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1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23735       资源大小:121.50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12及答案解析.doc

    1、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 12及答案解析(总分:2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85,分数:170.00)1.尿蛋白试带对尿中哪种蛋白质最敏感(分数:2.00)A.肌红蛋白B.清蛋白C.球蛋白D.黏蛋白E.血红蛋白2.近端肾小管功能检测的指标有(分数:2.00)A.微量清蛋白B.视黄醇结合蛋白C.凝溶蛋白D. 球蛋白E. 2 -微球蛋白3.关于本-周蛋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为游离免疫球蛋白轻链B.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C.加热至 4060凝固,温度升至 90100又溶解D.热沉淀-溶解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E.蛋白电泳法的本周蛋

    2、白含量较低时,需预先浓缩 1050 倍4.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细胞核不着色或着色浅,而胞质着色尚可,最可能的原因是(分数:2.00)A.瑞氏染液放置过久B.缓冲液偏酸C.缓冲液偏碱D.冲洗时间太久E.染液浓度低5.双草酸盐抗凝剂最适用于(分数:2.00)A.血细胞比容测定B.白细胞计数C.血小板计数D.凝血象检查E.血涂片检查6.涂片的制备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标本来源是 EDTA抗凝血或外周血B.推片与玻片之间保持 30的平面夹角C.对红细胞比积高、血黏度高的病人应采用小血滴、小角度、慢推D.贫血患者应采用大血滴、大角度、快推E.疟原虫、微丝蚴检查,采用薄血膜涂片法7.患

    3、者,女性,36 岁,妊娠 32周,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需选择合适时机进行剖宫产手术,对胎儿进行成熟度评估发现胎儿肺成熟可疑,若选择终止妊娠,应重点防范的情况是(分数:2.00)A.新生儿肾功能不全B.新生儿肝功能不全C.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D.羊水栓塞E.产妇糖尿病8.红细胞丧失分裂能力的最早阶段是(分数:2.00)A.原始红细胞B.早幼红细胞C.中幼红细胞D.晚幼红细胞E.网织红细胞9.使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时,不能被转化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的是(分数:2.00)A.HbO 2B.HbCC.HbCOD.SHbE.HbS10.按照贫血的病因来区分发病机制,下列组合中不正确的是(分

    4、数:2.00)A.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B.红细胞寿命缩短溶血性贫血C.铁利用障碍铁粒幼细胞贫血D.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巨幼细胞性贫血E.造血原料缺乏缺铁性贫血11.血浆中能促进红细胞缗线状形成的主要物质是(分数:2.00)A.清蛋白B. 球蛋白C. 球蛋白D.三酰甘油E.纤维蛋白原12.外周血涂片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常见于(分数:2.00)A.失血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巨幼细胞性贫血13.可使化学法隐血试验出现假阴性的物质是(分数:2.00)A.VitAB.VitBC.VitCD.VitDE.VitE14.关于蜡样管型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多为长线形

    5、,粗细不等,边缘不清,常显暗淡的长丝纹,末端多为尖头状B.无色半透明圆柱体,大小、长短不一,两边平行,两端钝圆,平直或略带弯曲,有时可见少量颗粒或个别细胞C.形态似透明管型,但末端有一条尖细的尾巴,呈螺旋形或盘旋在圆柱上D.形似透明管型,但色灰暗,边缘有切迹,末端常不整齐,呈折断状或扭转状E.由黏液性纤维物,黏液非晶体形尿酸盐,磷酸盐等形成的圆柱体15.患者,女性,30 岁。外阴瘙痒、白带增多、恶臭 1周就诊。无不洁性交史。妇检:白带多,余未见异常。白带常规:鳞状上皮细胞间可见大量短小的杆菌和线索细胞,镜下见少量阴道杆菌和上皮细胞,白细胞 1530HP,其清洁度分级是(分数:2.00)A.I度

    6、B.度C.度D.度E.V度16.尿醛固酮测定常用防腐剂(分数:2.00)A.甲醛B.甲苯C.麝香草酚D.浓盐酸E.冰乙酸17.精囊炎和雄性激素分泌不足时,可导致(分数:2.00)A.精浆果糖含量减低B.精浆 葡萄糖苷酶活性降低C.精子顶体酶活性降低D.精浆锌含量降低E.精浆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18.红细胞直方图显示曲线主峰左移,峰底增宽见于(分数:2.00)A.球形红细胞增多症B.铁粒幼细胞贫血C.小细胞均一性贫血D.缺铁性贫血E.巨幼细胞性贫血19.可对漏出液和渗出液进行鉴别的试验是(分数:2.00)A.Rivaha试验B.Lee-Vinson试验C.Pandy试验D.Ross-Jone试验E

