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一)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1.酶扩大免疫测定技术是最早取得实际应用的何种酶免疫测定方法( ) A均相酶免疫测定 B异相酶免疫测定 C固相酶免疫测定 D液相酶免疫测定 E固相液相酶免疫测定(分数:1.00)A.B.C.D.E.2.单向琼脂扩散法是将相应的( ) A抗体均匀地混入琼脂糖凝胶内制板 B抗原均匀地混入琼脂糖凝胶内制板 C补体均匀地混入琼脂糖凝胶内制板 D抗原抗体复合物均匀地混入琼脂糖凝胶内制板 E抗原抗体同时均匀地混入琼脂糖凝胶内制板(分数:1.00)A.B.C.D.E.3.与细胞免疫密切相关的细胞是( ) A中性
2、粒细胞 B大单核细胞 CT 淋巴细胞 DB 淋巴细胞 E嗜碱性细胞(分数:1.00)A.B.C.D.E.4.病毒性肝炎酶免疫检验中,有高值、中值、低值及阴性值的质控物,其中哪种质控物最重要( ) A高值 B中值 C低值 D阴性值 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5.质控图是谁于 1924 年创立的( ) A美国的 Whitehead B意大利的 Pareto C美国的 W.A.shewhaa D美国的 levey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E.6.NBT 还原试验常用来检测( ) A吞噬细胞吞噬能力 B吞噬细胞内杀伤能力 C嗜酸性粒细胞活力 D中性粒细胞活力
3、 ENK 细胞活力(分数:1.00)A.B.C.D.E.7.下列哪项指标可以评价 AIDS 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 ) ACD2 +/CD3+比值 BCD3 +/CD4+比值 CCD3 +/CD8+比值 DCD4 +/CD8+比值 ECD2 +/CD4+比值(分数:1.00)A.B.C.D.E.8.补体活化替代途径开始于( ) AC1 的活化 BC2 的活化 CC3 的活化 DC4 的活化 EC567(分数:1.00)A.B.C.D.E.9.用单克隆抗体测定细胞膜上的哪种成分,可将淋巴细胞分成不同的亚群( ) AHLA B受体 C分化抗原 D糖基 E表面标志(分数:1.00)A.B.C.D.E.
4、10.补体受体 4(CR4)是哪一种受体( ) AC4b BC4a CC3b DC5a EClq(分数:1.00)A.B.C.D.E.11.抗原抗体反应中,抗体过剩时的沉淀反应称为( ) A前带 B后带 C带现象 D等价带 E前后带(分数:1.00)A.B.C.D.E.12.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低的免疫球蛋白是( ) AIgM BIgA C1gD DIgE EISC(分数:1.00)A.B.C.D.E.13.对健康人和儿童预防接种的方法是( ) A人工主动免疫 B人工被动免疫 C自然主动免疫 D自然被动免疫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E.14.在 ELISA 中,哪一步骤不是
5、 ELISA 的反应过程,但却是决定试验成败的关键( ) A温育 B洗涤 C结果判断 D加样 E做阴阳性对照(分数:1.00)A.B.C.D.E.15.在总补体活性测定时,所测定的是( ) A红细胞与补体结合的能力 B补体溶解红细胞的活性 C补体溶解致敏红细胞的活性 D溶血素与补体结合的能力 E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结合的能力(分数:1.00)A.B.C.D.E.16.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常发生何型变态反应( ) AI 型 B型 C型 D型 E非变态反应(分数:1.00)A.B.C.D.E.17.初次免疫应答的显著特点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诱导潜伏期长 B最先产生 IgM C抗体滴度低 D维
6、持时间短 E以上都对(分数:1.00)A.B.C.D.E.18.与抗原的免疫原性无关的物质特性是( ) A异物性 B分子的大小 C分子的化学结构 D分子的立体结构 E物质的纯度(分数:1.00)A.B.C.D.E.19.在“即刻法”质控中,当 SI 上限值和 SI 下限值 A失控 B警告 C处于控制范围内 D该值不在 2s 范围内 E要重复测定(分数:1.00)A.B.C.D.E.20.根据干扰素的性质,可将干扰素分成两种类型:型和型。型干扰素的主要活性是( ) A抗病毒 B免疫调节 C抗肿瘤 D免疫排斥 E促进细胞分裂(分数:1.00)A.B.C.D.E.21.临床上应用红细胞生成素(EPO
7、)的首选适应证是(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肾性疾病引起的贫血 C多发性骨髓瘤 D阵发性夜间血尿症 E缺铁性贫血(分数:1.00)A.B.C.D.E.22.自抗体中提取纯化 IgG 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硫酸铵沉淀法 B亚硫酸钠法 C离子交换层析法 D免疫单扩散 E免疫双扩散(分数:1.00)A.B.C.D.E.23.用 ELISA 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 A 时,固相载体的包被物是( ) A酶标记 A 抗体 B未标记的抗 A 抗体 C未标记抗原 A D酶标抗球蛋白抗体 E酶标记的 A 抗原(分数:1.00)A.B.C.D.E.24.F 列哪种白细胞介素可刺激 T 细胞生长,被称为 T 细
