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二)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1.合成 IgA J 链的细胞是( ) A单核细胞 B巨噬细胞 C黏膜固有层浆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NK 细胞(分数:1.00)A.B.C.D.E.2.天然的佐剂是( ) A多聚核苷酸 B福氏不完全佐剂 C福氏完全佐剂 D百日咳杆菌 E外毒素(分数:1.00)A.B.C.D.E.3.用针对哪一种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可鉴定人的 Ts、Tc 细胞( ) ACD8 BCD4 CCD3 Dgh-2 ELyt-1(分数:1.00)A.B.C.D.E.4.补体替代激活途径激活顺序是( ) AC123456789
2、BC1423456789 CC124356789 DC12456789 EC356789(分数:1.00)A.B.C.D.E.5.巨噬细胞产生的内热原是( ) ATNF- BIL-1 C补体 DIL-12 EFcR(分数:1.00)A.B.C.D.E.6.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结合力包括( ) A氢键 B范德华力 C非共价键 D疏水键 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7.TCR 链基因重排发生在( ) AV-D-J BV-D-J-C CV-J-C DV-J EV-J-D-C(分数:1.00)A.B.C.D.E.8.APC 细胞与 T 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受 MHC-类分子限制的是(
3、 ) A病毒感染细胞与 TH 细胞 B病毒感染细胞与 Tc 细胞 C单核-巨噬细胞和 TH 细胞 D肿瘤细胞与 TH 细胞 E肿瘤细胞和 Tc 细胞(分数:1.00)A.B.C.D.E.9.C4b 的拮抗因子是( ) AS 蛋白 BC4bp CB 因子 DH 因子 EI 因子(分数:1.00)A.B.C.D.E.10.补体活性片段中的趋化因子是( ) AC2a BC5a CC3a DC4b EC3b(分数:1.00)A.B.C.D.E.11.与 TH 细胞表面 CD4 分子结合的部位是( ) AMHC-类分子 链 BMHC-类分子 1 1区 CMHC-类分子 2 2区 DMHC-类分子 链 1
4、、 2区 EMHC-类分子 3区(分数:1.00)A.B.C.D.E.12.BCR 基因表达区别于 TCR 最大的特点是( ) A同种异型排斥 B共显性 C同种型排斥 D具有更多的 N-插入 E高频率体细胞突变(分数:1.00)A.B.C.D.E.13.免疫对于机体( ) A有利 B有害 C有利也有害 D无利、无害 E正常情况下有利,某些情况下有害(分数:1.00)A.B.C.D.E.14.下列备选答案中正确的是( ) AIgC 各亚类分子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均可经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B抗体具有免疫原性 C抗体均可与 FcR 结合,发挥调理素吞噬作用 D除 ISC 外,其他类型 Ig 也能穿过胎盘
5、E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均可使抗原破坏(分数:1.00)A.B.C.D.E.15.具有激肽样作用的补体片段是( ) AC2a BC3a CC4b DC5a EC3b(分数:1.00)A.B.C.D.E.16.各种单体抗体分子都有的特性是( ) A分子量在 10 万以下 B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 CH 链与 L 链借非共价键相联 D能结合补体 E能促进吞噬(分数:1.00)A.B.C.D.E.17.MBL 活化途径的 C3 转化酶是( ) AC1s BC4b2b CC3bBa DC3bBbP ED 因子(分数:1.00)A.B.C.D.E.18.TNF 的编码基因位于( ) AHLA-I
