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口腔医学部分口腔解剖生理学(二)及答案解析(总分:47.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5,分数:45.00)1.咀嚼肌包括( ) A嚼肌 B颞肌 C翼外肌 D翼内肌 E以上均正确(分数:1.00)A.B.C.D.E.2.与建 (分数:1.00)A.B.C.D.E.3.下颌第一磨牙髓室顶最凹处约平齐于( ) A冠、中 1/3 交界处 B颈缘上 2mm C颈缘 D颈缘下 2mm E根分叉处(分数:1.00)A.B.C.D.E.4.占下腺导管开口于( ) A舌系带 B伞襞 C舌下肉阜 D舌下襞 E颊系带(分数:1.00)A.B.C.D.E.5.上颌尖牙牙冠唇
2、面的外形高点位于( ) A外形高点在中 1/3 与颈 2/3 交界处 B外形高点在中 1/3 与颈 1/3 交界处 C外形高点在中 1/2 与颈 1/3 交界处 D外形高点在中 1/3 与颈 1/2 交界处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E.6.腭大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硬腭后缘前约 0.5cm 处 B位于上颌第三磨牙腭侧 C相当于腭中缝至龈缘的中 1/3 D此处黏膜稍显凹陷 E腭前神经和腭降血管由此孔穿出(分数:1.00)A.B.C.D.E.7.颞下颌关节的功能区包括( ) A关节结节后斜面与髁状突前斜面 B髁状突顶部的横嵴 C关节窝顶部 D关节窝顶部与关节结节后斜
3、面 E关节结节后斜面与髁状突横嵴(分数:1.00)A.B.C.D.E.8.颈部最大的浅静脉是( ) A颈前静脉 B颈浅静脉 C颈外静脉 D颈内静脉 E锁骨下静脉(分数:1.00)A.B.C.D.E.9.口腔境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前壁为唇 B两侧为牙列 C下界为舌下区 D上界为腭 E后界为咽门(分数:1.00)A.B.C.D.E.10.有一个颊沟的牙为( ) A下颌第二磨牙 B上颌第一磨牙 C下颌第一磨牙 D下颌第二双尖牙 E下颌第一双尖牙(分数:1.00)A.B.C.D.E.11.根管最狭窄处位于( ) A根尖孔上方约 1mm B根尖孔 C根管 1/2 D根管口 E以上都不是(分数:1
4、.00)A.B.C.D.E.12.翼外肌在髁状突上的附着处为( ) A前斜面 B后斜面 C外侧斜面 D内侧斜面 E关节翼肌窝(分数:1.00)A.B.C.D.E.13.与咽旁间隙不直接相通的间隙是( ) A翼腭间隙 B腮腺间隙 C咽后间隙 D颌下间隙 E颞下间隙(分数:1.00)A.B.C.D.E.14.面部发育异常发生于胚胎( ) A第 4 周 B第 5 周 C第 3 周 D第 2 周 E第 67 周(分数:1.00)A.B.C.D.E.15.支配面部表情肌的神经是( ) A三叉神经 B面神经 C舌下神经 D舌神经 E下颌神经(分数:1.00)A.B.C.D.E.16.上唇正中唇红向前下方突
