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预防医学)-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是(分数:2.00)A.个体B.患者C.健康人D.确定的群体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2.以下描述属于健康观内容的是(分数:2.00)A.预防为主B.三级预防C.强化社区行动D.人人享有卫生保健E.群众性自我保健3.健康生态模式是(分数:2.00)A.环境健康B.环境人群C.环境生物D.环境人群健康E.环境生物健康4.健康权是指(分数:2.00)A.人人享有可能达到的最低标准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权利B.人人享有可能达到的一般标准的身体健康
2、和精神健康的权利C.人人享有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权利D.保证他人享有可能达到的最低标准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权利E.保证他人享有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权利5.健康生态模型强调(分数:2.00)A.人群中男女老少的协调作用B.生物多样性对人健康的作用C.社会环境因素对人健康的作用D.维护环境质量和保护动物来促进人群的健康E.环境与人群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并以人群健康为目的6.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疾病是(分数:2.00)A.职业病B.心血管疾病C.病因不明,难以察觉、预料的疾病D.脑卒中E.糖尿病7.重点在第一级预防,还应兼顾第二和第三级预防的疾
3、病是(分数:2.00)A.白血病B.心脑血管疾病C.病因不明,难以察觉、预料的疾病D.食物中毒E.流感8.以下描述既属于第一级预防,也属于第三级预防的是(分数:2.00)A.控烟B.体力活动促进C.高血压管理D.环境有害因素的整治E.脑卒中患者的功能锻炼9.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于(分数:2.00)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B.第二级预防C.第三级预防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E.第一和第三级预防10.在人群中进行免疫接种所起的作用是(分数:2.00)A.仅保护个体B.仅保护家庭C.仅保护群体D.仅保护个体和家庭E.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11.统计工作的步骤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分数:2.
4、00)A.分析资料B.搜集资料C.整理资料D.设计E.调查资料12.关于随机抽样,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所有个体有同等机会被抽取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E.随机抽样产生的样本有很好的代表性,其测量值与实际的总体参数无差异13.反映抗体滴度资料的平均水平,适宜采用的指标是(分数:2.00)A.方差B.算术均数C.几何均数D.变异系数E.四分位数间距14.某医学资料数据大的一端没有确定数值,描述其离散程度适用的统计指标是(分数:2.00)A.全距B.标准
5、差C.变异系数D.方差E.四分位数间距15.描述一组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程度,常用的指标是(分数:2.00)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中位数E.四分位数间距16.关于标准差,以下描述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反映全部观察值的离散程度B.度量了一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大小C.反映了均数代表性的好坏D.一定大于或等于零E.不会小于算术均数17.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下列哪种资料的分布特征(分数:2.00)A.正偏态资料B.负偏态资料C.抗体滴度资料D.正态分布资料E.任何分布的资料18.关于统计表的列表原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标题在表的上端,简要说明表的内容B.横
6、标目是研究对象,列在表的右侧;纵标目是分析指标,列在表的左侧C.线条主要有顶线,底线及纵标目下面的横线,不宜有斜线和竖线D.数字右对齐,同一指标小数位数一致,表内不宜有空格E.备注用“*”标出,写在表的下面19.比较 1995 年某地三种传染病白喉、乙脑、痢疾的病死率,选择的统计图是(分数:2.00)A.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条图E.圆图20.关于变异系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变异系数是标准差与均数的比值B.两组资料均数相差悬殊时,宜用变异系数描述其离散程度C.变异系数没有单位D.两组资料度量单位不同时,宜用变异系数描述其离散程度E.变异系数不可能大于 121.关于
7、标准差,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同一资料的标准差一定比均数小B.标准差与原始数据的单位相同C.标准差的取值可能小于 0D.标准差可以描述任何资料的离散程度E.标准差随例数的增加而减小22.计算中位数时,要求(分数:2.00)A.原始数据为偏态分布B.原始数据分布对称C.原始数据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D.原始数据对数正态分布E.对原始数据的分布没有要求23.下列哪种统计图纵坐标必须从 0 开始(分数:2.00)A.半对数线图B.散点图C.条图D.线图E.圆图24.比较 19491957 年间某市儿童结核病和白喉的死亡率(110 万)的发展速度(两种疾病死亡率相差很大),宜采用(分数:2.0
