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 10及答案解析(总分:2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78,分数:156.00)1.见于浆细胞异常形态改变的是(分数:2.00)A.空泡变性B.卡波环C.Russell小体D.中毒颗粒E.棒状小体2.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分数:2.00)A.狂犬病病毒B.新生隐球菌C.乙型脑炎病毒D.脑膜炎奈瑟菌E.脊髓灰质炎病毒3.结肠癌时的粪便颜色为(分数:2.00)A.鲜红色B.暗红色C.白色或灰白色D.绿色E.黑色或柏油色4.可使红细胞沉降率减慢的疾病有(分数:2.00)A.心肌梗B.恶性肿瘤C.多发
2、性骨髓瘤D.风湿热活动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5.关于靶形红细胞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直径可比正常红细胞大B.厚度可比正常红细胞薄C.细胞中心部位深染,边缘浅染D.可能因 HbA含量低而又分布不均所致E.中央深染呈细胞边缘延伸的半岛状或柄状6.痛风患者其关节腔积液中可发现的结晶是(分数:2.00)A.尿酸盐结晶B.磷灰石结晶C.草酸钙结晶D.胆固醇结晶E.类固醇结晶7.与血清中甲胎蛋白升高相关性最大的疾病是(分数:2.00)A.胃肠道肿瘤B.乳腺肿瘤C.肾癌D.肝癌E.白血病8.用于结核性脑膜炎鉴别诊断的是(分数:2.00)A.脑脊液谷氨酰胺B.脑脊液腺苷脱氨酶C.脑脊液乳酸脱氢酶D.
3、脑脊液肌酸激酶E.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9.Pandy试验中与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形成不溶性蛋白盐的是(分数:2.00)A.饱和硫酸胺B.苯酚C.硫酸铜D.冰乙酸E.磺基水杨酸10.不宜用干化学法测定尿比密的尿液是(分数:2.00)A.老年人B.孕妇C.儿童D.妇女E.新生儿尿液11.属于溢出性蛋白尿的是(分数:2.00)A.本周蛋白尿B.活动后出现尿蛋白,平卧后仍持续存在C.过度活动后出现尿蛋白,平卧后消失D.尿中以相对小分子量蛋白为主E.尿中有 T-H糖蛋白1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B胆汁中培养出伤寒杆菌可诊断为伤寒带菌者B.慢性胆囊炎患者胆汁多黏稠C.胰腺外分泌主要分泌胰岛素D
4、.十二指肠引流管插管成功后,依次引流出 A、B、C、D 液E.正常胆汁中有正常菌群13.正常代谢中肾小管对糖的重吸收主要部位是(分数:2.00)A.近曲小管B.髓袢C.远曲小管D.集合管E.肾盂14.卵磷脂小体在前列腺炎时的改变是(分数:2.00)A.数量减少B.数量增多C.折光性减弱D.体积逐渐增大E.分布均匀15.临床化学检验在检查内容方面包括(分数:2.00)A.细胞形态学的检查内容B.组织形态学的检查内容C.肝、肾、心、胰等器官功能的检查内容D.遗传性疾病的检查内容E.病毒、细菌等感染性物质的检查内容16.检测 HIV感染的初筛试验常用(分数:2.00)A.对流电泳法B.酶免疫法C.免
5、疫荧光法D.免疫印迹法E.PCR法17.诊断蛲虫病最常采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饱和盐水浮聚法查虫卵B.夜间采血查幼虫C.幼虫孵育法查幼虫D.肛门拭子法查虫卵E.ELISA查抗体18.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直方图特点是(分数:2.00)A.峰右移,底变宽B.峰左移,底无改变C.峰左移,底变宽D.峰左移,底变窄E.峰右移,底变窄19.主要作用于早期造血干细胞的早期造血因子是(分数:2.00)A.SCFB.CSF-MC.EPOD.TPOE.CSF-GM20.哪种疾病的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值常为 0(分数:2.00)A.类白血病反应B.肾上腺皮质激素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雌激素E.病毒性感染21.