    7、.红细胞计数20.人体内具有分化能力的最早的造血细胞是(分数:2.00)A.造血千细胞B.红系祖细胞C.粒系祖细胞D.巨核系祖细胞E.B淋巴系祖细胞21.区别原始红细胞和原始粒细胞时,不符合原始红细胞特点的是(分数:2.00)A.胞体大,可见突起B.染色质粗颗粒状C.核仁暗蓝色,界限模糊D.胞质呈均匀淡蓝色E.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于一旁22.下列哪项不符合血管内溶血的检测结果(分数:2.00)A.血浆中出现高铁血红素B.血浆血红素结合蛋白下降C.尿中出现游离血红蛋白D.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E.尿中含铁血黄素试验阴性23.下列属于血管内溶血的疾病是(分数:2.00)A.PNHB. 珠蛋白生成障碍

    8、性贫血C.仅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巨幼细胞贫血24.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最易并发 DIC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白血病合并感染B.白血病合并溶血C.白血病细胞浸润D.白细胞数太高E.血中存在组织凝血活酶样促凝物质25.下列哪种白血病的白血病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呈阴性反应(分数:2.00)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嗜酸细胞白血病26.关于浆细胞白血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临床上呈现白血病的表现B.外周血浆细胞增多C.骨髓浆细胞明显增生D.尿中可检出凝溶蛋白E.不可继发于淋巴瘤等疾病27.

    9、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下列哪一种有关(分数:2.00)A.骨髓细胞增生异常B.造血功能异常C.免疫功能异常D.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异常E.造血原料异常28.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血液中钙离子增加B.血膜涂片偏厚C.严重脱水D.纤维蛋白原增加E.M蛋白增加29.TXA 2 减少常见于(分数:2.00)A.血栓前状态B.糖尿病C.心肌梗死D.脑血栓形成E.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30.下列选项中在 DIC诊断中最为敏感的指标是(分数:2.00)A.血小板计数B.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C.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定D.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E.血清 FD

    10、P测定31.单核细胞特有的是(分数:2.00)A.CD7B.CD10C.CD14D.CD19E.CyCD2232.血块收缩不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分数:2.00)A.过敏性紫癜B.血小板无力症C.血小板第 3因子缺乏症D.血栓烷 A 2 合成酶缺乏症E.巨大血小板综合征33.患者,女性,52 岁。10 年前患乳腺癌,做过乳房切除和放射治疗,现因背部疼痛就诊,实验室检查血钙浓度显著升高,有重度高钙血症,引起该患者高钙血症的病因最有可能为(分数:2.00)A.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B.甲状腺功能亢进C.维生素 D摄入过量D.异位恶性肿瘤E.维生素 A摄入过量34.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可引起(分数:2

    11、.00)A.口角炎B.癞皮病C.坏血病D.恶性贫血E.佝偻病35.下列哪项不是导致肾性骨病的病因(分数:2.00)A.铁负荷减少B.缺乏活性维生素 D 3C.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D.营养不良E.酸中毒36.下列物质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生成的是(分数:2.00)A.胆红素B.葡萄糖醛酸胆红素C.石胆酸D.胆汁酸E.甲状腺素37.合成类固醇激素的前体物质是(分数:2.00)A.白蛋白B.精氨酸C.酪氨酸D.皮质醇E.胆固醇38.肾在维持酸碱平衡中最重要的作用是(分数:2.00)A.肾小管分泌 Cl - 以恢复血中 Cl - 浓度B.肾小管分泌 HCO 3 -C.直接排出酮体D.排 H + 保 N

    12、a +E.排 Na + 保 H +39.反映肾小球滤过率临床常用的是(分数:2.00)A.尿液葡萄糖测定B.酚红清除试验C.BUN测定D.菊粉清除试验E.内生肌酐清除试验40.肾小管重吸收受损在尿中可检出的蛋白质不包括(分数:2.00)A. 1 微球蛋白B. 2 巨球蛋白C. 2 微球蛋白D.溶菌酶E.视黄醇结合蛋白41.关于果糖胺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反映血糖控制效果上比糖化血红蛋白敏感B.测定果糖胺主要是测定糖化清蛋白C.果糖胺的生成量与血糖浓度有关D.反映的是过去 810 周内平均血糖浓度E.葡萄糖通过非酶促糖基化反应与清蛋白、膜蛋白、晶状体结合形成酮胺42.关于血糖测定正

    13、确的是(分数:2.00)A.血糖测定受饮食影响,但不受取血部位影响B.全血葡萄糖浓度比血浆浓度高 1015左右C.静脉血糖毛细血管血糖动脉血糖D.测定血浆或血清血糖与全血血糖一样可靠E.全血血糖不受红细胞比容影响43.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先恢复正常的酶是(分数:2.00)A.ALTB.LDC.CK-MBD.ASTE.ALP44.关于血浆白蛋白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等电点在 47 左右B.是带负电荷较多的离子C.能结合 Ca 2+ 、Mg 2+ 、Cu 2+ 等正离子D.能运载水溶性好的物质E.能运载胆汁酸、类固醇激素、长链脂肪酸等物质45.不属于 1 区带的血浆蛋白质是(分数:2.0

