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预防医学)-试卷 4 及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探讨在饮水中加氟能否降低人群中龋齿患病率,哪种研究最宜使用(分数:2.00)A.描述性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生态学研究E.社区干预研究2.临床试验中的随机化是为了保证(分数:2.00)A.在试验期间对干预患者和对照患者的处理与评价相似B.试验的患者能代表该试验的目标人群C.控制观察者间变异D.干预患者和对照患者在人口学、临床及其他特征上相似E.试验结果能在其他情况下重复得到3.以下哪项不属于疾病暴发调查的主要步骤(分数:2.00)A.初步
2、调查B.深入调查C.分析资料D.验证资料准确性E.制定措施4.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常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分数:2.00)A.暴发调查B.现况调查C.个案调查D.问卷调查E.典型调查5.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特点的是(分数:2.00)A.属于观察性研究B.设立对照组C.可计算发病率D.观察方向是从“因”到“果”E.难以验证因果关系6.在进行乳腺癌病因的病例对照研究时,最理想的病例是(分数:2.00)A.一个地区肿瘤发病监测系统登记的所有乳腺癌患者B.一个地区多所医院新诊断的乳腺癌患者C.一所肿瘤专科医院收治的所有乳腺癌患者D.一个地区肿瘤死亡监测系统登记的所有乳腺癌患者E.一个地区多所医院
3、诊断的所有乳腺癌患者7.下列哪项不是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分数:2.00)A.确定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B.查明原因,采取干预措施C.评价干预措施效果D.开发和利用健康资源E.制定公共卫生策略和措施8.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 WHO 规定的国际监测传染病的范围(分数:2.00)A.流行性感冒B.结核C.脊髓灰质炎D.疟疾E.回归热9.下列哪一项不是评价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的指标(分数:2.00)A.特异度B.敏感性C.阳性预测值D.代表性E.简单性10.我国定期开展的传染病漏报调查属于(分数:2.00)A.一级预防B.哨点监测C.三级预防D.被动监测E.主动监测11.1995 年开始,我国对艾滋病开展的监测
4、属于(分数:2.00)A.一级预防B.哨点监测C.三级预防D.被动监测E.主动监测12.下列哪个系统是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分数:2.00)A.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B.出生缺陷监测系统C.流行性感冒监测系统D.医院内感染监测系统E.疾病监测点监测系统13.根据我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规定,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时应于多少小时内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分数:2.00)A.1 小时B.2 小时C.3 小时D.4 小时E.5 小时14.下列哪项不是国际上常用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方法(分数:2.00)A.自愿报告系统B.义务性监测C.重点医院监测D.重点药物监测E.重点人群监测15.对于药
5、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评价,我国采用的 WHO 国际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建议的评价方法,将关联程度分为(分数:2.00)A.3 个等级B.4 个等级C.5 个等级D.6 个等级E.7 个等级16.临床预防服务的对象是(分数:2.00)A.患者B.健康人C.无症状的“患者”D.患者和无症状的“患者”E.健康人和无症状的“患者”17.临床预防服务的内容强调(分数:2.00)A.临床预防服务B.社区卫生服务C.三级预防的服务D.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结合的服务E.第二级和第三级预防的服务18.临床预防服务和健康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分数:2.00)A.以患者为中心B.以健康为中心C.以疾病为中心D.以服务为中
6、心E.以管理为中心19.临床卫生服务的化学预防的对象是(分数:2.00)A.已出现症状的人B.正在康复的人C.无症状的人D.正在治疗的人E.有既往病史的人20.在评价危险因素的危险程度时通常使用的指标是(分数:2.00)A.相对危险度B.发病率C.患病率D.罹患率E.死亡率21.属于预防性健康行为的是(分数:2.00)A.买保险B.开车系安全带C.企业对“三废”的处理D.适量饮酒E.适度锻炼22.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可以分为(分数:2.00)A.时间因素、强化因素、认知因素B.倾向因素、认知因素、促成因素C.促成因素、时间因素、强化因素D.时间因素、促进因素、强化因素E.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
7、因素23.有人认为戒烟会带来一系列身体上的不适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来解释,这属于(分数:2.00)A.知觉到易感性B.知觉到危害性C.知觉到障碍D.知觉到自我效能E.知觉到效益24.人们由于害怕耽误工作时间而不定期体检,用健康信念模式来解释,可以解释为哪个因素(分数:2.00)A.知觉到易感性B.知觉到危害性C.知觉到障碍D.知觉到自我效能E.知觉到效益25.由于缺乏特异性预防措施,人们认识到每个人都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用健康信念模式来解释,这属于(分数:2.00)A.知觉到易感性B.知觉到危害性C.知觉到障碍D.知觉到自我效能E.知觉到效益二、A2 型题(总题数:3,分数:6.00)26.在一
