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医学检验技术-1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5,分数:70.00)1.多发性骨髓瘤常不会出现下列哪一项异常(分数:2.00)A.血钙下降B.血磷正常或增加C.血肌酐增加D.血尿素氮增加E.酚红排泄试验异常2.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检查是(分数:2.00)A.血沉测定B.外周血涂片检查C.骨髓穿刺涂片形态学检查D.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测定E.细胞化学染色3.多发性骨髓瘤初诊诊断最常见和有意义的体征是(分数:2.00)A.严重贫血B.全身酸痛C.年龄 3540 岁以上不易解释的血沉显著加快D.肝、肾功能损伤E.骨折4.以下各
2、种血液疾病,哪种是不能达到临床治愈的(分数:2.00)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M3型C.浆细胞骨髓瘤D.白血病 M2型E.以上都不能缓解5.浆细胞性骨髓瘤的诊断要点是(分数:2.00)A.骨髓浆细胞增多30%B.高钙血症C.溶骨性病变D.肾功能损害E.肝脾肿大6.引起血小板增多的疾病是(分数:2.00)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心肌梗死或脑梗死C.ITPD.PNHE.SLE7.关于骨髓纤维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脾大B.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也可 Ph染色体阳性C.末梢血可出现幼红/粒细胞。D.早期 WBC增多E.骨髓穿刺常见干抽8.关于红细胞增多症下列说法
3、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男性 Hb170g/LB.随病情发展,肝脾肿大,以脾肿大为突出C.分为原发性的和继发性的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为原因未明的克隆性多能干细胞疾病E.骨髓穿刺偶有干抽现象9.下列哪一种现象暗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骨髓发生纤维化(分数:2.00)A.巨核细胞减少B.见泪滴状红细胞C.有核红细胞无或少见D.Ph染色体阳性E.BCR-ABL融合基因阳性10.引起血液黏滞度增高的疾病是(分数:2.00)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脾功能亢进C.类风湿性关节炎D.糖尿病E.痛风病11.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与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区别为 A.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多次30010 9/L B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外周血粒细胞 NAP积分正常 C.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外周血粒细胞 NAP积分增高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正常 E.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分数:2.00)A.B.C.D.E.12.泪滴形红细胞常见于以下哪种疾病(分数:2.00)A.巨幼细胞性贫血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C.缺铁性贫血D.骨髓纤维化E.地中海贫血13.不属于淋巴细胞恶性疾病的是(分数:2.00)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幼淋巴细胞白血病C.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D.非霍奇金淋巴瘤E.霍奇金淋巴瘤14.下列哪种说法符合恶性组织细胞病(分数:2.00)A.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B.女性多于男性C.主要临床表
5、现为进行性黄疸D.是一种淋巴细胞系统的恶性疾病E.病程常大于一年15.下列哪一项是恶性组织细胞病的最重要临床特征(分数:2.00)A.贫血B.骨质疏松C.皮下结节D.进行性衰竭E.持续高热16.对恶性组织细胞病具有重要意义的细胞是(分数:2.00)A.淋巴样组织细胞B.单核样组织细胞C.吞噬性组织细胞D.多核巨细胞E.幼稚细胞17.下列哪一项的论述是正确的(分数:2.00)A.霍奇金病患者外周血均可找到 R-S细胞B.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均可检出骨髓瘤细胞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均有幼稚粒细胞出现D.恶性组织细胞病患者外周血均检出多核巨细胞E.以上都不正确18.下列哪一项是恶性组织细胞
6、病的最重要特征(分数:2.00)A.骨髓涂片见到形态异常的组织细胞B.全血细胞减少C.血涂片找到不典型的单核细胞D.起病急,高热,衰竭和进行性贫血E.以上都不正确19.发病急骤、病势凶险,死亡率高的疾病是(分数:2.00)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霍奇金淋巴瘤C.恶性组织细胞病D.再生障碍性贫血E.CML20.恶性组织细胞病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缺乏特异性,除做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外,还应做以下哪些检查减少误诊(分数:2.00)A.免疫表型检查B.病理学检查C.染色体检查D.细胞化学染色E.以上都需要21.恶性组织细胞病的异常组织细胞分为哪几种类型(分数:2.00)A.恶性组织细胞、多核巨组织细胞
7、B.淋巴样组织细胞C.单核样组织细胞D.吞噬性组织细胞E.以上 5种类型均有22.现已明确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下列哪种病毒引起的(分数:2.00)A.EB病毒B.疱疹病毒C.流感病毒D.肝炎病毒E.以上都不正确23.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自细胞数持续至少于 A.4.0109/L B.3.8109/L C.3.5109/L D.2.0109/L E.3.0109/L(分数:2.00)A.B.C.D.E.24.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首选的细胞化学染色为(分数:2.00)A.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B.过氧化物酶染色C.非特异性酶酶染色D.PAS反应E.BS染色25.型异型
8、淋巴细胞是指哪种细胞(分数:2.00)A.浆细胞型B.单核细胞样型C.幼淋巴细胞样型D.原淋巴细胞样型E.不能分类型26.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中异型淋巴细胞常在(分数:2.00)A.5%9%B.10%20%C.21%30%D.31%40%E.41%50%27.临床上类白血病反应,以哪一种最常见(分数:2.00)A.中性粒细胞型B.淋巴细胞型C.单核细胞型D.嗜酸性粒细胞型E.浆细胞型28.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血清中存在的嗜异性抗体属于下列哪一项(分数:2.00)A.IgGB.IgAC.IgMD.IgEE.IgD29.肾上腺素试验是反映粒细胞的(分数:2.00)A.分布情况B.储备情况C.