6、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化学染色特点(分数:2.00)A.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的原始细胞3B.过碘酸-雪夫反应阳性的原始淋巴细胞20C.酸性磷酸酶染色 B细胞阳性D.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E.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值减低22.属于抗凝物质测定的是(分数:2.00)A.凝血酶原时间测定B.血浆 6-酮-前列腺素 FlC.血浆 D-二聚体D.血浆蛋白 C测定E.束臂试验23.APTT和 PT都延长多见于(分数:2.00)A.血液循环中存在抗凝物质B.各种血栓与止血改变处于代偿阶段C.共同凝血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D.内源性凝血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E.外源性凝血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24.诊断疑难
7、 DIC或早期 DIC的有效指标是(分数:2.00)A.凝血酶时间(TT)B.出血时间(BT)C.活化蛋白 C抵抗(APCR)试验D.狼疮抗凝物质(LAC)E.抗凝血酶(AT)25.酸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反应,耐 L-酒石酸抑制作用(分数:2.00)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浆细胞白血病D.多毛细胞白血病E.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26.类白血病与白血病的鉴别中必不可少的检查是(分数:2.00)A.血象B.骨髓象C.细胞化学染色D.Ph染色体E.组织活检27.类白血病的各类型中,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显著增高(分数:2.00)A.中性粒细胞型B.淋巴细胞型C.单核细胞型D.嗜酸性粒细胞
8、型E.嗜碱性粒细胞型28.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中存在的嗜异性抗体属于(分数:2.00)A.IgAB.IgDC.IgED.IgGE.IgM29.对缺铁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鉴别最有价值的指标是(分数:2.00)A.骨髓铁染色B.血清铁C.血清总铁结合力D.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E.红细胞脆性30.属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疾病是(分数:2.00)A.蚕豆病B.海洋性贫血C.冷凝集素综合征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E.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31.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反应阳性时,应首先怀疑是(分数:2.00)A.白血病B.再生障碍性贫血C.巨幼细胞性贫血D.缺铁性贫血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2.过
9、敏性紫癜的检验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骨髓象正常B.血小板计数正常C.束臂试验阴性D.血沉加快E.血清 IgA增高33.关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检测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血小板减少B.束臂试验阳性C.血块收缩不良D.血小板形态正常E.出血时间延长34.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主要由上皮细胞合成B.单链 t-PA与纤维蛋白的亲和力比双链型高C.单链 t-PA对纤溶酶原的激活能力比双链型高D.游离状态的 t-PA与纤溶酶原(PLG)的亲和力高E.t-PA与 PLG形成复合物之后,才能有效激活 PLG35.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
