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三基训练医技血液检验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23336       资源大小:333.50KB        全文页数:8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三基训练医技血液检验及答案解析.doc

    1、临床三基训练医技血液检验及答案解析(总分:344.00,做题时间:600 分钟)一、(一)选择题(总题数:140,分数:140.00)1.人体最早的造血器官是(分数:1.00)A.肝脏B.脾脏C.卵黄囊D.骨髓E.胸腺2.人体内具有分化能力的最早的造血细胞是(分数:1.00)A.红系祖细胞B.造血干细胞C.粒系祖细胞D.巨核系祖细胞E.T 系祖细胞3.下列血细胞发育过程的一般规律描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细胞体积由小到大B.核浆比例由大到小C.核染色质结构由紧密粗糙到疏松细致D.核仁由无到有E.胞质颗粒从有到无4.下列情况中不宜进行骨髓穿刺的是(分数:1.00)A.白血病B.骨髓增生异

    2、常综合征C.血友病D.伤寒E.再生障碍性贫血5.下列哪项不是骨髓稀释的标志(分数:1.00)A.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或极度低下B.未见骨髓小粒和脂肪粒C.杆状核细胞的比例小于分叶核细胞D.镜下见到浆细胞,组织细胞等E.涂片中以成熟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6.下列不符合正常骨髓象特征的是(分数:1.00)A.有核细胞增生活跃B.粒红比例(25):1C.可见少量网状细胞和肥大细胞D.原始淋巴细胞占 8E.原始粒细胞2,早幼粒细胞57.正常成人骨髓象中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不应超过(分数:1.00)A.2B.5C.7D.10E.208.关于 NAP 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1.00)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3、时 NAP 活性降低,而类白血病反应时则增强B.化脓性感染时 NAP 活性增加,而病毒感染时则无变化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 NAP 活性降低,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则增强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急性变时 NAP 活性增强E.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NAP 活性增强,PNH 时则降低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分数:1.00)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 POX 阳性反应物质较少,且较细小,散在分布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 POX 多呈阴性反应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 PAS 阳性反应物质呈粗颗粒状或块状,颗粒或块状之间的背景为阴性,阳性反应程度(+)(+)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 AS-DNCE 多呈阳性反应E

    4、.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 AS-DNAE 呈阳性反应,且被 NaF 抑制10.目前常用的染色体显带技术不包话(分数:1.00)A.Q 带B.H 带C.G 带D.R 带E.C 带11.某男性 17 号染色体长臂等臂染色体的核型的正常表示法为(分数:1.00)A.46,XY,17p -B.46,XY,i(17q)C.46,XY,dic(17q)D.46,XY,inv(17p)E.46,XY,t(17p)12.急性非淋巴细胞白细胞 M3 型特有的遗传标志是(分数:1.00)A.t(8;21)B.t(9;22)C.t(15;17)D.t(6;9)E.t(11;19)13.下述不符合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

    5、变规律的是(分数:1.00)A.胞体由大至小B.核染色质由粗糙至细致C.核仁从有至无D.颗粒从无至有E.胞质颜色由蓝变红14.就造血多能干细胞而言,下述概念错误的是(分数:1.00)A.存在于骨髓和血液中,其形态和淋巴细胞相似B.在特定条件下,可在脾内形成造血结节C.它既能产生骨髓干细胞,又能产生淋巴细胞干细胞D.其增殖形式为对性增殖(即“自杀性”增殖)E.表达 CD3415.骨髓穿刺呈“干抽”,外周血无幼稚细胞出现,脾也不肿大,下列最佳选择是(分数:1.00)A.再障B.慢粒C.骨纤D.多发性骨髓瘤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6.做骨髓检验不能作肯定结论的疾病是(分数:1.00)A.慢性粒细胞性

    6、白血病B.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自身免疫性贫血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E.多发性骨髓瘤17.鉴别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毛细胞白血病首选的细胞化学染色是(分数:1.00)A.过氧化酶染色B.耐 L-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D.非特异性酯酶加氟化钠抑制E.PAS 反应18.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明显减低常见于(分数:1.00)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发感染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E.类白血病反应19.骨髓检验对下列哪项不能作出肯定诊断(分数:1.00)A.白血病B.巨幼细胞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多发性骨髓瘤E.骨髓转移癌20.为