9、破坏情况D.消耗情况E.生成情况30.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周血细胞的特点为(分数:2.00)A.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B.单核细胞增多C.异型淋巴细胞增多D.幼稚淋巴细胞增多E.出现幼稚单核细胞31.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的诱因有(分数:2.00)A.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髓损伤B.外循环粒细胞分布异常C.外周血粒细胞消耗、破坏过多D.细胞成熟障碍E.以上都有32.类白血病反应分型有 7种,其中以哪种最多见(分数:2.00)A.淋巴细胞型B.中性粒细胞型C.单核细胞型D.嗜酸性粒细胞型E.红白血病型3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常见表现一般不包括(分数:2.00)A.淋巴结肿大B.发热C.咽峡炎D.
10、皮疹E.肝脾肿大34.对于类白血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类白血病的致病原因以感染和恶性肿瘤多见B.类白血病血象类似白血病C.类白血病骨髓象类似白血病D.类白血病预后好E.原发疾病解除后,类白血病反应迅速自然恢复3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实验室特点是(分数:2.00)A.EBV抗体阴性B.外周血中无异形淋巴细胞C.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D.骨髓中单核细胞明显增加E.骨髓象中可见异形淋巴细胞,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增多二、A2 型题(总题数:8,分数:16.00)36.病人因不明原因发热,脾脏进行性肿大,骨关节疼痛入院,经检查骨髓中原粒细胞20%,原粒+早幼粒30%,此时应考虑下列哪种疾
11、病(分数:2.00)A.脾脏功能亢进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M2型D.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E.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变37.患者男性,50 岁,脾大 8cm,血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疑诊多毛细胞白血病,确诊首选的组织化学检查(分数:2.00)A.糖原染色B.非特异性酯酶染色C.酸性磷酸酶染色D.酸性磷酸酶加 L-酒石酸染色E.以上都不正确38.患者男性,60 岁,全血细胞减少,脾肋下 1cm,骨髓增生活跃,原始粒细胞 0.08,早幼粒细胞 0.10,环状铁粒幼红细胞 0.05,最大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再生障碍性贫血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
12、S)D.粒细胞缺乏症E.以上都不正确39.患者女性,29 岁,高热伴进行性贫血,衰竭 2周,肝胁下 3cm,脾肋下 7cm,浅表淋巴结肿大,巩膜黄染,Hb 60g/L,白细胞 2.310 9 /L,血小板 5010 9 /L,骨髓增生活跃,粒、红、巨核系大致正常,见到 5%异常巨大,细胞形态极为畸形,呈镜影核,核仁大而畸形,胞浆中有吞噬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哪一种疾病(分数:2.00)A.骨髓转移癌B.尼曼-匹克病C.恶性组织细胞病D.霍奇金病E.以上都不正确40.患者男性,60 岁,贫血伴逐渐加剧的腰痛半年余,肝、脾不大,Hb 85g/L,白细胞 3.610 9 /L,血小
13、板 8010 9 /L,血沉 120mm/h,尿蛋白(+),BUN 15mmol/L,总蛋白 90g/L,白蛋白 15g/L,球蛋白75g/L,IgG 32g/L,IgA 3.6g/L,蛋白电泳在 2 区出现一异常的球蛋白峰,骨髓中异常浆细胞占 32%,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哪一种疾病(分数:2.00)A.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B.浆细胞白血病C.多发性骨髓瘤D.尿毒症E.急淋41.患者男性,43 岁,自诉乏力,贫血半年余,门诊检查肝脾不大,血象:Hb 102g/L,WBC 28.010 9 /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39,淋巴细胞 0.11,单核细胞 0.01,浆细胞 0.49,血小板 120