10、活跃,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占 3090(NEC),并可见到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和成熟粒细胞10,约 50病例的白血病细胞内可见到 Auer小体,符合此特征的白血病是(分数:2.00)A.M 1B.M 2aC.M 3D.M 5aE.M 636.下列关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白血病细胞有明显的质和量异常B.白血病细胞 PAS染色可呈阳性反应C.白血病细胞易浸润肝、脾和淋巴结D.白血病细胞胞质中可见 Auer小体E.白血病细胞可进入周围血液37.骨髓纤维化与慢粒的鉴别正确的是(分数:2.00)A.慢粒常有干抽现象B.骨髓纤维化骨髓活检可见大量脂肪细胞C.慢粒
11、 bclabl 融合基因阳性D.慢粒血象中常见有核红细胞E.骨髓纤维化的 Ph染色体阳性38.霍奇金病的骨髓穿刺涂片中具有重要诊断意义的细胞是(分数:2.00)A.戈谢细胞B.尼曼-皮克细胞C.原始淋巴细胞D.R-S细胞E.原始浆细胞39.对于多发性骨髓瘤具有决定性诊断意义的是(分数:2.00)A.血沉加快B.骨髓内大量异常浆细胞C.X线示广泛骨质疏松D.血清钙增高E.血清中出现 M蛋白40.适宜尿管型检查的防腐剂为(分数:2.00)A.甲醛B.甲苯C.麝香草酚D.稀盐酸E.浓盐酸41.慢性肾功能不全时血清钙磷的浓度变化为(分数:2.00)A.血钙升高,血磷降低B.血钙降低,血磷升高C.血钙、
12、血磷均升高D.血钙、血磷均降低E.血钙和血磷浓度没有变化42.下列情况中骨碱性磷酸酶一般不增高的是(分数:2.00)A.儿童B.Paget病C.骨质软化症D.胆汁淤积E.骨折43.下列有关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多起病缓慢B.常见肝脾肿大C.皮肤、黏膜出血较多D.患者可有头昏、视觉模糊、末梢麻木E.可出现假性高钾血症44.能使蛋白质沉淀而又不变性所用的沉淀剂和温度条件是(分数:2.00)A.低温下用硫酸铵B.常温下用硫酸铜C.常温下用三氯醋酸D.低温下用丙酮或乙醇E.低温下用三氯醋酸45.下列哪一条件最适用于分离蛋白质(分数:2.00)A.常温下用三氯醋酸B.低
13、温下用硫酸铵C.高温下用硫酸铜D.低温下用乙醇E.低温下用硫酸铜46.有促进精子生成作用的激素是(分数:2.00)A.生长激素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催产素D.卵泡刺激素E.黑色细胞刺激素47.甲状腺功能改变时,较 T 3 、T 4 反应更迅速的项目是(分数:2.00)A.血清 TSHB.血 GHC.血皮质醇D.TRH兴奋实验E.131 I摄取实验48.因临床需要选择长期给患者使用的强心苷类药物并需要定期监测的是(分数:2.00)A.西地兰B.地高辛C.二氢地高辛D.洋地黄毒苷E.毒毛花苷 K49.等渗尿是指(分数:2.00)A.禁饮尿渗量600mOsm(kgH 2 O)B.禁饮尿渗量 300
14、mOsm(kgH 2 O)C.一次性尿渗量450mOsm(kgH 2 O)D.一次性尿渗量350mOsm(kgH 2 O)E.禁饮尿渗量 600100mOsm(kgH 2 O)50.慢性肾炎患者,近 10天来出现厌倦、恶心、乏力,首先应查(分数:2.00)A.内生肌肝清除率B.HBsAgC.钡餐检查D.血尿素氮、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E.肝功能化验检查51.实验室多采用血浆或血清而不使用全血检测血糖的原因是(分数:2.00)A.方便于同时检测其他生化指标B.血细胞的糖酵解作用会使血中葡萄糖浓度降低C.血细胞中的葡萄糖渗出使血中葡萄糖浓度升高D.细菌污染使血中葡萄糖浓度升高E.细菌污染使血中葡萄糖
15、浓度降低52.关于白喉棒状杆菌致病因素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无表面抗原B.白喉毒素能够引起细胞变性、坏死C.白喉毒素为内毒素D.表面抗原与致病有关E.K抗原与致病力无关53.具有完整细胞壁的微生物是(分数:2.00)A.噬菌体B.病毒C.支原体D.细菌 L型E.衣原体54.下列具有高度感染性的颗粒结构是(分数:2.00)A.内基小体B.包涵体C.网状体D.始体E.原体55.蠕形螨的感染方式主要是通过(分数:2.00)A.虫卵污染食物或饮水经口感染B.媒介昆虫叮咬吸血感染C.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D.污染注射器经输血感染E.经皮肤感染56.由蚊传播疟疾的感染阶段是(分数:2.00)A.滋
16、养体B.环状体C.裂殖体D.配子体E.子孢子57.吸虫生活史的中间宿主必须有(分数:2.00)A.食肉类哺乳动物B.淡水蟹C.淡水螺D.水生植物E.淡水鱼、虾58.真菌感染不用青霉素治疗,是因为真菌(分数:2.00)A.缺乏细胞壁B.产生耐青霉素的酶C.细胞壁缺乏肽聚糖D.抗吞噬E.亲和力低59.钩端螺旋体的传染源和传播方式是(分数:2.00)A.皮肤伤口感染芽孢B.吸入孢子C.性接触D.犬咬伤E.接触或食入疫水、土壤60.能通过胎盘传播引起胎儿先天性疾病的螺旋体是(分数:2.00)A.奋森螺旋体B.梅毒螺旋体C.钩端螺旋体D.雅司螺旋体E.回归热螺旋体61.患者男件,32 岁。尿频、尿痛 2