8、胞生长因子( ) AIL-1 BIL-2 CIL-3 DIL-4 EIL-5(分数:1.00)A.B.C.D.E.25.IgG 的亚类有( ) AIgG 1 BIgG 1,IgG 2 CIgG 1,IgG 2,IgG 2 DIgG 1,IgG 2,IgG 3,IgG 4 EIgG 1,IgG 2,IgG 3,IgG 4,IgG 5(分数:1.00)A.B.C.D.E.26.寄生虫学免疫诊断皮内试验,24 小时后局部出现阳性反应属于( ) A型变态反应 B型变态反应 C型变态反应 D型变态反应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E.27.C3 肾炎因子是一种 IgG 类自身抗体,它可
9、以与下述哪种蛋白结合( ) AC4b2b3b BC3bBb CC3bBb3b DC4b2b3b EC5b67(分数:1.00)A.B.C.D.E.28.以下哪项与补体结合试验无关( ) A抗原 B抗体 C补体 D溶血素 E酶(分数:1.00)A.B.C.D.E.29.B 细胞经抗免疫球蛋白荧光抗体染色后,其表面呈现的荧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 ) A环状-帽状-斑点状-消失 B环状-斑点状-帽状-消失 C斑点状-环状-帽状-消失 D帽状-斑点状-环状-消失 E斑点状-帽状-环状-消失(分数:1.00)A.B.C.D.E.30.抗原分子诱导宿主产生应答的能力称为( ) A宿主反应性 B免疫原性 C
10、免疫反应性 D抗原刺激性 E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分数:1.00)A.B.C.D.E.31.必须与蛋白质载体结合才具有免疫原性的是( ) A超抗原 B变应原 C半抗原 D耐受原 E完全抗原(分数:1.00)A.B.C.D.E.32.对新批号质控品应确定控制限,控制限通常以下述哪一个表示( ) A平均值 B变异系数 C标准差 D标准差倍数 E中位数(分数:1.00)A.B.C.D.E.33.ELISA 中最常用的固相载体是( ) A聚氯乙烯 B聚苯乙烯 C三聚氧胺 D尼龙膜 E玻璃(分数:1.00)A.B.C.D.E.34.白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形成抗原为( ) AHLA 抗原 BMHC 抗原 CCD
11、 抗原 DLa 抗原 EOKT 抗原(分数:1.00)A.B.C.D.E.35.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诱导潜伏期短 B抗体维持时间长 C抗体滴度高 D优势抗体为 IgG 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36.梅毒确诊试验( ) ARPR BUSR CTRUST DFTA-ABS EVDRL(分数:1.00)A.B.C.D.E.37.补体结合试验结果阴性时出现( ) A血凝 B血凝抑制 C溶血 D不溶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E.38.人体及时发现与杀死癌变细胞的功能是( ) A免疫防御 B免疫耐受 C免疫监视 D免疫自稳 E免疫清除(
12、分数:1.00)A.B.C.D.E.39.CD8+T 细胞又称( ) A细胞毒性 T 细胞 B辅助性 T 细胞 C抑制性 T 细胞 D记忆性 T 细胞 E自然杀伤细胞(分数:1.00)A.B.C.D.E.40.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出现的沉淀现象称为( ) A前带 B后带 C等价带 D带现象 E前后带(分数:1.00)A.B.C.D.E.41.哪种抗原可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 ) A仅限于 TD 抗原 B仅限于 TI 抗原 CTI 抗原和 TD 抗原都可以 DTI 抗原和 TD 抗原都不行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E.42.免疫放射测定(1RMA)的最大特点是( ) A应用过量
13、标记抗原 B应用过量标记抗体 C有分离步骤 D无分离步骤 E应用放射标记物(分数:1.00)A.B.C.D.E.43.最先被用作标记免疫技术的标记物是( ) A荧光素 B放射性核素 C酶 D激素 E生物素-亲和素(分数:1.00)A.B.C.D.E.44.人类 T 细胞不具备的受体是( ) AE 受体 BIgG Fc 受体 CC3b 受体 DDHA 受体 EIL-2 受体(分数:1.00)A.B.C.D.E.45.下列细胞属于 CD8+亚群的是( ) A辅助性 T 细胞 B迟发型超敏反应性 T 细胞 C细胞毒性 T 细胞 D抑制性 T 细胞 E记忆性 T 细胞(分数:1.00)A.B.C.D.