    14、0)A.AAGB.AFPC.HDLD.CpE.AAT46.经超速离心法血浆脂蛋白自下而上分别为(分数:2.00)A.CM,VLDL,IDL,LDL,HDLB.HDL,LDL,IDL,VLDL,CMC.CM,VLDL,LDL,IDL,HDLD.HDL,IDL,LDL,VLDL,CME.HDL,LDL,IDL,CM,VLDL47.型高脂蛋白血症是指空腹血浆(分数:2.00)A.CM升高B.VLDL升高C.LDL升高D.LDL及 VLDL升高E.IDL升高48.关于 2 -微球蛋白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存在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B.肾移植后如发生排斥反应,尿液 2 -微球蛋白可出现增高C.炎

    15、症及肿瘤时血浆中浓度可降低D.尿液 2 -微球蛋白主要用于监测肾小管功能损伤E.急性白血病有神经浸润时,脑脊液中 2 -微球蛋白可增高49.“酶胆分离”通常是哪种疾病的征兆(分数:2.00)A.急性心肌梗死B.肝癌C.肝坏死D.脂肪肝E.胆石症50.一个酶活力的国际单位(U)是指(分数:2.00)A.在实验规定条件下,每分钟催化 1mmol底物反应所需的酶量B.在实验规定条件下,每分钟催化 1mol 底物发生反应所需的酶量C.在 37条件下,每分钟催化 1mol 底物发生反应所需的酶量D.在实验条件下,每秒钟催化 1mol底物反应所需的酶量E.在最适条件下,每小时催化 1mol底物发生反应所需

    16、的酶量51.药物经生物转化后的效果是(分数:2.00)A.药物活性的灭活B.药物活性的升高C.药物活性的改变D.药物的极性升高,有利于排泄E.药物的极性降低,有利于吸收52.阻塞性黄疸时会出现(分数:2.00)A.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尿胆原增多B.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胆红素阳性C.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尿胆原增多D.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胆红素阳性E.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胆红素试验阴性53.类风湿因子针对哪种物质(分数:2.00)A.IgG分子B.IgM分子C.变性的 IgG分子D.变性的 IgM分子E.变性的 IgA分子54.监测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最佳指标是(分数:2.

    17、00)A.CA19-9B.CA153C.NSED.CYFRA21-1E.CA12555.对新生儿 Rh溶血病有确诊价值的是(分数:2.00)A.母亲血型B.婴儿血型C.患儿红细胞直接 Coombs试验D.患儿血清游离抗体E.间接 Coombs试验56.SPA是指(分数:2.00)A.肠杆菌科细菌的抗原B.葡萄球菌细胞壁的蛋白成分C.沙门菌表面抗原D.核蛋白抗原E.链球菌属表面抗原57.下列细胞一定表达 HLA-类抗原的是(分数:2.00)A.中性粒细胞B.T细胞C.B细胞D.血小板E.红细胞58.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有助于诊断(分数:2.00)A.I型超敏反应B.型超敏反应C.型超敏反应D.型超

    18、敏反应E.非超敏反应59.完全抗原的特征是(分数:2.00)A.有反应原性,无免疫原性B.有免疫原性,无反应原性C.无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D.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E.必须与载体结合才具有免疫原性60.通过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基因转入受体菌内使之基因改变称为(分数:2.00)A.接合B.转化C.转导D.溶原性转换E.原生质体融合61.霍乱弧菌使用哪种培养基(分数:2.00)A.血清肉汤B.肉浸液C.碱性蛋白胨水D.疱肉培养基E.葡萄糖蛋白胨水62.检测梅毒非密螺旋体抗原试验所用的抗原是(分数:2.00)A.兔血清B.牛心类脂质C.氨基酸D.马血清E.人血清63.结核分枝杆菌主要的致病物质为(分

    19、数:2.00)A.侵袭性酶类B.荚膜、脂质、蛋白C.外毒素D.内毒素E.细菌菌毛的黏附作用64.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不包括(分数:2.00)A.凝固酶B.葡萄球菌溶素C.肠毒素D.表皮剥脱毒素E.索状因子65.接种于巧克力色斜面保存的菌种是(分数:2.00)A.肠道杆菌B.葡萄球菌C.肺炎链球菌D.脑膜炎奈瑟菌E.沙门菌66.不符合脑膜炎奈瑟菌特征的是(分数:2.00)A.氧化酶试验阴性B.革兰染色呈阴性的球菌C.营养要求高D.是引起流脑的病原体E.常存在于鼻咽部,借飞沫空气传播67.白喉棒状杆菌致病主要靠(分数:2.00)A.侵袭性物质B.内毒素C.外毒素D.黏附素E.荚膜68.哪种细菌