    7、了鉴别小原粒性白血病与急淋,下列首选试验是(分数:1.00)A.P0X 染色B.PAS 染色C.NAP 染色D.AS DNCE 染色E.AS DNAE 染色21.红细胞膜上不存在的受体为(分数:1.00)A.补体 C3b 受体B.激素类受体C.葡萄糖受体D.病毒受体E.转铁蛋白受体22.“蚕豆病”是由于下列哪一项影响红细胞膜稳定的因素所致(分数:1.00)A.红细胞膜蛋白的遗传性缺陷B.红细胞酶缺陷C.免疫因素D.能量代谢紊乱E.生物因素23.正常成人主要的血红蛋白由哪一组珠蛋白肽链组成(分数:1.00)A. 2 2B. 2 2C. 2 2D. 2 2E. 2 224.红细胞糖代谢中糖酵解途径

    8、酶缺陷主要与哪种酶有关(分数:1.00)A.己糖激酶B.丙酮酸激酶C.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D.葡萄糖磷酸异构酶E.磷酸果糖激酶25.根据细胞形态学对贫血分类,下列哪-项是缺铁性贫血的特征(分数:1.00)A.MCV、MCH、MCHC 均正常B.MCV、MCH 降低,MCHC 正常C.MCV、MCH、MCHC 均增高D.MCV、MCH、MCHC 均降低E.MCV、MCH 增高,MCHC 正常26.靶形红细胞通常不会出现在下列哪一种疾病的血象中(分数:1.00)A.巨幼细胞贫血B.缺铁性贫血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D.脾切除术后E.肝病27.下列哪一项不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淮(分数:1.00)

    9、A.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B.有肝脾肿大C.骨髓至少一个部位增生低下或重度低下D.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E.能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28.缺铁性贫血时铁代谢检查中升高的指标是(分数:1.00)A.血清铁蛋白B.血清铁C.运铁蛋白饱和度D.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E.骨髓铁29.下列哪一项不会引起全血细胞减少(分数:1.00)A.肾性贫血B.PNHC.骨髓纤维化D.急性白血病E.再障30.关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特征,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1.00)A.骨髓红系增生B.细胞内外铁明显增多C.出现大量环形铁粒幼红细胞D.呈低色素性贫血E.骨髓粒系增生31.下列哪一项是巨幼细胞性

    10、贫血的血象表现(分数:1.00)A.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B.可见巨红细胞和巨大血小板C.红细胞中心浅染区扩大D.网织红细胞增多E.血小板数量增多32.下列哪一项不是叶酸缺乏的检验方法(分数:1.00)A.放免法测定叶酸B.脱氧尿嘧啶核苷酸抑制试验C.组氨酸负荷试验D.血清高半胱氨酸测定E.甲基丙二酸测定33.不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分数:1.00)A.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B.造血干细脑增殖分化障碍C.造血微环境缺陷D.DNA 合成障碍E.免疫机制异常34.血管内溶血下列错误的是(分数:1.00)A.急性发作B.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红蛋白尿C.肝脾常肿大D.多为获得性E.LDH 增高35.再生

    11、障碍危象,下列何项是正确的(分数:1.00)A.急性溶血性贫血,全血细胞增加,骨髓增生活跃B.慢性溶血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减低C.急性溶血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红系增生活跃D.慢性溶血性贫血,粒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红系增生活跃E.慢性溶血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536.维生素 B12缺乏时,不会出现的是(分数:1.00)A.血清维生素 B1220pmolLB.维生素 B12吸收试验中,口服 60Co 标记的维生素 B12,恶性贫血仅排出口服量的 05C.尿甲基丙二酸排出增加,可300mg24hD.血内四氢叶酸增多E.呈大细胞性贫血37.骨髓细胞检查以晚幼红增生为主,细胞

    12、内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常出现于(分数:1.00)A.缺铁性贫血B.地中海贫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E.巨幼细胞贫血38.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时,下列哪一项检查结果不会出现(分数:1.00)A.红细胞渗透脆性减低B.红细胞包涵体试验阳性C.蔗糖溶血试验阳性D.血红蛋白电泳中 HbA2增加E.血红蛋白电泳中 HbA2减低39.符合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血红蛋白电泳结果是(分数:1.00)A.HbA2增加B.HbF 增加C.HbC 增加D.HbH 增加E.HbE 增加40.下列哪种血红蛋白增加时异丙醇沉淀试验不会出现阳性结果(分数:1.00)A.HbFB.HbHC.HbED.HbA2E