5、出的结节为( ) A人中点 B唇红 C唇峰 D唇红缘 E唇珠(分数:1.00)A.B.C.D.E.17.牙的功能不包括( ) A发音时限定了舌的活动范围 B通过咀嚼可刺激颌骨正常发育 C通过咀嚼增进牙周组织健康 D保持面部的协调美观 E保持口腔的自洁作用(分数:1.00)A.B.C.D.E.18.颞下间隙与翼颌间隙的分界为( ) A翼内肌上缘 B翼外肌下缘 C翼外板的外侧面 D翼内肌下缘 E翼外肌上缘(分数:1.00)A.B.C.D.E.19.下唇中部的淋巴管先注入( ) A颌下淋巴结 B颏下淋巴结 C颌上淋巴结 D颊淋巴结 E眶下淋巴结(分数:1.00)A.B.C.D.E.20.牙槽窝最大的
6、牙是( ) A上颌第二双尖牙 B上颌中切牙 C上颌第一磨牙 D上颌尖牙 E上颌侧切牙(分数:1.00)A.B.C.D.E.21.上牙槽神经丛的内环神经组成是( ) A上牙槽前神经、中神经、后神经 B上牙槽前神经、中神经 C上牙槽前神经、中神经、鼻腭神经 D腭前神经、鼻腭神经 E上牙槽前神经、中神经、后神经、鼻腭神经(分数:1.00)A.B.C.D.E.22.切断一侧舌下神经的结果是( ) A痛温觉消失 B腮腺分泌障碍 C伸舌时舌偏向伤侧 D舌后 1/3 的味觉丧失 E舌的对侧发生萎缩(分数:1.00)A.B.C.D.E.23.与腮腺毗邻的肌肉不包括( ) A嚼肌 B二腹肌后腹 C翼外肌 D翼内
7、肌后部 E胸锁乳突肌(分数:1.00)A.B.C.D.E.24.下颌骨外斜线为( ) A正中联合至下颌支前缘 B颏孔至下颌支前缘 C上颌棘至下颌支前缘 D下颌棘至下颌支前缘 E颏结节至下颌支前缘(分数:1.00)A.B.C.D.E.25.位于上颌骨的是( ) A额突 B喙突 C翼突 D颞突 E锥突(分数:1.00)A.B.C.D.E.26.属于舌下区内容的是( ) A舌下襞 B舌下肉阜 C舌下神经 D舌下肌群 E二腹肌(分数:1.00)A.B.C.D.E.27.起于内斜线的肌肉是( ) A下颌舌骨肌 B茎突舌骨肌 C颊肌 D斜角肌 E上唇方肌(分数:1.00)A.B.C.D.E.28.颞颌关节
8、的组成不包括( ) A正中联合 B髁状突 C关节面 D关节韧带 E关节囊(分数:1.00)A.B.C.D.E.29.牙槽窝最深的牙是( ) A上颌第二双尖牙 B上颌中切牙 C上颌第一磨牙 D上颌尖牙 E上颌侧切牙(分数:1.00)A.B.C.D.E.30.唇的解剖层次正确的是( ) A最外层为皮肤,较薄 B皮肤下为浅筋膜,较致密 C皮肤下为肌层,主要是口轮匝肌 D肌层内侧为黏膜 E黏膜上有黏液腺开口(分数:1.00)A.B.C.D.E.31.控制下颌运动的主要因素有(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E5 个(分数:1.00)A.B.C.D.E.32.三叉神经第三支属于( ) A运
9、动神经 B交感神经 C感觉神经 D混合神经 E分泌神经(分数:1.00)A.B.C.D.E.33.翼颌间隙感染一般不会累及( ) A颞下间隙 B咬肌间隙 C眶下间隙 D咽旁间隙 E颌下间隙(分数:1.00)A.B.C.D.E.34.关于腭大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上颌第一磨牙腭侧 B相当于膊中缝至龈缘之外、中 2/3 交界处 C位于硬膊前部 D在硬腭后缘前方约 1.0cm 处 E腭前神经和腭大血管由此孔向前布于硬腭后 2/3(分数:1.00)A.B.C.D.E.35.下颌前牙若有双根管时,其方向一般为( ) A近远中向 B唇舌向 C交叉向 D相互扭转 E任何方向(分数:1.00)A.B.
