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医学检验技术-1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23741       资源大小:73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医学检验技术-15及答案解析.doc

    1、临床医学检验技术-1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5,分数:73.00)1.正常细胞性贫血首选的检查指标是(分数:2.00)A.网织红细胞B.血红蛋白C.血细胞比容D.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E.骨髓细胞形态2.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是(分数:2.00)A.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B.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C.血清铁正常,总铁结合力降低D.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正常E.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增高3.下列哪一项骨髓增生不是明显活跃(分数:2.00)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D.早幼粒细胞白血病E.真性红细

    2、胞增多症4.下列哪项不是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分数:2.00)A.多次妊娠和哺乳的妇女B.长期偏食C.药物或毒药的作用D.发育中的婴儿和青少年E.慢性失血5.下列疾病中,哪一种不属于增生性贫血(分数:2.00)A.缺铁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失血性贫血6.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发病的原因是(分数:2.00)A.红细胞破坏过多B.铁缺乏和铁利用障碍C.干细胞增殖分化障碍D.红细胞酶异常E.血红蛋白异常7.贫血患者血片示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血清铁饱和度 16%。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铁幼粒细胞贫血B.缺铁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巨幼细胞贫血E.自身

    3、免疫性溶血性贫血8.下列哪项是造血不需要的因素(分数:2.00)A铁B.维生素 B12C锌D.叶酸E.促红细胞生成素9.下列哪项不是溶血的实验诊断依据(分数:2.00)A.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B.骨髓红系增生明显活跃C.血清游离血红蛋白40mg/LD.尿胆原增高E.间接胆红素升高10.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缺铁性贫血的是(分数:2.00)A.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15%B.铁蛋白12g/LC.血清铁减低D.血清总铁结合力减低E.红细胞苍白区扩大11.红细胞形态偏小,中心淡染区扩大,受色浅淡,骨髓铁染色发现细胞内、外铁消失,为进一步确定贫血的病因,宜首选下列何项检查(分数:2.00)A.血清叶酸、维生素 B

    4、12测定B.Ham试验C.Coomb试验D.铁代谢检查E.红细胞寿命测定12.红细胞镰状变形试验用于诊断下列哪种疾病(分数:2.00)A.HbFB.HbSC.HbHD.HbEE.HbBArts13.下列会出现大红细胞的疾病是(分数:2.00)A.骨髓纤维化B.自身免疫性溶血C.缺铁性贫血D.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E.维生素 B12缺乏症14.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缺乏(分数:2.00)A.叶酸、铁蛋白B.铁蛋白、转铁蛋白C.叶酸、维生素 B12D.维生素 B12、转铁蛋白E.叶酸、转铁蛋白15.早期缺铁性贫血的形态学多为(分数:2.00)A.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B.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C.小

    5、细胞低色素性贫血D.大细胞性贫血E.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6.下列哪种疾病的外周血无幼稚粒细胞出现,肝脾不大(分数:2.00)A.急性白血病B.尼曼-匹克病C.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D.骨髓纤维化E.巨幼细胞贫血17.细胞外铁阴性,铁粒幼红细胞占 12%,此结果符合(分数:2.00)A.正常骨髓铁粒染色B.缺铁性贫血C.地中海贫血D.巨细胞性贫血E.铁粒幼细胞性贫血18.下列哪项不符合叶酸生理(分数:2.00)A.人体本身合成部分B.不耐热C.是 DNA合成的必需营养素D.存在于绿叶蔬菜、水果中E.正常人每天需要 200g19.下列哪项不是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依据(分数:2.00)A.网织红

    6、细胞减少B.血细胞减少C.一般无肝、脾、淋巴结肿大D.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E.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成熟障碍20.原位溶血的场所主要发生在(分数:2.00)A.肝脏B.脾脏C.骨髓D.血管内E.卵黄囊21.与巨幼细胞性贫血无关的是(分数:2.00)A.中性粒细胞核分叶增多B.中性粒细胞核左移C.MCV 112159flD.MCH 3249pgE.MCHC 0.320.3622.下列哪项缺乏时,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增高 A.Fe2+ B.叶酸 C.维生素 B12 D.氨基酸 E.Fe3+(分数:2.00)A.B.C.D.E.23.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最常出现于下列哪种疾病(分数:2.00)A.地中海细胞性

