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口腔执业助理医师2005年真题-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22705       资源大小:160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口腔执业助理医师2005年真题-1及答案解析.doc

    1、口腔执业助理医师 2005 年真题-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单元(总题数:50,分数:50.00)1.糖皮质激素诱发或加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 A病人对激素不敏感 B降低机体防御功能 C抗菌作用较弱 D停药过早,引起反跳现象 E用量不足,无法控制症状(分数:1.00)A.B.C.D.E.2.血糖的主要去路不包括 A转变成糖皮质激素 B在细胞内氧化分解供能 C转变成其他单糖及衍生物 D在肝、肌肉等组织合成糖原 E转变成非必需氨基酸、甘油三酯等非糖物质(分数:1.00)A.B.C.D.E.3.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代谢交汇点的化合物是 A6-磷酸果糖

    2、B1-磷酸葡萄糖 C6-磷酸葡萄糖 D1、6-磷酸果糖 E磷酸二羟丙酮(分数:1.00)A.B.C.D.E.4.下列氨基酸属于非必需氨基酸的是 A异亮氨酸 B蛋氨酸 C缬氨酸 D色氨酸 E丝氨酸(分数:1.00)A.B.C.D.E.5.一分子软脂酸(16C)彻底氧化时净生成 ATP 的分子数是 A112 B114 C129 D131 E146(分数:1.00)A.B.C.D.E.6.能作为多种不需氧脱氢酶辅酶成分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 A B维生素 D C维生素 PP D生物素 E泛酸(分数:1.00)A.B.C.D.E.7.酶能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其原理是 A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降低反应的自由

    3、能变化 C降低底物的能量水平 D向反应体系提供能量 E提高产量物的能量水平(分数:1.00)A.B.C.D.E.8.蛋白质分子中 -螺旋的特点是 A-螺旋为左手螺旋 B靠氢键维持的稳定结构 C氨基酸侧链伸向螺旋内部 D结构中含有脯氨酸 E每一螺旋含 3 个氨基酸残基(分数:1.00)A.B.C.D.E.9.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是 AATP BADP CAMP DUDP ECMP(分数:1.00)A.B.C.D.E.10.下列氨基酸中属于碱性氨基酸的是 A苏氨酸 B丝氨酸 C赖氨酸 D亮氨酸 E苯丙氨酸(分数:1.00)A.B.C.D.E.11.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 DNA 双螺旋结构

    4、模型每旋转一圈的碱基对数是 A8 B9 C10 D11 E12(分数:1.00)A.B.C.D.E.12.具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并可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是 A法莫替丁 B西咪替丁 C雷尼替丁 D哌化西平 E奥美拉唑(分数:1.00)A.B.C.D.E.13.肌肉组织中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是 A转氨基作用 B氧化脱氨基作用 C联合脱氨基作用 D嘌呤核苷酸循环 E非氧化脱氨基作用(分数:1.00)A.B.C.D.E.14.维生素 K 不用于的出血类型是 A创伤性 B新生儿 C梗阻性黄疸 D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 E过量使用水杨酸类(分数:1.00)A.B.C.D.E.15.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抗结核药是

    5、 A异烟肼(INH) B链霉素(SM) C利福平(RFP) D吡嗪酰胺(PZA) E乙胺丁醇(EMB)(分数:1.00)A.B.C.D.E.16.对青霉素易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是 A白喉杆菌 B肺炎球菌 C脑膜炎球菌 D溶血性链球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数:1.00)A.B.C.D.E.17.可用于治疗尿崩症的利尿药为 A呋塞米(呋喃苯胺酸) B依他尼酸 C氨苯蝶啶 D氢氯噻嗪 E螺内酯(分数:1.00)A.B.C.D.E.18.阿托品用于麻醉前给药的目的是 A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 B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 C加快心率 D抑制汗腺分泌 E松弛骨骼肌(分数:1.00)A.B.C.D.E.19.药物产生副作