    13、.不稳定血红蛋白41.下列哪种情况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分数:1.00)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B.低色素性贫血C.血红蛋白 C、D、E 病D.阻塞性黄疸E.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42.冷凝集素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冷凝集素为哪一类抗体(分数:1.00)A.IgAB.IgGC.IgMD.IgC3cE.IgC3d43.下列哪一项不是溶血性贫血的共性改变(分数:1.00)A.血红蛋白量减少B.网织红细胞绝对数减少C.红细胞寿命缩短D.血中胆红素增高E.尿中尿胆原增高44.下列哪一项试验诊断 PNH 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最高(分数:1.00)A.酸化血清溶血试验B.蔗糖溶血试验C.流式细胞术检测 CD5

    14、5、CD59 表达D.蛇毒因子溶血试验E.酸化甘油溶解试验45.Coombs 试验是诊断哪一类溶血性贫血最重要的试验(分数:1.00)A.酶缺陷B.膜缺陷C.血红蛋白病D.自身免疫性E.PNH46.下列哪项是慢性血管内溶血的有力证据(分数:1.00)A.血红蛋白尿B.含铁血红素尿C.血尿D.浓茶色尿E.乳糜尿47.下列哪一项不是红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分数:1.00)A.蛋白质B.脂质C.糖类D.无机离子E.核酸48.下列哪一种疾病游离血红蛋白不会明显增高(分数:1.00)A.蚕豆病B.PNHC.再障D.冷凝集素综合征E.溶血性输血反应49.下列关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错误的是(分数:1.00)A.骨

    15、髓象仅红系增生B.有脾肿大C.血清维生素 B12含量增加D.血象中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数增加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增加50.下列哪一项不是诊断蚕豆病的相关试验(分数:1.00)A.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B.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C.G6PD 酶荧光斑点试验D.丙酮酸激酶荧光斑点试验E.硝基四氮唑蓝试纸片法51.下列哪项不是 B 细胞的免疫标志(分数:1.00)A.CD10B.CD19C.CD68D.HLA-DRE.CD2252.下列哪项是干细胞和早期细胞的分化抗原(分数:1.00)A.MP0B.CD13C.CD3D.CD41E.CD3453.下列属于中性粒细胞功能检测的是(分数:1.00)A.细胞

    16、毒试验B.硝基四氮唑蓝还原实验C.化学发光测定法D.炭粒廓清试验E.免疫印迹法54.急性白血病骨髓象最主要的特征是(分数:1.00)A.红细胞系统显著减少B.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C.未找到巨核细胞D.骨髓原始及早幼(幼稚)细胞30E.白血病裂孔现象55.下列哪项是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最重要指标(分数:1.00)A.PML-RARA 融合基因B.白血病细胞中的 Auer 小体C.骨髓中其他细胞系受抑制D.骨髓增生程度活跃E.M3 的免疫学测定56.白血病复发的实验室指标是(分数:1.00)A.原始、幼稚细胞大于 5B.原始、幼稚细胞小于 20C.原始、幼稚细胞大于 20D.原始、幼稚细胞大

    17、于 30E.原始、幼稚细胞大于 102057.下列哪项符合 M3的 MIC 分型(分数:1.00)A.CD13+,CD33+,HLA-DR-,t(15;17),PML-RARAB.CD13+,CD33+,t(8;21),AML1ETOC.CD13+,CD33+,inv(16),CBFBMYH11D.CD13+,CD33+、t(1;22)E.CD13+、CD33+、t(6;9)、DEK-LAE58.下列哪项是 M2多见的染色体异常(分数:1.00)A.t(15;17)B.t(8;21)C.t(6;9)D.t(1;7)E.t(1;17)59.下列哪些不符合 M7(分数:1.00)A.M7可分为未成

    18、熟型和成熟型B.未成熟型的骨髓中原巨核细胞30(非红系细胞)C.未成熟型的骨髓中原巨核细胞30(所有有核细胞)D.未成熟型外周血中有原巨核细胞E.成熟型的骨髓及外周血中以单圆核和多圆核病态巨核细胞为主60.下列哪项不符合急性粒-单细胞性白血病(M 4)(分数:1.00)A.M4是粒和单核系细胞同时恶性变的急性白血病B.M4可分为 4 个亚型,即 M4a、M b、M 4c及 M4EoC.M4a:原单、幼单和单核细胞20(所有有核细胞)D.M4白血病细胞分别具有粒系、单核系细胞的反应特点E.M4Eo可表现出 inv(16)(p13;q22)染色体异常61.下列哪项不符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点(分