    7、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各种白血病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24.诊断急性白血病最有意义的外周血异常是 A.白细胞计数 2109/L B.白细胞计数 20109/L C.血小板少见 D.分叶核粒细胞89% E.原始细胞 27%(分数:2.00)A.B.C.D.E.25.下列哪项不是 B细胞的免疫标志(分数:2.00)A.CD10B.CD19C.CD64D.HLA-DRE.CD2226.以下哪项不符合白血病的特征(分数:2.00)A.白细胞有明显的质和量异常B.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肝、脾和淋巴结C.白血病细胞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D.白血病细胞可进入周围血液中E.骨髓象红系增生可受抑制27

    8、.确诊白血病的最重要手段(分数:2.00)A.外周血检查B.浆膜腔穿刺C.骨髓检查D.腰椎穿刺E.淋巴活检28.凡遇下列哪些情况可以不行骨髓检查确诊(分数:2.00)A.不明原因发热,有恶病质B.血友病C.血涂片中有幼稚细胞或可疑细胞D.血细胞原因不明减少或增多时E.不明原因的肝、脾、淋巴结肿大29.下列哪项不确切(分数:2.00)A.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和早期幼稚细胞显著增多B.急性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比正常人增高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可出现白血病“裂孔”现象D.急性白血病骨髓可见红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减少E.急性白血病可有胸骨压痛30.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分类的根据(分数:2.0

    9、0)A.白血病细胞的数量B.白血病细胞的类型C.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D.血红蛋白的浓度E.血小板的数量31.患者全血细胞减少,疑急性白血病或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哪项对白血病诊断最有意义(分数:2.00)A.某系原始+早幼(幼稚)细胞30%B.红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受抑制C.骨髓增生低下D.骨髓细胞以成熟淋巴细胞、浆细胞增生为主E.以上都不正确32.原始细胞 CD41阳性的急性白血病属 FAB分类的哪一种(分数:2.00)A.ALL-L2B.AML-M6C.AML-M3D.AML-M7E.AML-M433.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最易并发 DIC,主要原因为(分数:3.00)A.白血病合并感染B

    10、.白血病合并溶血C.白血病细胞浸润D.血中存在组织凝血活酶样促凝物质E.白细胞数太高34.Ph染色体常见于(分数:3.00)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35.急性白血病导致出血的原因是(分数:3.00)A.白血病细胞侵犯血管,导致血管破裂B.血小板生成减少和功能异常C.血小板破坏增加D.凝血因子合成减少E.纤溶系统活性亢进二、A2 型题(总题数:9,分数:27.00)36.男性,30 岁,诊断为慢性骨髓炎半年左右发现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血清铁8.95mol/L(50g/dl),总铁结合力 41.14mol/L(

    11、230g/dl);骨髓铁染色,外铁(+),铁粒幼细胞减少。其贫血诊断为(分数:3.00)A.缺铁性贫血B.慢性感染性贫血C.巨幼细胞贫血D.失血性贫血E.铁粒幼细胞贫血37.某男,32 岁,油漆工人,因面色苍白、心悸气短伴下肢反复出现瘀点 2年就诊。体检肝脾未及,红细胞 2.010 12 /L,血红蛋白 60g/L,白细胞 3.010 9 /L,血小板 3510 9 /L,网织红细胞0.4%,MCV89fl。下列哪项检查对诊断最有帮助(分数:3.00)A.Ham试验B.叶酸、维生素 B12测定C.心脏 B超D.肝脏 B超E.骨髓检查38.男性,14 岁,检查发现贫血貌。血红蛋白 95g/L,脾

    12、肋下 5cm可及,无自觉症状。网织红细胞计数7.8%;周围血片见较多靶形红细胞;血清铁 1250g/dl,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下列哪些检查在此病例应异常(分数:3.00)A.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B.Ham试验C.血红蛋白电泳及抗碱血红蛋白测定D.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E.Coomb试验39.某患者,面色苍白,鼻出血,皮肤有瘀斑。查体:中度贫血貌,脾肋下 2cm。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 2.510 9 /L,血小板 3210 9 /L,外周血白细胞涂片有核红细胞 2/100白细胞。哪种疾病诊断最不可能(分数:3.00)A.骨髓纤维化B.MDSC.急性白血病D.PNHE.AA40.女性