    6、用的药理学基础为 A药物的安全范围小 B机体对药物过敏 C药物的选择性低 D用药剂量过大 E用药时间过长(分数:1.00)A.B.C.D.E.20.导致牙周炎临床症状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牙龈出血与牙齿移位 B牙周袋形成与牙周溢脓 C牙周袋形成与牙槽骨吸收 D牙周膜间隙增宽与牙槽骨吸收 E牙周膜间隙变窄与牙槽骨吸收(分数:1.00)A.B.C.D.E.21.普鲁卡因穿透力较弱,不宜用于 A硬膜外麻醉 B浸润麻醉 C传导麻醉 D表面麻醉 E蛛网膜下腔麻醉(分数:1.00)A.B.C.D.E.22.面神经主干在茎乳孔附近发生分支,分布于 A镫骨肌,味觉纤维,泪腺 B耳后肌,味觉纤维,二腹肌 C耳后肌

    7、,泪腺,下颌舌骨肌 D耳后肌,二腹肌,茎突舌骨肌 E镫骨肌,茎突舌骨肌,下颌舌骨肌(分数:1.00)A.B.C.D.E.23.上前牙的牙体长轴向近中倾斜角度由小到大排列为 A中切牙,侧切牙,尖牙 B中切牙,尖牙,侧切牙 C侧切牙,中切牙,尖牙 D尖牙,侧切牙,中切牙 E尖牙,中切牙,侧切牙(分数:1.00)A.B.C.D.E.24.以下组织中含味蕾的是 A硬腭黏膜 B舌背黏膜 C舌腹黏膜 D颊黏膜 E唇黏膜(分数:1.00)A.B.C.D.E.25.翼颌间隙向后可通向 A颊间隙 B颞深间隙 C腮腺间隙 D翼腭间隙 E咽旁间隙(分数:1.00)A.B.C.D.E.26.下颌中切牙具有唇舌向两个根

    8、尖孔的只有 A1% B3% C5% D7% E9%(分数:1.00)A.B.C.D.E.27.根管口最大,且呈圆形的是 A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 B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颊根 C下颌第一磨牙远中根 D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 E上颌第一磨牙腭根(分数:1.00)A.B.C.D.E.28.形成牙髓的组织是 A上皮根鞘 B牙乳头 C上皮隔 D成釉器 E牙囊(分数:1.00)A.B.C.D.E.29.一对唾液腺中,下颌下腺分泌量约占总量的 A45% B55% C65% D75% E85%(分数:1.00)A.B.C.D.E.30.牙的萌出时间是指牙冠 A发育开始的时间 B钙化开始的时间 C完整形成的时间 D达到咬

    9、合的时间 E破龈而出的时间(分数:1.00)A.B.C.D.E.31.上颌第一磨牙髓室底位于颈缘 A冠方 0.5mm 处 B冠方 1.0mm 处 C龈方 1.0mm 处 D龈方 2.0mm 处 E冠方 2.0mm 处(分数:1.00)A.B.C.D.E.32.在舌骨舌肌的浅面,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着 A舌神经,舌下神经,颌下腺导管 B舌神经,颌下腺导管,舌下神经 C舌下神经,舌神经,颌下腺导管 D颌下腺导管,舌下神经,舌神经 E舌下神经,颌下腺导管,舌神经(分数:1.00)A.B.C.D.E.33.正中 (分数:1.00)A.B.C.D.E.34.正常结合上皮的组织学特点是 A无角化,有上皮钉突

    10、B无角化,无上皮钉突 C正角化,有上皮钉突 D不全角化,有上皮钉突 E不全角化,无上皮钉突(分数:1.00)A.B.C.D.E.35.釉质龋透明层的形成原因是 A吸收 B变性 C坏死 D增生 E脱矿(分数:1.00)A.B.C.D.E.36.下颌骨髁突的结构特点是 A内外径长,前后径短;前斜面大,后斜面小 B内外径长,前后径短,前、后斜面大小相似 C内外径长,前后径短;前斜面小,后斜面大 D内外径短,前后径长;前斜面小,后斜面大 E内外径短,前后径长;前、后斜面大小相似(分数:1.00)A.B.C.D.E.37.以下矿化程度最低的牙本质为 A小管周牙本质 B小管间牙本质 C小球间牙本质 D修复