6、区 BHLA-B 区 CHLA-区 DHLA-区 EHLA-DR 区(分数:1.00)A.B.C.D.E.19.初次注入大量抗毒素的马血清所引起血清病的发病机制属于( ) AI 型超敏反应 B型超敏反应 C型超敏反应 D型超敏反应 EV 型超敏反应(分数:1.00)A.B.C.D.E.20.对重症肌无力的论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主要致病的抗体是抗乙酰胆碱(ACR)抗体 B抗 ACR 抗体的主要作用是在补体参与下损伤骨骼肌细胞 C它的发病与胸腺病变有一定关系 D在病人血清中尚可检出其他自身抗体(如抗胃壁细胞抗体) E该病有遗传倾向性(分数:1.00)A.B.C.D.E.21.外周免疫器
7、官不包括( ) A骨髓 B淋巴结 C脾脏 D黏膜伴随淋巴组织 E扁桃体(分数:1.00)A.B.C.D.E.22.具有免疫记忆的细胞是( ) A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T 和 B 淋巴细胞 D肥大细胞 ENK 细胞(分数:1.00)A.B.C.D.E.23.下列哪种物质是 T 细胞表面的协同信号分子受体( ) ACD28 分子 BCD40 分子 CICAM-1 DCD4 分子 ECD8 分子(分数:1.00)A.B.C.D.E.24.即刻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发生在感染后( ) A感染后 04 小时内 B感染后 496 小时内 C感染后 2448 小时内 D感染后 96 小时内 E感染后 45 天
8、(分数:1.00)A.B.C.D.E.25.本身具有调理作用的 Ig 是( ) AIgM BIgG CIgA DIgE EIgD(分数:1.00)A.B.C.D.E.26.T 细胞的表现型是( ) ACD4 +CD8+ BCD4 +CD8- CCD4 -CD8+ DCD4 -CD8+ ECD2 +CD3-(分数:1.00)A.B.C.D.E.27.可激活经典途径的复合物分子是( ) AIgG 4与抗原的复合物 B一个 IgG 与抗原的复合物 C一个 IgD 与抗原的复合物 DIgM 与抗原的复合物 E一个 sIgA 与抗原的复合物(分数:1.00)A.B.C.D.E.28.树突状细胞主要将抗原
9、肽信息提呈给( ) A活化 Th细胞 B初始 Th细胞 C活化 Tc细胞 D初始 Tc细胞 E记忆 Th细胞(分数:1.00)A.B.C.D.E.29.型超敏反应重要病理学特征是( ) A红细胞浸润 B巨噬细胞浸润 C淋巴细胞浸润 D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E中性粒细胞浸润(分数:1.00)A.B.C.D.E.30.人类的白细胞分化抗原是( ) ALyt 抗原 BLy 抗原 CCD 抗原 DHLA 抗原 E黏附分子(分数:1.00)A.B.C.D.E.31.无需补体组分参与的效应是( ) A免疫黏附 B溶解细菌 C抗 B 抗体与 B 型红细胞的溶解 DADCC E调理作用(分数:1.00)A.B.C
10、.D.E.32.关于 IgA 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 A二聚体 lgA 结合抗原的亲和力,高于单体 IgA BIgA 1主要存在于血清中 CsIgA 是膜局部免疫的最重要因素 DslgA 具有免疫排除功能 E以上均正确(分数:1.00)A.B.C.D.E.33.容易引起免疫耐受性的抗原注射途径为( ) A静脉皮下肌内腹腔 B静脉腹腔皮下肌内 C腹腔静脉皮下肌内 D皮下肌内腹腔静脉 E腹腔皮下肌内静脉(分数:1.00)A.B.C.D.E.34.人类 IgG 的合成开始于( ) A胚胎期 15 周 B胚胎期 30 周 C新生儿 D出生后 3 个月 E出生后 6 个月(分数:1.00)A.B.C.D
11、.E.35.关于 NK 细胞错误的是( ) A来源于骨髓 BCD16、CD56 是其特有标志 C表达 TCR-CD3 复合物 D大多数为 CD4-、CD8 - E识别 CD1 分子提呈的脂类或糖类抗原(分数:1.00)A.B.C.D.E.36.HLA 基因复合体中等位基因数最多的是( ) AHLA-A BHLA-B CHLA-C DHLA-DR EHLA-DQ(分数:1.00)A.B.C.D.E.37.日本学者 Tonegawa 最初证明 BCR 在形成过程中( ) A体细胞突变 BN-插入 C重链和轻链随机重组 D可变区基因片段随机重排 E类别转换(分数:1.00)A.B.C.D.E.38.