14、10 9 /L;外周血涂片细胞免疫化学 CD38染色阳性,CD41 和 MPO阴性;血清蛋白电泳无 M蛋白,尿轻链检查稍高,骨髓检查浆细胞57%,幼浆细胞 10%。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哪种疾病(分数:2.00)A.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B.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C.多发性骨髓瘤D.类白血病反应E.痛风病42.某患者,女,49 岁,皮肤、面部紫红,并且伴有头晕、皮肤瘙痒,无心肺疾病史。检查结果:脾肋下3cm,肝肋下 1cm,血红蛋白 182g/L,白细胞 1510 9 /L,血小板 42610 9 /L。首先考虑下列哪一种疾病(分数:2.00)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C.继发性血小板增
15、多症D.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43.某患者,女,52 岁,脾肿大,体检时外周血出现幼稚粒细胞和幼稚红细胞,并多见泪滴样红细胞,白细胞 2310 9 /L,血小板计数 37010 9 /L,首先考虑以下哪种疾病(分数:2.00)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原发性骨髓纤维化C.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D.溶血性贫血E.类白血病反应三、B 型题(总题数:2,分数:14.00) A.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 B.经飞沫传播 C.确诊依靠骨髓细胞学检查 D.经血传播 E.单核-吞噬细胞良性增生性疾病(分数:4.00)(1).CML加速期(分数:2.00)A.B.C.D.E.(2).多发性骨髓瘤
16、(分数:2.00)A.B.C.D.E. A.NAP积分明显增高 B.NAP积分明显减低 C.骨髓穿刺常见干抽 D.外周血有异型淋巴细胞 E.血沉明显增快(分数:10.00)(1).类白血病反应(分数:2.00)A.B.C.D.E.(2).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分数:2.00)A.B.C.D.E.(3).骨髓纤维化(分数:2.00)A.B.C.D.E.(4).多发性骨髓瘤(分数:2.00)A.B.C.D.E.(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分数:2.00)A.B.C.D.E.临床医学检验技术-18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5,分数:70.00)1
17、.多发性骨髓瘤常不会出现下列哪一项异常(分数:2.00)A.血钙下降 B.血磷正常或增加C.血肌酐增加D.血尿素氮增加E.酚红排泄试验异常解析:解析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生化检验可见:血钙常升高,可达 12%16%,血磷一般正常。当肾功能不全时,血磷常因排出受阻而升高。碱性磷酸酶可正常、降低或升高。故选择 A选项。2.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检查是(分数:2.00)A.血沉测定B.外周血涂片检查C.骨髓穿刺涂片形态学检查 D.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测定E.细胞化学染色解析:解析 多发性骨髓瘤是骨髓内单一浆细胞株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骨髓内的异常浆细胞即骨髓瘤细胞,骨髓穿刺涂片形态学检查
18、发现骨髓瘤细胞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3.多发性骨髓瘤初诊诊断最常见和有意义的体征是(分数:2.00)A.严重贫血B.全身酸痛C.年龄 3540 岁以上不易解释的血沉显著加快 D.肝、肾功能损伤E.骨折解析:解析 多发性骨髓瘤初诊诊断比较有价值的体征是:年龄 35岁以上不易解释的血沉显著加快,骨质破坏,血浆球蛋白增高和外周血细胞减少等。年龄 3540 岁以上不易解释的血沉显著加快,可作为基层医疗单位最常见和有意义的异常进行评估。4.以下各种血液疾病,哪种是不能达到临床治愈的(分数:2.00)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M3型C.浆细胞骨髓瘤 D.白血病 M2型E.
