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临床化学)-试卷 14及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1,分数:62.00)1.不能与碱性苦味酸试剂反应的有(分数:2.00)A.丙酮B.乙酰乙酸C.丙酮酸D.胆红素E.维生素 C2.下列不是影响血尿素浓度因素的是(分数:2.00)A.循环血容量异常B.肝功能状态C.机体肌肉总量D.蛋白质摄入量E.肾功能状态3.尿 17-羟类固醇、17-酮类固醇测定时,尿标本防腐应选用(分数:2.00)A.40甲醛B.浓盐酸C.麝香草酚D.甲苯E.异丙醇4.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理想的清除试验是(分数:2.00)A.葡萄糖清除试验B.Na +
2、 清除试验C.BUN清除试验D.内生肌酐清除试验E.菊粉清除试验5.造成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肾小管重吸收蛋白增加B.肝脏代偿性合成脂蛋白增加C.脂蛋白分解减少D.蛋白质摄入量增加E.肾小球滤过率减小6.不去蛋白的碱性苦味酸两点动力学法测定血肌酐时,应准确地读取反应后吸光度的两个时间点是(分数:2.00)A.10秒和 20秒B.20秒和 100秒C.20秒和 80秒D.60秒和 100秒E.60秒和 120秒7.下列哪项最能反映肾浓缩功能损害程度(分数:2.00)A.大量蛋白尿B.肉眼血尿C.管型尿D.等渗尿E.脓尿8.了解泌尿系统疾病及其病变程度最简单的实验室检
3、查是(分数:2.00)A.测定血尿素氮B.测定血肌酐C.测定血非尿素氮D.中段尿细菌培养E.尿常规9.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常值为(分数:2.00)A.5070ml/minB.6090ml/minC.80120ml/minD.120150ml/minE.150170ml/min10.各种肾炎中肾功能损害最早见于下列哪项检查(分数:2.00)A.内生肌酐清除率B.酚红排泄试验C.尿比重减低D.血肌酐升高E.自由水清除率11.选择性蛋白尿是以哪一种蛋白尿为主(分数:2.00)A.白蛋白B.IgGC.转铁蛋白D. 2 -微球蛋白E.B-J蛋白12.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多少,血浆肌酐和尿素氮才开始升高(分数:
4、2.00)A.10B.20C.30D.50E.7013.肾单位不包括(分数:2.00)A.肾小球B.集合管C.髓袢升支D.髓袢降支E.近曲小管14.尿毒症患者发生纤维性骨炎的原因是(分数:2.00)A.尿钙排泄增加B.尿磷排泄减少C.继发甲状旁腺亢进D.活性维生素 D 3 合成障碍E.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15.蛋白尿时尿蛋白定量大于(分数:2.00)A.005g/24hB.015g/24hC.020g/24hD.025g/24hE.035g/24h16.正常情况下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的物质是(分数:2.00)A.钾B.尿素C.尿酸D.肌酐E.葡萄糖17.选择性蛋白尿主要用于检查(分数:2.00
5、)A.肾小球病变程度B.肾间质病变程度C.肾小管病变程度D.肾小球滤过率改变E.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18.关于尿微量清蛋白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分数:2.00)A.用蛋白定性的化学方法不能检出B.多采用免疫化学法进行常规检测C.可随机留取标本D.为晚期肾损伤的测定指标E.为早期肾损伤的测定指标19.正常人每日通过肾小球滤过的原尿达(分数:2.00)A.50LB.80LC.100LD.180LE.300L20.下列哪一项反应近曲小管的功能(分数:2.00)A.内生肌酐清除率B.血肌酐和尿素氮C.PSP排泄试验D.浓缩稀释试验E.尿比重检测21.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肾贮备能力丧失期肾小球滤过率(GFR
