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医学检验技术-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8,分数:79.00)1.粪便外观为白陶土色,主要见于(分数:2.00)A.消化道出血B.阻塞性黄疸C.细菌性痢疾D.服用铁剂、炭粉E.阿米巴疾病2.溃疡性结肠炎常可出现(分数:2.00)A.柏油样便B.米泔样便C.脓血便D.稀汁样便E.黏液便3.出现鲜红色血样便,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十二指肠球部溃疡B.直肠癌C.胃溃疡D.胃癌E.食管出血4.排便后有鲜血滴落的疾病多为(分数:2.00)A.痔疮B.上消化道出血C.结肠癌D.直肠息肉E.直肠癌5.粪便检查,可作为细菌性痢疾诊断指
2、标的细胞是(分数:2.00)A.淋巴细胞B.上皮细胞C.中性粒细胞D.巨噬细胞E.红细胞6.不属于正常粪便成分的是(分数:2.00)A.食物残渣B.消化道分泌物C.寄生虫及其虫卵胞囊D.大肠埃希菌E.肠球菌7.可造成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假阴性的物质是(分数:2.00)A.大量生食蔬菜B.含大量过氧化物酶食物C.大量维生素 CD.动物肉类E.动物血8.粪便常规检查一般包括(分数:2.00)A.外观与隐血试验B.外观与化学检查C.外观与化学检查及免疫学检查D.化学与显微镜检查E.外观与显微镜检查9.关于粪便标本的收集,错误的是(分数:2.00)A.粪便标本采集应该采集 35gB.盛放于清洁、干燥、无
3、吸水性的有盖容器内C.标本采集可随意取样D.尽可能挑取含有黏液、脓血等异常成分的粪E.粪便内外多点取样10.粪便的显微镜检查要报告多少个高倍视野的细胞(分数:2.00)A.13B.35C.510D.10 个以上E.20 个以上11.大便中有意义的结晶是(分数:2.00)A.磷酸盐结晶B.草酸盐结晶C.碳酸盐结晶D.夏科-莱登结晶E.硼酸盐结晶12.正常脑脊液的 pH 值的波动范围为(分数:2.00)A.5.316.34B.7.317.34C.6.317.31D.6.347.31E.7.318.3413.脑脊液的主要功能为(分数:2.00)A.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力震荡损伤B.调节颅内压力和碱储存
4、量C.提供中枢神经系统营养物质,并运出代谢产物D.通过转运生物胺类物质,参与神经内分泌调节E.以上答案均正确14.下列有关脑脊液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生理情况下,正常成人脑脊液总量为 120180mlB.脑脊液 pH 值在 7.317.34C.通常将抽取的脑脊液留于 3 个无菌试管中,每个试管 12mlD.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并于 1h 内检验完毕E.以上答案均正确15.收集脑脊液标本做细胞学检查,较好的处理方法是(分数:2.00)A.试管低速离心收集B.试管高速离心收集C.自然沉淀收集D.用细胞收集器收集E.直接涂片16.在实验中发现脑脊液呈褐色,见于下列哪种疾病(分数:2.
