数必须很大D.光源与检测器应与样品在同一线上E.液槽厚度要足够厚14.光谱分析法可以对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其利用的物质特点是(分数:2.00)A.吸收、发射或散射光谱谱系B.吸收、发射或反射光谱谱系C.吸收、发射或衍射光谱谱系D.吸收、发射或折射光谱谱系E.吸收、发射或透射光谱谱系15.当底物浓度远大于 Km时,反应速率不受反浓度影响,此时反应为(分数:2.00)A.零级反应B.一级反应C.二级反应D.一级与零级反应的混合E.无法确定反应级数16.酶促反应进程曲线可用于确定(分数:2.00)A.酶反应线性范围B.最适的 pHC

    6、.合适的酶量范围D.底物的浓度E.反应线性的时间范围17.管道式分析仪中空气分段系统在吸入管道的每一个标本、试剂以及混合物的反应液三者之间的物质是(分数:2.00)A.缓冲液B.试剂空白C.空气D.蒸馏水E.氮气18.实验误差(简称误差)是其客观真值与何值之差(分数:2.00)A.测量值B.理论值C.预测值D.计算值E.假设值19.系统误差可分为恒定系统误差和(分数:2.00)A.随机误差B.比例误差C.恒定误差D.总体误差E.平均误差20.随机误差的特点不包括(分数:2.00)A.误差没有一定的大小B.误差没有一定的方向C.可预测性D.数据量呈正态分布E.可正可负二、B1 型题(总题数:1,

    7、分数:8.00)A激发光 B发射光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下列生化检验技术在检测过程中有哪些光参与(分数:8.00)(1).荧光分析法(分数:2.00)A.B.C.D.E.(2).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分数:2.00)A.B.C.D.E.(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数:2.00)A.B.C.D.E.(4).酶免疫法(分数:2.00)A.B.C.D.E.三、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10.00)A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B电化学分析技术 C散射比浊法 D荧光分析法 E电泳技术指出检测下列物质常用的技术(分数:10.00)(1).锌的检测(分数:2.00)A.B.C.D.E.(2).DNA的检测(

    8、分数:2.00)A.B.C.D.E.(3).蛋白质的分离与鉴定(分数:2.00)A.B.C.D.E.(4).血清钠的检测(分数:2.00)A.B.C.D.E.(5).微量蛋白的检测(分数:2.00)A.B.C.D.E.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临床化学)-试卷 3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Km值反映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分数:2.00)A.Km值越小,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大 B.Km值越大,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大C.Km值适中,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大D.Km值适中,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小E.Km值适中,酶与底物亲和力适中解析:解析:Km

    9、 值越大,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小,Km 值越小,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大,用 1/Km表示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更加直观,1/Km 越大,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强。2.在动态法中,测定杯的吸收率超过 ABN(异常吸收率)时,ABN 被标志为(分数:2.00)A.试剂变质B.底物耗尽 C.有干扰物存在D.样本本底太高E.反应超时解析:解析:在负反应的酶活性测定中,可设置底物耗尽值,规定一个吸光度下限。若低于此限时说明底物已太少,结果不准确。3.酶活性即酶促反应速度,指在规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以下哪项的生成量(分数:2.00)A.产物 B.酶C.辅酶D.辅助因子E.激活剂解析:解析:酶活性即酶促反应速度,指

    10、在规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4.以下有关酶耦联法测定酶活性浓度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往往利用一个以上的工具酶B.测定延滞期越短越好C.指示酶的反应必须是一级反应D.一般指示酶的 Km值都很大 E.指示酶的用量要适量解析:解析:酶耦联法测定酶活性浓度时,一般指示酶的 Km值都很小,A、B、C、E 都正确。5.pH计中的电极属于下述中的哪一种(分数:2.00)A.酶电极B.气敏电极C.固体膜电极 D.离子交换电极E.汞电极解析:解析:pH 计中的电极是属于固体膜电极。6.在温度对荧光分析的影响中,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溶液温度降低,荧光效率增加,荧光

    11、强度增加 B.溶液温度升高,荧光效率不变,荧光强度不变C.溶液温度降低,荧光效率不变,荧光强度不变D.溶液温度升高,自熄灭现象减少E.溶液温度升高,荧光效率增加,荧光强度增加解析:解析: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包括:溶剂:增大溶剂的极性,将使荧光强度减弱;荧光物质的浓度:荧光物质浓度太高时,会发生自熄灭现象;温度:温度升高时荧光效率降低;溶液的 pH值改变也会造成影响。7.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改变是(分数:2.00)A.不移动,但峰高值降低 B.不移动,但峰高值增大C.向长波长方向移动,且峰高值增大D.向短波长方向移动,且峰高值增大E.向短波长方向移动,且峰高值降

    12、低解析:解析:溶液中溶质不变则最大吸收峰波长不变,峰高值与溶液浓度成正比。8.用于纯化酶和受体蛋白的最好方法是(分数:2.00)A.盐析法B.电泳法C.亲和层析法 D.有机溶剂沉淀法E.吸附分离法解析:解析:亲和层析法是利用待分离物质和它的特异性配体间具有特异的亲和力,从而达到分离目的的一类特殊层析技术。具有专一亲和力的生物分子对主要有:抗原与抗体、DNA 与互补 DNA或 RNA、酶与它的底物或竞争性抑制剂、激素与它们的受体、维生素和它的特异性结合蛋白、糖蛋白与它相应的植物凝集素等。亲和层析纯化过程简单、高分辨率。对分离含量极少又不稳定的活性物质尤为有效。9.在临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中,如果质

