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1.下列哪一项不符合雌激素水平和阴道脱落细胞形态两者的关系_(分数:2.00)A.雌激素高度低落时,阴道上皮萎缩不严重,以外底层细胞为主B.雌激素轻度低落时,以钝角的角化前细胞为主,染色淡,杂有少数中层细胞C.雌激素轻度影响时,以钝角的角化前细胞为主,伴大量角化细胞D.雌激素中度低落时,以中层细胞为主E.雌激素极度影响时,角化细胞持续达 60%70%或角化细胞占 90%以上2.关于大细胞未分化癌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_(分数:2.00)A.细胞较大,呈不规则的圆形、卵圆形或长形B.胞浆量中等,嗜碱性C.癌细胞在涂
2、片中呈单个散在D.核大,大小不等,呈不规则圆形,核畸形明显E.染色质减少,粗颗粒状3.关于异形间皮细胞和癌细胞的鉴别要点中,下列哪项不正确_(分数:2.00)A.异形间皮细胞的核染色质正常染色B.异形间皮细胞的核浆比例轻度异常C.异形间皮细胞的胞质增多D.异形间皮细胞的染色质增加,但分布均匀E.异形间皮细胞存在核轻度畸形4.下列哪项叙述不符合重度核异质鳞状上皮细胞的变化_(分数:2.00)A.胞核大小不等B.胞核增大C.染色质增多,呈细颗粒状D.染色质亦可呈粗颗粒状E.核浆比例明显增大5.关于泌尿道恶性肿瘤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_(分数:2.00)A.以移行细胞癌最常见B.鳞癌少见C.腺癌少见
3、D.非上皮性肿瘤罕见E.肾癌细胞易在尿液中检出6.下列是引起乳头溢液的良性病变,但除外_(分数:2.00)A.导管扩张症B.导管内乳头状瘤C.慢性炎症D.妊娠后期E.产后7.因空腹时间过长,可造成下列检测值减低,但除外_(分数:2.00)A.血清白蛋白B.补体 C3C.转铁蛋白D.葡萄糖E.胆红素8.血液的有形成分是指_(分数:2.00)A.血液所有成分B.血清C.血细胞D.纤维蛋白原E.凝血因子9.血清与血浆的区别是_(分数:2.00)A.血清缺少某些凝血因子B.血浆缺少某些凝血因子C.血清缺少凝血酶D.血浆缺少凝血酶E.血清缺少纤维蛋白10.正常人血量约占体重的_(分数:2.00)A.4%
4、6%B.6%8%C.8%10%D.6%10%E.4%8%11.血液黏度与下到哪项有关_(分数:2.00)A.血细胞比容B.血浆中纤维蛋白原C.血浆中球蛋白D.血管内壁和血流动力学因素E.以上都是12.血液的生理功能_(分数:2.00)A.运输功能B.协调功能C.维护机体内环境D.防御功能E.以上都是13.在静脉采血法时,为了避免血小板激活,常使用_(分数:2.00)A.塑料注射器和硅化处理后的试管或塑料试管B.塑料注射器和普通试管C.玻璃注射器和硅化处理后的试管D.玻璃注射器和玻璃试管E.玻璃注射器和塑料试管14.标本溶血可使下列哪些指标的测定结果偏高_(分数:2.00)A.乳酸脱氢酶B.血钾
5、C.ASTD.ALTE.以上均是15.标本溶血可使下列哪些指标的测定结果偏低_(分数:2.00)A.ASTB.ALTCK+D.葡萄糖E.胆红素16.下列抗凝剂抗凝原理与 Ca 2+ 无关的有_(分数:2.00)A.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B.草酸盐C.肝素D.枸橼酸盐E.以上都不是17.用于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理想的抗凝剂是_(分数:2.00)A.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B.草酸盐C.肝素D.枸橼酸盐E.以上都不是18.适用于血细胞比容、网织红细胞计数、不适用于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检查的抗凝剂是_(分数:2.00)A.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B.双草酸盐C.肝素D.枸橼酸盐E.以上都
6、不是19.中性粒细胞增多不见于下列哪种情况_(分数:2.00)A.急性感染B.大出血C.正常新生婴儿D.急性溶血E.病毒感染20.关于红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_(分数:2.00)A.脆性大的红细胞不易溶血B.脆性大的红细胞易溶血C.脆性小的红细胞不易溶血D.正常男性成人红细胞多于女性E.正常新生儿红细胞多于成人21.红细胞与血红蛋白不成比例减少见于_(分数:2.00)A.急性失血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E.急性白血病22.血红蛋白减少大于红细胞减少见于_(分数:2.00)A.急性失血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恶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23.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