10、C.D.E.36.面神经属于( ) A运动神经 B交感神经 C感觉神经 D副交感神经 E混合性神经(分数:1.00)A.B.C.D.E.37.下列哪项结构与颞下颌关节盘无关( ) A前带 B中间带 C后带 D翼外肌下头肌腱 E双板区(分数:1.00)A.B.C.D.E.38.牙槽骨生物学特性的叙述,除了( ) A可由于不断新生而影响牙齿发育 B受到外界的压力,可表现为吸收 C具有高度的可塑性 D随牙齿的萌出而不断改建 E较牙骨质更容易吸收(分数:1.00)A.B.C.D.E.39.前牙 (分数:1.00)A.B.C.D.E.40.眶下孔的表面解剖标志位于( ) A眶下缘中点下约 0.5cm 处
11、 B眶下缘中点下约 1.5cm 处 C眶下缘外、中 1/3 交界处 D眶下缘中、内 1/3 交界处 E以上均不正确(分数:1.00)A.B.C.D.E.41.上颌第二前磨牙单根者比率约为( ) A20% B40% C60% D80% E90%(分数:1.00)A.B.C.D.E.42.面神经出茎乳孔的体表位置在( ) A乳突尖部 B乳突尖端上方约 2cm 处 C乳突根部 D乳突前缘中点或乳突尖端上方约 1cm 处 E以上均不正确(分数:1.00)A.B.C.D.E.43.牙槽窝颊侧牙槽骨板较厚的部位为( ) A上颌磨牙区 B下颌前磨牙 C下颌尖牙区 D下颌侧切牙 E下颌中切牙区(分数:1.00
12、)A.B.C.D.E.44.位于上颌骨的是( ) A眶下窝 B关节窝 C翼腭窝 D翼肌窝 E尖牙窝(分数:1.00)A.B.C.D.E.45.出切牙孔的神经为( ) A颧神经 B腭中神经 C鼻腭神经 D腭前神经 E上牙槽前神经(分数:1.00)A.B.C.D.E.二、B 型题(总题数:2,分数:2.50) A面横动脉 B颈内动脉 C颈外动脉 D颞浅动脉 E颌外动脉(分数:1.00)(1).面部出血可压迫哪根动脉( )(分数:0.50)A.B.C.D.E.(2).额部出血可压迫哪根动脉( )(分数:0.50)A.B.C.D.E. A颞下颌韧带 B蝶下颌韧带 C关节囊 D茎突下颁韧带 E盘锤韧带(
13、分数:1.50)(1).限制下颌过度向前运动的是( )(分数:0.50)A.B.C.D.E.(2).悬吊下颌并保护进入下颌孔的血管、神经的是( )(分数:0.50)A.B.C.D.E.(3).防止下颌侧方脱位的是( )(分数:0.50)A.B.C.D.E.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口腔医学部分口腔解剖生理学(二)答案解析(总分:47.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5,分数:45.00)1.咀嚼肌包括( ) A嚼肌 B颞肌 C翼外肌 D翼内肌 E以上均正确(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狭义的咀嚼肌指嚼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2.与建 (分数:1.00)A.
14、B.C. D.E.解析:解析 与建*的动力平衡无关的是左右的动力。因为牙弓增宽,是通过牙弓内的舌体向外的压力与唇、颊肌向内的压力相互平衡,得以适当长宽。3.下颌第一磨牙髓室顶最凹处约平齐于( ) A冠、中 1/3 交界处 B颈缘上 2mm C颈缘 D颈缘下 2mm E根分叉处(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下颌第一磨牙髓室顶最凹处约平齐于颈缘,髓室底在颈缘下 2mm。4.占下腺导管开口于( ) A舌系带 B伞襞 C舌下肉阜 D舌下襞 E颊系带(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舌下肉阜为颌下腺导管及舌下腺导管的共同开口。5.上颌尖牙牙冠唇面的外形高点位于(
15、) A外形高点在中 1/3 与颈 2/3 交界处 B外形高点在中 1/3 与颈 1/3 交界处 C外形高点在中 1/2 与颈 1/3 交界处 D外形高点在中 1/3 与颈 1/2 交界处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上颌尖牙唇轴嵴明显,由尖牙的顶端伸延至颈 1/3 处,将唇面分为两个斜面,外形高点在中 1/3 与颈 1/3 交界处。6.腭大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硬腭后缘前约 0.5cm 处 B位于上颌第三磨牙腭侧 C相当于腭中缝至龈缘的中 1/3 D此处黏膜稍显凹陷 E腭前神经和腭降血管由此孔穿出(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16、腭大孔相当于腭中缝至龈缘之外、中 1/3 处。7.颞下颌关节的功能区包括( ) A关节结节后斜面与髁状突前斜面 B髁状突顶部的横嵴 C关节窝顶部 D关节窝顶部与关节结节后斜面 E关节结节后斜面与髁状突横嵴(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颞下颌关节的功能区不在髁状突顶部的横嵴与关节窝顶郭,而在髁状突的前斜面和关节结节的后斜面所构成的一对功能区。8.颈部最大的浅静脉是( ) A颈前静脉 B颈浅静脉 C颈外静脉 D颈内静脉 E锁骨下静脉(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颈外静脉位置表浅,为颈部较大的浅静脉。9.口腔境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前壁为唇 B两侧为