19、以上都不能缓解解析:解析 浆细胞性骨髓瘤通常是不能治愈的疾病,中位生存期 3年,10%的患者生存期 10年。患者常死于肿瘤进展、骨髓衰竭、感染或疾病进展为 MDS。5.浆细胞性骨髓瘤的诊断要点是(分数:2.00)A.骨髓浆细胞增多30% B.高钙血症C.溶骨性病变D.肾功能损害E.肝脾肿大解析:解析 浆细胞肿瘤的诊断主要标准是:骨髓中浆细胞增多30%;组织活检证实为浆细胞瘤。M 蛋白:血清 IgG35g/L,或尿 B-J蛋白1g/24h。6.引起血小板增多的疾病是(分数:2.00)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B.心肌梗死或脑梗死C.ITPD.PNHE.SLE解析:解析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象检查中可见
20、血小板增多,其余选项中的疾病未见。7.关于骨髓纤维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脾大B.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也可 Ph染色体阳性 C.末梢血可出现幼红/粒细胞。D.早期 WBC增多E.骨髓穿刺常见干抽解析:解析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染色体检查约半数患者 C组呈三倍体,但未见到 Ph染色体。8.关于红细胞增多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男性 Hb170g/L B.随病情发展,肝脾肿大,以脾肿大为突出C.分为原发性的和继发性的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为原因未明的克隆性多能干细胞疾病E.骨髓穿刺偶有干抽现象解析:解析 红细胞增多症男性 Hb180g/L。9.下列哪一种现象暗示慢性粒细
21、胞白血病(CML)骨髓发生纤维化(分数:2.00)A.巨核细胞减少B.见泪滴状红细胞 C.有核红细胞无或少见D.Ph染色体阳性E.BCR-ABL融合基因阳性解析:解析 骨髓发生纤维化血象中可见泪滴状红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则不可见泪滴状红细胞。10.引起血液黏滞度增高的疾病是(分数:2.00)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B.脾功能亢进C.类风湿性关节炎D.糖尿病E.痛风病解析:解析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红细胞容量增加,血液比重增加,导致血液流动缓慢淤滞,组织缺氧,血流变检查可见血液黏滞度增高。11.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与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区别为 A.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多次30010 9/L B.真性红细
22、胞增多症外周血粒细胞 NAP积分正常 C.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外周血粒细胞 NAP积分增高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正常 E.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多次30010 9 /L,NAP 积分100,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与巨核细胞系均增生,尤以红细胞为主。12.泪滴形红细胞常见于以下哪种疾病(分数:2.00)A.巨幼细胞性贫血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C.缺铁性贫血D.骨髓纤维化 E.地中海贫血解析:解析 骨髓纤维化外周血出现泪滴样红细胞、幼红细胞、巨大血小板是本病特征之一。13.不属于淋巴细胞恶性疾病的
23、是(分数:2.00)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幼淋巴细胞白血病C.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D.非霍奇金淋巴瘤E.霍奇金淋巴瘤解析:解析 恶性组织细胞病是异常组织细胞增生所致的恶性疾病,在病理上表现有异常组织细胞浸润,常累及多个脏器。14.下列哪种说法符合恶性组织细胞病(分数:2.00)A.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 B.女性多于男性C.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黄疸D.是一种淋巴细胞系统的恶性疾病E.病程常大于一年解析:解析 恶性组织细胞病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特点是肝、脾、淋巴结、骨髓等器官和组织中出现形态异常的恶性组织细胞的灶性增生,常伴有明显的吞噬血细胞现象。其临床起病急骤,
24、以高热,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出血,黄疸和进行性衰竭为主要特征。病程较短,多在半年内死亡。男女患者之比为 3:1。15.下列哪一项是恶性组织细胞病的最重要临床特征(分数:2.00)A.贫血B.骨质疏松C.皮下结节D.进行性衰竭 E.持续高热解析:解析 恶性组织细胞病临床起病急骤,以高热,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出血,黄疸和进行性衰竭为主要特征。16.对恶性组织细胞病具有重要意义的细胞是(分数:2.00)A.淋巴样组织细胞B.单核样组织细胞C.吞噬性组织细胞D.多核巨细胞 E.幼稚细胞解析:解析 恶性组织细胞病是异常组织细胞增生所致的恶性疾病,恶性组织细胞的形态学特
25、征可分为5个类型,其中多核巨细胞型细胞较少见,对诊断有重要意义。17.下列哪一项的论述是正确的(分数:2.00)A.霍奇金病患者外周血均可找到 R-S细胞B.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均可检出骨髓瘤细胞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均有幼稚粒细胞出现 D.恶性组织细胞病患者外周血均检出多核巨细胞E.以上都不正确解析:解析 霍奇金病患者外周血可找到 R-S细胞,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可检出骨髓瘤细胞,恶性组织细胞病患者外周血可检出多核巨细胞,恶性组织细胞病患者外周血可检出多核巨细胞,但不是均可。只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均有幼稚粒细胞出现。18.下列哪一项是恶性组织细胞病的最重要特征(分数:2.