7、的原因是_(分数:2.00)A.急性大出血B.脱水血液浓缩C.严重心肺疾病D.严重组织损伤E.以上均是24.诊断重度贫血的标准是血红蛋白含量_(分数:2.00)A.Hb90g/LB.Hb70g/LC.Hb60g/LD.Hb50g/LE.Hb30g/L25.染色血涂片中红细胞明显大小不等,相差悬殊,见于_(分数:2.00)A.大细胞性贫血B.小细胞性贫血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D.双相性贫血E.巨幼细胞性贫血26.染色血涂片中,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见于_(分数:2.00)A.溶血性贫B.巨幼红细胞贫C.再生障碍性贫血D.先天性贫血E.多发性骨髓瘤27.染色血涂片中靶形红细胞增多见于_(分数:2.00
8、)A.失血性贫B.溶血性贫血C.恶性贫血D.地中海贫E.再生障碍性贫血28.铅中毒时,血涂片中易见_(分数:2.00)A.有核红细胞B.球形红细胞C.点彩细胞D.大红细胞E.小红细胞29.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血片易见_(分数:2.00)A.球形红细胞B.靶形红细胞C.口形红细胞D.有核红细胞E.镰刀形红细胞30.魏氏法血沉测定使用的抗凝剂是_(分数:2.00)A.双草酸盐B.草酸钠C.乙二胺四乙酸钠D.草酸钾E.枸橼酸钠31.缺铁性贫血细胞形态学表现是_(分数:2.00)A.大红细胞性贫血B.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C.正常细胞性贫血D.单纯小细胞性贫E.正常低色素性贫血32.每升血液中细胞容积除
9、以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计算出值是_(分数:2.00)A.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B.平均红细胞容积C.每个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D.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E.平均血红蛋白体积33.毛细血管和静脉血之间无论细胞成分或化学组成都存在_(分数:2.00)A.无明显差异B.明显差异C.程度不同差异D.完全相同E.基本相同34.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表现是_(分数:2.00)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B.低色素性贫血C.正常色素性贫血D.高色素性贫血E.嗜多色性贫血35.氰化高铁血红蛋白的最大吸收峰是_(分数:2.00)A.560nmB.540nmC.520nmD.510nmE.450nm36.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率
10、均增高,同时有明显核左移时,常表示_(分数:3.00)A.造血功能衰退B.感染已近恢复期C.感染严重D.轻度感染E.预后良好37.血红蛋白与高铁氰化钾作用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它们的反应式是_(分数:3.00)A.氧化B.还原C.递氢D.酸化E.结合38.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的原理,以下哪项叙述是正确的_(分数:3.00)A.在规定波长和液层厚度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消化系数B.高铁血红蛋白与氰结合成稳定的棕褐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C.血红蛋白可被亚铁氯化钾氧化成正铁血红蛋白D.在 721型比色计上测得透光度,乘以 367E.能测定所有的血红蛋白39.目前国际推荐测定 Hb方法是_(分数:3.00)A
11、.十二烷基硫酸钠比色法B.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C.碱羟血红蛋白比色法D.酸化血红蛋白比色法E.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法40.下列哪种血红蛋白及其衍生物的颜色是错误的_(分数:3.00)A.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呈鲜红色B.高铁血红蛋白呈红褐色C.碳氧血红蛋白呈樱红色D.还原血红蛋白呈暗红色E.氧合血红蛋白呈鲜红色41.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下列哪项概念是错误的_(分数:3.00)A.贫血时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两者减少程度是一致的B.红细胞的主要成分为血红蛋白C.每个红细胞含有一定量的血红蛋白D.一般情况下,随红细胞的增多和减少,血红蛋白常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E.同时测定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对贫血类型