    19、数:1.00)A.骨髓象中退化细胞明显增多,篮细胞多见B.NAP 积分减低甚至为 0C.P0X 染色阳性率小于 3D.儿童及青壮年患者多见E.ACP 染色,T 细胞呈阳性,B 细胞阴性62.全血细胞减少不可能见于下面哪项疾病(分数:1.00)A.缺铁性贫血B.恶性组织细胞病C.多发性骨髓瘤D.巨幼细胞性贫血E.阵发性睡眠型血红蛋白尿63.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 1型)时存在下列哪项(分数:1.00)A.Ph染色体阳性B.粒系细胞可见白血病裂孔现象C.是白血病中并发 DIC 最常见的类型D.NAP 活性增高E.P0X 染色阴性64.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血象特点是(分数:1.00)A.白细胞计数一定高

    20、于正常B.白细胞分类中以中幼、晚幼粒细胞为主C.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D.白细胞分类可有原始、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E.血小板增多65.关于 Ph染色体,下列错误的是(分数:1.00)A.Ph染色体是指 9 号染色体长臂远端易位,即 t(9;22)B.阳性见于 90以上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C.Ph染色体还可见于其他血液病,如急性淋巴细胞白细胞D.Ph染色体一般不用治疗即消失E.Ph染色体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者预后较阴性者差66.下列不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是(分数:1.00)A.Ph染色体存在B.NAP 活性降低C.巨脾D.白血病裂孔现象E.血清尿酸值增高67.下列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描述错误的

    21、是(分数:1.00)A.白细胞数显著升高,以中性中幼粒、晚幼粒细胞和杆状核细胞为主,并有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增多B.属于多能干细胞水平上突变的克隆性疾病C.Ph染色体是本病的特征性异常染色体,所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均可检出该染色体D.NAP 积分明显减低甚至为 0E.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提示为加速期68.CML 慢性期 BCR 断点亚区 2 多见于下列哪项急变类型(分数:1.00)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变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变C.原单变D.原红变E.早幼变69.下列不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特点的是(分数:1.00)A.多见于老年人B.常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白细胞计数增高D.骨髓中见

    22、到大量幼稚淋巴细胞E.外周血和骨髓象中轻易见到篮细胞70.染色体 14q32 带是下列哪一项抑癌基因所在位点,提示该基因可能参与 CLL 的发病机制(分数:1.00)A.p53 基因B.Rb 基因C.p16 基因D.WT1 基因E.FAP 基因71.T 细胞异常增生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下列哪项检测结果表明预后良好(分数:1.00)A.CD2 阳性B.CD4 阳性C.CD6 阳性D.CD8 阳性E.CD5 阳性7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下列哪项核型异常患者预后较好(分数:1.00)A.+12B.+12 伴结构异常C.14qD.13q14E.14q3273.下列哪一项属于 T 细胞特征性染色体异常(分

    23、数:1.00)A.inv(11)(q14;q32)B.inv(14)(q11;q32)C.inv(14)(p32;q11)D.inv(11)(p14;q32)E.以上都不是74.不符合霍奇金病的所见是(分数:1.00)A.发热B.末梢血中淋巴细胞增加C.Coombs 试验(+)的溶血性贫血D.R-S 细胞可见E.带状疱疹75.霍奇金淋巴瘤的组织学分型不包括(分数:1.00)A.结节硬化型B.混合细胞型C.原始淋巴细胞型D.淋巴细胞为主型E.淋巴细胞消减型76.下列关于多发性骨髓瘤错误的是(分数:1.00)A.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瘤细胞的数量、“M”蛋白的含量有关B.外周血均可检测到瘤细胞C.红细胞

    24、呈“缗钱状”排列D.骨髓穿刺检查对本病诊断有决定性意义E.若外周血瘤细胞20,绝对值超过 2109/L,即可考虑浆细胞白血病77.有关 MDS 叙述错误的是(分数:1.00)A.RAEB-T 型是转化急性白血病可能性最大的亚型B.见到病态造血即可诊断 MDSC.多数病例有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D.骨髓活检常有 ALIP 现象E.体外造血祖细胞培养示 CFU-GM 形成减少78.下列关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描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骨髓涂片检查是本病确诊的主要依据B.外周血红细胞形态不规则,可见泪滴状红细胞,并可出现幼红、幼粒细胞C.NAP 积分多为 0 分D.Ph染色体检查 85以上呈阳性结果