5、00)A.结脑B.化脑C.脑膜黑色素瘤D.中度核黄疸E.病毒性脑炎17.脑脊液标本经放置 12 小时后,即可形成明显凝块,并有沉淀物出现可见于(分数:2.00)A.蛛网膜下腔梗阻B.结脑C.脑脊髓梅毒D.化脑E.流行性乙型脑炎18.不符合陈旧性出血特点的是(分数:2.00)A.外观清晰透明B.离心后上清液红色C.易凝固D.上清液潜血试验阳性E.红细胞皱缩19.病毒性脑膜炎细胞分类比例较多的细胞是(分数:2.00)A.单核细胞B.中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脓细胞20.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数:2.00)A.形成薄膜B.葡萄糖减低C.透明或微浑D.氯化物减
6、少E.蛋白质增加21.脑脊液标本采集后通常留于 3 个无菌试管中,每个试管 12ml。第一管用于(分数:2.00)A.免疫学检验B.化学检验C.病原生物学检验D.理学检验E.细胞学检验22.脑脊液静置 1224 小时后,标本表面有纤细网膜形成的,常见于下列何种疾病(分数:2.00)A.化脑B.流行性乙型脑炎C.蛛网膜下腔梗阻D.结脑E.脑脊髓梅毒23.脑脊液呈白色,常见于(分数:2.00)A.化脑B.结脑C.蛛网膜下腔出血D.病毒性脑炎E.格林-巴利综合征24.关于脑脊液标本采集,错误的是(分数:2.00)A.以腰穿最为常用B.颅压增高时忌行穿刺C.采集的脑脊液标本应立即送检D.标本抽取后分三
7、管装,第一管做生化检查,第二管做细菌培养,第三管做显微镜检查E.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的患者不采集25.脑脊液中氯化物明显降低见于(分数:2.00)A.化脓性脑膜炎B.病毒性脑膜炎C.结核性脑膜炎D.隐球菌性脑膜炎E.流行性乙脑26.脑脊液呈毛玻璃样混浊见于(分数:2.00)A.化脓性脑膜炎B.结核性脑膜炎C.病毒性脑膜炎D.神经梅毒E.蛛网膜下腔出血27.正常成人脑脊液白细胞数 A.810 6/L B.1510 6/L C.2010 6/L D.2510 6/L E.3010 6/L(分数:2.00)A.B.C.D.E.28.脑脊液呈黄色胶冻状见于(分数:2.00)A.结核性脑膜炎B.化脓性脑膜
8、炎C.病毒性脑膜炎D.脑肿瘤E.蛛网膜下腔梗阻29.浆膜腔积液的化学检查宜采用何种抗凝剂(分数:2.00)A.草酸钠B.肝素C.EDTA-Na2D.双草酸盐E.EDTA-K230.漏出液的细胞主要是(分数:2.00)A.间皮细胞B.中性粒细胞C.单核细胞D.淋巴细胞E.红细胞31.关于积液穿刺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留取中段液体至普通试管中B.厌氧菌培养留取 1mlC.结核杆菌培养留取 8mlD.理学和化学检查各留取 3mlE.细胞学检查留取 3ml32.漏出液的蛋白含量一般小于(分数:2.00)A.65g/LB.55g/LC.45g/LD.30g/LE.25g/L33.为了
9、保存浆膜腔积液中细胞的形态,最适的防腐剂为(分数:2.00)A.乙醇B.4%甲醇C.4%甲醛D.丙酮E.甲醛34.除外伤外,积液中红细胞大量增多最常见的病因是(分数:2.00)A.恶性肿瘤B.化脓性感染C.结核性感染D.肺栓塞E.尿毒症35.为了保存浆膜腔积液中化学成分,应加入的抗凝剂为(分数:2.00)A.冰乙酸B.肝素C.盐酸D.甲醛E.麝香草酚36.渗出液常含有凝块,是由于积液内的细胞破坏后释放出下列何种物质(分数:3.00)A.纤维蛋白原B.凝血活酶C.细菌D.脂肪E.蛋白质37.浆膜腔积液呈棕色,常见疾病是(分数:3.00)A.结核B.肿瘤C.厌氧菌感染D.曲霉菌感染E.阿米巴脓肿破
10、溃38.胸腔积液标本呈黑色,常见的疾病是(分数:3.00)A.曲霉菌感染B.肿瘤破溃C.厌氧菌感染D.隐球菌感染E.利杜原虫感染二、B 型题(总题数:2,分数:21.00) A.黄褐色便 B.柏油样便 C.白陶土色便 D.蛋花样便 E.米泔样便(分数:12.00)霍乱A.B.C.D.E.(2).乳儿消化不良(分数:3.00)A.B.C.D.E.(3).上消化道出血(分数:3.00)A.B.C.D.E.(4).阻塞性黄疸(分数:3.00)A.B.C.D.E. A.免疫学检查 B.化学检查或免疫学检查 C.理学和细胞学检查 D.病原生物学检查 E.显微镜检查(分数:9.00)(1).脑脊液第一管标