12、的鉴别有重要意义42.下列关于瑞氏染色的叙述,正确的是_(分数:3.00)A.瑞氏染色的最适 pH值为 6B.瑞氏染料中含碱性染料亚甲蓝和酸性染料伊红C.染液配制后须在室温或 37贮存一定时间,待亚甲蓝逐渐转化为天青 B后方能使用D.缓冲液 pH偏高,血涂片颜色会偏蓝E.以上都是43.尿液中的小吞噬细胞来自_(分数:3.00)A.淋巴细胞B.中性粒细胞C.单核细胞D.巨噬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44.阴道清洁度为度时上皮细胞为几个加号_(分数:3.00)A.2B.3C.4D.1E.045.脑脊液中葡萄糖的正常值是_(分数:3.00)A.2B.2C.3D.4E.2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5 答案解析(
13、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1.下列哪一项不符合雌激素水平和阴道脱落细胞形态两者的关系_(分数:2.00)A.雌激素高度低落时,阴道上皮萎缩不严重,以外底层细胞为主B.雌激素轻度低落时,以钝角的角化前细胞为主,染色淡,杂有少数中层细胞C.雌激素轻度影响时,以钝角的角化前细胞为主,伴大量角化细胞 D.雌激素中度低落时,以中层细胞为主E.雌激素极度影响时,角化细胞持续达 60%70%或角化细胞占 90%以上解析:解析 雌激素轻度影响时,角化细胞约占 10%,此种涂片见于行经后或接受小剂量雌激素治疗时的病人。2.关于大细胞未分化癌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_(分数:2.00)A.细胞较大
14、,呈不规则的圆形、卵圆形或长形B.胞浆量中等,嗜碱性C.癌细胞在涂片中呈单个散在D.核大,大小不等,呈不规则圆形,核畸形明显E.染色质减少,粗颗粒状 解析:解析 大细胞型未分化癌细胞染色质增多,呈粗颗粒状,染色很深,有时可见较大的核心。3.关于异形间皮细胞和癌细胞的鉴别要点中,下列哪项不正确_(分数:2.00)A.异形间皮细胞的核染色质正常染色B.异形间皮细胞的核浆比例轻度异常 C.异形间皮细胞的胞质增多D.异形间皮细胞的染色质增加,但分布均匀E.异形间皮细胞存在核轻度畸形解析:4.下列哪项叙述不符合重度核异质鳞状上皮细胞的变化_(分数:2.00)A.胞核大小不等B.胞核增大C.染色质增多,呈
15、细颗粒状 D.染色质亦可呈粗颗粒状E.核浆比例明显增大解析:解析 核异质是指上皮细胞的核异常,主要表现为核增大,形态异常,染色质增多,分布不均,核膜增厚,核染色较深,胞质尚正常。重度核异质又称癌前核异质,其染色质增多,呈网状,分布不均,偶见染色质结节,核边增厚,核有中度以上畸形。5.关于泌尿道恶性肿瘤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_(分数:2.00)A.以移行细胞癌最常见B.鳞癌少见C.腺癌少见D.非上皮性肿瘤罕见E.肾癌细胞易在尿液中检出 解析:6.下列是引起乳头溢液的良性病变,但除外_(分数:2.00)A.导管扩张症B.导管内乳头状瘤 C.慢性炎症D.妊娠后期E.产后解析:7.因空腹时间过长,可造
16、成下列检测值减低,但除外_(分数:2.00)A.血清白蛋白B.补体 C3C.转铁蛋白D.葡萄糖E.胆红素 解析:8.血液的有形成分是指_(分数:2.00)A.血液所有成分B.血清C.血细胞 D.纤维蛋白原E.凝血因子解析:解析 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其中血细胞是其中的有形成分。9.血清与血浆的区别是_(分数:2.00)A.血清缺少某些凝血因子 B.血浆缺少某些凝血因子C.血清缺少凝血酶D.血浆缺少凝血酶E.血清缺少纤维蛋白解析:解析 血清与血浆的差别在于:血清中缺少某些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凝血酶原)、凝血因子、凝血因子等。10.正常人血量约占体重的_(分数:2.00
17、)A.4%6%B.6%8%C.8%10% D.6%10%E.4%8%解析:解析 正常成人血量约为 7010ml/(kg体重),成人 45L,占体重的 6%8%。11.血液黏度与下到哪项有关_(分数:2.00)A.血细胞比容B.血浆中纤维蛋白原C.血浆中球蛋白D.血管内壁和血流动力学因素E.以上都是 解析:12.血液的生理功能_(分数:2.00)A.运输功能B.协调功能C.维护机体内环境D.防御功能E.以上都是 解析:13.在静脉采血法时,为了避免血小板激活,常使用_(分数:2.00)A.塑料注射器和硅化处理后的试管或塑料试管 B.塑料注射器和普通试管C.玻璃注射器和硅化处理后的试管D.玻璃注射
18、器和玻璃试管E.玻璃注射器和塑料试管解析:14.标本溶血可使下列哪些指标的测定结果偏高_(分数:2.00)A.乳酸脱氢酶B.血钾C.ASTD.ALTE.以上均是 解析:解析 血细胞内外各种成分有梯度差,溶血后会造成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葡萄糖等含量减低,而造成乳酸脱氢酶、血钾、AST、ALT、胆红素等含量增高。15.标本溶血可使下列哪些指标的测定结果偏低_(分数:2.00)A.ASTB.ALTCK+D.葡萄糖 E.胆红素解析:16.下列抗凝剂抗凝原理与 Ca 2+ 无关的有_(分数:2.00)A.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B.草酸盐C.肝素 D.枸橼酸盐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 乙二胺四乙酸