    25、E.PAS 染色阳性反应产物减少79.下列不符合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是(分数:1.00)A.血涂片中可见幼红、幼粒细胞及泪滴红细胞B.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是骨髓活检C.PAS 阳性反应产物减少D.可见巨形血小板和巨核细胞E.常伴 BT 延长、血块退缩不良、血小板黏附性及聚集性降低80.造血干细胞疾病不包括下列哪种疾病(分数:1.00)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C.骨髓纤维化D.CMLE.缺铁性贫血81.患者,女性,18 岁,发热、咽痛、鼻黏膜出血 10 天。体检:浅表淋巴结和肝、脾肿大,胸骨压痛(+),右下肢皮肤可见 3cm3cm 肿块而且质硬。检验:血红蛋白 86gL,白细胞 2

    26、109/L,血小板20109/L;骨髓检查示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占 80,部分原始细胞胞质中可见 Auer 小体,原始细胞P0X 染色弱阳性,PAS 染色脑质呈淡红色且胞质边缘有细小的阳性颗粒 -NAE 染色阳性且能被 NaF 抑制。应诊断为(分数:1.00)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急性红白血病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82.患者,男性,22 岁,头晕乏力,鼻黏膜及牙龈出血 1 周。检验:血红蛋白 86gL,白细胞40109/L,血小板 20109/L,外周血片中有成熟细胞;骨髓检查示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占 52,早幼粒细胞占 21,P0X 染色强

    27、阳性,NAP 染色阴性,NSE 染色部分呈阳性且不被 NaF 抑制。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FAB 分型为(分数:1.00)A.M1B.M2C.M3D.M4E.M583.患者,男性,30 岁,3 年前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近 2 周来持续发热,贫血进行性加重,伴骨关节疼痛。拟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下列不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标准的是(分数:1.00)A.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细胞20B.白细胞急剧上升,80010 9/L,脾进行性肿大C.骨髓中原始细胞+早幼细胞50D.外周血中原始细胞+早幼细胞多 30E.骨髓外肿块活检为原始细胞浸润8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错误的是(分数:1.0

    28、0)A.脾肿大程度与白细胞升高程度呈正比B.外周血与骨髓各阶段粒细胞分布一致性C.血清维生素 B12增高幅度与白细胞增高程度呈正比D.NAP 活性增高与白细胞增多呈正比E.约 90患者可出现 Ph染色体85.患者,男性,40 岁,因发热就诊。检验:血红蛋白 90gL,白细胞 25109/L,分类示中性中幼粒细胞 01、中性晚幼粒细胞 01、中性扦状核细胞 03、中性分叶核细胞 03、嗜碱性分叶核细胞002、淋巴细胞 01、单核细胞 003,血小板 95109/L;NAP 积分为 0 分。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1.00)A.严重细菌感染B.严重病毒感染C.类白血病反应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

    29、.急性白血病86.患者,男性,70 岁,低热、乏力、消瘦半年。体检:两侧颈部可触及数个蚕豆大小的淋巴结、质中,脾肋下 3cm。检验:血红蛋白 130gL,白细胞 98109/L,分类示中性粒细胞 012、淋巴细胞 088,血小板 11210 9/L;血尿酸 41636mol/L(7mgdl);骨髓检查示增生明显活跃,幼稚淋巴细胞占2,淋巴细胞占 80。应诊断为(分数:1.00)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87.患者,男性,脾大,骨髓穿刺“干抽”,骨髓活检纤维组织增生,白细胞 3010 9/L,淋巴细胞075,糖原染色

    30、阳性,耐 L-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1.00)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毛细胞白血病C.原发性骨髓纤维化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继发骨髓纤维化E.恶性组织细胞病88.患者,男性,50 岁,脾大 8cm,血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疑诊多毛细胞白血病,确诊首选的组织化学检查(分数:1.00)A.糖原染色B.非特异性脂酶染色C.酸性磷酸酶染色D.酸性磷酸酶加 L-酒石酸染色E.过氧化物酶染色89.胞体大,外形不规则,胞浆丰富,呈灰蓝色,核呈笔架形或 S 形,核染质纤细网状,急性白血病细胞形态学特征符合下列哪一项(分数:1.00)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 1)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31、(M 3)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 5)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 1)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 2)90.原发淋巴结病变影响淋巴结以外的器官组织(如胃肠道)浸润见于(分数:1.00)A.恶性肿瘤转移B.霍奇金病C.非霍奇金淋巴瘤D.淋巴结炎E.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91.下列检查对诊断淋巴瘤最重要的是(分数:1.00)A.淋巴结穿刺涂片检查B.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C.淋巴系统造影检查D.骨髓涂片形态学检查E.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类92.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M”蛋白含量低,不易在电泳中发现,常出现本-周蛋白质,高血钙,肾功能损害及淀粉样变属于免疫学分型的哪一型(分数:1.00)A.IgAB.I