    13、,20 岁,头昏、乏力半年,近 2年来每次月经持续 78d,有血块。门诊检验:红细胞 3.010 12 /L,血红蛋白 65g/L,网织红细胞 1.5%(0.015);血清铁蛋白 10g/L,血清叶酸 16ng/ml,维生素 B 12 600g/ml。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3.00)A.缺铁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C.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41.男性,28 岁,农民,头昏乏力半年有余。体检:除贫血貌外,可见反甲症。检验:外周血涂片示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中央淡染;血清铁 7.70mol/L(43g/dl),总铁结合力 76.97mol/L(430g/dl);粪便

    14、检查有钩虫卵。其贫血诊断为(分数:3.00)A.珠蛋白生成再生障碍性贫血B.慢性肾病C.缺铁性贫血D.慢性感染性贫血E.维生素 B6反应性贫血42.女性,45 岁,诊断为子宫肌瘤,缺铁性贫血。给予铁剂治疗后 Hb上升至 130g/L。为保证机体有足够的储存铁,需继续铁剂治疗。期间需选择下列哪项指标监测体内储存铁的变化(分数:3.00)A.血清铁B.转铁蛋白C.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D.总铁结合力E.铁蛋白43.某女,30 岁,乏力,四肢散在瘀斑,肝脾不大,血红蛋白 45g/L,红细胞 1.0610 12 /L,白细胞2.010 9 /L,中性粒细胞 32%,淋巴细胞 68%,血小板 2510 9

    15、/L,骨髓增生低下,巨核缺如。可能诊断为(分数:3.00)A.粒细胞减少症B.AAC.巨幼红细胞贫血D.急性白血病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44.男性,50 岁,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给予铁剂治疗,血红蛋白上升达 135g/L。为补充体内应有的铁储存量,需继续给予小剂量铁剂。下列何项实验室检查最能反映体内储存铁(分数:3.00)A.血清铁B.血清铁蛋白C.血清总铁结合力D.骨髓内铁粒幼细胞计数E.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测定临床医学检验技术-15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5,分数:73.00)1.正常细胞性贫血首选的检查指标是(分数:2.00)A.网织

    16、红细胞 B.血红蛋白C.血细胞比容D.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E.骨髓细胞形态解析:解析 正常细胞性贫血首选的检查指标是网织红细胞检查。2.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是(分数:2.00)A.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B.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 C.血清铁正常,总铁结合力降低D.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正常E.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增高解析:解析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储存铁耗尽而缺乏,又不能得到足够的补充,致使用于合成血红蛋白的铁不足所引起的贫血。总铁结合力是指血清(浆)中运铁蛋白全部与铁结合后铁的总量。因此,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3.下列哪一项骨髓增生不是明显活跃(分数

    17、:2.00)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 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D.早幼粒细胞白血病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解析:解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增生减低,造血组织与脂肪组织容积比降低。4.下列哪项不是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分数:2.00)A.多次妊娠和哺乳的妇女B.长期偏食C.药物或毒药的作用 D.发育中的婴儿和青少年E.慢性失血解析:解析 缺铁最主要的原因是铁摄入不足和铁丢失过多。5.下列疾病中,哪一种不属于增生性贫血(分数:2.00)A.缺铁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失血性贫血解析:解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因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所致的造血功

    18、能衰竭的综合征。骨髓象表现为造血增生减退。6.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发病的原因是(分数:2.00)A.红细胞破坏过多B.铁缺乏和铁利用障碍 C.干细胞增殖分化障碍D.红细胞酶异常E.血红蛋白异常解析:解析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发病的机制为铁缺乏和铁利用障碍。7.贫血患者血片示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血清铁饱和度 16%。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铁幼粒细胞贫血B.缺铁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D.巨幼细胞贫血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解析:解析 缺铁性贫血血象最主要的变化是红细胞形态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中心浅染区扩大,甚至呈环形。血清铁值在总铁结合力中所占的百分比称为运铁蛋白饱和度,缺铁性

