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腔执业助理医师-20-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是( ) A6-磷酸葡萄糖酶 B果糖双磷酸酶 C磷酸果糖激酶-1 D1,6 二磷酸果糖激酶 E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分数:1.00)A.B.C.D.E.2.面部的发育始于胚胎( ) A第 3 周 B第 4 周 C第 5 周 D第 6 周 E第 7 周(分数:1.00)A.B.C.D.E.3.属于高能化合物的是( ) AADP BATP C1,3二磷酸甘油酸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E以上均是(分数:1.00)A.B.C.D.E.4.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
2、阻会引起( ) A充血 B淤血 C出血 D积血 E血肿(分数:1.00)A.B.C.D.E.5.下列对支气管平滑肌上的 2受体具有选择性兴奋作用的药物为( ) A多巴胺 B异丙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 D特布他林 E氨茶碱(分数:1.00)A.B.C.D.E.6.球状上颌囊肿多位于上颌的( ) A上颌恒侧切牙与尖牙牙根之间 B下颌中切牙与侧切牙牙根之间 C上颌恒尖牙与双尖牙牙根之间 D上颌中切牙牙根之间 E以上均不正确(分数:1.00)A.B.C.D.E.7.关于混合性牙瘤叙述正确的是( ) A为真性肿瘤 B只发生在上颌骨 C镜下肿物内牙齿组织成分相互混杂,无典型的牙齿结构 D以前牙区多见 E以上
3、都不是(分数:1.00)A.B.C.D.E.8.骨嗜酸性肉芽肿多发生于( ) A髋骨 B牙槽骨 C下颌骨 D上颌骨 E股骨(分数:1.00)A.B.C.D.E.9.牙齿磨耗多发生在牙齿( ) A 面,切嵴,唇面 B 面,唇面,舌面 C切嵴,唇面,舌面 D 面,邻面,舌面 E (分数:1.00)A.B.C.D.E.10.从切牙孔出来神经是( )o A腭前神经o B鼻腭神经o C眶下神经o D三叉神经o E上牙槽前神经(分数:1.00)A.B.C.D.E.11.支配二腹肌前腹的神经是( )o A面神经o B上颌神经o C下牙槽神经o D三叉神经o E迷走神经(分数:1.00)A.B.C.D.E.1
4、2.黏液囊肿常发生于( )o A舌部o B腭部o C口底o D下唇黏膜o E颊黏膜(分数:1.00)A.B.C.D.E.13.对有机磷中毒患者,最宜药物是( )o A阿托品和解磷定o B速尿o C甘露醇o D毛果芸香碱o E亚甲蓝(分数:1.00)A.B.C.D.E.14.双尖牙胚形成于( )o A胚胎第 3 周o B胚胎第 3 个月o C胚胎第 1 个月o D胚胎第 10 个月o E胚胎第 6 个月(分数:1.00)A.B.C.D.E.15.牙髓纤维主要是( )o A胶原纤维o B弹性纤维o C嗜银纤维o D以上均不是o E胶原纤维+嗜银纤维(分数:1.00)A.B.C.D.E.16.嚼肌起
5、始或附着的骨为( )o A颞骨o B蝶骨o C腭骨o D舌骨o E以上均不是(分数:1.00)A.B.C.D.E.17.上颌中切牙的叙述正确的是( )o A牙冠形态分为方圆形、卵圆形、尖圆形三种o B远中面与近中面相似o C唇面的切 1/3 处可见一条浅的纵行发育沟o D从侧面看切嵴在牙体长轴的舌侧o E近中切角为一直角(分数:1.00)A.B.C.D.E.18.胆固醇合成的主要场所是( )o A脾o B肝o C小肠o D骨o E胆(分数:1.00)A.B.C.D.E.19.舌尖淋巴管大部分回流至( )o A两侧颈深上淋巴结o B舌骨的淋巴结o C颌下淋巴结o D颏下淋巴结o E颈深上淋巴结及