11、本适合于(分数:3.00)A.B.C.D.E.(2).脑脊液第二管标本适合于(分数:3.00)A.B.C.D.E.(3).脑脊液第三管标本适合于(分数:3.00)A.B.C.D.E.临床医学检验技术-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8,分数:79.00)1.粪便外观为白陶土色,主要见于(分数:2.00)A.消化道出血B.阻塞性黄疸 C.细菌性痢疾D.服用铁剂、炭粉E.阿米巴疾病解析:解析 胆道梗阻时,进入肠道的胆汁减少或缺如,粪胆素生成较少甚至缺如,使粪便呈灰白色。主要见于梗阻性黄疸。钡餐造影后粪便也可呈灰白色,但有明显的节段性。2.溃疡性结肠
12、炎常可出现(分数:2.00)A.柏油样便B.米泔样便C.脓血便 D.稀汁样便E.黏液便解析:解析 黏液便出现提示肠道受刺激或炎症,鲜血便提示有下消化道出血,柏油样便提示有上消化道出血;脓血便见于菌痢、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或直肠癌;稀汁样便见于各种腹泻。3.出现鲜红色血样便,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十二指肠球部溃疡B.直肠癌 C.胃溃疡D.胃癌E.食管出血解析:解析 鲜血便的出现提示有下消化道的出血。可能的原因有肛裂、痔疮、直肠息肉及结肠癌。4.排便后有鲜血滴落的疾病多为(分数:2.00)A.痔疮 B.上消化道出血C.结肠癌D.直肠息肉E.直肠癌解析:解析 排便后有鲜血滴落,说明出血
13、的部位非常靠近消化系统的末端,最可能的原因是痔疮。5.粪便检查,可作为细菌性痢疾诊断指标的细胞是(分数:2.00)A.淋巴细胞B.上皮细胞C.中性粒细胞D.巨噬细胞 E.红细胞解析:解析 巨噬细胞可作为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指标细胞。6.不属于正常粪便成分的是(分数:2.00)A.食物残渣B.消化道分泌物C.寄生虫及其虫卵胞囊 D.大肠埃希菌E.肠球菌解析:解析 正常粪便中水分约占 3/4,固体成分约占 1/4,后者包括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物、肠道脱落的上皮细胞、无机盐及大量的细菌等。7.可造成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假阴性的物质是(分数:2.00)A.大量生食蔬菜B.含大量过氧化物酶食物C.大量维生素
14、C D.动物肉类E.动物血解析:解析 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是利用血红蛋白中的含铁血红素有类似过氧化物酶的作用,可催化分解过氧化氢,释放生态氧,氧化色原物质而使之呈色。但是当服用大量维生素 C,血在肠道中停留过久,血红蛋白被细菌降解等可出现假阴性。8.粪便常规检查一般包括(分数:2.00)A.外观与隐血试验B.外观与化学检查C.外观与化学检查及免疫学检查D.化学与显微镜检查E.外观与显微镜检查 解析:解析 粪便常规检查一般包括外观与显微镜检查。9.关于粪便标本的收集,错误的是(分数:2.00)A.粪便标本采集应该采集 35gB.盛放于清洁、干燥、无吸水性的有盖容器内C.标本采集可随意取样 D.尽可
15、能挑取含有黏液、脓血等异常成分的粪E.粪便内外多点取样解析:解析 粪便标本采集应该采集 35g,盛放于清洁、干燥、无吸水性的有盖容器内,标本采集后应该在 1 小时内检测完毕,应尽可能挑取含有黏液、脓血等异常成分的粪便,外观无明显异常时,应于粪便内外多点取样。10.粪便的显微镜检查要报告多少个高倍视野的细胞(分数:2.00)A.13B.35C.510D.10 个以上 E.20 个以上解析:解析 粪便的显微镜检查,先用低倍镜观察全片,观察有无寄生虫卵、原虫及其包囊等,再用高倍镜仔细寻找和观察病理性成分的形态结构,原则上要观察 10 个以上的高倍视野。11.大便中有意义的结晶是(分数:2.00)A.