17、天入院。杏体:尿道外口有脓性分泌物,涂片见大量革兰阴性咖啡豆形双球菌。有关该病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主要经呼吸道传播B.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C.自然情况下,人是其唯一的宿主D.兼性厌氧菌,营养要求不高E.机体感染后可获得牢固免疫力,不易再次感染62.抵抗力最强的无芽孢细菌是(分数:2.00)A.霍乱弧菌B.结核分枝杆菌C.葡萄球菌D.脑膜炎奈瑟菌E.产气荚膜梭菌63.可用来鉴别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的是(分数:2.00)A.胆汁溶菌试验B.草绿色溶血环C.营养要求较高,最适 pH为 7476D.对一般消毒剂敏感E.不产生触酶64.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为(分数:2.00)A
18、.预防接种B.抓住改善不良饮食习惯这一环C.控制和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预防感染,保护健康人群D.宣传注意个人卫生就可控制寄生虫病的流行E.所有寄生虫感染者的粪便均需无害化处理65.机会致病寄生虫是(分数:2.00)A.偶然感染的寄生虫B.免疫功能低下时致病的寄生虫C.暂时寄生的寄生虫D.随即感染的寄生虫E.免疫功能正常时致病的寄生虫66.引起人脑部病变的寄生虫为(分数:2.00)A.链状带绦虫成虫B.肥胖带绦虫成虫C.链状带绦虫囊尾蚴D.肥胖带绦虫囊尾蚴E.布氏姜片吸虫成虫67.患者男,30 岁。旅行爱好者,有丛林生活史,因突发高热,伴剧烈头痛、全身酸痛、食欲减退、表情淡漠入院。查体:可
19、见全身红色丘疹,腋窝可见椭圆形黑色焦痂。怀疑其为立克次体感染,欲进行血清学检查,在发病期间应采集血液标本的份数为(分数:2.00)A.1B.2C.3D.4E.568.诊断黑热病最常用病原学检查的方法是(分数:2.00)A.骨髓穿刺B.淋巴结穿刺C.动物接种法D.脾穿刺E.十二指肠引流69.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是(分数:2.00)A.杜克嗜血杆菌B.阴道加德纳菌C.沙眼衣原体沙眼生物亚种D.人单纯疱疹病毒 2型E.人乳头状瘤病毒70.下列不是由沙眼衣原体沙眼生物亚种引起的疾病是(分数:2.00)A.沙眼B.包涵体结膜炎C.尿道炎D.宫颈炎E.第四性病71.衣原体胞外存在形式是(分数:2.00)
20、A.原体B.始体C.网状体D.内基小体E.包涵体72.患者女性,40 岁。最近出现多食易饥,怕热多汗,心悸易怒,情绪十分不稳定,体检:消瘦,双侧甲状腺肿大,心率 110次分。下列哪一指标诊断该病最迅速且显著(分数:2.00)A.FT 3B.T 4C.TSHD.FT 4E.血皮质醇73.对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进行粪检时,应做到(分数:2.00)A.取任意部分检查B.取黏液、脓血部分检查C.取任意部分检查应及时送检并注意保温D.取黏液、脓血部分检查应及时送检并注意保温E.取黏液、脓血部分检查注意送检不需保温74.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始动分子是(分数:2.00)A.C3B.C4C.ClqD.ClrE.C
21、ls75.免疫比浊测定中造成高剂量钩状效应的因素是(分数:2.00)A.抗原分子量小B.抗体效价低C.抗原过量D.抗体过量E.抗原抗体亲和力低76.关于单克隆抗体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具有单一的生物学功能B.特异性强C.高度的均一性D.不可重复性E.纯度高77.免疫电泳中电流的作用是(分数:2.00)A.抑制抗原、抗体的扩散B.改变抗原的运行方向C.改变抗体的运行方向D.加速抗原、抗体的运行速度E.使沉淀弧更明显78.蛔虫寄生导致的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分数:2.00)A.肠梗阻B.肠穿孔C.胆道蛔虫症D.蛔虫性阑尾炎E.似蚓蛔线虫钻入气管,引起窒息二、A3 型题(总题数:5
22、,分数:22.00)患者男性,49 岁。因全身乏力、头晕,手指有麻木感前来就诊。体检:面色苍白,巩膜轻度黄染,舌质绛红色,舌乳头萎缩,心率 101次分。实验室检查:红细胞 2310 12 L,血红蛋白 78gL,白细胞 4910 9 L。Coombs 试验阴性。(分数:6.00)(1).该患者骨髓细胞学检查最典型的特征是(分数:2.00)A.孤立性幼红细胞岛B.检出典型巨核细胞C.骨小梁减少、变细或虫蚀样缺损D.吞噬细胞增加,形成“星空样”图像E.各系细胞巨幼变,分裂象易见(2).该患者外周血涂片可见到的红细胞是(分数:2.00)A.巨幼红细胞B.口形红细胞C.靶形红细胞D.棘形红细胞E.嗜碱
23、点彩红细胞(3).患者确诊还需做的检查是(分数:2.00)A.叶酸、VitB 12 检测B.骨髓穿刺C.胃镜D.血清铁测定E.凝血因子检测患者女,35 岁,贫血。外周血检查结果:红细胞 35010 12 L,网织红细胞百分率 15。(分数:4.00)(1).其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应为(分数:2.00)A.52510 6 LB.52510 3 LC.52510 9 LD.52510 9 LE.52510 12 L(2).如采用 Miller窥盘计数网织红细胞时。计数 10个视野小方格中的红细胞总数为 120个,则计数到大方格中的网织红细胞总数应为(分数:2.00)A.202个B.182个C.162个