6、)为(分数:2.00)A.2060ml/minB.3060ml/minC.4060ml/minD.5060ml/minE.3050ml/min22.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分数:2.00)A.肾小球滤过孔径增大B.肾小球上皮组织足突裂隙增大C.肾血流量增大D.肾静脉回流障碍E.肾小球基膜糖蛋白成分变化,负电荷屏障减弱23.反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功能的试验是(分数:2.00)A.浓缩稀释试验B.PSP排泄试验C.血肌酐、尿素氮测定D.内生肌酐清除率E.同位素肾图24.急性肾小球肾炎尿中以哪种蛋白为主(分数:2.00)A.白蛋白B. 1 微球蛋白C. 2 巨球蛋白D. 2 微球蛋白E. 球蛋白25.下
7、列疾病均有血清尿素氮增高而血清肌酐正常,但不包括(分数:2.00)A.慢性肾衰竭尿毒症B.急性传染病C.上消化道出血D.大面积烧伤E.甲状腺功能亢进26.导致肾性骨病的病因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缺乏活性维生素 D 3B.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C.铁负荷减少D.营养不良E.酸中毒27.几乎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是(分数:2.00)A.尿素B.氨基酸C.肌酐D.谷胱甘肽E.肌酸28.肾小管吸收受损在尿中可检出的蛋白质,不包括(分数:2.00)A. 1 微球蛋白B. 2 巨球蛋白C. 2 微球蛋白D.溶菌酶E.视黄醇结合蛋白29.慢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滤过功能常(分数:2.00)A.升
8、高B.降低C.正常D.变化不定E.正常或升高30.营养不良的病人容易发生水肿,其原因是(分数:2.00)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B.毛细血管动脉端血压降低C.毛细血管动脉端血压增高D.毛细血管静脉端血压增高E.细胞间液蛋白质含量增加31.肾小管髓袢升支的功能主要是(分数:2.00)A.重吸收溶质B.重吸收水C.重吸收水而不重吸收溶质D.水与溶质均重吸收E.水与溶质均不重吸收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临床化学)-试卷 14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1,分数:62.00)1.不能与碱性苦味酸试剂反应的有(分数:2.00)A.丙酮B.乙酰乙酸C.丙酮
9、酸D.胆红素 E.维生素 C解析:解析:血中的胆红素是“非肌酐色原”,而丙酮、乙酰乙酸、丙酮酸、维生素 C均与碱性苦味酸试剂反应显色,引起干扰。2.下列不是影响血尿素浓度因素的是(分数:2.00)A.循环血容量异常B.肝功能状态C.机体肌肉总量 D.蛋白质摄入量E.肾功能状态解析:解析:尿素为体内蛋白质的终末小分子代谢产物,尿素主要在肝脏合成,通过肾脏排出。血容量不足,会影响尿素从肾小球滤过,还可因促进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原尿中尿素重吸收,显著升高血尿素。因此循环血容量异常、肝功能状态、蛋白质摄入量及肾功能状态均影响血尿素浓度。机体肌肉总量影响血肌酐浓度,对血尿素浓度无影响。3.尿 17-羟类
10、固醇、17-酮类固醇测定时,尿标本防腐应选用(分数:2.00)A.40甲醛B.浓盐酸 C.麝香草酚D.甲苯E.异丙醇解析:解析:盐酸用于尿 17-酮类固醇、17-羟类固醇、儿茶酚胺等检查,可能是由于它们在强酸性环境中较为稳定。甲苯、麝香草酚等在尿液中溶解度较低,不足以消除已存在的细菌可能产生代谢产物干扰实验。40甲醛则多用于体液中的有形成分观察。4.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理想的清除试验是(分数:2.00)A.葡萄糖清除试验B.Na + 清除试验C.BUN清除试验D.内生肌酐清除试验E.菊粉清除试验 解析:解析:肾小球滤过率不能直接测定,必须通过某物质清除率的方法间接反应。菊粉完全由小球滤过,不被肾小
11、管重吸收,体内不能合成也不能分解,是测定 GFR的理想物质,其清除率可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率。5.造成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肾小管重吸收蛋白增加B.肝脏代偿性合成脂蛋白增加 C.脂蛋白分解减少D.蛋白质摄入量增加E.肾小球滤过率减小解析:解析:肾病综合征时,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大量丢失,载脂蛋白含量减少,刺激肝脏代偿性合成脂蛋白增加,形成高脂血症。6.不去蛋白的碱性苦味酸两点动力学法测定血肌酐时,应准确地读取反应后吸光度的两个时间点是(分数:2.00)A.10秒和 20秒B.20秒和 100秒C.20秒和 80秒 D.60秒和 100秒E.60秒和 12