8、项队列研究中,计算出某研究因素的 RR 值的 95的可信区间为 0208,那么该研究因素可能为(分数:2.00)A.危险因素B.保护因素C.有害因素D.无关因素E.无法确定27.随机选择 2 岁组儿童 1000 名进行免疫接种预防某病的试验,观察了 10 年,结果表明 80的免疫接种者未得病。由此,研究者认为(分数:2.00)A.该疫苗预防有效,因为有较高的免疫率B.该疫苗预防效果欠佳,因为有 20儿童生病C.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D.不能下结论,因为十年观察时间不够长E.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28.有个老大娘生病后不去医院看病,反而到庙里求神拜佛。这种行为属于(分数:2.00)
9、A.不良患者角色行为B.预防性行为C.违规行为D.A 型行为E.C 型行为三、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14.00)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普查 D筛查 E生态学研究(分数:6.00)(1).根据发病与否分组选取研究对象的研究是(分数:2.00)A.B.C.D.E.(2).根据暴露与否分组选取研究对象的研究是(分数:2.00)A.B.C.D.E.(3).可直接测定 RR 的研究是(分数:2.00)A.B.C.D.E.A死亡率、患病率 B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 C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D抗体阳转率、保护率E暴发率、流行率(分数:4.00)(1).某医院进行了一次罗布麻片治疗高血压的临
10、床试验,分析时最好选用指标(分数:2.00)A.B.C.D.E.(2).对一批餐饮服务人员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分析时可选用指标(分数:2.00)A.B.C.D.E.A传染病监测 B非传染病监测 C环境监测 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 E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分数:4.00)(1).WHO 资助的 MONICA 项目属于(分数:2.00)A.B.C.D.E.(2).对登革热的监测属于(分数:2.00)A.B.C.D.E.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预防医学)-试卷 4 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探讨在饮水中加氟能否降低人群中龋齿患病率,哪种
11、研究最宜使用(分数:2.00)A.描述性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生态学研究E.社区干预研究 解析:2.临床试验中的随机化是为了保证(分数:2.00)A.在试验期间对干预患者和对照患者的处理与评价相似B.试验的患者能代表该试验的目标人群C.控制观察者间变异D.干预患者和对照患者在人口学、临床及其他特征上相似 E.试验结果能在其他情况下重复得到解析:3.以下哪项不属于疾病暴发调查的主要步骤(分数:2.00)A.初步调查B.深入调查C.分析资料D.验证资料准确性 E.制定措施解析:4.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常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分数:2.00)A.暴发调查B.现况调查 C.个案调
12、查D.问卷调查E.典型调查解析:5.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特点的是(分数:2.00)A.属于观察性研究B.设立对照组C.可计算发病率 D.观察方向是从“因”到“果”E.难以验证因果关系解析:6.在进行乳腺癌病因的病例对照研究时,最理想的病例是(分数:2.00)A.一个地区肿瘤发病监测系统登记的所有乳腺癌患者 B.一个地区多所医院新诊断的乳腺癌患者C.一所肿瘤专科医院收治的所有乳腺癌患者D.一个地区肿瘤死亡监测系统登记的所有乳腺癌患者E.一个地区多所医院诊断的所有乳腺癌患者解析:7.下列哪项不是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分数:2.00)A.确定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B.查明原因,采取干预措施C.评价干预措施效
13、果D.开发和利用健康资源 E.制定公共卫生策略和措施解析:8.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 WHO 规定的国际监测传染病的范围(分数:2.00)A.流行性感冒B.结核 C.脊髓灰质炎D.疟疾E.回归热解析:9.下列哪一项不是评价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的指标(分数:2.00)A.特异度 B.敏感性C.阳性预测值D.代表性E.简单性解析:10.我国定期开展的传染病漏报调查属于(分数:2.00)A.一级预防B.哨点监测C.三级预防D.被动监测E.主动监测 解析:11.1995 年开始,我国对艾滋病开展的监测属于(分数:2.00)A.一级预防B.哨点监测 C.三级预防D.被动监测E.主动监测解析:12.下列哪个系统是