16、磷酸盐结晶B.草酸盐结晶C.碳酸盐结晶D.夏科-莱登结晶 E.硼酸盐结晶解析:解析 正常人粪便中可见多种结晶,如草酸钙、磷酸钙、碳酸钙等结晶,一般无临床意义。病理性结晶有:夏科-莱登结晶;血红素结晶;脂肪酸结晶。12.正常脑脊液的 pH 值的波动范围为(分数:2.00)A.5.316.34B.7.317.34 C.6.317.31D.6.347.31E.7.318.34解析:解析 正常脑脊液的 pH 值的波动范围为 7.317.34。13.脑脊液的主要功能为(分数:2.00)A.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力震荡损伤B.调节颅内压力和碱储存量C.提供中枢神经系统营养物质,并运出代谢产物D.通过转运生物胺
17、类物质,参与神经内分泌调节E.以上答案均正确 解析:解析 脑脊液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缓冲、减轻或消除外力对脑组织和脊髓的损伤。调节颅内压。供给中枢神经系统营养物质,并运走代谢产物。调节神经系统碱储量,维持脑脊液 pH 值在7.317.34。转运生物胺类物质,参与神经内分泌调节。14.下列有关脑脊液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生理情况下,正常成人脑脊液总量为 120180mlB.脑脊液 pH 值在 7.317.34C.通常将抽取的脑脊液留于 3 个无菌试管中,每个试管 12mlD.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并于 1h 内检验完毕E.以上答案均正确 解析:解析 脑脊液(CSF)是存在于脑室和蛛
18、网膜下腔内的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70%来自脑室脉络丛主动分泌和超滤所形成的液体,30%由大脑和脊髓细胞间隙所产生。生理情况下,正常成人脑脊液总量为120180ml(平均 150ml)。腰椎穿刺成功后立即测定脑脊液压力,并留取脑脊液标本于 3 个无菌试管中,每个试管 12ml。第一管做病原生物学检验;第二管做化学和免疫学检验;第三管做理学和细胞学检验。脑脊液标本应尽量避免凝固和混入血液,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并于 1h 内检验完毕,因标本放置过久,可造成细胞破坏、葡萄糖等物质分解、细菌溶解等,影响检验结果。15.收集脑脊液标本做细胞学检查,较好的处理方法是(分数:2.00)A.试管低速离心收集B.试
19、管高速离心收集C.自然沉淀收集D.用细胞收集器收集 E.直接涂片解析:解析 采用细胞收集器收集脑脊液细胞,收集的细胞数目多,分布均匀,细胞结构清晰,对细胞形态影响小,是目前用于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制片较好方法。16.在实验中发现脑脊液呈褐色,见于下列哪种疾病(分数:2.00)A.结脑B.化脑C.脑膜黑色素瘤 D.中度核黄疸E.病毒性脑炎解析:解析 脑脊液呈褐色见于脑膜炎黑色素肉瘤、黑色素瘤。17.脑脊液标本经放置 12 小时后,即可形成明显凝块,并有沉淀物出现可见于(分数:2.00)A.蛛网膜下腔梗阻B.结脑C.脑脊髓梅毒D.化脑 E.流行性乙型脑炎解析:解析 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超过 10g/L 时
20、,可出现薄膜、凝块或沉淀。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h 内呈块状凝固。18.不符合陈旧性出血特点的是(分数:2.00)A.外观清晰透明B.离心后上清液红色C.易凝固 D.上清液潜血试验阳性E.红细胞皱缩解析:解析 陈旧性出血外观清晰透明,离心后的上清液为红色、黄褐色或柠檬色,OB 试验为阳性;脑脊液不易凝固,红细胞多皱缩,白细胞继发性或反应性增高。19.病毒性脑膜炎细胞分类比例较多的细胞是(分数:2.00)A.单核细胞B.中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E.脓细胞解析:解析 病毒性脑膜炎细胞分类比例较多的细胞是淋巴细胞。20.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数:2.00