    20、镜下呈竹节状排列(分数:2.00)A.炭疽芽孢杆菌B.白喉棒状杆菌C.结核分枝杆菌D.破伤风梭菌E.溶血性链球菌69.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是(分数:2.00)A.沙眼衣原体B.斑疹伤寒立克次体C.伯氏疏螺旋体D.肺炎衣原体E.肺炎支原体70.衣原体发育周期中具有高度感染性的颗粒结构是(分数:2.00)A.原体B.始体C.网状体D.包涵体E.高尔基体71.以下属于人畜共患病病原体的是(分数:2.00)A.沙眼衣原体B.鹦鹉热衣原体C.肺炎衣原体D.沙眼衣原体沙眼生物型E.沙眼衣原体 LGV生物型72.疥疮常用的实验诊断方法是(分数:2.00)A.粪便涂片法B.血液涂片法C.培养法D.免疫学试验

    21、E.以消毒针头挑破局部皮肤检查73.免疫功能正常人感染弓形虫常表现为(分数:2.00)A.急性感染B.亚急性感染C.隐性感染D.全身播散E.慢性感染74.可由怀孕母亲传染胎儿引起畸胎或死胎的寄生虫病是(分数:2.00)A.血吸虫B.旋毛虫C.钩虫D.弓形虫E.丝虫75.寄生在淋巴系统的寄生虫是(分数:2.00)A.钩虫B.丝虫C.华支睾吸虫D.牛肉绦虫E.旋毛虫76.预防十二指肠钩虫感染,下列措施不正确是(分数:2.00)A.菜地劳动宜穿鞋B.生吃蔬菜应洗净C.加强粪便管理D.勤剪指甲、勤洗手E.下地劳动前手、脚涂擦药物77.诊断钩虫病,下列方法最常用、阳性率又最高的是(分数:2.00)A.粪

    22、便直接涂片法B.饱和盐水漂浮法C.自然沉淀法D.碘液染色法E.肛门拭子法78.经口感染、幼虫必须经过宿主体内移行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线虫有(分数:2.00)A.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B.似蚓蛔线虫、蠕形住肠线虫C.似蚓蛔线虫、钩虫D.似蚓蛔线虫、旋毛虫E.钩虫、毛首鞭形线虫79.卫氏并殖吸虫感染人体的方式下列错误的是(分数:2.00)A.食用含囊蚴生水B.生食或未烤熟石蟹C.吃未煮熟的蜊蛄D.烤吃含童虫的未熟野猪肉E.吃未熟淡水鱼80.Ross-John试验主要检测脑脊液中的(分数:2.00)A.清蛋白B.球蛋白C.黏蛋白D.糖蛋白E.凝血因子 I81.渗出液蛋白质定量值通常应大于(分数:2.0

    23、0)A.10g/LB.20gLC.30gLD.40gLE.50gL82.真菌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外观呈(分数:2.00)A.液性白带B.黄色泡沫状白带C.豆腐渣样白带D.血性白带E.无色透明黏白带83.进行血沉试验时使用的抗凝剂为(分数:2.00)A.EDTA盐B.草酸钠C.枸橼酸钠D.肝素E.双草酸盐84.下列关于瑞氏染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瑞氏染料包括酸性染料亚甲蓝和碱性染料伊红B.进行瑞氏染色的最适宜 pH为 735745C.瑞氏染液配制后储存时间愈久,染色效果愈好D.新鲜配制的瑞氏染液染色效果更好E.染色时间不受血涂片厚度的影响85.下列抗凝剂使用方法正确的是(分数:2

    24、.00)A.血液分析使用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 1:4B.血沉使用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 1:4C.血沉使用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 1:9D.血细胞比容使用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 1:9E.血细胞比容使用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 1:4二、B1 型题(总题数:6,分数:30.00)APandy 实验 B墨汁染色法 C比浊法 DRivalta 实验 E电泳法(分数:6.00)(1).脑脊液蛋白定性实验(分数:2.00)A.B.C.D.E.(2).脑脊液蛋白定量实验(分数:2.00)A.B.C.D.E.(3).脑脊液新生