24、D.152个E.142个患者女性,25 岁。头晕乏力,两下肢有散在瘀斑,肝、脾未触及,血红蛋白 45gL,红细胞 1610 12 L,白细胞数 2910 9 L,中性粒细胞 32,淋巴细胞 68,血小板计数 3410 9 L。(分数:4.00)(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恶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粒细胞减少症E.白细胞不增加性白血病(2).为进一步确诊,首选的实验室检查是(分数:2.00)A.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B.血沉C.骨髓细胞化学染色D.血清铁E.骨髓细胞学检查患者慢性肾炎 6年,近来出现衰弱无力、尿少,水肿较前加重,并有轻度贫血,血压1601
25、00mmHg。(分数:4.00)(1).如果患者血清 BUN 115mmolL,Cr 226motL,提示患者肾功能处于(分数:2.00)A.肾功能正常B.尿毒症期C.氮质血症期D.肾储备能力丧失期E.肾衰竭期(2).下列检查中最先出现异常的是(分数:2.00)A.肌酐清除率B.血肌酐浓度C.酚红排泌试验D.尿浓缩试验E.血尿素氮浓度患者女性,25 岁。WBC 8810 9 L,N 75,L22,M 3,PLT 24010 9 L,外周血涂片镜检:可见 10个有核红细胞100WBC,网织红细胞 18,尿常规检查:除尿胆原(+)外均阴性。大便常规(-),隐血(-)。(分数:4.00)(1).患者
26、初步诊断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下列最有价值的试验是(分数:2.00)A.Rous试验B.Coombs试验C.Ham试验D.血红蛋白电泳E.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2).该患者诊断应首先考虑(分数:2.00)A.溶血性贫血B.恶性贫血C.巨幼细胞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缺铁性贫血三、B1 型题(总题数:4,分数:22.00)A免疫比浊分析 B蛋白区带电泳 C免疫固定电泳 D尿本周蛋白检测 E对流免疫电泳(分数:6.00)(1).定量检测 M蛋白采用(分数:2.00)A.B.C.D.E.(2).检测 M蛋白的类型采用(分数:2.00)A.B.C.D.E.(3).血清中 M蛋白的筛选采用(分数:
27、2.00)A.B.C.D.E.A随机尿 B晨尿 C餐后尿 D24 小时尿 E3 小时尿(分数:4.00)(1).适用于尿液白细胞排泄率检查的标本是(分数:2.00)A.B.C.D.E.(2).最适用于病理性蛋白尿、糖尿和尿胆原检查的标本是(分数:2.00)A.B.C.D.E.A干扰素 BIL-3C转化生长因子 D血小板生成素 E肿瘤坏死因子 (分数:8.00)(1).主要由成纤维细胞产生的造血抑制因子(分数:2.00)A.B.C.D.E.(2).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造血抑制因子(分数:2.00)A.B.C.D.E.(3).晚期造血因子(分数:2.00)A.B.C.D.E.(4).早期造血因
28、子(分数:2.00)A.B.C.D.E.A原粒细胞(I 型+型)10B原粒细胞(I 型+型)10C原粒细胞(I 型+型)20D原淋+幼淋20E原单+幼单120(分数:4.00)(1).CML慢性期外周血和骨髓中原始细胞的特征是(分数:2.00)A.B.C.D.E.(2).CML加速期外周血和骨髓中原始细胞的特征是(分数:2.00)A.B.C.D.E.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 10答案解析(总分:2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78,分数:156.00)1.见于浆细胞异常形态改变的是(分数:2.00)A.空泡变性B.卡波环C.Russell小
29、体 D.中毒颗粒E.棒状小体解析:解析:Russell 小体是浆细胞胞质内的一种数目不等、大小不一、染成肉红色的球形小体,形成原因是浆细胞内质网分泌免疫球蛋白受阻或黏蛋白变性所致,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伤寒、疟疾等。2.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分数:2.00)A.狂犬病病毒B.新生隐球菌 C.乙型脑炎病毒D.脑膜炎奈瑟菌E.脊髓灰质炎病毒解析:解析:新生隐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也可存在于人体体表、口腔和肠道中。其感染属外源性感染。可经呼吸道侵入人体,由血流播散至脑及脑膜,也可侵犯皮肤、骨和关节。3.结肠癌时的粪便颜色为(分数:2.00)A.鲜红色 B.暗红色C.白色或灰白色D