26、00)A.骨髓涂片见到形态异常的组织细胞 B.全血细胞减少C.血涂片找到不典型的单核细胞D.起病急,高热,衰竭和进行性贫血E.以上都不正确解析:解析 恶性组织细胞病是异常组织细胞增生所致的恶性疾病,骨髓涂片见到形态异常的组织细胞是恶性组织细胞病的最重要特征。19.发病急骤、病势凶险,死亡率高的疾病是(分数:2.00)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霍奇金淋巴瘤C.恶性组织细胞病 D.再生障碍性贫血E.CML解析:解析 恶性组织细胞病起病急骤、病势凶险,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缺乏特异性,易导致误诊,如不能及时治疗,进展迅速,100%死亡。20.恶性组织细胞病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缺乏特异性,除做骨髓细胞形态
27、学检查外,还应做以下哪些检查减少误诊(分数:2.00)A.免疫表型检查B.病理学检查C.染色体检查D.细胞化学染色E.以上都需要 解析:解析 恶性组织细胞病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缺乏特异性,除做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外,还应做免疫表型检查、病理学检查、细胞化学染色、染色体检查以减少误诊。21.恶性组织细胞病的异常组织细胞分为哪几种类型(分数:2.00)A.恶性组织细胞、多核巨组织细胞B.淋巴样组织细胞C.单核样组织细胞D.吞噬性组织细胞E.以上 5种类型均有 解析:解析 恶性组织细胞病的异常组织细胞根据其形态特点分为 5种:恶性组织细胞、多核巨组织细胞、淋巴样组织细胞、单核样组织细胞、吞噬样组织细胞。
28、目前认为以恶性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组织细胞诊断意义较大。22.现已明确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下列哪种病毒引起的(分数:2.00)A.EB病毒 B.疱疹病毒C.流感病毒D.肝炎病毒E.以上都不正确解析:解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急性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性疾病,EB 病毒为本病的病原。23.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自细胞数持续至少于 A.4.0109/L B.3.8109/L C.3.5109/L D.2.0109/L E.3.0109/L(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 4.010 9 /L。由于白细胞是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因而白细胞减
29、少症亦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4.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首选的细胞化学染色为(分数:2.00)A.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B.过氧化物酶染色C.非特异性酶酶染色D.PAS反应E.BS染色解析:解析 NAP 主要存在于成熟粒细胞,故呈阳性反应,其他细胞基本呈阴性。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阴性,类白血病反应阳性。25.型异型淋巴细胞是指哪种细胞(分数:2.00)A.浆细胞型B.单核细胞样型C.幼淋巴细胞样型 D.原淋巴细胞样型E.不能分类型解析:解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异型淋巴细胞可分为型、型和型。其中型为幼稚型或幼淋巴细胞样型。26.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30、症血中异型淋巴细胞常在(分数:2.00)A.5%9%B.10%20% C.21%30%D.31%40%E.41%50%解析:解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中异型淋巴细胞常在 10%20%。27.临床上类白血病反应,以哪一种最常见(分数:2.00)A.中性粒细胞型 B.淋巴细胞型C.单核细胞型D.嗜酸性粒细胞型E.浆细胞型解析:解析 类白血病分为中性粒细胞型、淋巴细胞型、单核细胞型及嗜酸性粒细胞型。其中以中性粒细胞型最为常见。28.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血清中存在的嗜异性抗体属于下列哪一项(分数:2.00)A.IgGB.IgAC.IgM D.IgEE.IgD解析:解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
31、血清中存在的嗜异性抗体属于 IgM,能使绵羊和马的红细胞凝集,故又称嗜异性凝集素。29.肾上腺素试验是反映粒细胞的(分数:2.00)A.分布情况 B.储备情况C.破坏情况D.消耗情况E.生成情况解析:解析 肾上腺素试验是反映粒细胞的分布情况,对粒细胞边缘池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30.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周血细胞的特点为(分数:2.00)A.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B.单核细胞增多C.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D.幼稚淋巴细胞增多E.出现幼稚单核细胞解析:解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周血涂片检查早期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生为主,以后淋巴细胞增多,占 60%97%,并伴有异型淋巴细胞。一般异型淋巴细胞10%具有诊