    25、隐球菌检查(分数:2.00)A.B.C.D.E.A外周血中幼稚细胞、原始细胞15B外周血有较多幼稚粒细胞伴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C外周血中幼红、幼粒细胞易见,骨髓呈现“干抽”D外周血中出现较多异型淋巴细胞 E外周血中易见盔形细胞、小球形细胞及破碎红细胞(分数:6.00)(1).CML血涂片可见(分数:2.00)A.B.C.D.E.(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见(分数:2.00)A.B.C.D.E.(3).骨髓纤维化可见(分数:2.00)A.B.C.D.E.A血钙升高,血磷降低 B血钙降低,血磷升高 C血钙升高,血磷升高 D血钙降低,血磷降低 E血钙、血磷浓度没有变化(分数:6.00)(1)

    26、.甲状旁腺激素对钙磷浓度调节(分数:2.00)A.B.C.D.E.(2).慢性肾功能不全时血清钙磷的浓度变化(分数:2.00)A.B.C.D.E.(3).降钙素对钙磷浓度调节为(分数:2.00)A.B.C.D.E.A百日咳鲍特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军团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幽门螺杆菌(分数:4.00)(1).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共同孵育时,可形成“卫星现象”的是(分数:2.00)A.B.C.D.E.(2).引起胃溃疡的主要细菌是(分数:2.00)A.B.C.D.E.A原粒细胞(I 型+型)10B原粒细胞(I 型+型)10C原粒细胞(I 型+型)20D原淋+幼淋 I20E原单+幼单20(分

    27、数:4.00)(1).CML慢性期外周血和骨髓中原始细胞的特征是(分数:2.00)A.B.C.D.E.(2).CML加速期外周血和骨髓中原始细胞的特征是(分数:2.00)A.B.C.D.E.A过敏性紫癜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多发性骨髓瘤 D粒细胞缺乏症 E类白血病反应(分数:4.00)(1).临床症状常会出现发热的是(分数:2.00)A.B.C.D.E.(2).尿中出现本-周蛋白见于(分数:2.00)A.B.C.D.E.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 12答案解析(总分:2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85,分数:170.00)1.尿蛋白试带对尿

    28、中哪种蛋白质最敏感(分数:2.00)A.肌红蛋白B.清蛋白 C.球蛋白D.黏蛋白E.血红蛋白解析:解析:尿蛋白试带法利用 pH指示剂的蛋白误差原理。试带法对清蛋白较敏感,对球蛋白的敏感性仅为清蛋白 1100150,且可漏检本一周蛋白。2.近端肾小管功能检测的指标有(分数:2.00)A.微量清蛋白B.视黄醇结合蛋白C.凝溶蛋白D. 球蛋白E. 2 -微球蛋白 解析:解析:尿 2 -微球蛋白检测主要用于评估肾脏早期损伤时肾小球和近端肾小管功能。3.关于本-周蛋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为游离免疫球蛋白轻链B.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C.加热至 4060凝固,温度升至 90100又溶解D.热

    29、沉淀-溶解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 E.蛋白电泳法的本周蛋白含量较低时,需预先浓缩 1050 倍解析:解析:热沉淀一溶解法是基于 BJP在 56凝固、100溶解的特性而设计。本法特异性较高,操作简便但费时,要求标本量较大,灵敏度不高,致使假阴性率高。4.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细胞核不着色或着色浅,而胞质着色尚可,最可能的原因是(分数:2.00)A.瑞氏染液放置过久B.缓冲液偏酸 C.缓冲液偏碱D.冲洗时间太久E.染液浓度低解析:解析:在偏酸性环境中正电荷增多,易与伊红结合,红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染色偏红,细胞核呈淡蓝色或不染色。5.双草酸盐抗凝剂最适用于(分数:2.00)A.血细胞比容测定 B.白细胞计

    30、数C.血小板计数D.凝血象检查E.血涂片检查解析:解析:双草酸盐抗凝剂可用于血细胞比容、CBC、网织红细胞计数等项目检查,但其可使血小板聚集,影响白细胞形态,不适用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6.涂片的制备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标本来源是 EDTA抗凝血或外周血B.推片与玻片之间保持 30的平面夹角C.对红细胞比积高、血黏度高的病人应采用小血滴、小角度、慢推D.贫血患者应采用大血滴、大角度、快推E.疟原虫、微丝蚴检查,采用薄血膜涂片法 解析:解析:疟原虫、微丝蚴检查,采用厚血膜涂片法。7.患者,女性,36 岁,妊娠 32周,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需选择合适时机进行剖宫产手术

    31、,对胎儿进行成熟度评估发现胎儿肺成熟可疑,若选择终止妊娠,应重点防范的情况是(分数:2.00)A.新生儿肾功能不全B.新生儿肝功能不全C.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D.羊水栓塞E.产妇糖尿病解析:解析:胎儿肺成熟可疑,应重点防范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8.红细胞丧失分裂能力的最早阶段是(分数:2.00)A.原始红细胞B.早幼红细胞C.中幼红细胞D.晚幼红细胞 E.网织红细胞解析:解析:在红骨髓中,造血干细胞不断分化增殖,生成原红细胞,再历经早幼、中幼、晚幼红细胞阶段,脱核而变成网织红细胞,最后发育为成熟的红细胞进入外周血液。红细胞在晚幼红细胞阶段已丧失分裂能力。9.使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

