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检验基础(尿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粪便检验)-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7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关于尿液干化学法检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干化学法既可对完整的 RBC 反应,又能测定游离的血红蛋白量B.不同型号试纸带的敏感度不同,使用时应注意批间差异C.尿中含有易热酶、肌红蛋白或菌尿可引起假阴性D.尿糖的测定原理是葡萄糖氧化酶一过氧化物酶法E.大量维生素 C 时可干扰试验结果引起假阴性2.尿糖试带法只能测定(分数:2.00)A.半乳糖B.乳糖C.葡萄糖D.果糖E.蔗糖3.干化学测定球
2、蛋白的敏感性为清蛋白的(分数:2.00)A.100 倍B.10 倍C.1 倍D.150110 倍E.1100150 倍4.下列有关于尿液试带法检测亚硝酸盐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是用于尿路细菌感染的快速筛检试验B.尿液中须含有硝酸盐还原酶C.体内有适量硝酸盐存在D.阴性可排除泌尿系统感染E.单纯的亚硝酸盐阳性也需进行显微镜检查5.下列关于尿液试带法检测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尿糖检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B.蛋白质检测采用 pH 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C.酮体检测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D.白细胞采用白细胞酯酶法E.胆红素检测采用氧化法6.尿液十联试带的检测项目不
3、包括(分数:2.00)A.pHB.PROC.维生素 CD.KETE.NTT7.使用尿分析仪检测尿糖的方法是(分数:2.00)A.还原法B.重氮反应法C.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D.酸碱指示剂法E.偶氮反应法8.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在检测白细胞时出现与镜检不符的结果时可能的原因是(分数:2.00)A.尿液在膀胱贮存时间长B.尿标本新鲜C.肾移植患者发生排异反应D.尿中以中性粒细胞为主E.尿液标本含有高浓度胆红素9.尿葡萄糖干化学试带法产生假阴性反应常见的干扰物质是(分数:2.00)A.过氧化物B.蛋白质C.维生素 CD.青霉素E.链霉素10.利用氧化酶法原理的尿干化学试带项目是(分数:2.00)A
4、.蛋白质B.尿糖C.酸碱度D.酮体E.尿胆原11.下列关于尿糖阳性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尿糖升高血糖也同时升高B.是由于肾小管不能将糖全部重吸收C.肾小球肯定有病变D.肯定有糖代谢紊乱E.尿糖阳性时,尿中的糖只是葡萄糖,其他糖不出现12.下列关于试带法检测尿酮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为目前常用的尿酮体筛检方法B.严重腹泻、呕吐等均可出现酮尿C.与 一羟丁酸反应D.与乙酰乙酸反应E.与丙酮反应13.维生素 C 可以造成以下一些项目检测呈假阴性,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胆红素B.血红蛋白C.葡萄糖D.亚硝酸盐E.以上均不包括14.下列关于导致亚硝酸盐检测
5、呈假阴性的因素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尿胆原B.维生素 CC.尿 pH6D.尿量过多E.以上全不正确15.下列关于尿蛋白检测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尿蛋白质含量多少可以用来判断肾病损伤的程度B.大剂量青霉素对磺胺水杨酸法检测易产生假阴性C.大剂量青霉素对干化学检测法易产生假阳性D.尿蛋白质含量超过 075 g24 h 时,称蛋白尿E.尿蛋白试带法检测以检测球蛋白为主16.导致亚硝酸检测出现假阳性的条件,不包括(分数:2.00)A.体内有适量的硝酸盐存在B.尿液中的致病菌须含有硝酸盐还原酶C.尿液在膀胱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4 hD.pH6E.排除药物等干扰因素17.直肠癌
6、患者出血,粪便颜色为(分数:2.00)A.蓝绿色B.紫色C.红色D.黄色E.黑色18.粪便颜色呈柏油色见于下列哪种疾病(分数:2.00)A.阿米巴痢疾B.胆道梗阻C.乳儿肠炎D.下消化道出血E.上消化道出血19.溃疡性结肠炎常可出现(分数:2.00)A.柏油样便B.脓血便C.黏液便D.稀汁样便E.米泔样便20.粪便检查,可作为细菌性痢疾诊断指标的细胞是(分数:2.00)A.淋巴细胞B.巨噬细胞C.中性粒细胞D.上皮细胞E.红细胞21.大便为脓血便以血为主,呈暗红色稀果酱样,可能是下列哪种疾病(分数:2.00)A.急性胃肠炎B.阿米巴疾病C.直肠癌D.细菌性痢疾E.消化不良22.可造成化学法粪便