19、(EDTA)盐与 Ca 2+ 形成螯合物,使 Ca 2+ 失去抗凝作用,阻止血液凝固;草酸盐解离后形成草酸根离子,与 Ca 2+ 形成草酸钙沉淀,使 Ca 2+ 失去抗凝作用,阻止血液凝固;枸橼酸盐与 Ca 2+ 形成螯合物,使 Ca 2+ 失去抗凝作用,阻止血液凝固;肝素加强抗凝血酶(AT-)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作用,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并阻止血小板聚集,从而阻止血液凝固。17.用于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理想的抗凝剂是_(分数:2.00)A.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B.草酸盐C.肝素 D.枸橼酸盐E.以上都不是解析:18.适用于血细胞比容、网织红细胞计数、不适用于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检查的抗凝
20、剂是_(分数:2.00)A.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B.双草酸盐 C.肝素D.枸橼酸盐E.以上都不是解析:19.中性粒细胞增多不见于下列哪种情况_(分数:2.00)A.急性感染B.大出血C.正常新生婴儿D.急性溶血E.病毒感染 解析:20.关于红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_(分数:2.00)A.脆性大的红细胞不易溶血 B.脆性大的红细胞易溶血C.脆性小的红细胞不易溶血D.正常男性成人红细胞多于女性E.正常新生儿红细胞多于成人解析:21.红细胞与血红蛋白不成比例减少见于_(分数:2.00)A.急性失血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E.急性白血病解析:22.血红蛋白减少大于红细胞减
21、少见于_(分数:2.00)A.急性失血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 C.恶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解析:解析 发生大细胞性贫血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浓度不成比例。大细胞性贫血的血红蛋白浓度相对偏高,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血红蛋白浓度减低,但红细胞计数可正常。缺铁性贫血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23.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的原因是_(分数:2.00)A.急性大出血B.脱水血液浓缩C.严重心肺疾病 D.严重组织损伤E.以上均是解析:24.诊断重度贫血的标准是血红蛋白含量_(分数:2.00)A.Hb90g/LB.Hb70g/LC.Hb60g/L D.Hb50g/LE.Hb30g
22、/L解析:25.染色血涂片中红细胞明显大小不等,相差悬殊,见于_(分数:2.00)A.大细胞性贫血B.小细胞性贫血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D.双相性贫血E.巨幼细胞性贫血 解析:解析 染色血涂片中红细胞明显大小不等,直径相差一倍以上,大者可达 12m,小者仅2.5m,与骨髓粗制滥造有关。见于严重的增生性贫血,如巨幼细胞性贫血。26.染色血涂片中,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见于_(分数:2.00)A.溶血性贫 B.巨幼红细胞贫C.再生障碍性贫血D.先天性贫血E.多发性骨髓瘤解析:解析 嗜多色性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内尚存少量的嗜碱性物质 RNA,见于骨髓造血功能活跃,如溶血性贫血或急性失血性贫
23、血。27.染色血涂片中靶形红细胞增多见于_(分数:2.00)A.失血性贫B.溶血性贫血C.恶性贫血D.地中海贫 E.再生障碍性贫血解析:28.铅中毒时,血涂片中易见_(分数:2.00)A.有核红细胞B.球形红细胞C.点彩细胞 D.大红细胞E.小红细胞解析:29.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血片易见_(分数:2.00)A.球形红细胞B.靶形红细胞C.口形红细胞D.有核红细胞 E.镰刀形红细胞解析:30.魏氏法血沉测定使用的抗凝剂是_(分数:2.00)A.双草酸盐B.草酸钠C.乙二胺四乙酸钠D.草酸钾E.枸橼酸钠 解析:31.缺铁性贫血细胞形态学表现是_(分数:2.00)A.大红细胞性贫血B.小红细胞低色