30、.绿色E.黑色或柏油色解析:解析:胆道梗阻时,进入肠道的胆汁减少或缺如,粪胆素生成减少甚至缺如,使粪便呈灰白色。上消化道出血(超过 50ml时)和服用铋剂时,粪便呈黑色或柏油色,但后者隐血试验为阴性。下消化道出血,如肛裂、痔疮、直肠息肉及结肠癌时,为鲜血便。阿米巴痢疾时,粪便中以血为主,血中带脓,呈果酱样。4.可使红细胞沉降率减慢的疾病有(分数:2.00)A.心肌梗B.恶性肿瘤C.多发性骨髓瘤D.风湿热活动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解析:解析:在许多病理情况下血沉明显增快,如各种炎症,临床上最常用血沉来观察结核病及风湿热有无活动性及其动态变化; 组织损伤及坏死,如心肌梗死; 恶性肿瘤; 各种原因导
31、致的高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等。 血沉减慢可见于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及纤维蛋白原含量严重减低,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脱水血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5.关于靶形红细胞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直径可比正常红细胞大B.厚度可比正常红细胞薄C.细胞中心部位深染,边缘浅染 D.可能因 HbA含量低而又分布不均所致E.中央深染呈细胞边缘延伸的半岛状或柄状解析:解析:靶形红细胞中央染色较深,外围为苍白区域,而边缘又深染,形如射击之靶。6.痛风患者其关节腔积液中可发现的结晶是(分数:2.00)A.尿酸盐结晶 B.磷灰石结晶C.草酸钙结晶D.胆固醇结晶E.类固醇结晶解析:解析:急性痛风患者关节腔积液中可
32、发尿酸盐结晶。7.与血清中甲胎蛋白升高相关性最大的疾病是(分数:2.00)A.胃肠道肿瘤B.乳腺肿瘤C.肾癌D.肝癌 E.白血病解析:解析:甲胎蛋白升高常见于原发性肝癌、肝硬化及病毒性肝炎、妊娠、生殖系统肿瘤和胚胎肿瘤,畸胎瘤、睾丸癌患者等。8.用于结核性脑膜炎鉴别诊断的是(分数:2.00)A.脑脊液谷氨酰胺B.脑脊液腺苷脱氨酶 C.脑脊液乳酸脱氢酶D.脑脊液肌酸激酶E.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解析:解析:腺苷脱氨酶(ADA)来自 T淋巴细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 ADA增高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性质的脑膜炎,ADA 可作为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指标。9.Pandy试验中与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形成不
33、溶性蛋白盐的是(分数:2.00)A.饱和硫酸胺B.苯酚 C.硫酸铜D.冰乙酸E.磺基水杨酸解析:解析:Pandy 试验为脑脊液中蛋白质与苯酚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蛋白盐,所需脑脊液标本量少,检测灵敏度高,结果易于观察,沉淀物的多少与标本中蛋白质含量成正比。Ross-Jone 试验和 Nonne-Apelt试验采用饱和硫酸胺与脑脊液中球蛋白发生白色浑浊或沉淀,前者灵敏度低,后者操作繁琐。LeeVinson 试验采用磺基水杨酸沉淀脑脊液中的蛋白质。硫酸铜用于脑脊液中糖的定性。冰乙酸用于尿液蛋白质或浆膜腔积液中黏蛋白的定性试验。10.不宜用干化学法测定尿比密的尿液是(分数:2.00)A.老年人B.孕妇C.
34、儿童D.妇女E.新生儿尿液 解析:解析:干化学尿比密测定的范围变化 10001030 间隔值较大(0005)。新生儿尿比密范围10001004,干化学尿比密测定不适合用于新生儿尿液。11.属于溢出性蛋白尿的是(分数:2.00)A.本周蛋白尿 B.活动后出现尿蛋白,平卧后仍持续存在C.过度活动后出现尿蛋白,平卧后消失D.尿中以相对小分子量蛋白为主E.尿中有 T-H糖蛋白解析:解析:肾小管性蛋白尿表现为小分子量蛋白重吸收障碍。如 1 -微球蛋白, 2 -微球蛋白,溶菌酶等;体位性蛋白尿表现为长时间站立压迫肾静脉而出现一过性蛋白尿,属生理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是指血中出现了大量的中小分子蛋白,超出了
35、肾脏的重吸收能力,如本周蛋白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1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B胆汁中培养出伤寒杆菌可诊断为伤寒带菌者 B.慢性胆囊炎患者胆汁多黏稠C.胰腺外分泌主要分泌胰岛素D.十二指肠引流管插管成功后,依次引流出 A、B、C、D 液E.正常胆汁中有正常菌群解析:解析:B 胆汁中培养出伤寒杆菌可诊断为伤寒带菌者;慢性胆囊炎因胆汁浓缩不良而致胆汁稀薄;胰腺外分泌主要分泌消化酶类,内分泌主要分泌胰岛素;十二指肠引流管插管成功后,依次引流出D、A、B、C 液,正常胆汁中无细菌。13.正常代谢中肾小管对糖的重吸收主要部位是(分数:2.00)A.近曲小管 B.髓袢C.远曲小管D.