8、0)A.条图B.直方图C.线图D.半对数线图E.散点图25.要反映某一城市连续五年甲肝发病率的变化情况,应选用(分数:2.00)A.条图B.直方图C.线图D.散点图E.圆图26.某医院收集了近期门诊患者的病种构成情况资料,宜绘制(分数:2.00)A.圆图B.散点图C.条图D.线图E.直方图二、A2 型题(总题数:2,分数:4.00)27.某病患者(8 人)潜伏期(天)如下:2,3,3,3,4,5,6,30,则平均潜伏期(分数:2.00)A.均数为 37 天B.均数为 7 天,很好地代表了大多数患者的潜伏期C.中位数为 3 天D.中位数为 4 天E.中位数为 35 天,不受个别患者潜伏期长的影响
9、28.某地调查 20 岁男大学生 100 名,身高标准差为 409cm,体重标准差为 410kg,比较两者变异程度(分数:2.00)A.体重变异程度大B.身高变异程度大C.两者变异程度相同D.由于两者变异程度差别很小,不能确定何者更大E.由于单位不同,两者标准差不能直接比较三、A3/A4 型题(总题数:3,分数:14.00)有人在 19821984 年进行了一次有关食管癌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为 1982 年 2 月到 1984 年 5 月在某市级医院诊断的男性食管癌患者,对照是从人群选取的样本。对两组研究对象都进行访问调查,询问了有关饮食等方面的情况,其中包括饮酒情况。 (分数:4.00)(1
10、). 2 值为(分数:2.00)A.564B.11025C.102D.564E.146(2).OR 值为(分数:2.00)A.105B.564C.694D.048E.014在一项 1:1 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将性别作为匹配因素,研究饮用咖啡与膀胱癌的关系,得到以下资料 (分数:4.00)(1). 2 值为(分数:2.00)A.18B.1075C.528D.604E.429(2).OR 值为(分数:2.00)A.049B.16C.109D.1075E.062在一份有关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为 48010 万,不吸烟者为 25410 万。(分数:6.00)
11、(1).其相对危险度为(分数:2.00)A.22610 万B.480C.00048D.189E.无法计算(2).其归因危险度为(分数:2.00)A.189B.480C.000048D.22610 万E.无法计算(3).其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为(分数:2.00)A.4304B.8898C.4708D.5292E.无法计算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预防医学)-试卷 1 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是(分数:2.00)A.个体B.患者C.健康人D.确定的群体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解析:2.以下描述属于健康观内容的是(分数
12、:2.00)A.预防为主B.三级预防 C.强化社区行动D.人人享有卫生保健E.群众性自我保健解析:3.健康生态模式是(分数:2.00)A.环境健康B.环境人群C.环境生物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解析:4.健康权是指(分数:2.00)A.人人享有可能达到的最低标准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权利B.人人享有可能达到的一般标准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权利C.人人享有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权利 D.保证他人享有可能达到的最低标准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权利E.保证他人享有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权利解析:5.健康生态模型强调(分数:2.00)A.人群中男女老少的协调
13、作用B.生物多样性对人健康的作用C.社会环境因素对人健康的作用D.维护环境质量和保护动物来促进人群的健康E.环境与人群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并以人群健康为目的 解析:6.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疾病是(分数:2.00)A.职业病B.心血管疾病C.病因不明,难以察觉、预料的疾病 D.脑卒中E.糖尿病解析:7.重点在第一级预防,还应兼顾第二和第三级预防的疾病是(分数:2.00)A.白血病B.心脑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察觉、预料的疾病D.食物中毒E.流感解析:8.以下描述既属于第一级预防,也属于第三级预防的是(分数:2.00)A.控烟B.体力活动促进C.高血压管理 D.环境有害因素的整
14、治E.脑卒中患者的功能锻炼解析:9.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于(分数:2.00)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B.第二级预防C.第三级预防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E.第一和第三级预防解析:10.在人群中进行免疫接种所起的作用是(分数:2.00)A.仅保护个体B.仅保护家庭C.仅保护群体D.仅保护个体和家庭E.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 解析:11.统计工作的步骤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分数:2.00)A.分析资料B.搜集资料C.整理资料D.设计 E.调查资料解析:12.关于随机抽样,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