32、断意义。31.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的诱因有(分数:2.00)A.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髓损伤B.外循环粒细胞分布异常C.外周血粒细胞消耗、破坏过多D.细胞成熟障碍E.以上都有 解析:解析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的诱因包括:骨髓损伤、周围循环粒细胞分布异常、血管外组织内的粒细胞需求增加、消耗及破坏加速。32.类白血病反应分型有 7种,其中以哪种最多见(分数:2.00)A.淋巴细胞型B.中性粒细胞型 C.单核细胞型D.嗜酸性粒细胞型E.红白血病型解析:解析 类白血病反应分型有 7种,包括粒细胞型、淋巴细胞型、单核细胞型、红白血病型、嗜酸性粒细胞型、浆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其中以中性粒细胞型最多见
33、。3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常见表现一般不包括(分数:2.00)A.淋巴结肿大B.发热C.咽峡炎D.皮疹E.肝脾肿大 解析:解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简称传单,是由 EB病毒(EBV)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淋巴细胞良性增生的传染病,又称腺性热。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咽炎型、发热型、淋巴结肿大型、肺炎型、肝炎型、胃肠型、皮疹型、伤寒型、疟疾型、脑炎型、心脏性、生殖腺型以及腮腺炎型等。34.对于类白血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类白血病的致病原因以感染和恶性肿瘤多见B.类白血病血象类似白血病C.类白血病骨髓象类似白血病 D.类白血病预后好E.原发疾病解除后,类白血病反应迅速自然恢
34、复解析:解析 类白血病反应指机体受某些疾病或外界因素激发后,造血组织出现的一种异常反应,其血象类似白血病但非白血病(骨髓象与白血病不同),故称类白血病反应。根据白细胞数量分为白细胞增多型和白细胞减少型;根据病情的急缓分为急性与慢性两型;根据细胞的类型分为中性粒细胞型(此型最常见)、嗜酸性粒细胞型、淋巴细胞型和单核细胞型。3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实验室特点是(分数:2.00)A.EBV抗体阴性B.外周血中无异形淋巴细胞C.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 D.骨髓中单核细胞明显增加E.骨髓象中可见异形淋巴细胞,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增多解析:解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血清中可存在嗜异性抗体,阳性反应在起病
35、后 12 周出现,第23 周凝集素滴定度最高,一般能在体内保持 36 个月或更长时间。二、A2 型题(总题数:8,分数:16.00)36.病人因不明原因发热,脾脏进行性肿大,骨关节疼痛入院,经检查骨髓中原粒细胞20%,原粒+早幼粒30%,此时应考虑下列哪种疾病(分数:2.00)A.脾脏功能亢进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M2型D.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E.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变 解析:解析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加速期的外周血及骨髓原粒细胞20%。37.患者男性,50 岁,脾大 8cm,血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疑诊多毛细胞白血病,确诊首选的组织化学检查(分数:2.00)A.糖原染色B
36、.非特异性酯酶染色C.酸性磷酸酶染色D.酸性磷酸酶加 L-酒石酸染色 E.以上都不正确解析:解析 多毛细胞白血病具有特征性的染色是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不被左旋(L)酒石酸抑制(TRAP),阳性率达 41%100%。38.患者男性,60 岁,全血细胞减少,脾肋下 1cm,骨髓增生活跃,原始粒细胞 0.08,早幼粒细胞 0.10,环状铁粒幼红细胞 0.05,最大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再生障碍性贫血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D.粒细胞缺乏症E.以上都不正确解析:解析 此患者年龄较大,全血细胞减少,脾大不如白血病明显,原始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较粒细胞白血病
37、少,并有环状铁粒幼红细胞,符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特点。39.患者女性,29 岁,高热伴进行性贫血,衰竭 2周,肝胁下 3cm,脾肋下 7cm,浅表淋巴结肿大,巩膜黄染,Hb 60g/L,白细胞 2.310 9 /L,血小板 5010 9 /L,骨髓增生活跃,粒、红、巨核系大致正常,见到 5%异常巨大,细胞形态极为畸形,呈镜影核,核仁大而畸形,胞浆中有吞噬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哪一种疾病(分数:2.00)A.骨髓转移癌B.尼曼-匹克病C.恶性组织细胞病D.霍奇金病 E.以上都不正确解析:解析 异常巨大,细胞形态极为畸特,呈镜影核,核仁大而畸形,胞浆中有吞噬的红细胞和