14、E.46.初次用 TI 抗原刺激机体,半个月后用同抗原再次刺激机体所产生的 Ig 主要为( ) AIgM BIgG CIgA DIgE EIgD(分数:1.00)A.B.C.D.E.47.长期保存细胞的温度为( ) A-196F B-85F C-196 D-85 E20(分数:1.00)A.B.C.D.E.48.酶免疫测定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后是否需要分离结合的与游离的酶标记物而分为下述哪几种类型( ) A均相异相 B同相均相 C异相固相 D固相均相 E固相异相(分数:1.00)A.B.C.D.E.49.环状沉淀试验中要求( ) A抗原澄清 B抗体澄清 C抗原和抗体都必须澄清 D对抗原和抗体没有特
15、别要求 E抗原比重大于抗血清(分数:1.00)A.B.C.D.E.50.对流免疫电泳实质上是( ) A定向加速度的免疫双扩散技术 B单向电泳扩散免疫沉淀技术 C区带电泳与免疫双扩散技术 D双向加速度的电泳技术 E加速度的单向扩散(分数:1.00)A.B.C.D.E.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一)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1.酶扩大免疫测定技术是最早取得实际应用的何种酶免疫测定方法( ) A均相酶免疫测定 B异相酶免疫测定 C固相酶免疫测定 D液相酶免疫测定 E固相液相酶免疫测定(分数:1.00)A. B.C.D.E.解析:2.单向琼脂扩散法是将相应的(
16、) A抗体均匀地混入琼脂糖凝胶内制板 B抗原均匀地混入琼脂糖凝胶内制板 C补体均匀地混入琼脂糖凝胶内制板 D抗原抗体复合物均匀地混入琼脂糖凝胶内制板 E抗原抗体同时均匀地混入琼脂糖凝胶内制板(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单向琼脂扩散法是将抗体混入 9g/L 琼脂糖,未凝固前倾注成平板,然后在上打孔,将抗原加入孔中,让其自由扩散, 2448 小时后可见孔周围出现沉淀环,测定环的直径与待检标本的关系有两种方法:一是 Mancini 曲线,适用大分子抗原和长时间扩散的结果,扩散环直径的平方与抗原浓度呈线性关系;二是 Fahey 曲线法,适用于小分抗原和较短时间扩散结果,浓度对数
17、与扩散环直径呈线性关系。3.与细胞免疫密切相关的细胞是( ) A中性粒细胞 B大单核细胞 CT 淋巴细胞 DB 淋巴细胞 E嗜碱性细胞(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T 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淋巴细胞,故称胸腺依赖淋巴细胞,外周血中 T 细胞占淋巴细胞的 70%75%。其主要功能有:抗原识别、细胞免疫、免疫调节。4.病毒性肝炎酶免疫检验中,有高值、中值、低值及阴性值的质控物,其中哪种质控物最重要( ) A高值 B中值 C低值 D阴性值 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 D.E.解析:5.质控图是谁于 1924 年创立的( ) A美国的 Whitehead B意大利的
18、Pareto C美国的 W.A.shewhaa D美国的 levey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 D.E.解析:6.NBT 还原试验常用来检测( ) A吞噬细胞吞噬能力 B吞噬细胞内杀伤能力 C嗜酸性粒细胞活力 D中性粒细胞活力 ENK 细胞活力(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NBT 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用以检测中性粒细胞的胞内杀菌能力,由于中性粒细胞在杀菌过程中能量消耗剧增,耗氧量亦随之增加,磷酸己糖旁路代谢活力增强,葡萄糖-6-磷酸氧化脱氢,此时,加入 NBT 可接受所脱的氢,使原先呈淡黄色的 NBT 还原成点状或块状甲朊颗粒,并沉积在胞浆。7.下列哪
19、项指标可以评价 AIDS 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 ) ACD2 +/CD3+比值 BCD3 +/CD4+比值 CCD3 +/CD8+比值 DCD4 +/CD8+比值 ECD2 +/CD4+比值(分数:1.00)A.B.C.D. E.解析:8.补体活化替代途径开始于( ) AC1 的活化 BC2 的活化 CC3 的活化 DC4 的活化 EC567(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补体活化替代途径又称旁路途径,它与经典途径的不同之处主要是越过、C4 和 C2,直接激活 C3,然后完成 C5 C9 的过程。9.用单克隆抗体测定细胞膜上的哪种成分,可将淋巴细胞分成不同的亚群( ) AH