6、颌下淋巴结(分数:1.00)A.B.C.D.E.20.口角的正常位置约相当于( )o A尖牙与第一双尖牙之间o B第二双尖牙与第一双尖牙之间o C第二双尖牙与第一磨牙之间o D第二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o E第二磨牙与第三磨牙之间(分数:1.00)A.B.C.D.E.21.上颌第一磨牙的主要功能尖是( )o A近中舌尖o B近中颊尖o C远中颊尖o D第五牙尖o E远中舌尖(分数:1.00)A.B.C.D.E.22.关于横嵴的叙述正确的是( )o A牙釉质上的长形线状隆起o B由牙尖的两斜面相遇而成o C位于后牙的 面与轴面相交处o D由相对牙尖的两三角嵴相连且横过 面o E (分数:1.00)A
7、.B.C.D.E.23.牙根离上颌窦底壁最近的牙为( ) A上颌第一磨牙 B上颌第二磨牙 C上颌第三磨牙 D上颌第一前磨牙 E上颌第二前磨牙(分数:1.00)A.B.C.D.E.24.符合牙演化特点的是( ) A牙数由少到多 B牙根从无到有 C形态从复杂到简单 D从单牙列到多牙列 E生长部位从集中到分散(分数:1.00)A.B.C.D.E.25.下列什么属于咀嚼黏膜( ) A颊黏膜 B舌背黏膜 C口底黏膜 D舌腹黏膜 E牙龈黏膜(分数:1.00)A.B.C.D.E.26.眶下间隙的下界是( ) A眶下缘 B上颌骨牙槽突 C鼻侧缘 D颧肌 E尖牙窝(分数:1.00)A.B.C.D.E.27.脂肪
8、大量动员时,肝内生成的乙酰 CoA 主要转变为( ) A胆固醇 B葡萄糖 C异棕檬酸 D酮体 E脂肪酸(分数:1.00)A.B.C.D.E.28.上皮的棘层或基底层内个别或一群的细胞角化是指( ) A过度角化 B棘层增生 C上皮异常增生 D角化不良 E棘层松解(分数:1.00)A.B.C.D.E.29.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A对 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低于一、二代 B主要用于轻、中度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 C对组织穿透力弱 D对肾脏毒性大于一、二代 E以上均不正确(分数:1.00)A.B.C.D.E.30.结合胆红素的特点为( ) A呈间接反应 B不溶于水 C穿透细胞膜能力大 D经肾脏
9、滤过,随尿液排出 E分子形成特定卷曲结构(分数:1.00)A.B.C.D.E.31.DNA 双螺旋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戊糖磷酸位于螺旋外侧,碱基位于内侧 B两股链通过碱基之间的氢键维系 C是右手螺旋,每个螺旋为 1.0 个碱基对 D碱基配对有摆动现象 E螺旋的直径约为 2mm(分数:1.00)A.B.C.D.E.32.多形性腺瘤的恶变率( ) A5%以下 B10%以下 C10%20% D20%30% E30%40%(分数:1.00)A.B.C.D.E.33.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活性中只能是酶表面的一个区域 B酶与底物通过非共价键结合 C活性中心可适于底物分子结构 D
10、底物分子可诱导活性中心构象变化 E以上均正确(分数:1.00)A.B.C.D.E.34.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糖原合成及分解各代谢途径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 ) A6-磷酸葡萄糖 B柠檬酸 C1-6 二磷酸果糖 D6-磷酸果糖 E延胡索酸(分数:1.00)A.B.C.D.E.35.唾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占 99.4%,固体物质占 0.6%,pH 在 6.07.9 B水占 99%,固体物质占 1%,pH 平均 6.0 C水占 99.4%,固体物质占 0.6%,pH 平均 7.0 D水占 99%,固体物质占 1%,pH 平均 6.75 E水占 99.4%,固体物质占 0.6%,pH 平均 6.