14、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分数:2.00)A.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B.出生缺陷监测系统C.流行性感冒监测系统 D.医院内感染监测系统E.疾病监测点监测系统解析:13.根据我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规定,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时应于多少小时内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分数:2.00)A.1 小时B.2 小时 C.3 小时D.4 小时E.5 小时解析:14.下列哪项不是国际上常用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方法(分数:2.00)A.自愿报告系统B.义务性监测C.重点医院监测D.重点药物监测E.重点人群监测 解析:15.对于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评价,我国采用的 WHO 国际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建议的评
15、价方法,将关联程度分为(分数:2.00)A.3 个等级B.4 个等级C.5 个等级D.6 个等级 E.7 个等级解析:16.临床预防服务的对象是(分数:2.00)A.患者B.健康人C.无症状的“患者”D.患者和无症状的“患者”E.健康人和无症状的“患者” 解析:17.临床预防服务的内容强调(分数:2.00)A.临床预防服务B.社区卫生服务C.三级预防的服务D.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结合的服务 E.第二级和第三级预防的服务解析:18.临床预防服务和健康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分数:2.00)A.以患者为中心B.以健康为中心 C.以疾病为中心D.以服务为中心E.以管理为中心解析:19.临床卫生服务的化学预防
16、的对象是(分数:2.00)A.已出现症状的人B.正在康复的人C.无症状的人 D.正在治疗的人E.有既往病史的人解析:20.在评价危险因素的危险程度时通常使用的指标是(分数:2.00)A.相对危险度 B.发病率C.患病率D.罹患率E.死亡率解析:21.属于预防性健康行为的是(分数:2.00)A.买保险B.开车系安全带 C.企业对“三废”的处理D.适量饮酒E.适度锻炼解析:22.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可以分为(分数:2.00)A.时间因素、强化因素、认知因素B.倾向因素、认知因素、促成因素C.促成因素、时间因素、强化因素D.时间因素、促进因素、强化因素E.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 解析:23.有人
17、认为戒烟会带来一系列身体上的不适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来解释,这属于(分数:2.00)A.知觉到易感性B.知觉到危害性C.知觉到障碍 D.知觉到自我效能E.知觉到效益解析:24.人们由于害怕耽误工作时间而不定期体检,用健康信念模式来解释,可以解释为哪个因素(分数:2.00)A.知觉到易感性B.知觉到危害性C.知觉到障碍 D.知觉到自我效能E.知觉到效益解析:25.由于缺乏特异性预防措施,人们认识到每个人都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用健康信念模式来解释,这属于(分数:2.00)A.知觉到易感性 B.知觉到危害性C.知觉到障碍D.知觉到自我效能E.知觉到效益解析:二、A2 型题(总题数:3,分数:6.00)
18、26.在一项队列研究中,计算出某研究因素的 RR 值的 95的可信区间为 0208,那么该研究因素可能为(分数:2.00)A.危险因素B.保护因素 C.有害因素D.无关因素E.无法确定解析:27.随机选择 2 岁组儿童 1000 名进行免疫接种预防某病的试验,观察了 10 年,结果表明 80的免疫接种者未得病。由此,研究者认为(分数:2.00)A.该疫苗预防有效,因为有较高的免疫率B.该疫苗预防效果欠佳,因为有 20儿童生病C.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D.不能下结论,因为十年观察时间不够长E.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 解析:28.有个老大娘生病后不去医院看病,反而到庙里求神拜佛。这种
19、行为属于(分数:2.00)A.不良患者角色行为 B.预防性行为C.违规行为D.A 型行为E.C 型行为解析:三、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14.00)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普查 D筛查 E生态学研究(分数:6.00)(1).根据发病与否分组选取研究对象的研究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根据暴露与否分组选取研究对象的研究是(分数:2.00)A.B. C.D.E.解析:(3).可直接测定 RR 的研究是(分数:2.00)A.B. C.D.E.解析:A死亡率、患病率 B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 C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D抗体阳转率、保护率E暴发率、流行率(分数:4.00)(1).某医院进行了一次罗布麻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试验,分析时最好选用指标(分数:2.00)A.B.C. D.E.解析:(2).对一批餐饮服务人员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分析时可选用指标(分数:2.00)A.B.C.D. E.解析:A传染病监测 B非传染病监测 C环境监测 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 E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分数:4.00)(1).WHO 资助的 MONICA 项目属于(分数:2.00)A.B. C.D.E.解析:(2).对登革热的监测属于(分数:2.00)A. B.C.D.E.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