12、0秒解析:解析:速率法测肌酐时,利用肌酐与苦味酸在 20秒和 80秒之间显色,假肌酐中乙酰乙酸在 20秒内显色,其他大部分在 80秒后显色。7.下列哪项最能反映肾浓缩功能损害程度(分数:2.00)A.大量蛋白尿B.肉眼血尿C.管型尿D.等渗尿 E.脓尿解析:解析:等渗尿最能反映肾浓缩功能损害程度。8.了解泌尿系统疾病及其病变程度最简单的实验室检查是(分数:2.00)A.测定血尿素氮B.测定血肌酐C.测定血非尿素氮D.中段尿细菌培养E.尿常规 解析:解析:了解泌尿系统疾病及其病变程度最简单的实验室检查是尿常规。9.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常值为(分数:2.00)A.5070ml/minB.6090ml/
13、minC.80120ml/min D.120150ml/minE.150170ml/min解析:解析: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常值为 80120ml/min。10.各种肾炎中肾功能损害最早见于下列哪项检查(分数:2.00)A.内生肌酐清除率 B.酚红排泄试验C.尿比重减低D.血肌酐升高E.自由水清除率解析:解析:在现行肾小球滤过功能中肌酐清除率能较早反映肾功能的损伤。11.选择性蛋白尿是以哪一种蛋白尿为主(分数:2.00)A.白蛋白 B.IgGC.转铁蛋白D. 2 -微球蛋白E.B-J蛋白解析:解析:选择性蛋白尿是以白蛋白为主的。12.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多少,血浆肌酐和尿素氮才开始升高(分数:2.00
14、)A.10B.20C.30D.50 E.70解析:解析:当肾小球 GRF功能减退至 50时,SCr 仍可正常,患者 CCr降至正常水平约 1/3时,SCr 有明显上升。13.肾单位不包括(分数:2.00)A.肾小球B.集合管 C.髓袢升支D.髓袢降支E.近曲小管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肾单位的组成,B 为本题的正确答案。14.尿毒症患者发生纤维性骨炎的原因是(分数:2.00)A.尿钙排泄增加B.尿磷排泄减少C.继发甲状旁腺亢进 D.活性维生素 D 3 合成障碍E.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解析:解析:尿毒症患者发生纤维性骨炎的原因是继发甲状旁腺亢进。15.蛋白尿时尿蛋白定量大于(分数:2.00)A.00
15、5g/24hB.015g/24h C.020g/24hD.025g/24hE.035g/24h解析:解析:蛋白尿是尿液中出现超过正常量的蛋白质,即尿蛋白定量大于 015g/24h。16.正常情况下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的物质是(分数:2.00)A.钾B.尿素C.尿酸D.肌酐E.葡萄糖 解析:解析:正常情况下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的物质是葡萄糖。17.选择性蛋白尿主要用于检查(分数:2.00)A.肾小球病变程度 B.肾间质病变程度C.肾小管病变程度D.肾小球滤过率改变E.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解析:解析:选择性蛋白尿主要用于检查肾小球的病变程度。18.关于尿微量清蛋白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分数:2.0
16、0)A.用蛋白定性的化学方法不能检出B.多采用免疫化学法进行常规检测C.可随机留取标本D.为晚期肾损伤的测定指标 E.为早期肾损伤的测定指标解析:解析:微量清蛋白指尿中Alb 排出量在 30300mg/24h,即已超出正常上限(30mg/24h)但尚未达临床蛋白尿水平的中间阶段。微量清蛋白是高血压性肾损伤的早期指标。19.正常人每日通过肾小球滤过的原尿达(分数:2.00)A.50LB.80LC.100LD.180L E.300L解析:解析:正常人每日通过肾小球滤过的原尿达 180L。20.下列哪一项反应近曲小管的功能(分数:2.00)A.内生肌酐清除率B.血肌酐和尿素氮C.PSP排泄试验 D.