    19、贫血时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8.下列哪项是造血不需要的因素(分数:2.00)A铁B.维生素 B12C锌 D.叶酸E.促红细胞生成素解析:解析 铁缺乏和铁利用障碍,叶酸或维生素 B 12 缺乏都是贫血的发病机制,因此三者都是造血需要的因素。9.下列哪项不是溶血的实验诊断依据(分数:2.00)A.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B.骨髓红系增生明显活跃C.血清游离血红蛋白40mg/L D.尿胆原增高E.间接胆红素升高解析:解析 溶血性贫血时血清游离血红蛋白增高(40mg/L),血管内溶血明显升高,血管外溶血轻度增高。10.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缺铁性贫血的是(分数:2.00)A.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15%B.铁蛋白12g

    20、/LC.血清铁减低D.血清总铁结合力减低 E.红细胞苍白区扩大解析:解析 血清中总转铁蛋白能与铁结合的能力称为血清总铁结合力,其在缺铁性贫血时增高。11.红细胞形态偏小,中心淡染区扩大,受色浅淡,骨髓铁染色发现细胞内、外铁消失,为进一步确定贫血的病因,宜首选下列何项检查(分数:2.00)A.血清叶酸、维生素 B12测定B.Ham试验C.Coomb试验D.铁代谢检查 E.红细胞寿命测定解析:解析 红细胞体积减小,中心淡染区扩大为缺铁性贫血的血象。铁染色与铁代谢的检查特点:骨髓铁染色示铁消失,铁粒幼细胞15%。血清铁蛋白14g/L,转铁蛋白饱和度15%,血清铁8.95mol/L,总铁结合力64.4

    21、4mol/L,红细胞游离原叶啉0.9mol/L。12.红细胞镰状变形试验用于诊断下列哪种疾病(分数:2.00)A.HbFB.HbS C.HbHD.HbEE.HbBArts解析:解析 镰状细胞贫血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HbS 在脱氧状态下,互相聚集,形成多聚体。纤维状多聚体排列方向与细胞膜平行,并与之紧密接触,当有足够的多聚体形成时,红细胞即由双面凹盘状变成镰刀形,此过程称“镰变”。镰状细胞贫血红细胞镰变形试验阳性。13.下列会出现大红细胞的疾病是(分数:2.00)A.骨髓纤维化B.自身免疫性溶血C.缺铁性贫血D.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E.维生素 B12缺乏症 解析:解析 维生素 B 12 缺乏

    22、症可使患者患巨幼细胞贫血,血象呈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形态明显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可见巨红细胞。14.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缺乏(分数:2.00)A.叶酸、铁蛋白B.铁蛋白、转铁蛋白C.叶酸、维生素 B12 D.维生素 B12、转铁蛋白E.叶酸、转铁蛋白解析:解析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血象与骨髓象的特点为叶酸、维生素 B 12 缺乏症。15.早期缺铁性贫血的形态学多为(分数:2.00)A.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B.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D.大细胞性贫血E.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解析:解析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慢性渐进性缺铁的发展结果。缺铁性贫血的早期多为正常细胞性贫血。16.

    23、下列哪种疾病的外周血无幼稚粒细胞出现,肝脾不大(分数:2.00)A.急性白血病B.尼曼-匹克病C.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D.骨髓纤维化E.巨幼细胞贫血解析:解析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特征是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微环境功能障碍,造血红髓被脂肪替代,导致全血细胞减少,进行性贫血、出血和感染,而肝、脾、淋巴结不肿大。17.细胞外铁阴性,铁粒幼红细胞占 12%,此结果符合(分数:2.00)A.正常骨髓铁粒染色B.缺铁性贫血 C.地中海贫血D.巨细胞性贫血E.铁粒幼细胞性贫血解析:解析 缺铁性贫血诊断之一: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阴性,细胞内铁含铁粒幼红细胞15%。18.下列哪项不符合叶酸生理(分数:2.