11、0(分数:1.00)A.B.C.D.E.36.体内氨的主要去路( ) A生成 NH4+ B合成尿素 C参与脂肪合成 D参与蛋白质合成 E参与碳水化物合成(分数:1.00)A.B.C.D.E.37.口腔的表面解剖标志不包括( ) A口腔前庭沟 B翼下颌韧带 C颊脂垫尖 D腮腺导管口 E磨牙后区(分数:1.00)A.B.C.D.E.38.鳃裂囊肿常位于胸锁乳突肌的( ) A下 1/3 前缘 B后 1/3 前缘 C中 1/3 前缘 D中 1/3 后缘 E上 1/3 前缘(分数:1.00)A.B.C.D.E.39.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而降低血压的药物是( ) A普萘洛尔 B可乐定 C利血平 D哌唑
12、嗪 E卡托普利(分数:1.00)A.B.C.D.E.40.血红素合成的限速酶为( ) AALA 脱水酶 BALA 合酶 C乳酸脱氢酶 D血红素合成酶 E以上均不正确(分数:1.00)A.B.C.D.E.41.釉柱晶体宽约多少纳米( ) A2030 B3040 C4090 D90100 E100300(分数:1.00)A.B.C.D.E.42.颌面部的骨性支架系由多少块骨组成( ) A9 B12 C14 D10 E18(分数:1.00)A.B.C.D.E.43.多形性腺瘤中上皮组织与下列何种组织相混合( ) A纤维结缔组织 B黏液细胞 C黏液软骨样 D软骨样 E黏膜组织(分数:1.00)A.B.
13、C.D.E.44.含牙囊肿的囊壁多附着于( ) A牙的任何部位 B牙冠部 C釉牙骨质界处 D牙根部 E牙根尖部(分数:1.00)A.B.C.D.E.45.唇裂的形成机制为( ) A上下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B一侧或两侧的球状突或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C侧腭突和鼻中隔未融合或部分融合 D前腭突与侧鼻突未能联合或部分联合 E以上均不正确(分数:1.00)A.B.C.D.E.46.牙萌出的时间( ) A牙冠萌出 1/3 时 B牙冠在隐窝中开始移动时 C牙达到咬合接触时 D牙冠完全萌出时 E牙出龈时(分数:1.00)A.B.C.D.E.47.可使蛋白质的二硫键打开的试剂为( ) A溴化氰 B2,4-
14、二硝基氟苯 C 巯基乙醇 D碘乙酸 E三氯醋酸(分数:1.00)A.B.C.D.E.48.上颌切牙唇舌剖面髓腔最厚处为( ) A牙冠切 2/3 B牙根 2/3 C颈缘附近 D牙冠中部 E牙根(分数:1.00)A.B.C.D.E.49.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口腔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B男性多于女性 C血道转移较少见 D口腔后部鳞癌较易转移 E以上均正确(分数:1.00)A.B.C.D.E.50.酶的生物学意义为( ) A氧化供能 B作为细胞的结构成分 C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D作为生物催化剂,催化体内大多数反应的进行 E作为能量传递的载体(分数:1.00)A.B.C.D.E.口腔执业
15、助理医师-20-1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是( ) A6-磷酸葡萄糖酶 B果糖双磷酸酶 C磷酸果糖激酶-1 D1,6 二磷酸果糖激酶 E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分数:1.00)A.B.C. D.E.解析:2.面部的发育始于胚胎( ) A第 3 周 B第 4 周 C第 5 周 D第 6 周 E第 7 周(分数:1.00)A. B.C.D.E.解析:3.属于高能化合物的是( ) AADP BATP C1,3二磷酸甘油酸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E以上均是(分数:1.00)A.B.C.D.E. 解析:4.由于