24、素性贫血 C.正常细胞性贫血D.单纯小细胞性贫E.正常低色素性贫血解析:32.每升血液中细胞容积除以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计算出值是_(分数:2.00)A.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B.平均红细胞容积 C.每个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D.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E.平均血红蛋白体积解析:33.毛细血管和静脉血之间无论细胞成分或化学组成都存在_(分数:2.00)A.无明显差异B.明显差异C.程度不同差异 D.完全相同E.基本相同解析:34.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表现是_(分数:2.00)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B.低色素性贫血 C.正常色素性贫血D.高色素性贫血E.嗜多色性贫血解析:35.氰化高铁血红蛋白的最大吸收峰是_
25、(分数:2.00)A.560nmB.540nm C.520nmD.510nmE.450nm解析:36.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均增高,同时有明显核左移时,常表示_(分数:3.00)A.造血功能衰退B.感染已近恢复期C.感染严重 D.轻度感染E.预后良好解析:37.血红蛋白与高铁氰化钾作用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它们的反应式是_(分数:3.00)A.氧化 B.还原C.递氢D.酸化E.结合解析:38.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的原理,以下哪项叙述是正确的_(分数:3.00)A.在规定波长和液层厚度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消化系数 B.高铁血红蛋白与氰结合成稳定的棕褐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C.血红蛋白可被亚铁氯化
26、钾氧化成正铁血红蛋白D.在 721型比色计上测得透光度,乘以 367E.能测定所有的血红蛋白解析:解析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是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 ICSH推荐,并经世界卫生组织 WHO确认为血红蛋白测定的参考方法,其原理是:血液在血红蛋白转化液中溶血后,除 SHb外,各种 Hb均可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 Hi,再与 CN - 结合生成稳定的棕红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 HiCN。在特定的标准条件下,毫摩尔消光系数为 44Lmmol -1 cm -1 ,根据标本的吸光度,即可求得血红蛋白浓度。39.目前国际推荐测定 Hb方法是_(分数:3.00)A.十二烷基硫酸钠比色法B.氰化高铁血红蛋
27、白比色法 C.碱羟血红蛋白比色法D.酸化血红蛋白比色法E.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法解析:40.下列哪种血红蛋白及其衍生物的颜色是错误的_(分数:3.00)A.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呈鲜红色 B.高铁血红蛋白呈红褐色C.碳氧血红蛋白呈樱红色D.还原血红蛋白呈暗红色E.氧合血红蛋白呈鲜红色解析:41.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下列哪项概念是错误的_(分数:3.00)A.贫血时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两者减少程度是一致的 B.红细胞的主要成分为血红蛋白C.每个红细胞含有一定量的血红蛋白D.一般情况下,随红细胞的增多和减少,血红蛋白常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E.同时测定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对贫血类型的鉴别有重要意义解析:42.下列关于瑞氏染色的叙述,正确的是_(分数:3.00)A.瑞氏染色的最适 pH值为 6B.瑞氏染料中含碱性染料亚甲蓝和酸性染料伊红C.染液配制后须在室温或 37贮存一定时间,待亚甲蓝逐渐转化为天青 B后方能使用D.缓冲液 pH偏高,血涂片颜色会偏蓝E.以上都是 解析:43.尿液中的小吞噬细胞来自_(分数:3.00)A.淋巴细胞B.中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D.巨噬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解析:44.阴道清洁度为度时上皮细胞为几个加号_(分数:3.00)A.2 B.3C.4D.1E.0解析:45.脑脊液中葡萄糖的正常值是_(分数:3.00)A.2B.2 C.3D.4E.2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