21、)A.形成薄膜B.葡萄糖减低C.透明或微浑 D.氯化物减少E.蛋白质增加解析:解析 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检查结果:外观浑浊,形成薄膜。蛋白质含量增加,葡萄糖减低,氯化物减少,中性、淋巴细胞增高,可检测出结核菌。21.脑脊液标本采集后通常留于 3 个无菌试管中,每个试管 12ml。第一管用于(分数:2.00)A.免疫学检验B.化学检验C.病原生物学检验 D.理学检验E.细胞学检验解析:解析 腰椎穿刺成功后立即测定脑脊液压力,并留取脑脊液标本于 3 个无菌试管中,每个试管12ml。第一管做病原生物学检验;第二管做化学和免疫学检验;第三管做理学和细胞学检验。22.脑脊液静置 1224 小时后,标本表
22、面有纤细网膜形成的,常见于下列何种疾病(分数:2.00)A.化脑B.流行性乙型脑炎C.蛛网膜下腔梗阻D.结脑 E.脑脊髓梅毒解析:解析 正常脑脊液放置 1224h 后不会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脑脊液形成凝块或薄膜与其所含的蛋白质,特别是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有关,当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超过 10g/L 时,可出现薄膜、凝块或沉淀。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 1224h 内呈薄膜或纤细的凝块。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 12h 内呈块状凝固。23.脑脊液呈白色,常见于(分数:2.00)A.化脑 B.结脑C.蛛网膜下腔出血D.病毒性脑炎E.格林-巴利综合征解析:解析 白色是由于白细胞增高引起的,见于脑膜炎球菌、肺
23、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24.关于脑脊液标本采集,错误的是(分数:2.00)A.以腰穿最为常用B.颅压增高时忌行穿刺C.采集的脑脊液标本应立即送检D.标本抽取后分三管装,第一管做生化检查,第二管做细菌培养,第三管做显微镜检查 E.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的患者不采集解析:解析 脑脊液标本通常通过腰椎采集,特殊情况下可由小脑延髓池或侧脑室穿刺获得;标本采集后应该立即送检;标本抽取后分三管装,第一管做细菌培养,第二管做生化检查,第三管做显微镜检查。采集适应证有:有脑膜刺激征者,颅内出血、脑膜白血病或肿瘤颅内转移者,原因不明的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偏瘫患者,脱髓鞘疾病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椎
24、管内给药治疗、麻醉和椎管造影者;禁忌证有颅内高压者,颅后窝占位者,处于休克、全身衰竭状态者,穿刺局部有化脓性感染者。25.脑脊液中氯化物明显降低见于(分数:2.00)A.化脓性脑膜炎B.病毒性脑膜炎C.结核性脑膜炎 D.隐球菌性脑膜炎E.流行性乙脑解析:解析 脑脊液中氯化物降低主要见于低氯血症和细菌性或真菌性脑膜炎,包括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此时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增高,脑脊液胶体渗透压随之升高,为维持脑脊液渗透压平衡,脑脊液中氯化物含量减低,在结核性脑膜炎时最为明显。26.脑脊液呈毛玻璃样混浊见于(分数:2.00)A.化脓性脑膜炎B.结核性脑膜炎 C.病毒性脑膜炎D.神经梅毒E.蛛网膜下
25、腔出血解析:解析 正常脑脊液(CSF)清晰透明,浑浊见于:穿刺出血:穿刺损伤出血。炎症:化脓性脑膜炎,呈现脓样、似米汤样浑浊;结核性脑膜炎时,CSF 呈毛玻璃样微浑;病毒性脑膜炎、神经梅毒等疾病时 CSF 可呈透明外观。27.正常成人脑脊液白细胞数 A.810 6/L B.1510 6/L C.2010 6/L D.2510 6/L E.3010 6/L(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正常脑脊液中无红细胞,白细胞极少,成人:(08)10 6 /L,儿童:(115)10 6 /L,主要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两者之比为 7:3。28.脑脊液呈黄色胶冻状见于(分数:2.00)A.