    11、性牙本质 E继发性牙本质(分数:1.00)A.B.C.D.E.38.因致畸因子影响,面部突起联合失败,导致面部畸形的时间是胚胎 A第 6 周和第 7 周 B第 8 周和第 9 周 C第 10 周和第 11 周 D第 12 周和第 13 周 E第 14 周和第 15 周(分数:1.00)A.B.C.D.E.39.穿髓孔大,龋洞内充满息肉组织的变化见于 A急性浆液性牙髓炎 B急性化脓性牙髓炎 C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D慢性溃疡性牙髓炎 E慢性闭锁性牙髓炎(分数:1.00)A.B.C.D.E.40.口腔扁平苔藓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棘层内疱 B角质栓形成 C上皮异常增生 D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带 E黏膜下层

    12、淋巴细胞浸润带(分数:1.00)A.B.C.D.E.41.下列疾病中属于心身疾病的是 A抑郁症 B消化性溃疡 C精神分裂症 D大叶性肺炎 E精神发育迟带(分数:1.00)A.B.C.D.E.42.下列涎腺中属纯黏液腺的是 A腮腺 B腭腺 C味腺 D舌下腺 E颌下腺(分数:1.00)A.B.C.D.E.43.饮水的适宜氟浓度一般应保持在 A2.12.5mg/L B1.62.0mg/L C1.11.5mg/L D0.51.0mg/L E0.10.4mg/L(分数:1.00)A.B.C.D.E.44.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不包括 A前瞻法 B观察法 C会谈法 D作品分析法 E心理测验法(分数:1.00

    13、)A.B.C.D.E.45.多数情况下,无上皮衬里的囊肿是 A牙源性角化囊肿 B甲状舌管囊肿 C含牙囊肿 D鳃裂囊肿 E黏液囊肿(分数:1.00)A.B.C.D.E.46.下列不属于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的是 A团结协作原则 B不伤害原则 C有利原则 D尊重原则 E公正原则(分数:1.00)A.B.C.D.E.47.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违反献血法规定,将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血液用于患者,尚未构成犯罪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的行政处罚是 A警告 B罚款 C责令改正 D吊销执业证书 E没收非法所得(分数:1.00)A.B.C.D.E.48.能将蔗糖合成葡聚糖的酶是 A烯醇酶 B细菌溶解酶 C蛋白溶解酶 D唾液

    14、淀粉酶 E葡糖基转移酶(分数:1.00)A.B.C.D.E.49.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对疑似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应在指定场所进行 A访视 B留验 C医学观察 D就地诊验 E单独隔离治疗(分数:1.00)A.B.C.D.E.50.规范全世界精神科医生行为准则的文献是 A东京宣言 B赫尔辛基宣言 C夏威夷宣言 D纽伦堡法典 E希波克拉底誓言(分数:1.00)A.B.C.D.E.口腔执业助理医师 2005 年真题-1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单元(总题数:50,分数:50.00)1.糖皮质激素诱发或加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 A病人对激素不敏感 B降低机体防御功能 C

    15、抗菌作用较弱 D停药过早,引起反跳现象 E用量不足,无法控制症状(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糖皮质激素诱发或加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因皮质激素抑制机体防御功能,长期应用能诱发感染或是体内潜在的病灶扩散。故答案为 B。2.血糖的主要去路不包括 A转变成糖皮质激素 B在细胞内氧化分解供能 C转变成其他单糖及衍生物 D在肝、肌肉等组织合成糖原 E转变成非必需氨基酸、甘油三酯等非糖物质(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血糖的主要去路为周围各组织以及肝的摄取利用,包括转变成氨基酸和脂肪。不包括选项A 转变成糖皮质激素。3.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代谢交汇点的