12、人类中能引起强而迅速的、针对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反应的抗原是( ) A组织相容性抗原 B移植抗原 C白细胞抗原 D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E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数:1.00)A.B.C.D.E.39.HLA-I 类抗原的主要功能是( ) A向 TH 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 B向 Tc 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 C向 TH 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 D向 Tc 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肽 E向 +Tc 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肽(分数:1.00)A.B.C.D.E.40.决定 Ig 的类和亚类的部位是( ) AVL+VH BVL+GL C铰链区 DCH ECL(分数:1.00)A.B.C.D.E.41.有关 BCR 和
13、抗体描述正确的是( ) A1 个 B 细胞的 BCR 和分泌的抗体特异性不同 B二者编码的基因相同 C不具有类别转换 D基因重排发生于免疫应答阶段 E二者可变区不同(分数:1.00)A.B.C.D.E.42.关于浆细胞正确的是( ) A有吞噬功能 B由 T 细胞分化而来 C是产生抗体的效应细胞 D属于嗜酸性粒细胞 E与肥大细胞有共性(分数:1.00)A.B.C.D.E.43.一种破伤风类毒素抗体(抗体 1)能与发生二硫键全部断裂而变性的破伤风类毒素发生反应,另一种破伤风类毒素抗体(抗体 2)不能与因同种原因变性的破伤风类毒素发生反应。对于这一实验结果,最可能解释是( ) A抗体 1 对破伤风类
14、毒素无特异性 B抗体 2 对破伤风类毒素上的构象决定簇有特异性 C抗体 1 对破伤风类毒素的氨基酸序列有特异性 D抗体 2 对二硫键有特异性 EB 和 C 正确(分数:1.00)A.B.C.D.E.44.用间位氨基苯甲酸与载体结合免疫实验动物,制备的抗血清能与哪种物质进行特异性结合反应( ) A苯胺 B对氨基苯甲酸 C间位对氨基苯磺酸 D邻位对氨基苯甲酸 E间位氨基苯甲酸(分数:1.00)A.B.C.D.E.45.对人体具有抗原和抗体二重性的物质是( ) A人抗白喉外毒素血清 B干扰素 C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 D细菌外毒素 E马抗破伤风血清(分数:1.00)A.B.C.D.E.46.对人类而
15、言属于异嗜性抗原的物质是( ) A人抗白喉外毒素血清 BBSA C破伤风抗毒素 DABO 血型抗原 E大肠杆菌 O14(分数:1.00)A.B.C.D.E.47.T 细胞阳性选择的主要目的是( ) A选择出对自身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的细胞克隆 B选择掉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的细胞克隆 C实现自身免疫耐受 D实现对自身 MHC 分子的限制性 E实现 TCR 功能性成熟(分数:1.00)A.B.C.D.E.48.能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的 Ig 是( ) AIgG BIgM CIgA DIgD EIgE(分数:1.00)A.B.C.D.E.49.细胞膜型 Ig 合成中恒定区基因所连接的外显子是
16、( ) AC BSC CMC D EC(分数:1.00)A.B.C.D.E.50.恶病质素主要由哪种细胞产生( ) AT 细胞 BB 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树状突细胞 E单核巨噬细胞(分数:1.00)A.B.C.D.E.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二)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1.合成 IgA J 链的细胞是( ) A单核细胞 B巨噬细胞 C黏膜固有层浆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NK 细胞(分数:1.00)A.B.C. D.E.解析:2.天然的佐剂是( ) A多聚核苷酸 B福氏不完全佐剂 C福氏完全佐剂 D百日咳杆菌 E外毒素(分数:1.00)A.B.C.D.