17、浓缩稀释试验E.尿比重检测解析:解析:低分子量蛋白(LMWP)可自由透过肾滤,9599在近曲小管重吸收,只有微量从终尿排出。本题中。PSP 排泄试验反映近曲小管的功能。21.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肾贮备能力丧失期肾小球滤过率(GFR)为(分数:2.00)A.2060ml/minB.3060ml/min C.4060ml/minD.5060ml/minE.3050ml/min解析:解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肾贮备能力丧失期肾小球滤过率(GFR)减少至 3060mL/min,血生化检查正常,血肌酐和尿素氮通常比正常范围轻徽升高。22.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分数:2.00)A.肾小球滤过孔径增大B.肾小球上皮
18、组织足突裂隙增大C.肾血流量增大D.肾静脉回流障碍E.肾小球基膜糖蛋白成分变化,负电荷屏障减弱 解析:解析: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时肾小球基膜糖蛋白成分变化,负电荷屏障减弱。23.反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功能的试验是(分数:2.00)A.浓缩稀释试验 B.PSP排泄试验C.血肌酐、尿素氮测定D.内生肌酐清除率E.同位素肾图解析:解析:反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功能的试验是浓缩稀释试验。24.急性肾小球肾炎尿中以哪种蛋白为主(分数:2.00)A.白蛋白 B. 1 微球蛋白C. 2 巨球蛋白D. 2 微球蛋白E. 球蛋白解析:解析:肾小球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蛋白滤出,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
19、能力所致,7080为白蛋白。25.下列疾病均有血清尿素氮增高而血清肌酐正常,但不包括(分数:2.00)A.慢性肾衰竭尿毒症 B.急性传染病C.上消化道出血D.大面积烧伤E.甲状腺功能亢进解析:解析: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面积烧伤及急性传染病是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尿素氮合成增加;上消化道出血时由于大量血液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在肠道被吸收,血中尿素氮浓度可暂时性升高,以上几种情况均只有血清尿素氮浓度增高而肌酐不增高。慢性肾衰竭时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均升高。26.导致肾性骨病的病因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缺乏活性维生素 D 3B.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C.铁负荷减少 D.营养不良E.酸中毒解析:解析
20、:肾性骨病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尤其是尿毒症的严重并发症。肾衰时活性维生素 D 3 缺乏,导致肠钙吸收减少、肾性佝偻病和成人骨质软化的发生;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产生的 PTH具有溶骨作用;代谢性酸中毒使骨动员加强,引起骨质脱钙,并干扰 1,25-(OH)-D 3 的合成。铁负荷减少可导致肾性贫血,但不是肾性骨病的病因。27.几乎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是(分数:2.00)A.尿素B.氨基酸C.肌酐 D.谷胱甘肽E.肌酸解析:解析:肌酐在肾小球滤过,几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28.肾小管吸收受损在尿中可检出的蛋白质,不包括(分数:2.00)A. 1 微球蛋白B. 2 巨球蛋白 C. 2 微球蛋白D
21、.溶菌酶E.视黄醇结合蛋白解析:解析:小分子量(40KD)蛋白质,如仅,微球蛋白、 2 微球蛋白、溶菌酶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可自由经肾小球滤过,绝大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尿中可出现上述蛋白质。 2 巨球蛋白分子量极大,正常不会被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受损时不会在尿中出现。29.慢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滤过功能常(分数:2.00)A.升高B.降低 C.正常D.变化不定E.正常或升高解析:解析:慢性肾小球肾炎时,由于肾小球长期炎症病变,肾小球硬化,其滤过功能常降低。30.营养不良的病人容易发生水肿,其原因是(分数:2.00)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毛细血管动脉端血压降低C.毛细血管动脉端血压增高D.毛细血管静脉端血压增高E.细胞间液蛋白质含量增加解析:解析:蛋白质是维持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营养不良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不能保留水分,故水分流到组织间液发生水肿。31.肾小管髓袢升支的功能主要是(分数:2.00)A.重吸收溶质 B.重吸收水C.重吸收水而不重吸收溶质D.水与溶质均重吸收E.水与溶质均不重吸收解析:解析:肾小管髓袢降支的功能是重吸收水;肾小管髓袢升支的功能主要是重吸收溶质,此作用称为逆流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