    32、测定血红蛋白时,不能被转化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的是(分数:2.00)A.HbO 2B.HbCC.HbCOD.SHb E.HbS解析:解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具有操作简单、显色快且稳定,读取吸光度后可直接定值等优点,故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作为国际血红蛋白测定标准法,缺点是 SHb不能被转化并且试剂具有毒性。10.按照贫血的病因来区分发病机制,下列组合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B.红细胞寿命缩短溶血性贫血C.铁利用障碍铁粒幼细胞贫血D.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巨幼细胞性贫血 E.造血原料缺乏缺铁性贫血解析:解析: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维生素 B 1

    33、2 或叶酸缺乏导致所致的贫血。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可导致血红蛋白病。11.血浆中能促进红细胞缗线状形成的主要物质是(分数:2.00)A.清蛋白B. 球蛋白C. 球蛋白D.三酰甘油E.纤维蛋白原 解析:解析:血浆中能促进红细胞缗钱状形成的主要物质是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为大分子物质,带正电荷,可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使红细胞容易形成缗钱状排列,使血沉加快。12.外周血涂片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常见于(分数:2.00)A.失血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巨幼细胞性贫血解析:解析:成人外周血涂片中出现有核红细胞最常见于溶血性贫血、造血系统恶性疾患或骨髓转移性肿瘤、慢性骨髓增生性

    34、疾病、脾切除后。13.可使化学法隐血试验出现假阴性的物质是(分数:2.00)A.VitAB.VitBC.VitC D.VitDE.VitE解析:解析:患者服用大量 VitC或其他具有还原作用的药物,可使试验中的过氧化氢还原,不能再氧化还原物质,使隐血试验呈假阴性。14.关于蜡样管型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多为长线形,粗细不等,边缘不清,常显暗淡的长丝纹,末端多为尖头状B.无色半透明圆柱体,大小、长短不一,两边平行,两端钝圆,平直或略带弯曲,有时可见少量颗粒或个别细胞C.形态似透明管型,但末端有一条尖细的尾巴,呈螺旋形或盘旋在圆柱上D.形似透明管型,但色灰暗,边缘有切迹,末端常不整齐,

    35、呈折断状或扭转状 E.由黏液性纤维物,黏液非晶体形尿酸盐,磷酸盐等形成的圆柱体解析:解析:蜡样管型外形似透明管型,为蜡烛样浅灰色或浅黄色,折光性强,质地厚,易折断,有切迹或泡沫状,较短而且粗,一般略有弯曲,两端常不整齐,在低渗液体、水和不同的 pH介质中均不溶解。15.患者,女性,30 岁。外阴瘙痒、白带增多、恶臭 1周就诊。无不洁性交史。妇检:白带多,余未见异常。白带常规:鳞状上皮细胞间可见大量短小的杆菌和线索细胞,镜下见少量阴道杆菌和上皮细胞,白细胞 1530HP,其清洁度分级是(分数:2.00)A.I度B.度C.度 D.度E.V度解析:解析:根据阴道杆菌、上皮细胞、白细胞、杂菌四项指标对

    36、阴道清洁度进行分级,I、度为正常,、度为不清洁。阴道杆菌和上皮细胞少,白细胞 1530HP,鳞状上皮细胞和细胞间可见大量细小的球杆菌,清洁度为度。16.尿醛固酮测定常用防腐剂(分数:2.00)A.甲醛B.甲苯C.麝香草酚D.浓盐酸E.冰乙酸 解析:解析:甲醛对尿中细胞、管型有固定作用,用于 Addis计数的防腐;甲苯可在尿液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阻止尿液与空气接触,常用于尿糖、尿肌酐、尿蛋白等化学成分防腐;浓盐酸用于 17-羟、17-酮类固醇激素测定的防腐;冰乙酸用于 24小时尿醛固酮测定的防腐。17.精囊炎和雄性激素分泌不足时,可导致(分数:2.00)A.精浆果糖含量减低 B.精浆 葡萄糖苷酶活

    37、性降低C.精子顶体酶活性降低D.精浆锌含量降低E.精浆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解析:解析:精浆中酸性磷酸酶主要来自前列腺,前列腺炎时精浆酸性磷酸酶活性减低,精子活动率减弱。精浆中富含果糖,是精子能量的主要来源,由精囊腺分泌,精浆果糖的含量直接影响精子活力,同时睾酮的水平也影响精浆果糖的分泌,因此,精浆果糖不仅反映精囊腺的分泌功能,而且还可以反映睾丸内分泌功能。18.红细胞直方图显示曲线主峰左移,峰底增宽见于(分数:2.00)A.球形红细胞增多症B.铁粒幼细胞贫血C.小细胞均一性贫血D.缺铁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解析:解析:红细胞直方图显示曲线主峰左移,峰底增宽为小细胞不均一性图形,多见于缺铁性贫