17、 E.解析:解析 与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射于机体能增强机体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辅助物质称免疫佐剂,具有免疫原性的佐剂有:卡介苗、百日咳杆菌、脂多糖、细胞因子。3.用针对哪一种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可鉴定人的 Ts、Tc 细胞( ) ACD8 BCD4 CCD3 Dgh-2 ELyt-1(分数:1.00)A. B.C.D.E.解析:4.补体替代激活途径激活顺序是( ) AC123456789 BC1423456789 CC124356789 DC12456789 EC356789(分数:1.00)A.B.C.D.E. 解析:5.巨噬细胞产生的内热原是( ) ATNF- BIL-1 C补体 DIL-
18、12 EFcR(分数:1.00)A.B. C.D.E.解析:6.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结合力包括( ) A氢键 B范德华力 C非共价键 D疏水键 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 解析:7.TCR 链基因重排发生在( ) AV-D-J BV-D-J-C CV-J-C DV-J EV-J-D-C(分数:1.00)A.B.C.D. E.解析:8.APC 细胞与 T 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受 MHC-类分子限制的是( ) A病毒感染细胞与 TH 细胞 B病毒感染细胞与 Tc 细胞 C单核-巨噬细胞和 TH 细胞 D肿瘤细胞与 TH 细胞 E肿瘤细胞和 Tc 细胞(分数:1.00)A.B.C
19、. D.E.解析:解析 MHC-类分子主要是表达于 B 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上。主要参与外源性抗原的递呈,在组织或器官移植过程中,MHC-类分子是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靶抗原。在免疫应答中,MHC-类分子主要是协调免疫细胞之间的循环作用,调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9.C4b 的拮抗因子是( ) AS 蛋白 BC4bp CB 因子 DH 因子 EI 因子(分数:1.00)A.B. C.D.E.解析:10.补体活性片段中的趋化因子是( ) AC2a BC5a CC3a DC4b EC3b(分数:1.00)A.B. C.D.E.解析:11.与 TH 细胞表面 CD4 分子结合的
20、部位是( ) AMHC-类分子 链 BMHC-类分子 1 1区 CMHC-类分子 2 2区 DMHC-类分子 链 1、 2区 EMHC-类分子 3区(分数:1.00)A.B.C. D.E.解析:12.BCR 基因表达区别于 TCR 最大的特点是( ) A同种异型排斥 B共显性 C同种型排斥 D具有更多的 N-插入 E高频率体细胞突变(分数:1.00)A.B.C.D.E. 解析:13.免疫对于机体( ) A有利 B有害 C有利也有害 D无利、无害 E正常情况下有利,某些情况下有害(分数:1.00)A.B.C.D.E. 解析:14.下列备选答案中正确的是( ) AIgC 各亚类分子与相应抗原结合后
21、均可经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B抗体具有免疫原性 C抗体均可与 FcR 结合,发挥调理素吞噬作用 D除 ISC 外,其他类型 Ig 也能穿过胎盘 E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均可使抗原破坏(分数:1.00)A.B. C.D.E.解析:15.具有激肽样作用的补体片段是( ) AC2a BC3a CC4b DC5a EC3b(分数:1.00)A. B.C.D.E.解析:16.各种单体抗体分子都有的特性是( ) A分子量在 10 万以下 B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 CH 链与 L 链借非共价键相联 D能结合补体 E能促进吞噬(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 H 链和 L
22、 链可通过二硫键折叠成若干球状功能区,即 2 条相同的重链(H)和 2 条相同的轻链(L)。其中,VH 和 VL 是抗原结合部位。17.MBL 活化途径的 C3 转化酶是( ) AC1s BC4b2b CC3bBa DC3bBbP ED 因子(分数:1.00)A.B. C.D.E.解析:18.TNF 的编码基因位于( ) AHLA-I 区 BHLA-B 区 CHLA-区 DHLA-区 EHLA-DR 区(分数:1.00)A.B.C.D. E.解析:19.初次注入大量抗毒素的马血清所引起血清病的发病机制属于( ) AI 型超敏反应 B型超敏反应 C型超敏反应 D型超敏反应 EV 型超敏反应(分数
23、:1.00)A.B.C. D.E.解析:解析 型超敏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初次注入大量抗毒素后,体内马血清尚未清除就产生了相应抗体,两者结合形成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所致。20.对重症肌无力的论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主要致病的抗体是抗乙酰胆碱(ACR)抗体 B抗 ACR 抗体的主要作用是在补体参与下损伤骨骼肌细胞 C它的发病与胸腺病变有一定关系 D在病人血清中尚可检出其他自身抗体(如抗胃壁细胞抗体) E该病有遗传倾向性(分数:1.00)A.B. C.D.E.解析:21.外周免疫器官不包括( ) A骨髓 B淋巴结 C脾脏 D黏膜伴随淋巴组织 E扁桃体(分数
24、:1.00)A. B.C.D.E.解析:22.具有免疫记忆的细胞是( ) A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T 和 B 淋巴细胞 D肥大细胞 ENK 细胞(分数:1.00)A.B.C. D.E.解析:23.下列哪种物质是 T 细胞表面的协同信号分子受体( ) ACD28 分子 BCD40 分子 CICAM-1 DCD4 分子 ECD8 分子(分数:1.00)A. B.C.D.E.解析:24.即刻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发生在感染后( ) A感染后 04 小时内 B感染后 496 小时内 C感染后 2448 小时内 D感染后 96 小时内 E感染后 45 天(分数:1.00)A. B.C.D.E.解析:25.