38、血小板,符合 R-S细胞的特点,典型的 R-S细胞在霍奇金病的诊断上有重要意义。结合此患者的临床表现最可能的诊断是霍奇金病。40.患者男性,60 岁,贫血伴逐渐加剧的腰痛半年余,肝、脾不大,Hb 85g/L,白细胞 3.610 9 /L,血小板 8010 9 /L,血沉 120mm/h,尿蛋白(+),BUN 15mmol/L,总蛋白 90g/L,白蛋白 15g/L,球蛋白75g/L,IgG 32g/L,IgA 3.6g/L,蛋白电泳在 2 区出现一异常的球蛋白峰,骨髓中异常浆细胞占 32%,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哪一种疾病(分数:2.00)A.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B.浆细胞白血病C.多发性骨髓瘤
39、 D.尿毒症E.急淋解析:解析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中的浆细胞15%,并有异常浆细胞;血清中出现大量单克隆球蛋白IgG35g/L,IgA20g/L,IgD2.0g/L,IgE2.0g/L,IgM15g/L 或尿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1.0g/24h;血清蛋白电泳发现 M蛋白;血中大量单克隆球蛋白的存在可使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血沉明显加快。41.患者男性,43 岁,自诉乏力,贫血半年余,门诊检查肝脾不大,血象:Hb 102g/L,WBC 28.010 9 /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39,淋巴细胞 0.11,单核细胞 0.01,浆细胞 0.49,血小板 12010 9 /L;外周血涂片细胞免疫化
40、学 CD38染色阳性,CD41 和 MPO阴性;血清蛋白电泳无 M蛋白,尿轻链检查稍高,骨髓检查浆细胞57%,幼浆细胞 10%。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哪种疾病(分数:2.00)A.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 B.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C.多发性骨髓瘤D.类白血病反应E.痛风病解析:解析 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发病无浆细胞骨髓瘤等疾病,外周血和骨髓中浆细胞形态相对单一,常缺乏明显的异形性,M 蛋白血症、溶骨性损害和骨痛少见,呈进行性侵袭性,生存期短。成熟浆细胞为常见类型。42.某患者,女,49 岁,皮肤、面部紫红,并且伴有头晕、皮肤瘙痒,无心肺疾病史。检查结果:脾肋下3cm,肝肋下 1cm,血红蛋白 182g/
41、L,白细胞 1510 9 /L,血小板 42610 9 /L。首先考虑下列哪一种疾病(分数:2.00)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C.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D.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解析:解析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象:血液呈暗紫色,血红蛋白增高(180240g/L),血细胞比容增高,白细胞数量增多(1215)10 9 /L,少数患者可达 5010 9 /L,血小板增多可达(400500)10 9 /L。43.某患者,女,52 岁,脾肿大,体检时外周血出现幼稚粒细胞和幼稚红细胞,并多见泪滴样红细胞,白细胞 2310 9 /L,血小板计数 37010 9 /L,首先考虑以
42、下哪种疾病(分数:2.00)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C.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D.溶血性贫血E.类白血病反应解析:解析 骨髓纤维化外周血出现泪滴样红细胞、幼红细胞、巨大血小板是本病特征之一。三、B 型题(总题数:2,分数:14.00) A.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 B.经飞沫传播 C.确诊依靠骨髓细胞学检查 D.经血传播 E.单核-吞噬细胞良性增生性疾病(分数:4.00)(1).CML加速期(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可出现于 CML加速期。(2).多发性骨髓瘤(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骨髓穿刺检查对多发
43、性骨髓瘤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只有多部位、多次穿刺,才有助于诊断。 A.NAP积分明显增高 B.NAP积分明显减低 C.骨髓穿刺常见干抽 D.外周血有异型淋巴细胞 E.血沉明显增快(分数:10.00)(1).类白血病反应(分数:2.00)A. B.C.D.E.解析:(2).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分数:2.00)A.B. C.D.E.解析:(3).骨髓纤维化(分数:2.00)A.B.C. D.E.解析:(4).多发性骨髓瘤(分数:2.00)A.B.C.D.E. 解析:(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NAP 主要存在于成熟粒细胞,故呈阳性反应,其他细胞基本呈阴性。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阴性,类白血病反应阳性。骨髓纤维化骨髓穿刺常见干抽。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血沉明显加快。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血象淋巴细胞增多伴异型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