7、隐血试验假阴性的物质是(分数:2.00)A.大量食蔬菜B.动物血C.大量维生素 CD.动物肉类E.含大量过氧化物酶食物23.粪便外观呈白陶土样,主要见于(分数:2.00)A.阻塞性黄疸B.消化道溃疡C.胃癌D.肠道寄生虫感染E.服用铁剂、炭粉24.正常人的粪便中不含有(分数:2.00)A.粪胆素B.粪胆原C.细菌D.淀粉颗粒E.血红素25.粪便隐血试验(化学法)时,患者最好素食(分数:2.00)A.2 天B.3 天C.4 天D.5 天E.6 天26.出现鲜红色血样便,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十二指肠球部溃疡B.胃癌C.胃溃疡D.直肠癌E.食管出血27.粪便标本采集后一般应于多长时间
8、内检验完毕(分数:2.00)A.1hB.2hC.15hD.25hE.3h28.粪便标本隐血试验应连续检查几天(分数:2.00)A.2 天B.3 天C.4 天D.5 天E.以上结果均不正确29.粪便中可能含有一定的病理性结晶,以下关于病理性结晶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包括夏科一雷登结晶B.包括血红素结晶C.包括草酸钙结晶D.包括胆红素结晶E.包括脂肪酸结晶30.粪便中细菌约占干重的 13,粪便中球菌(革兰阳性菌)和杆菌(革兰阴性菌)的比例大致为(分数:2.00)A.1:2B.1:4C.1:8D.1:10E.1:20二、A2 型题(总题数:1,分数:2.00)31.某患者粪便常规检查
9、结果:暗红色稀果酱便,红细胞成堆存在有残碎现象,白细胞较少,可见夏科一雷登结晶,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细菌性痢疾B.阿米巴痢疾C.溃疡性结肠炎D.直肠癌E.乙状结肠癌三、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A含铁血黄素 B尿蛋白 C尿糖 D尿血红蛋白 E尿胆红素(分数:6.00)(1).加热醋酸法可检出尿中的成分是(分数:2.00)A.B.C.D.E.(2).尿隐血试验可检出尿中的成分是(分数:2.00)A.B.C.D.E.(3).Rous 试验可检出尿中的成分是(分数:2.00)A.B.C.D.E.A米泔样便 B脓血便 C蛋花样便 D果酱样便 E鲜血便(分数:6.00)(
10、1).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的粪便外观最可能是(分数:2.00)A.B.C.D.E.(2).霍乱患者的粪便外观最可能是(分数:2.00)A.B.C.D.E.(3).婴儿腹泻患者的粪便外观最可能是(分数:2.00)A.B.C.D.E.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检验基础(尿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粪便检验)-试卷 1 答案解析(总分:7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关于尿液干化学法检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干化学法既可对完整的 RBC 反应,又能测定游离的血红蛋白量B.不同型号试纸带的敏感度不同,使用时应注意批间差异C.尿中含有
11、易热酶、肌红蛋白或菌尿可引起假阴性 D.尿糖的测定原理是葡萄糖氧化酶一过氧化物酶法E.大量维生素 C 时可干扰试验结果引起假阴性解析:解析:某些患者尿液中含有对热不稳定酶、肌红蛋白或菌尿,引起红细胞干化学测定结果假阳性。2.尿糖试带法只能测定(分数:2.00)A.半乳糖B.乳糖C.葡萄糖 D.果糖E.蔗糖解析:解析:干化学法尿糖测定使用的是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葡萄糖氧化酶促葡萄糖与氧结合,生成葡萄糖内酯及过氧化氢,后者与色素原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使色素原呈现不同的颜色反应。3.干化学测定球蛋白的敏感性为清蛋白的(分数:2.00)A.100 倍B.10 倍C.1 倍D.150110 倍
12、E.1100150 倍 解析:解析:尿蛋白定性干化学试带法对清蛋白较敏感,对球蛋白的敏感性仅为清蛋白的1100150。4.下列有关于尿液试带法检测亚硝酸盐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是用于尿路细菌感染的快速筛检试验B.尿液中须含有硝酸盐还原酶C.体内有适量硝酸盐存在D.阴性可排除泌尿系统感染 E.单纯的亚硝酸盐阳性也需进行显微镜检查解析:解析:亚硝酸盐采用硝酸盐还原法。阳性结果的产生具备 3 个条件:尿中致病菌须具有硝酸盐还原酶。体内有适量的硝酸盐。尿液在膀胱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4 h)。阴性结果不能排除泌尿系统感染,单纯的亚硝酸盐阳性也需进行显微镜检查。5.下列关于尿液试带法检测原