    24、00)A.人体本身合成部分 B.不耐热C.是 DNA合成的必需营养素D.存在于绿叶蔬菜、水果中E.正常人每天需要 200g解析:解析 叶酸的生物活性形式为四氢叶酸,直接影响核酸的合成及氨基酸代谢,对细胞分裂、增殖和组织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类食品中,尤以酵母、肝及绿叶蔬菜中含量比较多。叶酸作为体内生化反应中一碳单位转移酶系的辅酶,不耐热;叶酸和维生素 B 12 与 DNA的合成及红细胞的生成密切相关。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当机体缺乏叶酸时,某些氨基酸互变受阻,嘌呤、嘧啶的形成不能正常进行,造成 DNA的合成受阻,从而使细胞核中 DNA含量减少,血细胞的分裂和成熟发生障碍,导致巨

    25、幼红细胞性贫血。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之一。19.下列哪项不是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依据(分数:2.00)A.网织红细胞减少B.血细胞减少C.一般无肝、脾、淋巴结肿大D.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E.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成熟障碍 解析:解析 诊断原发性再障,必须具备下列标准:外周全血细胞减少,伴有相应的临床症状;无明显的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网织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数值;骨髓象呈有核细胞增生低下,涂片含脂肪滴增多,如骨髓增生良好者,至少显示一部分造血细胞成分减少,尤其是巨核细胞的减少或消失。20.原位溶血的场所主要发生在(分数:2.00)A.肝脏B.脾脏C.骨髓 D.血管内E.卵黄囊解析:解析 溶血性贫血是由

    26、于红细胞的破坏过速、过多,超过造血补偿能力时所发生的一种贫血。根据溶血发生在主要场所的不同,可相对地分为:血管内溶血;血管外溶血。血管外溶血即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主要是脾脏破坏红细胞。如果幼红细胞直接在骨髓内被破坏,称为原位溶血或无效性红细胞生成,这也是一种血管外溶血,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21.与巨幼细胞性贫血无关的是(分数:2.00)A.中性粒细胞核分叶增多B.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C.MCV 112159flD.MCH 3249pgE.MCHC 0.320.36解析:解析 确定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依据血细胞形态学特点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周围血象最突出表现为大卵圆形红细胞

    27、增多和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MCV 常大于 100fl,MCH 常大于 32pg。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具有特征性,当血中 5叶以上的中性粒细胞超过 3,或找到 6叶以上的中性粒细胞,或计算100个中性粒细胞的核叶平均数超过 3.5,或 5叶以上和 4叶以下中性粒细胞的比率超过 0.17,均具有诊断价值。22.下列哪项缺乏时,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增高 A.Fe2+ B.叶酸 C.维生素 B12 D.氨基酸 E.Fe3+(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缺铁性贫血中,由于铁的缺乏,原卟啉不能与之结合为血红素,因此以游离方式积聚在红细胞中。红细胞游离原卟啉0.9mol/L(全血)。2

    28、3.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最常出现于下列哪种疾病(分数:2.00)A.地中海细胞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各种白血病 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解析:解析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常见于各种急、慢性白血病。24.诊断急性白血病最有意义的外周血异常是 A.白细胞计数 2109/L B.白细胞计数 20109/L C.血小板少见 D.分叶核粒细胞89% E.原始细胞 27%(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大多数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出现较多的原始及幼稚细胞。25.下列哪项不是 B细胞的免疫标志(分数:2.00)A.CD10B.CD19C.CD64 D.HLA-DRE.CD22解

    29、析:解析 B 细胞分化抗原有 CD10、CD19、CD20、CD21 和 CD22;而 HLA-DR属非特异性抗原,它可表达于干细胞、祖细胞各分化阶段的 B细胞及激活的 T细胞。另外 CD11b、CD31-CD36、CD64、CD68 等是粒-单核细胞共有的标记。26.以下哪项不符合白血病的特征(分数:2.00)A.白细胞有明显的质和量异常B.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肝、脾和淋巴结C.白血病细胞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D.白血病细胞可进入周围血液中E.骨髓象红系增生可受抑制解析:解析 白血病可有多种浸润表现,多见骨关节疼痛,较明显的肝、脾、淋巴结肿大,甚至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的表现。27.确诊白血病的最重

    30、要手段(分数:2.00)A.外周血检查B.浆膜腔穿刺C.骨髓检查 D.腰椎穿刺E.淋巴活检解析:解析 骨髓象是诊断急性白血病的主要依据。28.凡遇下列哪些情况可以不行骨髓检查确诊(分数:2.00)A.不明原因发热,有恶病质B.血友病 C.血涂片中有幼稚细胞或可疑细胞D.血细胞原因不明减少或增多时E.不明原因的肝、脾、淋巴结肿大解析:解析 血友病是一组因遗传性因子和基因缺陷、基因突变、基因缺失、基因插入等导致激活凝血酶原酶的功能发生障碍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凝血试验是诊断和鉴别本类疾病的重要方法,另外,血友病患者不易行有创伤性的检查,容易引起出血。29.下列哪项不确切(分数:2.00)A.急性白血