    32、gDC.轻链型D.不分泌型E.IgE9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中出现大量本-周蛋白,而血清中无“M”蛋白,瘤细胞生长迅速,病情进展快,常有肾损害,而出现肾功能不全,属于免疫学分型的哪一型(分数:1.00)A.IgAB.IgGC.IgDD.轻链型E.不分泌型94.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电泳中“M”蛋白出现在 2区,有火焰状瘤细胞,高血钙,高胆固醇,属于免疫学分型的哪一型(分数:1.00)A.IgAB.IgGC.IgDD.IgEE.不分泌型95.患者,男性,8 岁,易倦,紫癜月余,脾助下 2cm,Hb 83gL,白细胞 3410 9/L,分叶粒细胞01,淋巴细胞 038,原始细胞 051,血小板 10

    33、109/L,血片中原始细胞脑浆量少,最大可能的诊断是(分数:1.00)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6.血管壁的止血功能,下列错误的是(分数:1.00)A.收缩反应增强B.血小板被激活C.促止血物质释放增多D.局部血黏度降低E.合成、释放抑制纤溶物质97.下列哪些物质是缩血管性的(分数:1.00)A.血栓素 A2(TXA2)B.前列环素(PGI 2)C.乙酰胆碱D.激肽E.一氧化氮98.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促止血物质是(分数:1.00)A.血管内皮蛋白 C 受体(EPCR)B.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C.组织纤

    34、溶酶原激活物(t-PA)D.前列环素(PGI 2)E.血栓调节蛋白(TM)99.存在于血浆的凝血因子下列错误的是(分数:1.00)A.因子B.因子C.因子D.因子E.因子100.下列哪一种酶不参与血小板的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分数:1.00)A.激肽释放酶B.环氧化酶C.血栓素合成酶D.磷脂酶 A2E.磷脂酶 C101.血小板膜糖蛋白 Ib 主要与下列哪种血小板功能有关(分数:1.00)A.黏附功能B.聚集功能C.分泌功能D.凝血功能E.收缩血块功能102.下列哪一项是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条凝血途径开始共同起作用的凝血因子(分数:1.00)A.因子B.因子C.因子D.因子E.因子103.血小板在凝血

    35、过程中主要起下列哪一种作用(分数:1.00)A.作为组织因子,参与外源凝血系统B.与因子接触,参与内源凝血系统C.为因子a、a 提供催化表面D.稳定纤维蛋白E.促进纤维蛋白降解104.在正常凝血过程中,下列错误的是(分数:1.00)A.凝血酶激活血小板B.凝血酶激活因子和因子 XIIIC.凝血酶激活因子和因子D.凝血酶激活因子和因子E.凝血酶与 TM 的复合物激活蛋白 C105.下列哪一凝血因子在转变为活化凝血因子过程中,不需 Ca 离子参与(分数:1.00)A.因子aB.因子aC.因子aD.因子 XIIIXIIIaE.因子a106.在肝合成时,依赖维生素 K 的凝血因子是下列哪一组(分数:1

    36、.00)A.、B.、C.、D.、E.、107.下列不属于血小板细胞器的是(分数:1.00)A.高尔基复合体和线粒体B. 颗粒和糖原颗粒C.致密颗粒和溶酶体颗粒D.微管和微丝E.内质网108.血小板 颗粒释放的特异蛋白质是(分数:1.00)A.ADP、ATPB.5-羟色胺和钙离子C.血小板第 4 因子(PH)和 血小板球蛋白(-TG)D.血小板促生长因子(PDGF)和凝血酶致敏蛋白(TSP)E.-甘油磷酸酶和 -葡糖醛酸酶109.正常内源凝血途径中,下列正确的是(分数:1.00)A.因子a、a、PF3、钙离子形成复合物B.因子、a、钙离子形成复合物C.因子a、a、磷脂、钙离子形成复合物D.、PF

    37、3、钙离子形成复合物E.因子a、a、PK、钙离子形成复合物110.完成血小板聚集功能所需三要素是(分数:1.00)A.GPb、纤维连接蛋白和 vWFB.GPb、纤维蛋白原和钙离子C.GPb、vWF 和内皮下胶原D.GPba、纤维蛋白原和 vWFE.GPba、纤维蛋白原和钙离子111.活化蛋白 C(APC)能灭活下列哪些因子(分数:1.00)A.因子a 和aB.因子a 和aC.因子a 和aD.AT和肝素辅因子E.因子a、a112.在纤溶过程中可使纤溶酶原变为纤溶酶的物质是(分数:1.00)A.富含组氨酸糖蛋白(HRG)B.纤溶酶原激活物(PA)C. 2-纤溶酶抑制物( 2-PI)D. 2-巨球蛋