13、理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尿糖检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B.蛋白质检测采用 pH 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C.酮体检测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D.白细胞采用白细胞酯酶法E.胆红素检测采用氧化法 解析:解析:胆红素检测采用偶氮反应法。6.尿液十联试带的检测项目不包括(分数:2.00)A.pHB.PROC.维生素 C D.KETE.NTT解析:解析:尿十联试带的检测项目包括 pH、SG、GLU、PRO、KET、BIL、URO、RBCHb、NIT、WBC 等。7.使用尿分析仪检测尿糖的方法是(分数:2.00)A.还原法B.重氮反应法C.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D.酸碱指示剂法E.偶氮反
14、应法解析:解析:葡萄糖氧化酶促进葡萄糖与氧作用,生成葡萄糖酸内酯及过氧化氢,后者与色素原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使色素原呈现由蓝色经绿色至棕色的色泽变化。8.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在检测白细胞时出现与镜检不符的结果时可能的原因是(分数:2.00)A.尿液在膀胱贮存时间长B.尿标本新鲜C.肾移植患者发生排异反应D.尿中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E.尿液标本含有高浓度胆红素解析:解析:试带法白细胞检测采用白细胞酯酶法。尿液在膀胱贮存时间长或其他原因引起白细胞破坏,中性粒细胞酯酶释放到尿中,使用镜检法()、分析仪法(+);在肾移植患者发生排异反应时,尿中以淋巴细胞为主,会出现镜检法(+)、分析仪法 (),另外尿中以
15、单核细胞为主时也会出现此结果。9.尿葡萄糖干化学试带法产生假阴性反应常见的干扰物质是(分数:2.00)A.过氧化物B.蛋白质C.维生素 C D.青霉素E.链霉素解析:解析:干化学法尿糖测定使用的是葡萄糖氧化酶一过氧化物酶法,葡萄糖氧化酶促葡萄糖与氧结合,生成葡萄糖内酯及过氧化氢,后者与色素原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使色素原呈现不同的颜色反应。尿液在低葡萄糖浓度(14 mmolL)时,维生素 C 与试带中的试剂发生竞争性抑制反应,使干化学法产生假阴性反应。10.利用氧化酶法原理的尿干化学试带项目是(分数:2.00)A.蛋白质B.尿糖 C.酸碱度D.酮体E.尿胆原解析:解析:尿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
16、一过氧化物酶法。蛋白质测定采用 pH 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酸碱度测定采用酸碱指示剂法。酮体测定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尿胆原测定采用醛反应法或重氮反应法。11.下列关于尿糖阳性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尿糖升高血糖也同时升高B.是由于肾小管不能将糖全部重吸收 C.肾小球肯定有病变D.肯定有糖代谢紊乱E.尿糖阳性时,尿中的糖只是葡萄糖,其他糖不出现解析:解析:尿中出现尿糖阳性,主要是由于滤过液的浓度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未被重吸收的糖在尿中出现。12.下列关于试带法检测尿酮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为目前常用的尿酮体筛检方法B.严重腹泻、呕吐等均可出现酮尿C.与 一羟
17、丁酸反应 D.与乙酰乙酸反应E.与丙酮反应解析:解析:尿酮体是尿液中乙酰乙酸(占 20)、-羟丁酸(占 78)及丙酮(占 2)的总称。检测方法主要有试带法、湿化学法、和片剂法。试带法:在碱性条件下,亚硝基铁氰化钠可与尿中的乙酰乙酸、丙酮起反应呈现紫色,而不与 -羟丁酸起反应。临床意义:尿酮体检查有助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诊断(尿酮体阳性),也用于临床的治疗监测,但也有其局限性。如早期病例中,主要酮体成分是 -羟丁酸(一般试带法无法测定),而乙酰乙酸很少或缺乏,此时测得结果可导致对总酮体量估计不足。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缓解之后,-羟丁酸转变为乙酰乙酸,反而使乙酰乙酸含量比急性期早期增高,此时易