    38、血。19.可对漏出液和渗出液进行鉴别的试验是(分数:2.00)A.Rivaha试验 B.Lee-Vinson试验C.Pandy试验D.Ross-Jone试验E.红细胞计数解析:解析:浆膜间皮细胞在炎症反应刺激下分泌黏蛋白增加,黏蛋白定性试验又称 Rivalta试验,黏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其等电点为 pH 35,在稀乙酸溶液中产生白色雾状沉淀,漏出液为阴性,渗出液为阳性。其余 C、B、D 均为脑脊液蛋白质定性试验。20.人体内具有分化能力的最早的造血细胞是(分数:2.00)A.造血千细胞 B.红系祖细胞C.粒系祖细胞D.巨核系祖细胞E.B淋巴系祖细胞解析:解析:造血干细胞是人体内具有分化能力最

    39、早的造血细胞。21.区别原始红细胞和原始粒细胞时,不符合原始红细胞特点的是(分数:2.00)A.胞体大,可见突起B.染色质粗颗粒状C.核仁暗蓝色,界限模糊D.胞质呈均匀淡蓝色 E.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于一旁解析:解析:原始红细胞的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于一旁,约占细胞直径的 45,核染色质呈颗粒状,比原始粒细胞粗而密,胞质量少,深蓝色,不透明,在核周围常形成淡染区。22.下列哪项不符合血管内溶血的检测结果(分数:2.00)A.血浆中出现高铁血红素B.血浆血红素结合蛋白下降C.尿中出现游离血红蛋白D.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E.尿中含铁血黄素试验阴性 解析:解析:血管内溶血血浆中出现高铁血红素,血浆血

    40、红素结合蛋白下降,尿中出现游离血红蛋白,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尿中含铁血黄素试验可见阳性,血管外溶血尿中含铁血黄素试验一般阴性。23.下列属于血管内溶血的疾病是(分数:2.00)A.PNH B.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C.仅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巨幼细胞贫血解析:解析: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是一种后天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引起的溶血病。多为慢性血管内溶血。24.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最易并发 DIC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白血病合并感染B.白血病合并溶血C.白血病细胞浸润D.白细胞数太高E.血中存在组织凝血活酶样促凝物质 解析:解析:异常的早幼粒细胞的颗粒含有组

    41、织凝血活酶样促凝物质,易并发 DIC,常发生在大剂量化疗后。25.下列哪种白血病的白血病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呈阴性反应(分数:2.00)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嗜酸细胞白血病解析:解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过氧化物酶染色可见:各阶段淋巴细胞均阴性,阳性的原始细胞小于3。26.关于浆细胞白血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临床上呈现白血病的表现B.外周血浆细胞增多C.骨髓浆细胞明显增生D.尿中可检出凝溶蛋白E.不可继发于淋巴瘤等疾病 解析:解析:浆细胞白血病一般可分为原发性浆细胞性白血病(PPCL)及继发于多发性骨髓瘤、淋巴

    42、瘤、慢淋、巨球蛋白血症等的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SPCL)。血片内可见大量浆细胞,20或绝对值210 9 L,包括原始和幼稚浆细胞,形态异常。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骨髓内各阶段异常浆细胞明显增生,可达 1092,包括原浆细胞、幼浆细胞、小型浆细胞和网状细胞样浆细胞。多数患者尿中可查出凝溶蛋白。临床上呈现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或多发性骨髓瘤的表现。27.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下列哪一种有关(分数:2.00)A.骨髓细胞增生异常B.造血功能异常C.免疫功能异常D.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异常 E.造血原料异常解析:解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获得性的、造血功能严重紊乱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43、。28.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血液中钙离子增加B.血膜涂片偏厚C.严重脱水D.纤维蛋白原增加E.M蛋白增加 解析:解析:M 蛋白增加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的主要原因。29.TXA 2 减少常见于(分数:2.00)A.血栓前状态B.糖尿病C.心肌梗死D.脑血栓形成E.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 解析:解析: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机制为抑制血小板中环氧酶,因而会抑制 TXA 2 的合成。30.下列选项中在 DIC诊断中最为敏感的指标是(分数:2.00)A.血小板计数B.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C.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定D.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