20、LA B受体 C分化抗原 D糖基 E表面标志(分数:1.00)A.B.C. D.E.解析:10.补体受体 4(CR4)是哪一种受体( ) AC4b BC4a CC3b DC5a EClq(分数:1.00)A.B.C. D.E.解析:11.抗原抗体反应中,抗体过剩时的沉淀反应称为( ) A前带 B后带 C带现象 D等价带 E前后带(分数:1.00)A. B.C.D.E.解析:12.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低的免疫球蛋白是( ) AIgM BIgA C1gD DIgE EISC(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IgE 为单体结构,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很低,仅为 0.10.9mg/L,Ig
21、E 水平与个体遗传和抗原质量密切相关。13.对健康人和儿童预防接种的方法是( ) A人工主动免疫 B人工被动免疫 C自然主动免疫 D自然被动免疫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 B.C.D.E.解析:14.在 ELISA 中,哪一步骤不是 ELISA 的反应过程,但却是决定试验成败的关键( ) A温育 B洗涤 C结果判断 D加样 E做阴阳性对照(分数:1.00)A.B. C.D.E.解析:15.在总补体活性测定时,所测定的是( ) A红细胞与补体结合的能力 B补体溶解红细胞的活性 C补体溶解致敏红细胞的活性 D溶血素与补体结合的能力 E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结合的能力(分数:1.00)A.B.
22、C. D.E.解析:解析 补体总活性测定原理: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结合后可激活补体,导致红细胞表面形成跨膜小孔,使细胞水分渗入,引起红细胞肿胀,而发生溶血,补体的溶血程度与补体的活性有关,但非直线关系。16.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常发生何型变态反应( ) AI 型 B型 C型 D型 E非变态反应(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A 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23 周后,由体内产生的相应抗体与链球菌可溶性抗原如 M 蛋白,结合后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即引起型超敏反应。17.初次免疫应答的显著特点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诱导潜伏期长 B最先产生 IgM C抗体滴度低 D维持时间短 E以上都
23、对(分数:1.00)A.B.C.D.E. 解析:18.与抗原的免疫原性无关的物质特性是( ) A异物性 B分子的大小 C分子的化学结构 D分子的立体结构 E物质的纯度(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抗原的免疫原性是指抗原诱导宿主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某一物质是否具有免疫原性是物质本身所具备的条件决定的,包括异物性、分子大小、物理性状、化学结构。19.在“即刻法”质控中,当 SI 上限值和 SI 下限值 A失控 B警告 C处于控制范围内 D该值不在 2s 范围内 E要重复测定(分数:1.00)A.B.C. D.E.解析:20.根据干扰素的性质,可将干扰素分成两种类型:型和型。型
24、干扰素的主要活性是( ) A抗病毒 B免疫调节 C抗肿瘤 D免疫排斥 E促进细胞分裂(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型干扰素的活性是参与免疫调节,是体内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又称免疫干扰素或 IFN-。21.临床上应用红细胞生成素(EPO)的首选适应证是(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肾性疾病引起的贫血 C多发性骨髓瘤 D阵发性夜间血尿症 E缺铁性贫血(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细胞生成素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肾小管内皮细胞合成,是一种强效的造血生长因子,作用于骨髓巨核前体细胞,刺激红祖细胞及早幼红细胞形成、成熟的红细胞集落。22.自抗体中提取纯化 IgG