    13、控结果出现失控信号,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分数:2.00)A.寻找失控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纠正,然后重新测定,再决定是否可以发出报告 B.先发出病人结果,然后寻找原因C.发出病人结果,不寻找原因D.增加质控物个数,提高误差检出E.增加质控规则解析:解析:失控后,寻找失控的原因,并采取一定措施加以纠正,然后重新测定,再决定是否可以发出报告。10.下列何种情况干扰血清总蛋白的双缩脲法(分数:2.00)A.血清呈乳糜状 B.高血糖C.高血钾D.高血钠E.高血钙解析:解析:乳糜血影响样品空白吸光度的测定,故对一般定量测定方法有影响。11.紫外法测定蛋白含量的波长应为(分数:2.00)A.280

    14、nm或 215/225nm B.280nm或 340nmC.225nm或 405nmD.340nln或 405nmE.260nm或 280nm解析:解析:280nln 处是蛋白质结构中的芳香环的吸收峰;215/225nm 是肽键的吸收峰。12.蛋白质的定量分析中,下列何种方法灵敏度最高(分数:2.00)A.酶联免疫法B.比色法C.散射免疫比浊法D.透射免疫比浊法E.化学发光法 解析:解析:化学发光法可以测到 pg甚至 fg水平,灵敏度最高。13.要使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应使(分数:2.00)A.激发光必须很强B.样品浓度应适中 C.待测物吸光系数必须很大D.光源与检测器应与样品在同

    15、一线上E.液槽厚度要足够厚解析:解析:要使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应使样品浓度适中。14.光谱分析法可以对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其利用的物质特点是(分数:2.00)A.吸收、发射或散射光谱谱系 B.吸收、发射或反射光谱谱系C.吸收、发射或衍射光谱谱系D.吸收、发射或折射光谱谱系E.吸收、发射或透射光谱谱系解析:解析:光谱分析是指利用物质具有吸收、发射或散射光谱谱系的特点,对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15.当底物浓度远大于 Km时,反应速率不受反浓度影响,此时反应为(分数:2.00)A.零级反应 B.一级反应C.二级反应D.一级与零级反应的混合E.无法确定反应级数解析:解析:在零级反应期

    16、间酶活性与反应速率成正比,而且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无关。16.酶促反应进程曲线可用于确定(分数:2.00)A.酶反应线性范围B.最适的 pHC.合适的酶量范围D.底物的浓度E.反应线性的时间范围 解析:解析:酶促反应时间进程曲线可用于确定反应线性的时间范围。17.管道式分析仪中空气分段系统在吸入管道的每一个标本、试剂以及混合物的反应液三者之间的物质是(分数:2.00)A.缓冲液B.试剂空白C.空气 D.蒸馏水E.氮气解析:解析:空气分段系统是指在吸人管道的每一个标本、试剂以及混合物的反应液三者之间,均由一小段空气隔开。18.实验误差(简称误差)是其客观真值与何值之差(分数:2.00)A.测量值B

    17、.理论值 C.预测值D.计算值E.假设值解析:解析:实验误差是测量值和给出值,即理论值与其客观真值之差。19.系统误差可分为恒定系统误差和(分数:2.00)A.随机误差B.比例误差 C.恒定误差D.总体误差E.平均误差解析:解析:系统误差可分为恒定系统误差(constanterror,CE)和比例误差(proportionalerror,PE)。20.随机误差的特点不包括(分数:2.00)A.误差没有一定的大小B.误差没有一定的方向C.可预测性 D.数据量呈正态分布E.可正可负解析:解析:随机误差(rondomerror,RE)是指在实际工作中,多次重复测定某一物质时引起的误差。误差没有一定的

    18、大小和方向,可正可负,数据量呈正态分布,具有不可预测性,不可避免,但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二、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8.00)A激发光 B发射光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下列生化检验技术在检测过程中有哪些光参与(分数:8.00)(1).荧光分析法(分数:2.00)A.B.C. D.E.解析:(2).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分数:2.00)A.B. C.D.E.解析:(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数:2.00)A. B.C.D.E.解析:(4).酶免疫法(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生化检验技术检测过程中光的参与。三、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10.00)A原子

    19、吸收分光光度法 B电化学分析技术 C散射比浊法 D荧光分析法 E电泳技术指出检测下列物质常用的技术(分数:10.00)(1).锌的检测(分数:2.00)A. B.C.D.E.解析:(2).DNA的检测(分数:2.00)A.B.C.D. E.解析:(3).蛋白质的分离与鉴定(分数:2.00)A.B.C.D.E. 解析:(4).血清钠的检测(分数:2.00)A.B. C.D.E.解析:(5).微量蛋白的检测(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锌的检测常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DNA 的检测常采用荧光分析法;蛋白质的分离与鉴定常采用电泳技术;血清钠的检测常采用电化学分析技术;微量蛋白的检测常采用散射比浊法。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临床化学)-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lawfemale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