    16、化合物是 A6-磷酸果糖 B1-磷酸葡萄糖 C6-磷酸葡萄糖 D1、6-磷酸果糖 E磷酸二羟丙酮(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6-磷酸葡萄糖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代谢交汇点的化合物。4.下列氨基酸属于非必需氨基酸的是 A异亮氨酸 B蛋氨酸 C缬氨酸 D色氨酸 E丝氨酸(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必要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和缬氨酸。不包括丝氨酸。5.一分子软脂酸(16C)彻底氧化时净生成 ATP 的分子数是 A112 B114 C129 D131 E146(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17、 一分子软脂酸(16C)彻底氧化时可生成 7 分子 FDAH2、7 分子 NADH+H+、8 分子乙酰 COA。每分子 FDAH2通过呼吸链氧化产生 2 分子 ATP,每分子 NADH+H+氧化产生 3 分子 ATP,每分子乙酰 COA 通过三羧酸循环氧化产生 12 分子 ATP。因此(7*2)+(7*3)+(8*12)=131 个 ATP,减去脂酸活化时消耗的 2 个高能磷酸键,净生成 129 个 ATP。6.能作为多种不需氧脱氢酶辅酶成分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 A B维生素 D C维生素 PP D生物素 E泛酸(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维生素 PP 包括尼克酸和尼克

    18、酰胺,尼克酸可与核糖、磷酸、腺嘌呤组成脱氧酶的辅酶,主要包括 NAD+和 NADP+,它们也是维生素 PP 在体内的活性型,而 NAD+和 NADP+在体内是多种不需氧脱氢酶辅酶。7.酶能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其原理是 A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降低反应的自由能变化 C降低底物的能量水平 D向反应体系提供能量 E提高产量物的能量水平(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由于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它具有一些独特的催化性质:1、酶能显著的降低反应活化能,具有高度的催化能力;2、每种酶都选择性的催化一种或一组类似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具有高度的催化专一性;3、酶是蛋白质,其空间结构可受到各种理

    19、化因素的影响以至改变酶的催化活性,所以酶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4、酶的催化作用是受调控的。故答案为 A。8.蛋白质分子中 -螺旋的特点是 A-螺旋为左手螺旋 B靠氢键维持的稳定结构 C氨基酸侧链伸向螺旋内部 D结构中含有脯氨酸 E每一螺旋含 3 个氨基酸残基(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螺旋是二级结构的主要形式之一,结构特征如下:1、多肽链主链围绕中心轴旋转,每隔 3.6 个氨基酸残基上升一个螺距;2、每个氨基酸残基与第四个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氢基维持了。螺旋结构的稳定;3、-螺旋为右手螺旋,氨基酸侧链基团神向螺旋外侧。故答案为 B。9.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是

    20、 AATP BADP CAMP DUDP ECMP(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是 ATP。10.下列氨基酸中属于碱性氨基酸的是 A苏氨酸 B丝氨酸 C赖氨酸 D亮氨酸 E苯丙氨酸(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碱基氨基酸共有三种:赖、精、组。11.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每旋转一圈的碱基对数是 A8 B9 C10 D11 E12(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每个碱基与对应链上的碱基共处于一平面,并以氢键维持配对关系,A 与 T 配对,C 与 G 配对,螺旋旋转一周为 10 对碱基

    21、。12.具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并可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是 A法莫替丁 B西咪替丁 C雷尼替丁 D哌化西平 E奥美拉唑(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奥美拉唑具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并可抑制胃酸分泌。13.肌肉组织中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是 A转氨基作用 B氧化脱氨基作用 C联合脱氨基作用 D嘌呤核苷酸循环 E非氧化脱氨基作用(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肌肉组织中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是嘌呤核苷酸循环。14.维生素 K 不用于的出血类型是 A创伤性 B新生儿 C梗阻性黄疸 D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 E过量使用水杨酸类(分数:1.00)A. B.C.D.E.解析

    22、:解析 用于维生素 K 缺乏引起的出血,如梗阻性黄疽、胆瘘、慢性腹泻所致的出血,新生儿出血,香豆类、水杨酸类所致出血。故答案为 A。15.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抗结核药是 A异烟肼(INH) B链霉素(SM) C利福平(RFP) D吡嗪酰胺(PZA) E乙胺丁醇(EMB)(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异烟肼适用于各型结核病,除早期轻症肺结核单用外,均宜于其他第一线抗结核要联合应用;利福平治疗各种结核病及重症患者,常用其他抗结核病药合用;乙胺丁醇主要与利福平或异烟肼合用作为抗结核的一线药用。故答案为 C。16.对青霉素易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是 A白喉杆菌 B肺炎球菌 C脑膜炎球菌