18、造成对病情估计过重。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剧烈运动、饥饿、禁食(包括减肥者)过久、饮食中缺乏糖类或饮食为高脂肪、感染性疾病、伤寒、败血症、严重腹泻、呕吐包括妊娠反应性等情况,均可出现酮尿。氯仿、乙醚麻醉后,磷中毒等,也可出现尿酮体阳性。13.维生素 C 可以造成以下一些项目检测呈假阴性,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胆红素B.血红蛋白C.葡萄糖D.亚硝酸盐E.以上均不包括 解析:解析:尿液中维生素 C 含量的高低对胆红素、血红蛋白、葡萄糖、亚硝酸盐的检测可产生严重的负干扰。14.下列关于导致亚硝酸盐检测呈假阴性的因素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尿胆原B.维生素 CC.尿 pH6D.尿
19、量过多E.以上全不正确 解析:解析:影响亚硝酸盐检测,造成假阴性的因素包括:维生素 C、尿 pH6、尿量过多等。15.下列关于尿蛋白检测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尿蛋白质含量多少可以用来判断肾病损伤的程度 B.大剂量青霉素对磺胺水杨酸法检测易产生假阴性C.大剂量青霉素对干化学检测法易产生假阳性D.尿蛋白质含量超过 075 g24 h 时,称蛋白尿E.尿蛋白试带法检测以检测球蛋白为主解析:解析:尿蛋白试带法检测以检测清蛋白为主,大剂量青霉素对磺胺水杨酸法检测易产生假阳性,大剂量青霉素对干化学检测法易产生假阴性。尿蛋白质含量超过 015 g24 h 时,称蛋白尿,而尿蛋白质含量多少可以
20、用来判断肾病损伤的程度。16.导致亚硝酸检测出现假阳性的条件,不包括(分数:2.00)A.体内有适量的硝酸盐存在B.尿液中的致病菌须含有硝酸盐还原酶C.尿液在膀胱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4 hD.pH6 E.排除药物等干扰因素解析:解析:导致亚硝酸盐假阳性的条件是:体内有适量的硝酸盐存在,尿液中的致病菌须含有硝酸盐还原酶,尿液在膀胱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4h 且排除药物等干扰因素。17.直肠癌患者出血,粪便颜色为(分数:2.00)A.蓝绿色B.紫色C.红色 D.黄色E.黑色解析:解析:脓便及脓血便常见于结肠癌或直肠癌,呈红色。18.粪便颜色呈柏油色见于下列哪种疾病(分数:2.00)A.阿米巴痢疾B.胆道
21、梗阻C.乳儿肠炎D.下消化道出血E.上消化道出血 解析:解析:当消化道存在出血时,出血的部位不同,则红细胞被破坏的程度也不同。上消化道出血时,红细胞被胃肠液消化破坏,由血红蛋白降解而来的铁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在肠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粪便即可呈黑红色或黑褐色,出现柏油样便,粪便质软而富有光泽。下消化道出血时,由于红细胞没有经过降解等过程而直接排出体外,所以多呈红色。19.溃疡性结肠炎常可出现(分数:2.00)A.柏油样便B.脓血便 C.黏液便D.稀汁样便E.米泔样便解析:解析:黏液便出现提示肠道受刺激或炎症,鲜血便提示有下消化道出血,柏油样便提示有上消化道出血;脓血便见于菌痢、溃疡性结肠炎、
22、结肠癌或直肠癌;稀汁样便见于各种腹泻。20.粪便检查,可作为细菌性痢疾诊断指标的细胞是(分数:2.00)A.淋巴细胞B.巨噬细胞 C.中性粒细胞D.上皮细胞E.红细胞解析:解析:细菌性痢疾时,常可见较多的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可作为细菌性痢疾的诊断依据。21.大便为脓血便以血为主,呈暗红色稀果酱样,可能是下列哪种疾病(分数:2.00)A.急性胃肠炎B.阿米巴疾病 C.直肠癌D.细菌性痢疾E.消化不良解析:解析:脓血便见于菌痢、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或直肠癌。其中细菌性痢疾以脓或黏液为主,脓中带血;阿米巴痢疾以血为主,血中带脓。22.可造成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假阴性的物质是(分数:2.00)A.大量食蔬
23、菜B.动物血C.大量维生素 C D.动物肉类E.含大量过氧化物酶食物解析:解析: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是利用血红蛋白中的含铁血红素有类似过氧化物酶的作用,可催化分解过氧化氢,释放生态氧,氧化色原物质而使之呈色。但是当服用大量维生素 C,血在肠道中停留过久,血红蛋白被细菌降解等可出现假阴性。23.粪便外观呈白陶土样,主要见于(分数:2.00)A.阻塞性黄疸 B.消化道溃疡C.胃癌D.肠道寄生虫感染E.服用铁剂、炭粉解析:解析:胆道梗阻时,进入肠道的胆汁减少或缺如,粪胆素生成较少甚至缺如,使粪便呈灰白色。主要见于梗阻性黄疸。钡餐造影后粪便也可呈灰白色,但有明显的节段性。24.正常人的粪便中不含有(分数