    38、白( 2-M)E. 1-抗膜蛋白酶( 1-AT)113.下列哪一项物质发挥促纤溶作用(分数:1.00)A.PAI-1B.PCIC. 2-PID.u-PAE.TAFI114.下列哪种疾病,出血时间测定正常(分数:1.00)A.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血友病C.血小板无力症D.血管性血友病E.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11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作有关的实验室检查时,下列结果哪一项是不符合的(分数:1.00)A.血小板相关抗体增多B.血小板计数减少C.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网织血小板百分率增高E.血小板相关补体增多116.有关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下列错误的是(分数:1.00)A.由于 vWF 裂解酶

    39、量的缺乏或质的缺陷B.机体产生血小板表面相关 IgGC.机体产生免疫复合物D.血小板黏附、聚集活性减低E.Coombs 试验和补体试验阴性117.血小板无力症时,下列可以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是(分数:1.00)A.ADPB.胶原C.花生四烯酸D.肾上腺素E.瑞斯托霉素118.巨血小板综合征时,检查结果正常的一项是(分数:1.00)A.血小板膜 GPb表达量B.血小板膜 GPV 表达量C.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D.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E.出血时间119.下列哪一项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试验结果正常(分数:1.00)A.血小板无力症B.巨血小板血症C.致密颗粒缺陷症D.环氧酶缺乏症E.

    40、阿司匹林治疗后120.血小板表面相关 Ig 的相应抗原是血小板膜上的哪种成分(分数:1.00)A.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酰乙醇胺B.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胆碱C.糖蛋白ba 和糖蛋白bD.糖蛋白b 和糖蛋白E.糖蛋白a 和糖蛋白121.ITP 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分数:1.00)A.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B.脾吞噬血小板增多C.血小板功能缺陷D.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E.vWF 裂解酶质量缺陷122.血块收缩不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分数:1.00)A.巨大血小板综合征B.血小板无力症C.血小板第 3 因子缺乏症D.血小板 颗粒缺乏症E.血友病123.血管性血友病实验室诊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是下列哪一项(分

    41、数:1.00)A.BT 延长B.vWF:Ag 减低C.SDS-凝胶电泳检出 vWF 多聚体结构异常D.RIPA 及 vWF:Rcof 测定减低E.因子活性减低124.出血时间和血小板计数均正常可见于下列情况,但除外(分数:1.00)A.过敏性紫癜B.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C.单纯性紫癜D.急性 ITPE.正常人125.现代凝血理论中,参与凝血途径的除了钙离子还有(分数:1.00)A.钾离子B.钠离子C.镁离子D.磷离子E.氯离子126.下列不是生理性抗凝物质的是(分数:1.00)A.抗凝血酶B.蛋白 CC.蛋白 SD.狼疮抗凝物E.血栓调节蛋白127.凝血酶原时间的临床应用不包括(分数:1.00

    42、)A.DIC 的辅助诊断B.肝病的辅助诊断C.口服抗凝剂的监测D.外源性凝血因子缺乏的筛查E.普通肝素治疗的监测128. 颗粒缺乏患者,其活化的血小板膜表面表达减低的是(分数:1.00)A.CD62PB.GPbC.GPaD.GPbE.GP129.关于 D-二聚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1.00)A.是继发性纤溶的标志物B.是 DIC 的实验室诊断指标C.水平升高可用于确诊肺栓塞D.可用于溶栓治疗的监测E.在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创伤等患者中水平均可升高130.下列不会导致凝血因子活性减低的是(分数:1.00)A.先天性因子缺乏B.维生素 K 缺乏C.肝脏疾病D.DICE.原发性纤溶131.下

    43、列哪个物质没有参与蛋白 C 的活化和抗凝过程(分数:1.00)A.蛋白 SB.凝血酶C.抗凝血酶D.TME.EPCR132.不符合 2B 型血管性血友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为(分数:1.00)A.因子活性正常B.vWF 抗原含量正常C.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减低D.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减低E.高分子量 vWF 多聚体缺乏133.端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正常见于(分数:1.00)A.1 型 vWDB.2A 型 vWDC.2B 型 vWDD.2M 型 vWDE.2N 型 vWD134.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研讨会提出诊断 DIC 的主要指标不包括(分数:1.00)A.PLT10010 9/L,或进行性下