36、集合管E.肾盂解析:解析:肾近曲小管吸收原尿中的水、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磷酸盐、重碳素盐、钠(6070)、钾等。14.卵磷脂小体在前列腺炎时的改变是(分数:2.00)A.数量减少 B.数量增多C.折光性减弱D.体积逐渐增大E.分布均匀解析:解析:前列腺炎时,卵磷脂小体数量常减少或消失,分布不均,有成簇分布现象。15.临床化学检验在检查内容方面包括(分数:2.00)A.细胞形态学的检查内容B.组织形态学的检查内容C.肝、肾、心、胰等器官功能的检查内容 D.遗传性疾病的检查内容E.病毒、细菌等感染性物质的检查内容解析:解析:临床生物化学包括对人体健康和疾病时化学状态的研究,以及供疾病诊断、疗效
37、评估、疾病预防的化学实验方法的应用。其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肝、肾、心、胰等器官功能的检查内容。16.检测 HIV感染的初筛试验常用(分数:2.00)A.对流电泳法B.酶免疫法 C.免疫荧光法D.免疫印迹法E.PCR法解析:解析:HIV 抗体检测为诊断是否 HIV感染的唯一标准,分为筛查试验和确认试验。筛查试验根据检测原理不同分为酶免疫吸附法、凝集法和层析法,可对血液、唾液和尿液标本进行常规或快速检测。17.诊断蛲虫病最常采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饱和盐水浮聚法查虫卵B.夜间采血查幼虫C.幼虫孵育法查幼虫D.肛门拭子法查虫卵 E.ELISA查抗体解析:解析:蛲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的盲肠、阑尾、结
38、肠、直肠及回肠下段。当人睡眠后,肛门括约肌松弛时,部分雌虫爬出肛门,在附近皮肤产卵。产卵后,雌虫多因干枯死亡,少数雌虫可由肛门蠕动移行返回肠腔。根据蛲虫肛周产卵的习性,故常用肛门拭子法查蛲虫卵。18.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直方图特点是(分数:2.00)A.峰右移,底变宽B.峰左移,底无改变C.峰左移,底变宽 D.峰左移,底变窄E.峰右移,底变窄解析:解析:缺铁性贫血属于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故其红细胞直方图的变化为峰左移(MCV 变小),底变宽(IIDW 变大)。19.主要作用于早期造血干细胞的早期造血因子是(分数:2.00)A.SCF B.CSF-MC.EPOD.TPOE.CSF-GM解析:解析:干
39、细胞因子(SCF)可以与 IL-3或 IL-2协同刺激干细胞 CD34 + Lin的生长,可以协同 IL-3刺激造血祖细胞的生长等。B、C、D、E 等其他选项均为作用于后阶段的晚期造血因子。20.哪种疾病的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值常为 0(分数:2.00)A.类白血病反应B.肾上腺皮质激素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雌激素E.病毒性感染解析:解析:碱性磷酸酶染色仅存在于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内,故碱性磷酸酶染色几乎仅见于成熟中性粒细胞。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血象和骨髓象均以中性中幼粒细胞和晚幼粒细胞增多为主,成熟中性粒细胞数量极少,故导致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值常为 0。病毒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较小,
40、故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值无明显变化。类白血病反应时,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甚至中性晚幼粒细胞也呈阳性反应,常用于鉴别慢粒和类白血病反应。2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化学染色特点(分数:2.00)A.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的原始细胞3 B.过碘酸-雪夫反应阳性的原始淋巴细胞20C.酸性磷酸酶染色 B细胞阳性D.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E.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值减低解析:解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细胞3,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细胞在 2550,糖原染色阳性细胞在 50左右而且颗粒粗大。22.属于抗凝物质测定的是(分数:2.00)A.凝血酶原时间测定B.血浆 6-酮-前列腺素
41、 FlC.血浆 D-二聚体D.血浆蛋白 C测定 E.束臂试验解析:解析:一期止血缺陷筛查试验包括出血时间和束臂试验;二期止血缺陷筛查试验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管壁检验包括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血浆 6-酮-前列腺素 Fl:抗凝物质测定包括抗凝血酶、蛋白 C、蛋白 S等。23.APTT和 PT都延长多见于(分数:2.00)A.血液循环中存在抗凝物质B.各种血栓与止血改变处于代偿阶段C.共同凝血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D.内源性凝血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E.外源性凝血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解析:解析:APTT 是内源性凝血途径筛检试验,PT 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筛检试验。两
42、者都延长反映在共同途径中有缺陷。24.诊断疑难 DIC或早期 DIC的有效指标是(分数:2.00)A.凝血酶时间(TT)B.出血时间(BT)C.活化蛋白 C抵抗(APCR)试验D.狼疮抗凝物质(LAC)E.抗凝血酶(AT) 解析:解析:抗凝血酶(AT)活性或抗原测定是临床上评估高凝状态良好的指标。抗凝血酶水平的降低在疑难 DIC或早期 DIC诊断中颇具意义,在急性白血病时,AT 水平的降低可以作为 DIC发生的信号。凝血酶时间(TT)主要反映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肝素或类肝素抗凝物质的存在,BT 用于一期止血功能的筛查,活化蛋白 C抵抗(APCR)试验反映 FV的 Leiden突变狼疮抗凝物
43、质(LAC)反映狼疮抗凝物质的存在。25.酸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反应,耐 L-酒石酸抑制作用(分数:2.00)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浆细胞白血病D.多毛细胞白血病 E.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解析:解析:多毛细胞白血病的诸多特征中包括 48一 60的患者骨髓穿刺呈干抽,其原因与赘生性毛状突起相互交织及受累的骨髓内网硬蛋白量增加有关。而酸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反应,耐 L-酒石酸抑制作用是本病的特征性化学染色反应。26.类白血病与白血病的鉴别中必不可少的检查是(分数:2.00)A.血象B.骨髓象 C.细胞化学染色D.Ph染色体E.组织活检解析:解析:类白血病与白血病在血象上较相近,但