15、总体C.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所有个体有同等机会被抽取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E.随机抽样产生的样本有很好的代表性,其测量值与实际的总体参数无差异解析:13.反映抗体滴度资料的平均水平,适宜采用的指标是(分数:2.00)A.方差B.算术均数C.几何均数 D.变异系数E.四分位数间距解析:14.某医学资料数据大的一端没有确定数值,描述其离散程度适用的统计指标是(分数:2.00)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方差E.四分位数间距 解析:15.描述一组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程度,常用的指标是(分数:2.00)A.全距B.标准差 C.变异系数D.中位数E.四分位数间距解析:16
16、.关于标准差,以下描述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反映全部观察值的离散程度B.度量了一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大小C.反映了均数代表性的好坏D.一定大于或等于零E.不会小于算术均数 解析:17.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下列哪种资料的分布特征(分数:2.00)A.正偏态资料B.负偏态资料C.抗体滴度资料D.正态分布资料 E.任何分布的资料解析:18.关于统计表的列表原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标题在表的上端,简要说明表的内容B.横标目是研究对象,列在表的右侧;纵标目是分析指标,列在表的左侧 C.线条主要有顶线,底线及纵标目下面的横线,不宜有斜线和竖线D.数字右对齐,同一指标小数
17、位数一致,表内不宜有空格E.备注用“*”标出,写在表的下面解析:19.比较 1995 年某地三种传染病白喉、乙脑、痢疾的病死率,选择的统计图是(分数:2.00)A.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条图 E.圆图解析:20.关于变异系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变异系数是标准差与均数的比值B.两组资料均数相差悬殊时,宜用变异系数描述其离散程度C.变异系数没有单位D.两组资料度量单位不同时,宜用变异系数描述其离散程度E.变异系数不可能大于 1 解析:21.关于标准差,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同一资料的标准差一定比均数小B.标准差与原始数据的单位相同 C.标准差的取值可能小于
18、 0D.标准差可以描述任何资料的离散程度E.标准差随例数的增加而减小解析:22.计算中位数时,要求(分数:2.00)A.原始数据为偏态分布B.原始数据分布对称C.原始数据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D.原始数据对数正态分布E.对原始数据的分布没有要求 解析:23.下列哪种统计图纵坐标必须从 0 开始(分数:2.00)A.半对数线图B.散点图C.条图 D.线图E.圆图解析:24.比较 19491957 年间某市儿童结核病和白喉的死亡率(110 万)的发展速度(两种疾病死亡率相差很大),宜采用(分数:2.00)A.条图B.直方图C.线图D.半对数线图 E.散点图解析:25.要反映某一城市连续五年甲肝发病率的
19、变化情况,应选用(分数:2.00)A.条图B.直方图C.线图 D.散点图E.圆图解析:26.某医院收集了近期门诊患者的病种构成情况资料,宜绘制(分数:2.00)A.圆图 B.散点图C.条图D.线图E.直方图解析:二、A2 型题(总题数:2,分数:4.00)27.某病患者(8 人)潜伏期(天)如下:2,3,3,3,4,5,6,30,则平均潜伏期(分数:2.00)A.均数为 37 天B.均数为 7 天,很好地代表了大多数患者的潜伏期C.中位数为 3 天D.中位数为 4 天E.中位数为 35 天,不受个别患者潜伏期长的影响 解析:28.某地调查 20 岁男大学生 100 名,身高标准差为 409cm
20、,体重标准差为 410kg,比较两者变异程度(分数:2.00)A.体重变异程度大B.身高变异程度大C.两者变异程度相同D.由于两者变异程度差别很小,不能确定何者更大E.由于单位不同,两者标准差不能直接比较 解析:三、A3/A4 型题(总题数:3,分数:14.00)有人在 19821984 年进行了一次有关食管癌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为 1982 年 2 月到 1984 年 5 月在某市级医院诊断的男性食管癌患者,对照是从人群选取的样本。对两组研究对象都进行访问调查,询问了有关饮食等方面的情况,其中包括饮酒情况。 (分数:4.00)(1). 2 值为(分数:2.00)A.564B.11025 C.
21、102D.564E.146解析:(2).OR 值为(分数:2.00)A.105B.564 C.694D.048E.014解析:在一项 1:1 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将性别作为匹配因素,研究饮用咖啡与膀胱癌的关系,得到以下资料 (分数:4.00)(1). 2 值为(分数:2.00)A.18B.1075C.528D.604 E.429解析:(2).OR 值为(分数:2.00)A.049B.16 C.109D.1075E.062解析:在一份有关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为 48010 万,不吸烟者为 25410 万。(分数:6.00)(1).其相对危险度为(分数:2.00)A.22610 万B.480C.00048D.189 E.无法计算解析:(2).其归因危险度为(分数:2.00)A.189B.480C.000048D.22610 万 E.无法计算解析:(3).其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为(分数:2.00)A.4304B.8898C.4708 D.5292E.无法计算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