    44、降B.血浆 APTT 缩短或较正常对照延长 10 秒以上,或呈动态变化C.血浆 PT 缩短或较正常对照延长 3 秒以上,或呈动态变化D.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低于 15gL,或进行性降低,或超过 40gLE.FDP 超过 20gL(肝病超过 60gL),或 D-二聚体升高135.下列不属于易栓症的是(分数:1.00)A.蛋白 C 缺陷B.纤溶酶原缺乏C.凝血酶缺乏D.高半胱氨酸血症E.APC 抵抗136.不属于溶栓治疗监测的实验室指标是(分数:1.00)A.纤维蛋白原B.凝血酶原时间C.凝血酶时间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E.D-二聚体137.最适合血小板糖蛋白ba 受体拮抗药物监测的是(分数:1.0

    45、0)A.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试验B.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试验C.流式细胞术检测 CD62P 表达D.血小板计数E.出血时间138.下列不需加入钙离子的试验(分数:1.00)A.TTB.PTC.APTTD.STGTE.RVVT139.体内半衰期最短的凝血因子是(分数:1.00)A.因子B.因子C.因子D.因子E.因子140.纤溶酶原激活的内激活途径是指(分数:1.00)A.血管内皮细胞上的 t-PA 裂解纤溶酶原的过程B.由凝血因子a、K 裂解纤溶酶原的过程C.某些人工制剂注人体内,激活纤溶酶原的过程D.因子的激活到a-a-Ca 2+-PF3 复合物形成E.组织因子的释放到 TF-a-

    46、Ca 2+复合物形成二、A3A4 题型(总题数:17,分数:56.00)(13 题共用题干)某患者,女,21 岁,16 岁时开始乏力,头晕,月经量过多,曾服用中药及铁剂,症状无改善,体检:皮肤黏膜苍白,肝肋下 2cm,脾侧位肋下 25cm,余无异常,化验:Hb 80gL,RBC 3310 12/L,HCT 026,网织红细胞 0027,染色血片中可见靶形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及有核红细胞,肝功能正常,血清胆红素正常,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幼红细胞增生显著,以中晚幼红细胞为,GE09:1,末见巨幼样变,细胞外铁(+),铁粒幼红细胞 060。(分数:3.00)(1).为明确诊断,可做下列检查,但除外(

    47、分数:1.00)A.抗人球蛋白试验B.叶酸、B 12检测C.血红蛋白电泳D.血红蛋白基因分析E.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2).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1.00)A.MDSB.地中海贫血C.巨球蛋白血症D.多发性骨髓瘤E.再生障碍性贫血(3).对于血红蛋白 HbF、HbA 2的检测常用的方法是(分数:1.00)A.血涂片镜检B.ELISAC.血红蛋白电泳D.免疫比浊法E.PCR(46 题共用题干)患者,女,38 岁,1 年来面色苍白伴倦怠、耳鸣。检验:血小板 2510 9,血红蛋白 55gL,MCV 75fl,McH 22pg,MCHC 29,网织红细胞 2;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患者有嗜食泥土、

    48、生米的癖好。(分数:3.00)(1).为明确诊断,应进行下列检查,但除外(分数:1.00)A.血清铁测定B.血清总铁结合力测定C.骨髓铁染色D.骨髓涂片检查E.Coombs 试验(2).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1.00)A.巨幼细胞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慢性失血E.溶血性贫血(3).本例骨髓涂片检查不会出现的变化是(分数:1.00)A.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占 40B.幼红细胞胞核小,胞质少,边缘不整齐,胞质发育迟于胞核C.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多见D.成熟红细胞中嗜多色性及靶形红细胞易见E.巨核细胞系、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均正常(710 题共用题于)患者,男性,30 岁,反复中上腹疼痛 10 多年,解柏油样大便 3 天,伴头昏、乏力、心悸。急诊胃镜检查为十二指肠球后溃疡伴活动性出血。检验:红细胞 2810 12/L,血红蛋白 63gL,白细胞11210 9/L,血小板 110109/L,网织红细胞 2。(分数:4.00)(1).下列哪项实验室检查对确定贫血病因最可靠(分数:1.00)A.血涂片观察红细胞形态B.骨髓涂片观察红细胞形态C.骨髓铁染色D.Coombs 试验E.MCV、MCH、MCHC 测定(2).如果血涂片发现红细胞形态偏小、中央淡染扩大、色素偏低,而铁染色又发现细胞内外铁均消失,为进一步确诊,还需进行下列何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三基训练医技血液检验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riceawful19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