25、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硫酸铵沉淀法 B亚硫酸钠法 C离子交换层析法 D免疫单扩散 E免疫双扩散(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自抗体中提取纯化 IgG 常用的方法有:离子交换层析法、凝胶过滤法、亲和层析法、酶解法。23.用 ELISA 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 A 时,固相载体的包被物是( ) A酶标记 A 抗体 B未标记的抗 A 抗体 C未标记抗原 A D酶标抗球蛋白抗体 E酶标记的 A 抗原(分数:1.00)A.B. C.D.E.解析:24.F 列哪种白细胞介素可刺激 T 细胞生长,被称为 T 细胞生长因子( ) AIL-1 BIL-2 CIL-3 DIL-4 EIL
26、-5(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IL-2 的生物活性有:刺激 T 细胞生长,诱导细胞毒作用,促进 B 细胞生长分化,增强巨噬细胞抗原递呈能力,杀菌力及细胞毒性。25.IgG 的亚类有( ) AIgG 1 BIgG 1,IgG 2 CIgG 1,IgG 2,IgG 2 DIgG 1,IgG 2,IgG 3,IgG 4 EIgG 1,IgG 2,IgG 3,IgG 4,IgG 5(分数:1.00)A.B.C.D. E.解析:26.寄生虫学免疫诊断皮内试验,24 小时后局部出现阳性反应属于( ) A型变态反应 B型变态反应 C型变态反应 D型变态反应 E以上都不是(分数:1.
27、00)A.B.C.D. E.解析:27.C3 肾炎因子是一种 IgG 类自身抗体,它可以与下述哪种蛋白结合( ) AC4b2b3b BC3bBb CC3bBb3b DC4b2b3b EC5b67(分数:1.00)A.B. C.D.E.解析:28.以下哪项与补体结合试验无关( ) A抗原 B抗体 C补体 D溶血素 E酶(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补体结合试验有 5 种成分参与反应,分属三个系统:反应系统(抗原与抗体)、指示系统(绵羊红细胞与溶血素)、补体系统(补体)。29.B 细胞经抗免疫球蛋白荧光抗体染色后,其表面呈现的荧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 ) A环状-帽状-斑点状
28、-消失 B环状-斑点状-帽状-消失 C斑点状-环状-帽状-消失 D帽状-斑点状-环状-消失 E斑点状-帽状-环状-消失(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B 细胞经抗免疫球蛋白荧光抗体染色后,其表面呈现的荧光开始均匀分布为环状,其后集中在某些部位呈斑点状,然后可集在一个部位呈帽状,最后可被吞饮入胞浆,直到荧光消失。这一现象是由于淋巴细胞由双层类脂组成,上嵌有蛋白分子,在体温条件下,膜呈半液体状,而镶嵌物在膜中移动。30.抗原分子诱导宿主产生应答的能力称为( ) A宿主反应性 B免疫原性 C免疫反应性 D抗原刺激性 E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分数:1.00)A.B. C.D.E.解析
29、:31.必须与蛋白质载体结合才具有免疫原性的是( ) A超抗原 B变应原 C半抗原 D耐受原 E完全抗原(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半抗原是只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性的物质,只有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才有免疫原性。32.对新批号质控品应确定控制限,控制限通常以下述哪一个表示( ) A平均值 B变异系数 C标准差 D标准差倍数 E中位数(分数:1.00)A.B.C.D. E.解析:33.ELISA 中最常用的固相载体是( ) A聚氯乙烯 B聚苯乙烯 C三聚氧胺 D尼龙膜 E玻璃(分数:1.00)A.B. C.D.E.解析:34.白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形成抗原为( ) AHLA 抗原
30、 BMHC 抗原 CCD 抗原 DLa 抗原 EOKT 抗原(分数:1.00)A.B.C. D.E.解析:35.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诱导潜伏期短 B抗体维持时间长 C抗体滴度高 D优势抗体为 IgG 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 解析:36.梅毒确诊试验( ) ARPR BUSR CTRUST DFTA-ABS EVDRL(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WHO 推荐:用 VDRL、RPR 法进行梅毒螺旋体检查的过筛试验,出现阳性者用 FTA-ABS、MHATP、ELISA、免疫印迹试验等作确证试验。37.补体结合试验结果阴性时出现( ) A血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