16、静脉血液回流受阻会引起( ) A充血 B淤血 C出血 D积血 E血肿(分数:1.00)A.B. C.D.E.解析:5.下列对支气管平滑肌上的 2受体具有选择性兴奋作用的药物为( ) A多巴胺 B异丙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 D特布他林 E氨茶碱(分数:1.00)A.B.C.D. E.解析:6.球状上颌囊肿多位于上颌的( ) A上颌恒侧切牙与尖牙牙根之间 B下颌中切牙与侧切牙牙根之间 C上颌恒尖牙与双尖牙牙根之间 D上颌中切牙牙根之间 E以上均不正确(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球状上颌囊肿是位于上颌恒侧切牙和尖牙牙根之间的囊肿。7.关于混合性牙瘤叙述正确的是( ) A为真性肿
17、瘤 B只发生在上颌骨 C镜下肿物内牙齿组织成分相互混杂,无典型的牙齿结构 D以前牙区多见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混合性牙瘤不是真性肿瘤,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上下颌骨均可发生,以前磨牙和磨牙区多见。镜下见肿物内牙齿组织成分排列紊乱,互相混杂而无典型的牙齿结构。8.骨嗜酸性肉芽肿多发生于( ) A髋骨 B牙槽骨 C下颌骨 D上颌骨 E股骨(分数:1.00)A.B.C. D.E.解析:9.牙齿磨耗多发生在牙齿( ) A 面,切嵴,唇面 B 面,唇面,舌面 C切嵴,唇面,舌面 D 面,邻面,舌面 E (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牙齿磨耗
18、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明显,多发生在牙齿*面、切嵴及邻面。10.从切牙孔出来神经是( )o A腭前神经o B鼻腭神经o C眶下神经o D三叉神经o E上牙槽前神经(分数:1.00)A.B. C.D.E.解析:11.支配二腹肌前腹的神经是( )o A面神经o B上颌神经o C下牙槽神经o D三叉神经o E迷走神经(分数:1.00)A.B.C.D. E.解析:12.黏液囊肿常发生于( )o A舌部o B腭部o C口底o D下唇黏膜o E颊黏膜(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黏液囊肿常发生于下唇黏膜,其次为颊、口底、舌部和腭部。13.对有机磷中毒患者,最宜药物是( )o A阿托品和解
19、磷定o B速尿o C甘露醇o D毛果芸香碱o E亚甲蓝(分数:1.00)A. B.C.D.E.解析:14.双尖牙胚形成于( )o A胚胎第 3 周o B胚胎第 3 个月o C胚胎第 1 个月o D胚胎第 10 个月o E胚胎第 6 个月(分数:1.00)A.B.C.D. E.解析:15.牙髓纤维主要是( )o A胶原纤维o B弹性纤维o C嗜银纤维o D以上均不是o E胶原纤维+嗜银纤维(分数:1.00)A.B.C.D.E. 解析:16.嚼肌起始或附着的骨为( )o A颞骨o B蝶骨o C腭骨o D舌骨o E以上均不是(分数:1.00)A. B.C.D.E.解析:17.上颌中切牙的叙述正确的是
20、( )o A牙冠形态分为方圆形、卵圆形、尖圆形三种o B远中面与近中面相似o C唇面的切 1/3 处可见一条浅的纵行发育沟o D从侧面看切嵴在牙体长轴的舌侧o E近中切角为一直角(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上颌切牙:近中切角近似直角,在唇面的切 1/3 处可见两条浅的纵行发育沟,介于 3 个生长叶之间。牙冠唇面形态分为方圆形、卵圆形、尖圆形三种。18.胆固醇合成的主要场所是( )o A脾o B肝o C小肠o D骨o E胆(分数:1.00)A.B. C.D.E.解析:19.舌尖淋巴管大部分回流至( )o A两侧颈深上淋巴结o B舌骨的淋巴结o C颌下淋巴结o D颏下淋巴结o E颈深上淋巴结及颌下淋巴结