    23、D溶血性链球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数:1.00)A.B.C.D.E. 解析:17.可用于治疗尿崩症的利尿药为 A呋塞米(呋喃苯胺酸) B依他尼酸 C氨苯蝶啶 D氢氯噻嗪 E螺内酯(分数:1.00)A.B.C.D. E.解析:18.阿托品用于麻醉前给药的目的是 A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 B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 C加快心率 D抑制汗腺分泌 E松弛骨骼肌(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阿托品用于麻醉前给药的目的是减少呼吸道腺体分泌,防止吸入性肺炎发生,也可用于严重盗汗及流涎患者。故答案为 A。19.药物产生副作用的药理学基础为 A药物的安全范围小 B机体对药物过敏 C药物的选择性低

    24、D用药剂量过大 E用药时间过长(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副反应为药物在治疗剂量下所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效应,其产生原因与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即涉及多个效应器官有关,当药物的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因此选项 C 药物的选择性低为答案。20.导致牙周炎临床症状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牙龈出血与牙齿移位 B牙周袋形成与牙周溢脓 C牙周袋形成与牙槽骨吸收 D牙周膜间隙增宽与牙槽骨吸收 E牙周膜间隙变窄与牙槽骨吸收(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牙周炎是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牙周组织炎症性破坏性疾病。主要病理变化为:龈牙结合上皮破坏致使牙周袋

    25、形成,牙槽骨吸收。21.普鲁卡因穿透力较弱,不宜用于 A硬膜外麻醉 B浸润麻醉 C传导麻醉 D表面麻醉 E蛛网膜下腔麻醉(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普鲁卡因常为局麻药,脂溶性底,穿透力弱,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外膜麻醉,还可用于损伤部位局部封闭疗法。故答案为 D。22.面神经主干在茎乳孔附近发生分支,分布于 A镫骨肌,味觉纤维,泪腺 B耳后肌,味觉纤维,二腹肌 C耳后肌,泪腺,下颌舌骨肌 D耳后肌,二腹肌,茎突舌骨肌 E镫骨肌,茎突舌骨肌,下颌舌骨肌(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面神经从茎乳孔到开始分支的这一段,称为面神经主干,

    26、长 1.52cm。此段在茎乳孔附近发出分支分布于耳后肌,二腹肌,茎突舌骨肌。23.上前牙的牙体长轴向近中倾斜角度由小到大排列为 A中切牙,侧切牙,尖牙 B中切牙,尖牙,侧切牙 C侧切牙,中切牙,尖牙 D尖牙,侧切牙,中切牙 E尖牙,中切牙,侧切牙(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各牙近远中倾斜度大致如下:上颌中切牙较正,上颌尖牙根部向远中倾斜约 15 度,上颌侧切牙冠部向近中、根部向远中的斜度较大;下颌切牙亦较正,下颌尖牙根部稍向远中。上下颌第二第三磨牙的牙根则略向远中。牙体从远中向近中倾斜,是牙列向前突出,是面部丰满的支柱。故答案为 B。24.以下组织中含味蕾的是 A硬腭黏

    27、膜 B舌背黏膜 C舌腹黏膜 D颊黏膜 E唇黏膜(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舌背黏膜主要特征是其表面有许多不同类型的乳头,部分乳头上皮内还有味觉感受器。故答案为 B。25.翼颌间隙向后可通向 A颊间隙 B颞深间隙 C腮腺间隙 D翼腭间隙 E咽旁间隙(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翼颌间隙向上与颞下间隙及颞间隙通连,向前通颊间隙,向下与舌下、颌下间隙相通,向后与咽旁间隙相通,向外通咬肌间隙。故答案为 E。26.下颌中切牙具有唇舌向两个根尖孔的只有 A1% B3% C5% D7% E9%(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下颌中切牙根管的唇