24、:2.00)A.粪胆素B.粪胆原C.细菌D.淀粉颗粒E.血红素 解析:解析:通常情况下,正常粪便中有大量的细菌,均为肠道的正常菌群,偶可见到白细胞,主要是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正常粪便中较少见淀粉颗粒,无红细胞。可见多种结晶,如草酸钙、磷酸钙、碳酸钙等结晶,一般无临床意义。正常人粪便胆红素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尿(粪)胆原,尿胆原除部分被肠道重吸收进入肠肝循环外,大部分在结肠被氧化为粪胆素,并随粪便排出体外。25.粪便隐血试验(化学法)时,患者最好素食(分数:2.00)A.2 天B.3 天 C.4 天D.5 天E.6 天解析:解析:粪便隐血试验(化学法)时,患者最好素食 3 天后留取标本,禁服维
25、生素 C 及铁剂等药品。26.出现鲜红色血样便,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十二指肠球部溃疡B.胃癌C.胃溃疡D.直肠癌 E.食管出血解析:解析:鲜血便的出现提示有下消化道的出血。可能的原因有肛裂、痔疮、直肠息肉及结肠癌。27.粪便标本采集后一般应于多长时间内检验完毕(分数:2.00)A.1h B.2hC.15hD.25hE.3h解析:28.粪便标本隐血试验应连续检查几天(分数:2.00)A.2 天B.3 天 C.4 天D.5 天E.以上结果均不正确解析:解析:粪便标本采集后一般应于 1 h 内检验完毕,隐血试验应连续检查 3 天。29.粪便中可能含有一定的病理性结晶,以下关于病理性结
26、晶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包括夏科一雷登结晶B.包括血红素结晶C.包括草酸钙结晶 D.包括胆红素结晶E.包括脂肪酸结晶解析:解析:粪便中病理性结晶有夏科.雷登结晶、血红素结晶、胆红素结晶、脂肪酸结晶。30.粪便中细菌约占干重的 13,粪便中球菌(革兰阳性菌)和杆菌(革兰阴性菌)的比例大致为(分数:2.00)A.1:2B.1:4C.1:8D.1:10 E.1:20解析:解析:粪便中细菌约占干重的 13,粪便中球菌(革兰阳性菌)和杆菌(革兰阴性菌)的比例大致为1:10。通常情况下微生物、宿主和外界环境三者保持着一种生态平衡关系。如三者出现生态失调,称为菌群失调,常出现在人体抵抗力降低
27、的情况下,如瘦弱婴幼儿,年老体弱和患急、慢性疾病者,以及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和放射治疗者,尤其是应用广谱抗生素者。二、A2 型题(总题数:1,分数:2.00)31.某患者粪便常规检查结果:暗红色稀果酱便,红细胞成堆存在有残碎现象,白细胞较少,可见夏科一雷登结晶,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细菌性痢疾B.阿米巴痢疾 C.溃疡性结肠炎D.直肠癌E.乙状结肠癌解析:解析:阿米巴痢疾时粪便以血为主,血中带脓,呈果酱样,显微镜检查可见夏科一雷登结晶。三、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A含铁血黄素 B尿蛋白 C尿糖 D尿血红蛋白 E尿胆红素(
28、分数:6.00)(1).加热醋酸法可检出尿中的成分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尿隐血试验可检出尿中的成分是(分数:2.00)A.B.C.D. E.解析:(3).Rous 试验可检出尿中的成分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加热醋酸法是测定尿蛋白定性的筛查试验;尿隐血试验是测定尿液中血红蛋白的试验;Rous试验是测定尿含铁血黄素的试验。A米泔样便 B脓血便 C蛋花样便 D果酱样便 E鲜血便(分数:6.00)(1).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的粪便外观最可能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霍乱患者的粪便外观最可能是(分数:2.00)
29、A. B.C.D.E.解析:(3).婴儿腹泻患者的粪便外观最可能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正常成人的粪便为成形的、黄褐色软便,婴儿粪便多为黄色、金黄色糊状便。黏液便:多提示肠道刺激或有炎症,常见于各种肠炎、细菌性痢疾及阿米巴痢疾。鲜血便:提示下消化道有出血,常见于肛裂、痔疮、直肠息肉及结肠癌等。脓便及脓血便:常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或直肠癌等,其中以阿米巴痢疾以血为主,血中带脓,呈果酱样。柏油样便:上消化道出血,超过50ml 时粪便呈黑色或褐色,质软有光泽。稀糊状或稀汁样便:见于各种腹泻,尤其是急性胃肠炎。白陶土样便:胆道梗阻时,进入肠道的胆汁减少或缺如,主要见于梗阻性黄疸等。米泔样便:呈乳白色淘米水样,多见于霍乱、副霍乱。蛋花样便:婴儿腹泻患者的粪便外观最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