44、在骨髓象中表现不一样,通过骨髓细胞学检查,能做出明确的判断。27.类白血病的各类型中,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显著增高(分数:2.00)A.中性粒细胞型 B.淋巴细胞型C.单核细胞型D.嗜酸性粒细胞型E.嗜碱性粒细胞型解析:解析: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一般仅见于成熟中性粒细胞,而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时,粒细胞显著增多,可伴有中幼粒、早幼粒、甚至原始粒细胞出现。28.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中存在的嗜异性抗体属于(分数:2.00)A.IgAB.IgDC.IgED.IgGE.IgM 解析:解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中存在嗜异性抗体,该抗体属于 IgM,能使绵羊和马的红细胞凝集,故又称嗜异性凝集素。2
45、9.对缺铁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鉴别最有价值的指标是(分数:2.00)A.骨髓铁染色 B.血清铁C.血清总铁结合力D.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E.红细胞脆性解析:解析:缺铁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在临床表现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两者发病的原因不同,前者为铁缺乏,后者是铁利用障碍;因而辨别两者的实验室方法主要是反映铁代谢的指标,而反映铁代谢的金标准为骨髓铁染色。30.属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疾病是(分数:2.00)A.蚕豆病B.海洋性贫血C.冷凝集素综合征 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E.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解析:解析:蚕豆病是由于红细胞酶缺陷所致;海洋性贫血是由于珠蛋白合成障碍所致;阵发性睡眠性血红
46、蛋白尿是一种后天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引起的红细胞膜缺陷所致;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由于先天性红细胞膜缺陷所致;只有冷凝集素综合征是由于机体感染某些病原体后产生自身抗体,大多为IgM型(即冷凝素),这些抗体牢固结合于红细胞上,通过激活补体,最终导致溶血。31.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反应阳性时,应首先怀疑是(分数:2.00)A.白血病B.再生障碍性贫血C.巨幼细胞性贫血D.缺铁性贫血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解析:解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时,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时,抗人球蛋白试验均阴性。32.过敏性紫癜的检验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骨
47、髓象正常B.血小板计数正常C.束臂试验阴性 D.血沉加快E.血清 IgA增高解析:解析:束臂试验反映血管的功能状况,而过敏性紫癜是机体对过敏原发生变态反应而引起的全身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增加,导致以皮肤和黏膜出血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因此束臂试验阳性。33.关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检测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血小板减少B.束臂试验阳性C.血块收缩不良D.血小板形态正常 E.出血时间延长解析:解析: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以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同时也伴有血小板形态、功能异常。相关一期止血检验项目束臂试验阳性、血块收缩不良、出血时间延长。34.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描述
48、正确的是(分数:2.00)A.主要由上皮细胞合成B.单链 t-PA与纤维蛋白的亲和力比双链型高 C.单链 t-PA对纤溶酶原的激活能力比双链型高D.游离状态的 t-PA与纤溶酶原(PLG)的亲和力高E.t-PA与 PLG形成复合物之后,才能有效激活 PLG解析:解析:t-PA 主要由内皮细胞合成,单链 t-PA与纤维蛋白的亲和力比双链型高,双链 t-PA对纤溶酶原的激活能力比单链高,游离状态 t-PA与 PLG的亲和力低,t-PA 与 PLG、纤维蛋白形成复合物之后,才能有效激活 PLG。35.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占 3090(NEC),并可见到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和
49、成熟粒细胞10,约 50病例的白血病细胞内可见到 Auer小体,符合此特征的白血病是(分数:2.00)A.M 1B.M 2a C.M 3D.M 5aE.M 6解析:解析:M 1 和 M 2a 的骨髓象主要区别在于原始粒细胞所占比例,前者为90,后者为3089,且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和成熟粒细胞10;M 3 的主要特征是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分类以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为主;M 5 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故骨髓增生以原始单核细胞为主,可大于80。36.下列关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白血病细胞有明显的质和量异常B.白血病细胞 PAS染色可呈阳性反应C.白血病细胞易浸润肝、脾和淋巴结D.白血病细胞胞质中可见 Auer小体 E.白血病细胞可进入周围血液解析:解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由于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在造血组织(特别是骨髓、脾和淋巴结)异常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