    44、验E.血清 FDP测定 解析:解析:DIC 时 FDP显著高于正常值。31.单核细胞特有的是(分数:2.00)A.CD7B.CD10C.CD14 D.CD19E.CyCD22解析:解析:CD7 为出现早、且贯穿表达整个 T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的抗原,目前认为 CD7、Cy-CD3 同属于检测 T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最敏感指标,但 CD7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有 5一 10的交叉反应,故只表达 CD7的不能诊断 T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D19 的反应谱系广,从早前 B细胞至前浆细胞,是鉴别全 B系的敏感而又特异的标记。CD10 是诊断 Common-ALL的必需标记,但在少数 T细胞和髓系有交叉

    45、表达。胞质 CD22(CyCD22)先于膜表达,且出现很早,髓系均不表达,证明 CyCD22用于检测早期 B细胞来源的急性白血病特异而敏感。CD14 为单核细胞所特有的,胞质中 CD13、CD14、CD15 表达早于膜表面表达,且特异性更强。32.血块收缩不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分数:2.00)A.过敏性紫癜B.血小板无力症 C.血小板第 3因子缺乏症D.血栓烷 A 2 合成酶缺乏症E.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解析:解析:血块收缩试验反映血小板聚集功能,血小板无力症是血小板膜 GPba 的数量减少或缺乏,致使血小板不能聚集。过敏性紫癜属于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小板第 3因子缺乏症是血小板膜磷脂的结构或成

    46、分缺陷,引起凝血机制的异常;巨大血小板综合征是血小板膜 GP I b或 GP V的数量减少或缺乏,血小板膜不能结合 vWF,导致血小板不能黏附在内皮下组织。33.患者,女性,52 岁。10 年前患乳腺癌,做过乳房切除和放射治疗,现因背部疼痛就诊,实验室检查血钙浓度显著升高,有重度高钙血症,引起该患者高钙血症的病因最有可能为(分数:2.00)A.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B.甲状腺功能亢进C.维生素 D摄入过量D.异位恶性肿瘤 E.维生素 A摄入过量解析:解析:肿瘤细胞可分泌破骨细胞激活因子,这种多肽因子能激活破骨细胞,骨钙进入血液,从而导致高钙血症,根据患者的病史看,异位恶性肿瘤引起高钙血症的可能

    47、性大。34.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可引起(分数:2.00)A.口角炎B.癞皮病C.坏血病D.恶性贫血E.佝偻病 解析:解析: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 A、D、E、K。维生素 D缺乏可致佝偻病。口角炎主要是由于维生素 B 2 缺乏造成,癞皮病是由于维生素 PP缺乏,坏血病是由于维生素 C缺乏,恶性贫血是由于维生素 B 12 缺乏,坏血病为水溶性维生素缺乏。35.下列哪项不是导致肾性骨病的病因(分数:2.00)A.铁负荷减少 B.缺乏活性维生素 D 3C.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D.营养不良E.酸中毒解析:解析:肾性骨病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尤其是尿毒症的严重并发症。肾衰时活性维生素 D缺乏,导致肠钙吸收减

    48、少,肾性佝偻病和成人骨质软化的发生;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产生的 PTH具有溶骨作用;代谢性酸中毒使骨动员加强,引起骨质脱钙,并干扰 1,25-(OH) 2 -D 3 的合成。铁负荷减少可导致肾性贫血,但不是肾性骨病的病因。36.下列物质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生成的是(分数:2.00)A.胆红素 B.葡萄糖醛酸胆红素C.石胆酸D.胆汁酸E.甲状腺素解析:解析:胆红素是由铁卟啉化合物生成,其中 70由衰老红细胞在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破坏释放的血红蛋白生成37.合成类固醇激素的前体物质是(分数:2.00)A.白蛋白B.精氨酸C.酪氨酸D.皮质醇E.胆固醇 解析:解析:类固醇激素在人体内均以胆固醇为原

    49、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儿茶酚胺类激素均以酪氨酸为原料生成;甲状腺激素为酪氨酸含碘衍生物。38.肾在维持酸碱平衡中最重要的作用是(分数:2.00)A.肾小管分泌 Cl - 以恢复血中 Cl - 浓度B.肾小管分泌 HCO 3 -C.直接排出酮体D.排 H + 保 Na + E.排 Na + 保 H +解析:解析: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都能主动分泌 H + ,发生 H + -Na + 交换,达到排H + 保 Na + 调节机体酸碱平衡的作用。39.反映肾小球滤过率临床常用的是(分数:2.00)A.尿液葡萄糖测定B.酚红清除试验C.BUN测定D.菊粉清除试验E.内生肌酐清除试验 解析:解析:内生肌酐生成量恒定,控制食物肌酐摄入条件下,其清除率测定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功能。因为肌酐只由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40.肾小管重吸收受损在尿中可检出的蛋白质不包括(分数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1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eventdump27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