17、牙列 C下界为舌下区 D上界为腭 E后界为咽门(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前壁为唇,经口裂通外界,后经咽门与口咽相延续,两侧为颊,上下二壁分别由腭和舌下区组成。10.有一个颊沟的牙为( ) A下颌第二磨牙 B上颌第一磨牙 C下颌第一磨牙 D下颌第二双尖牙 E下颌第一双尖牙(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由二条发育沟起自中央点隙,一条是颊沟,另一条是近中沟。11.根管最狭窄处位于( ) A根尖孔上方约 1mm B根尖孔 C根管 1/2 D根管口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根管最狭窄处不在根尖孔,而是距根尖孔约 1m
18、m 处。12.翼外肌在髁状突上的附着处为( ) A前斜面 B后斜面 C外侧斜面 D内侧斜面 E关节翼肌窝(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髁状突颈上部前方有一小凹陷,称关节翼肌窝,为翼外肌的附着处。13.与咽旁间隙不直接相通的间隙是( ) A翼腭间隙 B腮腺间隙 C咽后间隙 D颌下间隙 E颞下间隙(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咽旁间隙与翼颌、颞下、舌下、颌下、腮腺及咽后诸间隙相通。14.面部发育异常发生于胚胎( ) A第 4 周 B第 5 周 C第 3 周 D第 2 周 E第 67 周(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在胚胎第 67 周
19、,面部各突起如未能正常联合,则形成面部发育异常。15.支配面部表情肌的神经是( ) A三叉神经 B面神经 C舌下神经 D舌神经 E下颌神经(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面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面部表情肌、颈阔肌、镫骨肌、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16.上唇正中唇红向前下方突出的结节为( ) A人中点 B唇红 C唇峰 D唇红缘 E唇珠(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上唇正中唇红呈珠状地向前下方突出的结节为唇珠。17.牙的功能不包括( ) A发音时限定了舌的活动范围 B通过咀嚼可刺激颌骨正常发育 C通过咀嚼增进牙周组织健康 D保持面部的协调美观 E保持口腔的自洁
20、作用(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牙齿的功能:咀嚼、发音和言语、保持面部的协调美观。18.颞下间隙与翼颌间隙的分界为( ) A翼内肌上缘 B翼外肌下缘 C翼外板的外侧面 D翼内肌下缘 E翼外肌上缘(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颞下间隙位于翼颌间隙的上方。翼外肌的下缘为颞下间隙的下界,为翼颌间隙的上界。19.下唇中部的淋巴管先注入( ) A颌下淋巴结 B颏下淋巴结 C颌上淋巴结 D颊淋巴结 E眶下淋巴结(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颏下淋巴结收集下唇中部、颏部、口底前部、下颌切牙及舌尖等处的淋巴。20.牙槽窝最大的牙是( ) A上
21、颌第二双尖牙 B上颌中切牙 C上颌第一磨牙 D上颌尖牙 E上颌侧切牙(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牙槽窝的形态、大小、数目和深浅度与所容纳的牙根相适应,尖牙的牙槽窝最深,磨牙牙槽窝最大。21.上牙槽神经丛的内环神经组成是( ) A上牙槽前神经、中神经、后神经 B上牙槽前神经、中神经 C上牙槽前神经、中神经、鼻腭神经 D腭前神经、鼻腭神经 E上牙槽前神经、中神经、后神经、鼻腭神经(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上牙槽神经丛的内环神经组成是腭前神经和鼻腭神经。22.切断一侧舌下神经的结果是( ) A痛温觉消失 B腮腺分泌障碍 C伸舌时舌偏向伤侧 D舌后 1
22、/3 的味觉丧失 E舌的对侧发生萎缩(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一侧舌下神经受损,伤侧舌肌瘫痪并萎缩,伸舌时舌尖歪向伤侧,舌位于口腔内时则舌尖歪向健侧。23.与腮腺毗邻的肌肉不包括( ) A嚼肌 B二腹肌后腹 C翼外肌 D翼内肌后部 E胸锁乳突肌(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腮腺前内面邻近嚼肌、下颌支及翼内肌后部,后内部与乳突、胸锁乳突肌、二腹肌后腹、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和至对脑神经相毗邻。24.下颌骨外斜线为( ) A正中联合至下颌支前缘 B颏孔至下颌支前缘 C上颌棘至下颌支前缘 D下颌棘至下颌支前缘 E颏结节至下颌支前缘(分数:1.00)
23、A.B.C.D.E. 解析:解析 下颌骨外斜线是从颏结节经颏孔之下延向上与下颌支前缘相连的骨嵴。25.位于上颌骨的是( ) A额突 B喙突 C翼突 D颞突 E锥突(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上颌骨分为上颌骨体和额、颧、腭、牙槽突四突。26.属于舌下区内容的是( ) A舌下襞 B舌下肉阜 C舌下神经 D舌下肌群 E二腹肌(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舌下区内容物有:舌下腺及颌下腺深部、颌下腺导管、舌神经、舌下神经和舌下动脉。27.起于内斜线的肌肉是( ) A下颌舌骨肌 B茎突舌骨肌 C颊肌 D斜角肌 E上唇方肌(分数:1.00)A. B.C.D.E.