26、结核性脑膜炎B.化脓性脑膜炎C.病毒性脑膜炎D.脑肿瘤E.蛛网膜下腔梗阻 解析:解析 脑脊液黄色多由高变症状引起,见于出血、黄疸、淤滞和梗阻,常伴有黄色素、胡萝卜素、黑色素、脂色素增高。蛛网膜下腔梗阻的脑脊液呈黄色胶样凝固。29.浆膜腔积液的化学检查宜采用何种抗凝剂(分数:2.00)A.草酸钠B.肝素 C.EDTA-Na2D.双草酸盐E.EDTA-K2解析:解析 浆膜积液的化学检查采用肝素抗凝。30.漏出液的细胞主要是(分数:2.00)A.间皮细胞B.中性粒细胞C.单核细胞D.淋巴细胞 E.红细胞解析:解析 漏出液的形成机制见于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淋巴回流受阻以及钠水滞留
27、等,所以漏出液中的细胞主要是以淋巴细胞为主,可见间皮细胞。31.关于积液穿刺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留取中段液体至普通试管中B.厌氧菌培养留取 1ml C.结核杆菌培养留取 8mlD.理学和化学检查各留取 3mlE.细胞学检查留取 3ml解析:解析 穿刺成功后,留取中段液体于无菌的容器内。理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和化学检查各留取2ml,厌氧菌培养留取 1ml,结核杆菌检查留取 10ml。32.漏出液的蛋白含量一般小于(分数:2.00)A.65g/LB.55g/LC.45g/LD.30g/LE.25g/L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要点:漏出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较低,多小
28、于 25g/L。33.为了保存浆膜腔积液中细胞的形态,最适的防腐剂为(分数:2.00)A.乙醇 B.4%甲醇C.4%甲醛D.丙酮E.甲醛解析:解析 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可加入适量乙醇以固定细胞成分。34.除外伤外,积液中红细胞大量增多最常见的病因是(分数:2.00)A.恶性肿瘤 B.化脓性感染C.结核性感染D.肺栓塞E.尿毒症解析:解析 恶性肿瘤因含有丰富的血液供应,故往往形成血性积液。35.为了保存浆膜腔积液中化学成分,应加入的抗凝剂为(分数:2.00)A.冰乙酸B.肝素 C.盐酸D.甲醛E.麝香草酚解析:解析 理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宜采用 EDTA-Na 2 抗凝,化学检查宜采用肝素抗凝。36
29、.渗出液常含有凝块,是由于积液内的细胞破坏后释放出下列何种物质(分数:3.00)A.纤维蛋白原B.凝血活酶 C.细菌D.脂肪E.蛋白质解析:解析 正常浆膜腔液无凝块,漏出液一般不易凝固或出现凝块;渗出液由于含有较多的纤维蛋白原和细菌,细胞破坏后释放凝血活酶,可自行凝固。37.浆膜腔积液呈棕色,常见疾病是(分数:3.00)A.结核B.肿瘤C.厌氧菌感染D.曲霉菌感染E.阿米巴脓肿破溃 解析:解析 阿米巴脓肿破溃进入浆膜腔时,积液呈棕色。38.胸腔积液标本呈黑色,常见的疾病是(分数:3.00)A.曲霉菌感染 B.肿瘤破溃C.厌氧菌感染D.隐球菌感染E.利杜原虫感染解析:解析 曲霉菌感染时的积液标本
30、可呈黑色。二、B 型题(总题数:2,分数:21.00) A.黄褐色便 B.柏油样便 C.白陶土色便 D.蛋花样便 E.米泔样便(分数:12.00)霍乱A.B.C.D.E. 解析:(2).乳儿消化不良(分数:3.00)A.B.C.D. E.解析:(3).上消化道出血(分数:3.00)A.B. C.D.E.解析:(4).阻塞性黄疸(分数:3.00)A.B.C. D.E.解析:解析 霍乱时粪便呈白色米泔水样,内含黏液片块,量多而脓细胞少;婴幼儿消化不良时,粪便中有黄白色乳凝块或蛋花样便,提示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全;上消化道出血时,红细胞被胃肠液消化破坏,释放血红蛋白并进一步降解为血红素、卟啉和铁等产物
31、,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铁与肠内产生的硫化物结合呈硫化铁,使粪便呈柏油状;阻塞性黄疸时,总胆管因结石或肿瘤等完全阻塞,粪便中会因为无胆色素而呈白陶土色。 A.免疫学检查 B.化学检查或免疫学检查 C.理学和细胞学检查 D.病原生物学检查 E.显微镜检查(分数:9.00)(1).脑脊液第一管标本适合于(分数:3.00)A.B.C.D. E.解析:(2).脑脊液第二管标本适合于(分数:3.00)A.B. C.D.E.解析:(3).脑脊液第三管标本适合于(分数:3.00)A.B.C. D.E.解析:解析 腰椎穿刺成功后立即测定脑脊液压力,然后留取脑脊液标本于三个无菌试管中,每个试管12 毫升。第一管标本做病原生物学检查,第二管标本做化学检查或免疫学检查,第三管标本做理学和细胞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