    28、舌径宽,直到牙根中 1/3 才开始变细,向根尖逐渐缩小,大多为单根管,约 10%显示唇舌向双根管。故答案为 E。27.根管口最大,且呈圆形的是 A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 B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颊根 C下颌第一磨牙远中根 D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 E上颌第一磨牙腭根(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上颌第一磨牙颈部横切面可见 3 个或 4 个根管口,其中舌侧根管口大而圆,远中颊侧根管口较小并位于近中颊侧根管的远舌侧,近中颊侧根管口窄而扁,有时可见颊舌两根管口。故答案为 E。28.形成牙髓的组织是 A上皮根鞘 B牙乳头 C上皮隔 D成釉器 E牙囊(分数:1.00)A.B. C.D.E.解析

    29、:解析 牙胚由成釉器、牙乳头和牙囊构成。牙胚将形成四种牙体组织和部分牙周组织,其中成釉器形成釉质,牙乳头形成牙本质和牙髓,牙囊形成牙骨质、牙周膜和部分要牙槽骨。故答案为 B。29.一对唾液腺中,下颌下腺分泌量约占总量的 A45% B55% C65% D75% E85%(分数:1.00)A.B.C. D.E.解析:30.牙的萌出时间是指牙冠 A发育开始的时间 B钙化开始的时间 C完整形成的时间 D达到咬合的时间 E破龈而出的时间(分数:1.00)A.B.C.D.E. 解析:31.上颌第一磨牙髓室底位于颈缘 A冠方 0.5mm 处 B冠方 1.0mm 处 C龈方 1.0mm 处 D龈方 2.0mm

    30、 处 E冠方 2.0mm 处(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上颌第一磨牙髓室顶凹向下,最凹处约与颈缘平齐,髓室底呈圆形,位于颈缘龈方约 2mm处。32.在舌骨舌肌的浅面,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着 A舌神经,舌下神经,颌下腺导管 B舌神经,颌下腺导管,舌下神经 C舌下神经,舌神经,颌下腺导管 D颌下腺导管,舌下神经,舌神经 E舌下神经,颌下腺导管,舌神经(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舌神经、颌下腺导管、舌下神经均位于颌下腺深面,在舌骨舌肌的浅面,自上而下依次排列:舌神经,颌下腺导管,舌下神经。故答案为 B。33.正中 (分数:1.00)A. B.C.D.E.解

    31、析:解析 正中*时下颌骨的位置称正中*位,也称牙位;正中关系亦称下颌后退位,指下须不偏左、不偏右,适局正中,髁状突处于关节窝的后位,在适当的垂直距离时,下颌骨对上颌骨的位置关系。它是一个稳定而可重复性的位置,是一个功能性的后退边缘位。髁状突在此的位置称为正中关系位。下颌依此为轴可作 20mm 转动,称为铰链位;息止颌位亦称姿势位。当口腔在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的时候,下颌处于休息状态,上下颌牙弓自然分开,从后先前保持着一个楔形间隙,称之为息止*间隙。一般为14mm,在此下颌所处的位置,称为息止颌位。故答案为 A。34.正常结合上皮的组织学特点是 A无角化,有上皮钉突 B无角化,无上皮钉突 C正

    32、角化,有上皮钉突 D不全角化,有上皮钉突 E不全角化,无上皮钉突(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结合上皮是牙龈上皮附着在牙表面的一条带状上皮,从龈沟底开始,向根尖方向附着在釉质或牙骨质的表面,结合上皮是无角化的鳞状上皮,向根尖方向逐渐变薄,无上皮钉突。故答案为 B。35.釉质龋透明层的形成原因是 A吸收 B变性 C坏死 D增生 E脱矿(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在病损的前沿,和正常釉质相连成透明状,是龋损引起的最先观察到的组织改变,这是由于该处釉质的晶体开始有脱矿,导致晶体间微隙增大,而且这些空隙较大,当磨片用树胶浸封时,树胶的分子足可以进入该孔隙。又因为树胶的折光指数为 1.52,与釉质羟磷灰石的折光指数(1.62)相似,故在光镜下成透明状。36.下颌骨髁突的结构特点是 A内外径长,前后径短;前斜面大,后斜面小 B内外径长,前后径短,前、后斜面大小相似 C内外径长,前后径短;前斜面小,后斜面大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口腔执业助理医师2005年真题-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explodesoak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