24、解析:解析 内斜线位于下颌骨体内面,有下颌舌骨肌起始于此。28.颞颌关节的组成不包括( ) A正中联合 B髁状突 C关节面 D关节韧带 E关节囊(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正中联合属于下颌骨。29.牙槽窝最深的牙是( ) A上颌第二双尖牙 B上颌中切牙 C上颌第一磨牙 D上颌尖牙 E上颌侧切牙(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牙槽窝的形态、大小、数目和深浅度与所容纳的牙根相适应,尖牙的牙槽窝最深,磨牙牙槽窝最大。30.唇的解剖层次正确的是( ) A最外层为皮肤,较薄 B皮肤下为浅筋膜,较致密 C皮肤下为肌层,主要是口轮匝肌 D肌层内侧为黏膜 E黏膜上有
25、黏液腺开口(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由外向内分为五层:皮肤、浅筋膜、肌层、黏膜下层、黏膜。31.控制下颌运动的主要因素有(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E5 个(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控制下颌运动的因素可分成两大类:解剖性控制因素(双侧颞下颌关节和咬合接触关系)和生理性控制因素(指神经肌肉结构)。32.三叉神经第三支属于( ) A运动神经 B交感神经 C感觉神经 D混合神经 E分泌神经(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三叉神经有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前二支是感觉神经,后支为混合性神经。33.翼颌间隙感
26、染一般不会累及( ) A颞下间隙 B咬肌间隙 C眶下间隙 D咽旁间隙 E颌下间隙(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冀颌间隙上通颞下和颞间隙,前通颊间隙,下通舌下和颌下间隙,后通咽旁间隙,外通咬肌间隙。所以翼颌间隙感染不会累及眶下间隙。34.关于腭大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上颌第一磨牙腭侧 B相当于膊中缝至龈缘之外、中 2/3 交界处 C位于硬膊前部 D在硬腭后缘前方约 1.0cm 处 E腭前神经和腭大血管由此孔向前布于硬腭后 2/3(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腭大孔位于硬腭后缘前方约 0.5cm 处,上颌第三磨牙腭侧,约相当于腭中缝至龈缘之外、中
27、 1/3 处,腭前神经及腭大血管经此孔向前布于硬腭后 2/3。35.下颌前牙若有双根管时,其方向一般为( ) A近远中向 B唇舌向 C交叉向 D相互扭转 E任何方向(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下颌前牙如有双根管者,其方向为唇舌向。36.面神经属于( ) A运动神经 B交感神经 C感觉神经 D副交感神经 E混合性神经(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面神经属于混合性神经,含有运动、副交感及味觉纤维。37.下列哪项结构与颞下颌关节盘无关( ) A前带 B中间带 C后带 D翼外肌下头肌腱 E双板区(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上颌第一磨
28、牙颊侧因有颧牙槽嵴而使之增厚。38.牙槽骨生物学特性的叙述,除了( ) A可由于不断新生而影响牙齿发育 B受到外界的压力,可表现为吸收 C具有高度的可塑性 D随牙齿的萌出而不断改建 E较牙骨质更容易吸收(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牙槽骨具有高度的可塑性。牙槽骨受压时发生吸收、随牙的萌出不断发生吸收和新生,39.前牙 (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切牙对刃切咬食物,穿透食物后,上下切牙对刃,下颌切牙的切嵴沿上颌切牙的舌面向后上方回至正中,由对刃滑回正中是发挥功能的阶段。40.眶下孔的表面解剖标志位于( ) A眶下缘中点下约 0.5cm 处 B眶下缘中点下约 1.5cm 处 C眶下缘外、中 1/3 交界处 D眶下缘中、内 1/3 交界处 E以上均不正确(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约 0.5cm 处,其体表投影为自鼻尖至眼外角连线的中点。41.上颌第二前磨牙单根者比率约为( ) A20% B40% C60% D80% E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