25、本身具有调理作用的 Ig 是( ) AIgM BIgG CIgA DIgE EIgD(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IgG 是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具有吞噬调理作用、中和毒素作用、介导 ADCC、激活补体经典激活途径,并可通过胎盘传输给胎儿。26.T 细胞的表现型是( ) ACD4 +CD8+ BCD4 +CD8- CCD4 -CD8+ DCD4 -CD8+ ECD2 +CD3-(分数:1.00)A.B.C.D. E.解析:27.可激活经典途径的复合物分子是( ) AIgG 4与抗原的复合物 B一个 IgG 与抗原的复合物 C一个 IgD 与抗原的复合物 DIgM 与抗原
26、的复合物 E一个 sIgA 与抗原的复合物(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补体激活经典途径是以结合抗原后的 IgG 或 IgM 类抗体为主要激活剂,补体 C1C9 共 11种成分全部参与的激活途径。28.树突状细胞主要将抗原肽信息提呈给( ) A活化 Th细胞 B初始 Th细胞 C活化 Tc细胞 D初始 Tc细胞 E记忆 Th细胞(分数:1.00)A.B. C.D.E.解析:29.型超敏反应重要病理学特征是( ) A红细胞浸润 B巨噬细胞浸润 C淋巴细胞浸润 D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E中性粒细胞浸润(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型超敏反应:是可溶性抗原与相
27、应抗体(主要是 IgG、IgM,也可以是 IgA)结合,形成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系统,吸引白细胞和血小板聚集,引起充血和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组织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病理性免疫应答。30.人类的白细胞分化抗原是( ) ALyt 抗原 BLy 抗原 CCD 抗原 DHLA 抗原 E黏附分子(分数:1.00)A.B.C. D.E.解析:31.无需补体组分参与的效应是( ) A免疫黏附 B溶解细菌 C抗 B 抗体与 B 型红细胞的溶解 DADCC E调理作用(分数:1.00)A.B.C.D. E.解析:32.关于 IgA 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 A二
28、聚体 lgA 结合抗原的亲和力,高于单体 IgA BIgA 1主要存在于血清中 CsIgA 是膜局部免疫的最重要因素 DslgA 具有免疫排除功能 E以上均正确(分数:1.00)A.B.C.D.E. 解析:33.容易引起免疫耐受性的抗原注射途径为( ) A静脉皮下肌内腹腔 B静脉腹腔皮下肌内 C腹腔静脉皮下肌内 D皮下肌内腹腔静脉 E腹腔皮下肌内静脉(分数:1.00)A.B. C.D.E.解析:34.人类 IgG 的合成开始于( ) A胚胎期 15 周 B胚胎期 30 周 C新生儿 D出生后 3 个月 E出生后 6 个月(分数:1.00)A.B.C.D. E.解析:35.关于 NK 细胞错误的
29、是( ) A来源于骨髓 BCD16、CD56 是其特有标志 C表达 TCR-CD3 复合物 D大多数为 CD4-、CD8 - E识别 CD1 分子提呈的脂类或糖类抗原(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NK 细胞存在着多种抗原,如: CD2、CD11b、CD11c、CD16、CD56,但均非 NK 细咆所特有,因此,极少以 CD 系列抗原为指标鉴定和计数,36.HLA 基因复合体中等位基因数最多的是( ) AHLA-A BHLA-B CHLA-C DHLA-DR EHLA-DQ(分数:1.00)A.B. C.D.E.解析:37.日本学者 Tonegawa 最初证明 BCR 在形成过程中( ) A体细胞突变 BN-插入 C重链和轻链随机重组 D可变区基因片段随机重排 E类别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