    31、病,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和早期幼稚细胞显著增多B.急性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比正常人增高 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可出现白血病“裂孔”现象D.急性白血病骨髓可见红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减少E.急性白血病可有胸骨压痛解析:解析 大多数患者的白细胞数增多;部分患者白细胞数正常或减少。30.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分类的根据(分数:2.00)A.白血病细胞的数量B.白血病细胞的类型C.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 D.血红蛋白的浓度E.血小板的数量解析:解析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病,其特点为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分化成熟障碍,并伴有凋亡减少。细胞成熟障碍可阻滞在不同阶段,阻滞发生在

    32、较早阶段称为急性白血病,阻滞发生在较晚阶段称为慢性白血病。即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的分类根据是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31.患者全血细胞减少,疑急性白血病或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哪项对白血病诊断最有意义(分数:2.00)A.某系原始+早幼(幼稚)细胞30% B.红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受抑制C.骨髓增生低下D.骨髓细胞以成熟淋巴细胞、浆细胞增生为主E.以上都不正确解析:解析 骨髓象是诊断急性白血病的主要依据。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骨髓原始细胞30%,少数病例骨髓增生低下,但白血病性原始细胞仍30%。32.原始细胞 CD41阳性的急性白血病属 FAB分类的哪一种(分数:2.00)A.ALL-L2B

    33、.AML-M6C.AML-M3D.AML-M7 E.AML-M4解析:解析 CD41 为巨核细胞系分化发育过程中特异性标记,而根据中国急性白血病分型标准,巨核细胞白血病归于 M7亚型。33.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最易并发 DIC,主要原因为(分数:3.00)A.白血病合并感染B.白血病合并溶血C.白血病细胞浸润D.血中存在组织凝血活酶样促凝物质 E.白细胞数太高解析:解析 异常的早幼粒细胞的颗粒含有组织凝血活酶样促凝物质,易并发 DIC,常发生在大剂量化疗后。34.Ph染色体常见于(分数:3.00)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急

    34、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解析:解析 Ph 染色体(费城 1号染色体):Nowell 及 Hungerford于 1960年发现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血中有一个小于 g组的染色体,由于首先在美国费城(Philadelphia)发现,故命名为 Ph染色体。Ph的重要临床意义在于:大约 95%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病例都是 Ph阳性,因此它可以作为诊断的依据,也可以用以区别临床上相似、但 Ph为阴性的其他血液病(如骨髓纤维化等)。35.急性白血病导致出血的原因是(分数:3.00)A.白血病细胞侵犯血管,导致血管破裂B.血小板生成减少和功能异常 C.血小板破坏增加D.凝血因子合成减少E.纤溶系统活性亢进

    35、解析:解析 白血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血小板减少,功能异常。二、A2 型题(总题数:9,分数:27.00)36.男性,30 岁,诊断为慢性骨髓炎半年左右发现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血清铁8.95mol/L(50g/dl),总铁结合力 41.14mol/L(230g/dl);骨髓铁染色,外铁(+),铁粒幼细胞减少。其贫血诊断为(分数:3.00)A.缺铁性贫血B.慢性感染性贫血 C.巨幼细胞贫血D.失血性贫血E.铁粒幼细胞贫血解析:解析 此患者虽然存在小细胞低色素性的血象表现和血清铁减低的情况,但总铁结合力不高,骨髓铁染色,外铁(+),不支持缺铁性贫血,患者慢性骨髓炎半年可考虑慢性感染性贫血。37.某

    36、男,32 岁,油漆工人,因面色苍白、心悸气短伴下肢反复出现瘀点 2年就诊。体检肝脾未及,红细胞 2.010 12 /L,血红蛋白 60g/L,白细胞 3.010 9 /L,血小板 3510 9 /L,网织红细胞0.4%,MCV89fl。下列哪项检查对诊断最有帮助(分数:3.00)A.Ham试验B.叶酸、维生素 B12测定C.心脏 B超D.肝脏 B超E.骨髓检查 解析:解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象:正细胞、正色素贫血,网织红细胞减低,三个细胞系减少,要确诊需要进一步做骨髓检查。38.男性,14 岁,检查发现贫血貌。血红蛋白 95g/L,脾肋下 5cm可及,无自觉症状。网织红细胞计数7.8%;周围血片

    37、见较多靶形红细胞;血清铁 1250g/dl,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下列哪些检查在此病例应异常(分数:3.00)A.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B.Ham试验C.血红蛋白电泳及抗碱血红蛋白测定 D.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E.Coomb试验解析:解析 此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可考虑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血红蛋白电泳及抗碱血红蛋白测定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时可出现异常的结果。39.某患者,面色苍白,鼻出血,皮肤有瘀斑。查体:中度贫血貌,脾肋下 2cm。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 2.510 9 /L,血小板 3210 9 /L,外周血白细胞涂片有核红细胞 2/100白细胞。哪种疾病诊断最不可能(分数:3.

    38、00)A.骨髓纤维化B.MDSC.急性白血病D.PNHE.AA 解析:解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临床体征:无肝脾淋巴结肿大。血象呈正细胞正色素贫血,缺乏有核红细胞为本病重要特征。三系减少,白细胞常低于 210 9 /L,粒细胞显著减少,多为淋巴细胞。40.女性,20 岁,头昏、乏力半年,近 2年来每次月经持续 78d,有血块。门诊检验:红细胞 3.010 12 /L,血红蛋白 65g/L,网织红细胞 1.5%(0.015);血清铁蛋白 10g/L,血清叶酸 16ng/ml,维生素 B 12 600g/ml。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3.00)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C.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D

    39、.再生障碍性贫血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解析:解析 血清铁蛋白(SF)含量也能准确反映体内储铁情况,与骨髓铁染色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SF的减少只发生于铁缺乏症,是诊断缺铁性贫血敏感可靠的方法。缺铁性贫血时 SF14g/L(女性10g/L)。41.男性,28 岁,农民,头昏乏力半年有余。体检:除贫血貌外,可见反甲症。检验:外周血涂片示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中央淡染;血清铁 7.70mol/L(43g/dl),总铁结合力 76.97mol/L(430g/dl);粪便检查有钩虫卵。其贫血诊断为(分数:3.00)A.珠蛋白生成再生障碍性贫血B.慢性肾病C.缺铁性贫血 D.慢性感染性贫血E.维生素 B6反

    40、应性贫血解析:解析 患者因粪便检查有钩虫卵,存在铁丢失过多的情况,外周血涂片示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中央淡染;血清铁 7.70mol/L(43g/dl),总铁结合力 76.97mol/L(430g/dl),符合缺铁性贫血的特征。42.女性,45 岁,诊断为子宫肌瘤,缺铁性贫血。给予铁剂治疗后 Hb上升至 130g/L。为保证机体有足够的储存铁,需继续铁剂治疗。期间需选择下列哪项指标监测体内储存铁的变化(分数:3.00)A.血清铁B.转铁蛋白C.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D.总铁结合力E.铁蛋白 解析:解析 血清铁蛋白(SF)含量能准确反映体内储铁情况。43.某女,30 岁,乏力,四肢散在瘀斑,肝脾不大,

    41、血红蛋白 45g/L,红细胞 1.0610 12 /L,白细胞2.010 9 /L,中性粒细胞 32%,淋巴细胞 68%,血小板 2510 9 /L,骨髓增生低下,巨核缺如。可能诊断为(分数:3.00)A.粒细胞减少症B.AA C.巨幼红细胞贫血D.急性白血病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解析:解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如下: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一般无肝脾大:骨髓至少有一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如增生活跃,须有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能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44.男性,50 岁,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给予铁剂治疗,血红蛋白上升达 135g/L。为补充体内应有的铁储存量,需继续给予小剂量铁剂。下列何项实验室检查最能反映体内储存铁(分数:3.00)A.血清铁B.血清铁蛋白 C.血清总铁结合力D.骨髓内铁粒幼细胞计数E.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测定解析:解析 血清铁蛋白含量能准确反映体内储铁情况。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医学检验技术-1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赵齐羽)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